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區塊2025年渤永1井、渤永2井勘探井工程報告表_第1頁
永豐區塊2025年渤永1井、渤永2井勘探井工程報告表_第2頁
永豐區塊2025年渤永1井、渤永2井勘探井工程報告表_第3頁
永豐區塊2025年渤永1井、渤永2井勘探井工程報告表_第4頁
永豐區塊2025年渤永1井、渤永2井勘探井工程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無渤永1井東經87度19分38.726秒,北緯4渤永2井東經87度14分58.271秒,北緯4長度(km)程/ /無況審查文件名稱及文號: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油天然氣發規劃環評要求對勘探過程中的廢氣、廢水、固體廢物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對實施過程中產生的生態影響采取有效的減本項目廢氣主要為施工揚塵、柴油機、運輸車輛廢氣,通2過灑水降塵等方式減少廢氣的排放;鉆井廢水與鉆井泥漿、巖屑一同進入不落地系統處理,分離后的液相回用于鉆井液配制,分離后的固相排入防滲巖屑池,全部運到固體廢物填埋場填埋處理;井下作業廢液(水)全部回收,采用專用廢液儲液罐收集后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落地油要求100%回收,暫存于危廢貯存庫,定期委托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處理,同時對生態影響采取了有效的減緩措施符合《報告表》的要表1-1本項目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油天然氣發展“十四五”規劃》及審查意見符合性分析一覽表要求本項目符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強空間管控。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格維護區域主導生態功能,積極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動對接國土空間規劃,進一步做好與“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主體功能區劃、生態功能區劃等有關要求的有序銜接和細化分解,嚴格落實各項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協同推進石油天然氣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切實維護區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加強規劃區內環境敏感區和重要環境保護目標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項目環評時應將油氣開發對環境敏感區影響作為重點評價內容,并采取合理、有效的保護措施,確保規劃涉及環境敏感區和重要環境保護目標不因油氣開發而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本項目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符合“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主體功能區劃、生態功能區劃等有關要求。本報告對于項目占地已提出了保護措施及恢復要求。符合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強化各類污染物防治。針對規劃實施可能出現的累積性、長期性生態環境問題,采取積極有效的生態復墾和生態恢復措施,確保實現本項目均采用水基泥漿,為環境友好的鉆井液;鉆井廢水與鉆井符合3《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恢復治理要求,有效減緩規劃區生態環境退化趨勢。根據油氣開采產業政策和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要求,嚴格落實資源環境指標要求,進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以及能源消耗水平,對油氣開采產生的廢棄油基泥漿、含油鉆屑及其他固體廢物,提出減量化的源頭控制措施、資源化的利用路徑、無害化的處理要求,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固體廢物的管理規定進行處置,提高廢棄油基泥漿和含油鉆屑及其處理產物的綜合利用率。根據油氣開采產業政策和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要求,嚴格落實資源環境指標要求,進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以及能源消耗水平。油氣開采、輸送、儲存、凈化等過程及非正常工況應加強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排放控制,確保滿足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要求。加強開采廢水污染控制,涉及回注的應經處理滿足《碎屑巖油藏注水水質推薦指標及分析方法》(SY/T5329)等相關標準要求,采取切實可行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監控措施,防止造成地下水污染。油氣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應當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合規處置。加強伴生氣、落地油、井下作業廢液(水)等回收利用,提高綜合利用水平。泥漿、巖屑一同進入不落地系統處理,處理后的液相全部回用于鉆井液配制,不外排,固相檢測達到《油氣田鉆井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標準后,全部運到固體廢物填埋場填埋處理;井下作業廢水(含壓裂返排液)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落地油要求100%回收,暫存于危廢貯存庫,定期委托有相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處理。加強生態環境系統治理,維護生態安全。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嚴格控制油氣田開發擾動范圍,加大生態治理力度,結合油氣開采綠色礦山建設等相關要求,落實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保障區域生態功能不退化。油氣開發應同步制定并落實生態保護和修復方案,綜合考慮防沙治沙等相本報告提出了生態保護及恢復措施。符合4關要求,因地制宜開展生態恢復治理工作。綜上,本項目符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油天然氣發展5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本項目為勘探井項目,屬于第一類“鼓勵探與開采”類項目,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因此,本項目符《新疆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提出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嚴格執行能源、礦產資源開發自治區人民政府“一支筆”審批制度、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度,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實施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管控。本項目為油氣資源勘探項目,不屬于“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項目;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廢氣、噪聲均可實現達標排放,廢水和固體廢物均得到妥善處置,不會突破區域環境質量底線;施工過程中會消耗一定量的柴油及少量新鮮水,項目資源消耗量相對區域資源利用總量較少,符合資源上限要求,符合區域“三線一單”的要求。因此,本項目符合《新疆3.與《烏魯木齊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符合性該規劃指出:實施大氣環境分區管控。嚴禁新(擴)建“三高”項目及淘汰類、限制類化工項目,禁止新增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輪胎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項目。對電力、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焦化、電鍍、氮肥、原料藥制造、農藥等行業中環保、能耗、安全等不達標或生產使用淘汰類產品的企業和產能,要依法依規有序退出。新建排放大氣污染物的工業項目應當進入工業園區。本項目不屬于“三高”項目及淘汰類、限制類化工項目,6不屬于不符合產業準入標準和政策的落后項目,本項目無運營期,鉆井期間和試油期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將隨鉆井工程的結束而消失。因此,本項目符合《烏魯木齊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4.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七大片區“三線一單”生態環境根據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七大片區“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2021年版)的通知(新環環評發),文件名環境管理政策有關要求本項目符合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七大片區“三線態環境分區管控要(2021年版)的通知(新環環評發162號)烏昌石片區:烏昌石片區包括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和沙灣市。除國家規劃項目外,烏魯木齊市七區一縣、昌吉市、阜康市、瑪納斯縣、呼圖壁縣、沙灣市建成區及周邊敏感區域內不再布局建設煤化工、電解鋁、燃煤純發電機組、金屬硅、碳化硅、聚氯乙烯(電石法)、焦炭(含半焦)等新增產能項目。具備風光電清潔供暖建設條件的區域原則上不新批熱電聯產項目。堅持屬地負責與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相結合,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濃度為重點,協同推進“烏一昌-石”同防同治區域大氣環境治理。強化與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第八師、第十一師、第十二師的同防同治,所有新建、改建、擴建工業項目執行最嚴格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強化氮氧化物深度治理,確保區域環境1、本項目為石油天然氣勘探項目,在勘探過程中合理處置固廢,防止造成土壤環境污染。本項目不屬于“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工業項目,不涉及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排放。2、本項目勘探期間鉆井廢水與鉆井泥漿、巖屑一同進入不落地系統處理,處理后的液相全部回用符合7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強化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措施。推廣使用低揮發性有機物原輔料,推動有條件的園區(工業集聚區)建設集中噴涂工程中心,配備高效治污設施,替代企業獨立噴涂工序。強化企業清潔生產改造,推進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工業園區建設,提高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積極推進地下水超采治理,逐步壓減地下水超采量,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強化油(氣)資源開發區土壤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與工業廢物處理處置。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單位應當制定生態保護和恢復治理方案,并予以實施。生態保護和恢復治理方案內容應當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于鉆井液配固相檢測達到《油氣田鉆井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標準后,全部運到固體廢物填埋場填埋處理;井下作業廢水(含壓裂返排液)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落地油要求100%回收,暫存于危廢貯存庫,定期委托有相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處理,不會污染土壤。5.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環境保護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環境保護條例》中規定本條例所稱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儲存、運輸。本項目屬于石油天然氣勘探項目,根據第八條規定:禁止在水源涵養區、地下水源、飲用水源、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重要濕地及人群密集區等生態敏感區域內進行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第十條規定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項目實行環境監理,其大氣、水體、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8本項目行政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項目周邊沒有水源涵養區、地下水源、飲用水源、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重要濕地及人群密集區等生態敏感區域;項目設計階段已經對大氣、水、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進行了設計,環評要求項目按照“三同時”,要求勘探期間大氣、水、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設施及生態保護措施與主體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項目建設符合《新疆本項目評價范圍內無國家公園、森林公園的生態保育區和核心景觀區、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跡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區和緩沖區、濕地公園的濕地保育區和恢復重建區、飲用水水源的一級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核心區以及其他類型禁止開發區的核心保護區域等。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對比分析,本次項目占地區域不在生態本次評價現狀調查結果顯示,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空氣為不達標區,超標因子主要為PM10、PM2.5,超標原因為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降水量少,生態環境脆弱,三面環山的山谷地形使得全年靜風頻率較高。特殊的地理和氣象條件不利于空氣的水平和垂直運動,污染物不易擴散、稀釋,導致環境容量和自凈能力十分有限。區域內聲環境、地下水、土壤的環境質量均較好,可以達到相應的環境功能區劃要求。本項目的建設規模較小,產生的各類污染物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不會導致區域內環境質量發生明顯變化。因此,本項目的建設符合環境質量底9項目的建設占用土地資源相對較少。本項目建設過程中會消耗一定量的柴油及少量新鮮水,資源消耗量相對較少;本項目為油氣資源勘探項目,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符本項目位于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境內,根據《烏魯木齊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動態更新成果》,項目不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兩口井均屬于永豐鎮大氣環境擴散區重點管控單元(編碼ZH65012120008),詳見附圖1-1。根據《烏魯木齊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動態更新成果》的相關要求,本項目符合生態環境準管控單元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結論空間布局約束(1.1)執行烏魯木齊市空間布局約束準入要求。1.大氣環境弱擴散重點管控區區域內執行以下管控要求:(1.2)避免大規模排放大氣污染物的項目布局建設。(1.3)禁止建設涉及有毒有害氣體排放的項目。2.水環境其他重點管控區區域內執行以下管控要求:(1.4)其他水環境重點管控區內,禁止新建嚴重污染水環境的項目,對高風險化學品生產、使用進行嚴格控制,強化水環境風險防范,新建工業企業或產業園區在環評文件中需要強化論證污水排放去向和環境影響。1.本項目符合烏魯木齊市總體管控要求中空間布局約束的要求。2.本項目屬于油氣開發項目,不屬于該表述中的工業項目。3.廢洗井液、廢壓裂液及廢酸化液采用專用廢液儲液罐收集后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外排,不對環境產生影響;本項目不排放有毒有害氣體。符合污染(2.1)執行烏魯木齊市污染物1.項目滿足烏魯木齊市符物排放管控排放管控要求。1.水環境其他重點管控區區域內執行以下管控要求:(2.2)禁止貯存、堆放可能造成水體污染的固體廢棄物和其他污染物。禁止其他違法污染水體的行為。依法從旅游和使用化肥、農藥等活動的,應當按照規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水體。推進農村生活環境綜合整治,城鎮周邊及連片村莊污水優先選擇接入附近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居住分散的村莊可采取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設置,小范圍內收集并處理,避免農村生活污水直排。2.大氣環境弱擴散重點管控區區域內執行以下管控要求:(2.3)各區縣的弱擴散區總范圍內實行大氣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新、改擴建工業項目大氣主要污染物減量替代。總體管控要求中關于污染物排放管控的準入要2.鉆井過程中產生的固廢主要為廢棄泥漿、巖屑。本項目鉆井采用泥漿不落地系統;項目產生的廢油采用廢油罐收集,施工結束后交由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單位處置;廢洗井液、廢壓裂液及廢酸化液采用專用廢液儲液罐收集后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落地原油帶罐作業,100%回收;機械設備廢油貯存于危廢貯存庫,定期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統一拉運至烏魯木齊縣轉運站處理;生活污水排入下水管網。本項目產生的各類污染物均能得到妥善處理。合環境風險(3.1)執行烏魯木齊市環境風險防控準入要求。1.農田區域內執行以下管控要(3.2)嚴格控制高毒高風險農藥銷售使用,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替代高毒農藥。1.本項目在落實風險防范措施、應急預案后,其發生事故的概率較低,其環境危害也是較小的,滿足烏魯木齊市總體管控要求中關于環境風險防控的準入要2.本項目為勘探項目,不涉及農藥使用,不會對周邊環境產生明顯影符合資源利用效率(4.1)執行烏魯木齊市資源利用效率要求。(4.2)嚴格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對納入取水許可管理的單位和其他用水大戶實行計劃用水管理,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用水要達到行業先進水平,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運。2.工業企業區域內執行以下管控要求:(4.3)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的原則,實施清潔能源行動計劃,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納力度。1.本項目所需用水較少,滿足烏魯木齊市總體管控要求中關于資源利用效率的準入要求。2.本項目設備全部采用符合表1-4本項目與烏魯木齊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的符合條例要求本項目相符性第十一條利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水源的,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關于地下水資源保護和開采的規定,防止水體污染、水源枯竭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的發生。本項目不在水源保護區內;不在水源保護區內取水,不把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水源。符合第十二條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設置排污口。本項目不在水源保護區內;不在水源保護區內不設置排污口,無廢水排放。符合第十五條在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內的行為,應當符合法律、法規有關規定,防止污染飲用水水體。本項目不在水源保護區內;產生的各項污染物均合理處置,不會污染水源保護區、準保護區內的水體。符合綜上所述,本項目符合《烏魯木齊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本項目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0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規本項目相符性第65條規定:“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已建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本項目不占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符合第66條第一款規定:“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已建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本項目不占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符合第67條規定:“禁止在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內新建、擴建對水體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改建建設項目,不得增加排污量。”本項目不占用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符合綜上所述,本項目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9.與《烏魯木齊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根據《烏魯木齊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烏魯木齊構建“三區”相協調的開發保護總體格局,“三區”主要包括天山生態保護區、綠洲集聚開發區及荒漠保育修復區。本項目位于綠洲集聚開發區,根據現場調查,本項目評價綜上所述,本項目符合《烏魯木齊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0.與《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的相符本項目采取的各項環保措施與《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污染防序號《技術政策》中相關規定本項目采取的相關措施分析結論1在鉆井過程中,鼓勵采用環境友好的鉆井液體系;配備完善的固控設備,鉆井液循環率達到95%以上;鉆井過程產生的廢水應回用。本項目從井口至井底均采用水基鉆井液體系。本項目鉆井采用泥漿不落地工藝,分離后的液相回用于鉆井液配備,鉆井過程無廢水產生。符合2固體廢物收集、貯存、處理處置設施應按照標準要求采取防滲措施。泥漿不落地設備分離出的固相進防滲臨時堆放場地,經檢測滿足《油氣田鉆井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污染物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相關要求后全部運到固體廢物填埋場填埋處理。符合3在井下作業過程中,酸化液和壓裂液宜集中配制,酸化殘液、壓裂殘液和返排液應回收利用或進行無害化處置,壓裂放噴返排入罐率應達到100%。酸化、壓裂作業和試油(氣)過程應采取防噴、地面管線防刺、防漏、防溢等措施。本項目在試油過程集中配制酸化壓裂液,壓裂結束后壓裂返排液委托有危廢處置資質的單位處置。符合4油氣田企業應對勘探開發過程進行環境風險因素識別,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定期進行演練。應開展特征污染物監測工作,采取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措施,防止發生由突發性油氣泄漏產生的環境事故企業應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從而對環境風險進行有效防符合5在鉆井和井下作業過程中,鼓勵污油、污水進入生產流程循環利用,未進入生產流程的污油、污水應采用固液分離、廢水處理撬裝式裝置等處理后達標外排鉆井廢水基本與鉆井泥漿、巖屑一同帶出處理,不外排。壓裂結束后壓裂返排液委托有危廢處置資質的單位處置。符合由表1-6可知,本項目建設符合《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污染根據對照分析,本項目井場及井位的選擇符合《鉆前工程及井場布置技術要求》(SY/T5466-2013)中相關要求,詳見表《鉆前工程及井場布置技術要求》(SY/T5466-2013)相關要求本工程情況符合性分析3.1井井場應避開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段,在河灘、海本項目土地利用現狀為其他草地和工礦用地,符合場選擇原則灘地區應避開訊、潮期進行鉆前施工。不屬于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段,也不屬于河灘地區。滿足防洪、防噴、防爆、防毒、防凍等安全要求。本項目選址滿足防洪、防噴、防爆、防毒、防凍等安全要求。符合3.2井位的確定氣井井口距離高壓線及其他永久性設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鐵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學校、醫院和大型油庫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場所不小于500m。本項目井口75m范圍內無高壓線及其他永久性設施,100m范圍內無民宅,200m范圍內無鐵路、高速公路,500m范圍內無學校、醫院和大型油庫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場所。符合在地下礦產采掘區鉆井,井筒與采掘坑道、礦井坑道之間的距離不小于本項目鉆井區不是地下礦產采掘區。符合井口距堤壩、水庫的位置應根據國家水利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本項目井口周邊不涉及堤壩、水庫。符合12.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油勘探開發環境管理辦法》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油勘探開發環境管理辦法》中第十條規定:石油勘探開發單位應當實行用水管理制度,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對含油污水經處理達到注水標準的,可以實行回注,減少廢水的排放量,保護地面水和地下水不受污染;排放第十一條規定:石油勘探開發單位排放的廢氣、煙塵、粉塵,應當符合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天然氣、油田伴生氣及煉化系統中排放的可燃性氣體應當回收利用;不具備回收條件而向大氣排放的可燃氣體,必須經過充分燃燒或采取其他防治第十七條規定:石油勘探開發單位在勘探開發作業完畢后,應當及時清理場地;在農田、綠洲等地帶作業,必須采取治理措施,減少占用耕地和破壞植被,對臨時性占用的耕地造本項目為勘探井鉆井項目,無運營期,僅在試油期產生少量的井下作業廢水,井下作業廢水全部回收,采用專用廢液儲液罐收集后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試油過程中天然氣經放噴管引至放噴池處充分燃燒后排放;區域土地利用現狀為其他草地和工礦用地,會對臨時性占用的草地造成一定破壞,已與村委會簽署臨時用地補償協議,支付了草原植被恢復費。項目建設符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油勘探開發環境管理辦法》的13.與《關于進一步加強石油天然氣行業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本項目與《關于進一步加強石油天然氣行業環境影響評價序號相關規定本項目采取的相關措施相符1油氣企業應當切實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進一步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和制度,充分發揮企業內部生態環境保護部門作用,健全健康、安全與環境(HSE)管理體系,加強督促檢查,推動所屬油氣田落實規劃、建設、運營、退役等環節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本項目實施過程中,陜西渤瞬新能源有限公司在環境管理上建立的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HSE管理體系),落實各項環保和安全措施,減少項目開發對周圍環境的影符合2未確定產能建設規模的本項目在未確定產能建設規模的陸符合陸地油氣開采新區塊,建設評價井應當依法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確定產能建設規模后,原則上不得以勘探名義繼續開展單井環評。評價井轉為生產井的,可以納入區塊環評。地油氣開采新區塊建設勘探井,依法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3油氣開采產生的廢棄油基泥漿、含油鉆屑及其他固體廢物,應當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固體廢物的管理規定進行處置。鼓勵企業自建含油污泥集中式處理和綜合利用設施,提高廢棄油基泥漿和含油鉆屑及其處產物的綜合利用率本項目鉆井液不采用油基泥漿。鉆井巖屑隨泥漿一同進入泥漿不落地系統處理,其中一開、二開為非磺化泥漿,采用泥漿不落地技術在井場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后的液相回用于鉆井液配制,分離后的固相排入防滲巖屑池后綜合利用。三開為磺化水基泥漿,采用泥漿不落地技術在井場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后的液相回用于現場鉆井液配制;分離后的固相經檢測滿足《油氣田鉆井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中綜合利用污染物限值要求后,全部運到固體廢物填埋場填埋處理。符合綜上,本項目符合《關于進一步加強石油天然氣行業環境14.與《轉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石油天然氣行業環境影響評本項目與《轉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石油天然氣行業環境影表1-9本項目與“新環環評發〔2020〕142號”符合性序號要求項目情況符合性1請各有關單位加快推進油氣發展(開發)相關規劃編制,并依法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對已經批準的油氣發展(開發)規劃在實施范圍、適用期限、規模、結構和布局等方面進行重大調整或修訂的,應當依法重新或補充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油氣開發規劃實施滿5年的應當及時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正在準備勘探階段。/2油氣開采項目(含新開發和滾動開發項目)原則上應當以區塊為單位開展環評(以下簡稱區塊環評)。未確定產能建設規模的陸地油氣開采新區塊,建設評價井應當依法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確定產能建設規模后,原則上不得以勘探名義繼續開展單井環評。評價井轉為生產井的,可以納入區塊環評。2021年1月1日起,原則上不以單井形式開展環評。過渡期間,項目建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報批區塊環評或單井環評。本項目為評價井建設項目,位于未確定產能建設規模的陸地油氣開采新區塊,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符合15.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第十三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新疆)第一章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實施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嚴禁“三高”項目進新疆,嚴格執行能源、礦產資源開發自治區人民政府“一支筆”審批制度、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度,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自然資源第二章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嚴格執行《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落實環境準入要求,實施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管理,從源頭上防止環境污染。加強能耗“雙控”管理,嚴格控制能源消費增量和能耗強度。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對“烏一昌一石”“奎一獨一烏”等重點區域實施新建用煤項目煤炭等量或減量替代。加快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加快發展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產業,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促進企業清潔化升級轉型和綠色工廠建設。制定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加大溫室氣體本項目為勘探井鉆井項目,不屬于“三高”項目,項目不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內,符合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從源頭上防止了環境污染;本項目不涉及煤炭使用,嚴格控制了能源消費增量和能耗強度;本項目無運營期,施工前期間只產生少量粉塵、固廢等,按照環評要求進行防治。本項目符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16.與《烏魯木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烏魯木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第九章(提升服務功能,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第五節加強能源設施建設:落實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圍繞國家“三基地一通道”定位,推進煤電、油氣、風光儲一體化基地示范建設,加快實施能源重大項目。全面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以烏魯木齊煉化基地為重點,不斷擴大“疆油疆煉”規模,強化石油儲備設施、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快建設儲氣調峰設施,穩步推進儲氣設施建設,提高儲氣調峰能力,提升天然氣供應保障水平和供氣網絡調儲能力,構建全域覆蓋、穩定安全的天然氣網絡,在完成我市3天和城燃5%儲氣能力目標任務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儲氣設施運營機制,有效發揮應急調峰作用。加大煤層氣勘探開發力度,穩步發展風電、光電項目。推動傳統能源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低碳利用,增加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比例。加大城市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進電能替代,實本項目為勘探井鉆井項目,油氣開發項目可以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強化石油儲備設施、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因此,本項目符合《烏魯木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17.與《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符合性分1-10本項目與《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符合性分析一覽表《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污染防治技術政本項目符合性到2015年末,行業新、改、擴建項目均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和技術,工業廢水回用率達到90%以上,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及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100%。要遏制重大、杜絕特別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的發生。要逐步實現對行業排放的石油類污染物進行總量控制。本項目鉆井廢水與鉆井泥漿、巖屑一同進入不落地系統處理,處理后的液相全部回用于鉆井液配制,不外排;本環評對項目可能產生的環境風險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符合油氣田開發不得使用含有國際公約禁用化學物質的油氣田化學劑,逐步淘汰微本項目不涉及禁用的化學物質。符合毒及以上油氣田化學劑,鼓勵使用無毒油氣田化學劑。落地原油。其中井下作業過程中應配備泄油器、刮油器等。落地原油應及時回收,落地原油回收率應達到100%。井下作業時帶罐,井口敷設防滲膜,防止產生落地油。產生的落地油做到100%回符合在鉆井過程中,鼓勵采用環境友好的鉆井液體系;配備完善的固控設備,鉆井液循環率達到95%以上;鉆井過程產生的廢水應回用。本項目使用的鉆井液為水基鉆井液體系,全井實施鉆井液不落地技術。符合在井下作業過程中,酸化液和壓裂酸化返排液宜集中配制,酸化殘液、壓裂殘液和返排液應回收利用或進行無害化處置,壓裂放噴返排入罐率應達到100%。本項目井下作業過程中,嚴格按照環境保護規定的要求,帶罐作業,100%回收。鉆井廢水與鉆井泥漿、巖屑一同進入不落地系統處理,處理后的液相全部回用于鉆井液配制,不外排。符合在鉆井和井下作業過程中,鼓勵污油、污水進入生產流程循環利用。本項目鉆井廢水與鉆井泥漿、巖屑一同進入不落地系統處理,處理后的液相全部回用于鉆井液配制,不外排;落地油100%回收,交由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置。符合應回收落地原油,以及原油處理、廢水處理產生的油泥(砂)井下作業必須帶罐(車)操作,將落地油100%進行回收,符合等中的油類物質,含油污泥資源化利用率應達到90%以上,殘余固體廢物應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和危險廢物鑒別標準識別,根據識別結果資源化利用或無害化處置。交由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置。加強油氣田建設、勘探開發過程的環境監督管理。油氣田建設過程應開展工程環境監理。建議項目開展工程環境監理,并擬定開發期環境監理計劃。符合本項目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境內,渤永1井坐標東經87°19′38.726″,北緯43齊縣縣城西北方向約15.2km。項目區位于永豐區塊內,地處準噶爾盆地南緣,地勢較為平坦。本項目地理位置圖見圖2-1。),新部署二維地震2024-EW01測線中部,渤永2井位于2024新部署二維地震2024-EW04和2024-NS02測線交點處。鉆探目的為主探蘆草溝頁巖油非常規油氣藏;兼探三疊系克拉瑪依組、二疊系井井子溝組常規砂礫巖油氣藏;系模本項目新建2口勘探井(渤永1井、渤永2井),同步勘探,均采用三本項目基本數據詳見表2-1。地理位置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境內準噶爾盆地南緣構造位置柴窩堡凹陷永豐次凹渤永1井坐標E87°19′38.726″,N43°36′57.763″井代碼渤永1井設計井深(m)3100m井型直井渤永2井坐標E87°14′58.271″,N43°33′16.511″井代碼2井渤永2井設計井深(m)3806m井型直井蘆草溝組、井井子溝組完井方式全套管射孔完井完鉆原則鉆穿井井子溝組,井底50m無油氣顯示完鉆本項目組成包括主體項目(鉆前工程、鉆井工程、試油、鉆后工程等)、輔助公用工程(供電、供水等)、環保工程(放噴池、燃燒坑、鉆井廢棄物不落地處理工藝等),以及倉儲工程(泥漿儲備罐等)等組成,本項目不設生活區,員工就近租房。工程項目組成詳見表2-2。項目分項目組成項目內容備注主體工程設施鉆前工程鉆井前準備工作,包括進場井場平整、設備基礎修建等。井場內鉆井工程設備安裝,并進行鉆井活動。采用ZJ70L鉆機,設計渤永1井深3100m,渤永2井井深3806m,鉆達設計井深,全套管射孔完井。井場內試油工程鉆至目的層后,對該井油氣產能情況進行測試。對完鉆井進行通井、洗井、試壓、射孔、誘噴、求產等工序,并配套洗井液注入泵等試油設備。井場內鉆后工程鉆井工程結束后進行設備搬遷以及鉆井產生“三廢”的無害化處理,井場平整及臨時占地恢復。井場內輔助設施井控系統井場設井控裝置1套,含雙閘板防噴器、環形防噴器、四通、節流管匯、壓井管匯、液氣分離器、鉆具內防噴工具、除氣器等。井場內循環系統井場配備6臺鉆井液罐、2臺鉆井泵、1臺電動混合漏斗、2臺加重配射流漏斗、2臺加重鉆井液儲備井場內固控系統井場配備2臺振動篩、1套除砂器、1臺除泥器、1臺除氣器、1臺離心機。井場內儲運工程柴油罐井場配備1個30m3的柴油罐。井場內方罐6個方罐(60m3)井場內設置專門的材料房用于儲存鉆井材料。井場內給水工程生產用水采用水罐車就近拉運至井場。/公用設施供電工程柴油發電機供電,設置1臺810kW柴油發電機和1臺300kW節能發電機。井場內道路工程本工程運輸主要依托現有道路。井場外環保設放噴設施設放噴池2座,20m3/座,采用“環保防滲膜+水泥井場施壓邊”。外應急池設300m3的應急池1座,采用“環保防滲膜+水泥壓邊”。井場內垃圾收集箱2個井場各設1個垃圾收集箱。井場外點火裝置井場外設置1套點火裝置,用于點燃可燃氣體。井場外泥漿不落地裝置2個井場各設置1套泥漿不落地裝置,用于分離鉆井液和鉆屑;分離后的鉆屑臨時堆存在場地內,根據檢測結果進行處置。井場內H2S監測儀井場設便攜式H2S監測儀3套。井場內危廢貯存庫2個井場各設1個危廢貯存庫(預制艙)。井場內依托工程鉆井廢水鉆井廢水連同鉆井泥漿、巖屑一同進入泥漿不落地處理系統處理。/鉆井泥漿、巖屑鉆井巖屑隨泥漿一同進入泥漿不落地系統處理,其中非磺化水基泥漿,采用泥漿不落地技術在井場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后的液相回用于鉆井液配制,分離后的固相排入防滲巖屑池,全部運到固體廢物填埋場填埋處理。磺化水基泥漿廢棄物采用泥漿不落地技術在井場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后的液相回用于現場鉆井液配制,不外排;分離后的固相經檢測滿足《油氣田鉆井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中綜合利用污染物限值要求后,全部運到固體廢物填埋場填埋處理。/生活垃圾施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統一拉運至烏魯木齊縣轉運站處理。/試油井下作業廢液用儲液罐收集后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含油廢棄物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生活污水員工租房內的生活污水排進入下水管網。井場外鉆前工程包括井場平整,設備基礎、放噴池等。主體工程的占地面積為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井場面積m28400渤永1井井場占地面積為8562m2,渤永2井井場占地面積為7153m2,總占地面積為15715m2,均為臨時占地。鉆井平臺套1采用ZJ70L鉆機2主放噴池m320采用“環保防滲膜+水泥壓邊”副放噴池m320采用“環保防滲膜+水泥壓邊”應急池m3300采用“環保防滲膜+水泥壓邊”3挖方量m3400土方工程包括放噴池、應急池、設備基礎等填方量m3400本次共鉆新井2口,均采用三開直井井身結構,渤永1井設計井深溝組、井井子溝組。渤永1井鉆井周期35d,渤永2井鉆井周期42d;渤永1井試油周期約35d,渤永2井試油周期約45d。開鉆次序鉆頭尺寸mm鉆深m套管外徑mm套管下固井水泥段m層位一開444.5500339.7498地面~500第四系二開311.1244.5地面~1800蘆草溝組三開215.931003095地面~3100烏拉泊組開鉆次序鉆頭尺寸mm鉆深m套管外徑mm套管下固井水泥段m層位一開444.5500339.7498地面~500第四系二開311.2244.5地面~1900蘆草溝組三開215.938063801地面~3806烏拉泊組本項目配制鉆井液所用的原料為有機物類、無機鹽類等。本項目采用水本項目鉆井液體系見表2-6。井段,m鉆井液體系選擇依據井口~500m鈉膨潤土鉆井液地層需防漏,易造漿,采用高粘度聚合物體系保持井眼穩定。500m~二開井底無固相聚合物抑制劑和包被劑性能的聚合物鉆井液可以防止地層早期出現的水化膨脹所造成的地層不穩三開~井底聚合物防塌屏蔽暫堵鉆井液體系體系具有較強的抑制性和失水造壁性。根據地層實際情況以及完井方式,為保證固井質量、有利于后期開采,實現套管全封固,主要固井工藝為:大尺寸套管為避免水泥漿竄槽現象設計雙級固井;技術套管長封固段固井設計雙級全封固井。目的層采用尾管固井①表層套管(339.7mm)固井,本次固井作業的重點是防下套管遇阻或②技術套管(244.5mm)固井,本開次固井作業重點是下套管過程預防③生產套管(177.8mm)固井,本開次固井重點是套管下入、固井井漏、抗高溫防水泥石強度衰退、提高水泥環密封能力和固井質量,為后續作鉆井工程達到設計要求后完鉆。平整井場,清理鉆井現場,將垃圾、廢井隊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擇井口裝置組合方式,采用“單閘板BOP+試油就是利用專用的設備和方法初步確定的可能含油(氣)層位進行直接的測試,并取得目的層的產能、壓力、溫度、油氣水性質以及地質資料,其主要工程內容見表2-7。項目組成工程內容油氣測試測試結果表明該井有工業開采的價值,則進行后續的油氣開采,其設備將拆除搬遷;若該井不產石油或所產氣量無工業開采價值,則封井。鉆井工程結束后進行設備搬遷以及鉆井產生“三廢”的無害化處理,井場平整及臨時占地恢復。主要工程內容見表2-8。項目組成工程內容污染治理鉆井設備的拆卸、搬運,清理鉆井現場,將垃圾、廢油、廢料清理干凈。按照固體廢物“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置原則落實各類固體廢物收集、綜合利用和處置措施。如果需要封井的:封堵內外井眼,拆除井口裝置井場平整恢復井場平整、恢復,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鉆前工程所用機械與設備見表2-9。序號機械與設備名稱單位數量1推土機輛22挖掘機輛23壓路機輛24運輸車輛輛6本項目所用鉆井設備見表2-10。序號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備注1井架JJ450/45-K45m2/2底座DZ450/7.5k7.5m2/3天車TC4504500kN2/4游動滑車YC4504500kN2/5大鉤DG4504500kN2/6絞車JC701470kW2/7鉆井泵3NB-16001600hp4/8電動混合漏斗HQ200055kW2/9自動壓風機ZV6/8/2/FSP35-3535MPa2/控制裝置FKQ640-6液壓控制2/環形防噴器FH35-3535MPa2/雙閘板防噴器2FZ35-3535MPa2/壓井管匯YG3535MPa2/節流管匯JG3535MPa2/鉆具內防噴工具35MPa單流閥35MPa2/鉆機ZJ70L/2/柴油機RZ12V190B810kW6/發電機VOLVO300kW2/本項目所用試油設備見表2-11。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備注1井架JJ211/2游動滑車(大鉤)≥800KNYG801/3≥800KNSH802/4≥800KN80T2/5指重表80-100噸個1/6動力設備TJ15t/80套1/7柴油發電機組300kW/1/8井場標準化電路//1/9EE級雙閘板防噴器≥35MPa2FZ-18-352SFZ-18-352/防噴器遠控裝置FK123-3FK123-31/油管旋塞閥35MPaXS220601XS220602XS2206033/應急藥箱/套2/正壓式空氣呼吸器X-F-16X-F-168/四合一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儀BH-90BH-904/套管刮削器GX-140/1/通井規/1/計量罐2方2方1/計量罐60方60方5/地罐60方60方1/防硫抽汲工具及防硫鋼絲繩抽子、加重桿、繩帽、DC10地滑車、抽吸膠皮等套1/液壓鉗XQ114/6YB個3/20三相分離器LRCFL30/1001/21遠程在線流量計量及采集系統/套1/22常規打撈工具/套22個井套23化驗器材與藥品/套1/24流量計/個1/25注脂槍/個1/26充氣泵/個1/27防爆排風扇/個5/28消防設備/套22個井套鉆后工程所用機械與設備見表2-12。序號機械與設備名稱單位數量1推土機輛22運輸車輛輛4本項目生產用水、生活用水采用水罐車就近拉運至井場。鉆井過程中生產用水主要為鉆井泥漿、固井水泥漿配制用水,整個鉆井期2口井生產用水勘探工程。常駐井場人員單井場按45人計算,每人每天生活用水按100L計算,渤永1井鉆井期生活用水量為157.5m3,渤永2井鉆井期生活用水量為35d,渤永2井試油期為45d,試油期間單個井場僅2人值班,每人每天生活用水按100L計算,渤永1井生活用水量為7m3,渤永2井鉆井期生活用水量為9m3,項目試油期2口井生活用水量共16m3。鉆井期及試油期產生的廢水主要為鉆井廢水、井下作業廢液(洗井廢鉆井廢水循環攜帶出井口,在地面經振動篩分離出來,巖屑進入鉆井液試油期間井下作業廢液(水)為洗井廢液和壓裂返排液、酸化廢液等,本項目位于準噶爾盆地南緣,鉆井期間采用柴油發電機供電,井場內設渤永1井井場占地面積為8562m2,渤永2井井場占地面積為7153m,總占地面積為15715m2,均為臨時占地,臨時占地面積包括主、副兩座放噴池共40m2等土建設施、鉆井廢棄物不落地處理系統等撬裝設施、設置鉆井平臺1套。落地系統右側布置鉆屑臨時堆存場,用于臨時堆存巖屑,場地內襯防滲膜,四周設置土圍堰。鉆井液、巖屑按規定進入泥漿不落地系統,不得隨意流失。鉆井井場布置示意圖詳見圖2-5。鉆井工程作業程序及產污環節見圖2-6。鉆前工程包括井場平整,設備基礎、放噴池等鉆井的井位確定后,平整井場、搭建鉆井平臺等。前期場地準備完畢后,鉆井設備由汽車運至井場安裝,打好安裝鉆機的基礎并安裝井架和鉆本項目采用常規鉆井工藝。正常情況下,預測渤永1井鉆井周期為35天,渤永2井鉆井周期為42天,且為24h連續作業。項目設計渤永1井井本項目鉆井階段使用的鉆機動力由柴油機提供,通過鉆機、轉盤,帶動鉆桿切削地層,同時由泥漿泵經鉆桿將泥漿注入井筒沖刷井底,將切削下的巖屑不斷帶至地面,整個過程循環進行,使井不斷加深,直至目的井深。鉆井中途需要停鉆,以便起下鉆具更換鉆頭、下套管、固井、替換洗井液和檢固井是在已鉆成的井筒內下入套管,然后在套管與井壁之間環空內注入水泥漿,將套管和地層固結在一起的工藝過程,可防止復雜情況,以保證安當鉆至目的層后,對油氣應進行測試,如鉆孔在目的層未遇裂隙,則需進行射孔,用射孔槍打開產層,然后將壓裂酸液注入地層孔隙、裂縫中,通過酸液和地層巖石礦物的反應,溶解部分巖石礦物或堵塞物質,從而擴大或溝通地層巖石的孔隙裂縫,改善地層近井地帶滲透率,使含油氣層的油氣資源通過裂隙采出。本項目在鉆井過程中將委托第三方單位進行測井工作,以鉆井巖屑隨泥漿一同進入泥漿不落地系統處理,其中一開、二開為非磺化泥漿,采用泥漿不落地技術在井場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后的液相回用于鉆井液配制,分離后的固相排入防滲巖屑池,全部運到固體廢物填埋場填埋處理。三開為磺化水基泥漿,采用泥漿不落地技術在井場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后的液相回用于現場鉆井液配制;分離后的固相經檢測滿足《油氣田鉆井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中綜合利用污染物限①廢棄鉆井液、巖屑及鉆井廢水經振動篩、除砂器、除泥器、離心機四③分離出的固相(巖屑)進入攪拌罐后,投加固化劑和穩定劑,經攪拌固化后,暫存于井場的臨時儲存區。儲存區基底應壓實、平整、表面硬化,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0cm,外圍應構筑圍堰,高度不低于30cm,鋪防滲膜,厚度應達到60絲,垂直深度25mm內不得有可能損傷防滲膜的雜泥漿不落地工藝流程圖見圖2-7。液相達標臨時堆放點泵添加固化藥劑攪拌罐井隊振動篩收集罐挖機達標井隊除砂、除泥器挖機井隊離心機未達標液相達標臨時堆放點泵添加固化藥劑攪拌罐井隊振動篩收集罐挖機達標井隊除砂、除泥器挖機井隊離心機攪拌固化試油就是利用專用的設備和方法,對通過地震勘察、鉆井錄井、測井等間接手段初步確定的可能含油(氣)層位進行直接的測試,并取得目的層的試油前先安裝井口放噴專用管線、各種計量設備、油氣兩相分離設備、原油回收罐等。如該井有油氣資源,則產出液經兩相分離器分離后,原油進入原油罐回收,天然氣經過管線引至放噴池點火,依據具體情況設定放噴時試油期間井下作業廢液(水)在儲液罐內收集,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若試油期間發現該井具有開采價值,應按管理部門要求開展相應的產能測試完井后,要換裝井口裝置,有油時井口需換裝采油樹,其余設施將拆除、搬遷,鉆井液材料全部進行回收,井場無遺留,鉆井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廢物進行清理,并進行產能建設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若該井無開采價(1)鉆井巖屑隨泥漿一同進入泥漿不落地系統處理,其中一開、二開非磺化泥漿,采用泥漿不落地技術在井場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后的液相回用于鉆井液配制,分離后的固相排入防滲巖屑池,全部運到固體廢物填埋場填埋處理。三開為磺化水基泥漿,采用泥漿不落地技術在井場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后的液相回用于現場鉆井液配制;分離后的固相經檢測滿足《油氣田鉆井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中綜合利用污染物限值要求后,全部運到固體廢物填埋場填埋處理。對于分析檢測不滿足DB65/T3997-2017中綜合利用限值要求的,應繼續處理直至滿足綜合利用限廢物進行清理處理。處理單位負責做到工完、料凈、本項目鉆井期按三班二倒制考慮,渤永1井鉆井周本項目鉆井期,單井施工人員45人,試油期,試油隊常駐人員2人。無本項目位于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境內永豐區塊,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體功能區規劃》屬于國家層面重點開發區域,該區域的功能定位是:我國面向中亞、西亞地區對外開放的陸路交通樞紐和重要門戶,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我國進口資源的國際大通道,西北地區重要的國際商貿中心、物流中心和對外合作加工基地,石油天然氣化工、煤電、煤化工、機電工業及紡織工業基地。本項目為石油天然氣勘探項目,評價范圍內無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原始天然林等生態敏感區,渤永1井距烏拉泊、西山和甘河子(含鐵路專供)、柴西、柴北水源劃,生態保護區內部劃分為水源涵養、水源保護、個類型。其中水源保護區包括烏拉泊、頭屯河、照壁地表水源保護區和三屯碑-燕兒窩、八一閘、西柴西、柴北、新化、達坂城區、水磨河、烏石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設項目和排污口。加強對監管,集中整治環境安全隱患,加強水質監測施。項目基礎施工開挖避開雨天,施工開挖邊坡在蓋,防止水土流失。固廢遵循不落地原則,實行泥),根據《新疆生態功能區劃》,項目區渤永1井屬于烏魯木齊城市及城郊農業生態功能區,渤永2井屬于天山北坡中段低山丘陵煤炭資源開發、跡地恢復生態功能區。項目所在區域生態功能區劃詳見表3-1。區域生態井口生態功能分區單元主要生服務功主要生態環境問題主要生態敏感因子、敏感程度主要保護生態區生態亞區生態功能盆地溫性荒漠與綠洲農業生態區農業生態亞區27.烏魯木齊城市及城郊農業生態功能區人居環境、工農業產產、旅游大氣污染嚴重、水質污染、城市綠化面積不足、供水緊缺、濕地萎縮、土壤質量下降生物多樣性及其生境中度敏感保護水源地、保護城市大氣和水環境質量、保護城市綠地及景觀多樣性渤永2井Ⅲ天山山地溫性草原、森林生態區Ⅲ1天山北水源涵養業生態亞區31.天山北坡中段低山丘陵煤炭資源開發、跡地恢復生態功能區煤炭資源、土壤保持、冷季草場煤層自燃、地表塌陷、地貌破壞、環境污染、草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及其生境高度敏感,土壤侵蝕輕度敏感保護煤炭資源、保護地貌和地表植被,防止泥石流和滑坡評價區域地處準噶爾盆地南緣,根據現場調查,本項目主要土地利用現狀為其他草地和工礦用地,不占用紅線區用地,本項目用地均為臨時占地,項目區土地利用現狀圖詳見圖3-2。依據《新疆植被及其利用》中植物地理區劃的劃分標準,本項目區域的植被主要為鐮芒針茅、博洛塔娟蒿、短葉假木賊、伊犁絹落。根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項目植物不涉及保護植物。區域內主要植物種類及分布見表3-2,種名拉丁名保護級別禾本科Gramineae針茅屬StipaL.鐮芒針茅StipacaucasicaSchmalh.無菊科Asteraceae絹蒿屬Seriphidium(Bess.)Poljak.博洛塔絹蒿Seriphidiumborotalense(Poljakov)Y.Ling&Y.R.Ling無莧科Amaranthaceae假木賊屬AnabasisL.短葉假木賊AnabasisbrevifoliaC.A.Mey.無菊科Asteraceae絹蒿屬Seriphidium(Bess.)Poljak.伊犁絹蒿Seriphidiumtransiliense(Poljakov)Poljakov無根據現場勘查,項目區地表為鐮芒針茅、博洛塔娟蒿、短葉假木賊、伊犁絹落,項目區植被類型圖詳見圖3-3。由于極端干旱的大陸性氣候控制下的自然環境條件,致使評價區所屬動物區系的野生動物種類貧乏,組成簡單,分布于該區的動物以北方型耐經踏勘,項目沿線評價范圍內未見國家、地方保護野生動物活動。咨詢項目區周邊區域的居民,在項目范圍附近未見到大型獸類動物活動,偶見草兔、麻雀、蜥蜴。根據查閱相關資料,本項目區有大白鷺、灰鶴、蜥本項目位于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永豐區塊內,地處準噶爾盆地南緣,根據《新疆第五次沙化土地監測報告》,全疆沙化土地總面積為74706422.77公頃,占新疆國土總面積的44.87%,其中:耕地413740.64有明顯沙化趨勢的土地為4707775.14公頃,占新疆國土總面積的2.83%,其中:耕地2052264.16公頃,占有明顯沙化趨勢的土地總面積的非沙化土地為77711761.00公頃,占新疆國土總面積的46.68%,其烏魯木齊市沙化土地面積為381849.48公頃,其中:耕地4085.8公用地171.17公頃,占0.05%。根據查詢,本項目所在位置屬于未沙化土由本項目建設特點可知,本次評價內容僅為鉆井及試油,施工期短暫,且無運營期,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只調查項目所在區域環境質量達標情況。”評價因子和評價標準表見表3-3。污染物平均時間濃度限值(μg/m3)標準來源二級標準SO2年平均60《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24小時平均1小時平均500PM10年平均7024小時平均1小時平均-PM2.5年平均3524小時平均70NO2年平均4024小時平均1小時平均200CO年平均-24小時平均40001小時平均10000O3年平均1小時平均200本次評價引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3年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2023年烏魯木齊市環境空氣質量,作為本項目環境空氣現狀評價基本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一氧化碳和臭氧的數空氣質量達標區判定結果詳見表3-4。監測評價指標現狀濃度(μg/m3)標準值(μg/m3) 達標情SO2年平均值760達標NO2年平均值314077.5達標PM10年平均值7270102.86超標PM2.5年平均值4235超標CO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7004000達標O3最大8小時平均第90百分位數9156.88達標《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的二級標準要求;PM2.5、PM10年平均質量濃度超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限本項目地表水環境保護目標為烏拉泊、西山和甘河子(含鐵路專供)、柴西、柴北水源地準保護區,本項目渤永1井距烏拉泊、西山和甘本次評價收集到烏拉泊水庫水源地的水質監測資料,引用監測資料對烏拉泊水庫水源地水質進行調查評價,烏拉泊水庫水質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根據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網站公布的《烏魯木齊市地表水2024年第三季度水質狀況報告》(網址:/fjbm/shbj/infoPublic/549181.htm)進口2斷面下半年監測1次,三季度共監測1次,20水庫參與評價的21個基本項目全部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Ⅱ類標準要求,水質狀況為優,水庫營養化程度表現本項目屬于礦產資源勘查活動,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附錄A,屬于Ⅳ類項目,可不開展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但本項目距離烏拉泊、西山和甘河子(含鐵路專供)、柴西、柴北水源地準保護區較近,因此,本次評價地下水現狀調查采用資料收集法,引用監測資料對烏拉泊、西山和甘河子、柴西、柴北水源地水質進行調查評價。根據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網站公布的《烏魯木齊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2024年第三季度水質狀況公示》(網址:https://www.urumgi.go//wlmgs/c120405/202410/68899ccee8d645cd8dcb5fbb7eba17d5.shtm)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烏拉泊水庫參與評價的21個基本項目全部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Ⅱ類標準要求,水質狀況為優,水庫營養化程度表現為中營養;地下飲用水水源地柴西水源地、西山水源地、甘河子水源地參與評價的39個項目均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Ⅱ類標準限值,柴北水源地參與評價的39個項目均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標準限值,水質均滿足集中式生7.1烏拉泊、西山和甘河子(含鐵路專供)、柴西、柴北水源地準保烏拉泊水源地周邊有甘河子地下水源地,劃分時各水源地準保護區互相重疊,因此不再單獨劃分烏拉泊水源地的準保護區,而以烏拉泊水源地為中心,將周邊的匯水區域、柴西、柴北3個地下飲用水源補給區相連成片,全部劃定為準保護區。上述4個水源地不單獨劃分準保護區,劃定為本項目擬建2口勘探井,渤永1井和渤永2井,其中渤永1井距烏拉泊、西山和甘河子(含鐵路專供)、柴西、柴北水源地準保護區121m,本項目位于地下水源潛水含水層、承壓水含水層,將地下水源潛水含水層、承壓水含水層設為主要保護目標。在鉆井過程中,采用套管保護地下含水層,并在套管與地層之間注入水泥進行固井,水泥漿返至地面,封隔疏松地層和水層;表層套管的下土深度滿足區域地下水的保護需要,在本項目與水源地準保護區位置關系見圖3-5。根據《生態環境部印發新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內容、格式及編制技術指南的通知》中“一般情況下,建設單位應按照本指南要求,組織填寫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建設項目產生的環境影響需要深入論證的,應按照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技術導則開展專項評價工作,土壤、聲環境不開展專項評價”以及“廠界外周邊50米范圍內存在聲環境保護目標的建設項目,應監測保護目標聲環境質量現狀根據現場踏勘,本項目周圍50米范圍內無聲環境保護目標,因此無按照《中國土壤》和《新疆土壤》等著述的土壤分類系統,依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土壤類型圖》和野外實地調查,本項目土壤類型為暗栗鈣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附表A.1土壤環境影響評價項目類別中無礦產資源地質勘查行業,本項目為109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含勘探活動和油氣資源勘探),“行業類別”屬于“其他行業”,土壤環境影響評價項目類別為Ⅳ類,不需要進行土壤與項目有關的原有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本項目為新建項目,無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評價區范圍內無地下水源、自然保護區、風景旅游區、文物古跡等特殊敏感目標。除現場工作人員外,無固定集中的人群活動區,不涉及環境本項目涉及的環境敏感目標詳見下表3-5。渤永1井與敏感區位置關系見圖3-7,渤永2井與敏感區位置關系見圖3-8。保護要素保護對象項目與敏感功能分區環境空氣周邊環境空氣/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聲環境周邊聲環境/《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地下水烏拉泊、西山和甘河子(含鐵路專供)、柴西、柴北水源地準保護區擬建2口勘探井,渤永1井和渤永2井,其中渤永1井距烏拉泊、西山和甘河子(含鐵路專供)、柴西、柴北水源地準保護區《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標準生態環境項目區及周邊不降低區域生態環境功能(2)《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即晝間60dB),);(1)試油期井場廠界非甲烷總烴排放參照執行《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9728-2020)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即4.0mg/m3;(2)施工期粉塵執行《建筑施工揚塵排放標準》(DB6501/T030-2022)(3)柴油發電機廢氣執行《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20891-2014)中表2第三階段(4)施工期井場噪聲排放參照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表1規定的排放限值,即晝間70dB(A),夜間55dB(5)固體廢物處置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危險廢物貯存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6)鉆井固體廢棄物滿足《油氣田鉆井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油氣田含油污泥綜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3998-2017)、《油氣田含油污泥及鉆井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本項目屬于勘探井,鉆井周期短,廢氣污染物產生量少,鉆井期結束后影響即消失;無生活污水、生產廢水排放。故不設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總占地面積為15715m2,渤永1井井場占地面積等土建設施,撬裝設施主要為鉆井廢棄物不落地處理系統等,單井設置鉆井平臺1套;進場道路依托原有道路;不設臨時生活區。詳見表4-1。序號項目內容備注永久總占1井場/1571515715渤永1井井場占地面積8562m2;渤永2井井場占地面積7153m2,臨時占地包括放噴池、巖屑堆放場地等2道路///井場道路依托原有道路3臨時生活區///不設臨時生活區,員工就近租房合計/1571515715/本項目新擬2口勘探井,合計總占地面積為15715m2,均為臨時占地,渤永1井土地利用現狀為其他草地,渤永2井土地利用現狀為工礦用地。項目占地面積較小,不會對區域土地利用格局產生大的影響。目前建設單位已辦理臨時用地手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七條“臨時使用土地的使用者應當按照臨時使用土地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并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臨時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年。”建設單位應按照相對規定臨時使用土地,并承擔恢復生態的責任,及時對臨時占地區域進行平整、恢復原貌,使占地造成的影響逐本項目在鉆前施工期間,影響環境的因素主要是在井場的建設階段,在此期間會對場地進行平整,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同時,因開挖的土方臨時就近堆放,以及挖填方不平衡而產生棄土,若防護措施不當也會引起水土流失。因此本項目實施過程中,應落實好水土保持措施,使根據項目建設的特點,對植被環境影響最大的是施工對地表植被的擾動和破壞。臨時壓埋的植被,一般當年就可以完全恢復。本項目建設對植被存在一定的影響,但不會使區內生態體系的生物量發生明顯改變。本項目占用一部分草地,項目結束后采用恢復植被等措施進行補本項目區域內常見的陸生野生動物主要為鳥類和小型獸類,其中鳥類以小型鳴禽為主。項目占地范圍毫無疑問會縮小野生動物的棲息空間,限制部分陸生動物的活動區域、覓食范圍等,但由于項目占地面積本項目勘探過程中,將破壞地表植被,破壞原生地貌,形成裸露疏松的表土,加劇土壤侵蝕,臨時占地范圍內土壤受到侵蝕,肥力減退,井場區域構建筑物的修建,都將不同程度的擾動表土,在大雨和大風天氣條件下,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會引發土壤侵蝕。同時,因開挖的土石方臨時就近堆放,以及挖填方不平衡而產生棄土,若防護措施不當也會引起水土流失。因此本項目實施過程中,應落實好水土保持措施,使水土流失將得到有效控制。完井后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對井場進行平整,待其自然恢復,避免水土流失本項目建設加大了評價區人為干擾的力度,從物種結構來看,項目直接影響區域內的動物、植物,使之種群數量將減少;從生態系統基本成分來看,由于施工擾動、施工占地,項目直接影響區域內作為生產者的各種陸生植物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少,現有適生動物也將減少,由于項目占地影響,地表植被減少,生態功能也會有所降低。但是由于項目占地面積有限,區域生態系統仍保持開放、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因此對于評價區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影響較小,其生態穩定性及其結構與功能也施工及試油期間的廢氣污染源主要為施工揚塵,柴油機、柴油發電鉆前工程井場、施工營地及放噴池施工過程中會產生施工揚塵,以及鉆井期及試油期所用材料的裝卸、運輸、堆放以及施工車輛運輸揚塵施工揚塵的產生及影響程度跟施工季節、施工管理和風力等氣候因素有一定關系,如遇干旱大風揚塵影響則較為嚴重。根據類比資料,在一般氣象條件下,平均風速2.6m/s的施工揚塵污染有如下特點:施工區域內TSP濃度為上風向對照點的1.5-2.3倍;在施工場地下風向150m處,TSP平均濃度可達0.49mg/m3左右,相當大氣質量標準1.6倍。據有關研究,車輛行駛產生的揚塵占總揚塵的60%以上。揚塵的產生量及揚塵污染程度與車輛運輸方式、路面狀況、天氣條件等因素關系密切,影響可達150-300m。如果在施工期間對車輛行駛的路面實施灑水抑塵,可使揚塵量減少,揚塵造成的TSP污染距離可縮小到20-50m范場調查,本項目渤永1井、渤永2井周邊均無居民居住區,施工揚塵隨鉆井過程中鉆機使用大功率柴油機帶動,井場使用柴油發電機照),為2t/d,渤永1井鉆井施工期為35d,試油期柴油每天最大消耗量為1t/d,試油期為35d,渤永1井鉆井期和試油期消耗柴油量為105t;渤永2井鉆井施工期為42d,試油期柴油每天最大消耗量為1t/d,試油期為根據《非道路移動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技術指南》,柴油機污染物排放系數為每消耗1kg柴油產生CO:10.722g,NO2:32.792g,3.385g;根據《車用柴油》(GB19147-2016)表3要求,車用柴油(VI)中硫的含量≤10mg/kg。在此按柴油中硫含量為10mg/kgCO2.51t,SO20.0047t。鉆井期間和試油期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將隨鉆井工本項目試油期間分離出的天然氣經過管線引至放噴池燃燒后排放,屬短期排放。據此,試油期間大氣污染物主要為天然氣燃燒過程產生的煙塵、SO2、NOx等。本項目試油期放噴時間較短,因此試油期間廢氣污染物排放量較小,且項目所在區域空曠,容易擴散,油氣測試伴生氣放噴期間井場周界外污染物排放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無組織排放監控限值;井場邊界非甲烷總烴排放滿足《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9728-2020)相本項目新建的放噴池執行《石油天然氣鉆井、開發、儲運、防火防爆安全生產技術規程》(SY5225-2012)關于放噴池選址要求及放噴撤離要求,測試放噴廢氣不會對周圍環境和工作人員的健康產生明顯不利影本項目廢水主要包括鉆井廢水、井下作業廢液(洗井廢液、壓裂返鉆井廢水由沖洗鉆臺、鉆具、地面、設備用水及下鉆時的泥漿流失物、泥漿循環系統的滲透物組成。根據類比調查,鉆井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濃度見下表4-2。污染物COD石油類揮發酚硫化物濃度(mg/L)2000~25003000~400060~700.1~0.20.2~0.3根據《排放源統計調查產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數手冊》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行業系數手冊,渤永1井為普通油井,進尺2.5-3.5km,鉆井作業廢水產污系數19.5噸/百米,鉆井按總進尺深3100m計井作業廢水產污系數29.73噸/百米,鉆井按總進尺深3806m計算,則鉆鉆井廢水與鉆井泥漿、巖屑一同進入不落地系統處理,處理后的液根據井場設計資料,試油期間井下作業廢液(水)為洗井廢液和壓裂返排液、酸化廢液等,井下作業廢液(水)收集后拉運至有處置資質勘探期間生活污水產生量較小,按照勘探期間生活用水量的80%計算,生活污水量約為290m3。生活污水排入下水管網。——在雨季,洪水可能沖毀井場內鉆井廢棄物的分離設施等,導致——鉆井過程中若發生井噴,大量的泥漿噴出,后期還會伴有原油,若不及時徹底清理噴出的污染物,污染物隨地表徑流漫流,則會直因此在鉆井過程中應采取有效防噴措施,在加強管理、措施到位的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行業分類表,本項目屬于勘探項目,為類建設項目,IV類根據環境保護的要求,對落地油必須進行100%的回收。本項目所在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