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古詩文閱讀與理解測試題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古詩文閱讀與理解測試題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古詩文閱讀與理解測試題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古詩文閱讀與理解測試題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古詩文閱讀與理解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古詩文閱讀與理解測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閱讀(30分)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孔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1)下列句中“以”字用法和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3分)A.雖多,亦奚以為?B.授之以政C.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D.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使于四方,不能專對:專,專一B.其為人也,發憤忘食:發憤,發怒C.樂以忘憂:以,連詞,表目的,來D.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云,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語氣(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孔子認為學習《詩》的人必須掌握好政事、外交等實際應用。B.孔子強調學習《詩》的人要有堅定的意志和忘我的精神。C.孔子認為學習《詩》的人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D.孔子認為學習《詩》的人要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4)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孔子說:“熟讀《詩經》三百篇,如果讓他處理政事,卻不會運用;讓他出使到四方,卻不能獨立應對,即使讀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孔子又說:“那個人啊,發憤用功,忘記了吃飯,快樂得忘記了憂愁,不知道老年即將到來。”二、現代文閱讀(30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背影》朱自清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禁不住淚流滿面。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父親的話是安慰我的,但說了也未必有用。不過他后來自己安慰自己了,說道:“你又不曾見老太爺怎樣,還不放心嗎?”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說道:“我送你到浦口,順便看看你父親。他近日心里似乎有些難過。你明白,與你說是,不必告訴他的。”我乘舟渡江。午后,父親到浦口車站。月臺的兩頭都有人來送行。一會兒,火車進了站。我看見父親躊躇了,不知是去是不去。父親要我去買橘子。他穿過鐵道,爬上那邊月臺,那邊沒有他那樣高的月臺,兩三步便可爬上。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色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有可原。然而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不知怎的,我漸漸覺他有些偏愛我的弟妹了。父親待我如此,使我非常難受。我知道他的性格,他愛子女是普遍的愛,不是偏愛的。父親最大的特點,是他對兒女從不提起自己。但我知道,他對自己不放心。父親是容易受騙的,他的性格是太仁慈了。我實在很不愿意去想他,但他終于被我想到了。我對他的態度,逐漸由親昵轉為疏遠。他對我弟妹的愛,是我所不愿意的。我知道他的性格,他對自己是放任的,對子女卻是管束的。我看見他那種放任的態度,有時很覺得他可憐。他這樣地管束我們,有時也覺得他太可惡。但我知道,他的性格,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他送我上車,又回來不放心,又去小學校里看我弟弟。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5)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主要描寫了作者與父親之間的親情。B.文章通過父親的背影,表現了父愛的偉大。C.文章通過對父親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和感激。D.文章通過父親對作者弟妹的偏愛,表現了父愛的狹隘。(6)文章中“我”為什么不愿意去想父親?(4分)(7)作者通過父親的背影,想表達怎樣的情感?(4分)四、古詩詞鑒賞(30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首詩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色。B.詩人通過登高望遠,表達了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C.詩中的“白日依山盡”意味著太陽即將落山。D.這首詩的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9)這首詩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10)這首詩在藝術表現手法上有哪些特點?(4分)五、作文(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沿途的風景各不相同。有的人專注于眼前的美景,有的人向往遠方的奇觀。有人說,旅行就是去發現未知,去體驗不同的生活;有人說,旅行就是去感受自然,去尋找內心的寧靜。請以“旅行”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②題目自擬;③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④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六、綜合性學習(20分)(11)請從以下兩個題目中任選一個,按要求完成。題目一:請你結合自己的閱讀經歷,推薦一本你最喜歡的文學作品,并簡要說明推薦理由。(8分)題目二:請你就以下話題進行討論: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8分)要求:①觀點明確,論述合理;②條理清晰,語言流暢。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閱讀(1)D。A項“以”作介詞,意為“憑借”;B項“以”作介詞,意為“把”;C項“以”作連詞,意為“因為”;D項“以”作連詞,意為“來”。(2)B。A項“使”,出使;B項“發憤”,發奮;C項“以”,連詞,表目的,來;D項“云”,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語氣。(3)C。A項、B項、D項都是孔子對學習《詩》的人的要求,而C項是孔子對學習《詩》的人的期望。(4)孔子說:“熟讀《詩經》三百篇,如果讓他處理政事,卻不會運用;讓他出使到四方,卻不能獨立應對,即使讀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孔子又說:“那個人啊,發憤用功,忘記了吃飯,快樂得忘記了憂愁,不知道老年即將到來。”二、現代文閱讀(5)D。A項、B項、C項都是對文章內容的正確理解和分析,而D項是對文章內容的錯誤理解。(6)作者不愿意去想父親,是因為父親對他和弟妹的態度逐漸發生變化,這讓作者感到難受。(7)作者通過父親的背影,想表達對父親的懷念、感激以及對父愛的理解。三、古詩詞鑒賞(8)C。A項、B項、D項都是對這首詩的正確理解和分析,而C項是對這首詩的錯誤理解。(9)詩人通過“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句話,表達了他追求更高境界、不斷進取的思想感情。(10)這首詩在藝術表現手法上的特點有:①運用夸張手法,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②運用對仗手法,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③意境開闊,給人以啟迪。四、作文(略)五、綜合性學習(11)題目一:請以“我最喜歡的文學作品《紅樓夢》”為例。推薦理由:《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通過對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描寫,展現了封建社會的各種矛盾和沖突。作品中的形象生動鮮明,情節曲折離奇,語言優美動人。我喜歡這部作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