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7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考情分析
考綱解讀三年高考分析
常見非金屬元素(如H、C、N、0、Si、S、Cl等)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在高考中常作為考查基本
①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備
概念、基本理論的載體,化學試驗、化工流程中常涉
方法,駕馭其主要性質及其應用。
及,是每年必考內容之一。
②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對環境
的影響。
1.(2024江蘇)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NH&HCO3受熱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鐵銹
C.SO,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紙漿漂白
D.AI2O3具有兩性,可用于電解冶煉鋁
【答案】B
【解析】A.NH,HCO,受熱易分解和用作化肥無關,可以用作化肥是因為含有氮元素;B.鐵銹的主要成分為
Fe。,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屬氧化物反應,具有對應關系;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與有色物
質化合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不涉及氧化還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關;
D.電解冶煉鋁,只能說明熔融氧化鋁能導電,是離子晶體,無法說明是否具有兩性,和酸、堿都反應可以
體現AI2O3具有兩性。
2.(2024天津)下列有關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應用不畬理的是
A.將廢鐵屑加入FeC"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業廢氣中的C"
B.鋁中添加適量鋰,制得低密度、高強度的鋁合金,可用于航空工業
C.鹽堿地(含較多Na2cO3等)不利于作物生長,可施加熟石灰進行改良
D.無水CoCL呈藍色,吸水會變為粉紅色,可用于推斷變色硅膠是否吸水
【答案】C
[O]H?O
NO,NQr?一HNO)'hNOg
'
*NHI
£(QIU^Q^
怦SO、—S0)二~一HjSOa(NHa^04
饃
Q
「、------.〉?物J--------------馬
A.霧和霾的分散劑相同
B.霧霾中含有硝酸鍍和硫酸鏤
C.NL是形成無機顆粒物的催化劑
D.霧霾的形成與過度施用氮肥有關
【答案】C
【解析】A.霧的分散劑是空氣,分散質是水。霾的分散劑是空氣,分散質固體顆粒。因此霧和霾的分散劑
相同,A正確;B.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轉化為鏤鹽形成無機顆粒物,因此霧霾中含有硝酸鏤和硫酸鏤,
B正確;C.NL作為反應物參與反應轉化為錢鹽,因此氨氣不是形成無機顆粒物的催化劑,C錯誤;D.氮氧
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霧霾時與大氣中的氨有關,由于氮肥會釋放出氨氣,因此霧霾的形成與過度施用氮
肥有關,D正確。
6.(2024海南)分別將足量下列氣體通入稀Naz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變渾濁的是
A.COB.S02C.HC1D.CO.
【答案】B
【解析】A、CO不與Na2s發生反應,因此沒有沉淀產生,故A錯誤;B、S0?具有弱氧化性,與Na£發生氧
化還原反應,即S0Z+2S2-+4H+^=3S3+2H2,故B正確;C、利用酸性強的制取酸性弱的,即發生2小
2
+S-^=H2S,沒有沉淀產生,故C錯誤;D、不產生沉淀,故D錯誤。
7.(2024江蘇)下列制取SO”驗證其漂白性、收集并進行尾氣處理的裝置和原理能達到試驗目的的是
【答案】B
【解析】A.銅和稀硫酸不反應,A錯誤;B.二氧化硫可使品紅溶液褪色,B正確;C.二氧化硫密度比空
氣大,應將進氣管伸到瓶底,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錯誤;D.二氧化硫在飽和亞硫酸氫鈉溶液中溶解度
很小,不行用于汲取尾氣,D錯誤。
8.(2024北京)依據SO?通入不同溶液中試驗現象,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
溶液現象結論
A含HC1、BaCL的Fe。溶液產生白色沉淀SO,有還原性
BH2s溶液產生黃色沉淀so2有氧化性
C酸性KMn(h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有漂白性
DNazSiOs溶液產生膠狀沉淀酸性:H2SO3>H2SiO3
【答案】C
【解析】A、混合溶液中SO2被FeCL氧化生成S05,再與BaCL反應產生白色沉淀,體現了SO2的還原性,A
正確;B、SOz與HzS在溶液發生反應S0z+2H2s^=3S1+2H2,體現了SOz的氧化性,B正確;C、S0?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這是SO2在酸性溶液中還原KMn(X生成Mn",體現了SO?的還原性,C錯誤;D、S0?與Na/SiOs
溶液產生膠狀沉淀,依據較強酸制較弱酸,可得結論酸性:H2SO3>H2SiO3,D正確。答案選C。
2年模擬
1.(江蘇省南京師范高校附屬中學2025屆高三5月模擬考試)下列有關物質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明研和芒硝均具有凈水作用
B.氯水久置后,漂白性和酸性均增加
C.SO2通入Ba(N03)2溶液中有沉淀產生
D.NHs通入A1CL溶液至過量先沉淀后沉淀溶解
【答案】C
【解析】A.明磯水解生成的氫氧化鋁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來凈水;芒硝的主要成分為Na2so_101W,沒有
凈水作用,不能用來凈水,故A錯誤;B.新制氯水久置后為鹽酸溶液,所以氯水久置后漂白性減弱、酸性
增加,故B錯誤;C.N0「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SO?通入Ba(NC92溶液中,溶液中硝酸根離子在酸溶
液中能氧化二氧化硫為硫酸,硫酸根離子結合銀離子生成硫酸鋼沉淀,故C正確;D.N&通入A1CL溶液反
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氨水是弱堿,不能溶解生成的氫氧化鋁沉淀,氨氣過量后沉淀不溶解,故D錯誤。
2.(安徽省蚌埠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質量監測考試)依據已學的元素化合物的性質推斷,下列說法錯誤的
是
A.“雷雨發莊稼”是自然固氮
B.Na?。?可用作潛水艇供氧劑
C.明磯是凈水劑,可用于飲用水的殺菌消毒
D.工業上生產玻璃和水泥運用到的共同原料有CaCOs
【答案】C
【解析】A.雷電使空氣中的氮氣與氧氣反應生成NO,NO與氧氣反應生成NO2,NO?再與水反應生成硝酸,進
入土壤后最終為植物生長供應少量的氮肥,”雷電發莊稼”屬于自然固氮,A項正確;B.過氧化鈉能與C0?
反應并生成氧氣:2Na202+2C02=2Na£03+02,Na?。?可用作潛水艇供氧劑,B項正確;C.明祖溶于水后,鋁離子
水解形成氫氧化鋁膠體,可用于凈水,以除去水中的懸浮物,明磯并不能殺死水中的細菌和病毒,C項錯誤;
D.生產一般玻璃的原料是石英砂、純堿和石灰石,生產水泥的原料是黏土、石灰石和石膏,工業上生產一
般玻璃和水泥的共同原料是CaCO”所以D項正確。
3.(山東省試驗中學、淄博試驗中學、煙臺一中、萊蕪一中四校2025屆高三第一次聯合模擬考試)化學與
生產、生活休戚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氫燃料電池中運用的儲氫材料,如稀土類LaNis等合金材料是純凈物
B.硅膠可作瓶裝藥品的干燥劑及催化劑載體,是因為Si。,是酸性氧化物
C.油脂水解都得高級脂肪酸和甘油
D.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所以漂粉精可用于游泳池消毒
【答案】D
【解析】A.合金材料是混合物,故錯誤;B.硅膠無毒,可吸水,且具有疏松多孔結構,則硅膠可作瓶裝藥
品的干燥劑及催化劑載體,與SiOz是酸性氧化物無關,故錯誤;C.油脂在酸性條件下水解都得高級脂肪酸
和甘油,但在堿性條件下得到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故錯誤;D.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漂粉精溶液汲取空
氣中的二氧化碳后可以生成次氯酸,所以可用于游泳池消毒,故正確。
4.(全國名校大聯考2025屆高三上學期其次次聯考)有下列兩種轉化途徑,某些反應條件和產物已省略。
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途徑①S,)酬
途徑②So,S026SO31VoH2SO4
A.途徑①反應中體現了濃硝酸的強氧化性和酸性
B.途徑②的其次步反應在實際生產中可以通過增大濃度來降低成本
C.由途徑①和②分別制取1molH2S04,理論上各消耗1molS,各轉移6mol葭
D.途徑②與途徑①相比更能體現“綠色化學”的理念是因為途徑②比途徑①污染相對小且原子利用率高
【答案】A
【解析】A.途徑①反應中只體現了濃硝酸的強氧化性,錯誤;B.途徑②的其次步反應是可逆反應,在實
際生產中可以通過增大廉價易得的“濃度使化學平衡正向移動,來降低成本,正確;C.依據電子轉移數目
相等,可知由途徑①和②分別制取1molH2SO4,理論上各消耗1molS,各轉移6mole「,正確;D.途徑
②與途徑①相比不產生大氣污染物質,因此更能體現“綠色化學”的理念是因為途徑②比途徑①污染相對
小且原子利用率高,正確。
5.(全國名校大聯考2025屆高三上學期其次次聯考)下列由相關試驗現象所推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NH4C1和NH4HCO3受熱都能分解,說明可以用加熱NH4C1和NH4HCO3固體的方法制氨氣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03)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說明該溶液中肯定有SOF
C.Fe與稀HNO3、稀H2SO4反應均有氣泡產生。說明Fe與兩種酸均發生置換反應
D.NL遇到濃鹽酸產生白煙,說明二者發生反應生成白色固體
【答案】D
【解析】A、氯化鏤受熱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冷卻后二者又重新結合生成氯化鏤,不能制備氨氣,選項
A錯誤;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在酸性條件下H*、N03-具有強的氧化性,會
把S0廣氧化產生S0廣,不能說明該溶液肯定有SOr,選項B錯誤;C、Fe與稀HNOs、稀HBO」反應均有氣泡
產生,前者是由于硝酸的強氧化性,后者是由于Fe與稀硫酸發生置換反應,選項C錯誤;D、NH3遇到濃鹽
酸產生白煙,說明二者發生反應生成白色固體氯化鍍,選項D正確。
6.(江蘇省南京師范高校附屬中學2025屆高三5月模擬考試)用下列試驗裝置或操作進行相應試驗,能達
到試驗目的的是()
A.用圖1所示裝置制取少量純凈的CO2氣體
B.用圖2所示裝置灼燒碎海帶
C.用圖3所示裝置汲取尾氣中的SO?
D.用圖4所示裝置檢驗澳乙烷與NaOH醇溶液共熱產生的乙烯
【答案】B
【解析】A.純堿為碳酸鈉,易溶于水,不能放置在多孔隔板上,且鹽酸具有揮發性,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
中含有HC1,故A錯誤;B.灼燒海帶在川埸中進行,圖中裝置合理,故B正確;C.二氧化硫與飽和的亞硫
酸氫鈉溶液不反應,二氧化硫不能被飽和NaHSOs溶液汲取,不能達到試驗目的,故C錯誤;D.乙醇易揮發,
揮發出來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不能達到試驗目的,故D錯誤。
7.(2025屆北京市通州區高三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探討銅和鐵與濃硫酸的反應,試驗如下:
①②
”或帙絲F
IMUB—1
酊濃畸侵
銅絲表面無明顯現象銅絲或鐵絲漸漸溶解,產生大量氣體,
鐵絲表面快速變黑,之后無明顯現象品紅溶液褪色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不能用鐵制容器盛放濃硫酸,可用銅制容器盛放濃硫酸
B.②中銅絲或鐵絲均有剩余時,產生氣體的物質的量相等
C.依據②,可推斷出銅和鐵與濃硫酸反應可生成SO?
D.①②中現象的差異僅是由于溫度變更了化學反應速率
【答案】C
【解析】A.常溫下鐵遇冷濃硫酸發生鈍化,則可以用鐵制容器盛放濃硫酸,故A錯誤;B.隨著反應的進
行濃硫酸的濃度漸漸降低,Cu與稀硫酸不反應,而Fe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則②中銅絲或鐵絲均有剩
余時,產生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行能相等,故B錯誤;C.②中在加熱條件下,銅絲或鐵絲漸漸溶解,產生大
量氣體,品紅溶液褪色,說明反應中生成SO”故C正確;D.溫度上升可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同時濃硫酸
的氧化性隨溫度上升而上升,故D錯誤。
8.(天津市南開區2025屆高三下學期其次次模擬考試)下列試驗中,對應的現象以及結論都正確且兩者具
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試驗現象結論
A將銅粉加入1.Omol?LFe2(S03溶液中溶液變藍,有黑色固體出現金屬鐵比銅活潑
將金屬鈉在燃燒匙中點燃,快速伸入集滿集氣瓶中產生大量白煙,瓶
BCOz具有氧化性
COz的集氣瓶內有黑色顆粒產生
將稀硝酸加入過量鐵粉中,充分反應后滴
C有氣體生成,溶液呈紅色稀硝酸將Fe氧化為Fe;i+
加KSCN溶液
用用煙鉗夾住一小塊用砂紙細致打磨過
D熔化后的液態鋁滴落下來金屬鋁的熔點較低
的鋁箔在酒精燈上加熱
【答案】B
【解析】A.Cu與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銅、硫酸亞鐵,現象不合理,故A錯誤;B.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
碳酸鈉和C,由現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故B正確;C.稀硝酸加入過量鐵粉中,生成硝酸亞鐵,則
充分反應后滴加KSCN溶液,無明顯現象,現象不合理,故C錯誤;D.氧化鋁的熔點高,包袱在A1的外面,
則熔化后的液態鋁不會滴落下來,現象不合理,故D錯誤。
9.(天津市紅橋區2025屆高三上學期一模考試)下列對有關試驗操作及現象的結論或說明正確的是
選項試驗操作試驗現象結論或說明
A向壓。2溶液中滴加FeCk溶液產生大量氣泡FeCk催化民。2的分解
B將酸性KMnO,溶液滴入丙烯醛中溶液的紫紅色褪去丙烯醛中含有碳碳雙鍵
C向某溶液中滴加稀H2s04溶液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味原溶液中肯定含有SOF
向某溶液中滴加幾滴NaOH稀溶
D液,用潮濕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紙不變藍原溶液中肯定不含有NH:
試管口檢驗
【答案】A
【解析】A.H。溶液中沒有加FeCk溶液前幾乎無氣泡產生,加入后產生大量氣泡,說明FeCL對玲。?的分
解起催化作用,A正確;B.醛基、碳碳雙鍵都可以被酸性高鎰酸鉀溶液氧化,因此不能依據溶液的紫紅色褪
去來確定丙烯醛中含有碳碳雙鍵,B錯誤;
C.向某溶液中滴加稀H2s溶液,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原溶液可能含有S0Z,也可能含有HSOs-或%0廣
等離子,C錯誤;D.若溶液中含有NHJ,由于溶液稀,反應產生附3/0,也不能放出氨氣,因此不能看到潮
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為藍色,D錯誤。
10.(河南省天一大聯考2025屆中學畢業班階段性測試四)下列有關試驗的操作正確的是
試驗操作
A除去NaHCOs固體中混有的NH4C1干脆將固體加熱
B試驗室收集Cu與稀硝酸反應成的N0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C檢驗乙酸具有酸性配制乙酸溶液,滴加NaHCO3溶液有氣泡產生
取20.00ml該稀硫酸于干凈的錐形瓶中,用
D測定某稀硫酸的濃度
0.1000mol/L的NaOH標準液進行滴定
【答案】C
【解析】A、加熱NaHCOs和NH£1均分解,故A錯誤;B、N0能與小反應,不能用排空集氣法收集,故B錯
誤;C、NaHC03+CH3C00H=CH3C00Na+H20+C02f,故C正確;D、稀硫酸與NaOH溶液的反應沒有明顯現象,
須要滴入指示劑,否則無法完成試驗,故D錯誤。
11.(山東省濟南市2025屆高三5月模擬考試理)Na2s2O5是常用的防腐劑和漂白劑。可利用煙道氣中的S0?
生產Na2s其流程如下:
SO/Na:8M件so.
pl1-4.1p"=7~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上述制備過程所涉及的物質中只有一種酸性氧化物
B.Na2s2O5作防腐劑和S02作漂白劑時,均表現還原性
C.上述流程中的回⑩飽和溶液和Na2c固體不行互換
D.試驗室模擬“結晶脫水”時用到的儀器只有蒸發皿、玻璃棒、燒杯、漏斗
【答案】C
【解析】A.上述制備過程所涉及的物質中有2種酸性氧化物一一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故A錯誤;B.S02
作漂白劑時,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沒有表現還原性,故B錯誤;
C.依據上述分析,上述流程中的Na2c。3飽和溶液和Na£03固體不行互換,否則得不到過飽和的NaHSOs溶液,
故C正確;D.“結晶脫水”是加熱固體分解,應當在甜煙中進行,故D錯誤。
12.(山東省濰坊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高考模擬二模)用下列試驗裝置(部分夾持裝置略去)進行相應的
試驗,能達到試驗目的的是
A.加熱裝置I中的燒杯分別L和高錦酸鉀固體
B.用裝置n驗證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C.用裝置III制備氫氧化亞鐵沉淀
D.用裝置IV檢驗氯化鏤受熱分解生成的兩種氣體
【答案】D
【解析】A項:加熱時混合物中的碘升華、碘蒸氣遇冷凝華,但高錦酸鉀固體會分解,故裝置I不能分別
L和高銃酸鉀固體,A項錯誤;B項:裝置II中錐形瓶內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燒杯內濱水褪色,這是二氧化
硫的還原性而不是漂白性,B項錯誤;C項:裝置III中,右邊試管內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氣,氫氣排出裝
置,硫酸亞鐵溶液與左邊試管內氫氧化鈉溶液不能自動混合,不能制備氫氧化亞鐵沉淀,C項錯誤;D項:
裝置W中,氯化錢受熱分解生成氨氣、氯化氫的混合氣體,P2O5汲取氨氣,潮濕的藍色石蕊試紙檢驗氯化氫。
堿石灰汲取氯化氫,潮濕的酚酉太試紙檢驗氨氣,D項正確。
13.(北京市西城區2024年高三其次次模擬考試)某小組利用下面的裝置進行試驗,②、③中溶液均足量,
操作和現象如下表。
CuSO.油消操作現象
1DCtC*
試驗
②中產生黑色沉淀,溶液的pH
向盛有Naf溶液的①中持降低;
I
續通入CO,至過量③中產生白色渾濁,該渾濁遇酸
冒氣泡
向盛有NaHCOs溶液的①中
II現象同試驗I
持續通入H2s氣體至過量
資料:CaS遇水完全水解
由上述試驗得出的結論不亞做的是
A.③中白色渾濁是CaCOs
2++
B.②中溶液pH降低的緣由是:H2S+CU==CuSI+2H
2
C.試驗I①中CO,過量發生的反應是:C02+H20+S==C0/+H2S
D.由試驗I和II不能比較H2CO3和H2S酸性的強弱
【答案】C
【解析】A.依據上述分析,③中白色渾濁是CaCOs,不行能是CaS,因為CaS遇水完全水解,故A正確;B.
②中反應生成的硫化氫與硫酸銅反應:HzS+Cu2+=CuSJ+2H,,使得溶液的pH降低,故B正確;C.CO?過
2
量反應生成HCCV,發生的反應是:2C02+2H20+S=2HCO3+H,S,故C錯誤;D.依據試驗I、II中現象:I
中通二氧化碳有IS生成,II中通H2s有二氧化碳生成,不能比較H2CO3和H2s酸性的強弱,D正確。
14.(寧夏銀川一中2025屆高三其次次模擬考試)為了驗證濃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熱條件下產生的氣體產物,
某同學選用了如圖所示的試驗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B裝置用來檢驗產物中是否有水蒸氣
B.拆除E裝置也能達到試驗目的
C.F裝置中出現白色渾濁證明產物中肯定有CO2生成
D.C裝置用來檢驗產物中是否有S0?生成
【答案】C
【解析】A、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B裝置中無水硫酸銅用來檢驗產物中是否有水蒸氣,故A正確;B、氣體
通過濱水除去了SO?,所以拆除E裝置也能達到試驗目的,故B正確;C、E中品紅溶液不褪色、F中澄清石
灰水變渾濁,才能證明產物中肯定有C0?生成,故C錯誤;D、SO,能使品紅褪色,所以C裝置用來檢驗產物
中是否有SO?生成,故D正確。
15.(河南省天一大聯考2025屆中學畢業班階段性測試四)NizOs主要用作陶瓷、搪瓷和玻璃的著色劑,也
可用于銀粉的制造。以銀粉廢料為原料制備Ni。的工藝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Ni?03中Ni的化合價為o
(2)提高“酸浸”、“酸溶”速率時,溫度不宜過高,其緣由是。
(3)加入H。“氧化”的離子方程式為;濾渣A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學式)。
(4)工藝中分步加入Na2c的作用是;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應限制加入NaClO與NaOH的物質的
量之比為o
(5)工業上,用鎂為陽極,電解0.Imol/LNiCk溶液與肯定量NH4cl組成的混合溶液,可得高純度的球形
超細保粉。當其他條件肯定時,NH£1的濃度對陰極電流效率(電流效率是指電解時,在電極上實際沉積的
物質的量與理論析出量之比)及保的成粉率的影響如圖所示:
,>7fc>e
s
S所
1
W
、HJ.昨收,it?I
①為獲得圖純度的球形超細鑲粉,NH4C1溶液的濃度最好限制為mol/L
②當NH£1溶液的濃度大于15g/L時,陰極有氣體生成,導致陰極電流效率降低,請結合平衡移動原理說明
其緣由:o
2++3+
【答案】+3溫度高,HC1揮發加快2Fe+2H+H2O2=2Fe+2H2OFe(0H)3將Fe"和Ni"分別沉淀
出來1:40.2隨著NH;濃度增大,水解平衡NHj+HQy=NHs?壓0+H+向右移動,H+濃度增大,
導致陰極析出壓
【解析】鎂廢料用鹽酸酸浸后得酸浸后的酸性溶液中含有Ni,CF,另含有少量Fe,Fe"、A產等,加入過
氧化氫氧化亞鐵離子為鐵離子,加入碳酸鈉溶液調整溶液的pH,使鋁離子、鐵離子全部沉淀,過濾后的濾
液中再加入碳酸鈉沉淀銀離子得NiCOs,濾液A中含有NaCl等物質,將Nit%再溶于鹽酸,得氯化銀溶液,
向其中加入次氯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可得Nig則。
(1)氧元素是一2價,依據正負價代數和為0可知NizOs中Ni的化合價為+3價。
(2)由于濃鹽酸易揮發,所以溫度過高,導致HC1揮發加快,因此溫度不能太高。
(3)依據以上分析可知加入HQ氧化亞鐵離子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H,+HQ2=2Fe"+2H20;通過限制pH使鐵
離子轉化為氫氧化鐵沉淀,所以濾渣A的主要成分是Fe(OH)30
(4)依據以上分析可知工藝中分步加入Na2c的作用是將Fe"和Ni?+分別沉淀出來;在堿性溶液中次氯酸
鈉氧化鎂離子的方程式為2Ni2++Cl(T+40H三Ni。(+C「+2Ha,所以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應限制加入NaClO
與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o
(5)①依據圖可知,NH4cl的濃度為10.7g?L時,銀的成粉率最高,10.7g氯化錢是0.2mol,所以NH£1
的濃度最好限制為0.2mol/Lo
②當NH£1濃度大于15g?!?時,陰極有氫氣生成,導致陰極電流效率降低。這是由于隨著NH;濃度增大,
水解平衡加4*+40^^阿3叩20+11+向右移動,濃度增大,導致陰極析出壓。
16.(天津市紅橋區2025屆高三上學期一模考試)氮及其化合物在工農業生產和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
(1)氨氣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氨態氮肥是常用的肥料。
哈伯法合成氨技術的相關反應為:N2(g)+3HMg)-2NL(g)AH=-93kJ/mol,實際生產中,常用工藝條件:
Fe作催化劑,限制溫度773K、壓強3.0X10‘Pa,原料氣中N?和乂物質的量之比為1:2.8。
①合成氨技術是氮的固定的一種,屬于(選填“大氣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
②合成氨反應常用鐵觸媒催化劑,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以加快反應速率B.可以變更反應熱
C.可以削減反應中的能耗D.可以增加活化分子的數目
③關于合成氨工藝的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原料氣中N,過量,是因N?相對易得,適度過量有利于提高壓的轉化率
B.限制溫度(773K)遠高于室溫,是為了保證盡可能高的平衡轉化率和快的反應速率
C.當溫度、壓強肯定時,在原料氣⑹和小的比例不變)中添加少量惰性氣體,有利于提高平衡轉化率
D.分別空氣可得用,通過自然氣和水蒸氣轉化可得比,原料氣須經過凈化處理,以防止催化劑中毒和平安
事故發生
(2)月井(NzHj是氮的氫化物之一,其制備方法可用次氯酸鈉氧化過量的氨氣。
①次氯酸鈉溶液顯堿性,表示原理的離子方程式是o
②常溫下,該水解反應的平衡常數為K=1.0X10%ol/L,則LOmol/LNaClO溶液的pH=。
③股與N2O4氧化反應生成N?和水蒸氣。
已知:N2(g)+2O2(g)=N204(1)AH=-19.5kJ/mol
N2H&(1)+O2(g)=Nz(g)+2H20(g)AH=-534.2kJ/mol
請寫出朋和N204反應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o
+-
⑶在NH&HC03溶液中,反應NH4+HC03+H20^^NH3-H20+H2C03的平衡常數K=。(已知常溫下NH3-H20的
5
電離平衡常數Kb=2X10',H2cO3的電離平衡常數Kai=4X10/)。
-
【答案】人工固氮BCADC10+H20^^HC10+0H112N2H4(1)+N204(g)=3N2(g)+4H20(g)
△H=-1048.9kJ/mol1.25X103
【解析】(1)①N?與H?在催化劑存在時,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發生反應產生NH”該反應屬于氮的固定,是
人工固氮;
②A.鐵觸媒是合成氨氣的催化劑,由于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使更多的分子變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數增
加,反應速率加快,A正確;
B.催化劑可以變更反應途徑,但不能變更物質的始態和終態,因此不行以變更反應熱,B錯誤;
C.由于催化劑不能變更物質的始態和終態,因此不能變更反應過程的能量變更,所以不能削減反應中的能
耗,C錯誤;
D.由于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使更多的一般分子變為活化分子,所以可以增加活化分子的數目,D正
確;
故合理選項是BC;
③A.合成氨氣中N?、上反應的物質的量的比是1:3,加入的原料氣中N2和田物質的量之比為1:2.8,N?過
量,是因N,相對易得,適度過量可以加快反應速率,由于增大了一種反應物的濃度,可以使化學平衡正向
移動,從而可以使其它反應物的轉化率提高,從而可提高出的轉化率,A正確;
B.限制溫度(773K)遠高于室溫,主要是因為在此溫度下催化劑的活性最大,由于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
應,所以上升溫度,化學平衡逆向移動,反應物平衡轉化率降低,B錯誤;
C.當溫度、壓強肯定時,在原料氣⑹和壓的比例不變)中添加少量惰性氣體,由于不能變更任何一種反應
物的濃度,因此對物質平衡轉化率無影響,C錯誤;
D.空氣的主要成分是凡、O2,分別空氣可得弗,通過自然氣和水蒸氣轉化可得上,原料氣N2、H,必需經過凈
化處理,以防止催化劑中毒導致失去催化活性及發生平安事故發生,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AD;
(2)①次氯酸鈉是強堿弱酸鹽,在溶液中C10「會發生水解反應:CIJ+H2O-HC10+0H,最終達到平衡時,
溶液中c(OH)>c(H+),所以溶液顯堿性;
c(HClO^c(OH')C2(OH'\
②C10「的水解平衡常數K==1.0X10-6mol/L,
clClO)c(C!O-\
c2(OHO=1.Omol/LX1.0X10-6mol/L=l.0XlOmoP/L2,所以c(Olf)=l.OX103mol/L,則
KMl.OxlO-14
歷寸<°義1。%]兒所以溶液的
@(i)N2(g)+20.(g)=N204(1)AH=-19.5kJ/mol
(ii)N2H4(1)+02(g)=N2(g)+2H20(g)△H=-534.2kJ/mol
(ii)X2-(i),整理可得2N2H4(l)+N2()4(g)=3N2(g)+4H2O(g)AH=-1048.9kJ/mol
(3)反應岫++103-+比0=陽3?H2O+H2CO3的平衡常數
XIO'%
17.(山東師范高校附屬中學2025屆高考考前模擬)無水四氯化錫(SnCL)常用作有機合成的氯化催化劑。
試驗室可用熔融的錫與CL反應制備SnCL。擬利用圖中的儀器,設計組裝一套試驗裝置制備SnCL(每個裝
置最多運用一次)。
已知:①有關物理性質如下表
物質顏色、狀態熔點/℃沸點/℃
Sn銀白色固體231.92260SnCl?易水解,SnCi易水解生成固態二氧
化錫,錫與CL反應過程放出大量的熱
SnCl4無色液體-33114
SnCl2無色晶體246652
2+2+4+2-+3+3+
②Fe"+Sn—Fe+SnFe"+Cr207+H—Fe+Cr+H20(未配平)
回答下列問題:
(1)“冷凝管”的名稱是,裝置II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用玻管(未畫出)連接上述裝置,正確的依次是(填各接口的代碼字母)o
(3)如何檢驗裝置的氣密性,試驗起先時的操作為o
(4)假如將制取的四氯化錫少許暴露于空氣中,預期可看到的現象是出現白色煙霧,化學方程式為o
(5)可用重銘酸鉀滴定法測定產品中的SnCL的含量,精確稱取該樣品mg放于燒杯中,用少量濃鹽酸溶解,
加入過量的氯化鐵溶液,再加水稀釋,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于錐形瓶中,用0.lOOOmol?I?重銘
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液15.00mL,則產品中SnCk的含量為—%(用含m的代數式表示),在
測定過程中,測定結果隨時間延長漸漸變小的緣由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直形冷凝管2Mn0「+16H++10Cr=2Mn2++5C12t+8H2BIHEFNACDJK或BIHEFNACDKJ關閉滴
液漏斗活塞,將裝置最終端的導氣管插入水中,微熱燒瓶,在導管末端有氣泡產生,冷卻燒瓶,在導管內
形成一段高于液面的水柱,一段時間不發生變更,說明氣密性良好先打開H中的活塞,待I中燒瓶充
2+4+
溢黃綠色氣體后,點燃I中的酒精燈SnCl4+2H20=SnO2+4HCl855/m2Sn+02+4H=2Sn+2H20
【解析】
(1)“冷凝管”的名稱是直形冷凝管;裝置H中是KMnO”和HC1制備氯氣的反應,高錦酸鉀中的錦元素由
+7價降低到+2價生成Mn。HC1中的氯元素由價上升到0價生成氯氣,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2+
2Mn0f+16H+10Cl=2Mn+5C12f+8H20o本小題答案為:直形冷凝管;2Mn0J+16H++10C1=2Mn”+5C12f+8H20o
(2)裝置H為制備氯氣的裝置,產生的氯氣中會混有HC1和水蒸氣等雜質氣體,將氣體通過V裝置,V裝
置中的飽和食鹽水可除去HCL再將氣體通過IV裝置,W裝置中的濃硫酸可除去水蒸氣,可得到干燥、純凈
的氯氣。將氯氣通入I裝置,氯氣與Sn反應可制得SnCL蒸氣,將SnCL蒸氣經裝置III冷卻,可得到SnCl4
液體。由于SnCL易水解,為防止外界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裝置III以及汲取多余Ck防污染大氣,可在裝置
III后連接VI裝置。依據上述分析該裝置的連接依次是BIHEFNACDJK或BIHEFNACDKJ。本小題答案為:
BIHEFNACDJK或BIHEFNACDKJ。
(3)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用加熱法,操作為:關閉滴液漏斗活塞,將裝置最終端的導氣管插入水中,微熱燒
瓶,在導管末端有氣泡產生,冷卻燒瓶,在導管內形成一段高于液面的水柱,一段時間不發生變更,說明
氣密性良好;防止Sn與反應以及防止生成的SnCL水解,試驗起先應先通CL排盡裝置中空氣,故試驗起
先時的操作為:先打開n中的活塞,待I中燒瓶充溢黃綠色氣體后,點燃I中的酒精燈。本小題答案為:
關閉滴液漏斗活塞,將裝置最終端的導氣管插入水中,微熱燒瓶,在導管末端有氣泡產生,冷卻燒瓶,在
導管內形成一段高于液面的水柱,一段時間不發生變更,說明氣密性良好;先打開n中的活塞,待I中燒
瓶充溢黃綠色氣體后,點燃I中的酒精燈。
(4)依據表格所給信息,SnCL易水解生成固態二氧化錫,將四氯化錫少許暴露于空氣中,還可看到白色煙
霧,說明水解產物中還有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形成鹽酸小液滴,現象為白霧,化學方程式為SnCl4+2H20
=Sn02+4HClo本小題答案為:SnCl4+2H20=SnO2+4HCl.
(5)用重銘酸鉀滴定法測定SnCk時,發生的反應為2Fe"+Sn2*=2Fe2++Sn'+、6Fe2++Cn。/
+3+3t
+14H=6Fe+2Cr+7H20,可得關系式3Sn"~Cr2。產(或依據得失電子守恒推斷),試驗中消耗的門(&*。7)=
-l
0.lOOOmol-LX0.015L=0.0015mol,則25.OOmLSnCb溶液中n(SnCl2)=0.0015molX3=0.0045mol,則
250.OOmLSnClz溶液中n(SnCl2)=0.045mol,m(SnCl2)=0.045molX190g/mol=8.55g,則mg產品中SnCL的含
量為8.55g/mgX100%=——%;依據反應"FeaSn^ZFe'Sn""得出Sr?*的還原性強于Fe。Sr?*在空氣中
m
易被氧化,測定結果隨時間延長漸漸變小是因為SnCk被氧氣氧化,發生25小+02+41=2$/+2壓0反應,滴
定時消耗的重銘酸鉀的量削減,由此計算出的SnCl?量減小,測量結果變小。本小題答案為:855/m;
2+4+
2Sn+02+4H=2Sn+2H20o
18.(武漢市武昌區2025屆高三五月調研考試)亞硝酰氯(C1N0)是有機物合成中的重要試劑,其沸點為一
5.5℃,易水解。已知:AgNOz微溶于水,能溶于硝酸,AgN02+HN03=AgN03+HNO2,某學習小組在試驗室用CL
和NO制備C1N0并測定其純度,相關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制備Cl2的發生裝置可以選用(填字母代號)裝置,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氣,選擇合適的裝置,其連接依次為a-(按氣流方向,用小寫
字母表示)。
(3)試驗室可用圖示裝置制備亞硝酰氯:
①試驗室也可用B裝置制備NO,X裝置的優點為。
②檢驗裝置氣密性并裝入藥品,打開K”然后再打開鼠,通入一段時間氣體,其目的是,然
后進行其他操作,當Z中有肯定量液體生成時,停止試驗。
(4)已知:C1NO與HQ反應生成HNO?和HCE
①設計試驗證明HNO,是弱酸:?(僅供應的試劑:鹽酸、lmol?LHN02溶液、NaN02
溶液、紅色石蕊試紙、藍色石蕊試紙)。
②通過以下試驗測定C1NO樣品的純度。取Z中所得液體m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
樣品溶于錐形瓶中,以KzCrO4溶液為指示劑,用cAgNOs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的體
積為20.00mL。滴定終點的現象是,亞硝酰氯(C1N0)的質量分數為。(已知:Ag2CrO4
12
為磚紅色固體;L(AgCl)=1.56X10-Ksp(Ag2Cr04)=lX10')
A
+2+++
【答案】A(或B)MnO2+4H+2Cr=Mn+Cl2t+2H202Mn0f+10Cr+16H=2Mn+5Cl2t+8H20)
f-gfcfb-d-e-j-h隨開隨用,隨關隨停排干凈三頸燒瓶中的空氣用玻璃棒蘸取NaNOz
溶液,點在紅色石蕊試紙中心,若試紙變藍,說明HNOz是弱酸滴入最終一滴標準液,生成磚紅色沉淀,
且半分鐘內無變更空出%
m
【解析】(1)可以用二氧化錦和濃鹽酸加熱下制備氯氣,發生裝置屬于固液加熱型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A
=+=2+
為MnO2+4HCl(濃)MnCl2+Cl2t+2H20,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UMn+Cl2t+2H=0,(或用KMrA與濃
鹽酸常溫下制備CL,發生裝置屬于固液不加熱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A
2++2+
2MnO4+10Cr+16H=2Mn+5Cl2t+8H20)故答案為:A(或B);MnO2+4H+2Cr=Mn+Cl2f+2H20(或
+2+
2MnO4+10Cr+16H=2Mn+5C12f+8H20)?
(2)制得的氯氣中會混有水蒸氣和氯化氫,用飽和食鹽水除氯化氫,濃硫酸汲取水分,用向上排空氣法收
集氯氣,最終進行尾氣處理,故其連接依次為f-gfc-b-d-e-jfh;故答案為:
(3)①試驗室也可用B裝置制備NO,X裝置的優點為隨開隨用,隨關隨停,故答案為:隨開隨用,隨關
隨停。
②檢驗裝置氣密性并裝入藥品,打開心,然后再打開通入一段時間氣體,其目的是把三頸燒瓶中的空
氣排盡,防止NO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故答案為:排干凈三頸燒瓶中的空氣;
(4)①要證明HNOz是弱酸可證明HNO?中存在電離平衡或證明NaNO,能發生水解,依據題目供應的試劑,應
證明NaNO?溶液呈堿性;故設計的試驗方案為:用玻璃棒蘸取NaNO,溶液,點在紅色石蕊試紙中心,若試紙
變藍,說明HNO?是弱酸,故答案為:用玻璃棒蘸取NaNOz溶液,點在紅色石蕊試紙中心,若試紙變藍,說明
HNO?是弱酸。
②以K£rO&溶液為指示劑,用cmol?LAgNCh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滴定終點的現象是:滴入最終一滴標
準液,生成磚紅色沉淀,且半分鐘內無變更;取Z中所得液體m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
mL中滿意:n(CINO)=n(Cr)=n(Ag+)-cX0.02L=0.02cmol,則250mL溶液中n(CINO)=0.2cmol,m(CINO)
=nXM=0.2cmolX65.5g/mol=13.leg,亞硝醐氯(CINO)的質量分數為(13.leg+mg)XlOO%」.。。%,故
m
答案為:滴入最終一滴標準液,生成磚紅色沉淀,且半分鐘內無變更;里曳%。
m
19.(江蘇省鹽城市2025屆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某校同學設計下列試驗,探究CaS脫除煙氣中的SO?并回
收S。試驗步驟如下:
步驟L稱取肯定量的CaS放入三口燒瓶中并加入甲醇作溶劑(如下圖所示)。
步驟2.向CaS的甲醇懸濁液中緩緩通入肯定量的S02?
步驟3.過濾,得濾液和濾渣。
步驟4.從濾液中回收甲醇(沸點為64.7°C),所得殘渣與步驟3的濾渣合并。
步驟5.用CSz從濾渣中萃取回收單質So
(1)圖中用儀器X代替一般分液漏斗的突出優點是。
(2)三口燒瓶中生成硫和亞硫酸鈣的化學方程式為,三口燒瓶中最終殘留固體中含肯定
量的CaSO4,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拌合站罐車安全協議書
- 茶房合作協議書
- 部門交接協議書
- 策劃宣傳協議書
- 研磨介質協議書
- 房屋免打孔分割協議書
- 終止探望協議書
- 姑娘和婆婆同住協議書
- 酒業入股協議書
- 碰車解決協議書
- 交通安全與事故預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山東理工大學
- 資料員《專業管理實務》知識點必考必練試題庫200題(含詳解)
- 新學位法專題講座課件
- 春夏秋冬主持稿
- (正式版)JBT 14581-2024 閥門用彈簧蓄能密封圈
- 消防系統運行與維護方案
- 24第11課第二框教案《民法保護我們的權利》
- 廣交會參展計劃書
- TIMAAMM 003-2023 蒙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 24項壓力感知量表(PSS)
- 星辰大海合唱簡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