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統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二單元學情調研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4統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二單元學情調研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4統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二單元學情調研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4統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二單元學情調研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4統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二單元學情調研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2024)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二單元學情調研測試卷

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30小題,共60分)

1.《宋史紀事本末》載,王彥超及諸藩鎮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

從容謂之曰:“卿等皆國家宿舊,久臨劇鎮,王事鞅掌,非朕所以優賢之意也。”

彥超諭意,即前奏曰:“……乞骸骨,歸丘園,臣之愿也。”材料中宋太祖之“意”

是()

A.準備賞賜開國宿舊B.鼓勵諸藩為國操勞

C.表白歉意撫慰群臣D.暗示他們自解兵權

2.宋神宗時期,要殺一個有罪的官員,遭到朝中官員反對,他們說:“祖

宗從來未嘗殺士人”,后來此官員被改為發配邊疆。這個故事反映宋代()

A.大臣權力過大,威脅皇權B.實施崇文抑武政策,士人地位高

C.加強中央集權弊端顯現D.法律寬容使罪人容易得到寬恕

3.趙匡胤為了解決“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采取措施,在地方設置的分

知州權力的官職是()

A.通判B.轉運使C.樞密使D.三司使

4.宋初設立通判,州長官不得單獨簽署文件,需要通判的連署文件才能生

效。至于通判的數目,“大郡置二員,余置一人,州不及萬戶不置”;至于武臣

駐地,則“小郡亦特置矣”。通判的設置體現宋代()

A.官員協作行政效率提高B.制度僵化導致因循守舊

C.行省長官掌握軍政大權D.地方官員間的相互牽制

5.王安石變法的目的是通過變法,擺脫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下列措

施中有利于“強兵”的是()

A.募役法B.保甲法C.青苗法D.方田均稅法

6.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改革家。為增加國家的賦稅收入,消除官

僚和大地主隱瞞土地、逃脫賦稅現象的發生,他采取的措施是()

A.方田均稅法B.募役法C.青苗法D.保甲法

7.如圖包含的材料體現的共同主題是()

第1頁共12頁

您6張

契丹銀幣契丹文銅鏡西夏皇陵羈吻女真改漢姓表

A.繁榮與開放的時代B.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C.政權分立與社會動蕩D.政權并立與民族關系發展

8.如圖漫畫反映了哪個王朝的滅亡()

一下子抓住兩個皇

、帝,這回賺大了!,

A.唐朝B.北宋C.南宋D.明朝

9.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寫道:”(北宋)金兵內侵,只中央汴京

一失,全國瓦解,更難抵抗。唐代安史之亂,其軍力并不比金人弱;唐兩京俱失,

州郡到處可以各自為戰,還是有辦法。”作者意在論證()

A.唐代藩鎮制度的進步作用B.都城的位置選擇意義重大

C.唐宋的地方治理互有得失D.宋朝強干弱枝的消極影響

10.明神宗曾贊揚一位抗金英雄,稱其“精忠貫日,大孝昭天”。雍正帝為

其廟題寫“碧血丹心”。這個備受贊譽的英雄是()

A.魏征B.文天祥C.岳飛D.寇準

11.意大利傳教士鄂多立克由海路抵達廣州,經泉州、杭州北上,在大都居

住三年后,由陸路經西藏、中亞回到歐洲,并著游記傳世。你認為當時最有可能

是()

A.北宋B.南宋C.元朝D.清朝

12.唐朝時,為加強邊防在沿邊重鎮設立的節度使,逐漸權重勢雄,獨霸一

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權力,形成干強枝弱的局面。元朝的

行省官員,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鎮守地方,但卻“不敢專決大政,咨中書

(省)而后行”。與唐、宋相比,元朝()

A.君主專制空前強化B.中央對地方權力分配趨于合理

C.行省官員有名無實D.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13.元朝為加強對全國有效統治,對地方行政區域劃分和管理制度進行了創

第2頁共12頁

新和改革,創立了()

A.分封制B.郡縣制

C.刺史制度D.行省制度

14.臺灣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

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是()

A.澎湖巡檢司B.臺灣府

C.臺灣巡檢司D.臺灣省

15.能印證“元朝是中國邊疆管理的模范朝代”這一說法的是()

A.設置宣政院B.設置臺灣府

C.設立駐藏辦事大臣D.設立伊犁將軍

16.元朝建立后,西藏正式成為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

元朝掌管西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構是()

A.中書省B.樞密院C.御史臺D.宣政院

17.山東博物館歷史展覽館舉辦了一次中國古代歷史圖片展,在某展廳出現

了如下一組圖片,假如為該展廳取名,最合適的名稱應該是()

清明上河圖會子市舶司遺址

A.宋代商業繁榮B.民族政權并立

C.宋代國家統一D.宋代民族融合

18.北宋東京因襲后周,從開始即沒有封閉的里坊。以坊巷為骨架的城市面

貌頗具特色,皇城正南的御路兩旁有御廊,允許商人交易,州橋以東、以西和御

街店鋪林立,潘樓街亦然。這反映了()

A.商業區奢靡之風盛行B.市已突破了時間的限制

C.主要街道成為繁華商業街D.市開始發展為常設的商業區

19.下表為宋朝賦稅結構變化表。該表能夠說明()

年代農業稅(萬貫)商稅(萬貫)農業稅:商稅

第3頁共12頁

至道三年(997年)2408.11567.360:40

天禧五年(1021年)2641.23874.040:60

熙寧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

A.商稅逐漸成為政府主要財源B.紙幣成為這一時期主要流通貨幣

C.加強了對城市商業活動監管D.邊境戰爭嚴重阻礙農業生產發展

20.北宋都市商業發達,貨幣需求高,加上北宋時期四川成都地區(益州)是

鐵錢區,鐵錢價值較低、攜帶不便,市場商品交易需要便于攜帶的貨幣,于是交

子應運而生。材料說明了北宋()

A.商品經濟的先進性B.交子出現的必然性

C.鐵錢使用的廣泛性D.紙幣誕生的滯后性

21.據史書記載:宋徽宗宣和元年(1H9年),全國各路上供錢物共1503萬

貫,南方為1284萬貫,占總數的85%,其中,江南東路和兩浙路占總數的56%o

這段材料可以說明北宋時期()

A.南方經濟地位重要B.對外經濟交流頻繁

C.北方人口急劇增長D.實行崇文抑武政策

22.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中的南宋沉船“南海一號”,“船體基本保存

完好,是目前世界上發現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

船。”“沉船中共發現18萬余件文物,其中已出水2000多件完整瓷器。”不

能從材料中推測出的歷史信息是()

A.宋代商業十分繁榮B.宋代對外貿易發達

C.宋代造船技術高超D.宋代紙幣世界通用

23.宋元時期主要港口政府都設有專職外貿管理機構一市舶司,負責管理、

征舶稅、收舶貨。政府還制定了《市舶則法》,規定商人出海貿易必須先提出申

請,經市舶司批準,始能成行。材料表明宋元時期()

A.政府注重規范海外貿易B.強調內外貿易平衡

C.開始設立對外貿易機構D.嚴格限制海外貿易

24.成書于南宋后期的《諸蕃志》記載,北起淮南東海,中經杭州灣和福建

福漳泉金三角,南到廣州灣和瓊州海峽的南宋海岸線上,與外洋通航的外貿港口

第4頁共12頁

至少有20個。這樣一種景象不僅唐朝未曾出現過,就是明清亦未能再現。這說

明南宋()

A.城市商業空前發達B.南方經濟已經超過北方

C.海外貿易日益繁盛D.占城稻推廣到東南地區

25.元朝開通了直通南北的大運河,還創造性地開辟了長途海運航線,主要

是因為()

A.海外貿易非常發達B.南方成為經濟重心

C.南方反元勢力強大D.來自北方威脅加重

26.宋代翻版盜印書籍的現象大量出現,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最主要技術條

件是()

A.雕版印刷術的進步B.造紙技術的改進

C.活字印刷術的普及D.水陸交通的便利

27.13世紀后期,歐洲人通過翻譯阿拉伯人的書籍知道了中國的火藥。15

世紀末16世紀初,葡萄牙人帶著佛郎機(火炮)來到中國。1522年,明朝軍隊在

新草灣一戰中繳獲了20余門佛郎機后進行仿制。這表明()

A.葡萄牙最早發明火藥武器B.中西火藥技術有一定交流

C.中國從明朝開始研制火藥D.明代火藥技術領先于世界

28.《宋史》中出現了下列名字:王克已、劉先忍、張從信、趙安仁、陳孝

忠等。從中可以推測這些人的名字受到當時何種思想的影響()

A.佛教B.法家

C.道家D.理學

29.國學大師王國維說:“元曲之佳處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

矣。……彼以意興之所至為之,以自娛娛人。……彼但摹寫其胸中之感想與時代

之情狀。”這說明元曲()

A.注重發揮娛樂教化功能B.追求藝術創作的真情實感

C.有力鞭撻當時社會現實D.能夠彰顯作者的個性風格

30.人們譽稱的“史學兩司馬”是指史學家司馬遷和司馬光,他們分別寫下

了不朽的史學巨著,《史記》和《資治通鑒》是我國古代兩部著名的史學著作。

如圖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時期的史事在這兩部書中都能查閱到()

第5頁共12頁

ABC

____________________Z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X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黃I時期I~漢武*時期I北'宋時期

戰國時期五代時期

7

D

二、綜合題(3題共40分,31題14分,32題12分,33題14分)

31.(14分)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因此,發展經濟是每個國家的重

要舉措。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隋煬帝大業元年,更令開導,名通濟渠。西通河洛,南達江淮。煬

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廣、荊、益、揚、越等州,運漕商旅,往來

不絕。

?杜佑《通典》

材料二至(貞觀)八年、九年,頻至豐稔,米斗四五錢,馬牛布野,外戶動

則數月不閉。至(貞觀)十五年,米每斗值兩錢。

,杜佑《通典》

材料三

秧馬北宋紙幣銅版拓片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⑴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說出隋朝統一中國的時間。并指出材料中的

“運漕商旅,往來不絕”得益于哪一個著名的工程。(4分)

⑵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唐太宗在經濟上的措施,并分析這樣

第6頁共12頁

的措施產生的影響。(4分)

(3)結合所學知識,從材料三中任選一幅圖片,論述兩宋時期的經濟發展情

況。(4分)

(4)根據以上材料,指出推動經濟發展的因素。(2分)

32.(12分)唐宋時期,中國社會發生了方方面面的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

題。

材料一《唐、宋錄取人數比較表》

宰相總數/進士出身的宰

朝代錄取進士總數朝代總年數

唐代6646289368/126

北204

第7頁共12頁

?摘編自張希清《簡論唐宋科舉制度的變遷》

材料二《唐、宋財政收支比較表》

支出占收入之

朝代財政收入(萬貫)財政支出(萬貫)

唐代34n(工商業收入1522)330697%

宋代5875(工商業收入4619)9599163%

?摘編自杜文玉《唐宋經濟實力比較研究》

材料三宋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從唐詩發展而來的。相比于唐詩,宋詩的特

點有:(一)在題材方面,宋詩寫各種瑣碎細事,趨向世俗化,更為平易近人,多

寫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而不像唐詩那樣浪漫傳奇;(二)從美學角度來看,宋詩

說理較多,表現出對生活的深層思考,詩味不如唐詩。

——整理自張炯等《中國詩歌史(上)》

(1)根據材料一,概括從唐至宋科舉制度的變化。(4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從唐至宋財政收支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變

化原因。(5分)

第8頁共12頁

(3)根據材料三,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分析,你認為宋詩相比于唐詩是進步還

是退步?說明理由。(要求:表明態度,說明理由)(3分)

33.(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唐政府為官的外國人及外族人有數千名之多:有官拜大將軍的,

有入朝為相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呂留居唐朝五十年,專門管理外交事務鼎盛

時期的唐朝對宗教的態度是較為寬容的,不僅佛教教徒大量涌入,襖教、景教、

伊斯蘭教都有眾多的教徒在長安一帶活躍。

----羅威爾主編《知中?洋人》

材料二培根說:”(宋元)這三種東西曾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狀態,第

一種在文學方面,第二種在戰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又產生了無數的變化,

這種變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教派、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

比這三種機械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

材料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

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

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

第9頁共12頁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唐朝在文化自信上的表現。(4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三種東西”是什么,并分析他們

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哪些巨大貢獻。(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