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下第一輪第七單元第14課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導學案時間_第1頁
綱要下第一輪第七單元第14課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導學案時間_第2頁
綱要下第一輪第七單元第14課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導學案時間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國際秩序導學案班級姓名小組___________【學習目標】通過歷史圖片和史料閱讀提出問題,分析概括一戰的背景,認識一戰的幾次著名的戰役,提高同學探究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理解戰后形成的新的國際秩序,正確評價,反思戰爭,樹立愛好和平,反對在戰爭的意識。【重點難點】重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難點:評價認識一戰后的國際秩序。【導學流程】一、學任務一:梳理一戰爆發的背景和歷程。帝國主義與世界大戰的醞釀任務1:閱讀課文P84—85第1—4段,概括一戰的背景。思考1:為什么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的戰爭?(P85思考點)第一次世界大戰任務2:閱讀課文P86—87,結合地圖,梳理一戰的進程。戰爭階段時間戰線及交戰雙方主要事件第一階段1914年西線其他第二階段1915年東線南線1916年西線第三階段1917年1918年思考2:閱讀以下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試闡述戰爭帶來的影響。材料1:直接死于戰爭的軍人即達900萬,另有2000多萬受傷,350萬成為終身殘廢,餓死、疫死者大約1000萬。直接經濟損失約1805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約1516億美元。大量的房屋、鐵路、橋梁、工廠、農田遭到破壞……生產遭到沉重打擊,純粹從經濟角度估計,歐洲的工業發展倒退了8年。材料2:1916年英國宣布征兵后,有16500人拒絕服兵役……前線士兵中也有高昂的反戰情緒。1917

年5月底,法國西線士兵的嘩變擴大,3萬多名法國士兵離開戰壕,回到后方,……在一個城市

,嘩變者宣布成立反戰政府。盡管嘩變被殘酷鎮壓,但還是不斷擴大。——徐藍《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歐美和平運動的發展》材料3:大戰結束時,全世界進出口總額減少了40%,而美國卻猛烈擴大。到1919年,協約國欠美國債務約100億美元。世界儲備40%在美國手中。……英國的對外貿易聯系破壞了……沿著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國被德軍占領了經濟發達的10個省,工農業生產損失嚴重。德國戰敗,削弱比英法更甚,陷入了經濟困境。——宋則行、樊亢《世界經濟史》材料4:戰爭(一戰)期間,才發明不久的飛機受到一些國家的重視,很快進入實用階段。在大戰期間,汽車的機動性引起人們的關注。……德國等原料缺乏的國家,為了應付敵方的封鎖,大力發展化學合成技術,從而推動了化工技術的發展。戰時對物資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們不斷地改進生產流程,為生產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條件。——人教版高中歷史教科書《選修三》一戰后的國際秩序任務3:閱讀課文P87—89,回答戰后的國際秩序是什么?通過哪些會議確立?主要內容及評價?思考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怎樣體現了帝國主義強權政治的特征?任務二:總結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本節課的核心內容測1.表3是《各強國工業生產排名變化表》(根據《大國的興衰》改編而成),該表反映了()1860年1870年1890年1900年英國1123法國2344德國4432美國3211A.工業排名取決于工業革命開展的次序B.第二次工業革命使歐洲強國走向衰弱C.工業革命中帝國主義各國發展不平衡D.美國在兩次工業革命中居于主導地位2.有學者云:“1917年出現于全歐洲的厭戰和失敗主義情緒在俄國表現得最為強烈、最為普遍;實際上,1917年因兩大發展……而證明是決定性的一年;正是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從歐洲階段轉變到全球階段。”下列項中與該材料無關的是A.蘇俄與同盟國集團簽訂《布列斯特和約》 B.美國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德國宣戰C.中國北洋政府向同盟國宣戰 D.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建立社會主義3.從1914年8月到1918年2月,協約國從美國購買了價值150億美元物資。美國杜邦公司生產了協約國軍隊40%的彈藥,其股票價格在戰爭期間從20美元暴漲到1000美元。但令人奇怪的是,美國與同盟國之間卻幾乎沒有貿易。對這一現象最合理的解釋是()A.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奉行中立政策B.同盟國戰略物資儲備比較豐富C.協約國的封鎖阻礙美國與同盟國的貿易D.美國與德國殖民矛盾十分尖銳4.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等原材料缺乏的國家大力發展化學合成技術,從而推動了化工技術的發展。這從根本上說明了()A.戰爭是新技術發明的催化劑B.發展化工技術利于實現持續發展C.社會需要是科技發展的動力D.科技進步是進行戰爭的重要條件5.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現代歐洲聯合思想之父”庫登霍夫—卡萊基倡導建立“歐洲合眾國”并發起了“泛歐運動”,在歐洲引起了強烈回響。這是因為()A.戰爭削弱了歐洲的國際地位B.凡爾賽體系緩和了歐洲各國矛盾C.美國聯邦制為歐洲提供了借鑒D.國際聯盟奠定了歐洲合作的基礎6.《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承認波蘭獨立,并將波茲南等一部分領土劃給波蘭。為給波蘭一個出海口,在東普魯士同德國的本部之間劃出一條“波蘭走廊”(但澤以西),并規定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注:當時但澤地區絕大多數人口是德意志人),成立但澤自由市。《凡爾賽和約》這些在波蘭問題上的規定主要體現的是()A.民族自決

B.集體安全

C.均勢原則

D.委任統治7.一戰初期,英國對法國只進行了象征性的有限軍事援助。隨著法國和平主義運動和反戰運動的高漲,以及法國政府有可能單獨與德國締結和平條約以走出戰爭,英國轉而全力與法國合作以贏得勝利。英國轉變態度是為了()A.盡快恢復歐洲和平B.保持戰后歐洲均勢C.避免單獨對德作戰D.聯合法國控制歐洲8.奧地利作家茨威格說:“1939年的這一代人知道戰爭是怎么回事……他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一切失望記得太清楚了。”“誠然,還有這樣一種區別:1939年的……這場戰爭是為了一種信念而斗爭。這就使人變得堅強剛毅。而1914年的戰爭則不同,人們對于那場戰爭的真相一無所知……所以,當年的炮灰們脖子上圍著花環,鋼盔上繞著橡樹葉當桂冠,會像醉漢一般歡呼著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這段話旨在說明()A.和平與發展是人類永恒的主題B.兩次世界大戰給戰爭增添了新的方式與內容C.二戰因其戰爭的正當性引領人們勇于獻身和犧牲D.一戰所造成的巨大傷亡和破壞在人們心中留下長久的陰影9.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關系波譎云詭。“1898年以后迅速增長的德國海軍計劃,幾年間就成為英國關切的根源。……英國人逐漸而謹慎地擺脫了他們過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們跟日本結成軍事同盟以反對其共同的敵人俄國。……(1904年)英法兩國政府一致同意忘卻……所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