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題PAGE1試題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歷史階段檢測-世界近代史階段檢測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估計,16世紀,英國貴族從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與同一塊土地承租者用農場經營所得收入的比是1∶10。由此可知()A.貴族通過承租土地收入大增 B.貴族成為新式生產方式指揮官C.莊園經濟獲得新的發展機會 D.租地農場主收入地位不斷上升2.下表說明了14-16世紀的西歐()英國德比郡若干莊園1363-1520年雇工隊伍的變化時間1363年1381年1445年1520年雇工隊伍農夫雇工農夫雇工農夫雇工農夫雇工總計105561248374745058雇工所占比例35%40%50%54%A.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方式 B.出現了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C.出現了新的階級力量工人階級 D.出現了大規模的墾殖運動3.文藝復興時期新創辦的寄宿學校培養的不是牧師,而是商人的兒子。全部課程強調古典文學的學習和體育鍛煉,其目的是教育學生健康、快樂地生活,做一個合格的市民。由此可知,文藝復興()A.提出理想社會圖景 B.社會基礎相當薄弱 C.復興了古希臘文化 D.重視追求現世幸福4.下表所示為15、16世紀以來以美洲為中心的物種交流情況。據此可以得出的歷史結論是()流向物種從美洲傳出玉米、馬鈴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火雞、羊駝、美洲駝等傳入美洲小麥、大麥、水稻、蘋果、葡萄、甜橙、黃瓜、豌豆、甘蔗、牛、驢、騾、馬、豬、羊、雞等A.美洲已成為世界經濟中心 B.新航路開辟促進物種交流C.世界隔絕狀態被完全打破 D.新航路開辟導致殖民擴張5.下圖為近代非洲語言分布,造成這一分布的歷史原因是()A.羅馬帝國的專制統治 B.民主革命的不斷發展 C.西方殖民者侵略擴張 D.非洲的教育基礎薄弱6.“光榮革命”是英國歷史的轉折點,從表面上看似乎一切沒有變,只是換了國王,新國王還具有繼承王位的最直接條件。但實質上新國王是議會創造出來的,沒有議會就沒有國王的王位。這說明“光榮革命”后()A.議會可以隨意廢除國王 B.國王和議會實現了分權制衡C.議會至上原則得以落實 D.保證國王與議會的平等地位7.某學者在介紹西方民主政治發展的歷程時這樣描述其脈絡:《大憲章》-洛克的思想-《權利法案》-“宗教寬容”-美國的《獨立宣言》-法國的《人權宣言》。這條線也反映了人類前進的方向。這條線實質上是早期資產階級()A.對專制王權的制約 B.對宗教思想束縛的抗爭C.對天賦權利的實踐 D.對人類共同理想的思考8.“從世界史的觀點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下列能佐證這一觀點的史實是()A.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打響 B.1776年《獨立宣言》的發表C.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D.1787年美國憲法的制定9.1793年后,法國社會風氣煥然一新。人們放棄了舊式稱呼,以公民相稱;嬰兒取名字,最受歡迎的是“平等”和“盧梭”;有的貴族如奧爾良公爵改名為菲利普·平等。這些現象表明法國()A.啟蒙運動開始興起 B.大革命影響顯著 C.共和制度最終確立 D.實現了社會平等10.《共產黨宣言》發表后多次再版,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時期為不同版本的《共產黨宣言》寫了七篇序言。每篇序言,都結合當時社會形勢的新變化,對原有思想作了修正和補充。這說明()A.歐洲工人運動蓬勃發展 B.暴力革命理論已過時C.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擴大 D.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11.1876年,一位俄國封建地主說:“成群的農民和紳士都站在宮殿前,大聲呼喊著‘萬歲!萬歲!’直到激動的人群追著他的馬車跑過去,沙皇都沒有露面。‘解放法令’頒布十五個月后,當我再看到農民,他們同以前的主人交談時,就像一個平等的人在同另一個平等的人交談。”農民發生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從法律上獲得了人身自由 B.可以高價贖買一塊份地C.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D.徹底擺脫了沙皇的專制統治12.19世紀60年代初,棉紡織業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業,“美國也因棉花出口而躍入世界經濟的舞臺中心”。但棉花種植卻與自由勞動相沖突,給這個新生國家帶來了危機,導致了美國()A.獨立戰爭的爆發 B.西進運動的開展 C.南北戰爭的爆發 D.羅斯福新政的實施13.19世紀初,俄國地主不但任意虐待農奴,而且還可以像買賣牛馬一樣買賣農奴;美國黑奴成為南方種植園中的主要勞動力,黑奴是奴隸主的私有財產。這表明俄國和美國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相同問題是缺乏()A.資金 B.生產技術 C.自由的勞動力 D.海外市場14.右圖反映了日本明治維新的一項成就,與此直接相關的措施是()A.廢藩置縣B.殖產興業C.文明開化D.擴軍備戰15.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人們既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歡欣,也體驗到很多新的痛苦。工業化國家的社會面貌發生的變化有()A.歐美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 B.環境保護意識越來越強C.人口越來越集中于郊區 D.人民文化水平下降16.16世紀的笛卡爾認為,用數學推理的方法,可以認識世界;而牛頓提出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說明了自然界本身運動的自然法則控制著物質世界。這些科學成果,使啟蒙思想家認為:人類社會也有一定的自然法則,這種法則是擺脫“神”的控制而自行發展的。這可用于說明()A.啟蒙運動促使歐洲人文主義的復興 B.文藝復興使科學徹底擺脫了神學束縛C.人文主義思想被歐洲社會普遍接受 D.科學發展豐富了人文精神的思想內涵17.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里提及達爾文的進化論時說,“在某些方面,特別是在教士中間,卻存在著激烈的反對意見”。由此可見,達爾文的進化論()A.使人們放棄了對基督教的信仰 B.為工業革命的發生奠定了基礎C.使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D.打破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8小題18分,第19小題18分,共36分)18.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對世界有重要意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材料一歐洲的文藝復興……促進了人們對古典時代的語文和美術的研究,從而開始對希臘羅馬時代的雕刻和銘文的搜集。繼之又對基督教圣地巴勒斯坦地區的古跡和古物發生興趣,后來又擴大到對埃及、巴比倫等地區更為古老的古跡和古物的搜集。——摘編自邢立濤《淺析考古學產生的歷史背景和原因及近代考古學的發展歷程》材料二世界三大博物館簡介博物館所在地誕生背景部分藏品不列顛博物館倫敦在收藏家漢斯·斯隆爵士捐贈給國家的藏品的基礎上建立。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英帝國向世界擴張,對各國進行掠奪,獲得大量珍貴文物。1759年正式對外開放,但平民階層不能進入,直到1879年才真正向所有人開放埃及羅塞塔石碑、雅典帕特農神廟的大理石浮雕、中國《女史箴圖》(唐摹本)博物館所在地誕生背景部分藏品盧浮宮博物館巴黎原是法國的王宮,有大量皇室的私人收藏品。法國大革命后,政府宣稱:包括博物館在內的國民教育為國家權利的當然義務,并且規定開放博物館和植物園。1793年皇家收藏成為國家財產后,法國政府決定將該館對人民開放《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大理石雕《米洛斯的維納斯》、達·芬奇《蒙娜麗莎》博物館所在地誕生背景部分藏品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美國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使移民城市紐約成為國際性大都會。19世紀后期一批美國律師、銀行家、商人、藝術家等倡議并發起籌建大都會博物館。該館旨在為美國人民提供藝術與藝術教育,推動建立偉大的“文化紐約”,1880年正式向公眾開放梵高的《麥田里的絲柏樹》、日本浮世繪《神奈川沖浪里》、中國龍門石窟石灰巖雕《北魏孝文帝禮佛圖》材料三考慮到對自然和文化遺產存在的威脅,以及新產生危害的規模和嚴重程度,整個國際公眾均應參與保護,并進行集體協作,但并非替代遺產所在國的工作,而是予以有效的支持。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年通過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便為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建立有效和固定的、符合現代科學方法的集體保護制度。——摘編自林志宏《關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資產國際保存活動》(1)根據材料一,指出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收藏物品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種收藏活動的影響。(6分)(2)根據材料二,歸納博物館藏品的特征。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促使博物館對公眾開放的原因。(8分)(3)根據材料三,指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方面所發揮的作用。(4分)19.四百多年前,砂糖曾作為一種奢侈品而存在。那砂糖是怎么成為隨處可見的日常調味品的?它對歷史有何影響?今天我們就以“砂糖的旅程”為題進行一次項目式學習。(18分)任務一【梳理甘蔗及砂糖生產技術的傳播】任務二【揭示砂糖消費與時代背景的關系】時間消費對象年人均消費量產品屬性17世紀50年代主要是貴族1磅稀有品(身份和地位的象征)17世紀80年代以富人為主5磅奢侈品(主要是從美洲地區進口為主)19世紀50年代全民25磅必需品(加糖紅茶成為平民的早餐,能迅速補充熱量,工作之余的茶歇也使工人更能適應工廠的勞作強度)——摘編自王倩《試論英屬西印度糖業經濟對近代英國社會經濟的影響》等任務三【完成項目式學習的作品】材料一16世紀之后,中南美洲逐漸成為全世界的蔗糖生產中心。大量黑奴被載去美洲甘蔗園工作,“哪里有蔗糖,哪里就有奴隸”。甘蔗是不折不扣的國際性作物,結合了亞洲植物、歐洲資本、非洲勞力、美洲土壤。——摘編自彭慕蘭《貿易打造的世界》等材料二在拉美的甘蔗種植園中,黑人奴隸過著悲慘的日子……非洲和美洲為了滿足歐洲人的快樂而遍體鱗傷,這無疑是一種“甜蜜的悲哀”。——摘編自艾周昌、鄭家馨主編《非洲通史·近代卷》(1)根據任務一圖片,結合時代背景和傳播路線,簡述甘蔗及砂糖生產技術從西亞傳播至歐洲、美洲的過程。(2分)(2)根據任務二表格,概括英國的砂糖消費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原因。(8分)(3)根據任務三的所有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圍繞“甜蜜的悲哀”自擬題目撰寫一篇小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充分,史論結合,價值觀正確,不得照搬材料。8分)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歷史階段檢測-世界近代史階段檢測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估計,16世紀,英國貴族從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與同一塊土地承租者用農場經營所得收入的比是1∶10。由此可知(D)A.貴族通過承租土地收入大增 B.貴族成為新式生產方式指揮官C.莊園經濟獲得新的發展機會 D.租地農場主收入地位不斷上升2.下表說明了14-16世紀的西歐(A)英國德比郡若干莊園1363-1520年雇工隊伍的變化時間1363年1381年1445年1520年雇工隊伍農夫雇工農夫雇工農夫雇工農夫雇工總計105561248374745058雇工所占比例35%40%50%54%A.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方式 B.出現了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C.出現了新的階級力量工人階級 D.出現了大規模的墾殖運動3.文藝復興時期新創辦的寄宿學校培養的不是牧師,而是商人的兒子。全部課程強調古典文學的學習和體育鍛煉,其目的是教育學生健康、快樂地生活,做一個合格的市民。由此可知,文藝復興(D)A.提出理想社會圖景 B.社會基礎相當薄弱 C.復興了古希臘文化 D.重視追求現世幸福4.下表所示為15、16世紀以來以美洲為中心的物種交流情況。據此可以得出的歷史結論是(B)流向物種從美洲傳出玉米、馬鈴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火雞、羊駝、美洲駝等傳入美洲小麥、大麥、水稻、蘋果、葡萄、甜橙、黃瓜、豌豆、甘蔗、牛、驢、騾、馬、豬、羊、雞等A.美洲已成為世界經濟中心 B.新航路開辟促進物種交流C.世界隔絕狀態被完全打破 D.新航路開辟導致殖民擴張5.下圖為近代非洲語言分布,造成這一分布的歷史原因是(C)A.羅馬帝國的專制統治 B.民主革命的不斷發展 C.西方殖民者侵略擴張 D.非洲的教育基礎薄弱6.“光榮革命”是英國歷史的轉折點,從表面上看似乎一切沒有變,只是換了國王,新國王還具有繼承王位的最直接條件。但實質上新國王是議會創造出來的,沒有議會就沒有國王的王位。這說明“光榮革命”后(C)A.議會可以隨意廢除國王 B.國王和議會實現了分權制衡C.議會至上原則得以落實 D.保證國王與議會的平等地位7.某學者在介紹西方民主政治發展的歷程時這樣描述其脈絡:《大憲章》-洛克的思想-《權利法案》-“宗教寬容”-美國的《獨立宣言》-法國的《人權宣言》。這條線也反映了人類前進的方向。這條線實質上是早期資產階級(C)A.對專制王權的制約 B.對宗教思想束縛的抗爭C.對天賦權利的實踐 D.對人類共同理想的思考8.“從世界史的觀點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下列能佐證這一觀點的史實是(D)A.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打響 B.1776年《獨立宣言》的發表C.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D.1787年美國憲法的制定9.1793年后,法國社會風氣煥然一新。人們放棄了舊式稱呼,以公民相稱;嬰兒取名字,最受歡迎的是“平等”和“盧梭”;有的貴族如奧爾良公爵改名為菲利普·平等。這些現象表明法國(B)A.啟蒙運動開始興起 B.大革命影響顯著 C.共和制度最終確立 D.實現了社會平等10.《共產黨宣言》發表后多次再版,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時期為不同版本的《共產黨宣言》寫了七篇序言。每篇序言,都結合當時社會形勢的新變化,對原有思想作了修正和補充。這說明(D)A.歐洲工人運動蓬勃發展 B.暴力革命理論已過時C.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擴大 D.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11.1876年,一位俄國封建地主說:“成群的農民和紳士都站在宮殿前,大聲呼喊著‘萬歲!萬歲!’直到激動的人群追著他的馬車跑過去,沙皇都沒有露面。‘解放法令’頒布十五個月后,當我再看到農民,他們同以前的主人交談時,就像一個平等的人在同另一個平等的人交談。”農民發生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A.從法律上獲得了人身自由 B.可以高價贖買一塊份地C.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D.徹底擺脫了沙皇的專制統治12.19世紀60年代初,棉紡織業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業,“美國也因棉花出口而躍入世界經濟的舞臺中心”。但棉花種植卻與自由勞動相沖突,給這個新生國家帶來了危機,導致了美國(C)A.獨立戰爭的爆發 B.西進運動的開展 C.南北戰爭的爆發 D.羅斯福新政的實施13.19世紀初,俄國地主不但任意虐待農奴,而且還可以像買賣牛馬一樣買賣農奴;美國黑奴成為南方種植園中的主要勞動力,黑奴是奴隸主的私有財產。這表明俄國和美國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相同問題是缺乏(C)A.資金 B.生產技術 C.自由的勞動力 D.海外市場14.右圖反映了日本明治維新的一項成就,與此直接相關的措施是(B)A.廢藩置縣B.殖產興業C.文明開化D.擴軍備戰15.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人們既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歡欣,也體驗到很多新的痛苦。工業化國家的社會面貌發生的變化有(A)A.歐美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 B.環境保護意識越來越強C.人口越來越集中于郊區 D.人民文化水平下降16.16世紀的笛卡爾認為,用數學推理的方法,可以認識世界;而牛頓提出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說明了自然界本身運動的自然法則控制著物質世界。這些科學成果,使啟蒙思想家認為:人類社會也有一定的自然法則,這種法則是擺脫“神”的控制而自行發展的。這可用于說明(D)A.啟蒙運動促使歐洲人文主義的復興 B.文藝復興使科學徹底擺脫了神學束縛C.人文主義思想被歐洲社會普遍接受 D.科學發展豐富了人文精神的思想內涵17.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里提及達爾文的進化論時說,“在某些方面,特別是在教士中間,卻存在著激烈的反對意見”。由此可見,達爾文的進化論(D)A.使人們放棄了對基督教的信仰 B.為工業革命的發生奠定了基礎C.使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D.打破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8小題18分,第19小題18分,共36分)18.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對世界有重要意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材料一歐洲的文藝復興……促進了人們對古典時代的語文和美術的研究,從而開始對希臘羅馬時代的雕刻和銘文的搜集。繼之又對基督教圣地巴勒斯坦地區的古跡和古物發生興趣,后來又擴大到對埃及、巴比倫等地區更為古老的古跡和古物的搜集。——摘編自邢立濤《淺析考古學產生的歷史背景和原因及近代考古學的發展歷程》?材料二世界三大博物館簡介博物館所在地誕生背景部分藏品不列顛博物館倫敦在收藏家漢斯·斯隆爵士捐贈給國家的藏品的基礎上建立。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英帝國向世界擴張,對各國進行掠奪,獲得大量珍貴文物。1759年正式對外開放,但平民階層不能進入,直到1879年才真正向所有人開放埃及羅塞塔石碑、雅典帕特農神廟的大理石浮雕、中國《女史箴圖》(唐摹本)博物館所在地誕生背景部分藏品盧浮宮博物館巴黎原是法國的王宮,有大量皇室的私人收藏品。法國大革命后,政府宣稱:包括博物館在內的國民教育為國家權利的當然義務,并且規定開放博物館和植物園。1793年皇家收藏成為國家財產后,法國政府決定將該館對人民開放《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大理石雕《米洛斯的維納斯》、達·芬奇《蒙娜麗莎》博物館所在地誕生背景部分藏品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美國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使移民城市紐約成為國際性大都會。19世紀后期一批美國律師、銀行家、商人、藝術家等倡議并發起籌建大都會博物館。該館旨在為美國人民提供藝術與藝術教育,推動建立偉大的“文化紐約”,1880年正式向公眾開放梵高的《麥田里的絲柏樹》、日本浮世繪《神奈川沖浪里》、中國龍門石窟石灰巖雕《北魏孝文帝禮佛圖》材料三考慮到對自然和文化遺產存在的威脅,以及新產生危害的規模和嚴重程度,整個國際公眾均應參與保護,并進行集體協作,但并非替代遺產所在國的工作,而是予以有效的支持。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年通過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便為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建立有效和固定的、符合現代科學方法的集體保護制度。——摘編自林志宏《關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資產國際保存活動》(1)根據材料一,指出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收藏物品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種收藏活動的影響。(6分)變化:從對希臘羅馬時代雕刻和銘文的搜集,擴大到對巴勒斯坦、埃及、巴比倫等地區的古跡和古物的搜集。(2分)影響:①保存了古代希臘、羅馬、巴勒斯坦、埃及、巴比倫等地區的文化。②為近代文藝復興運動奠定了物質、文化基礎,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的發展。③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④推動了近代考古學的發展。(4分)(2)根據材料二,歸納博物館藏品的特征。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促使博物館對公眾開放的原因。(8分)藏品特征:來源廣泛;價值連城;形式多樣;呈現人類文明多元性或文化多樣性。(4分)原因:英、法、美等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舊制度,將本屬于皇室或收藏家的資源用于博物館;一系列革命、啟蒙運動等促進了自由、平等思想的傳播,使博物館逐漸從私人收藏向公眾服務轉變;工業革命使得教育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大眾的文化水平,促使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工業革命催生了新生市民階層的文化需求;社會精英階層的倡議。(4分)(3)根據材料三,指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方面所發揮的作用。(4分)①制定公約,號召國際社會參與文化保護。②對文化遺產保護提出總體指導意見。③為文化保護、傳承與共享作出了貢獻。④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⑤促進了平等、和平、合作等觀念的傳播。(任答4點得4分)?19.四百多年前,砂糖曾作為一種奢侈品而存在。那砂糖是怎么成為隨處可見的日常調味品的?它對歷史有何影響?今天我們就以“砂糖的旅程”為題進行一次項目式學習。(18分)任務一【梳理甘蔗及砂糖生產技術的傳播】任務二【揭示砂糖消費與時代背景的關系】時間消費對象年人均消費量產品屬性17世紀50年代主要是貴族1磅稀有品(身份和地位的象征)17世紀80年代以富人為主5磅奢侈品(主要是從美洲地區進口為主)19世紀50年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運動輔項(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經貿職業學院《材料與納米科學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丹東第九中學2025屆初三中考全真模擬卷(三)生物試題含解析
-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自然科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國內聚丙烯市場現狀及應對策略分析
- (上課用) 獲取網絡信息的策略與技巧
- 機床附件的企業文化建設與知識管理考核試卷
- 放射性金屬礦礦產資源發展戰略考核試卷
- 砼構件預制件的模具技術創新考核試卷
- 清掃工具制造業的技術創新驅動發展研究考核試卷
- 循證醫學考試題庫及答案
- GA/T 2136-2024法庭科學電子數據偵查實驗技術規范
- DL∕T 1623-2016 智能變電站預制光纜技術規范
- 懸挑式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 DG-TJ08-2002-2020
- 2024年南京出版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附答案)2024公需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與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試題廣東公需科
-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 安徽首礦大昌金屬材料有限公司霍邱縣范橋鐵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2022年10月自考00078銀行會計學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鮮食玉米簡介介紹
- 商業綜合體投資計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