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八年級上冊復習講義_第1頁
2025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八年級上冊復習講義_第2頁
2025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八年級上冊復習講義_第3頁
2025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八年級上冊復習講義_第4頁
2025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八年級上冊復習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上冊滿分備考復習講義

現代文

【知識梳理】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阻6(遏)寒jin(噤)

仄歪(z6)瓦礫(11)

jti(鞠)躬zMg(贓)物

箱篋(聯)殺G(戮)

制裁(由)納cui(粹)

肅穆(mil)荒mi。(謬)

請問(企)WW(pi)(li)

交xiS(卸)狼諷藉)

修簌(sti)Bi?(pan)(shan)

shi(拭汗淚tui(頹)唐

瑣眉(xiB)奔聲(sOng)

煩z&o(躁)荒pi(僻)

記(塌)敗徑僂(河偵)

涉笨(zhi)慢作(kui)(zub)

長途bW(跋)涉liao倒(潦)

接疥①)可噩)耗

呵斥(chi)連聲諾諾(nub)

文尊經l(zhGu)焦zhu6(灼)

顛沖(diM)儂i)吊y*n(唁)

惟妙惟閆(x詢o)推ch6ng(崇)

巧妙ju8絕)倫軒xi3(榭)

重巒疊zh。ng(嶂)丘hG(壑)

16u(鏤)空修俗(cOng)

pidn(翩燃xido(銷)聲匿跡

繁y汕(衍)胚胎(pEi)

兩棲(qT)褶^(zhe)(zhdu)

潮xi(汐)劫率(n8n)

追溯(sti)歸咎?)

五彩斑IWn(斕)藩籬(齒n)

xido(嘯)聚山林物jing(競)天擇

絢麗(qi)hu6(豁)然開朗

2?給多音字注音。

銳不可m(dMg)奔聲(sang)堤防(di)

淡博(b6)勻邨(chGn)轉彎羊角(m6)

模樣(mil)憎晉(wti)拳使(ch%)

3?改正短語中的錯別字。

本事當行(色)負假頑抗(隅)銳不可薦(當)

張皇失苗(措)永建不朽(垂)精用力竭(疲)

五采斑斕(彩)氣息簿簿(奄奄)眼花瞋亂(繚)

情有可您(原)情郁于衷(中)長途坂涉(跋)

物章天擇(競)窮困縝倒(潦)識文段字(斷)

巧妙絕診(倫)前檐后顧(瞻)重彎疊嶂(巒)

竟然有序(井)無動于中(衷)草長竄飛(鶯)

悲喜交綃(集)肅聚山林(嘯)與日縣減(俱)

4?重要作家、作品回顧。

(1)《蘆花蕩》——孫犁——現當代作家

(2)《蠟燭》——西蒙諾夫——蘇聯作家

(3)《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法

國作家——《巴黎圣母院》

(4)《阿長與〈山海經〉》——《朝花夕拾》——魯迅

(5)《背影》——朱自清——散文家、詩人、學者

(6)《蘇州園林》——葉圣陶——作家、教育家、編輯家

(7)《桃花源記》——陶淵明——東晉詩人

(8)《記承天寺夜游》——蘇軾——北宋詞人

【考點精練】

1?選出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B)

A-要搴(s*i)殲滅(jidn)

孥靖(sui)銳不可當(dang)

B?寒噤(jin)躥跳(cidn)

震區(sbng)杯盤狼藉(j。

C?蹣娜(shM)尷尬(9衿

但身(yti)呆涉笨拙(zhi)

D?愧作(zu。)軒榭(xuM)

僧俗(cang)銷聲同跡(ni)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B)

A?技倆重巒疊嶂窮困繚倒恰如其份

B-陷阱因地制宜風雪載途無動于衷

C?瓦礫草長鶯飛巧妙絕綸日薄西山

D?案牘五彩斑斕名符其實周而復始

3?(2017,棗莊)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A)

A?老一輩科學家苦心孤詣獲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為我們的尊

B?讀屏和讀書兩種閱讀方式并存,相得至彭,共同構成了多元

化的閱讀時代。

C?治理霧霾沒有捷徑可走,沒有特效藥,不可能一招制敵,二

蹣河旗。

D?“一帶一路”把40多億人聯結成體職與共的利益共同體和命

運共同體。

4?名著閱讀。

(1)根據名著內容填空。

祥子為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而努力地工作,辛苦攢錢。他買的

第一輛車被大兵搶走。為買第二輛車攢的錢又被孫偵探敲詐去了。后

來,他有了一輛車,卻因埋葬虎妞不得不把車賣掉。祥子的希望一次

又一次破滅,他與命運的抗爭以失敗而告終。

(2)有人根據《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擬寫了上聯,請根據《駱駝

祥子》的內容擬寫下聯。

上聯:保爾身殘志堅,奮斗身影令人敬

下聯:祥子勤苦耐勞,辛酸歲月促人醒

5?觀察下面這幅圖,按要求答題。

⑴這幅圖表現了什么主題?

孝、尊老、幸福、和諧等。

(2)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畫面內容。

描述畫面內容完整,有情景,語言生動連貫即可。

6?綜合性學習:說不盡的橋——橋文化。

橋文化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為增進對它的了解,讓我們一起參

與“橋文化”的探究,感受它的藝術魅力。

(1)【橋之名】按提示,說出下列各式各樣的“橋”。

①用石頭砌成、橋洞呈弧形的橋叫作;石拱橋

②使道路形成立體交叉的橋稱為;立交橋

③傳說中,喜鵲在天上搭的橋名曰;鵲橋

④雨后彩虹被喻為人間天上的橋。

(2)【橋之美】展開聯想與想象,感受詩句所表現的橋之美。

①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美在氣勢恢弘;

②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美在橋長無與倫比;

③水從碧玉環中出,人在蒼龍背上行。美在詩情畫意。

(3)【橋之韻】生活中還有許多無形的橋,請參照示例,另寫一

句。

如:嚴復將西方文化傳播到中國,搭建了通往西方文化領域的橋

梁。

科學以其獨特的魅力向我們展示未來,為我們搭起通向未知世界

的橋梁。

文言文

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

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

悉如外人。黃發垂髯,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

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

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

無問津者。

1?(2017,天津)下面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亞項的一項是(B)

A?屋舍儼然儼然:整齊的樣子

B-阡陌變通交通:運輸事業

C?感來問訊咸:都

D-欣然視往規:計劃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京行數十步(又、再)

(2)便事還家(通“邀”,邀請)

(3)此中人諾云(告訴(對說))

3?(2017,蘇州)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B)

‘便舍船,從口入

1竭其廬之入(《捕蛇者說》)

[復行數十步

1行深山巨谷中(《送東陽馬生序》)

[屋舍儼然

[舍生而取義者也(《魚我所欲也》)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1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4?(2017,天津)下面句子不盡省略句的一項是(A)

A?黃發垂髯,并怡然自樂

B?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C-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D?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5■(2017,海南)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相互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

6?(2017,天津)下面對選文的理解分析,不亞畫的一項是(C)

A?選文通過環境描寫,為讀者展現了桃花源美麗、和平、安寧

的景象。

B?作者描寫桃花源人接待漁人的一些細節,表現了他們的淳樸、

熱情。

C?"不足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謹慎,不希望漁人

再來打擾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但在當時的條件下不

可能成為現實。

7?(2017,蘇州)有人說,“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一句沒有寫人,

卻處處見人。請做簡要分析。

文章以“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表現出桃花源內井然有序、和睦

安定的社會生活狀態,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8?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千百年來讓無數人心馳神往,為什么

它具有這樣永恒的魅力?

因為桃源是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戰亂,安定和平的社

會環境;自然環境優美富饒;人民生活幸福快樂;社會風尚淳樸;反

映了廣大人民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二)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

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斯是陋室(這)

(2)惟吾德馨(香氣,文中指品德高尚)

(3)談笑有鴻債(舊指讀書人)

(4)往來無自丁(文中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5)可以譚素琴(彈(琴))

(6)無絲竹之亂耳(奏樂的聲音)

(7)無案牘之勞形(形體、身體)

2?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B)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1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微斯人,吾誰與歸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I,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可以調素琴

1吳廣素愛人

3?翻譯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

4?文中談到“諸葛廬”“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

以古代名賢自況,表明自己雖身居陋室,卻同古代名賢一樣,安

貧樂道,品德高尚。

5?下面對選文內容和寫法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對高潔情操的追求。

B?選文在描寫“陋室”時,重點突出了“陋室”環境之清幽寧

靜和室內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表明了作者對官場

生活的鄙棄。

D?作者在結尾處引用孔子的話,意在表明只要環境清幽寧靜,

生活閑適,“陋室”就不陋。

6?從本文中找出與《行路難》“今安在”句式相似的句子。

何陋之有

(三)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

愛蓬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

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

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

乎眾矣。

1-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C)

A-可愛者甚號(繁多)B.不蔓不核(長枝節)

C-亭亭凈值(種植)D.陶后等有聞(少)

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醉翁之意不在酒

B?濯清漣耐不妖人不知耐不慍

C?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厚且常置土石

D?同予看何人陳勝營,陽城人也

3?翻譯下面的句子。

(1)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對于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對于牡丹的愛好,人

該是很多了。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只愛蓮花,(因為)它從污泥里生出卻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過

卻不妖艷。

4?陶淵明“愛菊”和世人“愛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請用文

中語句回答。

陶淵明“愛菊”的原因:花之隱逸者也;世人“愛牡丹”的原因:

花之富貴者也。

5?文章寫蓮花,為什么還提到菊和牡丹?文末為什么將前文

“菊”“牡丹”“蓮”的寫作順序改為“菊”“蓮”“牡丹”?

作者用菊來正襯,用牡丹來反襯,以突出蓮的品質。為了突出作

者對當時追名逐利世風的諷刺與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6?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文章從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氣質等方面描寫了蓮花的

超凡脫俗,賦予了蓮花不同流合污、不隨波逐流的高潔品質。

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從正面襯托了自己對蓮花的喜愛,

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以及對這種生活態度的贊賞。

C?作者贊賞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潔身自好的個

人道德修養,體現了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D?文章駢散相間,錯落有致,音節和諧。比如“予獨愛蓮之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

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7?怎樣理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示例:既明確寫出了作者對蓮花的喜愛,又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

利的世態的厭惡,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態度。

(四)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洲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

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感多生怪柏,懸泉瀑布,

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

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略無網處(通“缺”,中斷)

(2)沿測阻絕(逆流而上)

(3)則素湍綠潭(白色)

(4墀引凄異(連接)

(5)敢漁者歌曰(所以)

(6)反多趣味(確實,實在)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

A?不以疾也皆以美于徐公

B?募間千二百里安陵君基許寡人

C?至于夏水襄陵賢于材人遠矣

D?春冬之時輟耕之壟上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即使騎著駿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時候是不能見到太陽和月亮的。

(3)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樹榮,山高,草盛,(這情形)給人帶來無限的情趣。

(4)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常常有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不斷,異常凄涼。

4?文章第1段描寫群峰占據天地,只有正午、半夜才見日月光

輝。作者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示例:作者這樣寫是為了側面烘托出三峽山高(嶺連、山多、峽

窄)的特點。

5?請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三峽夏、秋兩個季節“水”的特點。

圍繞“三峽夏季水大(急、兇險、迅疾等);秋季水枯(寒、凄涼、

凄寒等)回答即可。

6?閱讀文中第三段的語句,發揮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清

榮峻茂”在你的腦海中呈現出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示例:每當春冬之際,三峽的景象格外美麗,江水滔滔,魚兒在

其中閑游,樹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長,山勢高聳,青草豐茂,色

彩鮮艷,生機勃勃,意境明快,讓人感到心情愉悅。

7?文中引用“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淚沾裳”

與前文中寫猿聲的|“凄”鬧口7可形成照應。(每格限填一字)

8?請概括三峽景物的總體特征,并另寫一句本文之外的描寫山

或水的詩詞。

總體特征:雄奇壯麗(壯美、雄壯也可);描寫山或水的詩詞名句: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9?如果你要去欣賞三峽的美景,會選擇哪個季節前往?請結合

課文的內容說說理由。

示例:我會在夏天去。那江水漫上小山,江面更顯寬闊的景象,

那急流順七百里峽谷奔騰而下的壯觀景色,令我神往。(選擇季節,

結合課文內容說明理由,語言通順,言之有理即可)

10?三峽風光,美不勝收。為了更好地宣傳三峽,請你根據本文

內容,寫一則廣告詞。(要求:體現三峽特點,朗朗上口,20字以內)

廣告詞:連綿三峽奇景,敞開四季溫情,三峽歡迎您!

1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文章先寫三峽的山的特征,再寫三峽不同季節的水的特點,

布局自然。

B?文章第三段以“春冬之時”領起,時易則景異,先揚后抑,

動靜相生,搖曳多姿。

C?文章語言精練,表現力強,充滿生氣,如“清榮峻茂”,以

極為凝練的語言狀寫了四種各具特色的景物。

D?文章采用了對偶句式,如“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朝發白

帝,暮到江陵”等。

(五)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

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

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答謝中書書(書信)

(2)曉霧將歌(消散)

(3)實是欲界之仙都(指人間)

(4)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參與,這里指欣賞)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兩岸的石壁色彩更深,交相輝映。

(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在水中潛游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

3-下面對文章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文章感慨起筆,囊括了山水,縱

覽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見底”,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清,突出

了山水映襯之美。

C?“猿鳥亂鳴”,突出了猿、鳥的鳴叫傳入耳際,繁多雜亂。

D?"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描繪出眾彩

紛呈,絢麗動人的景象。

4?這篇短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悅之情,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

之感。

(六)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

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

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下列加點的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

A?遂至承天寺號張懷民

B?未嘗不嘆息痢恨于桓、靈也

C?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D-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1)月色入戶(門)

(2)欣然起行(高興)

(3)畬無與為樂者(考慮、想到)

(4)水中藻、苻車慢(交錯縱橫)

3?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于是)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橫,蓋竹柏影也。

月色灑滿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

中交錯的藻、苻。

(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哪一夜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

清閑的人罷了。

4?文中畫線的語句運用了什么修辭?并分析其表達效果。

示例: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用“積水空明”比喻月光的清澈透

明,用“藻存交橫”比喻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庭

中月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現出作者陶醉

于這種清幽寧靜的月夜之中。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D)

A?文章以寥寥數語描繪了月夜小景,傳達了作者復雜微妙的心

境,語言凝練而又意味深長。

B?文章第①②句敘事,交代了夜游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

敘述自然流暢。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與張懷民相

知的喜悅。

D?作者描繪庭中景物極富特色:寫月突出其明,寫影突出其形,

寫水突出其清。

6?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以“閑人”結尾,請簡要談談你對“閑

人”的理解。

“閑人”包含著作者復雜微妙的情感:有賞月時的悠閑自在;有

貶謫之后的無所事事;以及曠達釋懷的人生態度等等。(意思接近即

可)

7?本文寫于作者貶官黃州期間,你認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感情?

本文表達了作者微妙復雜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貶謫的悲涼、賞月

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閑、人生的感慨,還有雖屢遭貶謫,但仍樂觀

豁達的心境。

(七)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

觀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

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

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

者是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朦方童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

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

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

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

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

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B)

A?浙江之潮,天下之偉現也(景象)

B-并有乘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騎馬)

C?隨波而您(去,往)

D?珠翠羅綺陵目(滿,充滿)

2?翻譯下列句子。

(1)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忽然黃色的煙霧四處竄起,人和物彼此一點也看不見。

(2)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

幾百個善于泅水的吳地健兒,都披散著頭發,身上畫著花紋。

3?作者引用楊誠齋的詩句有什么作用?

對上文進行形象概括,呼應了首句。這兩句詩從側面對潮水的形

象做了補充,同時也與段首“天下之偉觀”照應,以此加強了讀者對

海潮之雄偉壯觀的強烈印象,并為下文作鋪墊。

4?“出沒于鯨波萬仞之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運用

了什么寫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對比。突出了吳中健兒弄潮表演技藝超凡,生動地表現了水兵作

戰的英勇和技藝的嫻熟、高超。

5?下列對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C)

A?作者以精練的筆墨,描寫了錢塘江潮的雄偉景象,水軍演習

的宏大場面,弄潮健兒的英姿以及人們觀潮的盛況。

B?文章第一段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從形、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