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面點制作課件 任務二十七 小窩頭的制作_第1頁
中餐面點制作課件 任務二十七 小窩頭的制作_第2頁
中餐面點制作課件 任務二十七 小窩頭的制作_第3頁
中餐面點制作課件 任務二十七 小窩頭的制作_第4頁
中餐面點制作課件 任務二十七 小窩頭的制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任務二十七

小窩頭的制作

內容描述

小窩頭,傳說是清代慈禧太后喜愛的一種宮廷食品。在面點廚房中,根據顧客要求,利用玉米面加冷水調制成軟硬適度的雜糧面團,采用“捏制”成形的手法,蒸制成熟,一個小小的窩頭就制作好了。學習目標1.了解雜糧面團及玉米面團的概念和性質。2.能夠利用玉米面加水制軟硬適度的玉米面團。3.能按照小窩頭制作流程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小窩頭的

制作。4.培養(yǎng)學生的衛(wèi)生習慣和行業(yè)規(guī)范。雜糧面團及玉米面團的概念和性質

雜糧面團是指除稻米、小麥以外的糧食作物為主要原料,添加輔助原料調制的面坯例如:玉米面團、高粱面團、莜面面團等

玉米面團是指玉米面加水調制而成的面團。玉米面有粗細之別。其粉質不論粗細,性質隨玉米品種不同,有所差異。多數玉米韌性差,松散而發(fā)硬,不易吸潮變軟。糯性玉米面有一定的粘性和韌性,質地較軟,吸水較慢,和面時需用力揉搓。

調制玉米面團的技術要點

1.分次加水

由于玉米面吸水較多且較慢,因而和面時,水應分次加入面中,且留有足夠的醒面時間。2.增加餡心粘稠性

普通玉米面沒有韌性和延伸性,因而在制作帶餡的玉米面品種時,應該盡可能增加餡心的粘稠性,使成品更抱團、不散碎。3.適當使用小蘇打

用棒子渣煮粥燜飯或用玉米面制作面食時,可以適當使用小蘇打。因為小蘇打不會破壞玉米中的煙酸,反而會提高煙酸的吸收率。同時使用小蘇打還可以使粥更粘稠,面坯口感更松軟,從而增加了成品的適口性。成品標準

色澤金黃,呈圓錐形,上尖下圓,底部有個洞,口味香甜。原料的準備皮料:細玉米面200克,黃豆面50克,白糖100克,小蘇打2克,桂花醬30克,溫水約100克,蛋黃2個制作過程1.和面

步驟一:將細玉米面、黃豆面、

白糖、小蘇打、桂花醬依次放入

盆中,把熟蛋黃壓碎放入盆中。

步驟二:分次加入溫水,調制成

軟硬適度的玉米面坯。餳面

將揉好的玉米面坯用保鮮膜包起來,松弛

餳面20—30分鐘搓條

步驟一:將餳制好的玉米面坯搓成粗條

步驟二:用刮板切成兩段;

步驟三:繼續(xù)搓成約直徑2.5厘米的長條。下劑

步驟一:將搓好的條切成20克的小面劑。步驟二:并搓圓。成形

步驟一:手上沾上少許桂花醬水。

步驟二:取一小面團放在右手掌上,用

左手食指從中間戳入。

步驟三:左手食指頂住劑子,右手掌窩

起,食指開始旋轉,洞口由小漸大、由

淺至深,形成一個空洞,圓錐狀的小窩頭

就出來了。

步驟四:將捏制好的小窩頭生坯放入鋪有

屜布的小籠屜中。裝盤將蒸制制好的成品裝入餐盤中。評價標準評價內容評價標準滿分得分成形手法

采用“捏制”成形的手法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