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八年級第二單元A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八年級第二單元A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八年級第二單元A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八年級第二單元A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八年級第二單元A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A卷

選擇題(共21小題)

1.(2024?鼓樓區校級開學)下圖為某同學從網上搜集到的一張歷史實物圖片,這可用于研究()

A.土地改革運動B.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C.人民公社化運動D.人民幣的演變歷程

2.(2024?東臺市一模)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非常重視西藏地區的建設,下列哪項是在“一五”計劃

期間完成的()

A.西藏和平解放

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

D.在西藏建立開放城市

3.(2024?西華縣三模)1954年,公私合營復興隆鍋廠正式成立。1954年8-12月,工廠鐵鍋產量達286635

口,獲得利潤1.56萬元。1955年工廠總產值達23萬元,總利潤3.36萬元,約超過公私合營前的1倍。

這一現象的出現得益于()

A.“一五”計劃順利完成

B.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確立

C.社會主義改造的進行

D.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

4.(2024春?綠園區期末)美國學者約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國大趨勢》一書中指出,民主的含義就

是“人民說了算臺人民是統治者"'民主意味著人民統治國家”。下列選項中最能反映這一觀點的是()

A,建立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國家對民族資本實行贖買政策

C.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D.建立起政治協商制度

5.(2024春?信宜市期中)“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國民經濟出現較大起伏,但許多尖端技術,在艱難中

仍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主要原因是()

A.蘇聯的技術援助B.經濟的迅速發展

C.國家力量的凝聚D.對外交往的擴大

6.(2024?朝陽區校級開學)下列屬于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的是()

A.實行經營責任制B.國家收購

C.成立互助組D.贖買政策

7.(2024?泰興市一模)”增設了同仁堂提煉廠,擴建了大柵欄同仁堂門市部,……到1959年,比解放前

夕的1948年,職工人數由190人增加到593人,產值由16萬元增加到1251.9萬元。”同仁堂“增設”

“擴建”“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A.蘇聯的大力援助

B.企業獲得了生產經營自主權

C.實行了公私合營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8.(2024?宿城區一模)”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毛澤東同志所贊頌的“橋”()

A.展現了我國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的氣象

B.標志著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C.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重要建設成就

D.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

9.(2023秋?晉安區期末)北京同仁堂是我國中藥行業的老字號。1954年,為了貫徹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

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政策,同仁堂率先實現公私合營。我國在公私合營過程中采取的創造性舉措是()

A.和平贖買B.無償沒收C.平均分配D.自主經營

10.(2024?淮安)雷鋒在日記中寫道:“我每成長一分,前進一步,這里面都滲透著黨的親切關懷和苦心

栽培。”觀察雷鋒生平大事記,他在1954年的人生經歷得益于()

家鄉

成為

參軍

當選

撫順

人大

代表

O9958962

949-4749950954960961

A.實行土地改革

B.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

C.開展三大改造

D.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1.(2024秋?海門區校級期末)文革期間,許多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和民主人士被誣為“走資本主義道路

的當權派”,“反動學術權威”等,遭到批斗、迫害.這些現象充分反映了文革期間()

A.民主與法制遭到嚴重的踐踏

B.浮夸風、共產風的盛行

C.“走資派”企圖奪取國家政權

D.黨中央出現了修正主義

12.(2024春?高唐縣期末)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布前,曾有L5億人參與討論,提出118萬

條修改和補充意見。這充分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A.體現了人民的意志

B.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

C.推進了西部大開發

D.標志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

13.(2024?巴中)構建思維導圖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小華同學在學習某課時設計了如下思維導圖,圖

中問號處是()

農業生產合作社、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叱

手工業生產合而|—?

Q▼

工商業公私合£"|/|_______

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A.“一五”計劃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D.土地改革

14.(2024?膠州市一模)如圖是小剛圍繞“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實行的土地政策”進行的知識梳理。其

中②應填寫的是()

1

:①::②::③

111-----1---------?

1950年1952年1953年1956年1978年

A.“打土豪,分田地”

B.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C.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

D.組織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

15.(2024?巧家縣模擬)2024年3月,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勘海縣第一小

學教師玉龍赴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兩會期間,玉龍代表擔當職責使命,就教育問題建言獻策。

材料反映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16.(2024?漢川市模擬)1954年7月,“初教一5”飛機試飛成功,這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由修理階段跨入

了制造階段;1956年9月,國產B2—34中型坦克發動機問世,結束了中國不能制造坦克發動機的歷史。

對這一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B.“一五”計劃,工業起步

C.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D.和平外交,共同發展

17.(2023秋?福清市期末)他是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面對新中國成立之初石油短缺的局面,他許下“寧

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鋼鐵誓言。他是()

A.蔣道平B.錢學森C.王進喜D.袁隆平

18.(2024?海州區校級三模)如圖為“1953-1957年國家某重點工業基地示意圖”。觀察地圖,你可以從

中得到的信息有()

A.青藏鐵路經過該工業基地

B.該工業基地以發展輕工業為主

C.標志著我國由農業弱國發展為工業強國

D.我國在“一五”計劃期間取得巨大成就

19.(2024?永善縣一模)如圖可獲取的信息是(

新中國第一輛拖拉

機----東方紅

1958年誕生

A.我國取得重工業生產的重大成就

B.我國優先發展重工業

C.我國的交通運輸業取得重大進展

D.我國形成了多個重工業基地

20.(2024?欽州二模)以下哪一項是新中國工業化起步階段所取得的科技成就?()

A.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

B.江南機器制造總局

C.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

D.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并帶回月球土壤

21.(2024?滕州市模擬)如圖的年代尺是某同學進行歷史探究學習時設計的,其中②體現的歷史階段特征

是()

①②③④

K+A|<H|~~

1949年1956年1966年1976年1978年

A.“左”傾泛濫,國家內亂

B.探索建設,曲折發展

C.政權鞏固,社會過渡

D.改革開放,繼往開來

第二單元A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題號1234567891011

答案BCACDCAAcA

題號12131415161718192021

答案ABDBBCDAAB

一.選擇題(共21小題)

1.(2024?鼓樓區校級開學)下圖為某同學從網上搜集到的一張歷史實物圖片,這可用于研究()

A.土地改革運動B.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C.人民公社化運動D.人民幣的演變歷程

【分析】本題考查了三大改造,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1953年開始,國家引導個體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B項正確;土地改革發生在1952年,主要內容是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

排除A項;人民公社化運動發生在1958年,主要內容是建立公社,排除C項;人民幣的演變歷程至少

要2個或以上的階段,排除D項。

故選:Bo

【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2024?東臺市一模)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非常重視西藏地區的建設,下列哪項是在“一五”計劃

期間完成的()

A.西藏和平解放

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

D.在西藏建立開放城市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一五計劃的成就,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

從而得出結論。

【解答】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編制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國第一

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開始執行,1957年超額完成。這一期間建成了三條通往西藏的公路,即青藏、川

藏、新藏公路。

故選:Bo

【點評】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一五計劃的成就的相

關知識點。

3.(2024?西華縣三模)1954年,公私合營復興隆鍋廠正式成立。1954年8-12月,工廠鐵鍋產量達286635

口,獲得利潤L56萬元。1955年工廠總產值達23萬元,總利潤3.36萬元,約超過公私合營前的1倍。

這一現象的出現得益于()

A.“一五”計劃順利完成

B.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確立

C.社會主義改造的進行

D.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

【分析】本題考查三大改造,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到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各項經濟建設指標大幅度超額完成,與題干時間不符,排

除。

B.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以立法的形式保證中國沿著社

會主義方向發展,為建立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制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礎,與題干“公私合營”不符,排

除。

C.根據題干“1954年,公私合營復興隆鍋廠正式成立1955年工廠總產值達23萬元,總利潤3.36萬

元,約超過公私合營前的1倍”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使私有制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從

1954年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發展為企業的公私合營,公私雙方共同經營

企業,公方代表居于領導地位。私營企業公私合營后,納入國家計劃軌道,工人參加企業的監督管理,

生產積極性高漲,企業的生產、供銷運行正常,生產效益提高。因此,題干現象的出現得益于社會主義

改造的進行,符合題意。

D.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

故選:Co

【點評】記憶三大改造背景、時間、方式、意義,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4.(2024春?綠園區期末)美國學者約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國大趨勢》一書中指出,民主的含義就

是“人民說了算'"人民是統治者民主意味著人民統治國家”。下列選項中最能反映這一觀點的是()

A.建立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國家對民族資本實行贖買政策

C.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D.建立起政治協商制度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相關史實,“人民說了算”“人民是統治者”“民主意味著人

民統治國家”。

【解答】據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

民共和國憲法》,這部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奠定了基礎。民主的含義就是“人民說了算”“人民是統治者”民主意味著人民統治國家”,建立起人民

代表大會制度最能反映這一觀點,A項正確;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贖買政策有利于對資本主義工

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實現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轉變,排除B項;科學發展觀是馬克

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推進全面建成小康

社會的重大決策,排除C項;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建立起政治協商制度,有利于

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排除D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相

關史實。

5.(2024春?信宜市期中)“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國民經濟出現較大起伏,但許多尖端技術,在艱難中

仍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主要原因是()

A.蘇聯的技術援助B.經濟的迅速發展

C.國家力量的凝聚D.對外交往的擴大

【分析】本題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成就。

【解答】結合所學知識,“文化大革命”使我國國民經濟遭到巨大損失。這一時代,工業生產能力和技

術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項目。我國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全部自給;新興的電子工業、

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我國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這在世界上居于

領先地位。工業交通、基本建設和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就,主要原因是國家力量凝聚的作用,

C項符合題意;“文化大革命”時期,中蘇關系惡化,排除A項;“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國民經濟陷

入全面混亂,遭到嚴重破壞,排除B項;對外交往的擴大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項。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成就。側重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6.(2024?朝陽區校級開學)下列屬于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的是()

A.實行經營責任制B.國家收購

C.成立互助組D.贖買政策

【分析】本題考查了三大改造,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經營責任制是改革開放后的一種經濟管理方式,不屬于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創舉,排除A;國

家收購是計劃經濟時期的一種常見做法,并非特定于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創舉,排除B;互助組是農業

合作化初期的一種形式,雖然與社會主義改造相關,但并非其創舉,排除C;贖買政策是指在社會主義

改造過程中,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即按全行業公私合營時資本家的資本發給定息。

這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中的一個獨特創舉,既保證了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又維護了資本家的利益,

實現了和平過渡,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閱讀材料分析材料和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

和所學知識進行作答。

7.(2024?泰興市一模)“增設了同仁堂提煉廠,擴建了大柵欄同仁堂門市部,……到1959年,比解放前

夕的1948年,職工人數由190人增加到593人,產值由16萬元增加到1251.9萬元。”同仁堂“增設”

“擴建”“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A.蘇聯的大力援助

B.企業獲得了生產經營自主權

C.實行了公私合營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分析】本題考查了三大改造,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題干''增設了同仁堂提煉廠,擴建了大柵欄同仁堂門市部,……到1959年,比解放前夕

的1948年,職工人數由190人增加到593人,產值由16萬元增加到1251.9萬元。”和所學知識可知,

1959年,比解放前夕的1948年,同仁堂獲得巨大發展。北京同仁堂原屬于資本主義工商業,1954年起,

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發為企業的公私合營,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

買政策,實現和平過渡,激發了生產積極性,出現了題干所描述的生產得到快速發展的局面,C項正確;

蘇聯的大力援助主要是在工業等領域,與同仁堂關系不大,排除A項;1959年是公私合營之后,不能

說企業獲得了生產經營自主權,排除B項;1992年,中共十四大決定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排

除D項。

故選:Co

【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8.(2024?宿城區一模)“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毛澤東同志所贊頌的“橋”()

A.展現了我國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的氣象

B.標志著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C.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重要建設成就

D.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

【分析】本題考查一五計劃,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根據題干信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指1957年建成的武

漢長江大橋,屬于一五計劃的成就。一五計劃開始改變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符合題意。

B.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排除。

C.文化大革命時期,建成通車的是南京長江大橋,排除。

D.深圳是對外開放的窗口,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

故選:Ao

【點評】記憶一五計劃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9.(2023秋?晉安區期末)北京同仁堂是我國中藥行業的老字號。1954年,為了貫徹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

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政策,同仁堂率先實現公私合營。我國在公私合營過程中采取的創造性舉措是()

A.和平贖買B.無償沒收C.平均分配D.自主經營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三大改造,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我國在公私合營過程中采取的創造性舉措是“和平贖買”。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了對資本主義

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即逐步將資本主義工商業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在改造過程中,充分考

慮了資本家的利益,通過一定的補償和安排,實現了平穩過渡,A項正確;無償沒收敗俗我國對資本主

義工商業的改造方式,排除B項;“平均分配”不是針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舉措,主要適

用于其他的一些方面,比如分配生產資料等,排除C項;公私合營意味著國家對企業進行一定的控制

和管理,不是完全自主經營,排除D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三大改造,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遷移與運用能力。

10.(2024?淮安)雷鋒在日記中寫道:“我每成長一分,前進一步,這里面都滲透著黨的親切關懷和苦心

栽培。”觀察雷鋒生平大事記,他在1954年的人生經歷得益于()

家鄉

成為

參軍

當選

分得

鞍鋼

解協

任兒

童團

家因公

團長

士殉職

年份????_____?_____?ill

194019471949195019541958196019611962

A.實行土地改革

B.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

C.開展三大改造

D.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分析】本題考查三大改造,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1954年雷鋒加入農業合作社,農業合作化運動是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式。對農

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三大改造的一部分。故C符合題意;實行土地改革是1950-1952年,排除A;實

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開始,排除B;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1954年,但與雷鋒加入農業合作

社無關,排除D。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三大改造,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雷鋒在1954年的人生經歷得

益于開展三大改造。

11.(2024秋?海門區校級期末)文革期間,許多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和民主人士被誣為“走資本主義道路

的當權派”,“反動學術權威”等,遭到批斗、迫害.這些現象充分反映了文革期間()

A.民主與法制遭到嚴重的踐踏

B.浮夸風、共產風的盛行

C.“走資派”企圖奪取國家政權

D.黨中央出現了修正主義

【分析】本題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知識。掌握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題干信息可知,文化大革命時期,嚴重阻礙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建設,國家政權遭

到嚴重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踐踏。題文中的這些現象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間民主與法制遭到嚴

重的踐踏,A符合題意;浮夸風、共產風的盛行與“大躍進”運動有關,排除B;“走資派”企圖奪取

國家政權和黨中央出現了修正主義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CDo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文化大革命的知識的識記。

12.(2024春?高唐縣期末)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布前,曾有L5億人參與討論,提出118萬

條修改和補充意見。這充分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A.體現了人民的意志

B.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

C.推進了西部大開發

D.標志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

【分析】本題考查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識記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相關知識。

【解答】A.根據“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布前曾有1.5億人參與討論,提出118萬條修改和

補充意見。”可知,參加討論的人數之多與人民提出的修改和補充意見之多,憲法的制定充分體現了人

民的意志,A項正確。

B.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分析國內主要矛盾,排除B項。

C.材料信息沒有體現西部大開發,排除C項。

D.1951年10月,人民解放軍勝利進抵拉薩,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實現了統一,排除D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關鍵信息是“曾有L5億人參

與討論,提出118萬條修改和補充意見”。

13.(2024?巴中)構建思維導圖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小華同學在學習某課時設計了如下思維導圖,圖

中問號處是()

農業生產合作社|、II—?|社會主義制度的作社建一一

手工業生產合而]fQ,,

工商業公私合春|/||?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A.“一五”計劃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D.土地改革

【分析】本題考查三大改造,識記三大改造相關知識。

【解答】A.“一五”計劃的重點是國家工業化建設,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排除A項。

B.根據思維導圖信息“農業生產合作社、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工商業公私合營、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確

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合作化和公私合營是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

方式以及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式,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

確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B項正確。

C.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通過建立人民公社,片面追求農村生產關系的公有化程度,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

性,排除C項。

D.土地改革使生產資料所有制從地主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與“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無

關,排除D項。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熟記三大改造相關知識。

14.(2024?膠州市一模)如圖是小剛圍繞“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實行的土地政策”進行的知識梳理。其

中②應填寫的是()

1

:①::②:;③

1111I―?

1950年1952年1953年1956年1978年

A.“打土豪,分田地”

B.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C.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

D.組織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

【分析】本題考查三大改造,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打土豪,分田地”是20世紀二三是年代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土地政策,排除。

B.“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政策,排除。

C.”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是1950-1952年土地改革時期的

政策,排除。

D.從1953年開始,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

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記憶三大改造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15.(2024?巧家縣模擬)2024年3月,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勘海縣第一小

學教師玉龍赴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兩會期間,玉龍代表擔當職責使命,就教育問題建言獻策。

材料反映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分析】本題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

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這就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

代表大會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

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材料反映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

會制度。故B符合題意;材料反映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排除ACD。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材料反映了我國的

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6.(2024?漢川市模擬)1954年7月,“初教—5”飛機試飛成功,這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由修理階段跨入

了制造階段;1956年9月,國產B2-34中型坦克發動機問世,結束了中國不能制造坦克發動機的歷史。

對這一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B.“一五”計劃,工業起步

C.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D.和平外交,共同發展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一五”計劃以及意義,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發生在1950年到1953年,排除A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我

國開始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先后實施了1萬多個工業項目。鋼鐵、煤炭、電力、機械

制造等各個領域快速發展,到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指標超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面貌,

題干材料描述的是“一五”計劃,工業起步,B項正確;土地改革發生在1950年到1952年,排除C

項;題干材料描述的是經濟發展與外交無關,排除D項。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一五”計劃以及意義。

17.(2023秋?福清市期末)他是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面對新中國成立之初石油短缺的局面,他許下“寧

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鋼鐵誓言。他是()

A.蔣道平B.錢學森C.王進喜D.袁隆平

【分析】本題考查“鐵人”王進喜。掌握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題干“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并結合所學可知,王進喜在大慶石油會戰

中,組織全隊職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鉆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鉆,打出了

大慶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說:“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

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成為我國石油工人艱苦創業的一面旗幟,被群眾譽為“鐵人”。C項正確;蔣

道平是我國空軍飛行員,排除A項;錢學森是“兩彈元勛”,排除B項;袁隆平是“雜交水稻之父”,

排除D項。

故選:Co

【點評】記憶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并總結時代精神,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18.(2024?海州區校級三模)如圖為“1953-1957年國家某重點工業基地示意圖”。觀察地圖,你可以從

中得到的信息有()

A.青藏鐵路經過該工業基地

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