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師園藝古籍文獻研究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園藝師園藝古籍文獻研究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園藝師園藝古籍文獻研究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園藝師園藝古籍文獻研究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園藝師園藝古籍文獻研究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園藝師園藝古籍文獻研究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

1.以下哪些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園藝著作?

A.《花鏡》

B.《園冶》

C.《齊民要術》

D.《農政全書》

2.《花鏡》一書中,哪位作者提出了“四季花果不斷,四時佳色常新”的理念?

A.李時珍

B.王世貞

C.陳繼儒

D.汪士慎

3.《園冶》一書中,何人被譽為“園林設計之祖”?

A.袁宏道

B.唐伯虎

C.汪士慎

D.李漁

4.《齊民要術》中,哪位作者提出了“園藝之道,首重土地”的觀點?

A.郭橐駝

B.賈思勰

C.李時珍

D.陳振龍

5.以下哪位古代園藝家主張“以自然為師,師法自然”?

A.汪士慎

B.李漁

C.王世貞

D.袁宏道

6.《農政全書》中,哪位作者提出了“園藝之要,在于選種”的觀點?

A.王安石

B.洪邁

C.徐光啟

D.袁宏道

7.以下哪位古代園藝家主張“園藝之樂,在于種植”?

A.汪士慎

B.李漁

C.王世貞

D.袁宏道

8.《花鏡》一書中,哪位作者提出了“園藝之妙,在于造景”的觀點?

A.汪士慎

B.李漁

C.王世貞

D.袁宏道

9.以下哪位古代園藝家主張“園藝之美,在于意境”?

A.汪士慎

B.李漁

C.王世貞

D.袁宏道

10.《齊民要術》中,哪位作者提出了“園藝之要,在于水土”的觀點?

A.郭橐駝

B.賈思勰

C.李時珍

D.陳振龍

11.以下哪位古代園藝家主張“園藝之趣,在于體驗”?

A.汪士慎

B.李漁

C.王世貞

D.袁宏道

12.《園冶》一書中,哪位作者提出了“園藝之境,在于天人合一”的觀點?

A.袁宏道

B.唐伯虎

C.汪士慎

D.李漁

13.以下哪位古代園藝家主張“園藝之精,在于技藝”?

A.汪士慎

B.李漁

C.王世貞

D.袁宏道

14.《花鏡》一書中,哪位作者提出了“園藝之德,在于關愛”的觀點?

A.汪士慎

B.李漁

C.王世貞

D.袁宏道

15.以下哪位古代園藝家主張“園藝之韻,在于文化”?

A.汪士慎

B.李漁

C.王世貞

D.袁宏道

16.《齊民要術》中,哪位作者提出了“園藝之實,在于應用”的觀點?

A.郭橐駝

B.賈思勰

C.李時珍

D.陳振龍

17.以下哪位古代園藝家主張“園藝之雅,在于品味”?

A.汪士慎

B.李漁

C.王世貞

D.袁宏道

18.《園冶》一書中,哪位作者提出了“園藝之妙,在于變化”的觀點?

A.袁宏道

B.唐伯虎

C.汪士慎

D.李漁

19.以下哪位古代園藝家主張“園藝之趣,在于探索”?

A.汪士慎

B.李漁

C.王世貞

D.袁宏道

20.《花鏡》一書中,哪位作者提出了“園藝之魂,在于自然”的觀點?

A.汪士慎

B.李漁

C.王世貞

D.袁宏道

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

1.《花鏡》是中國明代園藝家陳繼儒所著的一部園藝專著。()

2.《園冶》的作者李漁是明末清初的園藝家和文學家。()

3.《齊民要術》中的園藝部分主要介紹了蔬菜和果樹的種植技術。()

4.《農政全書》的作者徐光啟在書中詳細描述了園藝作物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5.古代園藝家汪士慎提出了“園藝之道,在于水土”的理念。()

6.《花鏡》中記載的園藝植物種類繁多,涵蓋了我國大部分地區常見的園藝植物。()

7.《園冶》中提到的園林設計原則至今仍被現代園林設計師所借鑒。()

8.《齊民要術》的作者賈思勰認為,園藝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園藝師的技術水平。()

9.《農政全書》的作者徐光啟提倡“園藝以實用為主,美觀為輔”的理念。()

10.古代園藝家李漁主張,園藝作品應注重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

1.簡述《花鏡》一書中對園藝植物種植的基本原則。

2.結合《園冶》的內容,談談古代園林設計中“借景”手法的應用及其意義。

3.分析《齊民要術》中園藝部分對現代園藝種植技術的啟示。

4.闡述《農政全書》中園藝理念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

四、論述題(每題10分,共2題)

1.論述中國古代園藝古籍文獻對現代園藝學發展的貢獻及其局限性。

2.結合實際,探討如何將古代園藝古籍文獻中的知識與技巧應用于現代園藝實踐中。

試卷答案如下

一、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

1.A,B,C,D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選擇中國古代著名的園藝著作,選項A、B、C、D均為古代園藝著作。

2.C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提出“四季花果不斷,四時佳色常新”理念的作者,選項C陳繼儒是《花鏡》的作者。

3.D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被譽為“園林設計之祖”的人物,選項D李漁是《園冶》的作者。

4.B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提出“園藝之道,首重土地”觀點的作者,選項B賈思勰是《齊民要術》的作者。

5.C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主張“以自然為師,師法自然”的作者,選項C陳繼儒是《花鏡》的作者。

6.C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提出“園藝之要,在于選種”觀點的作者,選項C徐光啟是《農政全書》的作者。

7.A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主張“園藝之樂,在于種植”的作者,選項A汪士慎是《花鏡》的作者。

8.A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提出“園藝之妙,在于造景”觀點的作者,選項A汪士慎是《花鏡》的作者。

9.A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主張“園藝之美,在于意境”的作者,選項A汪士慎是《花鏡》的作者。

10.B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提出“園藝之要,在于水土”觀點的作者,選項B賈思勰是《齊民要術》的作者。

11.A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主張“園藝之趣,在于體驗”的作者,選項A汪士慎是《花鏡》的作者。

12.D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提出“園藝之境,在于天人合一”觀點的作者,選項D李漁是《園冶》的作者。

13.A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主張“園藝之精,在于技藝”的作者,選項A汪士慎是《花鏡》的作者。

14.A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提出“園藝之德,在于關愛”觀點的作者,選項A汪士慎是《花鏡》的作者。

15.A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主張“園藝之韻,在于文化”的作者,選項A汪士慎是《花鏡》的作者。

16.B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提出“園藝之實,在于應用”觀點的作者,選項B賈思勰是《齊民要術》的作者。

17.A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主張“園藝之雅,在于品味”的作者,選項A汪士慎是《花鏡》的作者。

18.D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提出“園藝之妙,在于變化”觀點的作者,選項D李漁是《園冶》的作者。

19.A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主張“園藝之趣,在于探索”的作者,選項A汪士慎是《花鏡》的作者。

20.A

解析思路:根據題目要求,找出提出“園藝之魂,在于自然”觀點的作者,選項A汪士慎是《花鏡》的作者。

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

1.√

解析思路:根據《花鏡》的內容,陳繼儒確實提出了這一理念。

2.×

解析思路:李漁是《園冶》的作者,而非明末清初。

3.√

解析思路:《齊民要術》中確實有關于園藝植物種植技術的介紹。

4.×

解析思路:《農政全書》的作者徐光啟并未詳細描述園藝作物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5.√

解析思路:汪士慎在《花鏡》中提出了這一理念。

6.√

解析思路:《花鏡》中記載的園藝植物種類確實非常豐富。

7.√

解析思路:《園冶》中的設計原則對現代園林設計有借鑒意義。

8.×

解析思路:賈思勰認為園藝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園藝師的技術水平。

9.×

解析思路:徐光啟提倡的是園藝以實用為主,美觀為輔。

10.√

解析思路:李漁在《園冶》中提出了這一主張。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

1.簡述《花鏡》一書中對園藝植物種植的基本原則。

解析思路:概述《花鏡》中提到的園藝植物種植原則,如因地制宜、適時種植、合理施肥等。

2.結合《園冶》的內容,談談古代園林設計中“借景”手法的應用及其意義。

解析思路:闡述《園冶》中“借景”手法的具體應用實例,并分析其意義,如擴展空間、豐富景觀等。

3.分析《齊民要術》中園藝部分對現代園藝種植技術的啟示。

解析思路:從《齊民要術》中提取園藝種植技術的要點,如選種、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分析其對現代園藝技術的啟示。

4.闡述《農政全書》中園藝理念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

解析思路:探討《農政全書》中的園藝理念如何影響現代農業的發展,如提高產量、改善品質、保護環境等。

四、論述題(每題10分,共2題)

1.論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