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單元檢測六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22·全國Ⅰ卷聯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戶律》記載:凡是沒戶籍而占有田宅或附會他人之名而占有田宅者,皆罰以卒戍邊二年,并沒入田宅歸縣官。對于冒名占有田宅者,在政府發現以前而自首的,免除其罪并把冒名占有的田宅賜予他。漢代這一規定()A.緩和了社會的主要矛盾B.有利于國家的賦役征發C.體現了重農抑商的政策D.滿足了農民的土地需求2.[2022·廣西北海模擬]宋代詩人毛玥曰:“竹罾兩兩夾河泥,近郭溝渠此最肥。載得滿船歸插種,勝如賈販嶺南歸。”據此可知,宋代()A.商品經濟繁榮發展B.農產品呈現商品化趨勢C.長途販運貿易發達D.精耕細作農業得到發展3.[2022·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高三調研]北宋時期,由于土地所有權的轉換加速,農民不再世代依附于某一地主,佃客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離開原地主而佃種別的地主的土地。同時,客戶購買少量土地之后,就可以自立戶名,成為封建國家的稅戶。據此可知()A.佃客人身依附關系削弱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衰落C.商品經濟推動土地流轉D.北宋時土地兼并異常激烈4.[2022·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檢測]明代個別地區開始出現押租制,即佃農向田主交納高于一年地租額的貨幣量作抵押,退佃時歸還押金,不計利息。租佃關系存續期,地主不能隨意換佃。清代押租制在四川、湖南、江西等地獲得一定發展,其他各省也有出現。押租制的實行和發展()A.加重了地主對佃農的剝削B.促進了經濟重心的南移C.確保了佃農的生產經營權D.提高了土地市場化程度5.下圖是幾件唐代青銅手工業制品。這體現了()A.官營手工業規模化B.外來文化的本土化C.手工業技藝的高超D.青銅技術領先世界6.蜀錦花樓機是我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機型(注:該機與右圖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的花機基本-致),機長6米、寬1.5米、高5米,由上千個構件組成,機身平直,中段隆起花樓,樓上懸掛花本,根據花本用不同的穿吊和拉花的方法,織出各種花紋。這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A.資本主義萌芽產生B.手工制作技術高超C.婦女們的辛勤勞動D.古代紡織技術提高7.[2022·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模擬]隋唐時期官營手工業系統嚴密,工匠分別從各州縣征召或雇傭,加入匠籍,世襲不變,長役無酬。宋代官營手工業一般不再無償征調民間服役工匠,大都采用一種介于征調和雇募之間的“差雇”制。這一變化表明()A.民營手工業發展迅速B.統治政策的調整推動社會進步C.手工業生產方式變化D.工匠的身份地位有一定的提高8.[2022·四川省宜賓市診斷性測試]明萬歷之前,南京民間“機戶”一般就幾張織機,全城民營織機僅千余張,工匠不足千人,這一局面從萬歷九年(1581年)開始改變,到清乾嘉年間,全城擁有數百張織機的“機戶”比比皆是,織機數“十萬余計”工匠數以萬計。這一變化得益于()A.稅收和戶籍制度的變革B.工商皆本觀念的普及C.國內外市場的不斷擴大D.傳統經濟結構的劇變9.[2022·河南省信陽市調研]唐中期以前,政府主要依靠各級大小官吏來維護市場交易秩序。之后,官府在維護正常交易秩序的過程中,還利用牙人(買賣雙方的中間人)、行會等來協助官府執行相關政策。這一改變()A.體現城市坊市界限已被打破B.使商業組織成為市場管理主體C.表明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弱化D.適應了城市商品經濟發展需要10.[2022·安徽省蚌埠市質量檢查]明代廣東是東南地區重要的糧食產地,其產糧輸往各地。到了清代,廣東則出現了“然農之利微,務者絕罕,雖有荒土眾莫之墾”的現象,非但不能輸出糧食,還得從外地調入大量的糧食。這種現象反映了廣東()A.重農抑商政策趨向于松弛B.工商業發展改變經濟結構C.閉關鎖國制約了經濟發展D.列強入侵破壞了農業生產11.[2022·華大新高考聯盟質量測評]東漢后期,大儒王符在其代表作《潛夫論》中指出“君子未必富貴,小人未必貧賤”,主張“夫富民者,以農桑為本,以游業為末;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王符的這一主張()A.是對社會現實的客觀描述B.與儒家的民本思想相背離C.強調改變重農抑商的政策D.旨在緩和激烈的社會矛盾12.清朝初年,為防范與清朝抗衡的鄭成功,曾下令禁海,停止一切海上貿易,實行“海禁”。清朝收復臺灣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恢復海上貿易,分設閩、粵、江、浙四個海關,與外國通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只留廣州一關,強制推行“公行制度”。這表明清朝前期()A.實行與明朝相同外貿政策B.對外貿易實行限制政策C.實行嚴格的閉關鎖國政策D.一口通商取代朝貢貿易二、非選擇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明朝萬歷年間以來,雇工的身份有所變化,其人身自由度增加,與雇主的依附關系減輕。反映到勞動市場上,雇主主要依靠“勸”的方式激勵雇工努力干活。清朝時期,在雇傭工人很普遍的江南,雇工不是賤民,與雇主之間存在著權利義務的關系。——摘編自邢鐵《論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特殊性》材料二明清時期中國國力昌盛,經濟對外依賴校小,因此可使政府實施大量對外貿易政策也無法顯著促進中國經濟發展。雖然鄭和下西洋對我國當時對外貿易有一定影響,但其出發點卻并非發展本國經濟,朝貢貿易所得商品大多為奢侈品,不利于市面流通。西方國家發生工業革命時最主要的原材料為鐵、煤炭等物品,由于海上運輸局限性,上述商品無法大量輸入中國,因此我國錯失大力力發展綜合實力的最佳時機。——摘編自張戀綺《明清時期我國對外貿易特殊淺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明清時期江南經濟領域的新現象及其原因。(13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清時期“我國錯失大力發展綜合實力的最佳時機”的原因。(12分)14.[2022·四川省成都市診斷性檢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中國古代長江流域航運大事記圖(部分)——據羅傳棟《長江航運史》附錄《古代長江航運大事記》整理繪制請提取上圖中兩條或兩條以上與“長江航運”相關聯的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中國古代史知識予以闡述。(要求:寫明論題,信息關聯,史論結合。)(12分)單元檢測六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22·全國Ⅰ卷聯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戶律》記載:凡是沒戶籍而占有田宅或附會他人之名而占有田宅者,皆罰以卒戍邊二年,并沒入田宅歸縣官。對于冒名占有田宅者,在政府發現以前而自首的,免除其罪并把冒名占有的田宅賜予他。漢代這一規定()A.緩和了社會的主要矛盾B.有利于國家的賦役征發C.體現了重農抑商的政策D.滿足了農民的土地需求2.[2022·廣西北海模擬]宋代詩人毛玥曰:“竹罾兩兩夾河泥,近郭溝渠此最肥。載得滿船歸插種,勝如賈販嶺南歸。”據此可知,宋代()A.商品經濟繁榮發展B.農產品呈現商品化趨勢C.長途販運貿易發達D.精耕細作農業得到發展3.[2022·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高三調研]北宋時期,由于土地所有權的轉換加速,農民不再世代依附于某一地主,佃客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離開原地主而佃種別的地主的土地。同時,客戶購買少量土地之后,就可以自立戶名,成為封建國家的稅戶。據此可知()A.佃客人身依附關系削弱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衰落C.商品經濟推動土地流轉D.北宋時土地兼并異常激烈4.[2022·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檢測]明代個別地區開始出現押租制,即佃農向田主交納高于一年地租額的貨幣量作抵押,退佃時歸還押金,不計利息。租佃關系存續期,地主不能隨意換佃。清代押租制在四川、湖南、江西等地獲得一定發展,其他各省也有出現。押租制的實行和發展()A.加重了地主對佃農的剝削B.促進了經濟重心的南移C.確保了佃農的生產經營權D.提高了土地市場化程度5.下圖是幾件唐代青銅手工業制品。這體現了()A.官營手工業規模化B.外來文化的本土化C.手工業技藝的高超D.青銅技術領先世界6.蜀錦花樓機是我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機型(注:該機與右圖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的花機基本-致),機長6米、寬1.5米、高5米,由上千個構件組成,機身平直,中段隆起花樓,樓上懸掛花本,根據花本用不同的穿吊和拉花的方法,織出各種花紋。這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A.資本主義萌芽產生B.手工制作技術高超C.婦女們的辛勤勞動D.古代紡織技術提高7.[2022·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模擬]隋唐時期官營手工業系統嚴密,工匠分別從各州縣征召或雇傭,加入匠籍,世襲不變,長役無酬。宋代官營手工業一般不再無償征調民間服役工匠,大都采用一種介于征調和雇募之間的“差雇”制。這一變化表明()A.民營手工業發展迅速B.統治政策的調整推動社會進步C.手工業生產方式變化D.工匠的身份地位有一定的提高8.[2022·四川省宜賓市診斷性測試]明萬歷之前,南京民間“機戶”一般就幾張織機,全城民營織機僅千余張,工匠不足千人,這一局面從萬歷九年(1581年)開始改變,到清乾嘉年間,全城擁有數百張織機的“機戶”比比皆是,織機數“十萬余計”工匠數以萬計。這一變化得益于()A.稅收和戶籍制度的變革B.工商皆本觀念的普及C.國內外市場的不斷擴大D.傳統經濟結構的劇變9.[2022·河南省信陽市調研]唐中期以前,政府主要依靠各級大小官吏來維護市場交易秩序。之后,官府在維護正常交易秩序的過程中,還利用牙人(買賣雙方的中間人)、行會等來協助官府執行相關政策。這一改變()A.體現城市坊市界限已被打破B.使商業組織成為市場管理主體C.表明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弱化D.適應了城市商品經濟發展需要10.[2022·安徽省蚌埠市質量檢查]明代廣東是東南地區重要的糧食產地,其產糧輸往各地。到了清代,廣東則出現了“然農之利微,務者絕罕,雖有荒土眾莫之墾”的現象,非但不能輸出糧食,還得從外地調入大量的糧食。這種現象反映了廣東()A.重農抑商政策趨向于松弛B.工商業發展改變經濟結構C.閉關鎖國制約了經濟發展D.列強入侵破壞了農業生產11.[2022·華大新高考聯盟質量測評]東漢后期,大儒王符在其代表作《潛夫論》中指出“君子未必富貴,小人未必貧賤”,主張“夫富民者,以農桑為本,以游業為末;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王符的這一主張()A.是對社會現實的客觀描述B.與儒家的民本思想相背離C.強調改變重農抑商的政策D.旨在緩和激烈的社會矛盾12.清朝初年,為防范與清朝抗衡的鄭成功,曾下令禁海,停止一切海上貿易,實行“海禁”。清朝收復臺灣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恢復海上貿易,分設閩、粵、江、浙四個海關,與外國通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只留廣州一關,強制推行“公行制度”。這表明清朝前期()A.實行與明朝相同外貿政策B.對外貿易實行限制政策C.實行嚴格的閉關鎖國政策D.一口通商取代朝貢貿易二、非選擇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明朝萬歷年間以來,雇工的身份有所變化,其人身自由度增加,與雇主的依附關系減輕。反映到勞動市場上,雇主主要依靠“勸”的方式激勵雇工努力干活。清朝時期,在雇傭工人很普遍的江南,雇工不是賤民,與雇主之間存在著權利義務的關系。——摘編自邢鐵《論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特殊性》材料二明清時期中國國力昌盛,經濟對外依賴校小,因此可使政府實施大量對外貿易政策也無法顯著促進中國經濟發展。雖然鄭和下西洋對我國當時對外貿易有一定影響,但其出發點卻并非發展本國經濟,朝貢貿易所得商品大多為奢侈品,不利于市面流通。西方國家發生工業革命時最主要的原材料為鐵、煤炭等物品,由于海上運輸局限性,上述商品無法大量輸入中國,因此我國錯失大力力發展綜合實力的最佳時機。——摘編自張戀綺《明清時期我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人合伙人合同范本
- 七級 試題及答案
- 七匹狼合同范本
- 使用合同補充協議書
- 中國億萬富豪調查報告
- 中電投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組織設計
- 2025年醫用中心吸引系統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醫療社會保障服務項目合作計劃書
- 小紅書店鋪運營策略咨詢與市場拓展合同
- 線上直播帶貨傭金分配合作協議
- 快樂跳舞-學前兒童舞蹈教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建設工程方案設計管理辦法
- 寫作:說明的關鍵在說得“明”+課件-【中職專用】高一語文(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下冊)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選擇題100題(含答案)
- 2024年浙江樂清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可穿戴式傳感器與電子皮膚
- 端午健康養生知識講座
- 《工程結構抗震設計》課件 第10章-地下建筑抗震設計
- 汗皰疹的健康宣教
- 大班音樂《畢業歌》課件
- 家庭生態農場的設計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