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課時分層作業12酶與酶促反應含解析蘇教版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課時分層作業12酶與酶促反應含解析蘇教版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課時分層作業12酶與酶促反應含解析蘇教版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課時分層作業12酶與酶促反應含解析蘇教版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課時分層作業12酶與酶促反應含解析蘇教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6-課時分層作業(十二)(建議用時:35分鐘)[合格基礎練]1.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A.酶徹底水解的產物都是氨基酸B.酶只有在細胞內才能發揮作用C.酶通過降低或提高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提高化學反應速率D.全部的酶都含有C、H、O、N四種元素D[酶徹底水解的產物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錯誤;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在細胞內、外及生物體外都可發揮其催化作用,B錯誤;酶通過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提高化學反應速率,C錯誤。]2.無機催化劑和酶都可以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反應前后,無機催化劑和酶自身會發生變更B.和無機催化劑作用原理不同,酶能夠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C.與酶相比,無機催化劑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顯著D.通過加熱也可以提高反應的速率,但原理與催化劑不同D[無機催化劑和酶反應前后自身均不發生變更,兩者催化化學反應的機理相同,都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且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顯著,但加熱提高反應速率的原理是提高反應物中高能量分子的數目,D項正確。]3.下列關于酶的專一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過氧化氫酶只能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不能催化其他化學反應B.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化學反應的進行C.催化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D.二肽酶能催化由不同氨基酸脫水縮合成的二肽的水解B[酶的專一性是指每一種酶都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的化學反應,B錯誤。]4.下列關于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酶徹底水解的產物都是氨基酸B.同一個體的各種體細胞中,酶的種類、數量都相同C.酶通過為反應供應能量來提高化學反應速率D.細胞代謝時代謝的終產物可反饋調整相關酶活性,進而調整代謝速度D[酶徹底水解的產物是氨基酸或核糖、磷酸、堿基,A錯誤;同一個體各種細胞中,酶的種類和數量可能不同,B錯誤;酶的作用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C錯誤;細胞代謝中,酶的活性受反應本身的影響,若生成物過多,酶的活性可能降低,D正確。]5.如圖表示在不同條件下,酶催化反應狀況。以下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圖①能用來表示反應物濃度與反應時間的關系B.圖①能用來表示酶活性與pH的關系C.與實線相比,圖②中的虛線能表示酶量增加,其他條件不變時,生成物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D.若圖②中的實線表示Fe3+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則虛線可表示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B[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反應物剩余量降低,A正確。由pH對酶活性的影響可知,B項錯。酶量增加后,反應達到平衡所需時間削減,C正確。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具有高效性,D正確。]6.在一塊含有淀粉的瓊脂塊的四個固定位置,分別用不同方法處理,如圖所示,將上述試驗裝置放入37℃恒溫箱中,保溫處理24小時后,用碘液滴在瓊脂塊上的四個位置,可見其上面呈藍色的斑塊個數是()A.1 B.2C.3 D.4C[①和②斑塊處的唾液淀粉酶失活,③處無唾液淀粉酶,因此淀粉不能被水解,加碘后變藍色。]7.圖甲是過氧化氫酶活性(V)受pH影響的曲線,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pH=b時H2O2分解產生的O2量隨時間(t)的變更。若該酶促反應過程中變更某一初始條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pH=a時,e點下移,d點左移B.適當降低溫度,e點不移,d點右移C.pH=c時,e點為0D.H2O2量增加,e點不移,d點左移B[酶只能縮短達到化學反應平衡所需的時間,不改變更學反應的平衡點。圖乙中d點表示達到化學反應平衡所需時間,e點表示化學反應的平衡點。pH由b→a時或溫度降低時,酶的活性降低,化學反應速率減慢,到達化學反應平衡所需的時間延長,但不會改變更學反應的平衡點,所以d點右移,e點不移,A錯誤、B正確;pH=c時,強堿條件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使酶失活,不能催化H2O2水解,但H2O2在常溫下也能分解,所以e點不為0,C錯誤;H2O2量增加時,達到化學反應平衡所需時間延長,同時化學反應的平衡點上升,即e點上移,d點右移,D錯誤。]8.如圖曲線b表示在最適溫度、最適pH條件下,反應物濃度與酶促反應速率的關系。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增大pH,重復該試驗,A、B點位置都不變B.B點后,上升溫度,酶活性增加,曲線將呈現c所示變更C.酶量增加后,圖中所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a表示D.反應物濃度是限制曲線AB段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D[酶發揮作用須要相宜的溫度和pH,高于或低于最適值都會降低酶的活性,故增大pH,重復試驗,A、B兩點均向下移動,A錯誤;B點后上升溫度,酶活性降低,反應速率降低,B錯誤;酶量增加后,酶促反應速率增加,可以用曲線c表示,C錯誤;曲線b處于最適溫度和pH條件下,試驗的自變量是反應物濃度,所以限制曲線AB段反應速率的因素是反應物濃度,D正確。]9.下列關于酶的試驗設計,正確的是()A.用過氧化氫溶液、肝臟研磨液作材料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B.用淀粉、蔗糖、淀粉酶作材料,反應后滴加碘液驗證酶的專一性C.用蛋白酶、蛋白塊作試驗材料驗證蛋白酶能夠催化蛋白質分解D.設置pH為2、7、12的條件,探究pH對胃蛋白酶活性的影響C[過氧化氫在高溫下易分解,因此一般不用過氧化氫作材料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A錯誤;用淀粉、蔗糖、淀粉酶作材料,反應后滴加碘液,溶液均不會變藍,因此不能用于驗證酶的專一性,B錯誤;用蛋白酶、蛋白塊作試驗材料,可通過視察蛋白塊體積的變更驗證蛋白酶能夠催化蛋白質分解,C正確;胃蛋白酶的最適pH為1.5,所以利用胃蛋白酶來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時,pH不能設置成2、7、12,D錯誤。]10.小麥有紅粒小麥和白粒小麥,白粒小麥的穗發芽率高于紅粒小麥。為探究淀粉酶活性與小麥穗發芽率的關系,取穗發芽時間相同、質量相等的紅、白粒小麥種子,分別加蒸餾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相宜條件下進行試驗。試驗分組、步驟及結果如表所示:試驗步驟紅粒管白粒管比照管①加樣0.5mL提取液0.5mL提取液X②加緩沖液(mL)111③加淀粉溶液(mL)111④37℃顯色結果++++++++注:“+”數目越多表示藍色越深。(1)步驟①中加入的X是________,步驟②中加緩沖液的目的是________。(2)依據顯色結果可以推想:淀粉酶活性越高,穗發芽率越________。(3)若步驟③中的淀粉溶液濃度適當減小,為保持顯色結果不變,則保溫時間應________。(4)若要探究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適溫度,能否選用斐林試劑檢測試驗結果?請簡要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解析](1)試驗應遵循比照原則,步驟①中加入的X應當是蒸餾水(不含酶),步驟②中加入緩沖液可以限制pH,防止pH變更對酶活性造成影響。(2)依據顯色結果可知,白粒管中藍色較紅粒管淺,說明白粒小麥淀粉酶活性較高,進一步說明其淀粉酶活性越高,穗發芽率越高。(3)若步驟③中的淀粉溶液濃度適當減小,為保持顯色結果不變,則保溫時間應縮短。(4)不能用斐林試劑探究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適溫度,因為利用斐林試劑檢測時須要水浴加熱,會變更該試驗中的溫度。[答案](1)0.5mL蒸餾水限制pH(2)高(3)縮短(4)不能因為利用斐林試劑檢測時須要水浴加熱,會變更該試驗中的溫度,影響試驗最終結果11.請你解讀下列與酶有關的示意圖和曲線圖。(1)圖1和圖2是與酶的特性相關的示意圖。圖1和圖2分別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圖1圖2(2)圖3是與酶活性影響因素相關的曲線。當pH從5上升到7時,酶活性的變更過程是________;從圖中曲線我們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圖3(3)圖4和圖5是反應物濃度和酶濃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曲線,請分析回答:圖4圖5圖4中A點之前酶促反應速率漸漸增加,其限制因素是________。從圖5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反應物足量的條件下,______________。[解析](1)圖1中加酶組的生成物的量最先達到最大值,這體現了酶作用的高效性,圖2中A與B特異性結合,將B分解為C和D,體現了酶的專一性。(2)從圖3可以看出pH從5上升到7,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圖中曲線說明pH的變更不影響酶的最適溫度。(3)分析圖4可知,在肯定的反應物濃度范圍內,隨反應物濃度上升,酶促反應速率漸漸增大,A點之前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是反應物濃度。[答案](1)高效專一(2)先上升后下降pH的變更不影響酶作用的最適溫度(3)反應物濃度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呈正相關(答案合理即可)[等級過關練]12.將A、B兩種物質混合,T1時加入酶C。如圖為最適溫度下A、B濃度的變更曲線。敘述錯誤的是()A.酶C降低了A生成B這一反應的活化能B.該體系中酶促反應速領先快后慢C.T2后B增加緩慢是酶活性降低導致的D.適當降低反應溫度,T2值增大C[加入酶C后,A濃度漸漸降低,B濃度漸漸上升,說明酶C催化物質A生成了物質B,酶催化作用的實質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A正確;該體系中酶促反應速領先快后慢(減慢的緣由是底物削減),B正確;T2后B增加緩慢是反應物A削減導致的,C錯誤;圖示反應是在最適溫度條件下進行的,若適當降低反應溫度,則酶活性降低,酶促反應速率減慢,T2值增大,D正確。]13.如表所示為某愛好小組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試驗步驟和探究過氧化氫酶作用的最適pH的試驗結果。已知試驗一中淀粉酶的最適溫度為60℃,據此回答下列問題: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試驗(試驗一)試驗步驟分組甲組乙組丙組①簇新淀粉酶溶液1mL1mL1mL②可溶性淀粉溶液5mL5mL5mL③限制溫度0℃60℃90℃④將簇新淀粉酶溶液與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別保持恒溫⑤比較淀粉的____________探究過氧化氫酶作用的最適pH的試驗(試驗二)組別A組B組C組D組E組pH56789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時間(秒)30018090192284(1)pH在試驗一中屬于________變量,而在試驗二中屬于________變量。(2)試驗一的①②③步驟為錯誤操作,正確的操作應當是_____________。試驗一的第⑤步最好選用________(填試劑名稱)比較淀粉的______________。(3)如將試驗一的簇新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換為簇新肝臟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認為是否科學?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試驗二的結果,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欲在該預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該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可在pH為_________________之間設置梯度。[解析](1)試驗一探究的是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因此自變量是溫度,因變量是酶活性,pH屬于無關變量;而試驗二是探究過氧化氫酶作用的最適pH,自變量是pH。(2)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試驗中,應當先使酶和底物分別達到預設溫度,然后再將底物和酶混合進行反應,否則會影響試驗結果的精確性。淀粉遇碘液變藍,因此試驗一的第⑤步最好選用碘液比較淀粉的剩余量。不能用斐林試劑測定是因為斐林試劑需加熱才能與還原性糖發生顯色反應,而加熱會影響自變量——溫度,進而影響試驗結果。(3)溫度會干脆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