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統編版(2024)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期末考試模擬卷及答案_第1頁
2025統編版(2024)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期末考試模擬卷及答案_第2頁
2025統編版(2024)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期末考試模擬卷及答案_第3頁
2025統編版(2024)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期末考試模擬卷及答案_第4頁
2025統編版(2024)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期末考試模擬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2024)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期末考試模擬卷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1.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是()A.北京人B.元謀人C.山頂洞人D.藍田人2.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不包括()A.農作物種植B.家畜飼養的出現C.聚落、磨制石器的發展D.打制石器的使用3.被尊稱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是()A.蚩尤和炎帝B.黃帝和炎帝C.堯和舜D.舜和禹4.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東周5.西周為了鞏固統治,實行()A.禪讓制B.世襲制C.分封制D.郡縣制6.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A.晉文公B.楚莊王C.齊桓公D.秦穆公7.戰國時期,使秦國一躍成為最強盛諸侯國的改革是()A.李悝變法B.吳起變法C.商鞅變法D.申不害變法8.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9.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的貨幣是()A.刀幣B.布幣C.蟻鼻錢D.圓形方孔半兩錢10.秦始皇為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上推行()A.分封制B.郡縣制C.行省制D.三司制11.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A.頒布“推恩令”B.“罷黜百家,尊崇儒術”C.統一鑄造五銖錢D.實行鹽鐵官營、專賣12.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學著作是()A.《春秋》B.《史記》C.《漢書》D.《資治通鑒》13.秦末農民大起義的根本原因是()A.戍邊誤期當斬B.秦的暴政C.不能按期到達漁陽D.為爭奪皇位14.西漢初期,統治者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漢初經濟貧困B.吸取秦亡教訓C.為了鞏固統治D.以上都是15.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特點不包括()A.封建國家分裂,政權交替頻繁B.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穩定C.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韓非子》材料二:“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獸骨和樹的種子等。”(1)在材料一所述的險惡環境下,北京人過著怎樣的生活?(5分)(2)材料二證明了什么?它所證明的事實有什么意義?(5分)(3)根據所學知識,說說北京人是怎樣得到火的。(5分)17.(2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材料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禮記·禮運》(1)材料一中“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指的是哪種更替首領位置的辦法?(5分)(2)材料二中“天下為家”的局面是從誰開始的?“公天下”變成“家天下”標志著什么?(5分)(3)從材料一到材料二,你認為這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為什么?(10分)18.(20分)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時期。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秦始皇為加強中央集權,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10分)(2)漢武帝時期,在政治、思想、經濟、軍事等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來鞏固大一統局面?(10分)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答案1.B2.D3.B4.A5.C6.C7.C8.B9.D10.B11.A12.B13.B14.D15.D二、非選擇題答案及解析16.(1)北京人過著群居生活。原因是在原始人生活的險惡環境下,野獸出沒無常,僅憑個人的力量和簡陋的工具難以生存,所以北京人只能過群居生活。(2)證明了北京人已經會使用火。意義: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防寒、照明、驅獸,改善了生存條件。(3)北京人可能從自然界的雷電起火、森林草木自燃起火等渠道得到火。此外,北京人也可能通過保存火種,如在灰燼中保留火種等方式,使火能夠持續使用。17.(1)禪讓制。禪讓制是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2)“天下為家”的局面從啟開始。“公天下”變成“家天下”標志著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3)這是歷史的進步。雖然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出現了剝削制度,但生產力得到發展,社會開始進步。世襲制取代禪讓制,適應了當時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18.(1)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政治方面:①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②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事務。③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縣長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經濟方面:①統一貨幣,以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統一貨幣在全國通用。②統一度量衡,便利了經濟的發展。文化方面:統一文字,以小篆作為通用文字頒行全國,使政令能夠在全國各地順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軍事方面:①北擊匈奴,修筑長城,抵御匈奴入侵。②南征百越,統一嶺南及東南沿海地區。(2)漢武帝鞏固大一統局面的措施:政治方面:①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國勢力。②建立刺史制度,加強對地方的監察。思想方面:“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把儒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