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_第1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_第2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_第3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_第4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

電氣與新能源學院

2014版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目錄

《電路原理》課程教學大綱............................................1

《電路實驗I》課程教學大綱..........................................7

《電子技術基礎(一)》課程教學大綱.................................10

《電子技術基礎(二)》課程教學大綱.................................16

《電子實驗H》課程教學大綱.........................................20

《工程電磁場》課程教學大綱.........................................23

《自動控制理論II》課程教學大綱.....................................27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大綱...................................31

《電力系統信號分析與處理》課程教學大綱.............................36

《電力電子技術H》課程教學大綱.....................................40

《電機學(一)》課程教學大綱.......................................45

《電機學(二)》課程教學大綱.......................................50

《電氣工程學科概論》課程教學大綱...................................54

《電力系統分析(一)/(二)》課程教學大綱...............................57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課程教學大綱...................................62

《發電廠電氣部分》教學大綱.........................................68

《高電壓技術》課程教學大綱.........................................74

《電力系統自動化》課程教學大綱.....................................79

《電子線路設計》教學大綱...........................................83

《繼電保護綜合實驗》教學大綱.......................................86

《水電站運行仿真實驗》課程教學大綱.................................92

《電力系統綜合設計》課程教學大綱...................................96

《電力系統綜合自動化實驗》課程教學大綱............................100

《電力設備絕緣檢測實驗》課程教學大綱..............................104

《畢業實習》課程教學大綱..........................................108

《畢業設計》課程教學大綱..........................................111

《電氣CAD》教學大綱.............................................115

第i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電力經濟與電力市場》課程教學大綱................................120

《電力企業管理》教學大綱..........................................123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II》課程教學大綱................................128

《電力系統的MATLAB/SIMULINK仿真及應用》課程教學大綱.......133

《電能質量概論》課程教學大綱......................................138

《發電廠動力部分》課程教學大綱....................................144

《電力電子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課程教學大綱....................148

《配電網及其自動化》課程教學大綱..................................152

《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課程教學大綱................................156

《風能及新能源發電技術》課程教學大綱..............................160

《高壓直流輸電》課程教學大綱......................................164

《風力發電原理》課程教學大綱......................................168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課程教學大綱................................173

《電子技術綜合設計(一)》課程教學大綱............................177

《電子技術綜合設計(二)》課程教學大綱............................181

《電子技術綜合設計(三)》課程教學大綱............................184

《電子技術綜合設計(四)》課程教學大綱............................188

《CPLD及電子CAD》教學大綱.....................................192

《電氣工程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大綱..................................195

《計算機控制技術I》課程教學大綱..................................198

《DSP技術與應用(控制)》課程教學大綱...........................202

第ii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電路原理》課程教學大綱

課程中文名稱:電路原理課程英文名稱:CircuitsTheory

課程編號:C1002應開課學期:2/3

學時數:64/32學分數:4/2

適用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課程類型:專業核心課、學位課

先修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

一'課程性質

本課程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核心課與學位課,具有理論嚴密、邏輯性強的特點,

對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作風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

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課程目標

課程教學目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電路的基本理論、分析計算電路的基

本方法,為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和進一步研究電類問題準備必須的理論基礎,并為學習電氣信

息類的后續課程打下基礎。

三、支撐的畢業要求

課程對畢業要求的支撐課程教學目標、達成途徑

畢業要求3.掌握工程基礎知識和本專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學生應建立實際

電路模型化的概念,掌握實際電路模型化的處理

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系統的工程原則,對實際電路和電路模型間的聯系與區別有

實踐學習經歷;了解本專業的前沿發深刻的認識,能理解電路模型分析方法的實質,

掌握電路模型分析的一般方法,對不同分析方法

展現狀和趨勢的應用背景和特點有清晰認識;對復雜工程問題

對應的電路模型具有建立方程并求解的能力,具

有將求解結果與實際結合的能力。

達成途徑:課堂講解;課堂提問和討論;平時作

業。

畢業要求5.掌握基本的創新方法,具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學生應形成分析

復雜電氣工程問題的思路是:(1)針對實際電

有追求創新的態度和意識;具有綜合路和問題背景建立相應電路模型,(2)對電路

運用理論和技術手段設計電氣工程領模型建立方程,(3)求解電路方程。學生應形

成同一個實際電路在不同的工作條件和不同的

域的系統和過程的能力,設計過程中求解精度要求下有不同的電路模型這一概念,并

能夠綜合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安能夠對電路模型建立方程和求解,從而得到具體

結果。

全、健康、倫理等制約因素達成途徑:課堂講解;課堂提問和討論;平時作

業。

四'教學內容、學時安排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電路棋型和電路定律(6學時)

(1)掌握電路和電路模型

(2)掌握電流和電壓的參考方向

第1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3)掌握電功率和能量

(4)掌握電路元件

(5)掌握電阻元件

(6)掌握電壓源和電流源

(7)掌握受控電源

(8)掌握基爾霍夫定律

重點難點:模型化的概念、關聯參考方向、電阻(電導)和獨立電源的特性、受控電源的特

性、拓撲約束。

第二章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4學時)

(1)掌握電路的等效變換

(2)掌握電阻的串聯和并聯

(3)掌握電阻的Y形聯結和△形聯結的等效變換

(4)掌握電壓源、電流源的串聯和并聯

(5)掌握實際電源的兩種模型及其等效變換

(6)掌握輸人電阻

重點難點:等效變換的概念、等效變換的方法。

第三章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8學時)

(1)了解電路的圖

(2)掌握KCL和KVL的獨立方程數

(3)掌握支路電流法

(4)掌握網孔電流法

(5)掌握回路電流法

(6)掌握結點電壓法

重點難點:支路法,回路電流法、節點電壓法。

第四章電路定理(6學時)

(1)掌握疊加定理

(2)了替代定理

(3)掌握戴維寧定理和諾頓定理

(4)掌握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5)了特勒根定理

(6)了互易定理

(7)了對偶原理(自學)

重點難點:疊加定理、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

第五章含有運算放大器的電阻電路(4學時)

(1)運算放大器的電路模型

(2)比例電路的分析

(3)含有理想運算放大器的電路的分析

重點難點:實際運算放大器的模型、理想運算放大器的特性。

第六章儲能元件(2學時)

(1)掌握電容元件

第2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2)掌握電感元件

(3)掌握電容、電感元件的串聯與并聯

重點難點:電容元件與電感元件的特性。

第七章一階電路和二階電路的時域分析(10學時)

(1)掌握動態電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條件

(2)掌握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3)掌握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4)掌握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5)掌握二階電路的零輸人響應

(6)了解二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和全響應

(7)掌握一階電路和二階電路的階躍響應

(8)了解一階電路和二階電路的沖激響應

(9)了解狀態方程

(10)了解動態電路時域分析中的幾個問題(自學)

重點難點:一階電路的三種響應(零輸入、零狀態、全響應)的概念、一階電路響應求解的

三要素法、二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第八章相量法(2學時)

(1)掌握復數

(2)掌握正弦量

(3)掌握相量法的基礎

(4)掌握電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重點難點: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形式的拓撲約束和元件約束。

第九章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6學時)

(1)掌握阻抗和導納

(2)掌握電路的相量圖

(3)掌握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

(4)掌握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

(5)掌握復功率

(6)掌握最大功率傳輸

重點難點:正弦穩態電路的相量分析法、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

第十章含有耦合電感的電路(4學時)

(1)互感

(2)含有撰合電感電路的計算

(3)耦合電感的功率

(4)變壓器原理

(5)理想變壓器

重點難點:耦合電感元件、理想變壓器。

第十一章電路的頻率響應(4學時)

(1)掌握網絡函數

(2)掌握RLC串聯電路的諧振

(3)掌握串聯電路的頻率響應

第3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4)了解并聯諧振電路

重點難點:網絡函數、電路的頻率特性。

第十二章三相電路(4學時)

(1)掌握三相電路

(2)掌握線電壓《電流)與相電壓(電流)的關系

(3)掌握.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4)了解不對稱三相電路的概念

(5)掌握三相電路的功率

重點難點: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三相電路的功率。

第十三章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和信號的頻譜(4學時)

(1)了解非正弦周期信號

(2)了解非正弦周期函數分解為傅里葉級數

(3)掌握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4)掌握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計算

重點難點: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非正弦周期穩態電路的計算。

第十四章線性動態電路的復頻域分析(8學時)

(1)掌握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

(2)掌握拉普拉斯變換的基本性質

(3)掌握拉普拉斯反變換的部分分式展開

(4)掌握運算電路

(5)掌握應用拉普拉斯變換法分析線性電路

(6)掌握網絡函數的定義

(7)掌握網絡函數的極點和零點

(8)了解極點、零點與沖激響應

(9)了解極點、零點與頻率響應

重點難點:拉普拉斯反變換的部分分式展開、應用拉普拉斯變換法分析線性電路。

第十五章電路方程的矩陣形式(6學時)

(1)掌握割集

(2)掌握關聯矩陣、回路矩陣、割集矩陣

(3)了解矩陣A、Br、Qr之間的關系(自學)

(4)掌握回路電流方程的矩陣形式

(5)掌握結點電壓方程的矩陣形式

(6)了解割集電壓方程的矩陣形式(自學)

重點難點:三種矩陣(關聯矩陣、回路矩陣、割集矩陣)、回路電流方程的矩陣形式、結點

電壓方程的矩陣形式

第十六章二端口網絡(6學時)

(1)掌握二端口網絡

(2)掌握二端口的方程和參數

(3)了解二端口的等效電路

(4)掌握二端口的轉移函數

第4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5)掌握二端口的連接

(6)了解回轉器和負阻抗變換器(自學)

重點難點:二端口網絡的方程和參數、二端口網絡的轉移函數。

第十七章非線性電路(4學時)

(1)了解非線性電阻

(2)了解非線性電容和非線性電感

(3)掌握非線性電路的方程

(4)掌握小信號分析法

(5)掌握分段線性化方法

重點難點:非線性電路的方程、小信號分析法。

第十八章均勻傳輸線(8學時)

(1)了解分布參數電路

(2)掌握均勻傳輸線及其方程

(3)掌握均勻傳輸線方程的正弦穩態解

(4)掌握均勻傳輸線的原參數和副參數

(5)了解無損耗傳輸線

(6)了解無損耗線方程的通解

(7)了解無損耗線的波過程(自學)

重點難點:均勻傳輸線方程的正弦穩態解、均勻傳輸線的原參數和副參數.

復習(4學時)

(1)第2學期電路原理(一)期末總結復習

(2)第3學期電路原理(二)期末總結復習

五'課程的其它教學環節

教學環節教學內容學時

平時作業每2學時布置教材中作業2-4題0學時(課后完成)

每次上課均就以前和當前授課內容向、

學生提問,并根據學生回答問題情況開

0學時(隨堂進行)

課堂提問和討論展課堂討論。記錄學生回答問題和討論

情況,作為平時成績的依據之一。

自習學生閱讀教材和相關資料0學時(課后完成)

六、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課程教學采用講授、多媒體教學、課堂提問和討論等教學方法與手段。

七'推薦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源

教材:

邱關源、羅先覺.《電路(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參考書:

1.胡針,樊亞東.《電路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

2.周守昌.《電路原理(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

3.吉培榮.《簡明電路分析》.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

4.CharlesKAlexander,MatthewNOSadiku.FundamentalsofElectricCircuits,

第5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FifthEdition.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5.JamesWNilsson,SusanARiedel.ElectricCircuits,Eighth

Edition.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教學參考資源:

本課程已在三峽大學“求索學堂”平臺上建設成為在線開放課程,網址為:

http:〃0/G2S/TemDlate/View.aspx?action=view&courseType=0&courseld=109。

八、課程考核內容及方式

平時成績占40%(其中考勤成績占20%,平時作業和課堂提問討論成績占20%),期

末考試成績占60%?

大綱修訂人:修訂日期:2014-6

大綱審定人:審定日期:

主管院長:

第6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電路實驗I》課程教學大綱

課程中文名稱:電路實驗I課程英文名稱:ExperimentsofCircuitsI

課程編號:C8104應開課學期:3

學時數:24學分數:1.5

適用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課程類型:專業核心課

先修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電路原理》

一、課程性質

本課程是電類專業實驗教學中的基礎課程,它主要講述電路實驗的測量技術及數據處理、

常用電工測量儀表、常用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電路基本定理的驗證與實驗方法。

二'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加深對基本電路原理的理解,培養學生的電工測量的基本理論、

基本方法、基本的技能,為學習電類的后續實驗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支撐的畢業要求

課程對畢業要求的

課程教學目標、達成途徑和評價依據等

支撐

教學目標:學習并掌握常用電工儀表、常用電工設備的使用;學習并

掌握基本電路參數的測量方法和技術;

達成途徑:課堂講解;實踐操作等。

評價依據:實驗操作過程、實驗結果的演示、實驗考查。

評價方式:出勤率、平時表現、作品、考核報告

教學目標:能按電路圖連接實驗線路和合理布線,初步具有分析、尋

畢業要求4.具備找和排除常見故障的力:

設計和實施電氣工達成途徑:實驗課堂講解;實驗。

評價依據:考勤及實驗課堂表現;實驗表現與實驗報告。

程實驗的能力,并

評價方式:出勤率、平時表現、作品、考核報告

能夠對實驗結果進

教學目標:通過各個實驗,使學生們掌握基本實驗技能,提高學生的

行分析。動手能力,加強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提升學生實驗數據采集、分析處

理和獲得有效結論的能文字通順的實驗報告。

達成途徑:實驗課堂講解;實驗。

評價依據:考勤及實驗課堂表現;實驗表現與實驗報告。

評價方式:根據考勤及實驗課堂表現給出成績;根據實驗表現給出成

績;結合實驗報告,給出成績;評價實驗綜合得分。能獨立撰寫嚴謹、

有理論分析、實事求是、文字通順的實驗報告。

第7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四、教學內容、學時安排和基本要求

實驗項目實驗項目名稱學時數基本要求

學習并掌握常用電工儀表的使用;掌握線

性電阻元件、非線性電阻元件伏安特性的

實驗一電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測定2學時

測試技能;弄懂理想電源和實際電源伏安

特性的區別。

能按電路圖連接實驗線路和合理布線;驗

實驗二疊加定理和替代定理2學時證疊加定理;加深對疊加定理的內容和適

用范圍的理解。

能按電路圖連接實驗線路和合理布線;驗

實驗三戴維南定理2學時證戴維南定理;掌握線性有源二端口網絡

等效參數的測量方法。

掌握日光燈電路的接線方法;弄懂日光燈

實驗四日光燈電路2學時的點亮原理;學習交流電壓、電流的測量

方法。

學習提高感性負載功率因數的方法;掌握

實驗五功率因數的提高2學時

功率表的正確使用。

學習三相負載的星型接法和三角形接法;

弄懂三相四線制的中線作用;加強學生團

實驗六三相交流電壓、電流的測量2學時

隊合作能力培養;注意強電安全操作規

則;培養學生膽大心細的工作過程。

學習用示波器觀察和分析電路的響應;觀

察RC串聯電路充放電現象;驗證RC串

實驗七一階電路2學時

聯電路中有關過渡過程的理論分析結論

的正確性。

通過實驗了解RLC串聯電路的震蕩和非

實驗八二階電路2學時震蕩過渡過程;學習用示波器觀察和分析

電路的響應。

通過實驗了解R、L、C元件在正弦電路

中的基本特性;學習用示波器觀察和測量

實驗九R、L、C元件的特性2學時

正弦交流電路中R、L、C的電壓和電流

之間的相位差。

測定R.LC串聯電路中Xc、XL、X的頻

率特性及諧振特性曲線;了解Q值的物

實驗十RLC串聯諧振2學時

理意義,繪制通用諧振曲線;會正確使用

交流毫伏表。

學習用鏈形電路模擬傳輸線研究分布參

數電路:研究無損線終端開路和短路狀態

實驗十一均勻傳輸線仿真線測量2學時

下,電壓有效值沿線分布及各處相位關

系。

用實驗方法測定無源雙口網絡的等效參

無源雙口網絡的設計與測量數;了解無源雙口網絡的各種連接方法;

實驗十二2學時

性能會正確使用常用儀表測量開路電壓和短

路電流。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課程教學主要采用講授、操作相結合的多媒體教學等教學方法與手段,每個實驗2

第8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學時,每次2個實驗,講1學時,學生操作3學時。每次40組,每組2人。每個實驗學生做

一份實驗報告,最后一次實驗是一人獨立完成考查內容。

六'推薦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源

吉培榮主編《電工測量與實驗技術》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年

七、課程考核內容及方式

《電路實驗I》課程項目實驗成績評分標準表

實驗準備(分值占比實驗操作(分值占比50%)折算

實驗報告(分值占比20%)

30%)分值

按預排時間準時到達按要求分組、遵守紀律、報告內容完整,正確率95%以

實驗室;預習報告完成認真獨立完成實驗;原始上;書寫端正并保留完整清晰的

率95%以上,且表達數據完整準確,且書寫端計算過程,沒有抄襲;對實驗過95-100

準確、書寫端正,條理正、修改規范。程中存在問題有詳細透徹的分

清晰。析。

按預排時間準時到達按要求分組、遵守紀律、報告內容完整,正確率80%至

實驗室;預習報告完成認真獨立完成實驗;原始95%;書寫端正并保留完整清晰

率80%至95%,且表數據完整準確,且書寫端的計算過程,沒有抄襲。85-87

達基本準確、書寫端正、修改規范。

正,條理清晰。

預習報告完成率60%按要求分組完成實驗;原報告內容基本完整,正確率60%

至80%,且書寫端正。始數據完整準確,且書寫至80%,且書寫端正。75-77

端正。

預習報告完成率30%按要求完成實驗;原始數報告內容不完整,指導教師指出

60-70

至60%。據完整。后補充完整。

預習報告完成率30%未能按要求完成實驗;原報告內容不完整,指導教師指出

0-55

以下。始數據不完整。后補充仍不完整。

各實驗項目的成績占比:1、電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測定5%;2、疊加定理和替代定理5%;3、

戴維南定理10%;4、日光燈電路5%;5、功率因數的提高5%;6、三相交流電壓、電流的測

量10%;7、—階電路5%;8、二階電路5%;9、R、L、C元件的特性5%;10、RLC串聯

諧振10%;11、均勻傳輸線仿真線測量5%;12、無源雙口網絡的設計與測量性能30%

大綱修訂人:修訂日期:

大綱審定人:審定日期:

主管院長:

第9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電子技術基礎(一)》課程教學大綱

課程中文名稱:電子技術基礎(一)

課程英文名稱:AnalogandDigitalElectronicsI

課程編號:C1111應開課學期:3

學時數:56學分數:3.5

適用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課程類型:專業核心課、學位課

先修課程:大學物理、電路原理

一'課程性質

《電子技術基礎(一)》課程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必修的專業核心基礎課程、學

位課之一,也是學習電氣工程專業課程的主要學科之一。本門課程是以信號為主線,采用半

導體器件構成各種電子電路,實現不同組態和功能的放大電路以及信號波形。電子技術基礎

主要應用于通訊、計算機、廣播、電力電子設備等等領域。

二'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熟悉電子技術分析與設計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掌握各種

電子設備與電子系統分析設計的流程及其方法,具備電子線路分析與設計的初步能力,也為

進一步學習電氣工程其它專業課程打下較好的基礎。課程要求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主要特性、分析與設計方法。具備專業基礎理論和知識,掌握從事電氣電子工程領域研發、

規劃、設計、運行、維護等工作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工程技術。另外,在知識掌握的

基礎上,具備較強的知識遷移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能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對電子設備、電子

系統領域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設計、處理和解決的創新能力。

三、支撐的畢業要求

課程對畢業要求的支撐課程教學目標、達成途徑和評價依據等

畢業要求2、具有從事電氣課程教學目標:能夠掌握知識教學的三級目標,主要包括信

工程工作所需的相關數學、息與電信號之間的聯系、放大電路的主要性能指標、基本線

自然科學以及經濟和管理性運算放大電路的分析方法三極管的放大原理、二極管應用

知識;電路基本分析方法、三極管各種組態放大電路的分析和設

計、復合放大電路的結構、各種差分放大電路及集成運算放

大器等放大電路的分析、以及直流穩壓電源電路的分析與設

計。另外,能夠掌握和理解反饋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應該

運用放大電路及反饋電路基礎知識分析解決電氣工程中的

控制系統問題等。

達成途徑:課堂講解:平時作業;綜合電子線路設計;使用

網絡教學資源自學;在線開放課程等。

評價依據:作業;網絡資源的應用;電子系統綜合作業;期

末考試試題。

第10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評價方式:評價平時作業的正確性及完整性;評價電子線路

綜合作業中設計的正確性、仿真及實驗測試數據的合理性、

結論分析的客觀與全面性;評價網絡資源自學的過程;評價

期末考試試題的得分率。

畢業要求3、掌握工程基礎教學目標:自學EDA軟件的相關知識,自行選擇并應用合

知識和本專業的基本理論適的EDA軟件,對電子系統進行建模仿真,并分析歸納得

知識,具有系統的工程實踐出結論。比如,可以學習和解決頻率響應、有源濾波器的設

學習經歷;了解本專業的前計等目標內容,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數據采集、數

沿發展現狀和趨勢;據分析、發現、分析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達成途徑:軟件學習,上機實踐;綜合電子線路設計。

評價依據:應用EDA軟件仿真;設計實驗表現與設計實驗

報告。

評價方式:評價EDA軟件的學習情況;評價數據采集方法

的正確性、結果的合理性,給出成績;評估分析報告的正確

性與內容的完整性,給出成績。

畢業要求5、掌握基本的創教學目標:能夠對運用所學的電子器件和電子設備組成的電

新方法,具有追求創新的態子電路(包括放大電路、開關電源、紅外設備等)進行分析

度和意識;具有綜合運用理和計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元器件參數選擇及系統設計;能

論和技術手段設計電氣工夠通過仿真工具對多種電子電路進行仿真分析;培養學生實

程領域的系統和過程的能際動手能力(實物);實驗與課外制作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

力,設計過程中能夠綜合考力。另外,可以選擇電子類的設計大賽等,展現創新的態度

慮經濟、環境、法律、安全、并提高創新的意識。

健康、倫理等制約因素;達成途徑:軟件仿真;綜合實驗:實物制作;專題討論。

評價依據:軟件仿真實現過程,上機實踐;綜合實驗報告;

實物制作的創新形式;專題討論答辯報告

評價方式:評估仿真結果的正確性與內容的完整性;評估實

驗數據的合理性與技術指標達成度;評價報告的規范性、邏

輯性、完整性;評價報告中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健康、安

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畢業要求10、具有國際視教學目標:通過雙語教學或者全英文教學,使得學生通過課

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競爭與程了解并記憶相關英文專業詞匯,具有一定的英文專業文獻

合作能力。閱讀能力。

達成途徑:雙語教學或者全英文授課;網絡資源學習的自學

及課程論壇討論;討論課堂。

評價依據:網絡視頻學習情況;專題討論的英語匯報等;小

組學習。

評價方式:評估作業的整潔性和正確性,給出適當的成績;

針對網絡學習報告進行分析和評判,給出相應的成績;根據

專題討論的團體英語匯報和個人表現給出成績;評估小組學

習中的表現。

第11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四'教學內容、學時安排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緒論(2學時)

教學重點難點:課程主耍研究對象和核心、常用評價放大電路性能指標

(1)掌握放大電路的基本模型和性能指標

(2)了解信號的頻譜

(3)了解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

(4)了解電子課程學習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運算放大器(4學時)

教學重點難點:運算放大器的傳輸特性及其線性應用

(1)掌握理想運算放大器的傳輸特性:包括線性區和飽和區

(2)掌握基本運算放大電路的構成及運算關系

(3)掌握同相、反向、求和、積分和微分等線性應用

(4)了解運算放大器的非線性即飽和區工作特性

(5)能夠了解和學習對應的SPICE仿真有關電子電路

第三章二極管及其基本電路(6學時)

教學重點難點:PN結的構成及單向導電性的理解;二極管的建模計算及畫圖

(1)了解半導體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基本常識中的術語,半導體的特性和分類等

基本概念

(2)掌握PN結的形成原理及單向導電性的理解

(3)理解二極管的伏安特性曲線,了解其主要參數

(4)掌握含有二極管電路的分析方法:包含圖解分析法和簡化模型分析法

(5)了解幾種特殊的二極管特性:齊納二極管、變容二極管、肖特基二極管、和光電

器件等。

第四章場效應三極管及其放大電路(12學時)

教學重點難點:場效應管組成的放大電路的原理分析,以及各種組態的放大電路靜態分

析和動態分析。

(1)了解場效應三極管的基本分類、基本結構、電路符號、工作原理和主要參數

(2)理解場效應三極管的「V特性曲線及特性方程

(3)掌握MOSFET基本共源極放大電路的組成特點和放大的工作原理,能夠熟練利用估

算法分析其靜態工作點

(4)掌握小信號模型分析法,熟練利用此方法分析MOSFET基本共源極放大電路的動態

分析,包括放大倍數、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的求解

(5)掌握其它兩種組態的基本放大電路的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并能夠理解三種組態

的放大電路性能指標的差異

第12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6)理解結型場效應管(JFET)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會分析其構成的放大電路的

靜態和動態分析

(7)了解靜態工作點對輸出波形的影響

(8)了解集成電路單級放大電路的基本構成和分類,了解多級放大電路的構成和設計

意義

第五章雙極結型三極管(BJT)及其放大電路(8學時,含翻轉課堂2學時)

教學重點難點:雙極結型三極管(BJT)放大的原理;三種組態放大電路的靜態和動態

分析

(1)理解BJT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V特性曲線及主要參數

(2)掌握基本共射級放大電路的組成、工作原理,能夠熟練的對放大電路進行靜態和

動態分析

(3)掌握其它兩種組態(共集電極和共基極)放大電路的分析方法,并能夠對比三種

組態放大的性能不同

(4)了解多級放大電路和其它類型的雙極型三極管

第六章頻率響應(2學時)

教學重點難點: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的理解以及截至頻率的理解;共源極和共射極放大

電路在頻率響應下的分析

(1)了解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的原因和基本分析方法

(2)理解RC低頻和高頻響應中的幅頻和相頻響應

(3)理解共源極和共射極的低頻和高頻響應

(4)了解其它組態形式的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包括共柵極、共漏極等和多級放大電

路的頻率響應

第七章模擬集成電路(6學時)

教學重點難點:差分放大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分析

(1)掌握差分式放大電路的一般結構特點,以及FET和BJT差分式放大電路的工作原

理分析

(2)了解差分式放大電路的傳輸特性

(3)了解幾種常見的集成運算放大器,包括MC14573、LM741等的基本應用

(4)了解實際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主要參數一對應用電路的影響

第八章反饋放大電路(6學時)

教學重點難點:反饋類型的判定以及不同反饋類型對放大電路性能指標的影響計算

(1)理解反饋的基本概念、基本分類以及負反饋的四種組態形式

(2)能夠準確的判定負反饋的類型(串并聯、電壓電流)

(3)理解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并能夠計算對應的量

第13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4)了解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設計的一般步驟

(5)了解正反饋以及負反饋的自激振蕩條件

第九章功率放大電路(2學時)

教學重點難點:功率放大電路三種工作狀態的比較和分析

(1)了解功率放大器的作用、特點以及基本的工作狀態

(2)理解和掌握甲類、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的電路組成特點、分析計算以及對應

BJT的選擇

(3)了解甲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的結構、工作特性

第十章信號處理和信號產生電路(6學時)

教學重點難點:正弦和非正弦振蕩器的工作原理;正弦波振蕩電路幅值、相位平衡條件

(1)理解濾波電路的基本概念、分類

(2)掌握幾種常見的有源濾波器,包括一階濾波器和高階濾波器

(3)掌握正弦波振蕩電路的工作原理以及產生的條件,主要包括RC和LC正弦波振蕩電路

(4)掌握非正弦信號產生電路的條件和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電壓比較器、方波產生電路、

鋸齒波產生電路

第十一章直流穩壓電源(2學時)

教學重點難點:直流穩壓電源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1)理解直流穩壓電源的基本構成以及工作原理,包括整流和電容濾波電路的工作過程

(2)能夠對單相橋式整流電路及性能參數進行計算

(3)了解幾種線性穩壓電路和開關式穩壓電路,了解其基本結構和基本工作過程

(4)拓展學習,聯系實際

五、課程的其它教學環節

序號教學環節教學內容學時數

根據所學的模擬電子電路,通過課外自學選學至

1學習仿真軟件少一個電子電路仿真軟件(軟件可以自選,自行0

下載)

在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當中,將選擇某個章節作為

2微課程視頻學習微課程視頻教學方式,要求課下完成網絡聽課,0

完成相應要求章節的學習

針對第五章中,雙極結型三極管及放大電路通過

3翻轉課堂對比第四章學習,將對部分章節分組實施翻轉課2

在學習了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之后,通過課外學習

4電子設備的學習(選擇實驗室或者創新創業工作室等途徑),認0

識并能夠連接簡單的電子線路

學生分組自主選擇某一章節內容,做出相應的課

5全英文專題匯報堂ppt。或者自主選擇與模擬電子技術相關的電0

子知識,采用英文做出相應匯報的ppto

第14頁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匯編(2014版)

仿真或實物制作根據所學,分組制訂任務書,完成電路的仿真或

60

(課外完成1)者制作實物(溫度報警器)

仿真或實物制作按制定的任務書要求完成某電路的仿真,或完成

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