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2年級下冊 教師用書_第1頁
道德與法治2年級下冊 教師用書_第2頁
道德與法治2年級下冊 教師用書_第3頁
道德與法治2年級下冊 教師用書_第4頁
道德與法治2年級下冊 教師用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

教師教學用書二年級

下冊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

小學德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北京?

總主編:魯潔

本冊主編:孫彩平

編寫人員:孫彩平左兆軍高軍玉孫民

方崢噪陳小勤王雅麗

責任編輯:安子琴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德

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善.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019.1俄印)

ISBN97K-7-107-32521-2

I.①義…HD人…III.1政治課一小學一教學參與資料W1G633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8)第022370號

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出版發行人八承建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7號院1號樓郵編:100081)

網址

經銷全國新華書店

印刷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眼公司

版次2018年1月第1版

印次年月第次印刷

開本787?黑米x1092英米1/16

印張16.25

字數350「字

定價35.90元

版權所彳-未經許可不得采用任何方式報自復制或使用本產品任何部分?違者必究

如發現內容質取問題.印裝質僦問題,請,j本社聯系電話:400-810-5788

目錄

第一部分教嬸川15的構想.結構及使川建議1

一、教師用書的構想2

(一)一種教師用書觀2

(二)本書的設計思路與結構3

二、本冊教材的整體解讀4

(一)本冊教材的整體分析4

(二)本冊教材的整體使用建議10

第二部分教材的元內容的解讀及使用建議19

第一單元讓我試試看20

第1課挑戰第一次21

第2課學做“快樂鳥”37

第3課做個“開心果”50

第4課試種一粒籽63

第二單元我們好好玩76

第5課健康游戲我常玩78

第6課傳統游戲我會玩92

第7課我們有新玩法104

第8課安全地玩117

第三單元綠色小衛士130

第9課小水滴的訴說132

第1”課清新空氣是個寶146

第11課我是一張紙162

目錄

第12課我的環保小搭檔173

第四單元我會努力的188

第13課我能行19()

第14課學習有方法206

第15課堅持才會有收獲220

第16課獎勵一下自己236

第三部分教師成長下記249

追尋教育生命的精彩250

后記255

2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第一部分

教師用書的構想、結構及使用建議

0一、教師用書的構想

(一)一種教師用書觀

1.教師用書是教師開展創造性教學活動的助手

教師用書,一宜被當作向教師發布教學要求.規定教學重難點的文本,也是評價教

師教學的權威標準實際上,這種觀念是對教師專業權利和能力的忽視,

教師專業權利的一個重要體現是通過自主收集相關專業資料,創造性地開展自己的

教育實踐教師川書通常因為能夠幫助教師進一步理解課程與教學.為教師收集更多的

教學資源,提供有價值的教學建議而成為教師教學的好伙伴

教師T.作的創造性,在于對其所掌握資料的創造性運用,在于他們將知識與學生和

教學實際情況的創新性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是復雜的.教師必須結合自己的學生與教

學的實際,創造性地使川相關資源,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全面成長因而,任何教師用

B都不可以以權威的姿態向教師發布命令,只能作為教師建構自己課堂的助手,

2.教師用書展現多元對話過程

我們通常說.讀一本書如同與作后展開一場對話:在這個意義上.,使用教師用書的

過程,也是教師與教材以及教師用書的編寫者在對話,不同的是,教師用書展開的不是

兩個人之間的對話.而是多人或者多視角的對話過程因為教材編寫本身就是多元視角

相互溝通與對話的過程,教材中的內容設計,是編寫者在綜合考慮國家課程標準要求、

教師教學的需求,以及學生、家長和社會需要的基礎上創作的教育文本教師對教材的

深入理解,只有在多元對話的過程中.「解「各種視角的思考.才可能生成

本書就是要還原教材編寫過程中引入的多元對話過程教師在閱讀的過程中,如同

聽到教材編寫過程中多種角色與不同立場者之間的對話,進而思考如何展開自己的課堂

與教學。

3.教師用書引導教師開展教學反思

自覺的教育者,不只是傾聽者,還必須是反思考,要有門己的思考好教師是不斷

進行專業提問與教學反思的教師

作為一個時話者.教師也要參與到對話過程中去.不斷地思考別人的話.思考他們

的觀點或視角可能為自己提供怎樣的教學要求與啟示”在看到同行的教學設計時.教師

也不妨提問自己:這是否是適合自己課堂的教學方案?如果『I己來上這一環節.要進行

怎樣的改進?一般在上完一節課后,9業而勤奮的教師會進行整體的教學反思:口己這

?節課上得怎么樣?從導入環節到活動展開再到教學過程中的收放與生成.是否比較滿

意?是否布.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報出彩的部分是哪一段?這些都是教師參與閱讀、對

話過程的表現.也是開展優質教學活動的基礎,本書的多元對話旨在引導教師進行反

思.并成為教師用書的垂要構成部分

2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4.教師用書助力教師的專業成長

教師用書,不只是為教師提供教材的本源性解讀.還要為教師的6業成長提供支撐

與引領。上好?門課,不僅需要知道教材的內容是什么,有擰怎樣的設計意圖,還需要

了解這門課程是基于一種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完善學生的哪些素養同時.如果教師能

「解同行是如何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的.并從中發現可取之處與需要避免的問題,也將

有助于教師本人教學過程的完善,

教師的作是通過教書實現育人的目的.因而,除深入理解自己所教的書外.還必

須有育人的理念.特別要了解,把握與自己所教課程密切相關的教育理念。只布-這樣.

教師才可能具有更廣闊的教育視野.超越單純的“教書匠”做法,實現育人的目的因

此.本書特設“專業成長園地”,輔助教師的專業成長.

(二)本書的設計思路與結構

1.本書的設計思路

這是一本綜合性的.對話性的.多元的、助力教師專?業成長的教師用書.在本書

中,我們為教師提供四個層次的資料:一是本冊教材的整體解讀;二是多元視角的教材

內容解讀與教學設計示例;三是廣泛實用的課程資源;四是基礎性的i果程與專業理念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教師r解教材是怎么設計和編寫的.「解哪里是需要特別注意

的,其他教師是如何進行教學的(如同行上課時的優點是什么.難點是怎么突破的八

從而引發教師思考: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這課,我會怎么上?我上過的課還有

哪些可以提高的地方?學生的反應與需要是什么……

在本書中.大家可以看到專家視角的課程理念與教材編寫理念、編寫者視角的教材

內容解讀.同行視角的教學難點處理及點評等內容在此基礎上,編寫者希望本書能督

促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并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幫助本書除

提供實用的教學資源外,還開辟了“專?業成長園地”.提供本課程教學的專業文摘,助

力教師的專業成長、

2.本書的結構

根據以上編寫思路,本書包括三部分內容,第?部分包括兩個方面.?是?種多元

對話的教師用書觀.即本教師用書編寫的出發點、結構及多元視角的介紹;二是關于本

冊教材與教學的整體解讀.包括本冊教材的教育主題、框架結構以及整體使用建議等

第二部分是關于教材內容(各單元與課)的多元解讀.使用建議及相關課程資源.此外

還包括一個文摘式的專業閱讀園地,第一:部分是一位優秀德育教師的專業發展案例:具

體結構如下。

第一部分教師用書的構想、結構及使用建議3

本書的設計思路與結構

(

內H'課文的編寫意圖j

結T課文的內容與設計j

各單元解/T”本課的挑戰(掂點與重點口

一[第二部分)-

-f各課解讀)-■一(主要教學環節設計示例I

T教學反思示例]

教師成長手記■-(教學資源拓展2)

T專業成長園地)

3.本書的多元視角

本冊教師用書的編寫體現了令家視角、編寫者視角、教師視角和學生視角,旨在皇

現多元對話的文本

0二、本冊教材的整體解讀

(~)本冊教材的整體分析

1.教育主題:有創意地生活

二年級下冊教材在前.幾冊“適應與習慣”“共在與共有”的基礎上,針對時代要求

人們有更強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設立了“有創意地生活”的核心教育主題這里的創造

性,重在引導學生行不斷改進與創新生活的熱情與追求,養成一種積極、主動的生活意

見.使創新意識融于日常生活之中.

遵循學生生活的細節,本冊教材聚焦四個主,題:日常生活、游戲、環保、學習,引

導學生從生活的細節入手,在具體的生活事件中進行創新嘗試,培育全方位的創新意

4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識.以實現在創新中成就學牛.成長的目的,“茍日新,日日新.乂日新”,如果每件事

都力求創新,則學生有望過上全新的生活.能夠獲得不斷的成員.

本冊的學習主題.針對二年級卜學期?些學生的習得性無力感的初次出現而設計.

目的在于引橋學生創造性地克服自己當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通過堅定自信、尋找方

法,持之以恒.不氣餒、不放棄,實現一種內在精神的提升,而不只是局限于技藝性

的、方法性的、策略性的錘煉與更新

2.本冊教材的框架

單元課題欄目目的與要求

?我的第一次

1.挑故笫一次?我還想試...?敢于噗試新鮮事物

?我(口一起來挑戰

?我很快樂

?能夠意識到消極怙緒的危害.

?也有不開心的事

2.學做“快樂鳥”在成人的幫助下自覺化解自己

計?快樂門診部

的消極情緒

我?讓快樂更多

?這里有個“開心果”?創造件地幫助家人和朋友化

區3.做個“開心果”

看?這時我要怎么辦解消極情緒

?奇妙的生命

4.試種一粒杵?我也來種一粒籽?培行植物.愛俳生命

?我們的收獲

第一部分教師用書的構想、結構及使用建議5

續表

單元課題欄目目的與要求

?什么游戲我,席玩?有白己喜歡的健康游戲

5.健康游戲我常玩?游戲診斷會?知道游戲的好壞,白覺選擇

?選個海戲玩一玩好游戲.樂于學習新游戲

?「解我國的傳統游戲

?傳統游戲知多少

6.傳統游戲我會玩?了解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游戲

?看在他們怎么玩

我與玩法

ffj

?玩出新花樣

好7.我們仃新玩法?樂丁在游戲中創新。探究

玩?我們?起來創造

?在這里玩安全嗎

8.安全地玩?我是安全警示員?游戲時的安全小項

?我們的安全提示牌

?我很珍貴

?認識生活中的各種資源,"

9.小水滴的訴說?我遭遇了不幸

約資源.保護環境

?快來幫幫我吧

?空氣清新真好

三?我身邊的空氣好嗎?認識生活中的各種資源.。

10.清新空氣是個寶

?是什么污染「空氣約資源,保護環境

綠?我能做此什么呢

小?你找到我了嗎

?認識生活中的各種資源.節

IJ11.我是一張紙?我從哪里來

約資源,保護環境

1?我的苦與樂

?有創意地生活

?環保有搭檔

12.我的環保小搭檔?仃保護環境的意識,行動

?展示我的環保搭檔

6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續表

單元課題欄目目的與要求

?“大拇哥”送給你和我

13.我能行?我哪里還不行呢?培養自信心.正確看待自己

?我也能行

?右方法,算得快

四?枳極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誰能學得好

14.學習4方法?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

?他們的學習故小

我技巧

?請你幫幫我

努?我們都跟持過

力?堅持的收獲

15.堅持才會有收獲?遇到困難能夠堅持,不氣餒

的?特殊的較黃

?一起來.試一試

?我來發個獎

?我們的“獎勵”?總結兩年來的成長,樂觀向

16.槳勵一下自己

?特別的獎項k.制訂計劃

?:年級的期待

3.本冊教材的主要欄目

本冊教材根據相關內容與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主要設計廠以下欄目

活動欄本課程是一門活動性課程;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技能、價值判斷的能

力、對道德原則與法治觀念的領悟,都可以在活動中形成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而言.

由于其滿言表達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右.限.因而,活動對其道德與法治觀念的發

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活動并不是簡單的某項技能的展示或某種情

感、經歷的體驗,而是指向綜合性的實踐智期的獲得例如,本冊教材第1課中的《我

們,起來挑戰》,就是一個活動欄,里面包含兩個層次的活動。第?個層次是挑戰的方

法“前面的環節已經辨析過挑戰的內容(哪些事要大膽試?哪些事不能試?哪些事后人

幫著可以試?),在此基礎上.本環節首先關注挑戰的方法,但并不宜接告訴方法.而

是讓學生之間相互幫助,互為老師,分享必成一些事的技巧與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這

里看上去是挑戰方法與技巧的學習與交流,但.實際上包含著與同學共進.-起面對挑戰

的成長觀念,因而,學習挑戰的方法與技能是看得見的教學活動,而深層次的教學目

的,還包含著同學共進的成長觀念的養成第二個層次是現場挑戰的體臉小學生對一

些沒有做過,特別是在沒有他人幫助的情況下不能做的事.要有敢于挑戰的勇氣,要克

服“嘗試第一次”的畏難情緒所以,這一層次的重點,在于選擇這類的挑戰,讓小學

第一部分教師用書的構想、結構及使用建議7

生在班里的現場體驗時增強敢于挑戰的勇氣,體驗挑戰帶來的成長.在內心深處生發出

“沒那么可怕”的感受,避免日后遇事畏縮活動欄目不能停留在為活動而活動上,要

通過活動引導學生狹得有生命力的生活認知、相互幫助的成長方式和樂群的態度.形成

行生活根基的道德情感、意義頗悟以及價值認I司

依據活動形式,本冊的活動欄目還可以分為展示活動、觀察與調杳活動和實踐活動

三種。

(1)展示活動這類活動一般要求學生提前準備需要收集的物品.然后.在課堂

I:向全班或小組進行展示,例如,第4課中的《我們的收獲》欄目,就是讓學生通過

用白己畫的畫,自己種植的實物、自己寫的種植日記等多種形式,展示自己嘗試種植

的收獲通過自己和同學的展示,惟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從大家的收

獲與教訓中,總結種植不僅需要有愛心、肯努力,還要懂得相關的科學常識。通過

展示,可以強化學生種植過程的枳極體驗,第12涕中的《展示我的環保搭檔》欄目也

是一個展示活動.是在前面環節弄清楚環保可以有幫手(搭檔)之后.通過發現生活

中的各種環保幫手,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環保的習慣和做事方式在這里展示

的可能是環保的物品、用品,也可能是行動和思路另外,第7課中的《我們一起來

創造》欄目.實際也是一個動手創造并展示的活動環節,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創造出

自己的新玩具和新玩法.并向全班同學展示,

(2)觀察與調查活動這是本冊的主體活動.市:點在于培養學生對口常生活的觀察

與調杳能力,特別是培養通過簡單的觀察與調查,深入了解自己生活世界的能力,涵養

心志.觀察與調杳是當代學生需要掌握的研究方法,但對低年段學生來說,由于他們還

處于學習的起步階段,因而在觀察與調查活動前,要有必要的指導.教師要幫助他們明

確觀察與調查的目標、任務,學生則可通過填寫觀察表、調查表等.逐漸養成使用這兩

種方法的規范如第6課中的《傳統游戲知多少》欄目,其中有對長輦的采訪,就是一

種通過與當事人對話交流的方式進行的調查;第10課中的《我身邊的空氣好嗎》欄目

中的“一周空氣質量記錄”,實際上是要求學生對身邊的空氣質量進行體驗式觀察:此

外.本課的“空氣污染小調查”倡導的是在成人幫助下開展的實地調直活動;第11課

中的《你找到我了嗎》欄目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生活中不同類型的紙“

(3)實踐活動即耍學生“做”的活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通過實踐深化對生

活的體會,如第1課中的《我們一起來挑戰》欄目,第4課中的《我也來種一粒籽》欄

L1.第5課中的《選個游戲玩一玩》等;另一類是通過實踐活動實現學生改善生活的努

力,讓他們體驗到自己與生活的互動關系.是教材設計的“回到生活中去”的環節如

第8課中的《我是安全警示員》和《我們的安全提示牌》欄目,第9課中的《快來幫幫

我吧》欄目.第11課中的《我們來做拳稿本》的繪本欄目.以及笫15課中的《一起來.

試一試》欄目等,

辨析欄辨別是與非、對與錯,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辨別道德行為,同時自覺踐

8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行良好的道德行為.是道德理性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典型的辨析欄多數可以從欄目標

題上看出.一年級上冊教材中常常采用《這樣做對嗎》《這樣好不好》等提問的欄目標

題.比較好分辨0?年級卜.冊教材中除了這類明顯的辨析欄目外,還增加了?些學生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容易出現的問題,作為一種深層的分辨與明晰如第1課和第6課中

的《這樣做對嗎》,第2課中的《有梢神才好》,第7課中的《怎樣才是也喜歡》,第10

課中的《肩頭上的愛》,第16課中的《為啥合作不下去》等:二年級上冊的辨析欄目.

難度進?步增加,而且更加開放.教材中并不明確對與錯.引導學生通過辨析增加對生

活復雜性的認識,在明辨是非的同時.寬容多種可能的選擇如第2課中的《這樣可以

嗎》.第7課中的《這種情況怎么辦》和《羊羊值日果第9課中的《我和公物的故事》,

第10課中的《我喜歡哪種情景》,第11課中的《怎樣排隊好》等.

二年級卜冊的辨析,包括上述幾冊教材呈現的對與錯、好與壞的專一門辨析欄目,如

第5課中的《游戲診斷會》.第8課中的《在這里玩安全嗎》和第11課中《我的苦與樂》

等同時,本冊教材也出現「另一種對生活細節的辨識與體察,可以稱為廣義的辨析.

即明辨、體察生活細節的分析實際上,道德辨析蘊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

之中,不僅與認識相關聯,也與體察和道德情感相聯系,特別是與采取行動與否緊密聯

系。因而,本冊教材,除上述專門的辨析欄目外,在很多欄目與教學活動中都包含著廣

義的辨析活動,

如第1課中的《我還想試……),從標題上看.沒有辨析的意味,但在內容上,小

主持人的提問:“哪些事要大膽試?哪些事不能試?哪些事有人幫著可以試?”就清楚

提示了這一欄目的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辨析生活中可以和不可以輕易嘗試的事.這

是一種分類式辨析,不完全是簡單的對與錯的辨析而第3課中的《這時我要怎么辦》,

就是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細致體察自己周圍的人與事,明了H身所處的社會性和

道德性情境.從而選擇自己恰當的行為與處理方式這種將體察情境與選擇行為相結合

的辨析.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需要發展的能力在木冊教材中,即使是對與錯的

專門辨析.思考的深度上也有所不同,如第2課中的《快樂門診部》,引導學生將快樂

的體驗進行對與錯的辨析,清楚不是所有的快樂都是對的(哪個快樂沒道理),也不是

所有的痛苦都要回避或者能同避(哪個不快樂要挺住),這就與以往教材中簡單而宜觀

的對與錯的辨析杓了本質上的差異,涉及快樂的正當性這樣的基本倫理問題了

討論欄面對低年級學生.我們要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讓他們在大家面前清楚地

表達I'【己的想法,這是引導他們為自己言論負責的第一步,也是他們需要發展的基本交

往能力.為此,本套教材設置了討論欄目與?年級上冊的討論相比.?年級卜冊的討

論.給出的范例存了更詳細的描述,開始注意教材細節與學生內在體臉的挖掘而二年

級教材中的討論,則不僅詳細地描述過程.并且更重視分析與判斷因而,對二年級學

生討論的引導,除了讓學生講述自己的體驗外,還增加了理性的分析與判斷,特別是本

冊教材.還需要學生對討論的話題進行辨別與分類

第一部分教師用書的構想、結構及使用建議9

同前面幾冊一樣,本冊教材的討論形式主要是小組討論.這的討論雖然在標題上沒

有明確標示,但教材中的圖都有暗示插圖為小組討論的.都可以視為討論欄目如第

3課中的《這時我要怎么辦》,就可以分小組討論不同情境卜,應該如何做才能給他人帶

來快樂的感受.是以體察情境中的細節與人物的需要為前提的;第10課中的《我身邊

的空氣好嗎》引導學生通過長期細致的觀察,結合相關科學知識,對自己身邊的空氣質

量作出判斷;第14課中的《誰能學得好》.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不同學生學習行為的細致

觀察.推斷出自己的結論。

兒歌童謠兒歌童謠.簡明易懂.讀起來朗朗IJI.是低年段學生喜歡的一種文

體.也是一年級教材的主要體裁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教材體裁走向多元化.本冊教

材只保留了少量的兒歌童謠這些學習材料與其他教學活動相結合,多數是欄目的要

點或總結、概括性的文字。如第2課中的兒歌和第9課中的兒歌.都意在作為整個欄目

的導語.同時點明該欄目的重點或要義;第3涕中的兒歌.是對此欄目內容的一個小總

結;第12課中的兒歌則是以學生的視角,說明環保行為對未來的影響

記敘文隨著學生識字和閱讀水平的提高,本冊增加了幾處記敘文體的學習材料,

主要以敘述的方式,展現教材里的學生的日常生活片段、日常生活事件等,以便跟教

室里的學生形成同齡伙伴間的對話關系本冊的記敘文,包括類似日記體的兒童自我

記錄式的文字,如第4課中的種植日記.記求學生種植的過程與體驗;也包括講述式的

文字,如第12課中以學生的口吻講述了制作環保搭檔的故事,第3課中的故事講述了

兒童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故事片段;此外,還包括以學生見聞的方式出現的記敘,如第6

課中描述的爺爺小時候喜歡玩的游戲和第8課講述的兒童在玩捉迷藏游戲時遭遇危險的

故事。

繪本故事繪本表達是本套教材的一種幣:要呈現方式,貫穿在教材的所有設計中,

繪本故事作為本冊教材中的主要欄R.將在卜?面的繪本式表達中作詳細說明,這里不再

贅述。

(二)本冊教材的整體使用建議

1.本冊教材主要的道德學習方式及建議

向生活學習道德內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構成性要素道德和做人的學習.不

同于一般的書本知識的學習,必須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學習這是21世紀以來德育課程

改革的主導思路,目前已成為德育理論與實踐工作者的共識。因此.向生活學習,也是

本書主導的道德學習方式向生活學習,包括生活的三個維度:過去的生活、當卜的生

活與未來的生活。

教材中有很多環節.是請學生講述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呈現或者分享他人過去的

生活情境這樣的設計不只是為了導課的需要.也不只是因為要讓學生從已有經驗出發

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問憶、整理已有的生活經驗,提取有道德價值的內容.

10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學會將“回望”作為向生活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論,使其在不知如何、不知對錯時.能

想一想『I己過去的經驗、同學的經驗.從中找到當下的出路這是一種生活經驗的“反

芻”,而道德教育的意義正是在這種“反芻”與?晌望”中實現的如本冊第I課中的

《我的第一次》就是這樣的設計思路,第5課中的《什么游戲我常玩》與《游戲診斷會》

也是在這樣的思路下設計的,引導學生向顧與反思自己的生活

教材中也有很多現場的活動體驗,包括實踐、展示、調查.制作等.這些都是引導

學生向當卜生活學習的設計向當卜.的生活學習,包括對用心過生活的引導,即引導學

生用心體會當下,發現生活中內在的道德意蘊,理解道德對于生活的構成性影響,如本

冊教材第1課中的《我們一起來挑戰》.笫4課中《我也來種一粒籽》的后續環節,笫5

課中的《選個游戲玩一玩》,第7課中的《我們一起來創造》,以及第15課中的《一起

來,試一試》等,都是這樣的思路。

教材中還有一些設計,主要安排在學期結束前或課程的結尾.引導學生規劃與設計

未來,這是面向未來生活的教育未來生活是理想的代稱,是經由過去而與當下連接.

并以未來作為目標,與過去一起規定當下的存在狀態如第3課中的《這時我要怎么

辦》和第16課中的《一:年級的期待》。

由上可見,向過去的生活學習,服務于當下問題的解決,服務于當下的道德困惑.

眼務于對更美好的未來的憧憬對學生當下生活的指導,也不是將其過去與未來的生活

割裂開,而是將過去?與未來結合起來,促進學生道德的持續發展,而未來,總是出現在

當卜的話語中.出現在對過去的反思中道德的意義.就是這樣,在學生對過去生活的

反思、對當下生活的學習和對未來生活的向往中表現出來

在活動中領悟日常的生活,是很難完全按照計劃生成的教育對人成長的更要意

義.在于總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一些教育和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成長.

這是教育生活不同于R常生活的地方因而.本教材通過多樣的活動欄H,設計了很多

現場體驗活動,作為低年段學生道德學習的重要方式.現場體驗活動可以通過以下幾個

方面促進學生的道德成長。

苜先,低年段學生還沒有形成rI覺的生活反思意識,在生活情境中對道德意義的即

時性理解與領悟還有待形成教育中的現場體驗活動,更多是對學生道德敏感性的培

養“通過典型活動的設計,幫助他們逐步形成在活動中發現道理與道德意義的敏感性與

能力例如,上文提到的本冊教材第1課中的《我們一起來挑戰》,第4課中的《我也

來種一粒籽》的后續環節,第5課中的《選個游戲玩一玩》,第7課中的《我們一起來

創造》.以及第15課中的《?起來,試-?試》等現場活動欄目的設計,都是引導學生學

會發現生活中的意義“

及次,道德在生活中的內隱性存在,使身在其中的人有著道德無意識狀態.所謂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而在某些特殊情境下.如在道德兩雉情境.緊

急情境和任務驅動的情境下.道德的意義與價值則更容易整現出來:教育體驗活動往往

第一部分教師用書的構想、結構及使用建議11

會設計上述比較典型的情境.向學生再現這種道德的存在狀態,并對其進行現場引導"

這種體驗活動能夠產生教育的效果.如本冊教材第1課中的《我的第一次》.第2課中

的《我很快樂》,第5課中的《什么游戲我常玩》,第10課隱含辨析的《我遭遇了不幸》

和第II課中的《我的苦與樂》的設計就是為了實現這樣的教育意圖

最后,針對特殊現實生活情境中所需要的包含道德原則的實踐智慧,包括逃生、救

護以及一些錯誤的做法等,雖不能夠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但通過現場活動

的體驗.可以讓他們獲得預備的知識與技能模擬特定情境,通過演習的方式教學生學

會妥善處理類似問題.以避免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突發情況時付出不必要的代價如本冊

教材笫1課中的《我們一起來挑戰》,以及第8課中的《在這里玩安全嗎》和《捉迷藏》

是這樣的設計實際教學中可以安排角色扮演活動.并提醒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要注意的

問題。

榜樣學習??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榜樣學習是人類學習.特別是意義獲得與

領悟的重要方式這不僅是因為榜樣如鏡子一樣,可以讓人更好地進行對照式自我反

思,還因為榜樣有示范作用,有引起人模仿的內驅力實際上,榜樣學習是中國德育最

常用的道德教育方式無數榜樣故事.7長載著人類精神,并籽其代代傳承,這一點古今

中外概莫能外古希臘《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以及中國包括堯、舜、禹傳說在內的各

種榜樣人物等,都是推動人類前進的精神動力”

榜樣,不論真實與虛擬,都可以成為人類自我激勵的源泉,榜樣的言行,能夠將人

的理想存住狀態具體化,因而對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的兒童特別適用僅是,住以往

的榜樣教育中,存在著榜樣過于成人化,事跡過于極端化,脫離兒童的日常生活與理解

能力.強調模仿,忽視反思等問題在反思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本冊教材依然將榜樣學

習作為低年段學生的一種幣:要學習方式。

本冊教材中的榜樣學習方式.?是體現在教材中大量的繪本故事中.主要是接近日

常生活中好兒童的榜樣;二是強調同學中相互為榜樣的學習意識,希望建立一種同學共

同成長、相互支持的觀念.改變傳統上到學校只向老師學習的觀念。如本冊教材第1課

繪本故事中的小馬.以及后面《我們一起來挑戰》欄目中同學的互相幫助,小主持人的

話直接點明“學榜樣”;第3課中《這里有個“開心果”》的后?環節,直接引導學生H

找身邊小組同學中的“開心果”;第9課小繪本《爺爺家的洗臉水》中的爺爺奶奶等身

邊成人的榜樣故事

批判反思批判反思是道德理性的基本能力,它使人能夠在現實情境中有著向善的

可能依據批判與反思對象的不同,批判反思可以分成不同的層次,核心是對某種“道

德權威”的超越.如成人(特別是家長及行業)權威,他人(主要指同齡人)權威,習

俗(包括法律,法規)權威等

作為道德學習方式的批判反思.除了指向對外在的道德權威的超越外,也是一種道

德生活的方式,主要指明辨是M善惡.依據善的原則進行自我批判與反思,即荀子所講

12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的.?日參省乎己二對低年段學生而言,主要是引導他們形成自我批判與反思的意識.

形成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

教材中,批判反思的道德學習方式用常普遍例如,在榜樣學習中.實際上會出現

正面人物與反而人物.這其中就包含著一種反思與批判的引導最典型的是教材中的辨

析欄目,通常都會包含正反兩方面的做法,引導學牛.養成自覺的道德分辨意識,形成正

確的道德言行觀念與標準在辨析環節.二年級下冊特別強調教師要問到學生的現實生

活中.結合教材上的范例,結合本班學生日常生活的實際情況.提供一些容易混淆的例

子,引導學生進行批判反思這一思路貫穿整套低年段教材

2.繪本式表達及使用建議

繪本是近些年來深受兒童甚至成人喜歡的圖文結合的敘事文體圖文兼備、以圖為

敘事主體的繪本,可以降低識字量有限的小學低年段學生閱讀的難度,適合他們學習.

因而.本套教材低年段(1?2年級)采用了繪本式教材設計的思路。

繪本故事中.圖作為面要的敘出要素.不僅可以宜觀地表現故本發生.的時間和地

點,還可以簡明地烘托故事氣氛,表現人物的活動、感受故事發展的邏輯等繪本閱讀

不同于文字閱讀,只有認真細心地發現繪本中的細節,才能更好地理解編寫意圖

(1)繪本敘事的主要形式

在低年段教材中,一年級的繪本敘事主要體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繪網的方式

說明一個活動情境或者過程,即說明式敘事;另一種是講述式敘事.即通過繪時的方式

講述?個荷短的故事或者淺他的道理(詳見?年級教師用書相應部分八而二年級上冊

教材,繪本故事與教材內容的深化、兒童批判思維的培養任務相一致,主要是作為辨析

明理和正文的補充與深化方式而出現本冊教材.除上述類型外,副版繪本的內容和方

式有了進一步?的拓展,包括了知識窗和制作活動,如本冊教材第IIi果出現的兩個小繪

本《你知道嗎?》和《我們來做草稿本》至此.我們就可以看到,副版繪本從單純地

講一件事.到進行道理辨析.再到提供補充性知識與指導制作活動.實現了功能的不斷

轉換;在本冊教材中,副版繪本還起到一個細節放大的功能,即將某個欄目或者某個環

節中的活動,通過繪本的方式,提供更細致的樣例這一細微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補充

拓展式繪本故事類型中

辨析明理的繪本故事,在很多課中都行體現如第1課的繪本《小馬過河》,第2

課的《蝸牛與寄居蟹》.笫3課的《小狐貍找“開心果”》.第4課的《小猴學種植》以

及本冊教材第四單元的副版繪本等,這些繪本,都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學生在情境

中明辨行為的好壞.使道理寓于生活之中.寓于行為之中.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使學

習與現實生活及更美好的未來生活發生聯系,實現學生的道德成長本冊教材的這類繪

本.基本是與課題一致的.正文是活動性的教學環節.繪本故事則主要通過學生喜歡的

故事來說明道理,讓學生明辨對與錯.是與非,并通過人物故事和細節的I可味.深入

理解課題可以說,在這類設計中.繪本故事以講故事的方式補充著當卜.活動性德育

第一部分教師用書的構想、結構及使用建議13

課程。

補充拓展式繪本故事,在本冊教材中也有很多,也有不同的類型如第8課中的

《“怕怕”會去玩嗎》,是?個極端的閃為顧慮安全問題而不敢去玩耍的故事,這樣的學

生雖然在低年級學生中是少數,但通過呈現這樣的案例,一方面旨在解決這類學生的心

理顧慮;另一方面,旨在引導大多數學生理解身邊類似的同學,并對他們提供幫助,通

過教學讓學生懂得,不能孤立和嘲笑這樣的同學,更不能欺侮他們’這個故事,作為正

文的補充,是對學生真實生活中的問題的細致引導。而第9課中的副版繪本《爺爺家的

洗臉水》,也提供了一個極端缺水地區人們惜水如金的生活范例:故事的視角來自一個

沒有經歷過缺水體驗的學生(也是多數學生的情況)如此選材和設計,一方面希望能

為生活在缺水地區的學生提供惜水的范例,另一方面也希望讓生活在不缺水環境中的學

生了解,生活中的確存在這樣的地方,教學中,教師特別需要讓學生正確對待講■生與

節約用水的關系。

本冊教材中繪本所起到的細節放大的功能也比較明顯例如.笫4課副版中《小猴

學種植》的故事.實際上是補充和豐富了正文中省去的種植環節第11課中的《我們

來做草稿本》,以繪本的方式展示了做草稿本的主要步驟.H實是《我的苦與樂》欄目

中后一環節“樂”的細節化表達.正版教材中的他例呈現了活動和類別,但沒有呈現過

程性的細節,繪本中的制作活動.就側畫體現了“樂”的實現過程。

從繪本故事的結構看,本冊教材中的繪本同樣有完整的繪本故事和開放的繪本故

事,開放的繪本故事,以故事續寫和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讓他們補充相關內容使

這些故事與自己的生活發生聯系.使學生的學習問到自己的生活之中這種結構.與一

年級的繪本故事相同(詳見一年級教師用書相關內容)需要說明的是,實際上,教師

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本冊教材繪本中的結論與結尾變成討論或續寫.這種方式,有

助于更好地引導學生發展道德思維.

(2)繪本教材的教學策略

繪本使川的教學技巧.本質上與一年級并沒有明顯M別鑒于本冊教材的繪本主要

是活動性和拓展性的.因而.我們將垂點加以說明總體而言.繪本故事根據正文、學

生及繪本內容的具體情況,可以開展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卜面,我們就木冊教材中繪

本故事的教學策略提供如下建議,

①繪本故事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教學環節.完成相對獨立的教學目標

這樣的教學設計.可與很多其他的教學方式如小組教學、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等相

結合;也可以放在教學中的任何?個環節,如導入、結尾或者中間的?個深人部分

第1課中的《小馬過河》可以用在挑戰活動課的結尾作為總結,從中發現敢于挑

戰、善于挑戰的要素;第4課中的《小猴學種植》,可以放在《我們的收獲》欄目的

開頭或者結尾,引導學生認真思考種植的收獲;第11課中的《你知道嗎?》可以融

人《我從哪里來》,在引導學生了解造紙的原料后.進?步拓展視野,讓學生了解紙在

14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人類文明史上的發展歷程及貢獻;笫13課中的《咪咪學本領》可插人笫三個欄目《我

也能行》中.引導學生在堅信自己能行的基礎上好好努力,就會真的行;第15課中的

《“神童”才可以嗎》可以放在第?個環節,讓學生明門“神童”是在學習上講方法的孩

子,學習有方法了.就會事半功倍

②對正文的補充和拓展

這種情況.有些是對特殊學生群體生活的細致刻畫.包括本冊教材第8課中的

《“怕怕”會去玩嗎》,第9課中的《爺爺家的洗臉水般對于這些繪本故事.住教學中有

些教師采用繪本故事閱讀一鏈接生活一延伸拓展的教學方式,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如第9課中《爺爺家的洗臉水》,本來是缺水地區的實際情況,故事中爺爺奶奶的做法

在當地可能是常見的.但對其他地區的學生而言,就是一種拓展自己生活的學習材料.

特別是奶奶用露水擦手的做法,可能會對學生的內心形成很大的晨撼.是對人們惜水如

金的強力刻間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通過繪本呈現的故事情境.引導學生了解故事中

的爺爺奶奶是如何珍惜每一滴水的,然后,進一步引導學生討論一些可能存在爭議的問

即,比如.用臉盆洗臉而不是用流動的水洗臉是不是不講衛生等,從而引導學生明確節

約用水、珍惜水資源與講衛生之間的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