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蟲病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治療方法步驟_第1頁
恙蟲病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治療方法步驟_第2頁
恙蟲病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治療方法步驟_第3頁
恙蟲病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治療方法步驟_第4頁
恙蟲病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治療方法步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恙蟲(Chong)病TsutsugamushiDisease第一頁,共三十頁。醫(Yi)療糾紛案例兩年前,廣州某醫院收住了一位發熱病人,住院2周未能確診,患者出現多(Duo)臟器損害,后送到另一家三甲醫院,經仔細體格檢查,發現焦痂,后確診為恙蟲病,但為時已晚,患者最后死于多臟器衰竭。患者家屬把第一家醫院告上法庭。如何避免類似醫療糾紛發生?第二頁,共三十頁。恙蟲(Chong)病一概述二病(Bing)原學三流行病學四發病機理五病理解剖六臨床表現七實驗室檢查八并發癥九診斷十鑒別診斷十一治療十二預防

第三頁,共三十頁。概(Gai)述叢林斑疹傷寒(Scrubtyphus),急性自(Zi)然疫源性傳染病病原體:恙蟲病立克次體傳染源:鼠類傳播媒介:恙螨臨床特征:發熱焦痂(或潰瘍)淋巴結腫大皮疹

第四頁,共三十頁。

病原(Yuan)學(Etiology)恙蟲病立克次體(Rickettsiatsutsugamushi)

形態:雙球形革蘭染色陰性寄生條件(Jian):活細胞內病原體分離:血液淋巴結焦痂骨髓抗原性:各株間有差異致病性不同與變形桿菌OXk有共同抗原抵抗力:弱對氯霉素,四環素敏感第五頁,共三十頁。流行病(Bing)學(Epidemiology)

傳染源:鼠類其他動物傳播途經傳播媒介:恙螨(Chigger)

生活特性:發育周期:卵幼蟲(Chong)蛹稚蟲(Chong)成蟲(Chong)

第六頁,共三十頁。成(Cheng)蟲卵(Luan)

幼蟲(寄生性)鼠蛹稚蟲

成蟲(地上雜草)卵

幼蟲(寄生性)鼠蛹

稚蟲第一代第二代(遺傳、傳染)恙螨生活史叮咬第七頁,共三十頁。易感人群:普遍(Bian)易感,野外工作者及青壯年發病率高病后免疫:同株:持久異株:數月流行特征:散發夏秋季5~11月

6~7月高峰

流行地區:亞洲太平洋地區,我國東南地區第八頁,共三十頁。

發病機(Ji)制(Pathogenesis)

人(Ren)體立克次體血癥重要臟器炎癥潰瘍焦痂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心肌炎、腎損害、腦膜腦炎、肺炎、出血

全身毒血癥狀

充血、皮疹

局部立克次體恙螨焦痂脫落入血全身小血管炎血管周圍炎鼠類第九頁,共三十頁。病理解(Jie)剖(Pathology)

基本病變:全身小血管(Guan)炎血管周圍炎網狀內皮細胞增生第十頁,共三十頁。臨床表(Biao)現

(Clinicalmanifestations)濳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病程第1周:發熱全身(Shen)中毒癥狀體征:顏面潮紅,結膜充血焦痂,淋巴結腫大皮疹,肝脾腫大第十一頁,共三十頁。病程第2周:多臟器損害表現神經系統癥狀心肌炎表現肺炎廣泛(Fan)出血病程第3周:癥狀消失,恢復健康第十二頁,共三十頁。特征性表現(Xian)

焦痂與潰瘍

(Escharandulceration)A.發生率:見于36.9~98%患者B.外觀:圓形或橢圓形C.直徑:3~15mmD.形態:表面焦黑色痂皮,基底部肉芽創面E.邊緣:稍隆起周圍有紅暈F.數目:1個個別(Bie)2~3個G.好發部位:潮濕氣味濃隱秘第十三頁,共三十頁。恙蟲病(Bing)——焦痂第十四頁,共三十頁。

恙蟲病(Bing)——焦痂第十五頁,共三十頁。恙蟲病——焦(Jiao)痂第十六頁,共三十頁。

恙蟲病(Bing)——潰瘍第十七頁,共三十頁。部(Bu)位:焦痂附近性狀:壓痛可移動不化膿特征性表現(Xian)

淋巴結腫大(Lymphadenopathy)第十八頁,共三十頁。特征性(Xing)表現

肝脾腫大(Splenomegalyandhepatomegaly)第十九頁,共三十頁。特征性表現(Xian)

皮疹(Rash)時間:4~6天部位:軀干四肢大小:0.2~0.5cm

性狀:淡紅色,斑(Ban)丘疹,充血性,不癢持續:3~7天第二十頁,共三十頁。

實驗室(Shi)檢查

(Laboratoryexaminations)

血象:WBC或正常血清學檢查:外斐反應抗OXk陽性滴度1:160以上有診斷意義病(Bing)原體分離:小白鼠腹腔內接種第二十一頁,共三十頁。并(Bing)發癥(Complications)

支氣管肺炎(Yan)心肌炎心力衰竭第二十二頁,共三十頁。診(Zhen)斷(Diagnosis)流行病學資料:野外活動(Dong)史臨床表現:起病急,發熱,焦痂或潰瘍淋巴結腫大,皮疹肝脾腫大實驗室檢查:外斐反應病原體分離第二十三頁,共三十頁。鑒(Jian)別診斷(Differentialdiagnosis)

斑疹傷寒傷寒鉤體(Ti)病瘧疾第二十四頁,共三十頁。

治(Zhi)療(Treatment)氯霉素(或四環素):成人2g/d

兒童25~40mg/(kg·d)4次分服退熱后劑量減半,再用(Yong)7~10天強力霉素:0.2g/d,連服5~7天第二十五頁,共三十頁。

預(Yu)防(Prevention)

消滅傳染源:滅鼠切斷傳播途徑:改善環境衛生保護易感(Gan)人群第二十六頁,共三十頁。病(Bing)例分析患者,男,28歲,教師,以寒戰高熱伴劇(Ju)烈頭痛一周入院起病前10天曾在校園內草坪上的石凳上睡過午覺入院檢查,體溫39.5℃,煩躁,頭面及頸胸皮膚潮紅,左會陰處有1個焦痂,左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有觸痛,眼結膜充血,雙瞳孔等圓等大,對光反射存在,頸軟,心肺正常,腹軟,肝右肋下15mm,質軟、觸痛。第二十七頁,共三十頁。病例(Li)分析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神經系統檢查:克氏征陰性,布氏征陰性,巴氏征陰性胸透:心肺正常肝功AL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