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語文三輪沖刺復習:名篇名句默寫高頻考點刷題練習題
一.默寫(共17小題)
1.以下是一篇關于“家之風”的來稿,請你幫忙完善。
我們家是“詩歌之家”,父母從小教導我要從詩歌中汲取精神力量。我從詩歌中認識了許多個性鮮
明的人物:我從曹操的“(1),若出其里”感受到他寬廣的胸襟,從陸游的
“(2),尚思為國戍輪臺”感受到他的愛國之心,從譚嗣同的“(3),
山入潼關不解平”感受到他的少年志氣。我從詩歌中學到了人生的智慧,孔子告訴我,學習和思考兩者
是相輔相成的,"(4),(5)”;劉禹錫告訴我,不要因為秋天而悲傷,
要有“自古逢秋悲寂寥,(6)”的胸襟。我從詩歌中感受到情感的力量,(7)
(作者)的“鄉書何處達?(8)",抒發了濃厚的(9)之情。詩風、詩情的傳
承于我而言就是家風的傳承。
2.古詩文默寫。
(1)夕陽西下,o(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仁在其中矣。"(《〈論語〉十二章》)
(3)《〈論語〉十二章》中闡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句子是“,
(4)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生動的描寫出自然的時序交替中蘊含的哲理的詩句是
",";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展現
了一幅明朗優美的江中月景圖。
3.古詩文名句積累。
文人墨客,吟詩填詞,飽含秋意。曹操途登碣石,臨風觀海:①,洪波涌起(曹操《觀
滄海》);李白初出峨眉,舉頭望月:峨眉山月半輪秋,②(李白《峨眉山月歌》);岑參
身處軍旅,登高感懷:③,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游子見秋野殘陽,
頓生愁思:夕陽西下,④(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翻開古詩文,經典名句猶如秋日碩果、山中珍奇,讓人回味無窮。《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
李白把思念寄托給明月:“⑤,⑥”,奇特的想象中飽含對朋友的牽
掛;《〈世說新語〉二則》中謝道鎘“⑦”的經典比喻,展現了詠絮之才情,成就一代才
女之美名;《〈論語〉十二章》里曾子每天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其中“⑧”一句,意思是
替人謀劃事情是不是竭盡自己的心力了呢?
第1頁共23頁
4.山川風月皆有聲音,情志心意朗讀彰顯。跟曹操登碣石《觀滄海》,要讀出“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①,”的澎湃慷慨;陪李白送友人傳祝福(《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
寄》),要讀出②“,聞道龍標過五溪”的不舍惋惜;與王灣一道《次北固山下》,要
讀出“鄉書何處達?③”的深深期待;和馬致遠一同駐足古道(《天凈沙?秋思》),要讀
出④“,"的羈旅悲苦;隨朱自清一起贊美春天(《春》),要讀出無限希望
與喜悅,因為“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⑤,
5.古詩文名句默寫。
(1)潮平兩岸闊,。(王灣《次北固山下》)
(2),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我寄愁心與明月,o(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4)正是江南好風景,。(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5),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6)夜發清溪向三峽,o(李白《峨眉山月歌》)
(7)你的好朋友學習時只知道死記硬背,卻不愛動腦思考,你可以用《論語》
“,”來勸解他,讓他明白學與思的關系。
6.古詩詞是一幅幅四季分明的“無聲畫”,是一幀幀草木明凈的“有形圖”,小海想用近期所學古詩文
抒發感悟,請你幫他填寫完整。
天地萬物,往來不息。萬物起始,一切更生,北固山下,江春又臨,“①,
②",詩人在殘冬將盡未盡之時,敏感地捕捉到了春的氣息;楊花飄落時節,有人為朋友
貶謫龍標滿懷擔憂,將一腔愁思寄托明月,“我寄愁心與明月,③";也有人暮春遇故
人,不禁感慨”④,崔九堂前幾度聞”的繁華過往。人說,愁字心上秋,劉禹錫卻偏說
“⑤,我言秋日勝春朝”;也有人將一腔報國志賦予疆場,重陽時節思念故園菊
“⑥,⑦”,實則更寄托了對和平的渴望;烏桓之戰,曹操意氣奮發,秋風
雖蕭瑟,卻依然登臨碣石山,看“水何澹澹,⑧",一心要建立偉大功業。
江山如畫,君子如玉。更有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⑨,
⑩",甘于貧窮,不把追求物質享受掛在心上,他們更多的是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7.經典詩文默寫。
(1)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2),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3),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第2頁共23頁
(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0(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5)岐王宅里尋常見,=(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6)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朱自清《春》)
(7)孔子告訴我們,一個普通人也要有堅定志向的句子是:",。'
(《〈論語〉十二章?子罕》)
(8)弟弟到遠方求學,從此,我們將天各一方。我不能陪你左右,只好托月寄懷: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8.按要求填空。
①油蛉在這里低唱,o(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②,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③王灣在《北固山下》一詩中,表現時序的交替,蘊含自然理趣的句子
7H:,。
④,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⑤夜發清溪向三峽,o(李白《峨眉山月歌》)
⑥曹操在《觀滄海》中以“,”寫出了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
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
⑦論述從師之道或生活中表示既善于從正面學習,也善于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
的話是:,o
9.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洪波涌起。(曹操《觀法海》)
(2)潮平兩岸闊,o(王灣《次北固山下》)
(3)夜發清溪向三峽,o(李白《峨眉山月歌》)
(4),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5)《〈論語〉十二章》中闡述“學”與“思”的辯證關系的句子
7H:,。
10.默寫填空。
(1)子在川上日:“,不舍晝夜。”(《<論語〉十二章》)
(2)不知何處吹蘆管,=(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3)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詩中點明遠游路線,抒發依依惜別之情的詩句
:,。
第3頁共23頁
(4)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中通過寫現在之衰,來抒發時事之凋敝喪亂與人生之凄涼孤零的感慨的
詩句是,。
(5)岑參在《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寄托自己對飽經戰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
的渴望的詩句是:,o
11.詩句默寫。
(1),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聞敵》
(2)夜發清溪向三峽,o《峨眉山月歌》
(3)《次北固山下》中寫時序交替,蘊含新事物于舊事物中孕育而來哲理的句子
7H:,。
(4)《天凈沙?秋思》中點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0
(5)《論語》中孔子贊嘆學生潛心治學、安貧樂道的句子是:,。
(6)《觀滄海》一詩中表現曹操氣吞山河豪邁氣勢的詩句
7H:,;,。
(7)請寫出《論語》中關于學習方法的連續兩句:,。
12.古詩文默寫填空。
①峨眉山月半輪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③,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④鄉書何處達?o(王灣《次北固山下》)
⑤《〈論語〉十二章》中闡述學與思辯證關系的兩句是:,O
⑥《論語〉十二章》中闡述興趣重要性的句子是:“,
13.默寫。
文學,是心靈觸動的音符,是情感流動的旋律。“我寄愁心與明月,①(李白《聞王
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詩人寄托于明月的綿綿思念;“②,受降城外月如霜”(李
益《夜上受降城聞笛》),是亙古蒼茫里詩人置身邊塞的孤獨;“③,江春入舊年”(王灣
《次北固山下》),是時序更替里詩人的漂泊之感;“遙憐故園菊,④(岑參《行軍九日思
長安故園》),是詩人對飽經戰爭憂患的百姓的同情與對和平的渴望;“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⑤,⑥"(曹操《觀滄海》),是詩人渴望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
“⑦,⑧"(《論語》),是孔子在河邊對時光易逝的感慨;“⑨,
⑩"(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是游子在夕陽之下抒發的羈旅之苦。
第4頁共23頁
14.按要求默寫。
①樹木叢生,o(曹操《觀滄海》)
②,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③我寄愁心與明月,o(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④,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⑤海日生殘夜,O(王灣《次北固山下》)
⑥油蛉在這里低唱,o(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⑦孔子曰:“,。”我們在學習中要善于思考,要學會用腦筋學習。只
有把學和思真正地結合起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論語》)
15.古詩詞默寫。
(1)峨眉山月半輪秋,o(李白《峨眉山月歌》)
(2),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3)客問元方:“。"答曰:“。”(《<世說新語>二則》)
(4)在古代詩人的筆下,借景物描寫或表達喜悅的心情,如王灣在《次北固山下》用
“,”或表達悲涼的心境如杜甫在《江南逢李龜年》中用
16.古詩文默寫。
(1)遙憐故園菊,。(《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
(2),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
(3)不知何處吹蘆管,o(《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4)子曰:“,思而不學則殆。"(《〈論語〉十二章》)
(5)曹操的《觀滄海》一詩中“,”兩句描寫了蕩漾的海水與聳立的山島,
兩者一動一靜,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與威嚴。
(6)請完整默寫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7.根據古詩文及課文內容填空。
(1),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朱自清《春》)
(2),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3)峨眉山月半輪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第5頁共23頁
(4)“鄉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寫詩作賦的一個重要主題,在許多詩詞中都流露出作者的離愁別緒,馬
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用“,”兩句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唐朝詩人王
灣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兩句委婉的表達了這種情感;李白在《峨
眉山月歌》中用“,”兩句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故鄉的眷戀之情;李
益在《夜上受降城聞笛》中用“,”兩句抒寫了戍邊戰士濃烈的思鄉之
情。
(5)《論語》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度的句子是:,o
(6)《論語?子罕》中孔子告訴學生,一個人應該堅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
7H:,o
(7)不必說,,,紫紅的桑棋。
第6頁共23頁
名篇名句默寫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默寫(共17小題)
1.以下是一篇關于“家之風”的來稿,請你幫忙完善。
我們家是“詩歌之家”,父母從小教導我要從詩歌中汲取精神力量。我從詩歌中認識了許多個性鮮
明的人物:我從曹操的“(1)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感受到他寬廣的胸襟,從陸游的“(2)僵臥
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感受到他的愛國之心,從譚嗣同的“(3)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
潼關不解平”感受到他的少年志氣。我從詩歌中學到了人生的智慧,孔子告訴我,學習和思考兩者是相
輔相成的,"(4)學而不思則罔,(5)思而不學則殆劉禹錫告訴我,不要因為秋天而悲傷,
要有“自古逢秋悲寂寥,(6)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胸襟。我從詩歌中感受到情感的力量,(7)/
灣(作者)的“鄉書何處達?(8)歸雁洛陽邊”,抒發了濃厚的(9)思鄉之情。詩風、詩情
的傳承于我而言就是家風的傳承。
【考點】直接型默寫;理解型默寫.
【答案】見解答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
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星漢燦爛
(2)僵臥孤村不自哀(注意“僵”的書寫)
(3)河流大野猶嫌束
(4)學而不思則罔
(5)思而不學則殆
(6)我言秋日勝春朝
(7)王灣
(8)歸雁洛陽邊
(9)思鄉
【點評】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
供借鑒。
第7頁共23頁
1.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識記興趣。
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
4.留心特別詞句,規避識記誤區。
2.古詩文默寫。
(1)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十二章》)
(3)《〈論語〉十二章》中闡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o
(4)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生動的描寫出自然的時序交替中蘊含的哲理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展現了一幅明
朗優美的江中月景圖。
【考點】直接型默寫;理解型默寫.
【答案】(1)斷腸人在天涯(注意“涯”的書寫)
(2)切問而近思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注意“罔”“殆”的書寫)
(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注意“殘”“峨”
“羌”的書寫)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
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斷腸人在天涯(注意“涯”的書寫)
(2)切問而近思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注意“罔”“殆”的書寫)
(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注意“殘”“峨”
“羌”的書寫)
【點評】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
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
3.古詩文名句積累。
文人墨客,吟詩填詞,飽含秋意。曹操途登碣石,臨風觀海:①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
滄海》);李白初出峨眉,舉頭望月:峨眉山月半輪秋,②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第8頁共23頁
岑參身處軍旅,登高感懷:③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游子見秋
野殘陽,頓生愁思:夕陽西下,④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翻開古詩文,經典名句猶如秋日碩果、山中珍奇,讓人回味無窮。《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
李白把思念寄托給明月:“⑤我寄愁心與明月,⑥隨君直到夜郎西”,奇特的想象中飽含對朋
友的牽掛;《〈世說新語〉二則》中謝道鎘“⑦未若柳絮因風起”的經典比喻,展現了詠絮之才情,
成就一代才女之美名;《〈論語〉十二章》里曾子每天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其中“⑧為人謀而不忠
乎”一句,意思是替人謀劃事情是不是竭盡自己的心力了呢?
【考點】直接型默寫;理解型默寫.
【答案】見解答。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
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
【解答】答案:
①秋風蕭瑟(重點字:蕭瑟);
②影入平羌江水流(重點字:羌);
③遙憐故園菊(重點字:憐);
④斷腸人在天涯(重點字:涯);
⑤我寄愁心與明月;
⑥隨君直到夜郎西(重點字:郎);
⑦未若柳絮因風起;
⑧為人謀而不忠乎
【點評】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
供借鑒:
1.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識記興趣。
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
4.留心特別詞句,規避識記誤區。
4.山川風月皆有聲音,情志心意朗讀彰顯。跟曹操登碣石《觀滄海》,要讀出“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①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的澎湃慷慨;陪李白送友人傳祝福(《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
寄》),要讀出②“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的不舍惋惜;與王灣一道《次北固山下》,
要讀出“鄉書何處達?③歸雁洛陽邊”的深深期待;和馬致遠一同駐足古道(《天凈沙?秋思》),
第9頁共23頁
要讀出④“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羈旅悲苦;隨朱自清一起贊美春天(《春》),要讀出
無限希望與喜悅,因為“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⑤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考點】理解型默寫;直接型默寫.
【答案】見解答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
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注意“漢”的書寫)
②楊花落盡子規啼(注意“啼”的書寫)
③歸雁洛陽邊(注意“雁”的書寫)
④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注意“涯”的書寫)
⑤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點評】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
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
5.古詩文名句默寫。
(1)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王灣《次北固山下》)
(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4)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5)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6)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7)你的好朋友學習時只知道死記硬背,卻不愛動腦思考,你可以用《論語》“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來勸解他,讓他明白學與思的關系。
【考點】直接型默寫;理解型默寫.
【答案】見解答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
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風正一帆懸(注意“懸”的書寫)
(2)枯藤老樹昏鴉
第10頁共23頁
(3)隨君直到夜郎西
(4)落花時節又逢君
(5)不知何處吹蘆管
(6)思君不見下渝州(注意“渝”的書寫)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點評】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
供借鑒。
1.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識記興趣。
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
4.留心特別詞句,規避識記誤區。
6.古詩詞是一幅幅四季分明的“無聲畫”,是一幀幀草木明凈的“有形圖”,小海想用近期所學古詩文
抒發感悟,請你幫他填寫完整。
天地萬物,往來不息。萬物起始,一切更生,北固山下,江春又臨,“①海日生殘夜,②江
春入舊年”,詩人在殘冬將盡未盡之時,敏感地捕捉到了春的氣息;楊花飄落時節,有人為朋友貶謫
龍標滿懷擔憂,將一腔愁思寄托明月,“我寄愁心與明月,③隨君直到夜郎西”;也有人暮春遇故
人,不禁感慨"④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的繁華過往。人說,愁字心上秋,劉禹錫卻
偏說“⑤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也有人將一腔報國志賦予疆場,重陽時節思念故園
菊“⑥遙憐故園菊,⑦應傍戰場開”,實則更寄托了對和平的渴望;烏桓之戰,曹操意氣奮
發,秋風雖蕭瑟,卻依然登臨碣石山,看“水何澹澹,⑧山島竦峙”,一心要建立偉大功業。
江山如畫,君子如玉。更有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⑨人不堪其憂,⑩回也不改其
樂”,甘于貧窮,不把追求物質享受掛在心上,他們更多的是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考點】直接型默寫;理解型默寫.
【答案】見解答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和默寫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
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
【解答】①海日生殘夜(重點字:生)
②江春入舊年
③隨君直到夜郎西(重點字:君)
④岐王宅里尋常見(重點字:岐)
第11頁共23頁
⑤自古逢秋悲寂寥(重點字:寥)
⑥遙憐故園菊
⑦應傍戰場開(重點字:傍)
⑧山島竦峙(重點字:竦)
⑨人不堪其憂
⑩回也不改其樂
【點評】理解型默寫要求我們平時要理解透學習過的詩、詞、曲或文的句子或篇章的內容,要在對原文
內容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回答。考生不僅要準確、熟練掌握原文,還要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理解。
直接型默寫要求根據上句默寫下句,根據下句默寫上句,或是根據兩頭寫中間,或給出詩歌名要求學
生直接默寫整首詩或補充完整整首詩歌。這是難度最低的一類題,也是中考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題型。
7.經典詩文默寫。
(1)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2)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3)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5)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6)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朱自清《春》)
(7)孔子告訴我們,一個普通人也要有堅定志向的句子是:“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
也。"(《〈論語〉十二章?子罕》)
(8)弟弟到遠方求學,從此,我們將天各一方。我不能陪你左右,只好托月寄懷:“我寄愁心與明
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考點】直接型默寫;理解型默寫.
【答案】見解答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
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
【解答】(1)水何澹澹(重點字:澹)
(2)回樂烽前沙似雪(重點字:烽)
(3)遙憐故園菊(重點字:遙、園)
(4)古道西風瘦馬(重點字:瘦)
(5)崔九堂前幾度聞
第12頁共23頁
(6)春天的腳步近了
(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8)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重點字:隨、郎)
【點評】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
供借鑒。
1.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識記興趣。
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
4.留心特別詞句,規避識記誤區。
8.按要求填空。
①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②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③王灣在《北固山下》一詩中,表現時序的交替,蘊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
樹前頭萬木春。
④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⑤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⑥曹操在《觀滄海》中以“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寫出了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
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
⑦論述從師之道或生活中表示既善于從正面學習,也善于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
的話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考點】直接型默寫;理解型默寫.
【答案】①蟋蟀們在這里彈琴(重點字:蟋蟀)
②岐王宅里尋常見(重點字:岐)
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重點字:畔)
④我寄愁心與明月
⑤思君不見下渝州
⑥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重點字:竦峙)
⑦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重點字:善)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
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第13頁共23頁
【解答】答案:
①蟋蟀們在這里彈琴(重點字:蟋蟀)
②岐王宅里尋常見(重點字:岐)
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重點字:畔)
④我寄愁心與明月
⑤思君不見下渝州
⑥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重點字:竦峙)
⑦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重點字:善)
【點評】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
供借鑒。
1.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識記興趣。
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
4.留心特別詞句,規避識記誤區。
9.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法海》)
(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王灣《次北固山下》)
(3)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4)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5)《〈論語〉十二章》中闡述“學”與“思”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
則殆。
【考點】直接型默寫;理解型默寫.
【答案】(1)秋風蕭瑟(注意“蕭瑟”的寫法)
(2)風正一帆懸(注意“懸”的寫法)
(3)思君不見下渝州(注意“渝州”的寫法)
(4)不知何處吹蘆管(注意“蘆管”的寫法)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注意“罔”“殆”的寫法)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
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解答】答案:
第14頁共23頁
(1)秋風蕭瑟(注意“蕭瑟”的寫法)
(2)風正一帆懸(注意“懸”的寫法)
(3)思君不見下渝州(注意“渝州”的寫法)
(4)不知何處吹蘆管(注意“蘆管”的寫法)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注意“罔”“殆”的寫法)
【點評】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
供借鑒。L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識記興趣。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3.提倡使用名
句,鞏固識記成果。4.留心特別詞句,規避識記誤區。
10.默寫填空。
(1)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十二章》)
(2)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3)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詩中點明遠游路線,抒發依依惜別之情的詩句是: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4)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中通過寫現在之衰,來抒發時事之凋敝喪亂與人生之凄涼孤零的感慨的
詩句是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5)岑參在《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寄托自己對飽經戰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
的渴望的詩句是: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考點】直接型默寫;理解型默寫.
【答案】(1)逝者如斯夫(注意“逝”的寫法)
(2)一夜征人盡望鄉(注意“盡”的寫法)
(3)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注意“渝州”的寫法)
(4)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注意“逢”的寫法)
(5)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注意“憐”“傍”的寫法)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
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逝者如斯夫(注意“逝”的寫法)
(2)一夜征人盡望鄉(注意“盡”的寫法)
(3)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注意“渝州”的寫法)
(4)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注意“逢”的寫法)
第15頁共23頁
(5)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注意“憐”“傍”的寫法)
【點評】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
供借鑒。1.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識記興趣。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3.提倡使用名
句,鞏固識記成果。4.留心特別詞句,規避識記誤區。
11.詩句默寫。
(1)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聞敵》
(2)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3)《次北固山下》中寫時序交替,蘊含新事物于舊事物中孕育而來哲理的句子是: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4)《天凈沙?秋思》中點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
涯。
(5)《論語》中孔子贊嘆學生潛心治學、安貧樂道的句子是: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6)《觀滄海》一詩中表現曹操氣吞山河豪邁氣勢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
燦爛,若出其里。
(7)請寫出《論語》中關于學習方法的連續兩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考點】直接型默寫;理解型默寫.
【答案】(1)回樂烽前沙似雪(注意“烽”的書寫)
(2)思君不見下渝州(注意“渝州”的書寫)
(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注意“生”的書寫)
(4)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注意“涯”的書寫)
(5)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注意“堪”的書寫)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注意“里”的書寫)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注意“罔”“殆”的書寫)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
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
【解答】答案:
(1)回樂烽前沙似雪(注意“烽”的書寫)
(2)思君不見下渝州(注意“渝州”的書寫)
(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注意“生”的書寫)
(4)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注意“涯”的書寫)
第16頁共23頁
(5)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注意“堪”的書寫)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注意“里”的書寫)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注意“罔”“殆”的書寫)
【點評】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
供借鑒。
1.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識記興趣。
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
4.留心特別詞句,規避識記誤區。
12.古詩文默寫填空。
①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③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④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⑤《〈論語〉十二章》中闡述學與思辯證關系的兩句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⑥《論語〉十二章》中闡述興趣重要性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
者。“
【考點】直接型默寫;理解型默寫.
【答案】①影入平羌江水流(重點字:羌)
②正是江南好風景
③不知何處吹蘆管
④歸雁洛陽邊(重點字:雁)
⑤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重點字:罔)
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
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影入平羌江水流(重點字:羌)
②正是江南好風景
③不知何處吹蘆管
第17頁共23頁
④歸雁洛陽邊(重點字:雁)
⑤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重點字:罔)
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點評】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
供借鑒。
1.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識記興趣。
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
4.留心特別詞句,規避識記誤區。
13.默寫。
文學,是心靈觸動的音符,是情感流動的旋律。“我寄愁心與明月,①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詩人寄托于明月的綿綿思念;“②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
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是亙古蒼茫里詩人置身邊塞的孤獨;“③海日生殘夜,江春
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是時序更替里詩人的漂泊之感;“遙憐故園菊,④應傍戰場開(岑
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是詩人對飽經戰爭憂患的百姓的同情與對和平的渴望;“日月之行,若出
其中;⑤星漢燦爛,⑥若出其里”(曹操《觀滄海》),是詩人渴望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壯志
豪情;“⑦逝者如斯夫,⑧不舍晝夜”(《論語》),是孔子在河邊對時光易逝的感慨;“⑨夕
陽西下,⑩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是游子在夕陽之下抒發的羈旅之苦。
【考點】直接型默寫;理解型默寫.
【答案】①隨君直到夜郎西
②回樂烽前沙似雪(注意“烽”的書寫)
③海日生殘夜
④應傍戰場開
⑤星漢燦爛(注意“漢”的書寫)
⑥若出其里
⑦逝者如斯夫
⑧不舍晝夜
⑨夕陽西下
⑩斷腸人在天涯(注意“涯”的書寫)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
第18頁共23頁
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隨君直到夜郎西
②回樂烽前沙似雪(注意“烽”的書寫)
③海日生殘夜
④應傍戰場開
⑤星漢燦爛(注意“漢”的書寫)
⑥若出其里
⑦逝者如斯夫
⑧不舍晝夜
⑨夕陽西下
⑩斷腸人在天涯(注意“涯”的書寫)
【點評】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
供借鑒。
1.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識記興趣。
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
4.留心特別詞句,規避識記誤區。
14.按要求默寫。
①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②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③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④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⑤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⑥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⑦孔子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計算機軟件考試數理邏輯與試題及答案
- 知識產權法與科技創新的結合試題及答案
- 設定可衡量的工作指標計劃
- 網絡管理員必背考點試題及答案
- 人力資源在企業轉型中的作用計劃
- 前臺文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培養計劃
- 云南省昆明市黃岡實驗學校2025屆七下數學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品牌推新策略的實施與評估計劃
- 中學拓寬國際視野教育計劃
- 網絡管理員崗位職責與考試要點的試題及答案
- T∕TAF 071.1-2020 智能家居終端設備 通用安全能力技術要求
-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暑期自測專項-一詞多義2【含答案】
- 細胞培養實驗指導4
- EN779-2012一般通風過濾器——過濾性能測定(中文版)
- 水中氯離子測定方法
- 安全生產責任協議書
- 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
- 西門子S7-200自動售貨機課程設計(共16頁)
- TR518_dos使用手冊
- 外貿中英文商業發票
- 工程造價咨詢費黑價聯[2013]39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