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案8整合歸納要點(主觀題)
——掌握方法,強化規范
【復習任務】1.掌握非連續性文本的整體閱讀。2.掌握整合歸納之法和答題規范。
【考情微觀】
年份卷別提問方式(第6題)設題角度命題特點
雜交水稻培育的成功有
全國篩選概括
什么意義?請根據材料
甲卷要點
進行概括。(6分)
2022開普勒關于雪花的思考
全國對科學研究有什么意篩選概括
乙卷義?給我們帶來哪些啟要點
示?請簡要說明。(6分)
文中畫橫線句子中“其
①考查重點為對文
全國他幾個因素”指的是什篩選概括
本信息的篩選、整
甲卷么?請根據材料簡要說要點
合、概括、分析,
明。(6分)
2021主要有現象歸類概
在促進糧食增產方面,臨
括、原因歸納概括、
全國胸縣山區與安義縣江下比較內容
方法措施概括、側
乙卷村有哪些相同的經驗?異同
重點異同分析等。
請概括說明。(6分)
②在命題上呈現對
我國重點投資支持新基
文本內容的深度理
全國建與抗擊疫情有什么關分析概括
解(或探究)的趨勢。
I卷系?請結合材料簡要分要點
析。(6分)
2020貴州省江口縣與云南省
民族地區的精準扶貧工
全國比較內容
作內容有哪些共通之
II卷異同
處?請結合材料概括說
明。(6分)
2019全國請結合材料,分析毛里求分析概括
I卷斯想要修復的檔案文件原因
的受損原因。(6分)
【知識圖要】
消息:抓新聞標題,抓導語,看主體概括
明確各則材料的出處,注意作者的國別、觀
報告:抓調查的對象、調查運用的數據,得出
明點、立場
結論抓
確
住
角抓住材料的標題,注意報道的對象、內容和
綜述時評:把握評論對象,明確評論觀點,明標
度內容要點
確對策意義志
分析材料的內容和視角,如政府、企業、個人
訪談:看采訪者提出的問題,看被訪人答話的
內容
概括
給文本切分層次(一般幾段分幾層),歸納合
分析
概括事實:通訊、報道都有新聞事實,概括事并層意
實要簡明扼要歸
概
納
括
層區分重點段落和非重點段落,從重點中選
精選事例:新聞特寫、通訊中都有典型事例,
事
意要點
特寫的對象件
提取關鍵語句、關鍵詞語,把握觀點與結論
再現場景:消息、通訊、特寫力求有現場感,
會呈現新聞場景
活動一體驗真題,整體把握
(2022?全國甲)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務。
材料一:
利用雜種優勢以大幅度提高農作物產量,是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的突出成就之一。植物雄
性不育性的發現和利用,使不少兩性花植物,如高粱、向日葵、甜菜等的雜種優勢能廣泛應
用于生產。近年來,我國的雜交水稻已取得了重大突破,為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開創了一條
有效的途徑。(摘編自袁隆平《雜交水稻培育的實踐和理論》)
材料二:
遺傳育種學界對水稻這一嚴格自花授粉作物具有雜種優勢現象普遍持否定或懷疑態度,
袁隆平根據自己對水稻的長期觀察,經過與玉米等作物雜種優勢利用現象的比較后,對水稻
無雜種優勢的觀念提出了疑問。袁隆平于1964年正式開始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的探索,兩年后
終于發現水稻具有雜種優勢。根據高粱、玉米雜種優勢利用的成功經驗,他將這種雜交思路
用于水稻物種上,由此提出了“三系法”制稻雜交路線。所謂三系雜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
保持系和恢復系三系配套育種。不育系為生產大量雜交種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來繁
殖不育系,用恢復系給不育系授粉來生產育性恢復且有優勢的雜交稻。從“三系法”的操作
程序上講,成功的關鍵首先是要找到合適的不育系材料。在認真總結多年來的研究工作的基
礎上,袁隆平終于認識到,后代不育性狀的不理想是親本的親緣關系太近造成的。后代產生
變異的可能性與親本的親緣關系呈正相關,即親本的親緣關系越遠,后代產生變異的可能性
就越大,不育性狀就越明顯。于是一切都變得清晰了:下一步的工作即是尋找地理遠緣或遺
傳遠緣的稻株,而在這些稻株中,野生稻或野生稻中的不育株作為親本則是最為理想的,它
極有可能突破此前不育系選育的難關?!斑h緣雜交”技術路線的確立,是袁隆平“三系法”
雜交水稻邁向成功的關鍵性一步。隨著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诤D系陌l現,“遠緣雜交”
的技術路線得到證明,它不僅正確而且完全可以實現。
(摘編自雷毅《科學研究中的創造性思維與方法一以袁隆平“三系”法雜交水稻為例》)
材料三:
由于雜交水稻不同熟期組合的出現,全國各地涌現出各種與雜交水稻種植相配套的新型
種植模式。湖南、浙江、廣東、廣西、江蘇、湖北等省區以種植雜交水稻為主,發展麥類與
一季雜交稻、雙季雜交稻、玉米與雜交稻等多種模式。這些新型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復種指
數,促進了糧食、食用油和多種經濟作物的經營發展,而且培育了地力,提高了土地經濟效
益與生態效益。推廣雜交水稻,還促使中低產稻田的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同時改變了農民
對中低產稻田的種植評估觀念。雜交水稻分篥力強,根系發達,吸收力好,稈粗葉茂,株型
好,光能轉化效率高,這使中低產稻田能夠獲得較高的產量,與高產稻田產量的差距大大縮
小。[摘編自李晏軍《中國雜交水稻技術發展研究(1964—2010)》]
|3整體把握(約6分鐘)
請根據文本填出下面導圖中的空缺部分。
核心話題:①
°
材料一中心:②
(理論總結)
材料二中心:③
(實踐探索)
材料三中心:④
(成功意義)
答案①袁隆平雜交水稻的理論與實踐②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的理論③袁隆平探索“三
系法”粕稻雜交路線的實踐④與雜交水稻相配套的新型種植模式的涌現帶來的綜合效益
同精做試題(約8分鐘)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答案c
解析“突破親本的親緣關系過遠的難關”說法有誤。根據材料二“后代不育性狀的不理想
是親本的親緣關系太近造成的……它極有可能突破此前不育系選育的難關……它不僅正確而
且完全可以實現”可知,“野敗”的發現突破的是親本的親緣關系過近的難關。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袁隆平在進行雜種優勢利用的探索實踐時,并沒有盲從學界的權威理論,而是將雜交水
稻作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
B.不育系材料的選育是三系配套育種技術能否實現的關鍵,理清這一研究思路后,袁隆平
開始了尋找地理遠緣或遺傳遠緣稻株的工作。
C.親本的親緣關系越近,后代的不育性狀就越不理想,這是袁隆平在認真總結多年研究工
作的基礎上才認識到的。
D.雜交水稻的推廣正好與全國各地涌現出的新型種植模式相配套,這些新型模式不僅提升
了土地的復種指數,還培育了地力。
答案D
解析“雜交水稻的推廣正好與全國各地涌現出的新型種植模式相配套”曲解文意。材料三
指出,“由于雜交水稻不同熟期組合的出現,全國各地涌現出各種與雜交水稻種植相配套的
新型種植模式”。
3.雜交水稻培育的成功有什么意義?請根據材料進行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使很多兩性花植物的雜種優勢能廣泛應用于生產;②找到了我國大幅度提高水稻產
量的有效途徑;③促使全國出現與雜交水稻種植相配套的新型種植模式,提高了土地經濟效
益與生態效益;④提高了中低產稻田的產量,大大縮小了與高產稻田產量的差距。
解析①結合材料-“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發現和利用,使不少兩性花植物,如高粱、向日葵、
甜菜等的雜種優勢能廣泛應用于生產”可概括出:使很多兩性花植物的雜種優勢能廣泛應用
于生產。②結合材料一“近年來,我國的雜交水稻已取得了重大突破,為大幅度提高水稻產
量開創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可概括出:找到了我國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的有效途徑。③結合
材料三“由于雜交水稻不同熟期組合的出現,全國各地涌現出各種與雜交水稻種植相配套的
新型種植模式”“這些新型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復種指數,促進了糧食、食用油和多種經濟
作物的經營發展,而且培育了地力,提高了土地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可概括出:促使全國
出現與雜交水稻種植相配套的新型種植模式,提高了土地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④結合材料
三“推廣雜交水稻,還促使中低產稻……獲得較高的產量,與高產稻田產量的差距大大縮小”
可概括出:提高了中低產稻田的產量,大大縮小了與高產稻田產量的差距。
活動二掌握整合歸納之法及答題規范
(一)掌握整合歸納之法
1.分條篩選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內容
(1)采用“誰一干什么”或“什么一怎么樣”的模式,迅速篩選并概括出每一個片段文本
的主要內容,明確片段文本的內容要點和表達方式。
(2)通過比較、分析、綜合,了解各片段文本的闡述重點,找準片段文本所展示的話題,
探究片段文本之間的聯系,明確不同點。
(3)將從文本中篩選出的內容要點(側重點、原因、效果)再進行組合,特別要關注“上
升”“趨緩”“略有下降”等關鍵詞及分角度內容表述中利用數字暗示的信息,組合之后讀
一下,檢查是否通順。
從命題的規律看,可分為針對某一片段文本命題,針對其中幾個片段文本綜合命題,針
對其中幾個片段文本的共同點、不同點命題。
在非連續性文本中,常常會有圖表。圖表和文本一樣,是為閱讀提供信息的。圖表一般
有一個標題,表明圖表涉及的話題或中心,圖表內用圖形或數字對話題或中心進行解說???/p>
生應細心解讀這些圖形或數字,從中進行信息篩選和提取,從而歸納總結出有用的信息,并
據此答題。
2.學會把篩選出來的信息整合歸納
在篩選好信息后就是整合歸納的功夫了。在根據關鍵詞梳理全文信息的時候,就可以同
步進行對內容要點的整合歸納。一是從不同信息的核心概念內容出發,將表達相同或意思相
近的語句放在一起,合并同類項信息,區分出不同要點。這樣,就可以避免機械抄錄、要點
重點交叉問題。二是從邏輯思維的層面,對表述主語對象的轉變、角度的變化、語境的轉換、
亞反方國等進行思考,還要從抽象到具體、概括到分析、普遍到特殊、個體到整體等邏輯方
面,把握信息的關聯,從而達到信息重組的目的。
1.(2018?全國H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材料一: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調研、制定“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一年。2015
年,圖書出版業取得了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門出臺的多項政策、舉措更加有力;圖書出版
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發展潛力持續顯現。曾一度遭到電子商務沖擊的實體書店,近一年來,
伴隨全民閱讀的推廣開始逆襲。全國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書城,這些大型書城注重“體
驗”和“服務”,引入親子閱讀、創意生活、數字體驗、咖啡餐飲等多元業態,逐步向文化
購物中心轉型,賦予了實體書店新的生命力。
2015年,“互聯網+”成為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傳統出版業轉型升級及其與新興媒體的
融合是新時代下出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臺的《關于推動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
升級的指導意見》的基礎上,出版社積極打造自身的數字出版平臺,紛紛成立數字出版部門,
專門負責數字出版相關工作。諸多新改變和新方法讓出版與市場的距離更近,如眾籌出版、
微店賣書及微博、微信營銷,改變后的贏利模式也讓出版的效率變得更高。
[摘編自陳敏利《圖書出版業品牌報告(2016)》]
材料二:
,一?銷售額一同比增長率(%)
400嚴兀)5.96343…r7
344.
350-Qin338X335330■■-6
3005
2504
3
2002
1501
1000
50-1
0-2
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年份)
圖12010—2015年實體店渠道市場碼洋規模
及年度增長率比較
(摘自楊偉《2015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發展》)
材料三:
由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原有的圖書出版業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圖
書出版可以實現內容的快速傳播,并且不會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比如電子圖書的開發,網
上書店的建立,這些新的形式擴大了圖書出版的影響范圍。圖書出版業的信息獲取方式也會
發生改變,面對互聯網上的海量信息,對信息的篩選、分類和加工處理會成為圖書出版業新
的功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圖書出版的目的是要獲得利潤。但是在互聯網條件下,許多圖
書資源可以免費獲得,因為互聯網改變了傳統出版業的營銷模式,圖書出版業需要從其他方
面獲得利潤的增長。圖書具有的版權是圖書出版業實現利潤的基礎,在圖書版權原有的營銷
模式中,版權價值僅局限于版權的轉讓。而在互聯網條件下,版權的范圍不再局限于文字,
版權可以擴大到視頻、游戲等多個不同的領域,可以間接產生更多的利潤?;ヂ摼W還能夠成
為圖書傳播的平臺,讓圖書在傳播過程中實現增值,比如在互聯網傳播中可以加載商業廣告,
產生巨大的效益。(摘編自顧麗萍《試析“互聯網+”時代的圖書出版》)
在“互聯網十”的影響下,圖書出版業發生了哪些轉變?請簡要概括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開始數字化轉型,并與新興媒體融合;②營銷模式多元化,贏利模式多樣化;③圖
書的傳播速度加快,信息獲取方式也發生轉變。
解析回答此題,要抓住題干中“圖書出版業”“轉變”“簡要概括說明”這三個關鍵信息,
在三則材料中仔細篩選相關內容,然后歸納概括。必須注意的是,三則材料都要概括,采點
要準,注意抓住每則材料的中心句或概括句。
材料一中,主要答題區間為第二段第一句話。材料二要注意把兩個圖表結合起來概括。材料
三在閱讀的時候要把握整則材料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第一句是中心句,后面從內容的快速
傳播、信息的獲取方式、贏利方式三個方面概括了圖書出版業的改變,概括時不能漏掉這些
關鍵信息。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一書收入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徐立京用三年時間創作的80余篇
文字作品。作者希望當今忙碌的年輕人能把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作為切入點,更好地感悟自
然、感悟生命,獲取奮斗力量。
徐立京談觀察和感悟七十二候的三點原因:首先,它是一套大科學,而不是一個古老的
已經失去現實價值的東西。她提到采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時,他談到,二十四節氣七十
二候是大思維、大科學,是中華民族認識宇宙變化的系統思維的體現。其次,它所蘊含的中
國文化智慧是有生命力的。作家王蒙說,七十二候是一個非常厚重的文化時空的隧道。最后,
它蘊含了宇宙觀、世界觀、價值觀和生命觀。從大自然無數的現象中選出的72種物候都可代
表天地萬物、四時變化。幾年來,她對這一文化體系進行了系統的學習、觀察和思考并時刻
保持著恭敬之心。
書中也收入當代中國抽象畫家徐冬冬以“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為主題創作的140余幅
抽象畫,這些作品的制作歷時五年,藝術家春天采集甘露,夏天收集雨水,秋天將風沙與顏
料混合,冬天取用晴雪。徐冬冬提到,當西方文化獨大的時候,另外的一種文化就要與其平
衡。實現這種平衡,是中國文化進入世界的外因,而內因則是博大精深的數千年的中華文明。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是我們中國人的一個精神源頭,也是生命能量的一種體現。
(摘編自《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作者徐立京、徐冬冬訪談)
徐立京、徐冬冬精心創作《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一書,給我們繼承傳統文化帶來哪些啟示?
請簡要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要認識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常懷敬畏之心;②學會從不同角度(科學、文化、
哲學、藝術等)發掘傳統文化的當代意義;③在生活實踐中,從傳統文化中感悟自然、感悟生
命,汲取生命力量。
解析①根據“內因則是博大精深的數千年的中華文明。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是我們中國人
的一個精神源頭,也是生命能量的一種體現”“她對這一文化體系進行了系統的學習、觀察
和思考并時刻保持著恭敬之心”可概括出:要認識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常懷敬畏之
心。②根據“它是一套大科學,而不是一個古老的已經失去現實價值的東西”“二十四節氣
七十二候是大思維、大科學,是中華民族認識宇宙變化的系統思維的體現”“它蘊含了宇宙
觀、世界觀、價值觀和生命觀”可概括出:學會從不同角度(科學、文化、哲學、藝術等)發
掘傳統文化的當代意義。③根據“作者希望當今忙碌的年輕人能把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作為
切入點,更好地感悟自然、感悟生命,獲取奮斗力量”可概括出:在生活實踐中,從傳統文
化中感悟自然、感悟生命,汲取生命力量。
(二)強化答題規范
1.強化規范
(1)表述規范。每條答案大都要按照“觀點+陳述”(概括觀點+案例分析)或“面+
點”(“方面”概括詞+材料"點”分析)形式呈現。
(2)邏輯規范。不重復,不包含,不交叉。
(3)書寫規范。標出序號,做到條理清晰;書寫工整,字跡清晰。
2.強化角度和“上位”意識
(1)強化角度意識
文本簡答題的答案都有清晰的答題角度,或從不同對象,或從不同側重點,或從不同措
施等角度展開。答題就是善于找這樣的“角度”。如果沒有“角度”意識,很可能答點重復,
角度單一。
(2)強化“上位”意識
所謂“上位”意識,就是用能代表共性的、能體現本質特點的上位概念概括具體內容。
也叫上位概括法。種一屬:用能夠包含原有信息的屬概念進行概括。個別一一般:從個別事
物中提取出共同的、普遍的屬性,用“一般”的屬性概括個別。這種方法常用于題干中帶有
“哪些方面”的概括題中。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芯片需求中國市場占全球三分之一,但自給率只占15%,特別是汽車芯片自給率不足5%。
產能不足是綜合性問題,這表明從先進制程產能到部分材料甚至是封裝基板,都出現了短缺。
我國汽車芯片到底還差在哪里?
熊偉銘:中國的汽車芯片在Fabless模式上是沒問題的,只是在工藝上卡脖子;同時,對
芯片制造工藝的成本控制還不夠成熟,比如同樣是100塊錢,國內企業只能做出一塊芯片,
國外能做出100塊芯片;還有一個是軟的底層,中國沒有IP(底層操作系統)。
夏志進:高層次的人才是缺乏的。以前很多國際半導體公司的核心研發都是在美國,只
有少量的公司在中國有完整的團隊,但我們也看到很多人才從國外回國,在國內創業,我覺
得這也彌補了國內人才的不足。從數字芯片設計來看,中國跟國外的差距并不大,但在模擬
芯片的設計方面,中國落后的差距就會稍微大一點,在半導體的生產制造方面差距更大,比
如國際上今年已經可以量產5nm的芯片,國內領先的中芯國際可能還是14nm,差距可能有
2倍。在光刻機等設備上,中國落后的可能要更多。
(摘編自《五問中國汽車芯片:國產芯還有哪些差距?》,IT商業新聞網)
要想提高芯片產能,實現芯片自給,我國面臨的急迫問題有哪些?請概括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制造方面:突破半導體的生產制造方面的限制,自主研發或想辦法引進制作芯片的
光刻機。②人才方面:充實高端人才,完善團隊。③設計方面:加速研發5nm芯片,搶占
高端市場。
解析根據“在模擬芯片的設計方面,中國落后的差距就會稍微大一點,在半導體的生產制
造方面差距更大,比如國際上今年已經可以量產5nm的芯片,國內領先的中芯國際可能還
是14nm,差距可能有2倍。在光刻機等設備上,中國落后的可能要更多”可概括出第①點。
根據“高層次的人才是缺乏的。以前很多國際半導體公司的核心研發都是在美國,只有少量
的公司在中國有完整的團隊”可概括出第②點。根據“國際上今年已經可以量產5nm的芯
片,國內領先的中芯國際可能還是14nm,差距可能有2倍”可概括出第③點。
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材料一:
全球經濟被疫情籠罩,貿易投資機遇是稀缺資源,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以廣聚全球商
機的強勁“磁力”、廣濟天下利的博大胸懷、廣匯創新成果的智慧舉措為各國企業搭建匯聚
八方的交流融匯平臺。
今年,進博會展覽總面積進一步擴容至36.6萬平方米,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
家參展商亮相企業展,國別、企業數量均超上屆,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回頭率”超
過80%。
一展匯天下,來自全球的商品,既有發達國家的銃床、機器人,也有欠發達國家的芝麻、
蜂蜜;更多“一帶一路”國家、中東歐國家和欠發達國家參展,組團參展的境外中小企業數
量進一步增加。進博會,從來不是中國的獨唱,而是各國的合唱。面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
的境況,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各國
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從建設開放新高地,到促進外貿創新發展,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到深
化雙邊、多邊、區域合作……彰顯中國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的博大胸懷。
在進博會上,可以充分感受到世界創新源泉的涌動。往屆明星展品乒乓球機器人、”會
飛的汽車”、6恒氣候站,以及即將亮相本屆進博會的骨科手術機器人、零碳工廠和氫能源
賽車等,新產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在進博會集中亮相,描繪出更加智能、
更加智慧的未來圖景。(摘編自喬繼紅《進博會的“勁?博?慧”》,新華社2021年11月5日)
材料二:
本屆進博會的一大亮點就是大批體現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產品首發首秀,眾
多海外展商也提供了各自的綠色創新技術、零碳解決方案。本屆進博會增設、優化了能源低
碳和環保技術專區,并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汽車、技術裝備三個展區分別為初創企業搭
建了13個創新孵化專區。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整個專區,引領綠色可持續生活方
式的轉變。(摘編自《進博會刮起“綠色風”,低碳產品成熱點》,央視網)
本屆進博會體現了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主要作用和秉持的理念。請結合材料簡要
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作用:①促進。中國通過進博會,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
衡、共贏的方向發展。②支持。中國通過進博會為各國尤其是更多中東國家和欠發達國家提
供了擴大交流的機遇。
(2)理念:①開放包容、合作共贏觀念;②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
解析(1)作用:根據材料一“面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的境況,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
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可概括出“促進
作用”。根據材料一“來自全球的商品,既有發達國家的銃床、機器人,也有欠發達國家的
芝麻、蜂蜜;更多‘一帶一路’國家、中東歐國家和欠發達國家參展,組團參展的境外中小
企業數量進一步增加”可概括出“支持作用”。
(2)理念:①根據材料一“進博會,從來不是中國的獨唱,而是各國的合唱。面對經濟全球化
遭遇逆風的境況,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讓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彰顯中國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的博大胸懷”可概括出“開放包
容、合作共贏觀念”。②根據材料二“本屆進博會的一大亮點就是大批體現綠色、環保、可
持續發展理念的產品首發首秀”“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整個專區,引領綠色可持
續生活方式的轉變”可概括出“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
對點練案
一、(2020?全國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材料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點
之一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何為“新基建”?日前,國家發改委明確范圍,新基建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
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
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具體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
(摘自韓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報》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
近年來,我國一直致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產業優化升
級。新基建的謀劃布局早已展開,為何要選擇此時按下“快進鍵”?
這一決策既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客觀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與產業變
遷大趨勢基礎上作出的戰略抉擇。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傳統基建投資邊際效益下降和產
業滲透率下降的挑戰,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對沖疫情影響、優化投資結構、刺
激經濟增長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間線上需求的集中爆發,展現了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
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帶動社會經濟整體發展的潛力,客觀上也打開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原有基礎設施體系的不適應問題更加凸顯,
基于新時代新使命,基礎設施體系也必然要進行戰略性調整。加速推動新基建,價值不僅在
眼前。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資新基建,實際上是投資未來,
服務長遠。新基建是圍繞科技這一經濟新硬核掀起的基礎建設浪潮,是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注入強大“數字動力”,為高質量發展蓄能。
(摘編自吳月輝等《為新基建注入強動力》,《人民日報》2020年6月8日)
材料三:
中國出臺經濟扶持計劃,以幫助國家擺脫疫情引發的危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表示,
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
建設。
這一金額看上去是天文數字,但以中國的標準而言不足為奇,這表現出的更多是審慎。
考慮到至少最近一年經濟形勢和疫情的不確定性,中國政府沒有匆忙將資金注入經濟。他們
從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中吸取了這一教訓。
在一攬子應對危機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將用于扶持提供了超過70%城市就業的中小企
業。為此中央政府將向稅收優惠、貸款利率和自然壟斷產業關稅補貼投入資金。今年的政府
工作報告中,中國沒有宣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目標。
大部分投資不會用于道路和橋梁,而是用于被中國理解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新一
代信息網絡、5G應用、數據中心、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中國將力求借助這一機會,建成
向“工業革命4.0”過渡的基礎設施。
(摘編自《俄媒關注:中國“新基建”助力“工業革命4.0”》,
《參考消息》2020年6月6日)
1.下列對新基建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新基建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具體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
個方面,是20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的重點之一。
B.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屬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領域,在這些領域投資,
其實不利于建設提供融合創新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C.新基建意味著對基礎設施體系進行戰略性調整,將有利于解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轉變過
程中所凸顯的原有基礎設施體系的不適應問題。
D.中國將借助新基建帶來的機會,有效地應對傳統基建投資邊際效益下降和產業滲透率下
降的挑戰,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數字動力”。
答案B
解析“其實不利于建設提供融合創新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無中生有。材料一第2段提到
“融合創新”一詞,原文是“新基建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
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既然屬于“新基建”,則
“有利于”而非“不利于”建設提供融合創新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材料二第3段說:“5G、
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資新基建,實際上是投資未來,服務長遠?!?/p>
這里也并未提及B項所說的“不利”內容。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既能在客觀上應對經
濟下行的壓力,也能改變世界科技與產業變遷的大趨勢。
B.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機遇,將有助于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速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
向高質量發展,早日實現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
C.在俄羅斯媒體看來,我國今年所以采取審慎的經濟措施,不再匆忙將資金注入經濟,是
因為從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中吸取了教訓。
D.2020年我國一攬子應對危機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將用于扶持提供了超過70%城市就業的
中小企業,目的是保障城市就業率,切實解決民生問題。
答案A
解析A項“也能改變世界科技與產業變遷的大趨勢”曲解文意。材料二第2段說:“這一
決策既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客觀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與產業變遷大趨勢
基礎上作出的戰略抉擇?!痹氖恰吧羁潭床旌桶盐铡保⒎恰案淖儭?。C項“是因為”改
為“原因之一”更為妥帖,文中提到的第二個原因或是“考慮到至少最近一年經濟形勢和疫
情的不確定性”。
3.我國重點投資支持新基建與抗擊疫情有什么關系?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對沖疫情影響的有效方法;②疫情期間線上需求
的集中爆發,客觀上打開了我國新基建的窗口期;③我國重點投資支持新基建,是針對最近
一年經濟形勢和疫情不確定性的審慎選擇。
解析解答此類題目應注意:①根據要求確定提取信息的目標;②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根
據目標確定提取信息的區間;③準確尋找,篩選提取,確定篩選范圍。本題主要出自材料二
第2、3段,以及材料三第2段。要加大審題力度,注意扣題分析“新基建”與“抗疫”這一
對概念之間的關系。可從3個角度思考:(1)“新基建”對“抗疫”的影響(對應答案①);
(2)“抗疫”對“新基建”的影響(對應答案②);(3)“新基建”與“疫情”的關系(對應答案
③)。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材料一:
有一種睡眠疾病叫作嗜睡癥?;颊咴陟o止狀態或在單調、重復的活動中總是持續睡眠,
能被叫醒,但總想睡,而且想睡的時間不合時宜(如聊天、吃飯時),這通常與下丘腦功能異
?;蛘咝睦硪蛩赜嘘P。嗜睡癥患者還會出現記憶力下降、思維能力遲緩、情緒不良等現象,
產生焦慮、食欲不振、幻覺等癥狀。嗜睡癥狀需要持續一個月以上才能被診斷為嗜睡癥。
(材料來自“學習強國?每日科技名詞”)
材料二:
睡眠過度會對老年人的健康產生危害。
導致身體衰弱。當人活動時,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血流量增加;當人休息時,
心臟同樣也處于休息狀態。如果長時間睡眠,就會破壞心臟活動和休息的規律,心臟一歇再
歇,最終使心臟收縮乏力,稍微活動便心跳不已,疲倦不堪,全身無力,因此只好躺下,形
成惡性循環,導致身體衰弱。
對呼吸的“毒害”。臥室的空氣在早晨最渾濁,即使虛掩窗戶,也有3成的空氣未能流
通。不潔的空氣中會有大量的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粒,這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有影響,
因而那些閉門貪睡的人經常會有感冒、咳嗽、咽炎等癥狀。高度的二氧化碳會使記憶力、聽
力下降。
肌張力低下。休息一夜后,晨時肌肉和關節變得較為松緩。如醒后立即起床活動,一方
面可以使肌張力增加,另一方面通過活動,肌肉的血液供應增加,使肌組織處于活動的修復
狀態,同時將夜間堆積在肌肉中的代謝物排出,這樣有利于肌纖維增粗。睡懶覺的人,因肌
組織錯過了活動的良機,起床后時常會感到腰酸腿軟,肢體無力。
影響胃腸道功能。一般說來,一頓適中的晚餐,到次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房屋租房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還款延期協議延期還款協議書簡單
- 二零二五版貨物運輸車輛租賃合同模板
- 草牧場承包合同
- 地板集中采購合同范本
- 單位 燈具 供貨合同范本
- 餐飲排水排污合同范本
- 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操作流程與技巧
- 運輸管理信息系統
- 畢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參考)
- 工業自動化的系統架構與組成
- 問題性肌膚教育培訓課件
- 提升教師數字素養培訓方案
- 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社會保護課件
-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二)(教案)二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
- 2024年中國郵政集團江西分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急診科培訓急診轉診的協調和溝通
- 深入了解臨床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與理論
- 2023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老年人誤吸的預防
- 關鍵工序特殊過程培訓課件精
- 坑機安全操作規程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