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頁巖油采油工程第2部分:中高成熟度頁巖油采油工藝設計及實施技術規范_第1頁
2023年頁巖油采油工程第2部分:中高成熟度頁巖油采油工藝設計及實施技術規范_第2頁
2023年頁巖油采油工程第2部分:中高成熟度頁巖油采油工藝設計及實施技術規范_第3頁
2023年頁巖油采油工程第2部分:中高成熟度頁巖油采油工藝設計及實施技術規范_第4頁
2023年頁巖油采油工程第2部分:中高成熟度頁巖油采油工藝設計及實施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目 次前 言 IV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設計原則 1油藏工程設計要點 2開發油田(區塊)部署 2試油簡況及油田(區塊)開發簡況 2布井結果及產能預測 2油藏工程對采油工程的要求 3儲層保護措施 3儲層敏感性礦物含量及敏感性實驗情況 3儲層保護要求 3完井工藝設計 3完井方式選擇 3射孔工藝設計 3射孔槍彈選擇 3射孔參數優化 4射孔工藝的選擇 4射孔液的選擇 4壓裂工藝設計 4壓裂工藝優選 4壓裂分段分簇 4壓裂施工參數優化 4壓裂液選擇 4支撐劑選擇 4壓裂管柱設計 5壓裂配套工藝 5前置酸化工藝 5前置二氧化碳工藝 5舉升工藝設計 5舉升方式優選 5抽油機舉升工藝設計 5潛油電泵舉升工藝設計 6II油管選擇 6井口選擇 6舉升配套工藝設計 6采油工藝實施要求 7總則 7射孔作業實施要求 7工廠化壓裂作業實施要求 7壓裂后悶井、排采要求 7采油工藝實施的健康、安全、環境保護要求 8附錄A 9III中高成熟度頁巖油采油工藝設計及實施技術規范范圍本文件規定了中高成熟度頁巖油采油工藝設計的原則、內容及實施要求。本文件適用于中高成熟度頁巖油新井采油工程方案的設計及實施。規范性引用文件AQ2012 石油天然氣安全規程AQ2041 石油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井下作業實施規范SY/T5225 石油天然氣鉆井、開發、儲運防火防爆安全生產技術規程SY/T5289 油、氣、水井壓裂設計與施工及效果評估方法SY/T5323 石油天然氣工業鉆井和采油設備節流和壓井設備SY/T5325 常規射孔作業技術規范SY/T5358 儲層敏感性流動實驗評價方法SY/T5727 井下作業安全規程SY/T6253 水平井射孔作業技術規范SY/T6276 石油天然氣工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SY/T6277 硫化氫環境人身防護規范SY/T6565 石油天然氣開發注二氧化碳安全規范SY/T6690 井下作業井控技術規程術語和定義3.1橋塞—射孔聯作plugandperforation電纜連接橋塞與射孔槍串一次下井依次完成橋塞坐封與分簇射孔的施工工藝,簡稱橋射聯作。3.2工廠化壓裂作業factoryoperationforhydraulicfraturing在壓裂施工現場,采用具有供水、供液、供砂、壓裂功能和一體化、專業化、自動化特點的施工流程,對油氣水井單井多段、平臺多井、區域多井等進行的批量壓裂作業。3.3拉鏈式壓裂zipperfracturing用一套壓裂車組對多口相鄰水平井進行交替分段壓裂的壓裂改造模式。設計原則1應根據中高成熟度頁巖油儲層特征,按照中高成熟度頁巖油一體化開發的特點,與油藏工程、鉆井工區塊可應用酸處理、注入CO2油藏工程設計要點開發油田(區塊)部署油田(區塊)地理位置與自然地理概況油田(區塊)地理位置。油田(區塊)自然地理概況。開發油田(區塊)地質特征開發油田(區塊)地質特征包括:a)構造斷裂特征;b)沉積發育特征;地層油層的劃分情況;A.1;A.2A.3A.4A.5;A.2。(區塊試油簡況及油田(區塊)開發簡況探井及評價井試油方式、采油強度等試油簡況;本油田(區塊)或儲層性質相似的鄰近油田(區塊)開發方式、開發效果等開發簡況。布井結果及產能預測布井結果布井結果包括:開發目的層位;井網、井型、井數、平臺等情況;c)儲量動用情況。2產能預測本油田(區塊)分年產能預測指標包括:a)日產油量;b)日產液量;c)年產油量;d)年產液量;e)累產油量;f)含水率;g)采出速度;h)采出程度。應附開發指標預測結果表,參見表A.6。油藏工程對采油工程的要求包括油藏工程對射孔、壓裂、裂縫監測、放噴方式及裝機時機等提出的要求。儲層保護措施儲層敏感性礦物含量及敏感性實驗情況儲層存在的敏感性礦物的組分、構成及含量。開發區塊儲層巖石的流速敏感性、水敏感性、酸敏感性、鹽度敏感性、堿敏感性等實驗結果,A.7SY/T5358。儲層保護要求對鉆井、射孔、壓裂、采油生產及后期井下作業等方面的儲層保護提出要求。完井工藝設計完井方式選擇射孔工藝設計射孔槍彈選擇A.8。3射孔參數優化A.8。射孔工藝的選擇輸送方式選擇。根據本油田(區塊)的地層壓力,壓裂施工工藝特點及井控要求確定射孔輸其他射孔工藝選擇。根據井型、井與斷層的距離以及不同井斜角度等選擇射孔工藝技術,包括定方位射孔工藝、定射角射孔工藝、定面射孔工藝等。射孔液的選擇A.8。壓裂工藝設計壓裂工藝優選壓裂分段分簇A.9。壓裂施工參數優化根據裂縫模擬結果,以滿足設計要求的裂縫參數,優化壓裂液用量。根據改造體積、裂縫條數、支撐縫長及導流能力模擬結果,優化支撐劑用量。壓裂液選擇A.9。支撐劑選擇根據地層閉合壓力,對比不同支撐劑導流能力,選擇支撐劑類型,設計結果參見表A.9。4壓裂管柱設計根據井型、井斜角、壓裂工藝類型、套管鋼級、施工排量和壓力能夠滿足儲層改造需求等,選A.9。應給出給出壓裂管柱示意圖。壓裂配套工藝前置酸化工藝可選用壓裂前置酸化,解除近井污染帶,降低破裂壓力。根據污染帶體積及有效孔隙度,計算單簇用酸量。前置二氧化碳工藝可選用前置液態二氧化碳,實現高效破巖、油氣置換、儲層增能等作用。根據不同儲層孔、滲、飽等物性參數及地層壓力系數優化液態二氧化碳用量。舉升工藝設計舉升方式優選抽油機舉升工藝設計抽油泵選擇A.12。抽油桿選擇根據下泵深度、泵徑等計算不同抽油桿柱的折算應力,計算結果見表A.10。在滿足抽油桿許用應力下選擇桿柱組合,設計結果參見表A.12。抽油機選擇A.10。根據不同5電機及配電裝置選擇A.12。潛油電泵舉升工藝設計潛油電泵機組選擇根據油藏預測產液量、泵工作特性曲線等,計算潛油電泵抽汲參數,計算結果見表A.11,選擇潛油電泵機組。包括潛油電泵泵型、潛油電機、保護器、控制柜等,設計結果參見表A.12。潛油電纜選擇根據井底溫度、電機功率、電壓、電流和工作環境,選擇電纜類型,設計結果參見表A.12。油管選擇根據套管內徑選擇適合的油管外徑;對于有桿泵舉升工藝應根據抽油桿外徑選擇適合的油管內徑。A.12。井口選擇根據套管尺寸、井口承壓、通徑、是否監測及特殊功能需求選擇井口,設計結果參見表A.12。舉升配套工藝設計清防蠟工藝設計根據儲層原油含蠟量、凝固點及粘度等,選擇物理、化學等清防蠟工藝。防偏磨工藝設計根據井眼軌跡、偏磨位置預測等確定防偏磨工藝。防氣工藝設計根據氣油比和油藏工程產氣量的預測,選擇防氣泵、防氣氣錨等防氣工藝。防砂工藝設計根據防砂需求選擇防砂工藝。6防腐工藝設計根據防腐需求選擇防腐工藝。采油工藝實施要求總則在采油工藝實施前做好單井施工優化設計。加強射孔、壓裂等采油工藝實施的統籌安排,提高施工效率和設備利用率。CO2對鉆井工程和地面工程提出要求,滿足各項采油工藝的實施。射孔作業實施要求SY/T5325的規定執行。SY/T6253的規定執行。工廠化壓裂作業實施要求壓裂施工前各項準備工序應由專業化隊伍負責完成,壓裂施工前應:進行施工技術交底;對所有設備設施進行聯動測試;SY/T5323的規定執行。高壓與低壓流程切換應實施遠程控制。施工轉層過程應及時進行設備檢測、設備維護以及設備補給。應實時采集、傳輸、存儲作業數據,輔助遠程決策,可根據實際情況實時調整施工參數。應隨機抽樣化驗,監測現場配置的入井材料質量。測試壓裂和主壓裂應按照泵注程序要求執行,可根據實際壓裂情況動態調整施工參數。平臺多井應采取拉鏈式壓裂。SY/T5289的規定執行。壓裂后悶井、排采要求(區塊悶井結束后,根據排液量設計油嘴大小或針閥開度,進行放噴排液。(區塊7放噴排液要控制速度,充分利用地層能量開發同時,防止吐砂。排液過程中,應對返排時間、排液量、壓裂后返排的支撐劑量等進行計量。對排液過程中的返排液要求包括:壓裂液返排液應進行重復利用;統籌管理壓裂液返排液的復配、使用;復配后壓裂返排液,應滿足壓裂施工要求。(減小明顯出砂、液量和氣量無明顯變化,再逐步放大(減小)油嘴。根據井口壓力變化情況,選擇適合的下泵時機,進行機械采油。如需帶壓下泵,應選擇成熟、安全的下泵方式,配備滿足帶壓下泵的放噴工具。采油工藝實施的健康、安全、環境保護要求總則采油工藝實施過程中要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加強安全生產監管,追求綠色發展。采油工藝單井設計需要包含健康、安全、環境保護要求。SY/T6276的規定執行。健康保護措施對采油工藝實施全過程、各環節健康管理提出要求。SY/T6277的規定執行。SY/T6565的規定執行。井控要求井下作業井控技術規程按SY/T6690的規定執行。安全防護措施安全生產標準化作業規程按AQ2012、AQ2041、SY/T5225、SY/T5727的規定執行。環境保護措施對環境保護管理提出要求。對污染防治提出要求。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要求。對作業現場環保提出要求。對危險廢物環境保護提出要求。8附錄A(資料性)中高成熟度頁巖油采油工藝設計用表表A.1~表A.6給出了中高成熟度頁巖油采油工藝設計用表。表A.1儲層特征井號井段(m)層位含量(%)分含量(%)油層物性脆性指數(%)S1/TFTOC(%)應力差(MPa)孔隙度(%)滲透率(10-3μm2)含油飽和度(%)空氣有效表A.2地層原油高壓物性分析井號井段(m)層位油藏壓力(MPa)地層溫度(℃)飽和壓力(MPa)原油密度(g/cm3)原油粘度(mPa·s)體積系數原始氣油比(m3/t)溶解系數m3/(m3·MPa)表A.3地面原油性質分析井號井段(m)層位原油密度(g/cm3)原油粘度(℃)初餾點(℃)膠質、瀝青質(%)含蠟量(%)含硫量(%)含水量(%)鹽分含量(%)表A.4天然氣分析井號井段(m)層位相對密度甲烷(%)乙烷(%)丙烷(%)異丁烷(%)正丁烷(%)戊烷及以上(%)氮氣(%)二氧化碳(%)硫化氫(%)表A.5油田地層水性質分析井號井段(m)層位總礦化度(mg/L)主要離子(mg/L)水型pH值K++Na+Mg2+Ca2+Cl-HCO3-CO32-9表A.6開發指標預測結果開采時間(年)油井數日產油量(t)日產液量(t)年產油量(t)年產液量(t)含水率(%)累產油量(t)采出速度(%)采出程度(%)表A.7儲層敏感性評價試驗結果層位流速敏感性評價水敏感性評價鹽敏感性評價酸敏感性評價堿敏感性評價應力敏感性臨界流速(m/d)速敏(%)損害程度水敏(%)損害程度臨界礦化度(mg/L)害率(%)損害程度臨界pH值害率(%)損害程度臨界應力(%)損害程度表A.8射孔工藝設計結果表排序號射孔槍射孔彈孔密(孔/m)相位角(°)布孔格式123表A.9壓裂工藝參數選擇結果區塊井網規模裂縫半長(m)導流能力(μm2·cm)壓裂液支撐劑壓裂管柱壓裂工藝A.10抽油機采油參數計算結果產液量(m3/d)含水率(%)下泵深度(m)泵徑mm沖程(m)沖次(次/min)抽油桿柱(mm)最大載荷(kN)最小載荷(kN)最大扭矩(kN·m)折算應力(N/mm2)A.11電潛泵采油參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