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教案-人教課標版_第1頁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教案-人教課標版_第2頁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教案-人教課標版_第3頁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教案-人教課標版_第4頁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教案-人教課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教案-人教課標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理解孟子"浩然之氣"的深刻內涵,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熟練背誦課文,準確流暢地翻譯全文。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誦讀法,體會文言文的韻律美和節奏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運用小組合作探究法,分析文中關于"浩然之氣"的論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生活,思考"浩然之氣"的現實意義,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養。激勵學生在生活中秉持正義,培養浩然正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理解"浩然之氣"的含義,把握文章的主旨。積累文言知識,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2.教學難點深入領會"浩然之氣"與"義""道"的關系,以及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培養浩然正氣。三、教學方法1.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美,理解文意。2.講授法:講解重點字詞、句式和文章的思想內容,幫助學生疏通文意。3.討論法: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4.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思考"浩然之氣"在現實生活中的體現,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四、教學過程(一)導入(5分鐘)1.播放一段關于古代仁人志士堅守正義、舍生取義的視頻片段,如文天祥抗元、岳飛精忠報國等。2.提問學生:從這些視頻中,你們感受到了一種怎樣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對他們的行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引導學生思考: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哪些詞語或理念可以概括這種精神力量?從而引出孟子的"浩然之氣"。(二)作者及背景介紹(3分鐘)1.簡要介紹孟子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他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尊稱為"亞圣"。孟子一生致力于宣揚儒家思想,其思想核心包括"仁政""王道""性善論"等。他的言論和行動的記載,保存在《孟子》一書中。2.介紹《孟子》《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其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尤長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與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3.介紹本文的寫作背景戰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諸侯紛爭不斷。孟子積極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未被當時的統治者采納。在這種情況下,孟子通過講學、著書等方式,宣揚自己的思想,強調個人的道德修養和人格力量。《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它體現了孟子對理想人格的追求。(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0分鐘)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音、節奏和語氣。重點字音:"餒"(něi)、"慊"(qiè)、"閔"(mǐn)、"揠"(yà)等。節奏示例:"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初步理解文意。3.請幾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思考:文章圍繞"浩然之氣"主要論述了哪些內容?(四)疏通文意,積累文言知識(20分鐘)1.學生自主翻譯課文,圈畫出難以理解的字詞和句子。2.小組合作交流,共同解決疑難問題。教師巡視各小組,適時給予指導。3.重點字詞和句式講解實詞善:善于,擅長。養:培養。浩然:盛大、剛直的樣子。餒:饑餓,引申為喪氣,萎靡不振。慊:通"愜",快心,滿意。閔:憂慮,擔心。揠:拔。虛詞以:"以直養而無害":用。"以其外之也":因為。于:"塞于天地之間":在。"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到。特殊句式判斷句:"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也"表判斷)。省略句:"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省略主語"氣")。狀語后置句:"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正常語序為"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4.教師結合重點字詞和句式,帶領學生逐句翻譯課文,強調翻譯的要點和注意事項。(五)文本分析,理解"浩然之氣"(20分鐘)1.引導學生思考:孟子認為"浩然之氣"是一種怎樣的氣?它有什么特點?明確:孟子認為"浩然之氣"是一種盛大、剛直的氣。其特點是"至大至剛","塞于天地之間"。2.提問:如何才能培養"浩然之氣"?明確:"以直養而無害",即要用正直去培養它而不加以傷害。同時,要"配義與道",把它與義和道配合起來。3.小組討論:"浩然之氣"與"義""道"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小組代表發言后,教師總結:"義"是"浩然之氣"的內在依據,"道"是"浩然之氣"的外在憑借。只有堅守正義,遵循道德準則,才能培養出浩然正氣。缺乏"義"和"道","浩然之氣"就會"餒",即萎靡不振。4.分析文中"揠苗助長"的故事與"浩然之氣"的培養有什么關系?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總結:"揠苗助長"的故事說明違背事物發展規律,急于求成是不行的。培養"浩然之氣"也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靠日積月累,靠長期的修養和實踐。如果像宋人那樣違背規律,人為地去助長,結果只能適得其反。(六)深入探討,體會現實意義(15分鐘)1.組織學生思考并討論:在當今社會,"浩然之氣"有什么現實意義?我們應該如何在生活中培養浩然正氣?2.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每組推選一名代表發言。代表1:在當今社會,浩然正氣仍然非常重要。它是一種道德力量,能夠約束人們的行為,使人們堅守道德底線,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比如在面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時,我們要有勇氣站出來,維護正義。代表2:浩然之氣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當每個人都秉持正義,充滿正氣時,社會就會更加公平、公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會更加融洽。代表3:我們培養浩然正氣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要誠實守信,尊重他人,樂于助人。遇到不公正的事情,要敢于發聲,勇于抗爭。3.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和總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積極踐行浩然正氣。(七)課堂小結(5分鐘)1.請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總結"浩然之氣"的內涵、培養方法以及其現實意義。2.教師補充總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孟子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了解了"浩然之氣"這一重要概念。"浩然之氣"是一種至大至剛、配義與道的正氣,它體現了孟子對理想人格的追求。我們要通過正直的修養、遵循道義,并持之以恒地培養,才能擁有浩然正氣。在現實生活中,浩然正氣更是不可或缺,它是社會和諧、個人品德修養的重要保障。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傳承和發揚這種精神,做一個有正氣、有擔當的人。(八)布置作業(5分鐘)1.背誦并默寫課文。2.以"我心中的浩然之氣"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闡述自己對"浩然之氣"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培養浩然正氣。五、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孟子的"浩然之氣"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文中的文言知識,提高了文言文閱讀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誦讀法、討論法等,激發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