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主要的動物病原菌1.G+菌:球菌.李氏桿菌.炭疽.芽孢桿菌.梭菌.分支桿菌。2.鏈球菌:①a鏈球菌:條件致病菌;②B溶血鏈球菌:致病力強;③r溶血鏈球菌:無溶血環(huán),不致病;④其血液瓊脂平板:灰白.光滑.邊緣整齊小菌落;⑤豬鏈球菌z型在綿羊血平板呈a溶血,馬血平板為B溶血;⑥無芽孢.無鞭毛;⑦癥.敗血癥.腦膜炎.關節(jié)炎。3.蜂房球菌:即歐洲幼蟲腐臭病原。厭氧培養(yǎng):白色.邊緣光滑.表面微突起的菌落。4.大腸桿菌:①為G-菌,無芽孢.有菌毛.有鞭毛.兼性厭氧;②瓊脂平板:圓形.隆起.光滑.濕潤.灰白色.中等大小菌落;肉湯中:均勻混濁.管底形成黏性沉淀;發(fā)酵乳糖可產(chǎn)酸產(chǎn)氣;麥康凱瓊脂板:形成紅色菌落;伊紅美蘭瓊脂:產(chǎn)生黑色帶金屬閃光的菌落;綿羊血平板:呈B溶血;其中產(chǎn)腸毒素大腸桿菌ETEC最常見;毒力因子:包括菌毛(黏附素).腸毒素.類脂A.K抗原.O特異多糖;診斷:取肝.脾.腎.小腸內容物.腸系膜淋巴結,分別在麥康凱和血平板上培養(yǎng),再取典型菌落進行生化試驗。5.沙門氏菌①為G-菌,無芽孢,無莢膜,有鞭毛,兼性厭氧;②但雞白痢與雞傷寒沙門氏菌無鞭毛,無纖毛;③普通肉湯中:均勻渾濁;④不可分解乳糖;⑤麥康凱瓊脂培養(yǎng):無色,透明,圓形,光滑,扁平小菌落;⑥毒力因子:菌毛,內毒素,腸毒素;⑦診斷:需分離培養(yǎng),生化鑒定;鼠傷寒沙門氏菌:致各種畜禽的副傷寒及人類食物中毒。6.多殺性巴氏桿菌①為G-菌,無鞭毛,無芽孢,兩極著色,兼性厭氧;②麥康凱培養(yǎng):不生長;③血瓊脂平板:露滴樣小菌落,不溶血;④血清肉湯中:液面形成菌環(huán),管底出現(xiàn)粘稠沉淀;⑤可分解葡萄糖,產(chǎn)酸不產(chǎn)氣;⑥可發(fā)酵甘魯醇,山梨醇,木糖;⑦引起的疾病:牛出敗,豬肺疫,禽霍亂,兔巴氏桿菌病;⑧毒力因子:莢膜,內毒素;診斷:染色鏡檢發(fā)現(xiàn)兩極著色的短桿菌;用血瓊脂分離培養(yǎng)后來,再接種于三糖鐵培養(yǎng)基,使底部變黃;病料懸液皮下注射小鼠,多在哪里48h內死亡。7.鴨疫里氏桿菌①為G-菌,有莢膜,無芽孢,無鞭毛,瑞氏染色兩極著色;②巧克力板和二氧化碳箱中:無色素,圓形,光滑,1-2mm的菌落;③血清肉湯中:輕微渾濁,少量沉淀;④不發(fā)酵葡萄糖(區(qū)別多殺巴氏桿菌);⑤只氧化酶,觸酶試驗為陽性;其余為陰性;⑥主要癥狀:2-3周齡鴨大批死亡;⑦診斷:取病鴨腦,心血,用巧克力培養(yǎng)基分離,再進行生化鑒定。快速特異診斷方法:PCR,凝集試驗。8.副豬嗜血桿菌①為G-菌,短桿狀,無鞭毛,無芽孢,美蘭染色兩極濃染。4,5型為優(yōu)勢菌型,兼性厭氧;②巧克力平板:圓形,光滑,邊緣整齊,灰白,半透明的菌落;③診斷:分離培養(yǎng)要求高,可用胰蛋白胨大豆瓊脂。9.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①為G-菌,小球桿菌,兩極染色,有莢膜,有鞭毛,兼性厭氧。②綿羊血平板:產(chǎn)生穩(wěn)定的B溶血;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增強其溶血圈(即.CAMP試驗陽性);③毒力因子:毒素(為穿孔毒素),莢膜;④鑒定:綿羊血瓊脂培養(yǎng)→CAMP試驗→測脲酶活性及甘露醇發(fā)酵能力→用瓊擴試驗鑒定血清型。10.布魯氏菌①為G-菌,球桿狀,無鞭毛,無芽孢,嚴格需氧氣,二氧化碳;②馬血清培養(yǎng)基中:透明小菌落;③感染癥狀:豬牛流產(chǎn),睪丸炎,人感染為波浪熱,關節(jié)炎;④毒力因子:內毒素,莢膜,透明質酸酶;⑤診斷:采取流產(chǎn)胎兒胃內容物,肺等,作革蘭氏和柯茲洛夫斯基染色鏡檢→紅色球桿菌(可初診);⑥以試管凝集試驗和補體結合試驗作為最后確診;⑦感染動物:先出現(xiàn)凝集反應,其次出現(xiàn)補體結合反應,最后出現(xiàn)變應。11.鼻疽伯氏菌①為G-菌,即鼻疽桿菌,無芽孢,無莢膜,不運動,專性需氧;②綿羊血平板:正常菌落為光滑型,異常菌落為粗糙型;③氧化酶試驗陽性:脲酶試驗陰性;④可使石蕊牛乳產(chǎn)酸,凝固,胨化;⑤施特勞斯反應:雄性豚鼠腹腔感染后可引起典型的睪丸炎和睪丸周圍炎,睪丸腫脹化膿后破潰;⑥毒力因子:莢膜多糖;⑦診斷:用鼻疽菌素3-4滴滴入一側眼結膜囊內,其眼結膜紅腫并排出膿性分泌物,為陽性。12.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①為G-菌,小桿菌,無芽孢,兼性厭氧,融酶陽性;②牛血平板:0.5-1mm,圓形,光滑,邊緣整齊的菌落;③麥康凱平板:菌落為蘭灰色,周邊有紅色環(huán),培養(yǎng)基為琥珀色;④最有代表性的是:犬傳染性氣管支氣管炎(幼犬窩咳),兔傳染性鼻炎;⑤毒力因子:黏附素,毒素;⑥診斷豬萎鼻:用試管凝集試驗,1:80以上為陽性。13.產(chǎn)單核細胞李氏桿菌①為G+菌,無芽孢,4℃時可繁殖,是冷藏食品主要病原菌之一;②短桿菌,無芽孢,無莢膜,兼性厭氧;③血平板中:為露滴狀小菌落,呈B溶血,45°斜射光線下關察,可見淡蘭綠色熒光,(與豬丹毒相區(qū)別);④臨診癥狀:敗血,神經(jīng)癥,流產(chǎn);⑤診斷:動物試驗:菌株分離→培養(yǎng)→制成懸混液→小鼠腹腔注射→觀察死亡情況。14.炭疽芽孢桿菌①為G+菌,是菌體最大的細菌,菌體兩端平切,呈竹節(jié)狀長鏈排列,無鞭毛,不運動;②在機體內形成莢膜,不易形成芽孢;③在人工培養(yǎng)或外界環(huán)境或尸體被剖解后,易形成芽孢;④普通瓊脂平板:灰白,干燥,無光澤,不透明,邊緣不整齊的粗糙型菌落;⑤血瓊脂平板:輕微溶血;⑥肉湯中:成團的沉淀生長,無菌膜;⑦青霉素培養(yǎng)基中:菌體形成串珠;⑧毒力因子:莢膜,炭疽毒素;15.擬幼蟲芽孢桿菌①為G+菌,是美洲幼蟲腐臭病病原;②菌落為乳白,半透明,稍凸起,略具光澤;③能發(fā)酵葡萄糖,產(chǎn)酸,能還原NO3ˉ為NO2-④細菌培養(yǎng)物中可見到螺旋形的“巨鞭”。(16)產(chǎn)氣莢膜梭菌即魏氏梭菌或產(chǎn)氣莢膜桿菌;為細菌,直桿狀,無鞭毛;芽孢位于菌體中央;創(chuàng)傷組織中形莢膜。牛乳培養(yǎng)基中:形成洶涌發(fā)酵;血平板上:形成雙層溶環(huán);毒力因子:外毒素、侵襲性酶;鑒定要點:厭氧生長、菌落整體、生長快、G+粗桿菌、不運動、雙層溶血環(huán)、牛奶洶涌發(fā)酵、鴿胸肌注射后死亡。(17)牛分支桿菌(結核病)為G+菌,短而粗,專性需氧;抗酸,染色為紅色或從桿菌。低于30度,或高于42度不生長;羅杰二氏培養(yǎng)基:粗糙、隆起、不透明、連緣不整齊、顆粒狀、乳白色菌落;為細胞內寄生菌;結核菌素試驗:即注射后,牛頸部皮膚腫脹厚度差大于4mm為陽性;但不能證明目前是否處于活動感染期。診斷:檢測特異性抗體可確診,抗體陽性意味著病情惡化。(18)、牛副結核分支菌(副結核病)為G+菌,無鞭毛、無莢膜、無芽孢、抗酸染色為紅色。為專性需氧菌;初次分離難;子牛最易感;為胞內生長菌;在體內先產(chǎn)生細胞免疫,再體液免疫。確診:抗酸染色發(fā)現(xiàn)紅色成絲的兩端鈍圓的中小桿菌。抗體檢測:可用補體結合反應
(采用冷感作法,被檢血1:10稀釋時“++”以上為陽性)。(19)、豬痢短螺旋體為G-菌,菌體為2~4個彎曲,兩端尖銳;嚴格厭氧;牛血清培養(yǎng)基:扁平、半透明、針尖狀、強β溶血性菌落;癥狀:出血性豬痢疾(8-14),大腸卡他,出血、壞死;確診:新鮮糞便(粘)黏液,經(jīng)姬姆薩氏染色;鏡檢每個高倍視野見2-3個蛇樣運動的螺旋體;(20)、雞毒支原體為G-菌,為球形,細胞-端有“小泡”極體;兼性厭氧;牛心浸出液培養(yǎng)基:0.2-0.3mm,圓形露滴樣小菌落;又名禽敗血支原體,可垂直傳播;縷發(fā)感染大腸桿菌時的特征病變:肝包膜炎、心包炎、氣囊炎;確診:支原體抗體陽性。(21)豬肺炎支原體為為G-菌,可通過0.3mm孔經(jīng)濾膜;兼性厭氧;易引起幼豬的地方流行性肺炎;診斷:X線檢查具有重要診斷價值。(22)牛支原體為G-菌,引起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即牛肺疫;菌落呈“荷包蛋狀”;小菌落型SC:分離自牛;大菌落型LC:分離自山羊。(23)白僵菌為“家蠶白僵菌病”病原;為真菌;發(fā)育同期:分子孢子→營養(yǎng)菌絲→氣生菌絲病蠶血液或尸體可見大量菱形結晶。(24)、蜜蜂球囊菌變種為蜜蜂白晉病病原;為真菌;陽性菌絲形成受精突;陰性菌絲形成產(chǎn)囊體。子囊孢子臨近成熟時子囊壁消失,多個孢子被共同的外膜包圍,集合成緊密的孢子球。六、病毒基本特征1.病毒:最小的微生物;最大的病毒為痘病毒;最小的病毒為圓環(huán)病毒.2.病毒結構
病毒結構核衣殼(裸病毒)芯髓由核酸組成衣殼由蛋白組成;能保護核酸;具有抗原性;分為螺旋對稱,20面體對稱復合對稱。囊膜從宿主獲得;含蛋白質、磷脂、膽固醇;用脂溶劑乙醚可除去脂質,使病毒失活。纖突由糖蛋白組成,與病毒吸附細胞受體有關。3、實驗動物、雞胚、細胞可用于病毒培養(yǎng)。4、病毒培養(yǎng)所用的細胞:原代細胞、二倍體細胞傳代細胞。5、細胞培養(yǎng)的方法:靜置培養(yǎng)、旋轉培養(yǎng)。6、細胞病變(CPE):病毒感染導致的細胞損傷;其表現(xiàn)為圓縮、腫大、形成合胞體、空泡等。7、TCID50:病毒的半數(shù)細胞感染數(shù)量。8、包含體:是某些病毒感染細胞出現(xiàn)的特征性的形態(tài)變化,可通過染色后在光學顯微鏡下檢測。如:Negri氏體(狂犬病毒產(chǎn)生);病毒胞漿(痘病毒產(chǎn)生);貓頭鷹眼(皰疹病毒產(chǎn)生)。9、空玟王:將病毒接種吸附于單層細胞,原先感染病毒的細胞及病毒擴散的周圍細胞會形成一個近似圓形的斑點,類似固體培養(yǎng)基上的菌落形態(tài),稱“空玟王”。10、病毒克隆:將獲得的單位個空玟王制成懸液,梯度稀釋后再做空斑,最終可獲得只含一個病毒顆粒及其子代的空斑,叫“病毒克隆”。空斑試驗不僅可純化病毒,還可對病毒定量。11、PFD:空斑形成單位病毒的定量單位(只含一個病毒及其子代)。12、CPF:菌落形成單位;(只含一個細菌及其子代)13、急性感染:即病毒原消滅型感染。14持續(xù)性感染:(1)、潛伏感染:病毒不復制,查不出病毒;(2)、憂性感染:可檢出病毒;輕微癥狀;反復發(fā)生;(3)、憂發(fā)感染:可檢出病毒;潛伏其脹;癥狀出現(xiàn)逐漸加重,最后死亡;(4)遲發(fā)臨診癥狀的急性感染:病毒復制與病程無關;不能分離出病毒。七、病毒的檢測ID50:半數(shù)感染發(fā)病;(雞胚或動物)
RD50:體溫半數(shù)反應(數(shù))量;ELD50:雞胚半數(shù)致死量;EID50:雞胚半數(shù)感染量。病料和采集①取適宜的組織病料、分泌物和糞便等,充分研磨,加入青鏈霉素,4℃冰霜處理2-4小時或過濾,離心取上清液。
②咽喉拭子:即用棉試子蘸取,浸泡入含有2%犢牛血清和含青鏈霉素的漢格氏液中,充分涮棉試子,反復凍融3-5次,離心后取上清液作為接種材料。最常用的病毒滴度測定技術:空斑試驗、終點稀釋法。病毒中和試驗:是檢測病毒和新分離病毒毒珠鑒定的最經(jīng)典的方法。血凝抑制試驗:(HI):用于檢測具有血凝特性和病毒(流感病毒).免疫轉印技術:用于病毒蛋白質的分析.PCR技術:檢測語素核酸和病毒感染診斷,用于DNA病毒的檢測。RT-PCR:檢測RNA病毒。PNA芯片技術:主要用于大批量樣本的檢測和不同病毒的鑒別診斷。
八、主要的動物病毒1.綿羊、山羊痘病毒:皮膚及黏膜形成皰疹、化膿、結痂、死亡高;病毒為卵圓形,衣殼為復合對稱;核酸由雙股DNA組成;綿羊與山羊痘病毒間存在共同抗原,但不會交叉感染;2.黏液瘤病毒:為兔病毒屬;經(jīng)呼吸道感染;癥狀為眼結膜炎、特征性“獅子頭”;體溫4℃;診斷:檢查感染細胞中的胞漿包含體。非洲豬瘟病毒:有囊膜、衣殼20面體對稱;基因組由單分子線狀雙股DNA組成;是唯一已知核酸為DNA的蟲媒病毒,由軟蜱傳播;癥狀:全身出血、呼吸障礙、神經(jīng)癥狀:本病為OIE報告病。3.皰疹病毒科:包括偽狂犬、牛傳染性鼻氣管炎、馬立克氏、禽傳染性喉氣管炎、鴨瘟病毒。偽狂犬:①病毒呈球形,有囊膜、有纖突,基因組為線狀雙股DNA,只有一種血清型;②有理想的疫苗,TK-\ge雙基缺乏疫苗;③感染豬可周期性排毒;康復豬分泌物排毒,但糞尿不排毒。牛傳染性鼻氣管炎:①即咎皰疹病毒1型,病毒呈球狀,衣殼20面體對稱,有囊膜和纖突。基因組為絨狀雙鏈DNA;②感染細胞內有嗜酸性核內包含體;③只有一個血清型;④主要有兩種表現(xiàn)型,呼吸道型和生殖型。馬立克病毒:①即禽皰疹病毒2型,衣殼20面體對稱,基因組為線狀雙股
DNA;②特征:致腫瘤,外周神經(jīng)腫大、兩肢麻痹;③4種病型,內臟型、神經(jīng)型、皮膚型、眼型、④病毒不經(jīng)卵傳播,靶細胞為T淋巴細胞。禽傳染性喉氣管炎:①即禽皰疹病毒工型、有囊膜;②只能在雞胚及其培養(yǎng)物內增殖③癥狀:咳出血樣粘液,白喉樣變、發(fā)病率100%,死亡率50%。鴨瘟病毒:1.即皰疹病毒1型,只有一個血清型;2.癥狀:腸炎、脈管炎廣泛局灶性壞死,產(chǎn)蛋率降25%、發(fā)病率10%;3.一旦發(fā)病應首先緊急免疫接種。4.腺病毒科:包括犬傳染性肝炎,產(chǎn)蛋下降綜合征。犬傳染性肝炎:1.即犬腺毒癥、無囊膜、20面體對稱、有纖突;2.基因組為單分子線狀雙鏈DNA;3.弱毒疫苗被接種犬排放到環(huán)境后,而支其它與之接觸的犬獲得高水平免疫;4.癥狀:肝、腎、脾、肺的嚴重出血、壞死;康復期出現(xiàn)“藍眼”;感染犬可尿糞、唾液排毒。產(chǎn)蛋下降綜合征:1.無囊膜、20面體對稱;2.基因組為線狀雙股DNA;只有一個血清型;3.癥狀:褪色蛋、軟殼蛋、輸卵管上皮細胞壞死且可見核內包涵體;4.主要傳染源:蛋。5.細小病毒科:包括豬細小病毒病、犬細小病毒、鵝細小病毒、貓泛白細胞減少癥、貂腸炎病、貂阿留申病。豬細小病毒:1.無囊膜、20面體對稱、單分子線狀單股DNA;VP2是主要免疫原性蛋白;2.只有一個血清型,具有血凝部位;3.診斷:可用熒光抗體檢病毒;檢測血清抗體價值不大。犬細小病毒:1.無囊膜、20面體、單分子線狀單股DNA;VP2是保護抗原;2.犬、貓、貂細小病毒可交叉免疫;3.特征:嘔吐、腹瀉、白細胞減少、出血性腸炎、嚴重脫水;4.診斷:用HA-HI實驗檢測犬糞懸液中病毒;5.具有血凝性。鵝細小病毒:1.即小鵝瘟病毒,無囊膜、20面體線狀單股DNA;VP3為結構蛋白;2.無血凝活性,只有一個血清型,與番鴨細小病毒存在部分共同抗原;3.可通過卵黃將抗體傳給后代;4.3-20日齡小鵝死亡高、下痢。貓泛白細胞減少癥:即貓瘟熱,感染后5天可測到中和抗體,抗體滴度與免疫保護成正比。貂腸炎病毒:1.即貂細小病;特征:急性腸炎和白細胞減少;2.診斷:常用HA-HI實驗。貂阿留申病:1.無囊膜,20面體,單股DNA;2.癥狀:1性消耗性、超敏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3.引起:肝炎、關節(jié)炎、腎小球腎炎、貧血、死亡;4.可經(jīng)胎盤感染;5.高滴度抗體不能中和病毒,5.診斷:碘凝集實驗。7.圓環(huán)病毒:球形、無囊膜、共價閉合環(huán)狀雙股單鏈DNA;衣殼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確診需分離病毒后用免疫熒光法。8.反轉錄病毒科:包括禽白血病、山羊關節(jié)炎/腦脊髓炎病毒、馬傳貧。禽白血病:1.球形、有囊膜、有纖突、由兩個線狀正股單股RNA組成,同一亞群內病毒間有交叉中和作用;2.癥:雛雞腫瘤,病毒血癥,淋巴細胞增多癥;可垂直傳播。山羊關節(jié)炎/腦脊髓病毒:1.球形,有囊膜、單股RNA;2.為小萬性病毒屬成員,感染率可達80%;3.癥:2-4月令發(fā)生腦脊髓炎;12月令多發(fā)性關節(jié)炎;病毒可通過吃初乳感染;4.診斷:瓊脂凝膠免疫擴散試驗測抗體。馬傳染性貧血病毒:1.球形,有囊膜、單股RNA,為1病毒屬;2.癥:發(fā)熱、貧血、黃疽、死亡率達80%;3.診斷:補體結合反應。9.呼腸孤病毒科:包括禽正呼腸孤病毒、藍舌病毒、質形多角體病毒。禽正呼腸孤病毒:1.無血凝活性;2.雞感染普遍,常無癥狀,或關節(jié)炎綜合征、暫時性消化系統(tǒng)絮亂。藍舌病毒:1.球形、無囊膜、三層衣殼、20面體、環(huán)狀病毒屬,雙股RNA;VP7為群特異性抗原;VP2為型特異性抗原。2.病毒有血凝性、經(jīng)庫蟲蒙傳播;3.癥:高熱、舌部發(fā)紺、唇部水腫。壞疽性鼻炎;4.診斷:必須臨疹與病毒分離相結合分離病毒應取急性發(fā)熱期的全血。質型多角體病毒:1.家蠶、質型多角體病毒;2.球型、20面體;3.易溶于堿性,在腸中堿性消化液中釋放病毒;4.蠶室消毒時,應用甲醛與新鮮石灰配制成混合液。10.傳染性法氏囊病毒:為雙RNA病毒科;1.無囊膜、20面體、雙鏈雙節(jié)段RNA;VP2為保護性抗原;2.有兩個血清型,無交叉保護,1型只感染雞;2型無致病性;3.癥狀:3-6周齡雞最易感;4.診:用免疫熒光抗體檢病毒。11.副黏病毒科:包括新城疫、小反芻獸疫、犬瘟熱。新城疫:1.即禽副黏病毒1型,IE通報疫病;2.病毒為球型、雙層脂質囊膜;3.有兩種纖突:血凝性神經(jīng)氨酸酶HN、融合蛋白F;它們的裂解與活化決定病毒的毒力;4.只有一個血清型,通過氣霧、食物、飲水傳播;5.診斷:必須作病毒分離及血清學實驗;即接種雞胚尿囊腔分離病毒,在做HI實驗;6.當病毒對1日齡雛雞腦內接種的致病指數(shù)ICP>0.7,必須向OIE申報疫情。小反芻獸疫:1.主要發(fā)生于西非,為OIE通報病;2.病毒為圓形、有囊膜、有纖突、螺旋對稱;3.為麻疹病毒屬,單股負鏈不分節(jié)段RNA;4.有兩種纖突:融合蛋白F是決定病毒感染成功與否的關鍵;血凝素H蛋白同時具有血凝素和神經(jīng)氨酸酶的功能;④癥:口腔潰瘍壞死,回、盲、結、直腸嚴重出血;5.確診:病料接種綿羊細胞,特點是出現(xiàn)多核細胞;再進行病毒中和試驗;6.只有一個血清型,與牛瘟高度交叉保護。犬瘟熱:①病毒為球形,麻疹病毒屬,單負股RNA。不分節(jié)段;②只有一個血清型,與麻疹病毒、牛瘟病毒有共同抗原;③最常見的急性型:特征為雙相熱,且第二階段拌有白細胞減少癥;④確診:盲傳數(shù)代后,可出現(xiàn)典型CPE:出現(xiàn)放射狀細胞及形成合胞體。12.彈狀病毒科:包括狂犬病、牛暫時熱。狂犬病:①病毒為子彈狀、有釘撞纖突、有囊膜,螺旋對稱,單股分子負鏈單股RNA;②傳播途徑:咬傷;③帶病毒動物唾液具有高度感染性,如用抗體處理可推遲感染進程;④診:需作腦組織切片,檢測Negri氏包含體。牛暫時熱:①即牛流行熱、三日熱;②病毒為子彈狀,有囊膜、有纖突、庫蠓傳播;③癥狀:40℃以上,呼吸迫促,全身虛弱,發(fā)病100%,死亡1%。13.禽流感:①即“真性雞瘟”,OIE通報病,為我國一類病;②主要的高致病毒株:H5N1,H7N7;③為甲型流感病毒屬,單負股RNA,分8個階段,易發(fā)生抗原性漂移(基因點突變)和抗原性漂移(基因重組);④有兩種纖突:血凝素HA和神經(jīng)氨酸酶NA,HA具有血凝性和免疫原性;⑤傳播:野鴨;⑥診:從泄殖腔取樣,接種于尿囊腔,去尿囊液用雞紅細胞作HA—HI試驗。⑦高致病性毒株的OIE標準:將含有病毒的雞胚尿囊液1:10稀釋,接種4周齡雞8只,死亡≥6只;⑧該病毒為正黏病毒科。14.冠狀病毒科:包含禽傳染性支起管炎病毒、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禽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①圓形、有囊膜、有纖突;單分子線狀正鏈單股RNA,S蛋白含有抗原位點;②該病毒易突變和重組,則預防上存在很大困難;③癥狀:1-4周齡雞最易感,呼吸抑制,產(chǎn)蛋下降。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①圓形、有囊膜、有纖突、單分子線狀正鏈單股RNA,只有一個血清型;②免疫特點:與呼吸道冠狀病毒、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犬冠狀病毒有抗原相關性;母源IgA抗體使仔豬產(chǎn)生被動免疫;仔豬血清中的IgG抗體不能提供保護;唯有通過黏膜免疫才有效;③檢測發(fā)病期及康復期雙份血清抗體,具有流行病學價值。15.藍耳病:①即:豬繁殖與呼吸綜和癥病毒。為動脈類病毒科;②病毒為球形、有囊膜、20面體、單鏈不分節(jié)段正鏈RNA,有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③癥:感染豬出現(xiàn)病毒血癥,可經(jīng)胎盤感染,導致壞死性臍帶動脈炎;④診:流產(chǎn)豬仔中病毒易失活,應盡快采樣,在豬肺泡巨噬細胞中培養(yǎng),再用免疫熒光抗體技術檢測病毒。16.微RNA病毒科:包括口蹄疫、豬水皰病病毒,鴨肝炎病毒。
口蹄疫:①病毒為球型、無囊膜、單分子正股RNA,為OIE通報病;②共有7個血清型,送檢樣品水皰液應冰凍保存;③通過檢測3ABC抗體可區(qū)分野毒感染與疫苗接種,感染動物為陽性;④VP1為主要抗原位點,易異變。豬水皰病:①病毒為球形無囊膜,為腸病毒屬,單分子正股RNA,20面體;VP1的第132位氨基酸與酶力有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屋施工技術質量管理培訓
- 冬季裝維作業(yè)安全培訓
- 2024中國黃金集團投資有限公司招聘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班組長綜合管理技能培訓大綱
- 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西南情韻欣賞☆瑤族舞曲教案
- 2024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區(qū)域總部(北方建投)管理崗位招聘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5.向心加速度》教學設計
- 程序員培訓感悟:從迷茫到豁然開朗
- 成人消防安全培訓
- 窗簾布藝培訓
- 第十八章 平行四邊形 評估測試卷(含答案)2024-2025學年數(shù)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面積》測試卷(含答案)
- 2-2生態(tài)脆弱區(qū)的綜合治理(分層練習)解析版
- 菌劑銷售合同(2025年)
- 2024年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題庫及答案(共五套)
- 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財務應用藍皮書
- AI技術助力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案例分析
- 旅游專業(yè)考試題
- 跨學科實踐活動6+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教學設計)九年級化學上冊同步高效課堂(人教版2024)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務二-國開(CQ)-國開期末復習資料
- 《初中語文非連續(xù)性文本教學實踐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