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一輪復習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專題過關檢測(一)_第1頁
2018-2019學年高中一輪復習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專題過關檢測(一)_第2頁
2018-2019學年高中一輪復習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專題過關檢測(一)_第3頁
2018-2019學年高中一輪復習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專題過關檢測(一)_第4頁
2018-2019學年高中一輪復習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專題過關檢測(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閱讀”專題過關檢測(一)(時間:60分鐘分值:80分)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8分)迷神引貶玉溪,對江山作晁補之黯黯青山紅日暮,浩浩大江東注。余霞散綺,向煙波路。使人愁,長安遠,在何處。幾點漁燈小,迷近塢。一片客帆低,傍前浦。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誤。覺阮途窮,歸心阻。斷魂素月,一千里、傷平楚。怪竹枝歌,聲聲怨,為誰苦。猿鳥一時啼,驚島嶼。燭暗不成眠,聽津鼓。(1)該詞的上下闋分別從、兩個角度對景物進行了刻畫。(2分)答案:視覺聽覺(2)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賞析。(6分)答:解析:解答此類題目,必須在了解詞意的基礎上,體會詞人的情感。從“日暮”“余霞”“向煙波路”等景色描寫中,體會詞人的情感;從“愁”“悔”等詞語中,直接可以看出詞人的情感。從“覺阮途窮,歸心阻”等句也可以看出詞人的情感。答案:全詞表現了詞人羈旅的寂寞哀愁以及壯志難酬的苦悶之情。“向煙波路”幾句,寫詞人回首來路,煙波浩渺,不禁想起千里外的京城,從而勾起被貶謫的愁怨和悲哀。詞人還以阮藉自比,表達自己歸心受阻、不得歸隱田園的苦悶。又用“怪竹枝歌”“猿鳥”“暗燭”“津鼓”等意象烘托詞人宦途羈旅的悲苦愁思。2.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2)題。(8分)[中呂]賣花聲·懷古二首張可久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①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②。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注]①西晉富豪石崇筑金谷園以行樂。②這里指班超從戎的故事。(1)第一首曲子開頭先用三個典故。一是,二是西晉富豪石崇筑金谷園行樂,三是。這三個典故都是封建統治者窮極奢靡而終不免敗亡的典型。(2分)答案:秦始皇在驪山建阿房宮行樂隋煬帝修運河下揚州游樂(2)賞析第二首曲子的主要表現手法。(6分)答:答案:①運用典故的手法。作者列舉了三件事:一是霸王別姬的故事,二是吳蜀破曹的故事,三是班超從戎的故事。這些都是史料記載的英雄美人或轟烈或哀艷的事跡。②運用對比的手法。不管哪個封建朝代,民生疾苦更甚于末路窮途的英雄美人。在這種對比上,最后激發直呼的“讀書人一聲長嘆”,也就驚心動魄了。(每點3分)3.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8分)半山亭于石萬疊嵐[注]光冷滴衣,清泉白石鎖煙扉。半山落日樵相語,一徑寒松僧獨歸。葉墮誤驚幽鳥去,林空不礙斷云飛。層崖峭壁疑無路,忽有鐘聲出翠微。[注]嵐:山間霧氣。(1)本詩前三聯描寫了半山亭周圍環境的主要特點。(2分)解析:解答此類題目,必須在了解詩中描寫了怎樣的環境,然后進行概括和歸納,得出描寫的環境特點。答案:幽靜(2)賞析“忽有鐘聲出翠微”一句中的“忽”和“出”字。(6分)答:解析:本題屬于煉字題,首先要解釋這兩個字在詩句中的含義(有活用現象或使用了修辭方法的,都要點明),然后結合詩句展開聯想分析這兩個字描述的具體景象,最后揭示這兩個字營造的意境、照應的結構或表達的情感。答案:①忽:忽然,有出人意料之意。到了層崖峭壁間,突然傳來的鐘聲使本覺無路可走的詩人又有了希望,傳達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②出:飄出,傳出。既寫出了鐘聲的悠揚,又襯托出山林的靜謐。經久不息的鐘聲從深藏在翠色千重的山林的寺院中傳出,表達了詩人向往山林自由寧靜生活的思想感情。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8分)賀新郎·秋曉[注]蔣捷渺渺啼鴉了。亙魚天,寒生峭嶼,五湖秋曉。竹幾一燈人做夢,嘶馬誰行古道。起搔首、窺星多少。月有微黃籬無影,掛牽牛數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紅棗。愁痕倚賴西風掃。被西風、翻催鬢鬒,與秋俱老。舊院隔霜簾不卷,金粉屏邊醉倒。計無此、中年懷抱。萬里江南吹簫恨,恨參差白雁橫天杪。煙未斂,楚山杳。[注]蔣捷為逃避戰亂,坐舟從家鄉出發至吳江。逃難寓居時,夢中驚醒的他,寫作此詞。(1)上闋通過“鴉啼凄,魚肚白的天色;屋外點點殘星,淡淡月光;籬笆上綻開著牽牛花,棗樹上掛著些紅色的棗兒”等景物,描繪了一幅的清曉秋景圖。(2分)解析:從上闋的詞句看,啼鴉、寒峭、秋曉、燈夢、嘶馬、搔首、窺星、微黃、數朵等,一起營造的是一種蕭瑟凄涼的秋曉圖景。答案:蕭瑟凄涼(2)簡析下闋中詞人的復雜感情。(6分)答:解析:從下闋看作者的感情,注意題干已經明確其感情“復雜”,答題時需要從多個方面思考。答案:詞中借秋曉所見抒發了“愁”“恨”:①悲秋之情,寫出時光流逝,歲月易老的“中年懷抱”;②淪落天涯,故里難歸之愁;③亡國之痛。5.閱讀下面兩首宋詞,完成(1)~(2)題。(8分)漁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①,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清平樂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②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注]①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②挼(ruó):揉搓。(1)這兩首李清照的詞都以為題材,《漁家傲》也可以看作是對《清平樂》中“,”句的注釋。(2分)解析:《漁家傲》上闋寫寒梅初放,表現梅花的光潤明艷,玉潔冰清;下闋寫月下賞梅,側面烘托梅花的美麗高潔。寫梅即寫人,賞梅亦自賞,旨在贊頌梅花超塵絕俗的潔美品質和不畏霜雪、秀拔獨立的堅強品格。《清平樂》中詞人截取自己早年、中年、晚年三個不同時期賞梅的典型畫面,深刻地表現了自己早年的歡樂、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淪落,寫出了詞人的心路歷程,對自己一生的哀樂做了形象的概括與總結。答案:詠梅(梅花)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2)閱讀《清平樂》,說說這首詞整體上是運用什么藝術手法來表現詞人的人生感受的,請結合詞句具體分析。(6分)答:解析:先明確藝術手法,再結合詞人的心路歷程具體賞析該手法在內容、情感方面的作用。答案: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詞人依次描寫早年因生活的歡樂閑適而陶醉于賞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賞梅時傷心流淚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淪落飄零而沒有心思賞梅,這三個不同階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了詞人生活的巨大變化和飄零淪落、飽經磨難的憂郁心情。[或:運用了反襯的手法,以昔襯今,以早年賞梅時的歡快閑適襯托晚年賞梅時的落寞孤寂,表現出作者當時飄零淪落、衰老孤苦的處境和飽經磨難的憂郁心情(或“今昔之感和家國之憂”)。]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8分)長安秋望趙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鱸魚正美[注]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注]鱸魚正美:西晉張翰,因秋風起,想念故鄉的菰菜、莼羹、鱸魚膾的美味,便棄官回家。(1)頷聯“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運用了和的手法,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悵惘之情。(2分)解析:“殘星幾點”是目見,“長笛一聲”是耳聞;“雁橫塞”是動態,“人倚樓”是靜態。答案:動靜結合視聽結合(2)“紫菊”和“紅蓮”對表現詩人的情感起到什么作用?(6分)答:解析:意象是詩人情感顯現的載體,作用主要從借景抒情、襯托等方面思考。先立足全詩理解這兩個意象的具體含義,再分析詩人在它們身上所寄托的情感。答案:紫菊半開,紅蓮凋謝,正是深秋時令的景色。目睹眼前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紅艷滿塘的蓮花,使人襟生出紅顏易老、好景無常的傷感之情。籬畔的紫菊,儼然一派君子之風,令人想起“采菊東籬下”的陶潛,歸隱之心油然而生。7.閱讀下面這首元詞,完成(1)~(2)題。(8分)踏莎行·雪中看梅花王旭兩種風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注]。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注]萼:花萼。這里指花瓣。(1)詞中的“兩種”指的是,“一家”指的是。(2分)答案:梅花與雪花大自然(2)指出這首詞的寫作手法并簡析作者的情感。(6分)答:答案: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雪花和梅花形、味、色等方面的對比,對梅與雪的品格有所褒貶。情感:“雪花不似梅花薄”一句中的“薄”字一語雙關,是形薄,也是情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兩句則生動地表現了梅花的孤高與雪花的隨和。由此可知,詞作突出詞人對梅花的喜愛和贊賞之情。8.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8分)送何遁山人歸蜀梅堯臣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遠壑杜鵑①響,前山蜀客歸。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征衣。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②。[注]①杜鵑:又名子規。②息機:擺脫瑣事雜務,停止世俗活動。(1)本詩中“春風入樹綠”一句與王安石的名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寫出了春天的特點。(2分)解析:由句子中的“綠”字可以推斷是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詩。一個“綠”就可以看出春天生機盎然的氣息。答案:春風又綠江南岸生機勃勃(意思與此相近即可)(2)三、四兩聯是怎樣借助想象之景來抒發情感的,請簡要賞析。(6分)答:解析:本題已明確用想象之景分析情感,因此只要結合三、四兩聯的詩句進行分析即可。答案:第三聯想象友人喜逢家鄉的燕子,一洗征塵,表現出歸家時輕松愉悅的心情。尾聯進一步設想友人歸家后悠閑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對友人真誠的祝福,也暗含著詩人對擺脫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對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9.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1)~(2)題。(8分)真州①絕句五首(其四)王士禛江干②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好是日斜風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注]①真州:今江蘇儀征,南臨長江。②江干:江岸。(1)詩中所寫的特定時間是,“釣人”的特定活動是。(2分)解析:由詩中“日斜”可知是傍晚時分,由“半江紅樹賣鱸魚”可知是“釣人”在樹下賣鱸魚。答案:夕陽西下(或傍晚等)賣鱸魚(2)用一句話概括這首詩的情感基調,并簡要分析這首詩的意境。(6分)答:解析:分析詩歌的意境,首先要分析詩歌的意象。由本詩中的“柳陌”“菱塘”“釣人居”“日斜”等意象可知詩人要渲染的是一種恬靜、安寧、和諧的氣氛,由此可知本詩作者的情感基調。答案:①全詩表露了和諧、安寧、恬淡的情感基調。②作者捕捉了柳陌菱塘、漁家小屋、晚霞映紅江邊柳樹、漁人披著晚霞賣魚等具有漁村特征的景物和生活情態,通過形象地描畫,表露了自己對這種自然平和的生活境界的陶醉與向往,寫景寄懷,創造了物我相融的詩歌意境。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8分)漁家傲朱服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里。戀樹濕花飛不起,愁無際,和春付與東流水。九十光陰能有幾?金龜[注]解盡留無計。寄語東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注]金龜:唐三品以上官佩金龜。賀知章有金龜換酒之舉。(1)詞的上片借用春雨中的楊柳和意象,描繪暮春時節的景色,營造一種的氛圍。(2分)解析:回答時,要注意題干中的提示內容,比如“楊柳”“暮春時節”等。而分析上片可知,其使用的另一個意象是“濕花”。詩歌用楊柳、濕花等營造了十分凄涼的意境。答案:濕花(1分)凄涼(低沉)(1分)(2)簡析這首詞所包含的思想感情。(6分)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