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確山縣2023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1頁
駐馬店確山縣2023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2頁
駐馬店確山縣2023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3頁
駐馬店確山縣2023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4頁
駐馬店確山縣2023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4/24省駐馬店市確山縣2023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共28分)1.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我幸運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①的友誼。我對她人格的偉大愈來愈感到欽佩。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公②,她是極端謙虛的,永遠不給自滿留下任何余地,(④)社會的嚴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⑤)抑郁的。這就使得她具有那樣嚴肅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發生誤解——這是一種無法用任何藝術氣質來解說的少見的嚴肅性——一旦她認識到某一條道路是正確的,她就毫不妥③地并且極端地堅持下去。(1)依次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yíqīng B.yíqīn C.yìqīn D.yìqīng(2)在語段橫線處填入漢字,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①熾②樸③脅 B.①熾②樸③協C.①摯②樸③脅 D.①摯②仆③協(3)在語段()處填入詞語,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④由于⑤總是 B.④雖然⑤但是C.④盡管⑤還是 D.④因為⑤所以【答案】(1)C(2)D(3)A【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字音。友誼(yǒuyì):友情。欽佩(qīnpèi):令人尊敬、尊重、敬重。故選C。【小問2詳解】本題考查字形。真摯:真誠懇切,多指朋友之間的感情。公仆:公眾的仆人,指為公眾服務的人。妥協:敵對的雙方,彼此退讓部分的意見、原則等,以消除爭端,謀求融洽的行為或穩妥適當。故選D。【小問3詳解】本題考查關聯詞。“社會的嚴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⑤)抑郁的”為“原因”,“這就使得她具有那樣嚴肅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發生誤解”為結果,故④處可填“由于”或“因為”;后文有引出結果的詞“這就使得”,“她的心情(⑤)抑郁的”強調的是她因社會的嚴酷和不平等常常抑郁,應使用“總是”;故選A。2.請在下表橫線處填寫相應的古詩文名句。完成積累卡片。主題古詩文名句情感崔顥借“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一句抒發遠離故土、羈旅他鄉的凄苦思鄉之情。(《黃鶴樓》);曹操用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一句抒發老當益壯的豪壯之情。(《龜雖壽》)。俯仰結合李白俯視水中月、仰望天上云的句子是“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渡荊門送別》)寫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⑦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是酈道元筆下春冬之時三峽水之美。《三峽》【答案】①.日暮鄉關何處是②.煙波江上使人愁③.老驥伏櫪④.志在千里⑤.月下飛天鏡⑥.云生結海樓⑦.素湍綠潭⑧.回清倒影【詳解】課文原句填空作答時,一是要深刻理解詩文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的語句;三是作答內容要準確,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寫錯字。注意易錯字詞:驥、櫪、湍。名著閱讀。(任選一題作答)(4分)3.閱讀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方法,《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紀實性作品,請談談這類作品的閱讀方法。【答案】示例:閱讀紀實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寫的事實。首先,利用序言、目錄等,迅速獲得對作品的整體印象。其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實”之后,還要讀明白作者想用事實說什么“話”。最后,要從作品中獲得啟迪,用來指導自己的學習與生活。【詳解】本題考查閱讀方法。紀實作品,是記錄人與事真實情況的作品,其基本特點是用事實說話。這類作品,或是記錄歷史,或是敘寫現實,其內容必須是真實的,不能憑空虛構。《紅星照耀中國》記錄的是斯諾通過采訪、對話和實地考察得來的“事實”,是當時“紅色中國”正在發生著的“現實”,而在今天讀者看來則是已經成為過去的“歷史”。這是一部“用事實說話”的杰出作品。閱讀紀實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寫的事實。首先,利用序言、目錄等,迅速獲得對作品的整體印象。如讀《紅星照耀中國》,通過閱讀序言,瀏覽目錄,跳讀正文,我們可以發現,作品是按照“探尋紅色中國”的時間順序來記錄見聞的。作者用他耳聞目睹的共產黨人及紅軍、蘇區的真實情況,力求解開“紅色中國”這個謎。其次,邊讀邊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實的前因后果、發展線索。不妨追問:作品寫了什么人?他們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做些什么?重點突出了什么內容?《紅星照耀中國》實際寫了兩個層面的事實: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訪“紅色中國”的過程;二是“紅色中國”的歷史、現狀和未來。與此相關的內容重點有兩個:一是共產黨及紅軍是如何絕處求生的,其生存、發展靠的是什么;二是共產黨領袖人物的成長歷程,他們的信仰和他們對于中國命運的思考。閱讀這部作品,要理清這兩個不同層面的事實,可以邊讀邊做摘記,寫提要。再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實”之后,還要讀明白作者想用事實說什么“話”。作品所記錄的是經過作者篩選的事實,還有作者對于事實的感受和印象,這當中必然會體現作者的傾向性。作者往往會在記錄事實的過程中穿插分析和評論,直接闡明自己的見解。閱讀紀實作品,要善于體會和辨別作者對于事實的立場、觀點和態度。斯諾出發前“注射了凡是能夠弄到的一切預防針”,他是帶著疑慮出發去采訪的。但采訪結束后,他形成了自己的觀點,預言“紅色中國”最后一定會獲得勝利,可以說是事實改變和說服了他。最后,閱讀紀實作品,最終是要從中獲得啟迪,用來指導自己的學習與生活。為此,一要從事實中汲取營養,二要向作者“取經”,三要善于進行聯系、比較、分析。閱讀《紅星照耀中國》,首先應該從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為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浴血奮戰的歷史中汲取精神營養,其次要學習作者斯諾作為新聞記者的敬業精神和探求真相的可貴勇氣,再次要善于參考相關資料(如歷史課本,及其他記錄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歷史的紀實作品)并聯系當今的社會實際進行分析和思考。4.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認為,《紅星照耀中國》為美國等西方國家打開了認識中國的新窗口。“卓絕的中國精神”促進了西方對中國認知的改變。結合書中的具體內容,談談哪些地方表現了“卓絕的中國精神”。【答案】示例:如第五章《長征》講述了紅軍長征的艱難過程,敘述了第五次圍剿,以及長征中強渡大渡河、過大草地等英勇事跡;第十一章《回到延安》講述了在敵人封鎖下的延安地區,紅軍豐富多彩的生活。這些都表現了戰士們的英勇頑強,為了信念與理想寧死不屈、吃苦耐勞,為改變舊中國而奮斗,這些都是“卓絕的中國精神”。(舉出兩個例子,言之成理即可)【詳解】考查對名著內容的理解。《紅星照耀中國》作者斯諾評價紅軍:“這是一支中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隊伍。他們的存在,是世界的一個奇跡;他們的精神,是世界文明的一份財富。”可從紅軍的壯大過程、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壯舉等方面來談“卓絕的中國精神”。如爬雪山、過草地、突破烏江等戰役,展現了紅軍戰士英勇無畏、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如這支軍官的平均年齡才24歲的隊伍,在物質極其匱乏的情況下,英勇無畏地突破層層封鎖和圍剿,創下長征壯舉,紅軍將士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每個人個性鮮明,但集合在一起就是一支信仰堅定、敢于犧牲的人民軍隊,他們的精神是世界文明的財富,是“卓絕的中國精神”。據此按要求作答即可。5.在下面語段的空白處填入恰當的語句,正確的一項是()殲-15是我國第一代多用途艦載戰斗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譽為兇猛強悍的“空中飛鯊”。①各項性能可與俄羅斯蘇-33等世界現役的主力艦載戰斗機相媲美②可根據不同作戰任務攜帶多型反艦導彈、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及精準制導炸彈等精確打擊武器③實現全海域、全空域打擊作戰④它具有作戰半徑大、機動性好、載彈量多等特點。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語句排序題解決方法:①尋頭斷尾,確定首尾句;②把握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③把握關聯詞的搭配;④把握話題銜接尤其是重復出現的詞語。本語段主要圍繞“殲-15”的特點展開。④句中“具有作戰半徑大、機動性好、載彈量多等特點”緊承前文“殲-15是我國第一代多用途艦載戰斗機”中的“多用途”一詞,④句應為首句;接下來②句“攜帶多型反艦導彈、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及精準制導炸彈等”承接“殲-15是我國第一代多用途艦載戰斗機”中的“艦載”一詞;③句中“實現全海域、全空域打擊作戰”體現“殲-15是我國第一代多用途艦載戰斗機”中的“戰斗機”一詞的特點;最后①句“各項性能可與俄羅斯蘇-33等世界現役的主力艦載戰斗機相媲美”進行總結,再次重申“殲-15”的厲害之處。故排序為:④②③①;故選B。6.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1)以下是小亮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請你用一句話向他介紹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7月26日上午,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后實現的第三次首飛,也為飛機下一步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2)下面是這則新聞的配圖,請你向小亮描述畫面內容。(3)假如小亮有幸作為他們學校的小代表去采訪AG600飛機總設計師“黃領才”,但是他一時不知道該問些什么。請你幫助小亮提一些問題。(至少列舉兩個,圍繞“飛機”展開)【答案】(1)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成功實現海上首飛。(2)機體上寫有編碼“AG600”的“鯤龍號”飛機面帶笑容在浪花滔滔的海上劈波斬浪地飛,它高興地喊著:“我成功實現海上首飛啦!”(3)示例:黃領才先生您好,我是XX中心的小亮,代表我們學校對您進行采訪,想請問,海上首飛的感覺如何?與水上首飛區別大嗎?【小問1詳解】考查對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讀全文,整體把握,然后根據提干要求提取關鍵句作答即可。可根據導語一句“7月26日上午,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可知,對象是: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事件是:成功實現海上首飛。據此可擬寫為: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成功實現海上首飛。【小問2詳解】考查對圖畫的描述。做此類題,先認真觀察圖片,看清所有物象,包括畫面上的字母、文字,然后形象地進行描述。畫面的主體是一艘面帶微笑,編碼是AG600的“鯤龍號”飛機,飛機下有滔滔浪花飛濺,飛船上方文字是“我成功實現海上首飛啦”,據此來進行描述即可。示例:小亮同學,你看到是一艘面帶微笑,編碼是AG600的“鯤龍號”飛機,飛機向前飛馳激起滔滔的浪花,它高喊著“我成功實現海上首飛啦!”【小問3詳解】考查語言表達能力。說話時先有稱呼和禮貌性的問候語,接著進行自我介紹,說明情況,然后提出與水陸兩棲飛機“鯤龍”海上首飛相關的問題。示例:黃伯伯您好!我是XX中學的小亮,代表我們學校來采訪您,請問海上首飛感覺如何?海上飛行對飛行員有哪些具體要求嗎?二、現代文閱讀(共28分)(一)(共16分)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愛的牽絆①小時候,母親住在鄉下,我也住在鄉下。②長大后,我住在城里,母親仍然住在鄉下。③我從小吃慣了母親做的手搟面,黏稠,釅香。它是母親親手播種、澆灌、除草、收割、脫粒、挑選出來的金燦燦的小麥磨制加工而成的,吃起來心里踏實,熨帖。母親隔三差五從鄉下來到城里,帶來親手做的手搟面。村子里的人說,有個在城里住的閨女真好,可以看看城市里的風景,過過城里人的日子。母親卻從來不知道城市里有什么樣的風景,也不知道城里人怎么樣過日子。每次,母親擱下手搟面就走。有時我正上班,母親便把手搟面擱到我辦公室,過家門而不入。我每次回老家,母親把早就晾干,裝好的手搟面綁到我車子上,母親說:“沒事就多來一趟,也好省我一趟腿。”難怪母親這么說,家里有成群的雞鴨豬羊,地里有忙不完的耕種犁耙。④這幾年,母親老了,身體也不好,再也搟不動了手搟面了。母親便也很少來城里。每次回老家,母親看著我,好像很愧得慌,總會說:“沒啥給你捎的。”“捎啥呢?城里啥都有。”我嘴上這么說,心里卻空落著。仿佛我和母親之間丟掉了什么。⑤那次回老家,母親正在洗衣服。母親傾著頭,在搓板上搓幾下,又反剪手,握起拳頭在后背上捶幾下,動作很遲緩。母親起身換水時手按著地,起了好幾下,腰卻仍然佝僂著。母親端著一盆水,就像端著一條河,一座山,母親顯得很渺小,好像隨時可能被大水沖走,被大山壓折。衣服沖好了,母親拿到廊子里的晾繩上曬。母親踮起腳,仰著頭,擎著衣物,舉起胳膊往上甩。一下一下,甩了好幾下,濕答答的衣物,一會兒罩住了母親的頭,一會兒又蒙上母親的臉,卻較著勁兒不上晾衣繩。廊子里,母親和晾衣繩一同晃悠著。頑皮的水珠兒四處飛濺,濕了母親的頭發和衣裳,砸痛了我的臉。我輕輕走過去,接過母親手里的衣物,把它搭到繩子上。母親回過頭,“妮啊,你咋來了?”母親瞅一眼繩子上蔫頭搭腦的衣物,訕然自語:“老了,不中用了。”那一刻,一個聲音在我心底里回應著:是啊,媽老了,洗不動衣服了。⑥那天回到城里,我拿過議事日程表,把“周末美容”改成了“周末回家”。以后,每逢周末,我扛起大包,從城里回到鄉下,再從鄉下回到城里。大包扛在肩上有點兒沉,擠車也有些不方便,我卻像輕快的燕子,穿梭在城鄉的縫隙里。因為大包里裝著父母的衣物,裝著愛,裝著力量。母親瞅著干干凈凈的衣服和鞋襪,滿村子里顯擺:“俺閨女在城里給的,還香噴噴的哩。”⑦村子里的人說,有個在城里住的閨女,看把她景(高興)的,一到周末,過年似的起五更到村子口等著了。⑧母親等女兒捎來干凈衣物,一如當年女兒盼母親做的手搟面。有時,我雖然也覺得累,但我知道,人生,有了愛的牽絆,最美。7.本文圍繞“愛的牽絆”寫了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8.第④段中說“仿佛我和母親之間丟掉了什么”,“我”和母親之間丟掉的是什么?9.第⑤段中畫線句是怎么描寫母親的?請任選一個角度,結合具體內容賞析。10.請結合文章,談談對題目“愛的牽絆”的理解。【答案】7.因“我”吃慣了母親做的手搟面,母親便隔三差五從鄉下到城里給“我”送手搟面;“我”回老家時,母親把晾干的手搟面綁到“我”車上;“我”回老家,看到母親搭衣服的艱難,便決定每周往返城鄉之間給父母送去洗干凈的衣物;母親每周末,都會起五更,到村口等著為她捎來干凈衣物的“我”。8.表面上丟掉的是母親做的手搟面,實際上丟掉是“我”對母親的期盼、交流和牽絆。9.示例:運用動作描寫,“踮”“仰”“擎”“舉”“甩”等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母親搭衣服時動作的吃力、艱難的狀態,突出了母親的衰老和勤勞。10.指愛的羈絆,表現在“我”喜歡吃母親做的手搟面,母親時常給“我”做手搟面;母親衰老無力時,每逢周末,“我”往返城鄉之間給父母送去洗干凈的衣物。實際上是指“我”和母親對彼此的牽掛,愛的表達。【7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根據第③段“我從小吃慣了母親做的手搟面,黏稠,釅香。它是母親親手播種、澆灌、除草、收割、脫粒、挑選出來的金燦燦的小麥磨制加工而成的,吃起來心里踏實,熨帖。母親隔三差五從鄉下來到城里,帶來親手做的手搟面”,可概括為:“我”“吃慣了母親做的手搟面,母親便隔三差五從鄉下到城里給“我”送手搟面;根據第③段“我每次回老家,母親把早就晾干、裝好的手搟面綁到我車子上,說:‘沒事就多來一趟,也好省我一趟腿。’”,可概括為:“我”回老家時,母親把晾干的手搟面綁到“我”車上;根據⑤段“那次回老家,母親正在洗衣服。……廊子里,母親和晾衣繩一同晃悠著。頑皮的水珠兒四處飛濺,洇濕了母親的頭發和衣裳,砸痛了我的臉。我輕輕走過去,接過母親手里的衣物,把它搭到繩子上”和第⑥段“每逢周末,我扛起大包,……因為大包里裝著父母的衣物,裝著愛,裝著力量”,可概括為:“我”回老家,看到母親搭衣服的艱難,決定每周往返城鄉之間給父母送去洗干凈的衣物;根據第⑦段“村子里的人說,有個在城里住的閨女,看把她景(高興)的,一到周末,過年似的起五更到村子口等著了”,可概括為:母親每周末都會起五更,到村口等著捎來干凈衣物的“我”。【8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得到理解。根據第④段“這幾年,母親老了,身體也不好,再也搟不動手搟面了。母親便也很少來城里。”可知母親不再給我捎手搟面,表面上丟掉的是母親做的手搟面;根據第④段“母親便也很少來城里。每次回老家,母親看著我,好像很愧得慌”可知隨著母親減少來城里給“我”捎東西的次數,我與母親的交流也大大減少,母親覺得愧疚,自認為她辜負了“我”的期待,失去了二人之間的“牽絆”。所以,實際上丟掉的是“我”對母親的期盼、交流和牽絆。【9題詳解】本題考查對語句的賞析。題目要求任選一個角度,結合具體內容賞析。可從描寫方法、修辭方法或詞語運用等角度賞析。根據第⑤段畫線句“母親端著一盆水,就像端著一條河,一座山,母親顯得很渺小,好像隨時可能被大水沖走,被大山壓折。衣服沖好了,母親拿到廊子里的晾繩上曬。母親踮起腳,仰著頭,擎著衣物,舉起胳膊往上甩”中的“端、踮、仰、擎、舉”等動詞,可知運用了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母親洗晾衣服的艱難吃力,表現母親的衰老和勤勞。“就像端著一條河,一座山”“好像隨時可能被大水沖走”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母親端水時的吃力,表現出母親年老力衰,需要人幫扶和照顧。【10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標題的理解。根據第③段“我從小吃慣了母親做的手搟面,黏稠,釅香。……母親隔三差五從鄉下來到城里,帶來親手做的手搟面……我每次回老家,母親把早就晾干、裝好的手搟面綁到我車子上,說:‘沒事就多來一趟,也好省我一趟腿’”可知,愛的羈絆,具體表現在“我”喜歡吃母親做的手搟面,母親也時常給“我”做手搟面;根據第⑤段“那次回老家,母親正在洗衣服。……廊子里,母親和晾衣繩一同晃悠著。頑皮的水珠兒四處飛濺,洇濕了母親的頭發和衣裳,砸痛了我的臉。我輕輕走過去,接過母親手里的衣物,把它搭到繩子上”和⑥段“每逢周末,我扛起大包,……因為大包里裝著父母的衣物,裝著愛,裝著力量”可知,母親衰老無力時,每逢周末,“我”往返城鄉之間給父母送去洗干凈的衣物;根據第⑧“母親等女兒捎來干凈衣物,一如當年女兒盼母親做的手搟面。有時,我雖然也覺得累,但我知道,人生,有了愛的牽絆,最美”可知,“我”和母親對彼此的牽掛,是彼此親情的回饋,也是彼此之間愛的一種表達。(二)(12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深圳特區報》10月21日電】日前,深圳首個草根藝術家公益展館——等你藝術館在觀瀾紅木藝術街開館。該館旨在為中國各地正處于成長期的草根藝術家提供展示平臺,深圳各類藝術家均可預約在此免費辦展。“我自己十分熱愛攝影,也算是一個草根攝影師,深深了解草根藝術家得到展示發展舞臺不容易。”等你藝術館負責人張艷表示,在深圳,有一大批有熱情、有追求、有實力的草根藝術家,他們對藝術的追求和執著讓人欽佩,但是由于他們都還處于成長階段,在經濟方面并不寬裕,往往沒有實力為自己的作品辦展。張艷表示,正是基于對草根藝術家們的了解和欽佩,出于對藝術的尊重,她聯合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決定搭建一個草根藝術家公益型展示平臺。2018年1月初,張艷發起成立了等你藝術文化有限公司,并籌建等你藝術館,經過10個月的緊張籌備,等你藝術館于日前正式開館,該館位于觀瀾紅木藝術街,毗鄰觀瀾版畫基地、鰲湖藝術村。據悉,作為深圳首個草根藝術家公益展館,等你藝術館將免費為草根藝術家們提供展示平臺,但由于場地有限,需要提前預約期。凡是到等你藝術館辦展的藝術家,等你藝術館一律不收取場地費用,但藝術家們可以向藝術館捐贈自己的作品,以幫助等你藝術文化有限公司未來籌建草根藝術家博物館。11.請根據這則新聞的內容,擬一個新聞標題。12.請摘抄這則新聞的導語,并談談它的作用。13.文中加點的詞“據悉”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14.讀完這則新聞,你有何感想?【答案】11.深圳“等你藝術館”開館,草根藝術家可免費辦展。12.導語:日前,深圳首個草根藝術家公益展館--等你藝術館在觀瀾紅木藝術街開館,該館旨在為中國各地正處于成長期草根藝術家提供展示平臺,深圳各類藝術家均可預約在此免費辦展。作用:該導語揭示了該則新聞的核心內容,即深圳首個草根藝術家公益展館“等你藝術館”開館,各類藝術家可以免費預約辦展,簡單明了,使讀者對新聞內容一目了然。13.不可以刪去。“據悉”表明“草根藝術家可在等你藝術館免費預約辦展”的消息來源的不確定性,體現了新聞語言的真實性、準確性、客觀性。14.示例:讀完新聞,我為張艷等人的舉動而感動,他們搭建的等你藝術館無疑會給更多草根藝術家帶來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能夠促進各類藝術的相互交流和發展,而藝術家的作品捐贈也能營造一種感恩的氛圍,希望每一座城市都可以多一些這類藝術館。【11題詳解】本題考查新聞標題的擬寫。新聞標題擬寫應簡潔、醒目、突出主要事件。解此題要善于抓導語,從中提煉出主要信息進行整合,形成標題。本題導語是第一段。這一段由兩句話組成,從從第一句話“日前,深圳首個草根藝術家公益展館——等你藝術館在觀瀾紅木藝術街開館”里可提煉出:深圳首個草根藝術家公益展館“等你藝術館”開館;從第二句話“該館旨在為中國各地正處于成長期的草根藝術家提供展示平臺,深圳各類藝術家均可預約在此免費辦展”可提煉出:全國各地草根藝術家均可預約在此免費辦展;講兩句話精簡一下,保留信息,可做標題。示例:深圳首個草根藝術家公益展館開館,各地草根藝術家均可免費辦展。【12題詳解】本題考查導語及其作用。導語通常是新聞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扼要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本新聞的導語是第一段“日前,深圳首個草根藝術家公益展館——等你藝術館在觀瀾紅木藝術街開館。該館旨在為中國各地正處于成長期的草根藝術家提供展示平臺,深圳各類藝術家均可預約在此免費辦展”。注意,提煉導語不能將電頭包括其中。作用即扼要地揭示了新聞的核心內容,“深圳”“首個”“草根”“公益”“開館”“免費”等信息使讀者一目了然。【13題詳解】本題考查新聞語言準確特點。先答“不能刪去”。再根據詞義答出理由。“據悉”的意思是根據得到的消息,此處表明“作為深圳首個草根藝術家公益展館,等你藝術館將免費為草根藝術家們提供展示平臺,但由于場地有限,需要提前預約期”這個信息內容是打聽來的,具有不確定性;這個詞體現了新聞語言的準確、客觀和嚴密的特點。【14題詳解】本題考查閱讀感悟能力。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本題可從第二段張艷等人開設這一展館的初衷“基于對草根藝術家們的了解和欽佩,出于對藝術的尊重”“深深了解草根藝術家得到展示發展舞臺不容易”談感悟,并提出自己對這個展示平臺的希望。三、古詩文閱讀(共14分)(一)(10分)閱讀《答謝中書書》和《記承天寺夜游》,完成相關題目。【甲】答謝中書書陶弘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乙】記承天寺夜游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15.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夕日欲頹(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16.翻譯句子。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17.甲文寫景動靜相襯,其中通過生命活動的描寫,為景增添動感的語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18.甲乙兩文都寫了自然景物,但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這兩篇短文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15.(1)頹:墜落,落下。(2)但:只是。16.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17.①.猿鳥亂鳴②.沉鱗競躍18.《答謝中書書》描繪了“(山川)之美”。《記承天寺夜游》描寫了“(月色)之美”。但兩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答謝中書書》表達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情。《記承天寺夜游》則把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復雜的思想感情濃縮在文中“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的語句中。【15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字詞可結合句意推斷詞義。(1)句意: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頹:墜落,落下;(2)句意: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但:只是。【16題詳解】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翻譯的要求是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補、移。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本題中注意“亦(也),未(沒有),寢(睡),相與(一同,一起),于(在)”等重點字詞要理解正確。【17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結合【甲】文“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可知,這里描繪了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的動靜相襯的畫面,其中通過生命活動的描寫,為景增添動感的語句是“猿鳥亂鳴”“沉鱗競躍”。【18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與作者情感主旨。結合【甲】文“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可知,作者描繪了山川之美景,表達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美景之中的愉悅之情;結合“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可知,作者認為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只是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據此可知,文章還表達了作者賞美景盼知音或與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情;結合【乙】結合“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可知,作者“解衣欲睡”的時候,“月色入戶”,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難得,不免讓人欣喜;可是沒有人和自己共同賞月,只好去找同樣被貶的張懷民,這里面有多少貶謫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結合“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可知,兩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閑的;結合“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可知,作者自比“閑人”,則所有意味盡含其中;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透露出作者在貶謫中雖感慨悲傷,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達了作者對月的喜愛,抒發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對自然生活的向往與欣賞。據此可知,【乙】文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二)(共4分)閱讀《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題。使至塞上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19.“征蓬”在古詩中常用來比喻①____,本詩中的“征蓬”傳達了詩人②____的內心感受。20.閱讀畫線詩句,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這一詩句在你腦海中呈現的畫面。【答案】19.①.遠行之人②.漂泊無定(憂憤抑郁)20.答案示例:邊疆沙漠,浩瀚無邊,烽火臺燃起的那股孤煙格外筆直、醒目,顯得勁拔、剛毅;蒼茫大漠一馬平川,沒有山巒樹林,只有黃河橫貫其間,一輪落日,又大又圓,孤懸于地平線之上。【19題詳解】考查對詩歌意象的理解。古詩表達思想感情時,往往通過寄情于物的方式,采用具體而生動的形象,把復雜而深刻的內心情感投射到客觀的物象、形象上從而使詩人的思想感情。意象是滲透著詩人情的客觀物象,它既是變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征蓬:隨風飄飛的蓬草,此處為詩人自喻。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這里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郁。借蓬草自況,寫漂泊無定之感和憂憤抑郁之情。【20題詳解】考查描繪詩中畫面,開放類試題,需在尊重原意的基礎上,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描繪。如: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云影。不見草木,斷絕行旅。極目遠眺,但見天盡頭有一縷孤煙在升騰,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閃著粼粼的波光。四、名著閱讀(20分)21.名著閱讀活動一:尋找紅色足跡(1)閱讀名著《紅星照耀中國》第五篇《長征》,根據提示依次寫出長征中的重大事件。活動二:展現榜樣風采(2)閱讀《紅星照耀中國》選段,寫出文段中A指的是誰,并聯系全書舉例分析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A笑著告訴我有一個這樣的代表團來歡迎“蘇維埃先生”!但是這些鄉下佬并不比福建軍閥盧興邦更無知,后者曾在他統轄的境內出了一張告示,懸賞“緝拿蘇維埃,死活不論”。他宣稱此人到處橫行不法,應予殲滅!【答案】(1)強渡大渡河爬雪山(2)A指毛澤東。好學進取,有恒心毅力,如到湖南省立圖書館看書自修半年。(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小問1詳解】考查對名著內容的理解和重要事件的概括。長征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四渡赤水河(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3日至5月9日)、強渡大渡河(1935年5月24日至5月25日)、飛奪瀘定橋(1935年5月25日)、爬雪山(1935年6月8日至6月12日)、過草地(1935年8月21日到8月27日)、遵義會議(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據此作答即可。【小問2詳解】考查對名著人物形象的概括。由選文內容“后者曾在他統轄的境內出了一張告示,懸賞‘緝拿蘇維埃,死活不論’。他宣稱此人到處橫行不法,應予殲滅!”可知,A指的人物是毛澤東,這是毛澤東告訴給斯諾的話。結合名著中斯諾描述毛澤東“只有兩套制服和唯一綴補過的大衣。他壓根兒沒有個人的財富”可以看出他艱苦樸素;“他酷愛讀書,精通中國舊學也愛研究哲學,甚至可以花三四個整夜的工夫,心無旁騖地專門研讀幾本哲學書;他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但從來都是一絲不茍,有著過人的精力和忍耐力”可以看出他有恒心和毅力。據此總結作答即可。22.名著閱讀。小說既有描摹鮮明個人形象的,也多有刻畫整個團隊的,請從《紅星照耀中國》中選擇一個團隊,仿照示例進行概括和評點。(答題要素:團隊組成、相關情節、團隊作用)。示例:《三國演義》中義薄云天的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以三人為首的軍團東征西討,不斷擴大團隊聲譽,豎起匡扶漢室的大旗,三顧茅廬又請得孔明出山輔助,聯吳抗曹,籠絡英才,奠定三國鼎立局勢,終在西蜀打下一片江山。【答案】示例:《紅星照耀中國》出現在斯諾筆下的毛澤東、彭德懷、周恩來、朱德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工農紅軍英勇卓越的革命斗爭精神以及熠熠生輝的革命理想。他們在戰爭中精誠團結,取長補短,為爭取自由、民主、獨立、和平而不懈奮斗。以大到毛澤東對抗日戰爭的著名論斷、共產黨的基本政策,小到黨員和民眾的言行舉止,其中均有涉及,構成了傳神立體的影像,真實地表現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偉大成就。【詳解】本題考查名著閱讀和寫作能力。本題答案不唯一,但在寫作時,必須要涉及團隊組成、相關情節、團隊作用三個要素。示例:《紅星照耀中國》中毛澤東和朱德都是我們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成員。毛澤東與朱德從1928年井岡山會師開始,就合作得很愉快,關系十分密切,幾乎形影不離,成為世人眼中難得的“朱毛”合體。1929年6月紅四軍七大后,毛澤東落選前委書記,加上身患瘧疾,便前往閩西養病。期間紅四軍四處轉戰,但是頗受挫折。朱德深深地體會到紅四軍離不開毛澤東。毛澤東回到部隊后,朱德感慨地說:“人家都說朱毛紅軍,朱離不開毛,朱離開了毛過不了冬。”毛澤東是這一斗爭的冷靜的政治頭腦,朱德是它的熱烈的心,以行動賦予了它的生命。共產黨所以能夠對紅軍保持嚴密的控制,朱德對‘文職’領導的忠誠和服從,是原因之一。從朱、毛以下直到各級指揮員和政治委員沒有發生軍政勢力之間的斗爭。朱、毛的聯合不是互相競爭的,而是相輔相成的。紅軍之所以能取得長征的偉大勝利,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