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說明文閱讀提分練習題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蟬(節選)
法布爾
①普通的蟬喜歡在干的細枝上產卵。它選擇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鉛筆那樣粗細,而且往往是向上
翹起,差不多已經枯死的小枝。
②它找到適當的細樹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針斜刺下
去,把纖維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擾,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個孔。卵就產在這些孔里。
小孔成為狹窄的小徑,一個個斜下去。一個小孔內約生十個卵,所以生卵總數約為三四百個。
③這是一個很好的昆蟲家族。它之所以產這許多卵,是為了防御某種特別的危險。必須有大量的
卵,遭到毀壞的時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經過多次的觀察,才知道這種危險是什么。危險來自一種極小
的蝸,蟬和它比起來,簡直成為龐大的怪物。
④螭和蟬一樣,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體下面近中部處,伸出來和身體成直角。蟬卵剛產出,螭
立刻就想把它們毀掉。這真是蟬家族的大災禍。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軋扁它們,然而它們置身于大怪
物之前卻異常鎮靜,毫無顧忌,真令人驚訝。我曾見過三個她依次待在那里,準備掠奪一個倒霉的蟬。
⑤蟬剛把卵裝滿一個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她立刻來到這里。雖然蟬的爪可以夠著它,
她卻很鎮靜,一點兒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樣,在蟬卵上刺一個孔,把自己的卵放進去。蟬飛去了,
多數孔內已混進異類的卵,把蟬的卵毀壞。這種成熟很快的蝸的幼蟲,在每個小孔內有一個,以蟬卵為
食,取代了蟬的家族。
⑥可憐做母親的對此一無所知。它的大而銳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見這些可怕的敵人不懷好意地待
在旁邊。然而它仍然無動于哀,讓自己犧牲。它要軋碎這些壞種子非常容易,不過它竟不能改變它的本
能來拯救它的家族。
⑦我從放大鏡里見過蟬卵的孵化。開始很像極小的魚,眼睛大而黑,身體下面有一種鰭狀物,由
兩個前腿聯結而成。這種鰭有些運動力,能夠幫助幼蟲走出殼外,并且幫助它越過帶有纖維的樹枝——
這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⑧魚形幼蟲一到孔外,皮即刻脫去。但脫下的皮自動形成一種線,幼蟲靠它能夠附著在樹枝上。
幼蟲落地之前,就在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試試筋力,有時卻又懶洋洋地在繩端搖擺著。
⑨它的觸須現在自由了,左右揮動;腿可以伸縮;前面的爪能夠張合自如。身體懸掛著,只要有
第1頁共35頁
一點兒微風就動搖不定。它在這里為將來的出世做準備。我看到的昆蟲再沒有比這個更奇妙的了。
⑩不久,它落到地上。這個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動物在線上搖蕩,以防在硬地上摔傷。身體在空
氣中漸漸變堅強了。它開始投入嚴肅的實際生活中了。
⑩i時,它面前危險重重。只要一點兒風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巖石上,或車轍的污水中,或不毛的
黃沙上,或堅韌得無法鉆下去的黏土上。
?X個弱小的動物迫切需要隱蔽,所以必須立刻到地下尋覓藏身的地方。天冷了,遲緩就有死亡
的危險。它不得不各處尋找軟土。沒有疑問,許多是在沒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適當的地點,用前足的鉤扒掘地面。我從放大鏡中見它揮動“鋤頭”,將泥土掘
出拋在地面。幾分鐘以后,一個土穴就挖成了。這小生物鉆下去,隱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現了。
(g沐長成的蟬的地下生活,至今還是個秘密。不過在它來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經過的時間我
們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陽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年黑暗中的苦工,第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我們不應當討厭它那喧囂的歌
聲,因為它掘土四年,現在才能夠穿起漂亮的衣服,長起可與飛鳥匹敵的翅膀,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
什么樣的錢聲能響亮到足以歌頌它那來之不易的剎那歡愉呢?
1.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語言上有什么特點?請根據提示把空白處補充完整。
語言特
具體表現
點
例句:一個小孔內約生十個卵,所以生卵總數均為三四百個。
①_____
說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幼蟲落地之前,就在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試試筋力,有時卻又懶洋洋地在繩端搖
生動性擺著。
說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天冷了,遲緩就有死亡的危險。它不得不各處尋找軟土。沒有疑問,許多是在沒有找
到以前就死去了。
通俗性
說明:使用口語化的語言,寫蟬的幼蟲尋找隱蔽之地的重要性,突出表現了蟬幼蟲的柔弱和
生存的不易。
2.第頒畫橫線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學習法布爾的寫作技巧,對你喜歡(熟悉)的一種小動物進行描寫。(可從說明順序、文章結構、說
第2頁共35頁
明語言、表現方法等角度仿寫,50字以內)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題目。
風俗是什么
①風俗是什么呢?它既不是純粹的物質,又不是純粹的精神,它是物質與精神之間的一種中介。風
俗就是歷代相沿積久而成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模式。由自然條件不同而形成的習尚叫作“風”,由社會環境
不同而形成的習尚叫作‘‘俗”。
②每個人從娘胎出世,從哇哇啼哭的那一刻開始,他就接受著這個世界的各種風俗文化的影響。每
個人都是作為生物的人和作為文化的人的統一體。人的文化生命基因,是由以風俗為核心的第二生命系
統構建的。這種與有形物質的生物生命相異的獨特的生命元素雖然是無形的,卻融化在人的生命過程中,
并不經意地流露在人們的言行中。不同種族的風俗構成人類不同種群、種群區別異類的根本標志,成為
表現和鑒別民族或地域族群的自身特征,成為展示和衡量人類多樣性、復雜性的重要標尺,成為一種與
人類生物生命基因同樣重要的文化生命基因。
③不論以何種形式出現的風俗與信仰,都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呈現出特異鮮明的時代特色。它在
完全動態的演變過程中,不斷地被程式化,又在不斷地被整合。對于這個特征,民俗文化學稱之為“模
式整合在分析具體的風俗與信仰現象時,我們常常會意識到許多風俗和信仰現象有多重復合和循環
的感覺。例如,每年的歲時節令,周而復始,大年初一過春節,正月十五鬧元宵,五月初五端午節,八
月十五中秋節……這是一種循環模式。再如,民眾在漫長的社會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規
范、精神信仰、心理態勢、思想意識和民間習慣等文化特質;從一個民族和一個地區人群的社會生活的
飲食起居、精神信仰和娛樂社交來看,陳陳相因,年年相襲,好像也有一個“無形的手''在操縱和調節著,
其程式和禮儀幾乎也是一個模子套出來的。這就有必要對風俗與信仰背后的文化的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
④從縱向來分析,這種模式的形成,往往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才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規范。
以在民間影響極大的歲時節日而言,當今的許多傳統節日,與上古先民的原始巫術活動、圖騰崇拜、國
家慶典以及農業生產勞動的生產過程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古代社會由于生產力的低下、自然災害的
頻繁,我們的先民不可能對此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于是,人們通過巫術娛神,實現在幻想中去征服自
然。大量地通過身份特殊的神秘的化妝、奇妙的舞蹈、夢幻般的演唱,借以實現人們消災祈福、征服自
然的愿望。其實,巫術祭祀表演與其說是娛神,毋寧說是娛人,這種最初以娛樂為目的的巫術活動,乃
是后世群眾性娛樂活動的一支萌芽
⑤從橫向來觀察,風俗與信仰是一個由多種因素互相聯系而構成的完整體系。某種具體的風俗現象
總會受到某一價值體系或思想體系的支配。這種特有的價值體系、思想體系是被這一社會的成員作為約
第3頁共35頁
束其行為的標準而共同遵守的,因此它便成為風俗與信仰中帶有支配力的共同傾向。民俗文化的形成和
傳承以及這種共同傾向所起的協調作用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并因此而形成某種特定的、有別于其他文化
的模式,與此同時,也就發生了民俗文化的整合。
⑥世界上萬千的風俗與信仰都是根據一定的條件產生并長期聯系而成。大量的民俗文化現象,它既
表現為一定的物質的、有形的、可直接觸摸到的具體的實物,同時,它又表現為觀念的、無形的、只能
意會和理解的抽象形式。可以說,風俗和信仰是劃歸于人類文化深層結構層面的。它之所以能夠古今貫
通,因為它既是每個個體在社會生活中長期實際生活的積累,也有人類群體世代相傳的積淀。基于這種
積淀在人們精神世界形成了一定的觀念態勢,人們總是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沿襲這條步履艱難的軌跡行進。
4.概括文章第②段的內容。
5.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風俗產生于長期的歷史文化的積淀。
B.風俗的“程式化”是因為它長期地被“整合”。
C.風俗產生不是一言能道之的,有其復雜的文化背景。
D.人們長期積淀下來的精神觀念促成風俗貫通古今。
6.在第③段畫線的句子中任選一個傳統節日,結合文本中談及的“風俗與信仰背后的文化因素的兩個方
面”,加以簡述。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
得深了。可是墻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A)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裝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
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B)階砌旁邊栽幾
叢書帶草。(C)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D)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
竿竹子或幾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游覽者即使就極小范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乙】中國園林的窗子對園林造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造園家常常將窗子設計成扇形,成為“便
面”。經過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畫。頤和園樂壽堂差不多四面都是窗子,周圍粉墻開著許多小窗,
面向湖景,每個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畫,這就是清代李漁說的“尺幅窗,無心畫”。造園家所說的“漏窗”,
就是將不同景區的景色相互“漏”出,使園中景色流動起來。
江南園林常常在窗外布置一根石筍,幾根竹子,明人有首小詩:“一琴幾上閑,數竹窗外碧。簾
第4頁共35頁
戶寂無人,春風自吹入。”這個小房間與外部是隔離的,但經過窗戶把外邊的景色引了進來。沒有人出
現,突出了這個小房間的空間美。頤和園有個匾額,叫“山色湖光共一樓”,這是說,這個樓把一個大
空間的景致都吸收進來了。蘇軾詩:“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閑人。”也是這個意思。
(節選自朱良志《曲院風荷——中國藝術論十講》,中華書局,有改動)
【丙】中國的園林,它同文學、戲劇、書畫,是同一種感情不同形式的表現。比方說,明末清初
的園林,同晚明的文學、書畫、戲劇,是同一種思想感情,只是表現的形式不同。明末的計成,他既是
園林家,也是畫家。清朝的李漁也是園林家,又是一個戲劇家。中國文化是個大寶庫,從這個寶庫中可
以產生出很多很多不同的學問來。而中國文化又不是孤立的,它們互相聯系,互相感染。可以說中國園
林是建筑、文學藝術等的綜合體。
(節選自陳從周《中國的園林藝術與美學》)
7.請分別概括【甲】文說明的主要內容和【丙】文的核心觀點。
8.下面摘自【甲】文的四個例子,如果選取一個用在【乙】文中,哪一個最恰當?請選出來并說說理
由。
A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裝上一面大鏡子。
B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
C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
D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
9.下列對三個文段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甲】文認為花墻、廊子、鏡子在蘇州園林中的恰當設置可以增加景致的層次和深度。
B.【乙】文舉了頤和園樂壽堂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
C.【乙】文中小詩“一琴幾上閑,數竹窗外碧。簾戶寂無人,春風自吹入”所營造的意境可以印證【丙】
文的觀點。
D.三個文段都是圍繞園林而談,寫作的側重點不同,但是對中國園林美的認識有相通之處。
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回答后面小題。
特殊的氣象預報員
顏士州
天氣變化不僅關系到人們的生活,對農業生產和航運等行業也有很大影響。因此,準確預報天氣十
分重要。可天氣變化復雜,想準確預報并不容易,不過海洋里卻貯存著許多天氣變化的信息。
天氣的變化與空氣溫度的高低以及空氣中水汽的含量有很大關系。廣闊的赤道熱帶海洋里的暖流,
第5頁共35頁
是空氣中熱量和水汽的主要供應者。溫暖的海洋表面源源不斷地把大量熱量和水汽輸送給空氣,使空氣
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帶來了千變萬化的天氣現象。1立方厘米的海水降低溫度1℃,可以使3000立
方厘米的空氣升溫1℃。可見,海洋就像個大火爐,不斷地從底部給空氣加熱。
黑潮帶來的信息
在東海東南部、琉球半島西北側海域,有一股終年溫度很高的水流,自西向東北方向流去。由于它
水色深藍,看上去又藍中帶黑,因而被叫作黑潮,也叫作“臺灣暖流”或“日本暖流”。它是洋流中一
支著名的暖流。黑潮的位置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明顯的擺動,對我國沿海氣候有很大的影響。1953
年,黑潮暖流的平均位置比常年南移了大約170公里。1954年,我國江淮流域出現了百年未遇的大水;
1958年,黑潮暖流的平均位置比常年北移了。1959年,長江流域旱災嚴重,華北地區出現水災。
為什么黑潮位置的變動,對我國東部地區有這樣嚴重的影響呢?這是因為黑潮在自南向北流動的過
程中,使南北海水溫度產生了顯著差別,也不斷地把熱量和水汽輸送給大氣,影響了海洋上空的大氣。
所以,1953年,黑潮位置南移,造成了1954年位于較南緯度的江淮流域雨水偏多,出現水災;1958年,
黑潮北移,造成了1959年長江流域地區干旱。
最近,有人分析了東海黑潮區熱量的吸收和釋出情況,以及它與長江中下游降水的關系,認為在東
海黑潮區,當冬季海洋給予大氣熱量增多時,第二年6月長江中下游降水就會減少;相反,當冬季海洋
給大氣的熱量顯著減少時,出現負值,第二年長江中下游降水就會增多。1967年,冬季海洋給予大氣的
熱量為每天每平方厘米300卡,結果1968年6月,長江中下游出現旱災。而1969年,冬季海洋給大氣
的熱量顯著減少,出現負值,1970年6月,長江中下游就多雨。
還有一股叫厄爾尼諾的暖流,平時在太平洋赤道海區活動,很少越過南緯3°。但有時,它會一反
常態跑到更南的地方,甚至到秘魯沿海的冷水性漁場里,使大量的冷水性鰥魚熱死。它的到來,還會使
溫度和水汽激增,產生大量降雨,出現氣候反常。
海洋和冷熱
每年盛夏時節,我國華東沿海地區常出現30℃以上的高溫天氣,但有的年份,盛夏天氣則不那么炎
熱。這是什么原因呢?
原來,這與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氣壓有關。如果受到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邊緣控制,華東沿海就會出
現高壓天氣;如果副熱帶高壓退到海上去了,那么酷熱的高溫天氣就消失了。
副熱帶高壓在什么情況下會進,在什么情況下又會退呢?氣象工作者研究后發現,這與海洋有關。
當東太平洋熱帶水溫高于常年時,副熱帶高壓就會增強西伸,我國華東沿海就有可能出現高溫天氣;當
東太平洋熱帶水溫低于常年時,副熱帶高壓就會減弱東退,華東沿海就不會出現高溫天氣。
海洋與天氣存在密切關系,從海洋里,人們得到了許多天氣演變的信息。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
第6頁共35頁
探索,必然會找出更多利用海洋預報天氣的好方法。海洋正以一個特殊預報員的角色,登上氣象預報的
舞臺。
(選自《知識窗》2017年第5期)
10.文中畫線句子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能否去掉?為什么?
廣闊的赤道熱帶海洋里的暖流,是空氣中熱量和水汽的豐攀供應者。
12.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說明“海洋和冷熱”的關系的?結合具體內容作簡要回答。
13.說明性文本閱讀,按要求完成問題。
大雁歸來(節選)
①一只燕子的來臨說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群大雁沖破了3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來到了。
②如果一只主紅雀對著暖流歌唱起春天來,卻發現自己搞錯了,它還可以糾正自己的錯誤,繼續
保持它在冬季的緘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來曬太陽,卻遇到了一陣暴風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覺:而一只
定期遷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飛行200英里的賭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③向我們農場宣告新的季節來臨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規。11月份南飛的
鳥群,目空一切地從我們的頭上高高飛過,即使發現了它們所喜歡的沙灘和沼澤,也幾乎是一聲不響。
烏鴉通常被認為是筆直飛行的°但與緊定不移地向南飛行20美旻直達最近的太湖的大雁相匕匕。它的飛
行也就成了西.線。大雁到了目的地,時而在寬闊的水面上閑蕩,時而跑到剛剛收割的玉米地里撿食玉米
粒。大雁知道,從黎明到夜幕降臨,在每個沼澤地和池塘邊,都有瞄準它們的獵槍。
④3月的大雁則不同。盡管它們在冬天的大部分時間里都可能受到槍擊,但現在卻是休戰時刻。
它們順著彎曲的河流拐來拐去,穿過現在已經沒有獵槍的狩獵點和小洲,向每個沙灘低語著,如同向久
別的朋友低語一樣。它們便佟腳在沼澤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著,向每個剛剛融化的水洼和池塘問好□
在我們的沼澤上空做了幾次試探性的盤旋之后,它們白色的尾部朝著遠方的山丘,終于慢慢扇動著黑色
的翅膀,靜靜地向池塘滑翔下來。一觸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會叫起來,似乎它們濺起的水花能抖掉
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們的大雁又回來了。
(1)第③段中劃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第④段中的加點詞“低低地”能否刪去?為什么?
⑶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大雁的特點。
(4)結合下面的鏈接材料,用自己的話說說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鏈接材料】
第7頁共35頁
我無法解釋為什么一條紅色的溪流不是小溪,我也無法通過邏輯推理證明,沒有潛在的成群鶴鶉
在此喧鬧的灌木叢,只不過是以前荊棘叢生之地。但是每一個常在戶外行走的人都知道這個事實。那種
認為野生動物僅僅是用來射擊或觀賞的看法,是一種最顯而易見的謬論。這通常標志著富裕鄉村與純粹
土地的區別。
(選自《沙鄉年鑒》)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猴年說猴
①對于普通民眾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見過真正的猴,但對猴似乎并不陌生。在中國,猴的身影
幾乎無處不在。
②中國人對猴的喜愛由來已久。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曾出
上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頭部如猴形,下身似蟬狀,被考證為人類早期的辟邪飾物。據史料記載,在殷
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養猴、戲猴的習俗。同時,猴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排名第九,
稱為“申猴”O
③猴為什么會受到人們如此的喜愛呢?一是猴有“封侯”之兆。“猴”與“侯”音同,拜相封侯是
古代中國人的傳統期盼。在民間吉祥圖案上,這樣的“期盼”隨處可見:一只猴攀在掛有一枚封印的楓
樹上,表達“封侯掛印”的寄托;兩只猴坐在一棵松樹上,或一只大猴背著一只小猴,就有了“輩輩封
侯”的寓意。二是猴能覺察、預防馬疾,是馬的守護神。猴被稱為“避馬瘟”即由此而來。婦孺皆知的
《西游記》里,孫悟空就曾經當過“弼馬溫”。直到今天,中國云貴高原上,當馬幫長途販運時,也常
攜帶一只猴同行。
④古往今來,中國人用多種多樣的藝術方式表達對猴的喜愛。文學中有猴,影視中有猴,民間雜耍
中有猴,工藝作品中也有猴,一個個鮮活生動的猴的形象滿足了人們對猴的喜愛心理。吳承恩筆下的美
猴王——孫悟空,成了正義美好的化身。《西游記》被拍成電視劇猴,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視作品。民
間盛行的猴戲,作為漢族古老的表演藝術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擔水、猴走索、猴爬竿、猴開箱戴
面具等節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愛。在各類工藝品中,藝人們利用猴的天然屬性,結合人們對猴的認識,
創造了許許多多極具個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護娃猴”、南陽的“猴加官”、北京的“毛猴”……
⑤由此可見,在民眾的意識里,猴從來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動物,而是一只文化猴。猴的形象已經根
植于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的民間文化之中了。
(選文略有刪改)
14.圍繞“中國人對猴的喜愛”,文章介紹了哪三個方面的內容?
15.舉例子是文章主要的什么方法,第④段劃線處的四個例子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第8頁共35頁
16.文章題目是“猴年說猴”,卻沒有介紹有關猴的種類、猴的生活習性等內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這部
分內容,是否恰當?請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
精美質樸的中國磚雕
籃先琳
磚雕是中國傳統建筑特有的一種裝飾工藝,與木雕、石雕合稱為“建筑三雕”,并在工藝和造型上相
互借鑒。中國磚雕歷經千年演變,技藝爐火純青,文化沉積厚重,風格流派眾多。
古代的磚有方磚、條磚、空心磚等,其中方磚和條磚廣泛應用于各類建筑。古磚中的銘磚和畫像磚
彌足珍貴,前者鐫刻年代或吉祥語,后者雕飾各種題材的圖畫和裝飾紋樣。這些遺存歷史印跡的文物,對
于歷史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磚的出現在我國不遲于周代,陜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空心磚可為印證。春秋戰國時期,磚雕工藝初
露端倪,出現了模印鋪地花磚,紋飾有米字紋、繩紋、回紋等。
秦代的磚雕更加精細,成陽秦都遺址出土的龍鳳紋空心磚,形態矯健、生動,呼之欲出。至漢代,流行
陵墓畫像磚、畫像石,尤以東漢為盛。漢畫像磚承襲模壓印花工藝,雕工更勝前朝,紋飾題材廣泛,包括戰
爭、勞動、生活、自然風光、神話傳說等。構圖疏密有致,風格古拙、雄健。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興起,磚塔盛行,磚雕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唐代磚雕在建筑上應用更廣,采
用先模壓后雕刻技法,使作品更精細,更立體。這一時期盛行花磚鋪地,常以蓮花、寶相花、忍冬等為飾。
宋代的《營造法式》,首次以文字規范磚雕技法,在模印花磚的基礎上,發展了更精細的原坯雕鑿法。
明代中期,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更費工時的石雕和琉璃成為高級建筑的新寵,豉雕則降低身份廣泛
應用于民間小式建筑。
至清代,豉雕技法不斷開拓,制作精益求精,表現形式花樣翻新,紋飾題材包羅萬象,迎來了磚雕的黃
金時代。清中葉,受“巴洛克”“洛可可”等西洋建筑風格影響,磚雕工藝精細入微,并形成有地域特色
的各種磚雕流派。這一時期,派生于磚雕的灰塑也登上舞臺,使民間建筑更加絢麗多姿。
磚雕王奉用于裝飾建筑的外部構件,如照壁、門、窗、墻和屋頂等。照壁是具有屏障功能的獨立墻
體,磚雕的裝飾重點在壁身部位。常見的裝飾構圖有兩種:用線腳圍成方形“池子”,再以四角的“岔花”
襯托“中心花”;或采用繪畫形式,不拘一格地自由構圖。照壁豉雕飾紋題材廣泛,包
“福”“祿”“壽”“喜”等吉祥文字,以及寓意吉祥的人物、動物、花草等。門戶豉雕主要用于裝飾
門頭、門楣等部位。屋頂磚雕主要用于裝飾屋脊和各種脊飾。磚雕脊飾種類繁多,不同地區風格各異。
中國磚雕技藝精湛,文化內涵豐厚,藝術造詣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也是全人類的共同
財富。
第9頁共35頁
(選自《科學之友》,有刪改)
17.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具有哪些特征?
18.文章的主體部分是按照哪種說明順序來說明的?有什么作用?
19.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磚雕豐厚用于裝飾建筑的外部構件,如照壁、門、窗、墻和屋頂等。
20.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1.下面是一些磚雕,任選一幅說明其寓意。
閱讀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題。
被壓扁的沙子(節選)
①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紹夫的原蘇聯科學家發現,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純的沙子)處于
超高壓的狀態,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從而變得極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
通的沙子要重得多。(1)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為“斯石英”。
②斯石英并不十分穩定,原子之間靠得太近以至于它們又出現相互排斥的趨勢,最后又變為普通沙
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間結合得極為致密,所以這種反彈變化進行得非常緩慢,從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數
百萬年。
③金剛石的形成與此相同。金剛石中的碳原子被擠壓得異常緊密,它們同樣存在一個向外擴散并且
恢復為普通碳的趨勢。在通常條件下,這也需要數百萬年。
④如果你把溫度升得足夠高,就可使這種變化加快。增溫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們之間能夠相
互分離,返回到原始狀態。因此,如果在850℃的溫度下把斯石英加熱30分鐘,它將變為普通沙子。(你
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愿意這樣做呢?)
⑤斯石英可以在實驗室里制造,但它們在自然界中存在嗎?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們只出現在沙子
被強烈擠壓的地方。
⑥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而且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區曾經受到巨大隕石的撞擊,撞擊所產
生的巨大壓力形成了斯石英。(2)另外,在進行過原子彈爆炸實驗的場地也發現了斯石英,它是是由膨
脹火球的巨大壓力形成的,
第10頁共35頁
⑦似乎可以肯定地說,斯石英也應該出現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在這種情況下,它可通過火山噴
發被攜帶到地表。然而,噴發溫度極高,巖石會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攜帶而來的斯石英都被轉化為
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實上,在火山活動地區至今沒有發現過斯石英。
⑧那么,你可能會說在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活動。
⑨亞里桑那大學的麥克霍恩和幾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層。巖層的年齡為6500
萬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龍滅絕的年代。
⑩他們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測試固體物質中的原子排列的現代技術,即核磁共振和X光
衍射,他們確實檢測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種原子排列。這種情況顯示在6500萬年以前曾有一次巨
大的撞擊并形成了數噸重的斯石英。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濺到了平流層中。那么,造成恐龍滅絕
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22.結合全文,說說本文的說明對象和角度。
23.簡要分析節選部分的說明思路。
24.第一段中畫線句子采用的說明方法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1)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2)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而且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區曾經受到巨大隕石的撞擊,撞擊所產
生的巨大壓力形成了斯石英。
25.節選部分說明斯石英如何變成沙子,比說明沙子如何變成斯石英更詳細,為什么?
三、在線精讀演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①不要認為巖石是堅固不壞的。它無時無刻不經受著從各方面來的“攻擊”:炎熱的陽光烘烤著它,
嚴寒的霜雪冷凍著它,風吹著它,雨打著它……
②空氣和水中的酸類,腐蝕了巖石中的一部分物質。水流和風還不斷地沖刷、吹拂著它。特別是刮
風沙的時候,就像砂輪在有力地轉動,巖石被磨損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
③水和空氣還能夠進入巖石內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壞。
④雨水落到河湖里,滲入到地下,都對巖石有破壞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斷地沖擊著岸
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結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緩慢地移動著,破壞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鐵掃
帚從地上掃過,刨刮著所遇到的一些石頭。
⑤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沒有放棄對巖石的破壞。
⑥當然我們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蘭新鐵路的時候,一個山頭在幾分鐘內就被炸掉了,
第11頁共35頁
這相對地質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26.選文的中心句是:=
27.請用簡明連貫的語言概述選段的內容。
28.第①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作用?“攻擊”一詞在這里有什么作用?
29.作者在說明人對巖石的破壞作用時,使用了的說明方法。
30.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紫禁城真的有9999.5間房嗎?
①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故宮博物院的前身)是我國明清皇宮,擁有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
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每一個來紫禁城參觀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于其數量巨大的建筑,而自古
以來我國民間也傳有紫禁城有9999.5間房的說法。
②有很多人認為,9999.5間房寓意帝王九五至尊的地位。我國古人把數字分為陽數和陰數,奇數為
陽,偶數為陰。9為陽數的極數,即單數最大的數,所以古代皇帝為了表示自己的尊貴,便把自己和9
聯系在一起;5為居中的陽數,寓意包含東、西、南、北、中的全部空間。數字9、5的組合,形成具有
特定含義的標記,即“九五至尊”。那么,除去文化因素,紫禁城有9999.5間房的說法正確嗎?回答是否
定的。
③在古建筑領域中,4根立柱圍成的空間稱為“一間房”。紫禁城自明代初建以來,其古建筑歷經明
代擴充、明末戰火破壞、清代復建、新中國成立后修整等階段。因此,在不同歷史時期,紫禁城古建筑
的數量并非一成不變的。如明永樂時期紫禁城房屋總數約8300間,明末時房屋總數大約在20000間,
清代時期的房屋總數約為10000間。
④紫禁城建筑群自1417年正式開工,僅用了3年便完工,且歷經近600年完好。如此快速、優質
的營建工程可反映我國古代大型宮殿建設在規劃、組織上和營建技術的科學性,理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
個方面。
⑤材料儲備的科學性。紫禁城營建的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石材、磚、瓦。這些營建材料的備料,實
際上從1406年就開始。紫禁城營建所需的楠木源于四川、云南、廣西、貴州的深山老林,石材源于京
第12頁共35頁
郊房山大石窩村,磚源于山東臨清和江蘇陸慕,琉璃瓦源于京西的琉璃渠村。這些材料光備料就用了11
年。為了保障施工進度與龐大的施工現場的整潔,在明代始建宮殿時,采取場外加工的辦法,這是現代
建筑施工工廠化的雛形。
⑥人員組織的科學性。明永樂時期,參與紫禁城營建的人員眾多。《明史?食貨志》對整個明代北
京紫禁城營建活動這樣描述:“明初,工役之繁,自營建兩京宗廟、宮殿、闕門、王邸,采木、陶壁,
工匠造作,以萬萬計。”這些工匠分為土作、石作、木作、瓦作、油飾作、彩畫作、裱糊作、搭材作等
工種,不同工種之間的有序銜接、巧妙搭配,是工程順利進展的重要保障。除了10萬名工匠,還有近
百萬名勞工參與營建紫禁城。如此數量眾多的營建人員靈活分布在紫禁城的空間內,施工人員之間、不
同工種之間互不干擾,有序開展施工,且各個宮殿的營建同步進行,使得工程進展快速而又順利,這無
疑得益于人員組織、管理的科學性。
⑦營建技術的科學性。紫禁城古建筑以木構件作為建筑的核心受力骨架。從安裝技術上講,各個木
構件之間通過梯卯連接,即兩個相互連接的木構架,其中一個端部做成才隼頭形式,另一個構件端部做成
相應的卯口形式,梯頭插入卯口中,便形成連接整體。槨卯連接的安裝方式不僅是我國古建筑區別于西
方建筑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而且還意味著工匠只需在現場對木梁進行拼裝即可,不僅安裝速度快,而
且施工質量好、抗震能力強,體現了科學性。
⑧紫禁城的古建筑歷經600年的200多次地震,從未出現過宮殿建筑倒塌的情況。雖然紫禁城有
9999.5間房的說法并不正確,但是可反映紫禁城古建筑數量眾多。不僅如此,這些古建筑能夠在3年內
完成營建,從建筑施工的科學性角度而言,能夠體現我國古代工匠的智慧和高超技藝。
(選自《科技日報》,有刪改)
(1)請分析文章題目的作用。
(2)請概括紫禁城能快速、優質營建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文中畫線語句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閱讀[甲][乙]兩文,完成文后題目。
[甲]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
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的8米,橋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
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由于各拱相連,所以這種橋叫作聯拱石橋。永定河發水時,來
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極少出事,足見它的堅固。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
石柱。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
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第13頁共35頁
早在13世紀,盧溝橋就聞名世界。那時候有個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過中國,他的游記里,十分
推崇這座橋,說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并且特別欣賞橋欄柱上刻的獅子,說它們“共同構成美麗
的奇觀”。在國內,這座橋也是歷來為人們所稱贊的。它地處入都要道,而且建筑優美,“盧溝曉月”
很早就成為北京的勝景之一。
(選自《中國石拱橋》)
[乙]我們遵照前人的經驗,臥床假寐,靜待五更。當表針一指到四點的時候,我們就趕忙起床。
走出門外,當真聽見了此落彼起的報曉雞鳴。晨寒凜冽,我們踏著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盧溝橋。這時,
接近滿圓的曉月轉到了西天,正懸掛在迎面的盧師山上。抬頭望月,看得出這時的月與橋的距離是最近
的;曉月的光度比初升和正處中天時,都亮得多。再看這時的曉月是在橋的北側,永定河的上游,月光
順流而下,視野也顯得最為深遠。我們在橋上有意地測試了一下曉月的亮度。憑借著月光,不僅看得清
碑亭上乾隆書寫的“盧溝曉月”四個大字,也依稀地辨認出了在橋西碑亭上乾隆書寫的“察永定河”的
一首五言律詩。橋下的永定河,因為大旱缺水,我們雖然沒能見到波濤浩渺(水大,廣闊無邊)、激髓
(水波閃動的樣子)隨波千萬里的壯麗場景;但汩汩有聲的淙淙細流,在曉月映照下,也呈現出波光粼
粼的景色。這時,看到披著曉月銀光的盧溝橋,以至每個玉石欄、柱、欄板,以及485個大小石獅……
我們禁不住想起曾在元代做官多年的馬可?波羅對它的描述:“這是一座無可比擬的、世界上最美的
橋。”
(節選自陳壽儒《夜宿盧溝》)
31.對下面句中加點詞的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①橋寬約8米②這座橋極少出事
A.①表示估計②表示程度
B.①表示限制②表示程度
C.①表示程度②表示限制
D.①表示限制②表示估計
32.[甲]文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和的說明方法。
33.[甲]文通過說明性的文字介紹了盧溝橋的,又通過描寫性的文字向人們展示了盧溝橋形
式的優美;[乙]文記敘了夜宿盧溝橋的經過,向人們展示了世界上著名的橋一一盧溝橋。
34.[甲J[乙]兩文都引用了馬可?波羅評價盧溝橋的話,但寫作目的不同,[甲J文的目的在于說明盧溝橋
第14頁共35頁
的特點,而[乙]文的目的在于表達作者對盧溝橋的之情。
35.根據[乙]文畫橫線句子的內容,概括“盧溝曉月”的特點。
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獨立生存,那么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幾十年前,人們發現地殼是由一些緊密
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的。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
會緩慢地向另一板塊下面俯沖。"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
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
可以這樣比喻,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
每隔一段時期,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地球此時僅由一個主要陸地構成,稱為"泛大陸當
板塊繼續運動時,大陸又重新被分離開。
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
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以后,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早期恐龍在那時已經出現,并且有機會分散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
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
大約在兩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現在的北美、歐洲和亞洲,南部是由現在的南美
和非洲構成,最南部是現在的南極洲和澳大利亞,印度是剩余的一,卜部分。
隨著時間的流逝,北美又與亞洲和歐洲分開,南美也與非洲相離。(如果看一張地圖,并假定把非
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么天衣無縫。)印度向北移動,并且大約在5000萬年
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兩個陸塊在那里聚合并緩慢地褶皺變形。南極和澳大利亞
也已相互分離。
當大陸相互分離時,每一個大陸都攜帶著自己的恐龍而去。到6500萬年以前,由于這樣或那樣的
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大陸也已完全分開。現在的每一個大陸都有自己的恐龍化石。
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然而,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
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大約經歷了一億年,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
越來越稀少,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氣候變得越來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為冰天雪地。
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極冰蓋。那里的冰有
數英里厚,覆蓋著豐富的化石。如果南極的冰雪層再薄一些的話,我們就可以找到它們。
第15頁共35頁
因此,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
強有力的證據。
(節選自《恐龍無處不有》)
36.“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一句中“漂移”與“遷移”能否互換?為什么?
37.“早期恐龍在那時己經出現”中“那時”指什么?
38.試分析下列句子中畫線詞是如何體現說明文語言特點的。
①“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
②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境內。
39.分析下列句子運用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①“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
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
②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40.本選段的說明順序是什么?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題。
又冷又干燥的南極,風景也是很特別
①南極的自然條件太特殊:這里極度嚴寒,年平均氣溫-25°C;內陸地區甚至達到-60°C,比北極冷
很多;這里又很干燥,空氣濕度堪比撒哈拉沙漠;這里常常狂風肆虐,有地球上少見的12級以上大風,
最怕的是“白化天氣”——大風卷起地表的雪粒,遮天蔽日,能見度只有幾米,人完全不能在戶外活動,
會被大風吹走,穿得再多也會飛速失溫;這里還有長達半年的黑夜和太陽總是低垂的白天……在這片不
適宜人類生活的大陸上工作,南極科考隊員要經受非凡的艱險,卻也能看到常人無緣得見的瑰麗風景。
②南極大冰蓋極其特殊,它雖然集中了全球70%的淡水,但是嚴苛的自然條件卻拒絕了幾乎所有生
物,更吞噬過不少勇敢的人類生命。迄今為止,雖然南極已經有70多個科學考查站,但位于內陸冰蓋
之上的,也不過寥寥數個。冰蓋雪原總體看似平坦,實際上地表卻很崎嶇,冰雪被風吹出各種奇特的造
型。
③大冰蓋之上放眼四望,白茫茫的一片:有時360度都是平直地平線;有時又一個坡連著一個坡,
高高低低,讓人暈頭轉向。腳下的冰雪,有時坑坑洼洼卻硬似鐵石,雪地車一小時只能走三五公里;有
時平整光滑卻格外松軟,人走過去,突然塌下一片,露出下面無底的藍色冰洞……
④南極大陸四面環海,科學家通常把南緯60度以上、環繞南極的海域稱為"南大洋"或"南極海”,
國際學界往往也把它視為第五大洋,與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并列。南大洋貫通南極一圈,
第16頁共35頁
影響大氣環流,導致南極地區比北極更冷。每年冬天,南大洋有上千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冰封,讓南極洲
的冰雪面積比夏天增加一倍之多。從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的甲板望向前方,如同一片白茫茫的冰
原,看不出半點海水的痕跡。雖然前方是海,但是科考船并不能乘風破浪。
⑤即使在夏季,海里依然有大量的冰,足夠高大的稱“冰山”。人類記錄過的最大冰山,寬40公
里、長350公里,相當于半個海南島。在南極海域,冰山和島嶼遠看還真是不好分辨。冰山雖然碩大無
比,卻能快速移動。南極考查隊員們有時會發現,昨天還阻住前路的冰山,一宿大風之后就漂走了,讓
人懷疑是神仙幫忙搬運的。
⑥除了大冰山,南極有時還會形成奇特的荷葉狀浮冰。形成這種冰,一般都需要水面比較平靜、同
時氣溫又非常低。一片片白色的浮冰如浮萍般漂在海面上,因為相互摩擦,冰塊失去菱角,又因低溫繼
續凝結,最后形成橢圓、近似薄餅的形狀,被稱為“荷葉冰”。從雪龍號上拍攝的海面看,這是南極海
面開始結冰的狀態,很多小而薄的冰片浮在海水表層。除了南極之外,其他地方非常罕見。海冰沒少給
南極考查添麻煩,科考船難保會被浮冰困住。有時大塊海冰融化過程中,因重心變化而“翻身”,激起
的巨浪可以掀翻任何船只。
⑦地球每次出現極光,都是南北兩極同時發生的。不過看極光,大多數人都是在北極,見過南極極
光的人很少。因為即使有幸踏足南極,大多數人也都是在夏季,極晝天始終亮著,有極光也看不見。而
冬季天黑有利于看極光,卻少有人駐留了。
⑧我國南極科考站中,中山站和長城站都是有越冬隊員駐守的全年站,緯度更高的中山站是觀賞極
光的好地方。欣賞絢麗的極光,是對南極越冬隊員的特有獎勵。
⑨除了上面講到的冰蓋、海冰、極光之外,南極大陸也有山岳,由于這里溫度低、風力強,對山巖
的塑造很有特色,想要繼續了解南極的山岳,記得去看11月的《博物》特別策劃——極之風景。
(原文有改動)
41.本文是從哪些方面來說明南極風景很特別的?
42.簡要概括文中海冰的特征,并具體說說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對海冰特征進行說明的。
43.文中第6段加點的詞語“一般”能否刪掉?為什么?
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題目。
不要認為巖石是堅固不壞的。它無時無刻不經受著從各方面來的“攻擊”:炎熱的陽光烘烤著它,
嚴寒的霜雪冷凍著它,風吹著它,雨打著它...
空氣和水中的酸類,腐蝕了巖石中的一部分物質。水流和風還不斷地沖刷、吹拂著它。特別是刮
風沙的時候,就像砂輪在有力地轉動,巖石被磨損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
第17頁共35頁
水和空氣還能夠進入巖石內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壞。
雨水落到河湖里,滲入到地下都對巖石有破壞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斷地沖擊著岸上
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結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緩慢地移動著,破壞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鐵掃
帚從地上掃過,刨刮著所遇到的一些石頭。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沒有放棄對巖石的破壞。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蘭新鐵路的時候,一個山頭在幾分鐘內就被炸掉了,
這相對地質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44.用簡練的話概括選文的內容。
45.選段說明時很有層次:由自然到。說明自然對巖石的破壞時,先說明空氣和水對巖石的破壞作
用,然后介紹到對巖石的破壞。最后,說到對巖石的破壞。
46.選文主要運用了、的說明方法。
47.作者是怎樣寫得生動有趣的?請舉例說明。
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一只燕子的來臨說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群大雁沖破了3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來到了。
如果一只主紅雀對著暖流歌唱起春天來,卻發現自己搞錯了,它還可以糾正自己的錯誤,繼續保
持它在冬季的緘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來曬太陽,卻遇到了一陣暴風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覺;而一只定
期遷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飛行200英里的賭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向我們農場宣告新的季節來臨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規。11月份南飛的鳥
群,目空一切地從我們的頭上高高飛過,即使發現了它們所喜歡的沙灘和沼澤,也幾乎是一聲不響。烏
鴉通常被認為是筆直飛行的,但與堅定不移地向南飛行20英里直達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飛行
也就成了曲線。大雁到了目的地,時而在寬闊的水面上閑蕩,時而跑到剛剛收割的玉米地里撿食玉米粒。
大雁知道,從黎明到夜幕降臨,在每個沼澤地和池塘邊,都有瞄準它們的獵槍。
3月的大雁則不同。盡管它們在冬天的大部分時間里都要受到槍擊,但現在卻是休戰時刻。它們
順著彎曲的河流拐來拐去,穿過現在已經沒有獵槍的狩獵點和小洲,向每個沙灘低語著,如同向久別的
朋友低語一樣。它們低低地在沼澤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著,向每個剛剛融化的水洼和池塘問好。在我
們的沼澤上空做了幾次試探性的盤旋之后,它們白色的尾部朝遠方的山丘,終于慢慢扇動著黑色的翅膀,
靜靜地向池塘滑翔下來。一觸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會叫起來,似乎它們濺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
香蒲身上的冬天。我們的大雁又回來了。
第一群大雁一旦來到這里,它們便向每一群遷徙的雁群喧嚷著發出邀請。不消幾天,沼澤地里到
第18頁共35頁
處都可以看到它們。在我們的農場,可以根據兩個數字來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種的松樹和停留的大雁。
1946年4月11日,我們記錄下來的大雁是642只。
與秋天一樣,我們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絕不是偷偷摸摸進行的。從早到晚,
它們一群一群地喧鬧著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飛去。每次出發之前,都有一場高聲而有趣的辯論,而每次返
回之前的爭論則更為響亮。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澤上空做試探性的盤旋,而像凋零的楓葉一樣,搖晃
著從空中落下來,并向下面歡呼的鳥兒們伸出雙腳。那接著而來的低語,是它們在論述食物的價值。它
們現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個冬天都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著,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尋玉米的烏鴉、棉尾
兔、田鼠以及環頸雉所發現。
通過對春雁集會的日常程序的觀察,人們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S Office操作實務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計算機一級Msoffice考試技巧分享與試題及答案
- Msoffice考試準備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共享出行平臺信用體系建設與行業信用評級機構合作策略研究報告
- 商業領域的員工管理與數字化技能培養
- 2025年漢字方言差異試題及答案
- 醫療領域中的數字化教學策略探討
- 在線教育與培訓的興起及對未來員工的影響
- 基于數字化教育平臺的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
- 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體驗在數字化時代的研究與應用
- 《大學生創業基礎系列課程》課件-第12課-創業經營場所-1學時
- 電力工程掛靠協議書
- (高清版)DZT 0227-2010 地質巖心鉆探規程
- TCEATR 0015-2024 擔架電梯技術報告
- 2023CSCO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的毒性控制指南(全文)
- 五年級下冊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練習400題及答案
-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護理查房
- 前置胎盤健康宣教
- 不同行業安全管理的特點與要求
- 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跨學科研究與創新
- 社區居民滿意度調查問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