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學案新人教版_第1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學案新人教版_第2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學案新人教版_第3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學案新人教版_第4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學案新人教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學習目標1.知道張騫兩通西域的史實以及絲綢之路的開通、路途和意義。2.正確相識絲綢之路在中西方經濟、文化溝通中的作用。學習過程一、自主預習、自我檢測(一)張騫通西域1.含義:漢代人把今日甘肅陽關、玉門關以西,也就是現在新疆和更遠的廣闊地區稱作。

2.第一次出訪西域(1)目的:聯絡夾擊匈奴。

(2)時間:年,張騫西出長安,前往西域。

(3)經過:途中兩度被扣留,13年后返回長安。

(4)作用:使漢朝了解到的詳細狀況。

3.其次次出訪西域:年,張騫再次出訪西域,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

(二)絲綢之路1.路途:從穿過河西走廊,經西域運往中亞、西亞,再轉運到更遠的。

2.商品:漢朝的、漆器等物品,以及開渠、鑿井、鑄鐵等技術傳到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種馬、香料、玻璃、寶石等,以及多種樂器和歌舞傳入中原。

3.作用: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與文化溝通,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4.海路:漢朝還開拓了。

(三)對西域的管理1.西域都護的設置(1)背景:張騫通西域后,西漢王朝加強了對西域的經營。(2)時間:年,西漢王朝設置西域都護。

(3)地位:西域都護是管理西域的最高長官。(4)意義:西域都護的設置,標記著正式歸屬中心政權,其管轄范圍包括今新疆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闊地區。

2.東漢管理西域:東漢明帝時,派兵出擊匈奴,并派出訪西域。班超克服種種困難,使西域各國重新與漢朝建立聯系。

3.出訪大秦:班超經營西域期間,還派甘英出訪。

二、合作探究、溝通展示1.想一想,為什么說張騫出訪西域的舉動是“鑿空”?張騫通西域有什么樣的歷史意義?談談你對今日建設“一帶一路”的感想。2.張騫曾兩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十多年,但他仍堅持完成使命。他的這種精神對我們有什么啟示?三、課堂練習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以上古詩中的“玉門關”和“陽關”以西的地區在漢代被稱為()A.西域 B.大秦 C.安眠 D.蔥嶺2.漢武帝為了紀念他手下的一位大臣,曾經把全部派往西域的使者稱為博望侯,以取信于西域各國。這位聞名的大臣是()A.董仲舒 B.衛青 C.霍去病 D.張騫3.張騫第一次出訪西域被稱為中國古代的第一次外交活動。張騫此次出行的最大收獲是()A.了解了西域各國的狀況B.把佛教從西域傳到了內地C.聯絡大月氏戰勝了匈奴D.使西域各國起先歸屬漢朝4.文物是探討歷史的重要依據,如圖所示壁畫反映的是 ()A.佛教的傳入B.張騫出訪西域C.西漢諸侯把封地分封給其子弟D.絲綢之路上跋涉的商隊5.西漢以來,一條橫貫歐亞大陸的通道上,五彩的絲綢、精致的瓷器和珍貴的香料川流不息。這條通道為古代東西方之間經濟、文化溝通做出了重要貢獻。它穿越了今日我國境內哪一地區?()A.西藏 B.新疆 C.湖北 D.廣西6.考古印證了歷史的印記。考古學家在我國新疆發覺很多漢代的絲織品,在馬來西亞發掘出與漢代陶片紋飾相像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亞出土了漢代的錢幣。這些考古發覺證明()A.張騫出訪西域B.甘英到達波斯灣C.陸海絲綢之路的存在D.中亞和東南亞都是中國版圖四、達標檢測1.西域各國與西漢王朝聯系日益親密起先于哪一重大歷史事務?()A.張騫第一次出訪西域 B.衛青、霍去病大敗匈奴C.張騫其次次出訪西域 D.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2.中國是世界上幾個獨立的文明發源地之一,西部的高原與沙漠使古代中國與其他文明間溝通極少。中國古代第一次大規模與中亞、西亞文明進行溝通發生于()A.兩漢時期 B.商周時期C.宋元時期 D.明清時期3.“200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篳(bì)路藍縷,穿越草原沙漠,開拓出聯通亞、歐、非的陸上絲綢之路;我們的先輩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出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A.洛陽 B.北京 C.建康 D.長安4.下列關于古代絲綢之路史實與推論的搭配,正確的是 ()史實推論A公元前138年,張騫出訪西域西漢與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關系B絲綢之路通達歐洲絲綢之路因為只運輸絲織品而得名C西域葡萄、石榴等物產傳入內地西域物產的引進是絲綢之路開通的最大成果D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標記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心政權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公元前1世紀的某一天,古羅馬的凱撒大帝穿著燦若朝霞的絲織長袍進入劇場,在場的百官以及貴夫人們的驚羨聲此起彼伏,覺得凱撒大帝簡直“帥呆”了。于是穿中國錦衣繡服,成為當時男女貴族的流行時尚。(1)材料中涉及的時間在中國是什么朝代?(2)西漢時,一個滿載絲綢和其他貨物的駝隊,從某地動身,打算到大秦去,請寫出他們所經地區名稱。(3)對絲綢之路的開通貢獻最大的人物是誰?(4)用史實說明絲綢之路被稱為經濟之路、文化之路的緣由。參考答案一、自主預習、自我檢測(一)西域大月氏公元前138匈奴西域公元前119(二)長安歐洲絲綢西域貿易海上絲綢之路(三)公元前60西域班超大秦二、合作探究、溝通展示1.緣由:“鑿空”即開通道路。古代稱未知領域的探險為“鑿空”,張騫第一次開拓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使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國有了第一次友好往來,所以稱為“鑿空”。歷史意義:一方面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來,親密了漢朝與西域的聯系,促使漢朝設立西域都護,對西域地區進行有效管轄;另一方面開拓了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溝通。感想:實行“一帶一路”,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合作,加強同周邊國家的經濟貿易往來;有利于區域融合,促進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有利于帶動我國西部地區的發展,縮小東西部的差距;有利于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進一步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加國際事務的主動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擔當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旺盛與穩定作出了更大貢獻。2.我們應當學習張騫不屈不撓、勇于探究和開拓的精神,在學習和工作中不畏艱險,勇于開拓進取,報效祖國。三、課堂練習1.A2.D3.A4.B5.B6.C四、達標檢測1.C2.A3.D4.D5.(1)西漢。(2)長安→河西走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