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試驗探究題
試驗題(共13題)
1.以5、NaOH、(NH2)2CO(尿素)和SO?為原料可制備N2H廠時(水合期0和無水Na2s。3,其
主要試驗流程如下:
NaOH溶液SO:
Cl:—?步Wl—?山驟IITjIII卜一步龍轉用IV卜一?Nu:,。]
水合肺溶液
已知:①C12+20H-^=C10-+Cr+H20是放熱反應。
②Mh?H20沸點約118℃,具有強還原性,能與NaClO猛烈反應生成②
(1)步驟I制備NaClO溶液時,若溫度超過40℃,CL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ClOs和NaCl,
其離子方程式為;試驗中限制溫度除用冰水浴外,
還需實行的措施是?
(2)步驟II合成N出4?H20的裝置如圖T所示。NaClO堿性溶液與尿素水溶液在40℃以下反
應一段時間后,再快速升溫至110℃接著反應。試驗中通過滴液漏斗滴加的溶液是
;運用冷凝管的目的是。
(3)步驟IV用步驟III得到的副產品Na2c制備無水NazSOs(水溶液中H2sO3、HSO;、SO:隨
pH的分布如圖也所示,Na2s。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T所示)。
020406080100
溫度”
圖一3
①邊攪拌邊向Na2c。3溶液中通入SO,制備NaHSOs溶液。試驗中確定何時停止通S02的試驗操作
為o
②請補充完整由NaHSOs溶液制備無水Na2s。3的試驗方案:,用少
量無水乙醇洗滌,干燥,密封包裝。
2.某同學利用CL氧化LMnO,制備KMnO』的裝置如下圖所示(夾持裝置略):
已知:銃酸鉀(KMnOj在濃強堿溶液中可穩定存在,堿性減弱時易發生反應:
3MnOf+2H2O=2MnO;+MnO2J+4OH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a的作用是;裝置C中的試劑為;裝置A中制
備Cl2的化學方程為o
(2)上述裝置存在一處缺陷,會導致KMnO&產率降低,改進的方法是。
(3)KMnO4常作氧化還原滴定的氧化劑,滴定時應將KMnOq溶液加入(填“酸式”或
“堿式”)滴定管中;在規格為50.00mL的滴定管中,若KMnOi溶液起始讀數為15.00mL,此時
滴定管中KMnO&溶液的實際體積為(填標號)?
A.15.00mLB.35.00mLC.大于35.00mLD.小于15.00ml
(4)某FeCM.2H2O樣品中可能含有的雜質為Fez(CO)3、H2C204.2H2,采納KMnO」滴定法測定
該樣品的組成,試驗步驟如下:
I.取mg樣品于錐形瓶中,加入稀H2s0&溶解,水浴加熱至75℃。用cmol.L的KMnOa溶液
趁熱滴定至溶液出現粉紅色且30s內不褪色,消耗KMn()4溶液VimL。
II.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適量還原劑將Fe>完全還原為Fe",加入稀H2sOa酸化后,在75℃接著用
KMnOq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現粉紅色且30s內不褪色,又消耗KMnO,溶液V犯L。
樣品中所含H2c2HQ(M=126g-mo『)的質量分數表達式為。
下列關于樣品組成分析的說法,正確的是(填標號)。
A.卷=3時,樣品中肯定不含雜質
V2
B.》■越大,樣品中H2c20/2凡0含量肯定越高
V2
C.若步驟I中滴入KMnO,溶液不足,則測得樣品中Fe元素含量偏低
D.若所用KMnO,溶液實際濃度偏低,則測得樣品中Fe元素含量偏高
3.過氧化鈣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試劑、醫用防腐劑、消毒劑。以下是一種制備過氧
化鈣的試驗方法?;卮鹣铝袉栴}:
(一)碳酸鈣的制備
「一池渣
鹽酸雙班水和氨水過漁
(含少量鐵的氧化物)一*耳火煮沸------
①.濾液嚕鯉些Cag
(1)步驟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顆粒長大,有利于
(2)下圖是某學生的過濾操作示意圖,其操作不規范的是(填標號)。
a.漏斗末端頸尖未緊靠燒杯壁
b.玻璃棒用作引流
C.將濾紙潮濕,使其緊貼漏斗壁
d.濾紙邊緣高出漏斗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輕輕攪動以加快過濾速度
(二)過氧化鈣的制備
稀鹽酸、煮沸、過注氨水和雙弱水過濁
683^滋液冰?、?'臼色結晶
(3)步驟②的詳細操作為逐滴加入稀鹽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體,此時溶液呈__性(填
“酸”、“堿”或“中”)o將溶液煮沸,趁熱過濾。將溶液煮沸的作用是o
(4)步驟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須要在冰浴下進行,緣由是0
(5)將過濾得到的白色結晶依次運用蒸儲水、乙醇洗滌,運用乙醇洗滌的目的是。
(6)制備過氧化鈣的另一種方法是:將石灰石燃燒后,干脆加入雙氧水反應,過濾后可得到
過氧化鈣產品。該工藝方法的優點是,產品的缺點是—
4.硫代硫酸鈉在紡織業等領域有廣泛應用。某愛好小組用下圖裝置制備Na2s20「5凡。。
合成反應:SO2+Na2CO3=Na2SO3+CO2
2Na2S+3so2=2Na2sO3+3SNa2SO3+S—Na2S2O3
滴定反應:I2+2Na2S2O3=2NaI+Na2S4O6
已知:Na2s2O3JHQ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50c起先失結晶水。
試驗步驟:
I.Na2s2O3制備:裝置A制備的SO2經過單向閥通入裝置C中的混合溶液,加熱、攪拌,至
溶液pH約為7時,停止通入SO。氣體,得產品混合溶液。
II.產品分別提純:產品混合溶液經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得到Na2s2O3JH?。
產品。
III.產品純度測定:以淀粉作指示劑,用Na2s2O/5H2。產品配制的溶液滴定碘標準溶液至滴
定終點,計算Na2s2。3-5凡。含量。
請回答:
(1)步驟I:單向閥的作用是;裝置C中的反應混合溶液pH過高或過低將導致產率降低,
緣由是o
(2)步驟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o
A快速蒸發溶液中水分,可得較大晶體顆粒
B蒸發濃縮至溶液表面出現品晶膜時,停止加熱
C冷卻結晶后的固液混合物中加入乙醇可提高產率
D可選用冷的Na2c溶液作洗滌劑
(3)步驟III
①滴定前,有關滴定管的正確操作為(選出正確操作并按序排列):
檢漏一蒸儲水洗滌f()_()_()_()_()一起
先滴定。
A烘干B裝入滴定液至零刻度以上C調整滴定液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D用洗耳球
吹出潤洗液E解除氣泡F用滴定液潤洗2至3次G記錄起始讀數
②裝標準碘溶液的碘量瓶(帶瓶塞的錐形瓶)在滴定前應蓋上瓶塞,目的是
③滴定法測得產品中Na2s2O3行凡。含量為100.5%,則Na2s力凡。產品中可能混有的物質
是o
5.某純堿樣品中含有少量NaCl雜質,現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純堿樣品中Na£03的質量分數
(鐵架臺、鐵夾等在圖中均已略去;堿石灰是生石灰與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可以汲取水和二氧
化碳)O
稀硫酸
a
①按圖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②精確稱得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D的質量為80.20g;
③精確稱得20.00g純堿樣品放入容器b中;
④打開分液漏斗a的旋塞,緩緩滴入稀硫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
⑤打開彈簧夾,往試管A中緩緩鼓入肯定量空氣;
⑥然后稱得干燥管D的總質量為86.36g;
⑦重復步驟⑤和⑥的操作,直到干燥管D的質量不變,為86.80go
試回答:
(1)裝置B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裝置A中試劑X應選用足量的()
A.飽和NaCl溶液B.濃H2sO,
C.NaHCOs溶液D.NaOH溶液
(3)①請用文字敘述裝置C的作用:o
②請用文字敘述裝置E的作用:=
(4)假如將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換成濃度相同的鹽酸,則會導致測定結果(填“偏大”、
“偏小”或“不變”,下同);若沒有操作⑤⑦,則會導致測定結果。
(5)依據試驗中測得的有關數據,計算出純堿樣品Na2C03的質量分數為。
6.硫代硫酸鈉(NaSOj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堿性環境中穩定,在酸性溶
液中分解產生S、S02o
I.Na2s2O3的制備。工業上可用反應:2Na?S+Na2co3+4S02=3NaS03+COz制得,試驗室模擬該工
業過程的裝置如圖所示。
(l)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中試劑為。
(2)反應起先后,c中先有渾濁產生,后又變澄清。此渾濁物是o
(3)試驗中要限制S0?生成速率,可以實行的措施有(寫出兩條)。
⑷為了保證硫代硫酸鈉的產量,試驗中通入的S0?,不能過量,緣由是o
⑸制備得到的Na2s2O3中可能含有Na2s03、Na2sO,等雜質。設計試驗,檢測產品中是否存在Na2s0」:
II.探究Na2s2O3與金屬陽離子的氧化還原反應。
資料:i.Fe3++3S2(V-0Fe(Sa)3"(紫黑色)
ii.Ag2s2O3為白色沉淀,Ag2sG可溶于過量的S2O3"
裝置編號試劑X試驗現象
混合后溶液先變成紫黑色,30s后溶
W0.2mL①Fe(NO3)3溶液
0.1mol/L
X溶液液幾乎變為無色
rn
2mL先生成白色絮狀沉淀,振蕩后,沉
0.1md/L
凱、小O,溶液②AgNOs溶液
淀溶解,得到無色溶液
(6)依據試驗①的現象,初步推斷最終Fe"被S?0產還原為Fe",通過—(填操作、試劑和現象),
進一步證明生成了Fe2+。從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說明試驗I的現象:―。
⑺同濃度氧化性:Ag+>Fe,試驗②中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緣由是—。
(8)進一步探究Ag,和S2O產反應。
裝置編號試劑X試驗現象
10.2mL
0.1mol/L
V—、,舟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狀沉淀,沉淀很快變為
③AgNOs溶液
2mL黃色、棕色,最終為黑色沉淀。
0.1mol/L
凱、溶液
試驗③中白色絮狀沉淀最終變為黑色沉淀(Ag?S)的化學方程式如下,填入合適的物質和系數:
Ag2s2O3+=Ag?S+
(9)依據以上試驗,NaSOs與金屬陽離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和—有關(寫出兩條)。
7.保險粉N&SQ大量用于印染業,并用來漂白紙張、紙漿和陶土等。某化學愛好小組同學用
甲酸法制取保險粉的裝置如圖所示(加持裝置略去)。
Na2SO3
已知:保險粉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具有強還原性,在空氣中易被氧化:
2Na2szCVOz+ZHzONaHSOs或Na2s2O4+02+H20=NaHSO3+NaHSO4.試驗時先把甲酸(HCOOH)與溶于甲
醇和水混合溶劑的NaOH混合,再通入SO?氣體?;卮鹣铝袉栴}:
(1)儀器a的名稱是;裝置B的作用是o
(2)裝置C中甲醇不參與反應,甲醇的作用是;生成Na2s仙的離子方程式為。
(3)下列有關該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填序號)。
A.可用硝酸和BaCk溶液檢驗制得的Na&04中是否混有NaHS04
B.試驗中甲酸和NaOH最合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C.用岫排盡裝置內的空氣,有利于提高的Na2s2(X純度
D.得到Na2s2O4固體后可用甲醇洗滌
(4)測定產品中Na2s2O4質量分數,其試驗步驟如下,精確稱取0.5000g產品放入錐形瓶中,加
入適量水使其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甲醛,充分反應,再滴加幾滴指示劑,用0.2000mol?L
的標準L溶液滴定,至終點時,消耗25.00mL標準L溶液。試驗過程中涉及的反應:
Na2S204+2HCH0+H,0=NaHSO3?HCHO+NaHSO2?HCHO;NaHS02?HCH0+2I2+2H20=NaHS04+HCH0+4HI?
該試驗加入指示劑是,產品Na2s2O4(M=174g?1110廣)的質量分數為%(保留一
位小數)。
⑸探究Na盡的性質。隔絕空氣加熱NES。固體完全分解是到固體產物Na2S03,Na2s2O3和S02,
但該愛好小組沒有做到完全隔絕空氣,得到的固體產物中還含有NazSO”請設計試驗證明該分
解產物中含有Na2s04。試驗方案是o(可選試劑:稀鹽酸、稀硫酸、稀硝酸、BaCb溶液、
KMr。溶液)
8.氨氣與適量氯氣混合反應可生成NH4cl(俗稱腦砂)和一種無污染的氣體。某學習小組利用
下列裝置模擬該反應,請回答相關問題。
(1)該試驗中所需的氯氣是用濃鹽酸與MnOz反應制取。裝置A中儀器X的名稱為—;X中發生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
(2)要得到干燥純凈的氯氣,上述A、B、C裝置的連接依次依次為a-(用小寫字母表示)。
(3)利用E裝置,將適量氨氣與氯氣充分混合反應氨氣應從(用小寫字母表示)通入,反
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可能視察到的現象是o
(4)《唐本草》記載腦砂入藥可以散瘀消腫,自然腦砂含少量NH,C1,現取自然腦砂進行NH£1
含量測定。精確稱取肯定質量腦砂,與足量的氧化銅混合,如下圖所示進行試驗。已
知:2NH£1+3CUO=3CU+N2+2HC1+3H2。
①為順當完成有關物理量的測定,請完善下列表格:
測量時間點加熱前當視察到_____現象時
測量內容—停止加熱,冷卻,稱量H裝置的總質量
②假如不用J裝置,測出NH4C1的含量將(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兀
9.硼氫化鈉(NaBHD通常為白色粉末,簡潔吸水潮解,在有機合成中被稱為“萬能還原劑
制備硼氫化鈉的流程如圖:
異丙胺
步驟I:硼酸三甲酯[B(0CH3)31的制備(已知硼酸三甲酯能水解)。將硼酸(胡。3)和適量甲醇加
入圓底燒瓶中,然后緩慢地加入濃硫酸,振蕩,在燒瓶上加裝分儲柱a,用電爐經水浴鍋加熱,
回流2小時,收集硼酸三甲酯與甲醇共沸液。裝置如圖所示(夾持裝置略去,下同)。
電爐
⑴直形冷凝管冷卻水應從(填“b”或"C”)接口進入。
(2)濃硫酸的作用是o
(3)本試驗采納水浴加熱,優點是;U形管中試劑為,其作用是
⑷步驟H:NaBHt的制備。在240℃條件下進行,硼酸三甲酯[B(0CH3)3]與NaH反應制取NaBH”
同時生成C&ONa,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0
(5)已知:NaB也可溶于異丙胺(熔點:沸點:33℃),甲醇鈉不溶于異丙胺。步驟m中
萃取時可采納索氏提取法,其裝置如圖所示。試驗時燒瓶中溶劑受熱蒸發,蒸汽沿導管2上
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濾紙套筒1中,進行萃取。萃取液液面達到虹吸管3頂端時,
經虹吸管3返回燒瓶,從而實現連續萃取。當萃取完全后,硼氫化鈉在___________(填“圓
底燒瓶”或“索氏提取器”)中。
索氏*取a
1虹及管
(6)分別NaBH4并回收溶劑,采納的方法是0
10.乳酸亞鐵晶體([CH3cH(O^COObFe?3L0,Mr=288)可由乳酸與FeCOs反應制得,它易溶于
水,是一種很好的補鐵劑。
I.制備碳酸亞鐵(裝置如圖所示)
(2)試驗操作如下:關閉活塞2,打開活塞1、3,加入適量稀硫酸反應一段時間,其目的是
;然后關閉活塞1,接下
來的操作是;一裝置C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II.制備乳酸亞鐵
向純凈的FeC03固體中加入足量乳酸溶液,在75℃下攪拌使之充分反應。
(3)為防止乳酸亞鐵變質,在上述體系中還應加入
(4)為證明乳酸亞鐵中含有Fe7選擇的檢驗試劑為
III.乳酸亞鐵晶體純度的測量
經過過濾、隔絕空氣低溫蒸發、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等操作,獲得乳酸亞鐵晶體后
(5)兩位同學分別用不同的方案進行測定:
①甲同學通過KMnO,滴定法測定樣品中Fe”的含量計算樣品純度,所得純度總是大于100%,其
緣由可能是
②乙同學經查閱文獻后改用(NHj4Ce(S03滴定法測定樣品中Fe?+的含量計算樣品純度(反應中
3+-1
Ce"被還原為Ce),稱取6.00g樣品配成250.00mL溶液,取25mL,用0.1mo>L(NH4)4Ce(S04)4
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液20.00mL。則產品中乳酸亞鐵晶體的純度為
11.MnzOs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在電磁和有機合成等領域應用廣泛。某學習小組在試驗室
用CH,還原MnO2制備MnzOs,并測定產品純度。請回答下列問題:
I.制備(試驗裝置如圖所示)
Q稀醋酸ri堿石灰
MnO2
已知:Al4C3+12H20==4Al(0H)3+3CH4t=
(1)儀器a的名稱為
(2)用稀醋酸代替水的優點有
(3)連接好試驗裝置,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并加入相應試劑。向燒瓶中滴加稀醋酸之后,在點燃
酒精燈之前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儀器b中同時生成兩種能參與大氣循環的物質,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指出上述試驗裝置有一處明顯的缺陷
II.測定產品中MnzOs的純度(只考慮產品中混有少量未參與反應的MnO2)
i.試驗結束后,取儀器b中所得固體7.19g,加入足量硫酸酸化的KI溶液,使固體中鎰元素
全部轉化為Mn2+;
ii.將所得溶液稀釋至500mL;
iii.取25.00mL稀釋后的溶液,滴加幾滴淀粉溶液,用0.200moi?!?的Na2s◎標準溶液滴定,
達到滴定終點時,消耗25.OOmLNaSOs標準溶液。(已知:L+2Na2sQ3==Na2sQ+2NaI)
(1)步驟i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終點的標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取固體中MnG的質量分數為(計算結果精確到0.1%)
(4)下列操作使測定結果偏高的是
A.滴定前平視,滴定終點俯視讀數
B.盛放NazSzOs標準溶液的滴定管未用標準液潤洗
C.硫酸酸化的KI溶液在空氣中靜置時間過長
D.滴定前正常,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內有氣泡
12.某合作學習小組的同學驗證文獻上用乙烯氣脫除氮氧化物。回答下列問題:
(1)甲組同學設計試驗制取純凈的乙烯氣體和N0。
①設計的制備C2H4裝置如圖所示:
ABC
濃硫酸
資料:C2H50HTCH2=CH2f+H20(i)
A
A
C2H50H+2H2S04(濃)-2C+2st+5H2。(副)
C+2H2S04(濃)箕。2t+2S02f+2H20(副)
寫出乙烯的電子式
裝置B中盛放的試劑為(填小寫字母)。
aKMnOa溶液bBe/CCL溶液c濃NaOH溶液d濃硫酸
②設計圖裝置制備NO氣體
裝置D燒瓶中的試驗現象為:;
裝置E盛放的試劑是o
⑵乙組利用甲組制得的C2H4和N0并選用下列裝置進行催化反應,并檢驗乙烯的氧化物C0和
CO?(部分裝置可重復運用,已知C2H4可被熱的CuO氧化為碳的氧化物,酸性高鋅酸鉀可氧化N0
和C2H4,不氧化CO)O
①各裝置的連接依次為:
C
fH-G-(按依次填一個或多個字母)
F
②K后接的G的作用是o
③酸性高鎰酸鉀溶液的作用是o
④證明乙烯的氧化產物中有co的現象是;
若NO還原為N2,乙烯氧化為等物質的量的CO和CO2,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13.通常用碳在高溫下還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粗硅(合鐵、鋁、硼、磷等雜質)與氯氣反
應生成四氯化硅(反應溫度450-500C),四氧化硅經提純后用氫氣還原可得高純硅。以下是試
驗室制備四氯化硅的裝置示意圖。(D的硬質玻璃管中盛裝粗硅)
連
接
足
氣
理
處
置
裝
相關信息如下:a.四氧化硅遇水極易反應生成硅酸和氯化氫;
b.硼、鋁、鐵、磷在高溫下均能與氯氣干脆反應生成相應的氯化物;
c.有關物質的物理常數見下表:
物質
SiCl4BCI3A1C13FeCl3PC15
沸點/℃57.712.8一315一
熔點/℃-70.0-107.2一一一
升華溫度/℃一一18030016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用碳在高溫下還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的化學方程式o
(2)寫出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o
(3)裝置A中g管的作用是;裝置C中的試劑是;
(4)裝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產物可通過多次蒸儲得到高純度四氯化硅,蒸儲后的殘留物中,
除鐵元素外可能還含有的雜質元素是(填寫元素符號)o
(5)寫出尾氣處理裝置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o
(6)本題試驗裝置中有一明顯的不足之處,請簡述你的改進方案及理由:o
14.某探討性學習小組擬對SO2和亞硫酸的性質進行探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I.探究SOz和Fe(N03)3溶液的反應
該小組用圖所示裝置達成試驗目的。已知:l.Omol/LFe(N03)3溶液的pH=l。
AB
(1)為解除空氣對試驗的干擾,滴加濃硫酸之前應進行的操作是O
(2)裝置B中產生了白色沉淀,說明SO?具有性。
(3)分析B中產生白色沉淀的緣由:
①觀點1:SO?與Fe”反應;觀點2:酸性條件下,SO?與NCV反應;觀點3:。
②按觀點1,裝置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為證明該觀點,應進一步確認生成的新物
質,試驗操作及現象是=
③按觀點2,只需將裝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換為等體積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條件下進行
試驗。此時應選擇的最佳溶液是(填序號)。
a.0.Imol/L稀硝酸
b.1.5mol/LFe(N03)2
c.3.Omol/LNaNOs溶液和0.Imol/L硫酸等體積混合的溶液
d.6.Omol/LNaNOs溶液和0.2mol/L鹽酸等體積混合的溶液
II.探究H2SO3的酸性強于HClOo
該小組用圖所示裝置達成試驗目的。
(4)裝置的連接依次為:純凈SO2一(選填字母),F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可證明H2s的酸性強于HC10的試驗現象是o
參考答案
A
1.3C12+6OH-=5C1+C1O3+3H2O緩慢通入CLNaClO堿性溶液削減水合月井的揮發
測量溶液的pH,若pH約為4,停止通SO2邊攪拌邊向NaHSOs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測量
溶液pH,pH約為10時,停止滴加NaOH溶液,加熱濃縮溶液至有大量晶體析出,在高于34℃
條件下趁熱過濾
【分析】
步驟I中Cb與NaOH溶液反應制備NaClO;步驟II中的反應為NaClO堿性溶液與尿素水溶液
反應制備水合脫;步驟IH分別出水合月井溶液;步驟IV由SO?與Na2c反應制備Na2S03o據此
推斷。
【詳解】
(1)溫度超過40℃,Ck與NaOH溶液發生歧化反應生成NaClOs、NaCl和H2,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為3cl“+6NaOH△5NaCl+NaC103+3H20,離子方程式為A5C1+C1O3+3H20?
由于CL與NaOH溶液的反應為放熱反應,為了削減NaClOs的生成,應限制溫度不超過40℃、
減慢反應速率;試驗中限制溫度除用冰水浴外,還需實行的措施是:緩慢通入CL。
(2)步驟H中的反應為NaClO堿性溶液與尿素水溶液反應制備水合腫,由于水合股具有強
還原性、能與NaClO猛烈反應生成此,為了防止水合朋被氧化,應逐滴滴加NaClO堿性溶液,
所以通過滴液漏斗滴加的溶液是NaClO堿性溶液。NaClO堿性溶液與尿素水溶液在HOC接著
反應,N出廠m0沸點約118℃,運用冷凝管的目的:削減水合股的揮發。
(3)①向Na2c溶液中通入SO?制備NaHSOs溶液,依據圖示溶液pH約為4時,HSOs.的物質的
量分數最大,則溶液的pH約為4時停止通入S02;試驗中確定何時停止通入S0?的試驗操作為:
測量溶液的pH,若pH約為4,停止通SO?。
②由NaHSOs溶液制備無水Na2s首先要加入NaOH將NaHSOs轉化為Na2SO3,依據含硫微粒與
pH的關系,加入NaOH應調整溶液的pH約為10;依據Na2s的溶解度曲線,溫度高于34℃析
出Na2s低于34℃析出Na2SO3-7H2O,所以從Na2s溶液中獲得無水NazSOs應限制溫度高于
34℃。因此由NaHSOs溶液制備無水Na2s0,的試驗方案為:邊攪拌邊向NaHSOs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測量溶液pH,pH約為10時,停止滴加NaOH溶液,加熱濃縮溶液至有大量晶體析出,
在高于34e條件下趁熱過濾,用少量無水乙醇洗滌,干燥,密封包裝。
【點睛】
本題將試驗原理的理解、試驗試劑和儀器的選用、試驗條件的限制、試驗操作的規范、試驗
方案的設計等融為一體,重點考查學生對試驗流程的理解、試驗裝置的視察、信息的獲得和
加工、試驗原理和方法運用、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等實力,也考查了學生運用比較、分析
等科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實力和思維的嚴密性。
2.平衡氣壓,使濃鹽酸順當滴下;NaOH溶液Ca(ClO)2+4HC1=CaCl2+2C12T+2H2O
在裝置A、B之間加裝盛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酸式CO-315C(VI-3V2)X1()O%
m
BD
【分析】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IO)2具有強氧化性,和濃鹽酸在A中發生歸中反應產生CL.CL和K2MnO4
在B中反應產生KMnO&,反應不完的Cl?用C汲取,據此解答。
【詳解】
(1)裝置A為恒壓分液漏斗,它的作用是平衡氣壓,使濃鹽酸順當滴下,C的作用是汲取反應
不完的Ck,可用NaOH溶液汲取,Ca(C10)2和濃鹽酸在A中發生歸中反應產生Ck,反應的化
學方程式為Ca(C10)2+4HCl=CaCl2+2Cl2f+2H20,故答案為:平衡氣壓,使濃鹽酸順當滴下;NaOH
溶液;Ca(CIO)2+4HCl=CaCl2+2Cl2t+2H20;
2--
(2)鋸酸鉀在濃強堿溶液中可穩定存在,堿性減弱時易發生3MnO4+2H2O=2MnO4+MnO2;+40H\
一部分MnO廠轉化為了MnOz,導致最終KMnO」的產率低,而濃鹽酸易揮發,干脆導致B中NaOH
溶液的濃度減小,故改進措施是在裝置A、B之間加裝盛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汲取揮發出來
的HC1,故答案為:在裝置A、B之間加裝盛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
(3)高銃酸鉀有強氧化性,強氧化性溶液加入酸式滴定管,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規格為
50.00mL的滴定管中實際的體積大于(50.00-15.00)mL,即大于35.00mL,故答案為:酸式;C;
(4)設FeC204-2H20的物質的量為xmoLFe2(C204)3的物質的量為ymol,H2C204-2H20的物質的
量為zmol,步驟I中草酸根和Fl+均被氧化,結合得失電子守恒有:2KMnO:5HEZOKCZO/),
12
KMn0r5Fe2+,所以gx+g(x+3y+z)=cV|xl(y3,步驟n中Fe?+被氧化,由KMnOjSFe。+可知,
|(x+2y)=cV2x10',聯立二個方程解得:z=2.5c(V-3V2)X101所以H2C204-2H20的質量分數
^2.5c(Vl-3V2)xl0-^l26><i()0%^0.315c(V1-3V2)xi0()%o關于樣品組成分析如下:
mm
A.卷=3時,AC?。4?2H2的質量分數5c(M-3g)xioo%=o,樣品中不含HQOa?2比0,
v2m
1?1
由gx+g(x+3y+z)=cVixio"和g(x+2y)=CV2xl()-3可知,yWO,樣品中含Fe2(C2()4)3雜質,A錯
誤;
B.J越大,由HzCzO「ZHzO的質量分數表達式可知,其含量肯定越大,B正確;
C.Fe元素的物質的量=g(x+2y)mol=cV2xicr'mol,若步驟I中KMnCU溶液不足,則步驟I中
有一部分Fe"沒有被氧化,不影響V?的大小,貝iJcyxloT不變,則對于測得Fe元素的含量無
影響,C錯誤;
D.結合C可知:若KMnO<溶液濃度偏低,則消耗KMnO,溶液的體積V1、V?均偏大,Fe元素的物
質的量偏大,則測得樣品中Fe元素含量偏高,D正確;
315cv3V
故答案為:°-(r2)xl00%;BDo
m
3.(1)調整溶液pH使Fe(OH)3沉淀;過濾分別;(2)ade;(3)酸;除去溶液中溶解的CO?;
(4)CaCl2+2NH3?H20+H202=Ca02\+2NH4C1+2H2O或CaCl2+2NH3?H20+H202+
6H2O=CaO2-8H20;+2NH4C1;溫度過高時過氧化氫分解;(5)去除結晶表面水分;(6)工藝簡
潔、操作便利;純度較低。
【解析】
試題分析:(1)反應中鹽酸過量,且溶液中含有鐵離子,因此步驟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中和
多余的鹽酸,沉淀鐵離子;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顆粒長大,有利于過濾。
(2)a.過濾時漏斗末端頸尖應當緊靠燒杯壁,a錯誤;b.玻璃棒用作引流,b正確;c.將
濾紙潮濕,使其緊貼漏斗壁,防止有氣泡,c正確;d.濾紙邊緣應當低于漏斗,d錯誤;e.用
玻璃棒在漏斗中輕輕攪動簡潔弄碎濾紙,e錯誤,答案選ade。
(3)步驟②的詳細操作為逐滴加入稀鹽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體,溶液中有二氧化碳生
成,因此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含有二氧化碳,而過氧化鈣能與酸反應,因此將溶液煮沸的作
用是除去溶液中溶解的CO?。
(4)依據原子守恒可知反應中還有氯化鏤和水生成,則步驟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
+2NH3-H20+H202=Ca02I+2NH4C1+2H2O;雙氧水不穩定,受熱易分解,因此該反應須要在冰
浴下進行的緣由是防止過氧化氫分解。
(5)過氧化鈣不溶于乙醇,運用乙醇洗滌的目的是去除結晶表面的水分。
(6)制備過氧化鈣的另一種方法是:將石灰石燃燒后,干脆加入雙氧水反應,過濾后可得到
過氧化鈣產品。該工藝方法的優點是原料來源豐富、操作便利,產品的缺點是得到產品的純
度較低。
【考點定位】考查物質制備試驗設計
【名師點睛】本試題考查物質的制備、試驗基本操作、鹽類水解、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等學問,這些問題屬于基礎學問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學問運用實
力。制備碳酸鈣,須要除去石灰石中的雜質,鐵的氧化物和鹽酸反應產生鐵離子,然后利用
過氧化氫,把Fe"氧化成Fe",利用氫氧化鐵在pH=2出現沉淀,當pH=3.7時沉淀完全,加
入氨水調整pH,讓Fe時轉化成Fe(0H)3,然后進行過濾,除去雜質。做題過程中留意題目中信
息,信息會告知你解題的思路,“沉淀顆粒長大”,便于得到沉淀,便于過濾分別;試驗操
作中試驗獲得勝利,肯定要留意操作的規范性,如過濾的留意事項:“一貼”“二低”“三
靠”;物質的制備為了得到純凈的物質,肯定要把雜質除去,但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把有可
能引入雜質的狀況考慮進去。CaC03+2HCl=CaCL+C02t+昂0,但CO2能溶于水,會有一部分
CO?溶解,加入氨水時會產生(NHJ£03,制備的過氧化鈣不純凈,所以須要除去溶解CO?,加熱
煮沸,即可除去溶解CO?。在試驗題目中往往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為基礎進行考查,過氧
化氫不穩定受熱易分解,在冰浴中進行,為防止過氧化氫的分解;在物質的制備中也要留意
題給信息,因為這往往解某題的關鍵,如“過氧化鈣微溶于水”,用蒸儲水洗滌中會有部分
溶解,為了削減溶解,利用過氧化鈣難溶于乙醇進行洗滌,本試題難度適中。
4.防止倒吸pH過高,Na2co3、Na2s反應不充分;pH過低,導致Na^SQ轉化為S和SO?
BCFBECG
防止碘揮發損失Na2so3、失去部分結晶水的Na2s03.5凡。
【分析】
本試驗的目的是制備Na2S2O3?5Ho首先裝置A中利用濃硫酸和亞硫酸鈉固體反應生成二氧化
硫,將SO2通入裝置C中的混合溶液,加熱攪拌,發生題目所給合成反應,運用單向閥可以防
止倒吸;為了使NazCOs、Na2s充分反應,同時又不因酸性過強使Na2s2O3發生歧化反應,至溶液
pH約為7時,停止通入SO?氣體,得到產品的混合溶液;之后經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
洗滌、干燥得到產品,已知NaSOs?5H£難溶于乙醇,冷卻結晶后可以加入適量乙醇降低Na2s2O3
的溶解度,析出更多的晶體。
【詳解】
(DSOz會與裝置C中混合溶液發生反應,且導管進入液面以下,須要防倒吸的裝置,單向閥可
以防止發生倒吸;Na2C03>Na2s水解都會使溶液顯堿性,所以pH過高,說明Na2cO3、Na2s反應
不充分;而pH過低,又會導致NaSQ發生歧化反應轉化為S和SO?,所以pH過高或過低都會
導致產率降低;
(2)A.蒸發結晶時,快速蒸發溶液中的水分,可以得到較小的晶體顆粒,故A錯誤;
B.為防止固體飛濺,蒸發濃縮至溶液表面出現晶膜時,停止加熱,故B正確;
C.Na2s2O3?5氏0難溶于乙醇,所以冷卻結晶后的固液混合物中可以加入適量乙醇降低NazSzOs
的溶解度,析出更多的晶體,提高產率,故C正確;
D.用碳酸鈉溶液洗滌會使晶體表面附著碳酸鈉雜質,Na2s2。3,5比0難溶于乙醇,可以用乙醇
作洗滌劑,故D錯誤;
綜上所述選BC;
(3)①滴定前應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液,之后用蒸儲水洗滌滴定管,為防止稀釋滴定液使測定結
果不精確,需用滴定液潤洗2至3次,之后裝入滴定液至零刻度以上,解除裝置中的氣泡,
然后調整滴定液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并記錄起始讀數,起先滴定,所以正確的操作
和依次為:檢漏一蒸儲水洗滌一F-B-E-C-G一起先滴定;
②碘簡潔揮發,所以裝標準碘溶液的碘量瓶在滴定前應蓋上瓶塞,防止碘揮發損失;
③測定的產品中Na盡?5H2。含量大于100%,說明產品中混有失去部分結晶水的
Na2S203?5H20O
【點睛】
蒸發結晶或冷卻結晶時,溶質的溶解度越小或溶液的濃度越大,溶劑的蒸發速度越快或溶劑
冷卻得越快,析出的晶體顆粒就越小,反之則越大。
+2-
5.2H+C03=H2O+CO2tD汲取CO?氣體中的水蒸氣,避開測量結果產生誤差(偏大)
防止空氣中的水或CO2進入D引起測量誤差(偏大)偏大偏小79.5%
【分析】
B中發生發反應:Na2C03+H2S04=Na2S04+H20+C02f,C中濃硫酸干燥二氧化碳,D中堿石灰增重為
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進而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通入空氣排盡裝置中二氧化碳,
使二氧化碳進入D中完全汲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影響試驗,A中盛放濃氫氧化鈉溶液可以
除去空氣中二氧化碳。F裝置汲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氣,防止加入D中影響二氧化碳質
量測定。
【詳解】
(1)在裝置B中,硫酸與碳酸鈉發生復分解反應,產生硫酸鈉、二氧化碳和水,發生反應的離
+
子方程式是2H+CO^=H20+C02t;
(2)鼓入空氣可以將裝置內殘留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進入D裝置,達到精確測量的目的;裝置
A中試劑X可以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干擾物質含量的測定,達到精確測量的目的,應
選用濃NOH溶液,選項D合理;
(3)①B中生成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氣,若沒有C裝置中盛有的濃硫酸來汲取,D中堿石灰就
汲取二氧化碳與水蒸氣,導致測定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會偏大;
②裝置F盛有堿石灰,可以汲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防止空氣中的水或CO2進入D引
起測量誤差(偏大);
(4)假如將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換成濃度相同的鹽酸,由于HC1具有揮發性,它會與堿石灰發生
反應,導致測定結果偏大;若沒有操作⑤⑦,碳酸鈉反應產生的部分二氧化碳氣體會在裝置
中滯留,使測定結果偏小;
(5)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m(COz)=86.80g-80.20g=6.60g,其物質的量為n(CO?)=
J'608=0.15mol,依據碳原子守恒可知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
44g/mol
m(Na2C03)=0.15molX106g/mol=15.9g,則純堿樣品Na2c的質量分數為:
69g
X100%=79.5%o
20.00g
【點睛】
本題考查物質含量測定試驗,關鍵是明確試驗原理,理解各裝置的作用,定量試驗要保證原
理牢靠、試驗數據精確,是對學生綜合試驗實力的考查。
2-+
6.S03+2H=HOO+S02t;^HSO3-+H=SO2f+H20硫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溶液硫限
制反應溫度、調整酸的滴加速度(或調整酸的濃度等)若S0,過量,溶液顯酸性,產物分解
取少量產品溶于足量稀鹽酸,靜置,取上層溶液(或過濾,取濾液),滴加BaCk溶液,若出現
沉淀則說明含有Na2s雜質加入鐵氧化鉀溶液,產生藍色沉淀生成紫色協作物的反應
速率快,氧化還原反應速率慢;Fe.與S2廣氧化還原反應的程度大,
Fe"+3SQ廣一FeGzOjsA(紫黑色)平衡逆移,最終溶液幾乎無色Ag,與S?0產生成穩定的協
作物,濃度降低,AE的氧化性和SzOr的還原性減弱H20H2SO4陽離子、用量等
【分析】
I.第一個裝置為二氧化硫的制取裝置,制取二氧化硫的原料為:亞硫酸鈉和70%的濃硫酸;c
裝置為NaSOs的生成裝置;d裝置為尾氣汲取裝置,汲取二氧化硫和硫化氫等酸性氣體,結合
問題分析解答;
II.(6)利用鐵氧化鉀溶液檢驗反應后的溶液中含有Fe";依據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和平衡的影
響分析解答;
(7)試驗②滴加AgNOs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狀沉淀,振蕩后,沉淀溶解,得到無色溶液,說明
溶液中Ag,較低,削減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可能;
(8)Ag2S2O3中S元素化合價為+2價,生成的Ag2s中S元素化合價為-2價,是還原產物,則未
知產物應是氧化產物,結合電子守恒、原子守恒分析即可;
(9)結合試驗①、②、③從陽離子的氧化性、離子濃度等方面分析。
【詳解】
I.(1)第一個裝置為二氧化硫的制取裝置,制取二氧化硫的原料為:亞硫酸鈉和70%的濃硫
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0產+24=$04+H2,c裝置為Na2s2O3的生成裝置,依據反應原理可
知c中的試劑為:硫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溶液;
(2)反應起先時發生的反應為:Na2S+S02+H20=H2S+Na2S03,S02+2H2S=3SI+2H20,故該渾濁物是S;
(3)通過限制反應的溫度或硫酸的滴加速度可以限制SO2生成速率;
(4)硫代硫酸鈉遇酸易分解,若通入的SO2過量,則溶液顯酸性,硫代硫酸鈉會分解;
(5)檢測產品中是否存在NaBO”的方法是取少量產品溶于足量稀鹽酸,靜置,取上層溶液(或過
濾,取濾液),滴加BaCk溶液,若出現沉淀則說明含有Na2s雜質。
II.(6)試驗①的現象是混合后溶液先變成紫黑色,30s后溶液幾乎變為無色,取反應后的混合
液并加入鐵氧化鉀溶液,產生藍色沉淀,則有Fe?+生成,可推斷為Fe"被SzO廣還原為Fe/;混
合后溶液先變成紫黑色,30s后溶液幾乎變為無色,說明Fe"+3S2032-^^Fe(S2()3)產反應速率
較Fe,+和廣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且促進平衡逆向移動;先變成紫黑色后變無色,說明生
成紫色協作物的反應速率快,氧化還原反應速率慢;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