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實驗大題之化學綜合實驗_第1頁
2025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實驗大題之化學綜合實驗_第2頁
2025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實驗大題之化學綜合實驗_第3頁
2025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實驗大題之化學綜合實驗_第4頁
2025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實驗大題之化學綜合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I大題突破化學綜合實驗

考向一以無機物制備為主線的綜合實驗

1.有氣體參與的物質制備綜合題考向分析

皂精練高考真題

1.[2023?河北,15(1)(2)(3)(4)(5)]配合物Na3[Co(NO2)6](M=404g-mo「i)在分析化學中用于K+的鑒定,其

制備裝置示意圖(夾持裝置等略)如圖,步驟如下:

磁力攪拌器

①向三頸燒瓶中加入15.0gNaNCh和15.0mL熱蒸儲水,攪拌溶解。

②磁力攪拌下加入5.0gCo(NO3)2-6H2。,從儀器a加入50%醋酸7.0mL。冷卻至室溫后,再從儀器b

緩慢滴入30%雙氧水8.0mL。待反應結束,濾去固體。

③在濾液中加入95%乙醇,靜置40分鐘。固液分離后,依次用乙醇、乙酸洗滌固體產品,稱重。

已知:i.乙醇、乙醛的沸點分別是78.5℃、34.5℃;

ii.NaNO2的溶解度數據如下表。

溫度/℃20304050

溶解度/(g/

84.591.698.4104.1

100gH2O)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使用前應=

(2)Na3[Co(N02)6]中鉆的化合價是,制備該配合物的化學方程式為。

(3)步驟①中,用熱蒸儲水的目的是o

(4)步驟③中,用乙醴洗滌固體產品的作用是。

中性或弱酸性

(5)已知:2K++Na++[Co(NO2)6]3--K2Na[Co(NO2)6]I(亮黃色),足量KC1與1.010g產品反應

生成0.872g亮黃色沉淀,產品純度為%□

答案(1)分液漏斗檢漏(2)+3

12NaNO2+2Co(NO3)2+H2O2+2CH3coOH=2Na3[Co(NO2)6]+4NaNO3+2CH3coONa+2H2。

⑶增加NaNCh的溶解度(4)加速產品干燥(5)80

_中性或弱酸性_

解析(5)已知:2K++Na++[Co(NO2)6]*K2Na[Co(NC>2)6]1(亮黃色),足量KC1與1.010g產品反

應生成0.872g亮黃色沉淀,則n(K2Na[Co(NO2)6])=n(Na3[Co(NO2)6]mol=0.002mol,

m(Na3[Co(N02)6])=0.002molx404g.mol^O.808g,產品純度為鬻xl00%=80%。

考向二以有機物制備、提取、純化為主線的綜合實驗

解有機物制備類實驗題的思維模型

原料和宜確定制,選擇合理的J分離一'產率,

備原理「

目標產品r1儀器和裝置口提純1=1計算1

分析制備流程0

原子利用率操作[反應條件依據產品和雜質的性

〔控制方便八質差異選擇合適方法

高、污染小簡單

⑴有機化合物易揮發,反應中通常采用冷凝回流裝置,以減少有機物

的揮發,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產物的產率;

依據有機反應特⑵有機反應通常都是可逆反應,且易發生副反應,因此常使價格較低

點作答的反應物過量,以提高另一反應物的轉化率和產物的產率,同時在實

驗中需要控制反應條件,以減少副反應的發生;

⑶根據產品與雜質的性質差異,選擇合適的分離、提純方法

皂精練高考真題

2.(2024.黑吉遼,17)某實驗小組為實現乙酸乙酯的綠色制備及反應過程可視化,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I.向50mL燒瓶中分別加入5.7mL乙酸(100mmol)、8.8mL乙醇(150mmol)、L4gNaHSC)4固體及

4~6滴1%。甲基紫的乙醇溶液。向小孔冷凝柱中裝入變色硅膠。

II.加熱回流50min后,反應液由藍色變為紫色,變色硅膠由藍色變為粉紅色,停止加熱。

III.冷卻后,向燒瓶中緩慢加入飽和Na2cCh溶液至無CO2逸出,分離出有機相。

IV.洗滌有機相后,加入無水MgSCU,過濾。

V.蒸儲濾液,收集73~78℃儲分,得無色液體6.60g,色譜檢測純度為98.0%。

回答下列問題:

⑴NaHSCU在反應中起作用,用其代替濃H2s。4的優點是(答出一條即可)。

(2)甲基紫和變色硅膠的顏色變化均可指示反應進程。變色硅膠吸水,除指示反應進程外,還

可o

(3)使用小孔冷凝柱承載,而不向反應液中直接加入變色硅膠的優點是(填標號)。

A.無需分離

B.增大該反應平衡常數

C.起到沸石作用,防止暴沸

D.不影響甲基紫指示反應進程

(4)下列儀器中,分離有機相和洗滌有機相時均需使用的是(填名稱)。

[▽0家

(5)該實驗乙酸乙酯的產率為(精確至01%)。

(6)若改用C2H518OH作為反應物進行反應,質譜檢測目標產物分子離子峰的質荷比數值應為

(精確至l)o

答案(1)催化劑無有毒氣體二氧化硫產生(2)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動,提高乙酸乙酯的產率

(3)AD(4)分液漏斗(5)73.5%(6)90

解析(1)乙酸、乙醇中加濃硫酸制乙酸乙酯時,濃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劑和吸水劑,故本實驗NaHSO4在反

應中起催化劑作用;濃硫酸還具有強氧化性和脫水性,用濃H2s04時可能發生副反應,且濃硫酸的還原產

物二氧化硫為有毒氣體,用NaHSCU代替濃H2s04的優點是副產物少,可綠色制備乙酸乙酯,無有毒氣體

二氧化硫產生。(3)若向反應液中直接加入變色硅膠,反應后需要過濾出硅膠,而使用小孔冷凝柱承載則無

需分離,故A正確;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使用小孔冷凝柱承載不能增大該反應平衡常數,故B錯誤;

小孔冷凝柱承載并沒有投入溶液中,不能起到沸石作用,不能防止暴沸,故C錯誤;由題中“反應液由藍

色變為紫色,變色硅膠由藍色變為粉紅色”可知,若向反應液中直接加入變色硅膠,則變色硅膠由藍色變

為粉紅色,會影響觀察反應液由藍色變為紫色,使用小孔冷凝柱承載不影響甲基紫指示反應進程,故D正

NaHSO,

確。(5)由反應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可知,100mmol乙酸與150mmol乙

醇反應時,乙醇過量,理論上可獲得的乙酸乙酯的質量為0.1molx88g-moF^S.Sg,該實驗乙酸乙酯的產

18

率為66。鼠8些x100%=73.5%。(6)若改用C2H5I8OH作為反應物進行反應:CH3COOH+CH3CH2OH

NaHSO,

FiCH3coi80cH2cH3+H2O,生成的乙酸乙酯的摩爾質量為90g-mol-1,所以質譜檢測目標產物分子

離子峰的質荷比數值應為90o

考向三以物質性質探究為主的綜合實驗

1.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運用分類的方法,[觀察外觀性質I

根據物質所屬的T預測總質性質〕

類別或利用有關

反應規律預測物

驗證預測,并做出新的預測)

質的性質4

進一步的研究

發現特殊現象,

[實驗和觀察]-

提出新問題

對實驗現象進行運用比較的方法,

分析、綜合、推T解釋先結論卜~歸納出物質的通

論,概括出結論性及特性

注意事項:

(1)若探究影響物質性質的因素,首先應確定變量,其次是“定多變一”,即其他因素不變,只改變一

種因素,看這種因素與探究的問題存在怎樣的關系。

(2)多角度辯證地看問題

①研究反應物中各微粒的性質(即內因)。

②研究反應條件的影響(如溫度、濃度、環境中的其他物質)。

2.物質性質綜合實驗探究題的審題思路

—實驗目的:什么物質的性質探究

[審題干]——實驗步驟:驗證或探究某物質的性質

-實驗所給試劑:猜測某物質體現的性質

一儀器連接接口

〔審裝篁|一一儀器所盛試劑及可能驗證或探究的性質

—評價裝置的安全性

〔審設問|一明確答題要求蹩鬻寫出答案

頭驗裝置

強化證據意識:

從題設實驗現象

收集信息軟旗沸畔吉論:

從已有的認知中轉化一性質的邏輯關系

提取信息

皂精練高考真題

3.(2024?湖北,18)學習小組為探究C°2+、CO3+能否催化H2O2的分解及相關性質,室溫下進行了實驗1~

IV。

實驗I實驗II實驗IU

1mL30%]

實驗I所得溶液n

6mL1mobL-1

H2O27

CoSO,

6mL1mol*L-1116mL4mol,得L1

16mL4mol,L_*

CSHCO3"lltll

CoSO,1CSHCO3i

溶液變為紅色,伴有氣溶液變為墨綠色,并持續產生能

無明顯變化

泡產生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

已知:口0(比0)6]2+為粉紅色、。(出0)6]3+為藍色、[CO(CC)3)2]2一為紅色、[CO(CC)3)3]3-為墨綠色?;?/p>

答下列問題:

⑴配制1.00mol-L1的CoSO4溶液,需要用到下列儀器中的(填標號)。

(2)實驗I表明儲0(“0)6]2+(填“能”或“不能”)催化H2O2的分解。實驗II中HCO,大大

過量的原因是。

實驗m初步表明[Co(CC)3)3]3-能催化H2O2的分解,寫出H2O2在實驗HI中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

式、o

(3)實驗I表明,反應2[Co(H20)6]2++H2O2+2H+L2[Co(H2O)6]3++2H2。難以正向進行,利用化學平衡

移動原理,分析C03+、C°2+分別與CO『配位后,正向反應能夠進行的原因O

(4)實驗IV中,A到B溶液變為藍色,并產生氣體;B到C溶液變為粉紅色,并產生氣體。從A到C所

產生的氣體的分子式分別為、o

慢慢加入[7

稀硫酸酸化稍長時間放置.

,U新制ImolL-.1冒U0U

實驗IV:ACs3[Co(CO3)3]BC

答案(l)bc(2)不能吸收產生的H+,維持pH,促進反應正向進行

LCo(co:t)

2+3

2CO+10HC03+H202=2[CO(C03)3]+6H20+4C02T2H202K.........-2H2O+O2t(3)實驗III的現象表

明,Co3\C02+分別與C01配位時,[CO(H2O)613+更易與C0『反應生成[CO(CO3)3]3-(該反應為快反應),

導致恒0(&0)6]2+幾乎不能轉化為[Co(C03)2p-,這樣使得恒0(%。)6]3+的濃度減小的幅度遠遠大于

恒0(%0)6]2+減小的幅度,根據化學平衡移動原理,減小生成物濃度能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因

此,上述反應能夠正向進行(4)CO202

解析實驗I中無明顯變化,證明恒0(出0)6]2+不能催化H2O2的分解;實驗n中溶液變為紅色,證明

根。(%0)6]2+易轉化為[CO(CO3)2]2-;實驗III中溶液變為墨綠色,說明儲0(%0)6]3+更易與CO歹反應生成

3-

[Co(C03)3],并且初步證明帽0(出。)6]2+在HCO1的作用下易被H2O2氧化為[Co(CO3)3]3-;實驗IV中溶液

先變藍后變紅,并且前后均有氣體生成,證明在酸性條件下,[CO(CO3)3P-易轉化為30(%。)6]3+,

恒0(%。)6]3+氧化性強,可以把H2。氧化為O2o(2)COSC>4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恨0(%。)6]2+,向其中加入

30%的H2O2后無明顯變化,因此實驗I表明儲0(出。)6]2+不能催化H2O2的分解。(4)實驗IV中,人到8溶

液變為藍色,并產生氣體,說明發生了[Co(CO3)3p-+6H++3H20=[Co(H20)6p++3CO2T;B到C溶液變

3+2++

為粉紅色,并產生氣體,說明發生了4[CO(H20)6]+2H2O=4[CO(H20)6]+O2T+4H,因此從A到C所

產生的氣體的分子式分別為CO2和02。

題型突破練(A)[分值:50分]

1.(14分X2023.河北邢臺高三模擬)Na2s2O3是重要的化學試劑,遇高溫分解,與酸發生反應。實驗室可通過

如圖所示裝置制備Na2s2O3

(1)儀器A的名稱為o

(2)下列關于裝置B的作用敘述錯誤的是(填字母)。

a.通過觀察氣泡可控制SO2氣流速率

b.防止發生倒吸

c.通過長頸漏斗液面升降判斷B后面裝置是否堵塞

(3)C中生成產品的化學方程式為。

(4)為保證硫代硫酸鈉的產率和純度,實驗中通入的SO?不能過量,原因是0

(5)為測定所得產品純度,取加g所得產品溶于蒸儲水中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置于錐形瓶中,

加入2滴淀粉試劑,用cmoll/碘的標準溶液滴定,消耗標準溶液VmL。

己矢口:2s2O『+l2==S4??匆?2I-

①滴定終點現象為。

②產品的純度為(用〃八c、V表示)。

(6)下列裝置和試劑不能代替E的是(填字母)。

<=?\

濃益酸

堿石灰NaOH固體

bC

答案(1)蒸儲燒瓶(2)b(3)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4)Na2s2O3與酸反應,過量SCh會

使溶液呈酸性(5)①滴入最后半滴碘的標準溶液,溶液變為藍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②等%(6)bd

解析由實驗裝置圖可知,70%硫酸與亞硫酸鈉固體反應制備二氧化硫,裝置B用于控制二氧化硫的氣流

速率和通過長頸漏斗液面升降判斷B后面裝置是否堵塞;裝置C中二氧化硫與硫化鈉和碳酸鈉混合溶液共

熱反應制備硫代硫酸鈉,裝置D為空載儀器,作安全瓶,起防倒吸的作用;裝置E中盛有的氫氧化鈉溶液

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和未反應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5)②由題意可知,滴定消耗VmLcmolL」碘的

標準溶液,則由方程式可知關系式:2s2。歹~12,〃?g產品純度為

---------------------------------------------xl00%=空"%。(6)由分析可知,裝置E中盛有的氫氧化鈉溶液用于吸

mg--------m

收二氧化碳和未反應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則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和盛有氫氧化鈉固體的U形管均

能代替E,而濃硫酸、氯化鈣溶液不能與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反應,則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和盛有氧化鈣

溶液的試管均不能代替Eo

2.(10分)(2023?遼寧,17)2-睡吩乙醇(跖=128)是抗血栓藥物氯毗格雷的重要中間體,其制備方法如下:

2-噫吩乙醇

I.制鈉砂。向燒瓶中加入300mL液體A和4.60g金屬鈉,加熱至鈉熔化后,蓋緊塞子,振蕩至大量微小

鈉珠出現。

II.制睡吩鈉。降溫至10℃,加入25mL睡吩,反應至鈉砂消失。

III.制睡吩乙醇鈉。降溫至-10℃,加入稍過量的環氧乙烷的四氫吠喃溶液,反應30min。

W.水解?;謴褪覝?,加入70mL水,攪拌30min;加鹽酸調pH至4~6,繼續反應2h,分液;用水洗滌有

機相,二次分液。

V.分離。向有機相中加入無水MgSO4,靜置,過濾,對濾液進行蒸儲,蒸出四氫吠喃、睡吩和液體A后,

得到產品17.92go

(1)步驟I中液體A可以選擇。

a.乙醇b.水

c.甲苯d.液氨

O

(2)口塞吩沸點低于此咯(H)的原因是o

(3)步驟II的化學方程式為。

(4)步驟ni中反應放熱,為防止溫度過高引發副反應,加入環氧乙烷溶液的方法是o

(5)步驟IV中用鹽酸調節pH的目的是0

(6)下列儀器在步驟V中無需使用的是(填名稱);無水MgSCU的作用為

(7)產品的產率為(用Na計算,精確至0.1%)。

答案(l)c(2)叱咯中含有一NH一,可以形成分子間氫鍵(3)(4)將環氧

乙烷溶液沿燒杯壁緩緩加入,并不斷用玻璃棒攪拌(5)與水解生成的OH-反應,使水解更徹底(6)球形冷

凝管和分液漏斗除去水

(7)70.0%

解析(1)步驟I制鈉砂過程中,液體A不能和Na反應,而乙醇、水和液氨都能和金屬Na反應,故選c。

(5)2-嚏吩乙醇鈉水解生成2-嘎吩乙醇的過程中有NaOH生成,用鹽酸調節pH的目的是將NaOH中和,使

平衡正向移動,增大反應物的轉化率。(6)步驟V中的操作有過濾、蒸憎,蒸憎的過程中需要直形冷凝管,

不能用球形冷凝管,無需使用的是球形冷凝管和分液漏斗。(7)步驟I中向燒瓶中加入300mL液體A和

4.60g金屬鈉,Na的物質的量為=o.2mol,步驟H中Na完全反應,根據方程式可知,理論上可以

023gmol'-1O'

生成0.2mol2-嚷吩乙醇,產品的產率為----吆浮-----xl00%=70.0%o

128g-mol_1x0.2mol

3.(10分)(2023?廣東清遠高三聯考)全球對鋰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從海水、鹽湖中提取鋰越來越受到重視。

金屬鋰(Li)的化學性質與鎂相似,在加熱的條件下鋰能與氮氣反應生成氮化鋰(Li3N,遇水劇烈反應)。某課

題組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制備氮化鋰(部分夾持裝置省略)并測定其純度?;卮鹣铝袉栴}:

已知:實驗室可用飽和亞硝酸鈉(NaNCh)溶液與飽和氯化錢(NHCl)溶液經加熱后反應制取氮氣,該反應為

放熱反應。

(1)盛裝NaNCh溶液的儀器名稱為。

(2)實驗開始先點燃(填“A”或"D”)處酒精燈,這樣做的目的是0

(3)經查閱資料得知,裝置A處不需要持續加熱,分析可能的原因:;

裝置B的作用是;裝置C中盛裝的試劑為堿石灰,其作用為。

(4)測定Li3N產品純度,裝置如圖:取0.04gLi3N產品于蒸儲燒瓶中,打開止水夾,通過安全漏斗向蒸鐳

燒瓶中加入足量的水。LisN遇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G中的液體可選擇

(填字母)。

A.蒸儲水B.煤油

C.石蠟油D.飽和食鹽水

(5)當反應完全后,測得NH3體積為22.4mL(已折合成標準狀況)。該LisN產品的純度為%。

答案(1)分液漏斗(2)A用生成的氮氣排盡裝置中的空氣(3)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放出的熱量可以維

持反應的持續進行降低溫度,防止裝置D加熱之前鋰和氮氣發生反應干燥氮氣

(4)Li3N+3H2O=3LiOH+NH3TBC

(5)87.5

解析(2)鋰化學性質活潑,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等反應,實驗開始先點燃A處酒精燈,用生成的氮氣排盡裝

置中的空氣。(3)Li3N遇水劇烈反應,裝置C中盛裝的試劑為堿石灰,其作用為干燥氮氣。(4)Li3N遇水劇

烈反應,根據質量守恒可知,反應生成氫氧化鋰和氨氣:U3N+3H2O=3LiOH+NH3T;生成的氨氣極易溶

于水,不溶于有機溶劑,故G中的液體選煤油、石蠟油。(5)測得NH3體積為22.4mL(已折合成標準狀況),

即0.001mol,該LisN產品的純度為"也受空更㈣二義100%=87.5%。

0.04g

4.(16分)某小組同學根據Fe3\Fe2+和Zi?+的氧化性推斷溶液中Zn與Fe3+可能先后發生兩個反應:

2Fe3++Zn=2Fe2++Zn2+,Fe2++Zn=Fe+Zn2+,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試齊I」現象

2mL0.1mol-L1FeCb溶液、黃色溶液很快變淺,接著有無色氣泡產

I

過量鋅粉生,固體中未檢出鐵

片刻后有大量氣體產生,出現紅褐色渾

2mLpH-0.70的1mol-L-1

II濁,約半小時后,產生紅褐色沉淀,溶液

FeCb溶液、過量鋅粉

顏色變淺,產生少量鐵

(1)實驗I結束后,Fe3+的最終還原產物為。

(2)結合化學用語解釋實驗II中產生紅褐色渾濁的原因:o

(3)實驗III和IV:用Fe2(SC)4)3溶液和Fe(NCh)3溶液替代實驗II中的FeCb溶液:

實驗試劑現象

1

2mLpH?0.70的1mol-LFe(NO3)3約半小時后,溶液變為深棕色且渾濁,

III

溶液、過量鋅粉無鐵產生

2mLpH-0.70的amol-L1Fe2(SC)4)3約半小時后,溶液呈淺綠色且渾濁,有

IV

溶液、過量鋅粉少量鐵產生

資料:Fe2++NO=[Fe(NO)]2+,[Fe(NO)產在溶液中呈棕色。

?a=。

②甲同學根據實驗HI的現象,判斷溶液中一定存在[Fe(NO)p+,乙同學認為甲的結論不正確。深棕色可能

是生成的導致的現象。乙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證明了深棕色溶液中存在[Fe(NO)f+。其實驗操

作和現象是o

③對比實驗II和III、IV,Fe(NO3)3溶液與過量鋅粉反應沒有生成鐵的原因可能是。

(4)實驗V:將實驗II中FeCb溶液換成FeCb無水乙醇,加入足量鋅粉,片刻后,反應放熱,有大量鐵產

生。由實驗I~V可知:反應足夠長時間后,鋅能否與Fe3+反應得到單質鐵,與Zn和Fe3+的物質的量、

Fe3+的濃度、、等有關。

3++

答案(l)Fe2+(2)FeCb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3H2O-Fe(OH)3+3H,加入鋅粉,H+被消耗,Fe3+的

水解平衡正向移動,產生氫氧化鐵沉淀(3)①0.5②NO2過濾,取少量深棕色溶液,加熱,溶液棕色變

淺,液面上方產生紅棕色氣體

③Fe2+與NO結合生成[Fe(NO)f+,溶液中Fe?+的濃度減小,使得Fe?+與Zn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減小(4)

溶劑陰離子種類

解析⑴向2mL0.1mol-L1FeCb溶液中加入過量鋅粉,溶液顏色變淺,固體中沒有鐵,說明Fe3+的最終

2+

還原產物為FeO(3)①實驗III和IV是為了探究陰離子的影響,則Fe3+的物質的量應是定量,則

3+

H(Fe)=CiVi=c2V2,即1molL-ix2xlO-3L=amolL"x2x2xlO-3L,解得。=0.5。②NCh是紅棕色氣體,故推測

可能是生成的NO?導致的現象;由可逆反應Fe2++NO=[Fe(NO)產可知,若實驗III中存在[Fe(NO)『+,

加熱溶液,會產生NO,NO會被空氣中的氧化成NCh,則會觀察到有紅棕色氣體產生。③Fe3+和

NO]反應生成Fe?+和NO,NO再與Fe?+結合生成[Fe(NO)f+,而Fe3+WH\SO廠不反應,過量Zn與Fe3+

反應得到Fe2+,Zn再置換出Fe單質。(4)由實驗V可知,溶劑由水換成無水乙醇,有鐵單質生成,則鋅能

否與Fe3+反應得到單質鐵與溶劑有關,實驗HI和IV將C1-換成NO1和SOr,實驗III中無鐵單質生成,則鋅

能否與Fe3+反應得到單質鐵與陰離子種類有關。

題型突破練(B)[分值:50分]

1.(12分)貴重金屬的回收利用是當今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黃金不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還具有貨幣屬性。

提取金的方法之一是用硫代硫酸鹽在弱堿性條件下浸金。實驗室模擬工業浸取電路板中金的過程如圖甲所

示,金的浸取原理如圖乙所示。

⑴打開Ki、K3,關閉K2、K4,向A中燒瓶加水,制取NH3。

①請寫出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安全漏斗的作用除加水外,還有o

(2)當三頸燒瓶中出現現象后,關閉Ki、K3,打開K2、K4,滴入Na2s2O3溶液,請補全反

3

應的離子方程式:Au+S20i-+02+_=[AU(S2O3)2]'+0

(3)為了驗證圖乙原理中O2的作用,進行如下實驗:關閉跖,反應一段時間后,溫度無明顯變化,U形管

內液柱左高右低,三頸燒瓶中溶液藍色變淺。然后(填操作和現象),此現象證實了上

述原理中的作用。由上述原理可知,[CU(NH3)4產在浸金過程中起作用。

答案(1)①Li3N+3H2O=3LiOH+NH3f

②液封,防止氣體逸出(2)藍色沉淀消失482H2。44OH-(3)打開K4,三頸燒瓶中溶液藍色復

原催化

解析裝置A中氮化鋰與水反應制取氨,B為安全瓶,防止氨溶于C中溶液時出現倒吸,由圖乙可知

Na2s2。3與Au反應生成[Au(S2O3)2]3-,銅離子變成[Cu(NH3)4產,該離子與Au反應生成[Cu(NH3)2『,

[Cu(NH3)2]+與氧氣反應生成[Cu(NH3)4]2+,通過該轉化實現Au的浸取。(2)氨通入三頸燒瓶中與硫酸銅反應

先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繼續通入氨,直至沉淀溶解,關閉Ki、K3,打開K2、K4,滴入Na2s2。3溶液,

由題中信息可知1molAu失去1mol電子,1mol氧氣得到4mol電子,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得反應的離子方

3

程式:4AU+8S201-+O2+2H2O=4[AU(S2O3)2]+4OHO(3)關閉K4,反應一段時間后,溫度無明顯變化,U

形管內液柱左高右低,說明氣體減少導致壓強減??;三頸燒瓶中溶液藍色變淺,可知[CU(NH3)4產發生反應

生成[CU(NH3)2『。然后打開K4,三頸燒瓶中溶液藍色復原,說明[Cu(NH3)2『重新被氧氣氧化為

[Cu(NH3)4產,[Cu(NH3)4產在浸金過程中作催化劑,實現了Au與氧氣的反應。

2.(11分)碳酸鐲[La2(CC>3)3,相對分子質量為458]能抑制人體內磷酸鹽的吸收,降低體內血清磷酸鹽和磷酸

鈣的水平,常用于慢性腎衰患者高磷血癥的治療。某課外小組成員進行實驗探究La2(CCh)3的制備方法。

已知:①La2(CCh)3難溶于水,易溶于鹽酸,溶液pH較高時易生成堿式碳酸錮[La(OH)CC)3,相對分子質量

為216]。

②氯化祠(LaCb)與易溶的碳酸鹽或碳酸氫鹽反應可制備La2(CO3)3。

I.利用氯化祠溶液與碳酸氫鍍溶液制備碳酸錮(裝置如圖1,其中夾持裝置已略去)。

圖1(K,連接盛裝氯化鋪溶液的裝置)

實驗步驟如下:

i.連接好實驗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關閉Ki、K2、冷和Km

ii.實驗時應先打開活塞(填“KJ或"R”)和K3,持續通入一段時間氣體。

iii.,繼續通入一段時間另一種氣體。

iv.……,最終制得碳酸錮沉淀。

(1)試劑b的名稱是,試劑a的作用是o裝置

中硬質玻璃管的作用是。

(2)將操作ii空白處補充完整:,

將操作出空白處補充完整:。

(3)實驗時,將三頸燒瓶放入冷水中的主要原因是=

(4)氯化錮溶液與碳酸氫鏤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II.利用碳酸氫鈉溶液與氯化祠溶液制備碳酸錮。

V(NaHCO3溶液)

圖2

(5)將一定濃度的NaHCCh溶液滴入氯化鐲溶液中,利用手持技術測得氯化錮溶液的pH隨加入NaHCCh溶

液的體積的變化如圖2。試分析be段發生pH突變的原因:。

III.碳酸鐲粗產品[設雜質只有La(OH)CO3]組成的測定。

(6)準確稱取6.844g粗產品,溶于10.00mL稀鹽酸中,加入10.00mLNH3-NH4CI緩沖溶液和0.200g紫胭

酸錢混合指示劑,用0.5mol-L1EDTA(Na2H2Y)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藍紫色(La3++H2Y'=LaY-+2H+),

消耗60.00mLEDTA標準溶液。則產品中〃(碳酸錮):"(堿式碳酸錮尸。

答案(1)濃氨水除去CCh中的HC1氣體防止倒吸(2)K2關閉K2,打開Ki(3)防止碳酸氫錢分解,

同時降低碳酸翎的溶解度,利于生成沉淀(4)2LaCl3+6NH4HCO3=La2(CO3)3;+6NH4Cl+3H2O+3CO2T

(5)La3+完全沉淀,再滴入NaHCCh溶液時,碳酸氫根離子水解使溶液的堿性增強,溶液的pH發生突躍

(6)7:1

解析在裝置中先用濃氨水與生石灰混合發生反應制取NH3,將氨通入三頸燒瓶中使溶液顯堿性。再用石

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C02氣體,用飽和NaHCC>3溶液除去CO2中的雜質HC1氣體后,通入三頸燒瓶中,

在三頸燒瓶中發生反應,得到La2(CO3)3沉淀。(2)氨在水中溶解度較大,先通入氨,則實驗時應先打開活

塞氏和K3,持續通入一段時間NH3;然后關閉K2,打開Ki,繼續通入一段時間CO2o(6)根據La3++H2Y”

3+223+

=LaY+2H+得關系式:La~H2Y-,n(H2Y)=0.5mol-L'xO.OeOL=0.03mol,貝U/z(La)=O.O3mol,設

La2(CO3)3為xmol,La(OH)CC>3為ymol,則2x+y=0.03,458x+216y=6.844,解得x=0.014,y=0.002,"(碳

酸鍍]):〃(堿式碳酸鍍1)=0.014:0.002=7:lo

3.(11分)(2023?河南新鄉統考模擬)苯甲酸可用于醫藥、染料載體、增塑劑、果汁飲料的保香劑和食品防腐

劑等的生產。某化學興趣小組欲在實驗室制備苯甲酸、回收二氧化鎬并測定其純度,進行如下實驗:

苯甲酸實驗室制備原理為:

CH3+2KMnO,^-<^-COOK+KOH+2MnO2|+H2O

—COOKCOOH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已知:甲苯的密度是0.872g.ml/;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溶于熱水。

實驗步驟:

I.在50mL三頸燒瓶中加入1.5mL甲苯、20mL水和5.0g高鎰酸鉀,油浴加熱至反應結束。

II.將反應液趁熱減壓過濾,得到濾渣1,濾液呈紫色,加入少量亞硫酸鈉使紫色褪去,進行二次減壓過濾,

得到濾渣2;將濾液放入冰水浴中,然后加酸酸化,有晶體析出,減壓過濾,洗滌、干燥,得到苯甲酸晶

體。

III.回收二氧化鎰:將濾渣2和濾紙一并轉移到土甘期中,加熱灼燒,所得固體與干燥后的濾渣1合并,稱重

得2.5g固體。

IV.二氧化鎬純度的測定:稱取0.5g回收的二氧化鎬,放于燒杯中,再加入25mL0.3moLL"草酸鈉溶液

及50mLi2moi?1/硫酸溶液,加熱至不再產生二氧化碳,稀釋至250mL,加熱至近沸。趁熱以濃度為

0.05molL」的高鎰酸鉀標準溶液滴定過量的草酸鈉,消耗高鎰酸鉀溶液的體積為16.0mL。

+2+

已知:MnO2+C2Or+4H=Mn+2CO2t+2H2O

+2+

2MnO;+5C2O^+16H=2Mn+10CO2t+8H2O

(1)儀器A的名稱為,該裝置的作用是o

(2)步驟I中,判斷反應結束的現象是。

(3)步驟II中加酸酸化,加的酸可以是(填序號)。

①稀硫酸②鹽酸

濾液放入冰水浴的原因是o

(4)濾渣2的主要成分為MnO(OH)2,請寫出生成MnO(OH)2的離子方程式:。

(5)用高鎰酸鉀標準溶液滴定時,滴定終點的現象是,二氧化鎰的純度

為%。

答案(1)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提高反應物的利用率(2)三頸燒瓶中無油狀物

(3)①②降低苯甲酸的溶解度,使苯甲酸充分析出,提高產率

-

(4)2Mn0J+3S01+3H2O=2MnO(OH)21+3S0^+2OH

(5)當滴加最后半滴高鎰酸鉀標準溶液時,溶液變為淺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95.7

解析甲苯被酸性高鎰酸鉀氧化為苯甲酸鹽,苯甲酸鹽與酸反應得到苯甲酸。圖示裝置中球形冷凝管的目

的是使甲苯冷凝回流,提高反應物的利用率,苯甲酸在三頸燒瓶中生成,由于苯甲酸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較

低,冰水浴有利于其析出。

(3)根據制備原理,苯甲酸鹽與酸反應可得到苯甲酸晶體,鹽酸和硫酸均可,故選①②;苯甲酸微溶于冷水,

溶于熱水,冰水浴的目的是降低苯甲酸的溶解度,使苯甲酸充分析出,提高產率。

(5)草酸根離子能被酸性高鎰酸鉀氧化,用高鎰酸鉀標準溶液滴定時,滴定終點的現象是當滴加最后半滴高

鎰酸鉀標準溶液時,溶液變為淺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草酸根離子一部分與二氧化鎰反應,過量的草

酸根離子與高鎰酸根離子反應,故二氧化鎘消耗的草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25x0.31x0.05x0.016)mol,

二氧化鎰的純度為xl00%=95.7%

0.5go

4.(16分)環己酮()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