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過程控制系統方案_第1頁
化工行業過程控制系統方案_第2頁
化工行業過程控制系統方案_第3頁
化工行業過程控制系統方案_第4頁
化工行業過程控制系統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工行業過程控制系統方案TOC\o"1-2"\h\u14399第1章項目背景與需求分析 359661.1行業背景分析 3199151.2項目需求概述 316081.3控制系統設計目標 31059第2章過程控制基礎理論 489752.1化工過程控制原理 444842.2控制系統組成與分類 4262212.3控制系統功能指標 416646第3章控制系統硬件設計 5139963.1控制器選型與配置 5207643.1.1控制器類型選擇 5114123.1.2控制器配置 57703.2傳感器與執行器選型 5188533.2.1傳感器選型 5191093.2.2執行器選型 6288913.3通信網絡設計 6191473.3.1網絡架構 6160503.3.2通信協議 6265043.3.3網絡設備 6594第4章控制系統軟件設計 6187514.1控制算法概述 6268854.1.1比例積分微分(PID)控制算法 6155514.1.2模糊控制算法 7139204.1.3預測控制算法 73194.1.4神經網絡控制算法 7304154.2控制策略與邏輯設計 7233654.2.1控制策略設計 7182744.2.2控制邏輯設計 7152944.3人機界面設計 825861第5章關鍵過程參數檢測與控制 812275.1溫度控制 816845.1.1溫度檢測 85355.1.2溫度控制策略 8246765.2壓力控制 863175.2.1壓力檢測 8259095.2.2壓力控制策略 847725.3流量控制 9142595.3.1流量檢測 9197485.3.2流量控制策略 963745.4液位控制 99085.4.1液位檢測 9172245.4.2液位控制策略 92237第6章過程先進控制策略 9244046.1模型預測控制 920126.1.1概述 9260616.1.2基本原理 9286826.1.3應用實例 1094946.2解耦控制 1027786.2.1概述 1026286.2.2基本原理 10316396.2.3應用實例 1050816.3自適應控制 1055266.3.1概述 10172256.3.2基本原理 10107836.3.3應用實例 1119386第7章安全聯鎖與緊急停車系統 11129937.1安全聯鎖系統設計 11285677.1.1設計原則 1189607.1.2系統構成 11194437.1.3設計要點 11176027.2緊急停車系統設計 1219987.2.1設計原則 12237897.2.2系統構成 12201547.2.3設計要點 125197.3安全儀表系統 12310927.3.1設計原則 1273957.3.2系統構成 1272707.3.3設計要點 132969第8章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 13131138.1數據采集與傳輸 13249268.1.1數據采集 1366128.1.2數據傳輸 13209808.2監控系統設計與實現 13180478.2.1系統架構 1335328.2.2系統功能 1456418.2.3系統實現 14153818.3數據存儲與分析 14169218.3.1數據存儲 14272028.3.2數據分析 156936第9章控制系統調試與優化 15176209.1系統調試方法與步驟 15108359.1.1系統調試概述 15193109.1.2調試方法 15179909.1.3調試步驟 156289.2控制參數整定 16128519.2.1參數整定概述 16304139.2.2參數整定方法 16275019.2.3參數整定步驟 16195779.3過程優化與節能 1666559.3.1過程優化概述 1659179.3.2優化方法 1619509.3.3節能措施 1629625第10章項目實施與運維管理 172227110.1項目實施策略 172178210.2運維管理體系 171818610.3培訓與售后服務 17第1章項目背景與需求分析1.1行業背景分析化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涉及原料藥、石油化工、化肥、農藥等多個子行業。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化工行業在生產規模、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是化工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性和復雜性使得生產過程控制顯得尤為重要。自動化、信息化技術在化工行業的應用逐漸深入,為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安全風險、減少能耗提供了有力保障。1.2項目需求概述針對當前化工行業過程控制存在的問題,本項目旨在提出一套化工行業過程控制系統方案,以滿足以下需求:(1)提高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程度,降低人工操作風險。(2)實現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與優化,提高生產效率。(3)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4)提高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保證產品質量。1.3控制系統設計目標本項目控制系統設計目標如下:(1)實現對生產過程中關鍵參數的實時監測,保證生產過程穩定運行。(2)采用先進控制策略,提高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程度,降低人工干預。(3)構建集散式控制系統,實現生產過程的集中管理與分布式控制。(4)優化生產過程操作界面,提高操作人員的工作效率。(5)采用信息化技術,實現生產數據的實時分析與遠程監控。(6)保障系統安全可靠,滿足化工生產過程的特殊要求。(7)充分考慮系統的可擴展性,為后續技術升級和功能拓展提供便利。第2章過程控制基礎理論2.1化工過程控制原理化工過程控制是利用自動控制理論和技術對化工生產過程中的變量進行監測、分析和調節,以保證生產過程穩定、高效和安全。化工過程控制原理主要包括開環控制與閉環控制。開環控制是指輸出量不受輸入量影響的控制方式,而閉環控制則是通過反饋環節對輸出量進行調節,使其與設定值保持一致。本節將重點介紹閉環控制原理及其在化工過程中的應用。2.2控制系統組成與分類控制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被控對象、控制器、執行器、傳感器和反饋環節。被控對象是生產過程中需要控制的設備或工藝參數;控制器是根據設定值和反饋值計算控制量的設備;執行器是實現控制作用的設備;傳感器用于檢測被控對象的實際值;反饋環節將實際值傳遞給控制器,形成閉環控制。控制系統按照控制策略可分為以下幾類:比例(P)控制、積分(I)控制、微分(D)控制、比例積分(PI)控制、比例微分(PD)控制和比例積分微分(PID)控制。各類控制系統具有不同的特點,適用于不同的化工過程。2.3控制系統功能指標控制系統功能指標是評價控制系統功能的重要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穩定性:控制系統在受到外界擾動和參數變化時,能否保持輸出量的穩定。穩定性是控制系統最基本的功能要求。(2)快速性:控制系統在受到擾動或設定值變化時,能否迅速恢復到設定值或穩定狀態。(3)精確性:控制系統輸出量與設定值的偏差程度,反映了控制系統的精確性。(4)抗擾性:控制系統在受到外界擾動時,輸出量的波動程度。抗擾性越好,系統越能抵抗擾動影響。(5)魯棒性:控制系統在參數變化、模型不確定性等情況下,仍能保持良好功能的能力。(6)調節時間:控制系統從受到擾動或設定值變化開始,到輸出量恢復到設定值或穩定狀態所需的時間。(7)超調量:控制系統在調節過程中,輸出量超過設定值的最大程度。本章主要介紹了化工過程控制的基礎理論,包括化工過程控制原理、控制系統組成與分類以及控制系統功能指標。這些理論為后續章節探討過程控制系統方案提供了基礎。第3章控制系統硬件設計3.1控制器選型與配置3.1.1控制器類型選擇根據化工行業過程控制的特點,控制器應具備高功能、高可靠性、易于維護和擴展的功能。本章選用集散控制系統(DCS)作為控制器,以滿足化工生產過程對控制精度和穩定性的要求。3.1.2控制器配置控制器配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處理器:選擇高功能、低功耗的處理器,以滿足實時性和計算能力的要求。(2)內存:配置足夠的內存容量,保證系統運行穩定,存儲大量的歷史數據和實時數據。(3)I/O接口:根據化工現場設備的需求,配置合適的模擬量和數字量I/O接口。(4)通信接口:配置以太網、串行通信等接口,實現與其他設備、上位機及監控系統的通信。3.2傳感器與執行器選型3.2.1傳感器選型根據化工行業過程控制的實際需求,選擇以下類型的傳感器:(1)溫度傳感器:選用熱電阻、熱電偶等溫度傳感器,以滿足不同溫度范圍的測量需求。(2)壓力傳感器:選用擴散硅、陶瓷等壓力傳感器,以實現壓力參數的準確測量。(3)流量傳感器:選用電磁流量計、渦街流量計等流量傳感器,以滿足不同流體介質的流量測量需求。(4)液位傳感器:選用浮球式、壓力式等液位傳感器,實現液位參數的實時監測。3.2.2執行器選型根據化工生產過程對執行器的要求,選擇以下類型的執行器:(1)調節閥:用于調節流體介質的流量、壓力等參數,選用氣動調節閥或電動調節閥。(2)電磁閥:用于控制介質的開關,選用耐腐蝕、耐高壓的電磁閥。(3)變頻器:用于調節電機轉速,實現設備運行參數的調整。3.3通信網絡設計3.3.1網絡架構采用分層、分布式網絡架構,分為控制層、監控層和管理層??刂茖訉崿F現場設備的數據采集與控制;監控層負責對控制層的數據進行處理、存儲和顯示;管理層實現整個控制系統的遠程監控和管理。3.3.2通信協議選用國際標準的工業以太網通信協議,如ModbusTCP、Profinet等,保證控制系統與其他設備、上位機及監控系統之間的通信穩定可靠。3.3.3網絡設備根據網絡架構和通信協議,選擇合適的網絡設備,如交換機、路由器、光纖等,保證通信網絡的實時性和可靠性。同時配置相應的網絡安全設備,提高系統的安全性。第4章控制系統軟件設計4.1控制算法概述化工行業過程控制系統軟件設計的關鍵環節之一是控制算法的選擇與應用。本節將對常用的控制算法進行概述,以期為后續控制策略的設計提供理論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算法:4.1.1比例積分微分(PID)控制算法PID控制算法作為最經典的過程控制算法,具有結構簡單、參數易于調整等優點。在化工過程中,通過合理整定PID參數,可以有效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響應速度。4.1.2模糊控制算法針對化工過程中存在的非線性、不確定性及參數變化等問題,模糊控制算法具有較好的適應性和魯棒性。通過建立模糊規則庫和模糊推理機,實現對復雜過程的控制。4.1.3預測控制算法預測控制算法是一種基于模型的開環優化控制策略,通過預測系統未來的輸出,結合優化算法求解最優控制律。該算法在化工過程中具有較好的動態功能和穩態功能。4.1.4神經網絡控制算法神經網絡控制算法具有自學習、自適應和容錯等特點,適用于處理化工過程中難以建立精確模型的復雜控制問題。4.2控制策略與邏輯設計4.2.1控制策略設計根據化工過程的特點,結合上述控制算法,設計以下控制策略:(1)基本控制策略:采用PID控制算法,實現對主要過程變量的控制。(2)復雜控制策略:針對特殊過程或關鍵設備,采用模糊控制、預測控制或神經網絡控制算法。(3)多變量控制策略:針對多變量耦合的化工過程,采用解耦控制、多模型控制等方法。4.2.2控制邏輯設計控制邏輯設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順序控制邏輯:根據化工過程的先后順序,設計相應的順序控制邏輯。(2)聯鎖保護邏輯:針對關鍵設備,設置聯鎖保護邏輯,保證設備運行安全。(3)報警與故障診斷邏輯:對過程變量進行實時監測,發覺異常及時報警并診斷故障原因。4.3人機界面設計人機界面作為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滿足以下設計要求:(1)界面友好:界面布局合理,操作簡便,易于上手。(2)實時性:實時顯示過程變量、設備狀態等信息,便于操作人員及時了解系統運行情況。(3)可視化:采用圖表、曲線等形式展示數據,提高信息可讀性。(4)安全性:設置權限管理,防止誤操作;同時提供緊急停車等功能,保證系統安全。(5)交互性:支持操作人員與系統進行交互,如參數設置、故障診斷等。通過以上設計,實現對化工行業過程控制系統的軟件設計,為系統的高效、穩定運行提供保障。第5章關鍵過程參數檢測與控制5.1溫度控制5.1.1溫度檢測化工過程中,溫度是一個關鍵的過程參數。對于溫度的準確檢測,通常采用熱電阻、熱電偶等溫度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具有高的精度和穩定性,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的工業環境。5.1.2溫度控制策略溫度控制通常采用PID控制算法,通過調節加熱器、冷卻器等設備來實現對溫度的精確控制。還可采用模型預測控制等先進控制策略,以提高溫度控制的功能和節能效果。5.2壓力控制5.2.1壓力檢測壓力控制對化工生產過程。壓力傳感器如壓電式、電容式和電磁式傳感器廣泛應用于壓力檢測。這些傳感器具有響應速度快、精度高等特點。5.2.2壓力控制策略壓力控制通常采用PID控制,通過調節閥門、泵等設備來實現壓力的穩定。針對壓力系統的非線性、時變性等特點,可結合模糊控制、自適應控制等先進控制策略進行優化。5.3流量控制5.3.1流量檢測流量是化工過程中另一個關鍵參數。常用的流量檢測儀表有電磁流量計、渦街流量計和超聲波流量計等。這些流量計具有測量范圍寬、精度高等優點。5.3.2流量控制策略流量控制通常采用PID控制,通過調節閥門、變頻器等設備實現流量的穩定。針對復雜工況,可采用串級控制、解耦控制等控制策略,以提高流量控制的功能。5.4液位控制5.4.1液位檢測液位檢測在化工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常用的液位檢測儀表有差壓式液位計、浮子式液位計和雷達液位計等。這些儀表具有可靠性高、安裝方便等特點。5.4.2液位控制策略液位控制通常采用PID控制,通過調節泵、閥門等設備實現液位的穩定。針對液位系統的多變量、耦合等特點,可結合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控制等先進控制策略進行優化。第6章過程先進控制策略6.1模型預測控制6.1.1概述模型預測控制(ModelPredictiveControl,MPC)作為一種先進的控制策略,通過建立被控過程的數學模型,利用模型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的輸出,并結合優化算法,實現對過程的優化控制。在化工行業過程控制系統中,模型預測控制技術具有較強的問題求解能力和魯棒性,可顯著提高系統的控制功能。6.1.2基本原理模型預測控制的核心思想是基于過程的動態模型,通過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的輸出,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調整控制輸入,使系統在未來時間段內盡可能接近期望功能指標。模型預測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建立被控過程的數學模型;(2)利用模型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的輸出;(3)根據功能指標和約束條件,優化控制輸入。6.1.3應用實例在化工行業過程中,模型預測控制已成功應用于多個領域,如煉油、乙烯、聚合反應等。以下為一個應用實例:某煉油廠重油催化裂化裝置采用模型預測控制策略進行優化。通過對反應器溫度、壓力等關鍵參數的實時監測,建立動態模型,并利用模型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產品分布。通過優化控制輸入,實現了對產品質量和產量的提高。6.2解耦控制6.2.1概述解耦控制是指將相互耦合的多變量系統通過控制策略設計,使其成為一組獨立的單變量系統,從而簡化控制問題,提高系統功能。在化工行業過程中,由于設備、過程參數之間存在較強的耦合關系,解耦控制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6.2.2基本原理解耦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過設計合適的控制策略,使各變量之間的耦合作用相互抵消,從而實現獨立控制。解耦控制的關鍵在于準確識別耦合關系,并采用相應的補償措施。6.2.3應用實例以下為一個化工過程中解耦控制的應用實例:某化工廠的精餾塔存在塔頂溫度與塔底溫度之間的耦合關系。通過采用解耦控制策略,首先對塔頂溫度和塔底溫度進行動態建模,識別出耦合關系。設計相應的解耦控制器,實現對塔頂溫度和塔底溫度的獨立控制,提高了精餾塔的運行效率。6.3自適應控制6.3.1概述自適應控制是一種根據系統功能和外部環境變化自動調整控制器參數的控制策略。在化工行業過程中,由于過程參數的變化、設備老化等因素,系統特性可能發生變化。自適應控制能夠實時調整控制器參數,使系統始終保持良好的控制功能。6.3.2基本原理自適應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系統輸出和功能指標等信息,實時估計過程參數變化,并據此調整控制器參數。自適應控制器主要包括以下兩部分:(1)參數估計器:根據系統輸出和輸入,實時估計過程參數;(2)控制器參數調整:根據參數估計結果,調整控制器參數,使系統保持穩定和良好的功能。6.3.3應用實例以下為一個化工過程中自適應控制的應用實例:某化工企業的聚合反應裝置存在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現象。通過采用自適應控制策略,實時監測反應過程中的溫度、壓力等關鍵參數,并利用參數估計器估計反應速率。根據估計結果,自適應調整控制器參數,使聚合反應過程始終保持在最佳工作狀態,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產量。第7章安全聯鎖與緊急停車系統7.1安全聯鎖系統設計7.1.1設計原則安全聯鎖系統是化工過程中的組成部分,其設計遵循以下原則:a.預防為主,保證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設備完好;b.符合國家和行業的相關法規、標準;c.結合工藝流程和設備特點,實現針對性設計;d.系統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降低故障率。7.1.2系統構成安全聯鎖系統主要包括以下部分:a.檢測元件:用于檢測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參數,如溫度、壓力、流量等;b.控制器:根據檢測到的參數,對設備進行聯鎖控制;c.執行元件:實現設備的緊急停止、啟動等功能;d.監控與報警系統:對安全聯鎖系統進行實時監控,發覺異常及時報警。7.1.3設計要點a.確定關鍵參數及其報警、聯鎖閾值;b.選擇合適的檢測、控制、執行元件,保證系統可靠性;c.設計合理的控制邏輯,實現設備的自動聯鎖保護;d.考慮系統與其他子系統的信息交互,實現數據共享;e.系統具備自檢功能,定期對關鍵部件進行故障檢測。7.2緊急停車系統設計7.2.1設計原則緊急停車系統是化工生產過程中應對突發的關鍵設備,其設計原則如下:a.快速響應,保證發生時迅速停車;b.系統獨立,不依賴于其他系統;c.操作簡便,便于現場人員快速操作;d.高可靠性,保證緊急停車時的安全性。7.2.2系統構成緊急停車系統主要包括以下部分:a.緊急停車按鈕:設置在易操作的位置,便于現場人員迅速觸發;b.緊急停車控制器:接收緊急停車信號,實現設備的緊急停車;c.執行元件:執行緊急停車指令,如關閉閥門、停止電機等;d.系統監控:實時監測緊急停車系統的運行狀態,保證其可靠性。7.2.3設計要點a.保證緊急停車按鈕的布局合理,便于現場人員操作;b.設計緊急停車控制邏輯,實現設備的快速停車;c.選擇高可靠性的執行元件,保證緊急停車指令的執行;d.定期對緊急停車系統進行測試,保證其處于良好狀態。7.3安全儀表系統7.3.1設計原則安全儀表系統是化工生產過程中保障安全的關鍵設施,其設計原則如下:a.高度可靠,降低故障率;b.遵循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c.系統具備故障自檢功能,便于及時發覺并處理問題;d.易于維護,便于現場操作人員日常檢查和維護。7.3.2系統構成安全儀表系統主要包括以下部分:a.傳感器:用于檢測關鍵參數,如溫度、壓力等;b.安全控制器:根據傳感器信號,實現設備的聯鎖保護;c.執行機構:執行安全控制指令;d.監控系統:對安全儀表系統進行實時監控,保證其正常運行。7.3.3設計要點a.選擇合適的傳感器和執行機構,保證系統可靠性;b.設計安全控制邏輯,實現設備的聯鎖保護;c.考慮系統的擴展性,便于后期升級和改造;d.定期對安全儀表系統進行校驗和測試,保證其功能穩定。第8章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8.1數據采集與傳輸8.1.1數據采集數據采集是化工行業過程控制系統中的關鍵環節,對于實時監控生產過程、提高生產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本節主要介紹數據采集的基本原理、方法及設備。(1)基本原理:數據采集主要通過傳感器、變送器等設備,將生產過程中的物理量(如溫度、壓力、流量等)轉換為可以被計算機識別和處理的數字信號。(2)方法:根據化工生產過程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采集方法,如模擬量采集、數字量采集、脈沖量采集等。(3)設備:介紹常用的數據采集設備,如PLC、DCS、數據采集卡等,以及相應的接口技術和通信協議。8.1.2數據傳輸數據傳輸是將采集到的數據實時、準確地傳輸至監控系統,以保證監控系統的實時性和準確性。(1)傳輸方式:有線傳輸和無線傳輸。有線傳輸主要包括以太網、串行通信等;無線傳輸包括WiFi、藍牙、ZigBee等。(2)傳輸協議:介紹常用的數據傳輸協議,如Modbus、OPC、TCP/IP等。(3)數據壓縮與加密:為了提高數據傳輸效率,降低網絡負載,對數據進行壓縮和加密處理。8.2監控系統設計與實現8.2.1系統架構監控系統采用分層架構,分為數據采集層、數據傳輸層、數據處理與分析層、用戶界面層。(1)數據采集層:負責實時采集生產過程中的數據。(2)數據傳輸層:負責將采集到的數據傳輸至數據處理與分析層。(3)數據處理與分析層: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提供實時監控和報警功能。(4)用戶界面層:為用戶提供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展示實時監控數據和報警信息。8.2.2系統功能監控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實時監控:實時顯示生產過程中的數據,包括模擬量、數字量、報警信息等。(2)歷史數據查詢:存儲歷史數據,支持按時間、設備等條件查詢。(3)報警管理:對生產過程中的異常情況進行實時報警,支持報警記錄查詢和統計。(4)趨勢分析:對歷史數據進行趨勢分析,為優化生產過程提供依據。(5)報表統計:各類報表,如日報、周報、月報等。8.2.3系統實現介紹監控系統的實現方法,包括硬件設備選型、軟件設計、系統集成等。(1)硬件設備選型: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硬件設備,如服務器、工作站、數據采集卡等。(2)軟件設計:采用模塊化設計,開發數據采集、數據處理、用戶界面等模塊。(3)系統集成:將各模塊整合在一起,實現數據采集、傳輸、處理、展示等功能的協同工作。8.3數據存儲與分析8.3.1數據存儲數據存儲是監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數據的可靠性和完整性。(1)存儲方式:介紹常用的數據存儲方式,如關系數據庫、時序數據庫、文件系統等。(2)存儲策略:根據數據的特點,制定合理的數據存儲策略,如定期備份、數據歸檔等。(3)數據安全:采取加密、訪問控制等技術,保證數據安全。8.3.2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挖掘和優化,為生產決策提供支持。(1)數據處理: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預處理,如數據清洗、數據轉換等。(2)數據挖掘:運用統計學、機器學習等方法,挖掘數據中的有價值信息。(3)優化生產過程:根據分析結果,調整生產策略,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第9章控制系統調試與優化9.1系統調試方法與步驟9.1.1系統調試概述系統調試是化工過程控制系統建設的關鍵環節,其目的是保證控制系統穩定、可靠、安全地運行。調試工作應遵循科學的調試方法與步驟,保證系統達到設計要求。9.1.2調試方法(1)單元調試:對單個控制回路進行調試,保證其滿足設計要求。(2)聯鎖調試:對涉及多個控制回路的聯鎖邏輯進行調試,保證系統運行安全。(3)系統級調試:對整個控制系統進行調試,驗證系統整體功能。9.1.3調試步驟(1)準備工作:檢查設備、儀表、控制系統等硬件設施,保證無誤。(2)參數設置:根據設計文件,對控制器參數進行設置。(3)單元調試:分別對各個控制回路進行調試,記錄調試數據,分析調試結果。(4)聯鎖調試:對系統聯鎖邏輯進行調試,保證其可靠運行。(5)系統級調試:模擬實際工況,對整個控制系統進行調試,檢查系統功能。(6)調試報告:整理調試數據,編寫調試報告,為后續優化提供依據。9.2控制參數整定9.2.1參數整定概述控制參數整定是控制系統調試的核心內容,其目的是使控制器能夠按照預期功能對過程變量進行控制。9.2.2參數整定方法(1)經驗法:根據工藝特點和控制目標,結合經驗公式進行參數整定。(2)臨界比例度法:通過調整比例度,使系統在臨界穩定狀態下運行,從而確定控制參數。(3)動態特性法:根據過程對象的動態特性,利用數學模型進行參數整定。9.2.3參數整定步驟(1)確定控制器類型:根據過程特性,選擇合適的控制器類型。(2)參數初設:根據經驗或公式,初步設置控制器參數。(3)仿真測試:利用仿真軟件,驗證參數設置是否合理。(4)實際調試:在系統調試過程中,根據實際運行情況調整控制器參數。(5)確定最終參數:在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