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試卷第=PAGE1*2-11頁(共=NUMPAGES1*22頁) 綜合試卷第=PAGE1*22頁(共=NUMPAGES1*22頁)PAGE①姓名所在地區姓名所在地區身份證號密封線1.請首先在試卷的標封處填寫您的姓名,身份證號和所在地區名稱。2.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規定的位置填寫您的答案。3.不要在試卷上亂涂亂畫,不要在標封區內填寫無關內容。一、選擇題1.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哪個時期被稱為“噴氣時代”?
A.1940年代
B.1950年代
C.1960年代
D.1970年代
2.航天器按照用途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A.運載火箭、通信衛星、載人飛船
B.地球觀測衛星、空間實驗室、天文衛星
C.防務衛星、氣象衛星、導航衛星
D.科學衛星、應用衛星、技術試驗衛星
3.下列哪種衛星主要應用于軍事領域?
A.通信衛星
B.氣象衛星
C.導航衛星
D.防務衛星
4.航空發動機的渦輪葉片材料應具備哪些特性?
A.高溫強度、耐磨、抗氧化
B.密度低、抗腐蝕、抗沖擊
C.強度高、抗疲勞、導電性好
D.導熱性好、抗輻射、密度大
5.下列哪種技術不是航天器推進系統的主要技術?
A.火箭推進技術
B.磁場推進技術
C.核推進技術
D.光學推進技術
6.航天器熱控制系統的功能包括哪些?
A.航天器表面涂層、熱輻射
B.航天器熱交換、熱防護
C.航天器熱循環、熱平衡
D.航天器熱傳導、熱輻射
7.航天器通信系統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控制航天器運行
B.傳輸地面與航天器之間的信息
C.航天器姿態控制
D.航天器能源供應
答案及解題思路:
1.答案:B
解題思路:1950年代是噴氣時代,這個時期航空發動機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和渦輪風扇發動機得到廣泛應用。
2.答案:D
解題思路:按照用途分類,航天器包括科學衛星、應用衛星和技術試驗衛星。
3.答案:D
解題思路:防務衛星主要應用于軍事領域,如軍事偵察、通信等。
4.答案:A
解題思路:渦輪葉片材料需要承受高溫和高速,因此應具備高溫強度、耐磨和抗氧化的特性。
5.答案:D
解題思路:光學推進技術目前還處于研究和試驗階段,不是航天器推進系統的主要技術。
6.答案:B
解題思路:航天器熱控制系統需要保證航天器在太空中的熱平衡,包括熱交換和熱防護。
7.答案:B
解題思路:航天器通信系統的主要作用是保證地面與航天器之間的信息傳輸。二、填空題1.航天技術起源于20世紀初的火箭技術和航空技術。
2.推進系統是航天器的動力來源,分為化學推進、電推進和離子推進。
3.航天器在太空中運行時,需要克服的主要阻力是空氣阻力和微隕石撞擊阻力。
4.航天器熱控制系統主要采用熱輻射散熱、熱交換器和隔熱材料等方法進行熱管理。
5.航天器通信系統主要包括發射端設備、接收端設備和信號傳輸信道三個部分。
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1.火箭技術、航空技術
2.推進系統、離子推進
3.空氣阻力、微隕石撞擊阻力
4.熱輻射散熱、熱交換器、隔熱材料
5.發射端設備、接收端設備、信號傳輸信道
解題思路:
1.根據航天技術發展的歷史背景,火箭技術和航空技術是航天技術發展的兩個基礎領域,故填火箭技術和航空技術。
2.航天器的動力來源主要是推進系統,而推進系統分為化學推進、電推進和離子推進等多種類型,故填推進系統和離子推進。
3.航天器在太空中運行時,需要克服空氣阻力、微隕石撞擊阻力等多種阻力,故填空氣阻力和微隕石撞擊阻力。
4.航天器熱控制系統主要采用熱輻射散熱、熱交換器和隔熱材料等方法進行熱管理,故填熱輻射散熱、熱交換器和隔熱材料。
5.航天器通信系統主要包括發射端設備、接收端設備和信號傳輸信道三個部分,故填發射端設備、接收端設備和信號傳輸信道。三、判斷題1.航空航天技術是20世紀人類最重要的發明之一。(√)
解題思路:航空航天技術的突破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從全球通訊到空間摸索,再到軍事、科研等領域,都體現了其在20世紀的重要性。
2.航天器在太空中運行時,會受到地球重力的影響。(×)
解題思路:雖然航天器在地球軌道上運行時仍受地球引力作用,但由于其運行速度足夠快,形成了環繞地球的軌道運動,實際上在軌道上的航天器感受不到明顯的重力。
3.火箭推進是航天器唯一可行的推進方式。(×)
解題思路:除了火箭推進,航天器還可以使用電推進、核推進等多種推進方式。電推進系統在低地球軌道等應用中具有優勢,而核推進則適用于深空探測。
4.航天器熱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降低航天器溫度。(√)
解題思路:航天器在太空中的環境溫度變化極大,熱控制系統通過冷卻或加熱來維持航天器內部設備的正常工作溫度。
5.航天器通信系統主要采用微波通信方式。(√)
解題思路:微波通信因其頻率高、傳輸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是航天器通信的主要方式。四、簡答題1.簡述航天技術的發展歷程。
a.早期摸索階段:20世紀40年代,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標志著航天技術的誕生。
b.美蘇爭霸階段:20世紀5060年代,美國和蘇聯在太空競賽中展開了激烈的較量,包括載人登月、衛星通信等領域。
c.多極化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今,全球航天技術進入多元化發展階段,商業航天、太空摸索等成為焦點。
2.舉例說明航天技術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的應用。
a.國民經濟應用: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衛星等在農業、測繪、城市規劃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b.國防建設應用:反導衛星、通信衛星等在國防安全、軍事偵察等領域具有重要價值。
3.簡述航天器熱控制系統的組成及其作用。
a.組成:熱控制系統由熱輻射器、熱交換器、熱控制裝置等組成。
b.作用:保持航天器內部溫度在適宜范圍,保證航天器內部設備正常工作。
4.簡述航天器通信系統的組成及其工作原理。
a.組成:通信系統由發射天線、接收天線、調制解調器、通信信道等組成。
b.工作原理:通過發射天線將信號調制后傳輸到地球站,經過接收天線接收和解調,最終將信息傳遞給用戶。
答案及解題思路:
1.答案:航天技術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早期摸索階段、美蘇爭霸階段、多極化發展階段。
解題思路:了解航天技術的發展歷史,根據時間線梳理航天技術發展的重要節點和事件。
2.答案:航天技術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的應用包括:國民經濟應用如GPS、遙感衛星;國防建設應用如反導衛星、通信衛星。
解題思路:根據所學知識,結合實例說明航天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
3.答案:航天器熱控制系統由熱輻射器、熱交換器、熱控制裝置等組成,作用是保持航天器內部溫度在適宜范圍。
解題思路:理解熱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闡述其作用。
4.答案:航天器通信系統由發射天線、接收天線、調制解調器、通信信道等組成,工作原理是通過發射天線將信號調制后傳輸到地球站,經過接收天線接收和解調,最終將信息傳遞給用戶。
解題思路:掌握通信系統的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說明其工作過程。五、論述題1.論述航天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解題思路:
簡要介紹航天技術的定義和發展歷程。
分析航天技術在通信、導航、天氣預報、地球觀測等方面的應用。
探討航天技術在科學研究、國家安全、經濟繁榮等方面的貢獻。
結合具體案例,闡述航天技術如何推動人類社會進步。
2.分析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
解題思路:
回顧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重要里程碑。
分析我國在衛星發射、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火星探測等方面的成就。
探討我國航天事業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國際合作等方面的發展現狀。
針對國際競爭、技術封鎖、成本控制等問題,分析我國航天事業面臨的挑戰。
答案及解題思路:
1.論述航天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答案:
航天技術是指人類利用航天器進行空間探測、開發、利用以及返回地球的一系列技術。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航天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航天技術在多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通信領域:航天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全球通信的效率和穩定性,如國際電信衛星的部署。
導航領域: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天氣預報:氣象衛星可以實時監測全球天氣變化,為天氣預報提供了重要依據。
地球觀測:地球觀測衛星能夠監測地球環境變化,對環境保護和災害預警具有重要意義。
航天技術還在科學研究、國家安全和經濟繁榮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通過航天器進行的深空探測,有助于人類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國家安全方面,航天技術可以用于衛星通信、偵察和預警;經濟繁榮方面,航天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壯大。
解題思路:
首先介紹航天技術的定義和發展歷程,然后從通信、導航、天氣預報、地球觀測等方面分析其應用,接著探討其在科學研究、國家安全和經濟繁榮等方面的貢獻,最后結合具體案例,闡述航天技術如何推動人類社會進步。
2.分析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
答案:
我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開始起步,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衛星發射方面,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之一;在載人航天方面,我國成功實現了載人航天飛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在月球探測方面,我國已經實現了月球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在火星探測方面,我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探測器。
但是我國航天事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國際競爭: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國際競爭日益激烈,我國需要在技術、成本等方面與其他航天大國競爭。
技術封鎖:在某些關鍵技術領域,我國仍面臨技術封鎖和限制,這限制了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
成本控制:航天項目成本高昂,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是航天事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解題思路:
首先回顧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重要里程碑,然后分析我國在衛星發射、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火星探測等方面的成就,接著探討我國航天事業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國際合作等方面的發展現狀,最后針對國際競爭、技術封鎖、成本控制等問題,分析我國航天事業面臨的挑戰。六、案例分析1.分析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任務的成功因素。
(1)背景介紹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無人采樣返回的探測器,任務于2020年11月24日成功發射,2020年12月17日成功返回月壤樣品。對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任務成功因素的分析:
(2)成功因素分析
技術創新:嫦娥五號采用了多項新技術,如月球著陸、月面上升降、采樣、月壤儲存、返回等,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
團隊協作:項目涉及多個科研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團隊成員之間的緊密協作是任務成功的關鍵。
系統工程:項目采用了系統工程的方法,對任務進行全過程的規劃、管理和控制,保證了任務的順利進行。
地面支持:我國地面測控系統對嫦娥五號進行了全程跟蹤和控制,為任務的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2.評述我國航天器回收技術的發展現狀。
(1)發展現狀
我國航天器回收技術近年來取得了顯著進展,對我國航天器回收技術發展現狀的評述:
(2)技術特點
技術成熟:我國已經掌握了多種航天器回收技術,包括再入大氣層、著陸、返回等。
應用廣泛:航天器回收技術在我國航天任務中得到廣泛應用,如返回式衛星、載人飛船等。
持續創新:我國在航天器回收技術方面不斷進行創新,如發展新型返回艙、改進著陸技術等。
答案及解題思路:
1.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任務的成功因素
答案:
技術創新:包括月球著陸、月面上升降、采樣、月壤儲存、返回等新技術。
團隊協作:涉及多個科研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緊密合作。
系統工程:采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對任務進行全過程的規劃、管理和控制。
地面支持:地面測控系統對探測器進行全程跟蹤和控制。
解題思路:
從技術創新、團隊協作、系統工程和地面支持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結合嫦娥五號任務的具體情況進行闡述。
2.我國航天器回收技術的發展現狀
答案:
技術成熟:掌握了多種航天器回收技術。
應用廣泛:在多個航天任務中得到應用。
持續創新:在回收技術方面不斷進行創新。
解題思路:
從技術特點、應用范圍和創新程度三個方面進行評述,結合我國航天器回收技術的實際應用和發展趨勢進行分析。七、問答題1.航天器在太空中飛行時,為什么需要熱控制系統?
航天器在太空中需要熱控制系統,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太空環境溫度極端:太空中的溫度可以極低(如月球表面溫度可降至173°C),也可以極高(如太陽附近的溫度可達數百萬攝氏度)。
材料熱脹冷縮:航天器材料在溫度變化時會發生膨脹或收縮,影響結構完整性和功能。
系統設備穩定運行:航天器內部電子設備需要在一個穩定的溫度范圍內工作,以保證設備的可靠性和壽命。
能源效率:有效的熱控制系統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能源浪費。
2.航天器通信系統在地面與航天器之間傳輸信息的過程中,如何克服信號衰減和干擾?
航天器通信系統克服信號衰減和干擾的方法包括:
使用高增益天線:通過增加天線增益,提高信號的傳輸距離。
擴展頻帶寬度:增加信號傳輸的帶寬,有助于減少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衰減。
使用編碼技術:采用ForwardErrorCorrection(前向糾錯)等技術,提高信號的抗干擾能力。
選擇合適的頻段:避開地球大氣層和太空環境中的干擾源,選擇合適的頻段進行通信。
使用多址技術:采用TDMA(時分多址)、CDMA(碼分多址)等技術,提高信道利用率。
3.航天器推進系統有哪些類型?各有什么特點?
航天器推進系統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及其特點:
化學推進系統:使用推進劑和氧化劑進行燃燒,產生推力。特點是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