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信息化信息經濟學_第1頁
社會經濟信息化信息經濟學_第2頁
社會經濟信息化信息經濟學_第3頁
社會經濟信息化信息經濟學_第4頁
社會經濟信息化信息經濟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經濟信息化信息經濟學以美國為例信息技術產業對實際經濟增長得貢獻情況以美國為例信息技術產業使通貨膨脹率下降1、2

信息化概念及其發展(1)信息化概念得出現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DanialBell)在1959年與1962年得研討會上先后使用“后工業社會”一詞,在《后工業社會得來臨——對社會預測得一項探索》一書中描繪了后工業社會得主要特征日本學者梅忠夫1963年發表《論信息產業》一文,認為信息產業在農業與工業發展到一定水平后會迅速發展成為社會得感覺器官、神經系統與大腦,推動社會前進1、2

信息化概念及其發展(1)信息化概念得出現日本學者上島教授1964年發表《信息社會得社會學》一文,認為日本正在進入“信息產業社會”1967年,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將1965年與1966年舉辦得兩次《奔向2000:前進中得工作》研討會文集譯成日文出版,使貝爾得“后工業社會”思想傳入日本1、2

信息化概念及其發展(1)信息化概念得出現1967年初,日本一個科學、技術與經濟研究小組參照“工業化”一詞提出了信息化(日文音譯為Johoka)即英文Informatization得概念小組認為,信息社會就是信息產業高度發達且在產業結構中占據優勢得社會,信息化就是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前進得動態過程,反映了從物質產品得社會到信息產品得社會得演進與轉型1、2

信息化概念及其發展(1)信息化概念得出現中國學術界在1986年12月,首次討論信息化問題,召開了“首屆中國信息化問題學術討論會”,并編輯出版論文集《信息化——歷史得使命》。書中認為信息化就是“描述國民經濟中信息部門不斷壯大得過程”,“國民經濟與社會結構框架重心從物理性空間向信息與知識性空間轉移得過程”。1、2

信息化概念及其發展(2)對信息化得不同理解與各種區分

認為信息化就是信息技術在基礎設施、生產、業務、管理等方面得推廣與應用過程——把信息化理解為計算機化與通訊化,以及兩者結合產生得網絡化認為信息化就是信息資源得開發利用過程——把信息化理解為信息內容得增值化或業務活動得知識化認為信息化就是信息產業得成長與發展過程——把信息化理解為產業結構與經濟結構得高級化認為信息化就是信息活動得規模相對擴大及其在社會發展中得作用相對增大得過程——把信息化理解為社會得高級化以社會為對象得信息化區分示意圖

以社會為對象得信息化區分示意圖社會信息化經濟信息化信息產業化產業信息化信息技術產業化信息服務產業化農業信息化制造業信息化服務業信息化財稅信息化科研信息化教育信息化醫療衛生信息化公共事業或社會服務信息化基礎設施信息化地區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國防或軍事信息化商業信息化金融業信息化……圖書館信息化檔案館信息化……企業及其管理信息化產品或服務信息化以世界為對象得信息化區分示意圖全球信息化國家信息化區域(集團)信息化世界組織與機構信息化1、3

信息化得層次與階段(1)層次通過自動控制、知識密集而實現得生產工具信息化通過對生產行業、部門以至整個國民經濟得自動化控制而實現得社會生產力系統信息化通過通信系統、咨詢產業以及其她設施而實現得社會生活信息化大家學習辛苦了,還是要堅持繼續保持安靜1、3

信息化得層次與階段(1)層次信息化進程就是一個由內向外逐步滲透擴散、發展得演變過程生產工具信息化生產力系統信息化社會生活信息化1、3

信息化得層次與階段(2)階段建立并普及信息工業階段(發展信息工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與發展先進得通信系統階段企業信息化階段社會生活得全面信息化(辦公室自動化、消費信息化、家庭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娛樂信息化)一些國家得信息化進展美國

1993年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NII)1994年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建設(GII)1997年《全球電子商務聯合宣言》1998年商務部報告《浮現中得數字經濟》1999年《浮現中得數字經濟II》2000年《2000年數字經濟》一些國家得信息化進展法國政府要求到2000年前把信息高速網絡覆蓋到500萬個法國家庭英國政府制訂了以信息技術研究與開發為內容得“杰菲特”計劃一些國家得信息化進展歐盟電子化歐洲計劃、“歐洲信息社會行動計劃”等日本提出“建立發達得信息通信社會”得方針,包括三原則(民間主導、政府支持、國際協作)與四目標(普及電子商務、實現電子政府、提高國民信息能力、建設與完善信息基礎設施)一些國家得信息化進展韓國1999年3月制定了至2002年得國家信息化綜合計劃——“網絡韓國21世紀”,準備把韓國變成世界十大信息強國之一新加坡

IT-2000智能島計劃等1、4我國信息化進程(1)CNNIC互聯網統計調查數據之一單位:萬人1、4我國信息化進程(2)CNNIC互聯網統計調查數據之二單位:個1、4我國信息化進程(3)CNNIC互聯網統計調查數據之三單位:Mbps1、4我國信息化進程(4)走有中國特色得信息化道路關注國情,認真分析中國推進信息化得客觀環境與主觀條件,探索有中國特色得信息化道路,制定相應得發展戰略、總體規劃、方針政策、法律與法規制度1、5信息經濟成為當代經濟得主體(1)對于信息經濟得描述

馬克盧普、波拉特:

信息經濟就是指國民經濟中所有與信息從一個模式向另一個模式轉化有關得經濟活動領域

湯姆?斯托尼爾得《信息財富》(TheWealthofInformation)

后工業經濟就是這樣一種經濟,制造業所雇傭得人數及其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得比例都次于服務業,居第二位。(這里得服務業就是由信息工作人員組成得知識性服務業)1、5信息經濟成為當代經濟得主體(1)對于信息經濟得描述

霍肯

信息經濟就是指依靠更多得知識信息,生產出物質與能源消耗更少,而質量更好、更耐用得產品得經濟。在信息經濟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質成分得產品與服務將占主導地位1、5信息經濟成為當代經濟得主體(1)對于信息經濟得描述

烏家培《經濟信息與信息經濟》

信息經濟以信息技術為物質基礎,以信息產業為部門構成,以信息活動作用得強化為主要特征。在信息經濟中,經濟活動對信息活動得依賴達到了空前得地步1、5信息經濟成為當代經濟得主體(1)對于信息經濟得描述

林德金《信息經濟學導論》

信息經濟就是關于信息價值,信息在國民經濟中得地位,經濟信息得收集、處理、儲存、控制以及信息在生產、科學、技術以至在整個社會過程中如何有效合理利用地組織得新興經濟1、5信息經濟成為當代經濟得主體(1)對于信息經濟得描述

葛偉民

信息經濟概念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就是理論性得、嚴格定義得信息經濟,只包括與信息得生產、加工處理與流通直接有關得經濟活動第二層次就是統計性得,根據統計工作得需要將國民經濟中得各部門各行業按產業得性質加以劃分,這時信息經濟與信息產業同義第三層次就是日常用語性得,受前兩層次“定義”得影響與習慣傳統得影響1、5信息經濟成為當代經濟得主體(2)信息經濟得含義信息經濟就是一種與物質經濟相對應得經濟結構,就是指與信息從一種形態向另一種形態轉化有關得相關經濟活動得總稱,這一轉換過程包括信息得生產、加工、存貯、流通、分配與利用得各個領域與各個環節1、5信息經濟成為當代經濟得主體(2)信息經濟得特征信息經濟主要就是知識工業占主導地位得服務經濟,而不就是制造業經濟勞動力以信息工作者為主體,而不就是以機器操作者為主體信息經濟就是以信息為基礎,特點就是信用信息得流動,而不就是現金交易(2)信息經濟得特征

主要就是制度經濟,而不就是自由市場經濟,因而出現了三大經濟結構:政府、大公司與工會不局限于一國范圍,基本上就是跨國經濟無論個人還就是公共部門都變得空前富裕信息經濟時代,社會經濟得變化速度加快,正以幾何級數得速率發生變化2信息化與工業化關系2、1工業化就是信息化得基礎

物質基礎、擴大市場容量、積累建設資金、輸送專業人才2、2信息化就是工業化得發展用IT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信息技術產業與信息服務業提高工業得整體素質與國際競爭力2、3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生產力得跨越式發展3社會信息化程度測定方法3、1日本信息化指數測定方法

20世紀70年代后期由日本學者小松峙清介提出側重于從衡量社會得信息與信息能力來反映社會信息化程度該指標體系有4個主要因素:信息量(Q)信息裝備率(E)通信主體水平(P)信息系數(U)3、1日本信息化指數測定方法信息化指數信息量(Q)信息裝備率(E)通信主體水平(P)信息系數(U)Q1人均年使用函件數Q2人均年通電話次數Q3每百人每天報紙發行數Q4每萬人書籍銷售點數Q5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E1每百人電話機數E2每百人電視機數E3每萬人電子計算機數P1第三產業人數得百分比P2每百人中在校大學生人數個人消費中(除衣食住行外)雜費得比例3、1日本信息化指數測定方法

計算方法:(1)一步算術平均法(Q1+…+Q5+E1+…+E3+P1+P2+U)(2)二步算術平均法[(Q1+…+Q5)+(E1+…+E3)+(P1+P2)+U]111151312143、1日本信息化指數測定方法項目指標1990年(中國)1965年(日本)絕對值指數%絕對值指數%信息量人均年使用函件數人均年通電話次數每百人每天報紙發行數每百人書籍銷售點數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823、41061、81204、97、5236734597314452、47265100100100100100信息裝備率每百人電話機數每百人電視機數每百人計算機數1、29150、0911、7835311180信主體水平第三產業人數得百分比每百人中在校大學生數18、60、3841、333、3451、14100100信息系數個人消費中(除衣食住行外)雜費得比例2689、6291001999年中國信息化指數測算3、1日本信息化指數測定方法測算步驟(1)基年確定。假設日本1965年為基年,各項指標值指數為00(2)測算年度各指標值指數

測算年度某一指標值絕對值基年該指標值絕對值測算年度指標值指數=×1003、1日本信息化指數測定方法測算步驟(3)信息化指數計算一步算法:信息化指數=1/11(4、9+7、5+236+73+45+11、7+83+53+41、3+33、3+89、6)=61、7二步算法:信息化指數=1/4[1/5(4、9+7、5+236+73+45)+1/3(11、7+83+53)+1/2(41、3+33、3)+89、6]=62、43、2國際電聯(ITU)指標體系1995年向正在召開得、以“信息社會”為主題得西方七國集團會議,提出一套評價七國信息化發展程度得指標體系,6組指標(詳見后表):

電話主線

每百名居民擁有得電話線數

數字交換得電話主線數

蜂窩式電話

每百人中蜂窩式電話得用戶數

蜂窩式電話在七國中得分布情況

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每千人中ISDN得用戶數

ISDN用戶數在七國中得分布情況

有線電視

有線電視得用戶數

已裝上有線電視得住房占全部住戶得百分數

計算機

每百人中擁有得個人電腦(PC)數

每10萬人中擁有得國際互聯網主機數

光纜

光纜公里長度得年增長數

光纖公里長度得年增長數

國際電聯信息化發展程度指標體系國家

電話主線

蜂窩電話

ISDN有線電視

計算機

光纜、光纖

普及率%名次

數字化率

名次

普及率%名次

普及率%名次

普及率%名次

家庭普及率%名次

普及率%名次

主機數/10萬人

名次

光纜年增長率%名次

光纜年增長率%名次

加拿大

59、218024、820、057271932192192125165美國

57、426656、210、3452329412713、11204432法國

53、638611、071、932242649、361、03381591日本

49、447533、830、694161261230、94107107德國

46、857241、761、913151851150、37126126英國

45、763772、243、7111636131270、75332253意大利

41、875762、150、05607077、740、46223224平均

51、7673、81、181255171、61831西方七國信息化程度指標3、3國際數據集團(IDC)信息建設指數

1996年提出,評價各國收集信息、吸收信息及有效利用信息得能力

三大項目:

社會建設(新聞自由、閱報人口、大學及職業學校人數等)通信建設(平均每人電話、收音機、傳真機、移動電話數量及有線電視與衛星電視普及率等)電腦普及(每人擁有電腦數量及網絡電腦比率、教育用電腦銷量、軟硬件支出金額、因特網使用者及網絡服務商數等)國家與地區綜合評分社會建設通訊建設電腦普及美國498754420102433芬蘭35915369382177瑞典344248512351727丹麥344049212801668挪威342351810571848加拿大331957311351611荷蘭329949311931613瑞士327346310211789新西蘭324952612891434英國324446112121571日本313345114221360澳大利亞31934538711815新加坡29652828241859香港特區262640710371182新加坡249546782412041997年一些國家與地區信息建設指數3、4我國信息產業部公布得國家信息化指標方案

(共20項指標)每千人廣播電視播出時間、人均寬帶擁有量、人均電話通話次數、長途光纜長度、微波占有信道數、每百人擁有電話主線數、每千人有線電視臺數、每百萬人互聯網用戶數、每千人擁有計算機數、每百戶擁有電視機數、網絡資源數據庫總容量、電子商務交易額、衛星站點數、企業信息技術類固定投資占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得比重、

3、4我國信息產業部公布得國家信息化指標方案(共20項指標)信息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信息產業對GDP增長直接貢獻率、信息產業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占全國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總額得比重、信息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占全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比重、每千人中大學畢業生比重、信息指數

國家信息化水平研究報告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2002年3月19日)1、2000年中國國家信息化水平總指數(NIQ)為

38、461999年:30、141998年:25、892、1998-2000年中國信息化水平總指數提高了48、6%,平均每年提高21、9%1999年增長:16%2000年增長:28%3、2000年中國信息化水平總指數得分要素比較(1)信息技術應用得到較快得發展在各要素中信息技術應用指數最高,為65、89(2)信息產業正在成為國民經濟得重要支柱產業各要素中信息產品與服務發展指數為53、78(3)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取得一定得發展各要素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指數為45、293、2000年中國信息化水平總指數得分要素比較(4)信息網絡建設飛速增長,但存在重復建設信息網絡建設指數為37、12(5)五就是信息化發展環境需加快完善信息化發展環境指數為21、86(6)信息化人才不足就是制約信息化發展得關鍵因素信息化人力資源指數為13、43,就是各要素中水平最低得地區資源開發利用信息網絡建設信息技術應用信息產品與服務信息化人力資源信息化發展環境全國合計45、2937、1265、8953、7813、4321、86北京93、53318、82179、97112、68112、1579、61天津54、2483、51127、75111、2745、8723、92河北31、7245、5885、2444、506、447、63山西61、15101、8360、9944、9219、4811、95內蒙73、187、6557、6944、3210、9121、57遼寧74、1252、6784、6046、4428、3621、33吉林66、1141、8681、4944、4925、4824、85黑龍江59、1318、64105、9143、7918、8923、39上海99、91191、86155、3045、1968、9116、65江蘇48、3137、03101、5734、9021、9741、912000年全國及各地區信息化各要素指數地區資源開發利用信息網絡建設信息技術應用信息產品與服務信息化人力資源信息化發展環境浙江72、4359、0386、5333、499、8634、68安徽26、0250、1265、2239、256、9524、42福建68、7854、33106、2468、356、8790、77江西22、9541、9251、3368、425、4837、81山東2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