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原子結構和相對原子質量目標任務預習導學自主梳理?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效果檢測探究提升?環節一探究原子的可分性?環節二原子的構成?環節三相對原子質量?環節四相對分子質量課堂總結強化訓練001目標任務課程標準學習目標1.通過科學史實體會科學家探索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的智慧,2.知道可以通過實驗、想象、推理、假說、模型等方法探索物質的結構;3.認識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知道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也可以轉變為離子。4.認識相對原子質量及其應用。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2.了解原子化學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初步認識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3.了解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知道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的含義并能正確書寫。4.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含義,會進行相對原子質量的簡單計算。002預習導學自主梳理一、原子可分性探究1.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湯姆生:發現電子;盧瑟福:發現質子2.盧瑟福實驗二、原子的構成1、原子是由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和帶負電荷的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帶正電)質子(帶正電)2、原子(不顯電性)中子(不帶電)核外電子(帶負電)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①不帶電的微粒:分子、原子、中子;帶負電荷的微粒:電子;帶正電荷的微粒:原子核、質子。②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電子質量忽略不計3、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不一定相等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例如氫原子不同種類的原子,質子數不同(不同種類原子間的本質區別)三、相對原子質量Ar1.定義:以碳12原子(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符號為Ar。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為1,通常省略不寫。2.數學表達式:公式:Ar=3.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的實際質量成正比。相對原子質量越大,則該原子的實際質量越大。4.相對原子質量與質子、中子、電子的關系:(1)質子和中子的質量接近,都遠大于電子的質量,故整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在形成離子的過程中,質量不會發生明顯改變。(2)質子和質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等于1,所以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四、相對分子質量Mr等于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效果檢測1.在以下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條件的粒子,將序號填在橫線上:①原子②原子核③質子④中子⑤電子(1)質量最小的粒子:________;(2)帶正電荷的粒子:________;(3)帶負電荷的粒子:________;(4)不顯電性的粒子:________;(5)能直接構成物質的粒子:______________;(6)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2)②③(3)⑤(4)①④(5)①(6)①2.用原子結構示意圖可方便簡明地表示______。在如圖所示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①圓圈表示______,②圈內的數字表示______,③弧線表示______,④弧線上面的數字表示______。(3)在原子中,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原子核(2)核內質子數電子層該層上的電子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解析】(1)電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層排布的,用原子結構示意圖可方便簡明地表示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在如圖所示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①圓圈表示原子核,②圈內的數字表示核內質子數,③弧線表示電子層,④弧線上面的數字表示該層上的電子數。(2)在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3.下列關于相對原子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A.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質量B.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為克C.相對原子質量等于原子的質子數加電子數D.原子的實際質量越大,其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答案】D【解析】A、國際上是以一種碳原子(碳-12)質量的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不是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故選項說法錯誤。B、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是“1”,常省略不寫,不是克,故選項說法錯誤。C、在原子中,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相對原子質量約等于原子的質子數加中子數,故選項說法錯誤。D、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的真實質量與一種碳原子(碳-12)質量的的比值,所以原子的實際質量越大,其相對原子質量越大,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4.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上百萬噸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國對此表示反對。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圖為氚原子結構示意圖,由圖可知氚原子()A.含有2個質子 B.核電荷數為1 C.相對原子質量為4 D.質子數和中子數相等【答案】B【解析】A、根據圖示可知,氚原子含有1個質子,故錯誤;B、核電荷數=質子數,據圖可知氚原子含有1個質子,因此核電荷數為1,故正確;C、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據圖可知氚原子含有1個質子、2個中子,因此相對原子質量=3,故錯誤;D、據圖可知氚原子含有1個質子、2個中子,因此質子數和中子數不相等,故錯誤;故選:B。5.知識梳理有助于我們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如圖是某同學學習物質結構層次后以氧氣為例進行的梳理,下列選項中與a、c對應的是()A.原子核、核外電子 B.原子、核外電子C.原子、原子核 D.核外電子、原子【答案】B【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故a是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故b是原子核,c是核外電子,觀察選項,故選B。6.通過探究物質構成的奧秘,我們知道,物質是由原子等粒子構成的。請在如圖方框中填寫粒子名稱,表示各種粒子是怎樣構成物質的。【答案】質子,中子,電子,分子,離子。【解析】從右向左考慮,最右邊是構成物質的基本離子:分子、原子、離子。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又分為質子和中子。故答案為:質子,中子,電子,分子,離子。003探究提升?環節一探究原子可分性問題探究1【資料】人類對原子結構的探索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并提出類似“西瓜”的原子模型。為進一步探究原子的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收集證據】絕大多數α粒子(帶正電的氦原子核)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只有少數a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a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猜想與假設】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問題探究1(1)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___________;(2)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證據是___________;(3)根據盧瑟福的實驗所產生的現象,不能夠獲得的結論是___________;A.原子核體積很小 B.原子核質量較大C.原子核帶正電 D.核外電子帶負電(4)請你根據對原子結構的認識,分析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___________。【答案】(1)原子核(2)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3)D(4)原子核所帶的電量與核外電子所帶的電量相等,電性相反【詳解】(1)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則“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2)由于絕大多數α粒子能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3)A、由于絕大多數α粒子能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即原子核體積很小,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由于有極少數a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則說明原子核質量較大,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α粒子帶正電,而有少數a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a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則說明原子核帶正電,該選項不符合題意;D、該實驗中不能得到核外電子帶負電的結論,該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4)在原子中,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中子不帶電,而質子與電子所帶電荷相等,電性相反,則原子不顯電性。要點歸納典例精講【典例1】(2022春·山東·九年級統考競賽節選)當a粒子轟擊金屬箔時,如圖所示的運動軌跡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_____【答案】BC【解析】A曲線中粒子碰撞到中間的原子核,正電荷相互排斥,粒子發生大角度偏轉,符合實際情況;B曲線中粒子離原子核較遠,基本不偏轉,圖示中該粒子發生偏轉,故不符合實際情況;C曲線中粒子與原子核都帶正電,會相互排斥,粒子會向下方偏轉,圖示粒子向上偏轉,則不符合實際情況;D曲線中粒子與原子核都帶正電,會相互排斥,粒子會向上方偏轉,則符合實際情況;故運動軌跡不可能的是BC。【典例2】(2022秋·山東煙臺·八年級統考期末節選)走進微觀世界,探索微觀奧秘。(1)原子理論的發展。盧瑟福的實驗建立了原子的有核模型,盧瑟福實驗中用帶正電、質量比電子大很多的高速運動的a粒子轟擊金箔時,觀察到了一小部分a粒子運動方向發生了偏轉、極少數被反彈回來,根據這一現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兩條)。【答案】(1)原子核質量大原子核體積小【詳解】(1)盧瑟福的實驗建立了原子的有核模型,盧瑟福實驗中用帶正電、質量比電子大很多的高速運動的a粒子轟擊金箔時,觀察到了一小部分a粒子運動方向發生了偏轉,說明原子核的體積很小,原子核外空間很大;根據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的規律,同時也說明原子核帶正電荷;極少數被反彈回來說明遇到了質量很大的東西,即原子核質量很大。【典例3】(山東省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1)1911年,物理學家盧瑟福用一束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轟擊金箔,建立了原子的有核模型。實驗發現:大部分α粒子穿過金箔之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極少數(約1/8000)的α粒子的偏轉角度大于900°,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大部分α粒子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內部很空曠B.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角度的偏轉,說明受到同種電荷的排斥作用C.極少數α粒子偏轉角度大于90°,說明撞到了質量很大、體積很小的微粒D.約1/8000的α粒子偏轉角度大于90°,是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2)有核模型指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上述現象說明: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______上。(3)人類探索原子結構的奧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下圖是幾位有代表性的科學家及他們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模型建立的先后順序是(填序號)______。【答案】(1)ABC(2)原子核(3)③②①
【解析】(1)A、大部分α粒子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內部很大,很空曠,該選項說法正確;B、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角度的偏轉,是因為原子內部有帶有同種電荷的微粒,其受到同種電荷的排斥作用,該選項說法正確;C、極少數α粒子偏轉角度大于90°,說明原子內部有質量大,體積小的微粒,該選項說法正確;D、約的α粒子偏轉角度大于90°,是小概率事件,但不能忽略,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ABC。(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由以上分析可知,原子中的原子核很小,但質量很大,則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首先湯姆生發現了電子,提出布丁模型,然后盧瑟福發現了原子核,提出核式結構,然后波爾提出分層模型,故填③②①。?環節二原子構成問題探究11、原子是由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和帶負電荷的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帶正電)質子(帶正電)2、原子(不顯電性)中子(不帶電)核外電子(帶負電)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①電性不帶電的微粒:分子、原子、中子;帶負電荷的微粒:電子;帶正電荷的微粒:原子核、質子。②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質子和中子)上即原子的質量=質子的質量+中子的質量【電子的質量=1/1837質子質量,忽略不計】3、注意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不一定相等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例如氫原子不同種類的原子,質子數不同(不同種類原子間的本質區別)要點歸納典例精講【典例1】(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邱家店鎮實驗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下列有關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能構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構成物質B.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組合C.碳-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數相同D.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中子、電子三種粒子【答案】B【詳解】A.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原子能構成分子,也能直接構成物質;不正確;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組合,正確C.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不正確;D.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一種氫原子的核內只有質子,沒有中子,不正確;故選B。【典例2】(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微粒觀是化學的重要觀念。下列有關粒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決定原子質量大小的主要是電子C.分子、原子和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答案】C【詳解】A、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但是實際上原子可分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錯誤,不符合題意;B、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決定原子質量大小的主要是質子和中子,錯誤,不符合題意;C、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如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鐵由鐵原子構成,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正確,符合題意;D、氫原子的原子核只有一個質子,沒有中子,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C。【典例3】(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嫦娥五號探測器探測到月球礦物中含有豐富的氦﹣3,氦﹣3是控核聚變的重要原料。如圖是氦﹣3原子的構成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含有2個中子 B.電子數和質子數相等C.核電荷數為1 D.相對原子質量為4【答案】B【詳解】A、氦﹣3原子含有1個中子,故A不正確;B、氦﹣3原子中電子數和質子數都是2相等,故B正確;C、核內質子數是2,所以核電荷數為2,故C不正確;D、相對原子質量為,故D不正確。故選B。【典例4】(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在醫學工作中,14C主要用作“14C呼氣試驗”,可以用來檢測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14C表示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的碳原子,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碳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6 B.該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4C.該碳原子的核電荷數是8 D.該碳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答案】C【詳解】A、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6,正確;B、一般來說,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6+8=14,正確;C、原子的核電荷數=質子數=6,錯誤;D、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確。故選C。【典例5】(山東省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質的組成與性質冬季,汽車的水箱中常加入適量乙二醇,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結冰。乙二醇是一種無色微粘的液體,凝固點是-12.6℃,有毒,能與水以任意比例混合,40%的乙二醇和60%的水混合成的防凍液,防凍溫度為-25℃。乙二醇的吸水性強,儲存的容器應密封,以防吸水后溢出。常用作防凍劑以及合成滌綸的原料。乙二醇的分子模型如圖所示:①乙二醇的化學式為(按碳、氫、氧的順序寫)______。②組成乙二醇的元素有______種,一個乙二醇分子中有______個原子。【答案】①.C2H6O2②.3或三③.10或十【解析】①由圖可知,1個乙二醇分子中含有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故乙二醇的化學式為(按碳、氫、氧的順序寫):C2H6O2;②組成乙二醇的元素有碳、氫、氧三種,一個乙二醇分子中有2+6+2=10個原子;?環節三相對原子質量情境材料3相對原子質量史話最早提出相對原子質量的是原子論的創立者道爾頓.他在進行一系列實驗研究的基礎上,科學地提出原子具有大小和輕重之別的觀點.他指出,原子的絕對質量非常小,不可能直接測量,他以最輕的氫元素的原子的質量為標準,把它規定為1,然后測定其他原子的相對質量,并把它稱為相對原子質量.他測定了當時已知的22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1803年,列出了科學史上第一張相對原子質量表.由于當時實驗方法很不完善,化學理論也不成熟,他計算出的相對原子質量也不夠準確,但對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瑞典化學家貝采尼烏斯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不斷提高實驗水平,先后分析和測定了兩千多種化合物的組成,對相對原子質量進行了廣泛且比較精確的測定,他于1826年公布了一張包括45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表.在實踐中他認識到選擇氧比選擇氫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更適合.1860年,意大利化學家康尼查羅,從測定相對分子質量入手,測得50種元素更為精確的相對原子質量.比利時化學家斯塔司提出把氧的相對原子質量定為16,這樣既保留了氧作基準的優點,又使氫的相對原子質量數值仍接近1,從而得到公認.后來,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又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與元素性質的關系校正了有關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使當時已知的元素基本上都有了較準確的相對原子質量.以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相對原子質量的認識越來越深刻.為了進一步科學地規定相對原子質量標準,德國科學家馬塔赫建議采用一種碳原子——碳-12原子(原子核中含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相對原子質量12.0000為基準.這個建議先后在1960年和1961年為國際純粹和應用物理學聯合會及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所采納,確定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沿用至今。問題探究3相對原子質量(Ar)就是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1.66×10-27kg)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公式表示為:總結:①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②相對原子質量可以表示原子的質量相對大小,比如說要比較兩種原子的質量,只需比較其相對原子質量。要點歸納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典例精講【典例1】(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鋰電池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已知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4,1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則1個鋰原子的質量約為A.1.15×10-26kg B.13.8g C.52.0 D.1.38×10-25kg【答案】A【詳解】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則1個鋰原子的質量為:6.94×=1.15×10-26kg。故選A。【典例2】(2023年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中考二模)已知一個硫原子的質量為mg,其相對原子質量為32,則一個相對原子質量為152的銪(Eu)原子的質量為A. B. C. D.【答案】C【詳解】兩個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比等于其實際質量比,故,銪原子質量=。故選C。【典例3】(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已知1個C﹣12原子的質量是akg,而1個氯原子的質量是bkg,則該氯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 B. C. D.【答案】D【詳解】根據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已知1個C﹣12原子的質量是akg,而1個氯原子的質量是bkg,則該氯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故選:D。【典例4】(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已知一個碳12(原子核內含6個質子和6個中子)原子的質量為ag,氧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則一個氧原子的實際質量為______(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答案】【詳解】相對原子質量是以一種碳原子(原子核內含6個質子和6個中子)質量的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值,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設一個氧原子實際重量為,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則有故填:?環節四相對分子質量問題探究4相對分子質量Mr相對分子質量Mr: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Mr(H2O)=Ar(H)×2+Ar(O)×1=1×2+16×1=18Mr(CuSO4?5H2O)=Ar(Cu)×1+Ar(S)×1+Ar(O)×4+5×Mr(H2O)=64×1+32×1+16×4+5×18=250要點歸納典例精講【典例1】(2023年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中考二模)香棒是很多人喜愛的美食。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學式為C27H42O3。皂甙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________。【答案】414【解析】由皂甙的化學式可知,皂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27+1×42+16×3=414【典例2】(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請完成下表:化學式CaCO3CO22NaOHH2O22HC1H2SO4化學式量(或式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100②.44③.80④.34⑤.73⑥.98【詳解】CaCO3的化學式量=40+12+16×3=100,故填100;CO2的化學式量=12+12×2=44,故填44;2NaOH的式量和=2×(23+16+1)=80,故填80;H2O2的化學式量=1×2+16×2=34,故填34;2HCl的式量和=2×(1+35.5)=73;H2SO4的化學式量=1×2+32+16×4=98,故填98。004課堂總結005強化訓練1.(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2022-2023上學期期末)科學家們發現,月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3是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的總和),每百噸氦-3釋放的能量,相當于全世界一年消耗的能量總和。下列關于氦-3的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氦-3原子中有3個質子B.氦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gC.盧瑟福實驗中的a粒子就是氦的原子核,其符號為He+D.一個氦-3原子中有2個質子和1個中子【答案】D【詳解】A、氦-3原子屬于氦元素,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數為2,而原子的質子數等于原子序數,所以氦-3的原子中質子數為2,故A錯誤;B、相對原子質量為一個比值,其單位為“單位1”,不是“g”,故B錯誤;C、氦原子的原子核中有2個質子,所以氦原子核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所以氦原子核符號為,故C錯誤;D、氦-3(3是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的總和)中質子數為2,則1個氦-3原子中含有1個中子,故D正確;故選D。2.(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2022-2023上學期期末)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一門學科,它能指導我們更好地認識、改造和應用物質。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質子、中子、電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B.原子、分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C.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水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D.分子是構成物質基本粒子,空氣由空氣分子構成【答案】B【詳解】A、原子、分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質子、中子、電子都不可以直接構成物質,故選項錯誤;B、原子、分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故選項正確;C、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故選項錯誤;D、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空氣是混合物,不是由空氣分子構成,故選項錯誤。故選B。3.(2023·北京西城·統考二模)中國科學家成功制備出石墨雙炔包覆的銻納米空心立方盒,可用作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種銻原子中含有51個質子和70個中子,它的核外電子數是A.51 B.70 C.121 D.19【答案】A【詳解】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一種銻原子中含有51個質子和70個中子,它的核外電子數是51。故選A。4.(2023·江蘇常州·統考一模)為紀念門捷列夫的功績,科學家把元素周期表中101號元素命名為“鍆”。鍆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58,鍆原子的質子數為A.101 B.157 C.258 D.359【答案】A【詳解】根據在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根據科學家把元素周期表中101號元素命名為“鍆”,所以鍆原子的質子數=原子序數=101,故選A。5.(2023春·福建福州·九年級校考階段練習)一種氦原子的質子數為2、中子數為1。下列示意圖能正確表示這種氦原子結構的是A. B. C. D.【答案】D【詳解】根據在原子中核內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其中核內有2個質子和1個中子,可知氦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故選:D。6.(2023·廣西南寧·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校考模擬預測)下列有關分子和原子的認識,錯誤的是A.分子和原子總是不斷地運動B.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C.分子和原子都可以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D.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答案】B【詳解】A.分子和原子總是不斷地運動,此選項正確;B.多數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氫原子沒有中子,此選項錯誤;C.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都可以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此選項正確;D.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此選項正確。故選B。7.(2023·江蘇揚州·統考二模)科學家使用碳14年代檢測印證了三星堆遺址屬于商代晚期,碳14原子的原子核內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則其原子核外電子數為A.4 B.6 C.8 D.14【答案】B【詳解】原子中,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故碳14原子核外電子數=碳14原子的原子核內質子數=6。故選:B。8.(2023春·江西贛州·九年級校考競賽)圖為ABC三種原子的結構模型,若它們為同種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表示質子的是“”B.圖中表示中子的是“”C.圖中三種原子的電子數不相同D.圖中三種原子的相對質量是相同【答案】A【詳解】A、它們為同種元素的原子,則質子數、電子數相同,原子中,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電子在原子核外高速運動,圖中表示質子的是“”,正確;B、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電子在原子核外高速運動,圖中表示電子的是“”,錯誤;C、它們為同種元素的原子,則質子數、電子數相同,錯誤;D、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圖中三種原子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相同,三種原子的相對質量是不相同的,錯誤。故選A。9.(2023·廣西欽州·統考一模)碳-12原子是指含6個中子的碳原子。下列關于氧-18原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質子數為8 B.中子數為8 C.電子數為8 D.相對原子質量為18【答案】B【詳解】A、氧原子的質子數為8,故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氧-18原子的中子數為:18-8=10,中子數為10,故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C、根據在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可知,氧-18原子的電子數為8,故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氧-18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8,故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0.(2023·江蘇泰州·校聯考一模)牛頓被稱為百科全書式“全才”,也是微粒說的創建人,關于下列微粒的說法錯誤的是A.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C.所有的原子都由質子、電子、中子構成 D.原子核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答案】C【詳解】A、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A說法正確;B、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B說法正確;C、氫原子只有質子、電子構成,沒有中子。C說法錯誤;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而原子核一般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其中電子的質量很小可忽略不計,所以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說法正確。綜上所述:選擇C。11.(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化樓鎮中學2022-2023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如圖中a、b、c、d、e是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五種粒子的化學符號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其中a粒子容易___________電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___________(填微粒名稱)。(2)以上具有穩定結構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3)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碳原子叫做碳12,是含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akg,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為bkg求氧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數式表示)。(4)我國科學家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的銦等多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已成為國際標準。關于相對原子質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A.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質量沒有什么差別B.由于原子的質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對原子質量C.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D.采用相對原子質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質量【答案】(1)①.Cl②.Mg2+③.Ar④.Na⑤.Cl-⑥.得到⑦.氯離子(2)bce(3)(4)AD【解析】(1)a:17號元素是氯元素,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原子,符號為:Cl;b:12號元素是鎂元素,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離子,符號為:Mg2+;c:18號元素是氬元素,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原子,符號為:Ar;d:11號元素是鈉元素,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原子,符號為:Na;e:17號元素是氯元素,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離子,符號為:Cl-;a粒子最外層電子數是7,容易得到1個電子,形成帶1個單位負電荷的氯離子;(2)最外層電子數是8的為穩定結構,故填:b、c、e;(3)氧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4)A、相對原子質量是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故A錯誤;B、由于原子的質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的質量越大,相對原子質量也越大,故B正確;C、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的質量成正比,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故C正確;D、采用相對原子質量后,不會改變原子的質量,故D錯誤。故選AD。12.(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一模)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有關問題。碳14是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的碳原子,通過宇宙射線撞擊空氣中的氮原子所產生。宇宙射線由宇宙天體發出的高能粒子組成,它們在撞擊地球大氣層時,跟空氣中氮原子發生碰撞,氮原子就會“捕捉”一個中子,“釋放”一個質子,變成了碳14原子。碳14具有放射性,經過約5730年,碳14會減少一半。再經過約5730年,又會減少一半,這個時間就是碳14的半衰期。科學家利用碳14來測定古代遺存物的“年齡”。大氣中的碳14能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物先被植物吸收,后被動物納入。只要植物或動物生存著,伴隨新陳代謝,碳14就開始衰變并逐漸消失。對于任何含碳物質,只要測定剩余放射性碳14的含量。再結合其半衰期,就可推斷出年代。(1)氮原子核內有_______個質子,畫出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_______。(2)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碳12原子與碳14原子相比,它們結構上的不同是_______。(3)碳14被植物吸收的途徑是_______。(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A.碳14屬于碳元素B.碳14比普通碳原子質量大C.只要測出碳14的半衰期就可推斷古代遺存物的“年齡”【答案】(1)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