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作為具有較高營養價值和一定觀賞價值的重要作物,油菜在農產品消費市場始終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經濟持續發展和農業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市場對油菜作物的需求量進一步攀升。當前,部分地區農業油菜種植尚未完全應用高產栽培技術,種植水平仍存在較大進步空間。關鍵詞:油菜;種植技術;高產栽培技術油菜是我國農業領域的重要農作物之一,由于其除食用性和觀賞性外,產出的菜籽油既可成為食用油,又能應用于工業生產,因而始終具有較大市場需求。近年來,隨著綠色消費理念的不斷普及,消費市場對油菜作物的質量需求不斷提高。1選種播種1.1選種油菜的選種工作會直接對作物后期生長狀況和整體質量產生影響,因此,只有準確把控該環節才能切實實現作物高產。選種時,應綜合考慮土壤條件、氣候情況、灌溉條件、抗病蟲害能力等具體客觀情況[1]。通常情況下,應將顆粒飽滿、無明顯破損和霉變、品種優良且具備一定抗病蟲害能力的種子作為優先選擇的對象。如條件允許,可選擇經本地相關農業部門認證和推薦的品種,從正規渠道購買種子。選種后,應及時對種子進行處理,剔除有受損情況或外表干癟的種子,使用濃度約為5%的高錳酸鉀溶液對種子進行仔細沖洗,殺滅附著在種子表面的病菌和有害物質。沖洗后,使用硼肥或多菌靈可濕性粉浸種以加快種子的出芽速度,選擇天氣晴朗的時間段將種子晾曬于戶外。曬種一方面能夠促使種子獲得充足光照,另一方面可大大加強種子中所含酶的活性程度,從而確保種子發芽率達標。曬種后,可使用噻蟲嗪或赤·吲乙·蕓苔等藥劑進行拌種,進一步提高種子的抗病蟲害能力。1.2播種選定種子并完成處理后,接下來可進行播種。通常而言,油菜種子的最佳播種時間為九月末至十月初。在進行播種前,應根據種植地區氣候條件情況,對油菜播種時機選取要點進行充分了解,提前半個月左右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情況,從而選定最適合的播種時間,避免因過早播種或延后播種而影響到油菜作物的最終產量與質量。油菜種子的播種方式一般分為撒播播種和苗床播種兩種方式。撒播播種即在田土中以正常播撒的方式進行播種,而苗床播種的具體形式相較而言更為復雜。在進行苗床播種工作前,種植人員需事先將一定量的基肥澆灌在苗床上,為油菜種子準備好促使其正常生長發育所需的養分,使用的基肥通常由有機肥或多效復合肥組成。施肥后的苗床應進行充分深耕翻土處理,促使肥料與土壤有機結合,增大土壤肥力以確保油菜健康生長。播種后,將苗床以沙土進行覆蓋,待到絕大多數種子基本發芽后,對其做好相應保濕處理和育秧處理。2田間育苗2.1間苗間苗工作大多在油菜種子完成出苗后開展,應以剔除雜苗、小苗、弱苗或萎蔫苗為原則,確保純苗、大苗和壯苗得以完整保留。間苗通常在大部分種子出苗后進行第一次操作,當幼苗長出第一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操作。其中,第一次間苗需與田間雜草清理工作共同進行,確保幼苗保持適當間距,不會互相擠壓。第二次間苗時,幼苗相較第一次間苗時期已經有一定高度,此時應盡量確保幼苗葉片之間不會互相碰撞。2.2定苗油菜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較易受到諸如土壤肥效、氣溫、降水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其成活率出現未能達到預期標準的情況。為避免作物成活率過低,保證油菜作物具有較高質量和穩定產量,需應用定苗技術對其進行妥善處理。具體而言,種植人員應從出苗開始,仔細留意油菜作物生長狀況,及時剔除病株。如欲使油菜作物健康生長,應在其處于三葉期階段時施行第一次定苗工作,當油菜生長至五葉期時進行第二次定苗處理,防止作物因外界干擾而出現側傾現象[2]。定苗時需把控好田間密度,以免影響作物生長發育。2.3補苗種植油菜作物時,種植人員需對密度進行一定程度的把控。通常情況下,每畝油菜種植數量不宜超過3800株。如種植密度過大,作物之間會出現爭奪光照和土壤養分的情況,部分作物會在此過程中出現萎蔫和植株下部葉片腐爛現象。如種植密度過小,土地養分過于富余,則土壤肥力極大浪費,對作物最終產量亦產生不利影響。油菜播種完成并出苗后,種植人員需及時觀察田壟間作物的出苗狀況,如發現田間出現缺苗現象,應及時進行補苗,確保作物齊苗以便日后統一收割。3水肥管理3.1施肥施肥是促進油菜作物茁壯生長的關鍵步驟,需種植人員做好精確把控。油菜在播種前進行苗床處理時,應施加主要由有機肥和復合肥組成的基肥,為作物順利出芽打下堅實基礎。定苗完成后,需對作物施加提苗肥和發棵肥,此兩類肥料均以氮肥和有機肥為主,可結合尿素、硼砂與磷酸二氫鉀水溶劑一并使用,以提升效果。當油菜作物進入正常生長階段后,需注意對氮肥的施加工作。當作物進入初花期和盛花期后,可使用磷酸二氫鉀對其葉面以噴施的方式進行施肥。需要注意的是,種植人員可在施肥過程中應用土配方施肥法,合理使用基肥和有機肥,不斷豐富土壤肥力,施肥的同時做好相應保溫工作,合理控制施肥量,避免作物生長過旺或早衰[3]。3.2灌溉油菜作物的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支持,因此種植人員需做好灌溉工作,促進作物健康生長,切實保障作物質量。由于土壤含水量過多或過少均會顯著影響作物生長情況,因此需對灌溉量進行精確把控,及時為缺水田地補充水分或排出田地內多余積水,做到“有旱必抗、有澇必排”。當油菜作物完成播種后,種植人員應及時用稻草對其覆蓋,防止土壤水分蒸發而影響作物后續生長。在油菜出芽后的生長階段,根據降水量、土壤濕度和溫度等客觀因素為田地進行灌溉。當土地含水量低于48%、表層土地呈現出白色趨勢時,須即刻實施灌溉作業。如條件允許,可使用溝灌或滴灌設備進行灌溉,在極大提高灌溉成效的同時節省水資源,應盡量避免采取漫灌方式,防止作物受到內澇沖擊。灌溉應維持較為穩定的給水量,如遇降雨較頻繁的時節,灌溉水量和次數需相應大幅度減少。灌溉時,通常只需將土壤含水量提高至65%左右,而后將作物用稻谷殼進行覆蓋,阻止水分蒸發,便于作物迅速吸收水分。4中耕除草4.1除草在油菜作物生長過程中,田間會不可避免地出現雜草。油菜田間的雜草多以看麥娘、早熟禾和狗尾草等為主,雜草因生長迅速、環境適應能力極強的緣故,迅速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并與油菜作物爭奪光照。若種植人員未及時作出處理,雜草就會大量出現,作物的健康生長會受到嚴重影響。在選擇除草方式時,應根據雜草生長范圍和生長密度,使用化學藥劑處理生長范圍較大或密度較大的雜草,而數量較少的雜草以人工除草方式即可完成清除。種植人員可使用的除草藥劑包括精吡氟禾草靈乳油、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和烯草酮乳油,其均可起到良好的除草效果。使用化學藥劑進行噴灑除草時,需嚴格控制藥劑用量,盡量防止將藥劑噴灑至作物莖葉上,避免其受到化學物質污染。4.2中耕培土中耕培土通常在油菜4~5葉時進行,在油菜生長過程的其他階段亦可額外進行2~3次[4]。中耕培土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疏松土壤、增加土層透氣性和透水性促進油菜作物根系的發育,同時仔細清除田間殘余雜草,加強作物抗倒伏能力,顯著提高作物整體質量。中耕培土可與清溝排漬工作同步進行,二者結合開展,可在改良土壤內部情況的同時降低田間濕度與土層地下水位,減輕地下病害對作物的侵蝕,防止作物出現早衰現象。5病害防治5.1常見病害第一,菌核病。菌核病是油菜種植過程中較為常見的病害之一,其發生高峰期為春季,對油菜作物的角果、花、莖葉和內部器官均可產生較嚴重危害。菌核病具有危害程度較高、傳播范圍較廣、影響時間較長等特征,油菜作物從出苗后開始直至最終收獲的整個生長過程中均有可能被該病侵蝕。其中,如作物在幼苗期感染該病,作物葉片會由綠色逐漸變為青灰色,病情會從作物根部開始迅速蔓延至整個植株。如作物在進入成熟期后感染該病,植株表面會出現大量褐色水漬狀斑痕,莖稈逐漸腐爛,菜籽干枯發白。為應對菌核病的侵襲,種植人員可在科學高效施行中耕培土作業的同時,在田間施加熟石灰和草木灰,確保田地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及時將田間多余積水排出,促使作物根系完全舒展。同時,應合理控制肥料用量,精確把控鉀肥與磷肥的施放比例,助力作物長勢,提高其抗病害能力。如發現作物大規模患病,可使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或菌核凈可濕性粉劑對作物進行噴施,每7天左右噴施一次,持續至少兩次,可有效控制病情。第二,白銹病。白銹病在油菜整個生長周期內均可發病,主要破壞作物的莖葉、花和角果,對作物具有較大危害。白銹病在地勢較低、排水困難或土質較黏的田地較為常見,作物感染該病后,其葉片表面會出現大量淡綠色轉黃色的小型斑紋,葉片背面多見大小差異較大、包裹白色粉狀物質的皰斑,花朵、莢果和莖部同時伴有腫大和畸形現象。防治白銹病可從堅持輪作、重視施肥和藥物防治三方面入手。其中,使用不低于三年的作物輪作方式,將油菜與水稻和馬鈴薯進行輪作種植,可顯著減少田間病菌數量并抑制其滋生和蔓延。使用鉀肥、有機肥占比更高、氮肥占比相對較低的肥料可幫助作物提升自身抗病能力,降低該病害的發生概率。如發現白銹病在田間較多作物莖葉上出現,可使用包括甲基托布津和多菌靈等藥物,以每7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兩次的頻率對其進行防治。第三,霜霉病。霜霉病多見于降雨頻發時節,其可導致作物葉片滋生淺黃色或白色病斑,病斑會隨著病情的發展連接成片,最終導致作物葉片枯黃。防止霜霉病可通過施肥、排水和使用藥劑等方式進行。其中,種植人員需及時通過施肥的方式為作物補充足量的鉀元素和磷元素,在降雨較為頻繁的時間段,應加強田間排水作業,防止田地出現內澇現象。如發現油菜作物感染霜霉病,可使用霜霉威、烯酰嗎啉等藥劑噴灑至作物葉片背部,每7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3次左右即可達到防治該病害的目的。5.2常見蟲害第一,地面害蟲。對油菜產生較嚴重威脅的地面害蟲以蚜蟲、青菜蟲和青葉蜂為主。其中,蚜蟲在油菜開花與結角期大量出現,以吸食作物汁液為生。大量蚜蟲聚集可造成油菜作物表皮皺縮、顏色枯黃,葉片不斷卷曲,情況較嚴重時,會導致整個植株干癟現象加重、生長停止直至完全枯萎[5]。青菜蟲多出現在油菜生長的苗期階段,當室外溫度達到約25℃、土層附近濕度達到約75%時,此類害蟲將大量繁殖并通過啃食油菜作物的方式吸收養分,其吞食速度會隨著自身生長發育而不斷加快。油菜青葉蜂的幼蟲多見于葉背、心葉或植株周圍的表層土壤當中,主要以啃食油菜作物的葉面為生,其對作物的損害程度隨著幼蟲蟲齡的不斷增加而提高。第二,地下害蟲。對油菜產生較嚴重威脅的地下害蟲以地老虎、金針蟲和蠐螬為主。其中,地老虎幼蟲多在作物幼芽、葉背和心葉附近出現,以啃食幼葉、莖稈為生,可使作物葉片出現凹槽、網眼,植株出現缺株或斷壟現象。金針蟲作為具有雜食性的害蟲,多見于腐熟不良的還田秸稈附近,春季降雨較頻繁時節集中出現,主要以啃咬油菜嫩莖、根部和剛剛發芽的種子為生,其啃咬斷口呈現出撕裂狀,咬斷不完全,如大量出現可致使種子毀種、植株缺苗斷壟并完全枯萎。蠐螬通過幼蟲階段啃食作物萌發種子或嫩根對作物造成傷害,可在作物處于苗期階段咬碎其根部,致使作物停止生長。第三,蟲害防治措施。防治油菜害蟲可通過施行科學輪作以及使用化學或生物手段等方式進行。科學輪作和循環耕種不僅能夠顯著提高種植效益、防止土地肥效下降,而且可通過維持土壤養分均衡、合理保護土層的方式,抑制病蟲害的發生,為作物健康生長做好鋪墊。實施科學輪作應以田地所在基本地勢為根據,平原土地應采取稻谷交替栽培方式,山地土地應采取玉米交替栽培方式。化學防治手段以噴施化學藥劑為主,油菜不同生長階段所需藥劑不同,開花前可使用甲霜靈乳油噴霧對其進行防治,進入花期應適當增加藥物濃度,并增用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其他種類的藥劑,諸如氧化樂果乳油、吡蟲啉、氯氟氰菊酯、氯蟲苯甲酰胺、敵百蟲和辛硫磷等對害蟲亦具有較好滅殺效果。生物防治手段相較于化學手段更加環保和清潔,可通過引入包括食蚜蠅、七星瓢蟲和蜘蛛等害蟲天敵,通過捕食方式消滅害蟲。6作物收獲6.1收獲時機在油菜花期過后一個月左右、植株呈現黃熟狀態、大部分植株角果變黃時,種植人員即可對作物進行集中收割。應準確把握作物收獲時機,如在作物尚未完全成熟時收獲,油菜籽粒干癟且含油量較低,其產油量會受到較大影響。6.2收獲方式油菜收獲方式可分為聯合收獲和分段式收獲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非營利機構運營職責
- 房地產行業軟件項目實施保障措施
- 市政工程施工環境監測計劃
- 金融行業培訓部崗位職責分析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個性化學習計劃
-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英語測試與評價心得體會
- 餐飲服務投標違約承諾書范文
- 地震影響下地下管線的保護措施
- 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復習計劃
- 交通運輸行業人大代表述職
- 書畫素養測試題及答案
- 鋼琴藝術培訓管理制度
- 校園廣播設備維保合同
- 反詐宣傳課件小學生版
- 八年級數學上學期期中期末沖刺卷-特訓10 一次函數 壓軸題(八大母題型歸納)(原卷版)
- 胰腺假性囊腫治療
- 浮生六記課件
- 2025年形勢與政策-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第二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 求職趣味測試題及答案
- 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CASS-ESG 6.0-土木工程建筑業
- 2025浙江杭州學軍中學保送生自主招生數學試卷(含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