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1頁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2頁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3頁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4頁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通渭三中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考試題(卷)高一地理試題(命題人:胡丙寅)注意事項:1.全卷共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考生必須將班級、姓名、學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相應位置上。3.考生必須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做答的一律無效。第I卷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我國人口數量及人口容量進行了預測,如表為一些學者的預測數據表。讀表,影響我國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預測2050年人口數量將達到14億~15億依農業資源最大供養的人口數量15億~16億依糧食生產能力最多供養人口數量15.1億或16.6億依小康消費水平最適宜供養的人口數量8億~9億①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②地區開放程度③科技水平和消費水平④國家人口政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下圖為我國四省輪廓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以上四省中,與河北省不相鄰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以上四省中,黃河干流流經的省份有()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圖示④省()A.水力資源豐富 B.地形以山地為主 C.人口全國最多 D.小麥種植業發達讀我國某地城市化過程發展階段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5.階段Ⅰ所表示城市化階段是()A.初級階段 B.加速階段C.逆城市化階段 D.再城市化階段6.在階段Ⅱ中,中心城區可能出現的問題有()A.交通擁擠,污染嚴重 B.房價過高,住房緊缺C.人口減少,經濟萎縮 D.性別比例漸趨失衡7.屬于推動人口遷移的動力是()A.地轉偏向力 B.水平氣壓梯度力 C.排斥力 D.摩擦力近年來,隨著貴州臺盤村“村BA”火爆全網,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純粹的鄉村民俗活動再次引起人們關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云貴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過渡地帶,山地高大,河谷深切,地形復雜。該區是苗族侗族主要聚居地。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民俗活動再次活躍。完成下面小題。8.近年來少數民族地區常出現了“一村有節日,八鄉來祝賀”的熱鬧局面,與該現象的出現關聯度最高的是()A.少數民族種類多 B.交通設施完善C.少數民族熱情好客 D.國家政策支持9.該區民俗活動比較純粹是因為()A.地形封閉 B.思想先進 C.宣傳到位 D.規模較小四川省面積48.6萬平方千米,2022年末四川常住人口8374萬人,其中成都都市圈面積3.3萬平方千米,2022年末常住人口2996萬人。下圖為四川省人口密度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四川省人口分布總體特征是()A.南多北少 B.東多西少 C.北多南少 D.西多東少11.成都都市圈吸引大量人口遷入的主導因素是()A.氣候 B.地形 C.科技 D.經濟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許多國家表現出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點,即“城鄉倒置”現象。下圖為“中國城鄉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出現“城鄉倒置”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農村 B.農村環境好,人口壽命長C.農村青壯年人口大量外遷 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遷入農村13.2016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以此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至2025年前,實施該政策的影響可能有()A.影響勞動人口的職業構成 B.減輕家庭及社會的養老負擔C.改變我國人口增長模式 D.減少老齡人口數量14.圖是某沙漠國家為了適應當地自然環境而發明的一種炊具,多為土陶制成,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鍋蓋高、重,呈三角錐形且完整無孔。據此該類炊具的鍋蓋核心作用是()A.削弱鍋具熱量流失 B.加強內部空氣對流C.促進水蒸氣循環利用 D.減少沙漠風沙污染住建部公布的《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有6個。表為2019年我國六大城市人口與城鎮化率數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城市城市人口(萬人)城鎮化率(%)上海213988.1北京186586.6天津130383.5重慶154066.8廣州135286.5深圳134310015.在6個特大城市中,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A.上海 B.北京 C.重慶 D.深圳16.我國特大、超大城市發展措施合理的是()A.分散大城市職能,使其職能單一化 B.降低人口遷入門檻,吸引大量勞動力C.拓寬城市道路網,鼓勵私家車出行 D.加強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現代服務業第Ⅱ卷綜合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春運被西方人稱為“全球最大的時段性人口遷移”。2018年春運從2月1日起至3月12日,春運40天,全國旅客發送量約29.7億人次。材料二據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流動人口規模比2015年減少了171萬人,2017年繼續減少了82萬人。我國流動人口規模已經進入調整期,但每年流動人口數量仍在兩億人以上。(1)分析影響我國人口遷移主要因素,及根據材料二歸納我國人口流動的特點。(2)簡述當前我國國內人口遷移流動對遷入地的有利影響?18.讀材料,回答下列小題。材料占里侗寨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個自然村落,平均海拔380米,面積不足16平方千米。占里創造了兩項令人驚嘆的奇跡:一是這里人口長期保持在700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幾乎為零;二是自清代中葉以來,這里無刑事案件發生。相傳,占里先民居于廣西蒼梧郡(今廣西梧州),后因戰亂和饑荒,遷徙至這里。到了清代中葉,人口增多,人均擁有的田地日漸減少,森林砍伐量劇增,族人械斗的事也時常發生。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寨老立下寨規:全寨不能超過160戶,人口總數不能超過700人,一對夫婦最多只能生育兩個孩子。從此,占里的人口得到控制,治安也穩定了,這個寨規也隨之被當作一種規矩沿襲下來,形成了占里人獨有的生育習俗。結合材料探究:(1)分析占里侗寨人口長期保持在700左右的原因。(2)占里侗寨規定一對夫婦最多只能生育兩個孩子依據是什么?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國各省市城市人口增長率差異較大。左圖為江蘇省人口增長率空間分布圖。材料二至2021年,江蘇城鎮化水平位居前茅。右圖為江蘇省各市城鎮化率。(1)描述江蘇省人口增長率空間分布特征。(2)結合材料二,概括江蘇城鎮化的特征。(3)說出大量人口遷入對蘇州產生的有利影響。

通渭三中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考試題(卷)高一地理試題(命題人:胡丙寅)注意事項:1.全卷共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考生必須將班級、姓名、學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相應位置上。3.考生必須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做答的一律無效。第I卷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我國人口數量及人口容量進行了預測,如表為一些學者的預測數據表。讀表,影響我國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預測2050年人口數量將達到14億~15億依農業資源最大供養的人口數量15億~16億依糧食生產能力最多供養的人口數量15.1億或16.6億依小康消費水平最適宜供養的人口數量8億~9億①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②地區開放程度③科技水平和消費水平④國家人口政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詳解】我國人口合理容量是依小康消費水平最適宜供養的人口數量,應是約8~9億。人口合理容量與資源豐富程度、科技水平、經濟發達程度、對外開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費水平有關。故選項中國家人口政策不屬于影響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排除BCD;A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影響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資源豐富程度、科技水平、經濟發達程度、對外開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費水平。其中人口合理容量與人口消費水平成反比,其他為正比。下圖為我國四省輪廓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以上四省中,與河北省不相鄰是()A.① B.② C.③ D.④3.以上四省中,黃河干流流經的省份有()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圖示④省()A.水力資源豐富 B.地形以山地為主 C.人口全國最多 D.小麥種植業發達【答案】2.D3.C4.A【解析】【2題詳解】據所學知識可判斷出,①為山東省,②為山西省,③為河南省,④為湖北省,與河北省相鄰的有山東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與河北省不相鄰,D符合題意。故選D。【3題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被黃河干流流經的省份有山東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屬于長江流域,被長江干流流經,①②③正確,④錯誤,故選C。【4題詳解】圖示④省為湖北省,該省有長江流經,位于二、三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建設有三峽水利樞紐工程,A正確;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為主,B錯誤;全國戶籍人口最多的是河南,全國常住人口最多的是廣東,C錯誤;湖北種植業以水稻為主,小麥為輔,D錯誤;故選A。【點睛】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糧食生產歷史悠久,具有明顯的地域分布特征。南方屬水稻集中產區,北方屬小麥集中產區,玉米、薯類的種植則相對分散。油料作物中,油菜在中國種植面積最廣,產量要占到全國油料總產量的一半以上,長江流域是中國最大的油菜產區,大豆主要分布于東北地區,花生分布較為普遍,山東、河南兩省相對集中。糖料作物中,甘蔗性喜濕熱,主要分布在華南地區,甜菜性喜溫涼,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龍江、內蒙古等地.讀我國某地城市化過程發展階段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5.階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階段是()A.初級階段 B.加速階段C.逆城市化階段 D.再城市化階段6.在階段Ⅱ中,中心城區可能出現的問題有()A.交通擁擠,污染嚴重 B.房價過高,住房緊缺C.人口減少,經濟萎縮 D.性別比例漸趨失衡【答案】5.B6.C【解析】【5題詳解】讀圖可知,階段Ⅰ市區人口開始向郊外遷移,商業和制造業等產業向郊區轉移,這是郊區化現象,是城市化發展的中期加速階段,B正確;城市化的初級階段,人口由鄉村轉向城市,A錯誤;逆城市化階段,人口遷往小城鎮和鄉村,C錯誤;再城市化階段,人口遷回市區,D錯誤。故選B。【6題詳解】讀圖可知,階段Ⅱ人口由市區遷往鄉村和小城鎮,是逆城市化階段,中心城區人口減少,出現負增長,經濟萎縮,C正確;交通擁擠,污染嚴重,房價過高,住房緊缺是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出現的“城市病”,AB錯誤;逆城市化不會造成性別比例失衡,D錯誤。故選C。【點睛】郊區城市化是一個城市自然擴張良性發展的過程,是伴隨經濟發展而出現的現象。而逆城市化強調城市內部環境的惡化。7.屬于推動人口遷移的動力是()A.地轉偏向力 B.水平氣壓梯度力 C.排斥力 D.摩擦力【答案】C【解析】【詳解】促使人口遷移的推力是遷出地對人口的排斥力,C正確。地轉偏向力、水平氣壓梯度力、摩擦力是風的影響因素,與人口遷移無關,排除ABD選項。故選C。近年來,隨著貴州臺盤村“村BA”火爆全網,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純粹的鄉村民俗活動再次引起人們關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云貴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過渡地帶,山地高大,河谷深切,地形復雜。該區是苗族侗族主要聚居地。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民俗活動再次活躍。完成下面小題。8.近年來少數民族地區常出現了“一村有節日,八鄉來祝賀”的熱鬧局面,與該現象的出現關聯度最高的是()A.少數民族種類多 B.交通設施完善C.少數民族熱情好客 D.國家政策支持9.該區民俗活動比較純粹是因為()A.地形封閉 B.思想先進 C.宣傳到位 D.規模較小【答案】8.B9.A【解析】【8題詳解】該地區以苗族、侗族少數民族為主,種類不多,A錯誤;近年來,因交通運輸的發展,基礎設施完善,人們出行的便利程度提高,故出現了"一村有節日,八鄉來祝賀"的熱鬧局面,B正確;與少數民族熱情好客、國家政策支持有關,但仍需有便利的交通,才能更好實現"八鄉來祝賀",CD錯誤。故選B.【9題詳解】據材料"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云貴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過渡地帶,山地高大,河谷深切,地形復雜"可知,該地區因地形封閉,人們交往不便,導致該區民俗活動比較純粹,A正確;與思想落后、宣傳不力、規模較小關系較小,BCD

錯誤。故選A。【點睛】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國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被譽為生態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各族人民在這片民族文化沃土躬耕壟畝,是世界鄉土文化基金會確定的18個生態文化保護圈之一,侗族大歌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服飾、古歌、銀飾等53項72個保護點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四川省面積48.6萬平方千米,2022年末四川常住人口8374萬人,其中成都都市圈面積3.3萬平方千米,2022年末常住人口2996萬人。下圖為四川省人口密度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四川省人口分布總體特征是()A.南多北少 B.東多西少 C.北多南少 D.西多東少11.成都都市圈吸引大量人口遷入的主導因素是()A.氣候 B.地形 C.科技 D.經濟【答案】10.B11.D【解析】【10題詳解】根據圖片分析可知,四川省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在101—400人/每平方千米以上,南部主要在11—100人/每平方千米,北部和西部主要在0—10人/每平方千米,南北差異不大,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故東多西少,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11題詳解】成都都市圈是四川盆地經濟中心,能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和發展機會,D對;四川盆地中部平原各地區,氣候和地形與成都差異不大,故氣候和地形不是成都吸引人口遷入的主要因素,A、B錯;科技對人口遷移規模影響較小,C錯。故選D。【點睛】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有自然環境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土壤、水和礦產資源;社會經濟因素包括經濟發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戰爭、國家政治變革和政治中心改變等。其中經濟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是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許多國家表現出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點,即“城鄉倒置”現象。下圖為“中國城鄉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出現“城鄉倒置”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的人口死亡率高于農村 B.農村環境好,人口壽命長C.農村青壯年人口大量外遷 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遷入農村13.2016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以此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至2025年前,實施該政策的影響可能有()A.影響勞動人口的職業構成 B.減輕家庭及社會的養老負擔C.改變我國人口增長模式 D.減少老齡人口數量【答案】12.C13.A【解析】【12題詳解】我國人口遷移主要是從農村流向城市,而且流動的人口主要以青壯年為主,對城市人口老齡化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所以,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城市,C正確。農村經濟、醫療條件較差,人口死亡率農村高于城市,平均人口壽命農村較短,城市老年人口就醫方便,不會大量遷入農村,ABD錯。故選C。【13題詳解】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會使新生兒數量增加,與嬰幼兒相關的行業需求增加,如育兒嫂、幼兒教師等職業需求上升,從而影響勞動人口的職業構成,A正確。到2025年前,新出生的孩子還未成長為勞動力,不能減輕家庭及社會的養老負擔,B錯誤;我國人口增長模式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現代型,且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過程較漫長,該政策短期內不會改變我國人口增長模式,C錯誤;根據圖上信息可知,到2025年前,老年人口呈增加趨勢,此政策不會減少老齡人口數量,D錯誤。故選A。【點睛】人口老齡化: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14.圖是某沙漠國家為了適應當地自然環境而發明的一種炊具,多為土陶制成,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鍋蓋高、重,呈三角錐形且完整無孔。據此該類炊具的鍋蓋核心作用是()A削弱鍋具熱量流失 B.加強內部空氣對流C.促進水蒸氣循環利用 D.減少沙漠風沙污染【答案】C【解析】【詳解】由材料可知,該炊具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鍋蓋高、重,呈三角錐形且完整無孔,該地位于沙漠地區,水資源短缺,鍋蓋核心作用是促進水蒸氣循環利用,減少水分散失,C正確。要起到削弱鍋具熱量流失、加強內部空氣對流、減少沙漠風沙污染的作用,不一定要把鍋蓋做成高、重,呈三角錐形且完整無孔的形態,這些均不是該類炊具的鍋蓋的核心作用,A、B、D錯誤。故選C。住建部公布的《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有6個。表為2019年我國六大城市人口與城鎮化率數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城市城市人口(萬人)城鎮化率(%)上海213988.1北京186586.6天津130383.5重慶154066.8廣州135286.5深圳134310015.在6個特大城市中,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A.上海 B.北京 C.重慶 D.深圳16.我國特大、超大城市發展措施合理的是()A.分散大城市職能,使其職能單一化 B.降低人口遷入門檻,吸引大量勞動力C.拓寬城市道路網,鼓勵私家車出行 D.加強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現代服務業【答案】15.C16.D【解析】【15題詳解】根據表中信息可以判斷出在6個特大城市中,目前重慶城鎮化率最低,該表中城鎮化率較低的城市,城市化速度較快,所以在6個特大城市中,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重慶,所以所以C正確。ABD錯誤。故選C。【16題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建設新城和衛星城,分散大城市職能,但不會使其職能單一化,A錯誤。降低人口遷入門檻,吸引大量勞動力,特大、超大城市發展,用地規模和人口規模會擴大,環境問題會更嚴重,B錯誤。拓寬城市道路網,鼓勵私家車出行,交通運輸產生的污染會加劇,不利于特大、超大城市發展,C錯誤。加強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現代服務業,將有污染的企業進行搬遷,有利于城市環境的改善,D正確。故選D。【點睛】城市化速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化發展提高速度。城市化速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化發展的快慢程度。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城市化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城市化速度也不同。通常處于城市化初期階段和后期階段的國家或地區,城市化速度較慢,尤其是城市化后期階段,有的可能停滯。第Ⅱ卷綜合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春運被西方人稱為“全球最大的時段性人口遷移”。2018年春運從2月1日起至3月12日,春運40天,全國旅客發送量約29.7億人次。材料二據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流動人口規模比2015年減少了171萬人,2017年繼續減少了82萬人。我國流動人口規模已經進入調整期,但每年流動人口數量仍在兩億人以上。(1)分析影響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及根據材料二歸納我國人口流動的特點。(2)簡述當前我國國內人口遷移流動對遷入地的有利影響?【答案】(1)經濟因素;流動人口規模大;流動人口數量呈現減少趨勢。(2)增加勞動力;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經濟發展;推動城市化進程。【解析】【分析】本題以我國春運和流動人口變化為材料設置問題,涉及人口流動的特點及影響等知識點,考查了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小問1詳解】我國現階段人口遷移主要因素為經濟因素,根據材料二分析,“我國流動人口規模已經進入調整期,但每年流動人口數量仍在兩億人以上”,可知目前我國流動人口規模大;“2016年全國流動人口規模比2015年減少了171萬人,2017年繼續減少了82萬人”,可知目前我國流動人口數量呈現減少趨勢。【小問2詳解】人口遷移流動對遷入地的影響可以從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方面分析,既有有利的影響,也有不利的影響。有利影響:為遷入地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人才,增強了社會活力,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有利于加快遷入地的城市化進程。不利影響:產生交通擁堵、住房緊張、社會秩序變差等問題;對教育、醫療帶來巨大的壓力;加劇城市環境污染等環境問題。18.讀材料,回答下列小題。材料占里侗寨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個自然村落,平均海拔380米,面積不足16平方千米。占里創造了兩項令人驚嘆的奇跡:一是這里人口長期保持在700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幾乎為零;二是自清代中葉以來,這里無刑事案件發生。相傳,占里先民居于廣西蒼梧郡(今廣西梧州),后因戰亂和饑荒,遷徙至這里。到了清代中葉,人口增多,人均擁有的田地日漸減少,森林砍伐量劇增,族人械斗的事也時常發生。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寨老立下寨規:全寨不能超過160戶,人口總數不能超過700人,一對夫婦最多只能生育兩個孩子。從此,占里的人口得到控制,治安也穩定了,這個寨規也隨之被當作一種規矩沿襲下來,形成了占里人獨有的生育習俗。結合材料探究:(1)分析占里侗寨人口長期保持在700左右的原因。(2)占里侗寨規定一對夫婦最多只能生育兩個孩子的依據是什么?【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