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ICS號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中國標準文獻分類號FORMTEXT?????DBFORMTEXT??DBFORMTEXTXX/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FORMTEXT?????FORMTEXT光皮樹培育技術規程FORMTEXT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eonSwidawilsoniana????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的標識FORMDROPDOWNFORMTEXT?????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發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實施FORMTEXT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XX/XXXXX—XXXX前言 III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造林地選擇 15造林模式 16造林整地 27育苗 28造林技術 59撫育管理 610檢查驗收 711檔案建立 7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江西省林業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西省林業科學院、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和宣傳教育中心、贛州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曉琛、肖復明、江香梅、羅永松、李桂香、劉蕾、章挺、徐海寧、戴小英、周文才、郭賦英、付宇新、溫強、龔斌、于宏、孫世武、陳健民、陳亞立、羅惠文、羅杰。光皮樹培育技術規程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光皮樹造林地選擇、造林模式、造林整地、容器育苗、造林技術、撫育管理、檢查驗收、檔案建立等。本文件適用于江西省光皮樹培育。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仵,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6000-1999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分級GB/T6001育苗技術規程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15776造林技術規程術語和定義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造林地選擇海拔600m以下的山地、丘陵、崗地、旱作地或四旁地,土層60cm以上、土質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坡度平緩,pH5.0~pH7.5的壤土、沙壤土。不宜在低洼積水處造林。造林模式根據培育目標、立地條件、林地植被情況和造林主體意愿確定造林模式。5.1材用或材-果兼用模式在坡度較大的林地上營造材用林或材-果兼用林。造林模式主要有:①純林模式;②混交模式,如光皮樹×閩楠,光皮樹×杉木等;③套種模式:在稀疏有林地上保留林地上原有大樹、有較大生態和經濟價值的中、小樹,在林隙穴植光皮樹,形成混交林。5.2果用林模式在坡度15°以下的緩坡地。主要模式有:①純林模式;②光皮樹×苗木模式;③光皮樹×中藥材模式④光皮樹×農作物(花生、豆類、蓖麻、牧草)模式??蛇x擇使用。造林整地6.1時間在9~12月,應在造林前一周完成整地、挖穴、施肥、表土回填等。。6.2整地方式6.2.1林地清理清理采伐跡地上的雜灌、伐蔸等采伐剩余物,提倡機械清理,切碎后返回林地。有林地造林可按光皮樹栽植株數進行穴狀或條狀清理。6.2.2整地方式海拔低、坡度小、宜間種林地,可采用全墾整地。海拔較高、坡度較大的采伐跡地或疏林地,宜采用帶墾整地,帶距根據造林密度而定,一般為3m~4m,帶面外高內地,帶寬1.2m~1.5m。有林地或坡度大的林地,宜采用穴墾整地。四旁或旱作地可直接挖穴。6.2.3穴規格1年生大田苗的穴規格以60cm×60cm×50cm為宜,容器苗穴規格以50cm×50cm×40cm為宜。6.2.4表土回填與基肥埋施造林前2d~3d,完成表土回填和基肥埋施工作。先將表土回填10cm~15cm,每穴施枯餅肥0.5kg,或復合肥0.10kg~0.15kg作為基肥,將回填表土與基肥充分混勻后,再在其上回填表土10cm~15cm。育苗7.1種子采集選擇光照充分、生長健壯、無病蟲害,進入結實盛期,產果量大的植株作為采種母樹。11月上旬開始,果皮由青綠色變成紫褐色后,在總狀果柄處折斷采果,或自然脫落后撿拾。7.2種子處理及保存7.2.1種實調制采摘回的果實置陰涼處,撿去枝葉后,每100kg果實中加入100g~150g洗衣粉拌勻裝入透氣、質地粗糙的容器袋中堆漚3d~5d,隔袋擠壓,反復揉搓后,用清水及時洗去果皮、果肉和其它雜物,于通風的室內晾干種子表面水分。7.2.2種子貯藏當年冬或次年春育苗的種子,用清水沙按種子:沙=1:3的比例混合均勻后,室溫沙藏。沙床高25cm~30cm,沙的濕潤度以手捏成團,手松即散為宜,沙床面上覆蓋保濕材料。每隔10d~15d將種子翻動1次,適時適量澆水,保持濕潤。需保存1a~2a的種子,自然干燥至含水量10%~12%,在2℃~5℃冷藏。7.3播種催芽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通透性良好的室內或設施育苗棚內,將沙藏后的種子均勻密播到催芽床上,用磚砌成,寬約100cm,高10cm~15cm,以清水細沙做催芽基質。播種量40g~50g/m2,覆蓋1cm~2cm厚的清水細沙后,抹成平整的沙床面,淋透水,再用塑料薄膜成拱形將催壓床蓋好,保溫、保濕。7.4大田育苗7.4.1苗圃地選擇選擇土壤濕潤、肥沃,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的水稻田或旱地為宜。7.4.2圃地整理育苗圃地精細整地,做到土塊細碎,施足基肥,枯餅肥75g/m2~150g/m2+復合肥30g/m2~45g/m2,或農家肥3kg/m2~4.5kg/m2。進行土壤消毒,作床時床面寬100cm~120cm,床高25cm~30cm,步道寬25cm~30cm為宜。育苗床面要平整,按25cm間隔與床寬平行開成溝深2cm~3cm的小溝。7.4.3播種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上旬,將露白的種子采用條播的方式播種到開好的小溝內,種子間隔1cm~2cm,播種量6.5g/m2~7.5g/m2,播好后用細黃心土覆蓋種子,厚度以2cm~3cm為宜。覆土后用稻草或其他農作物秸稈覆蓋床面,并用繩子固定,分次將播種床澆透水。7.4.4苗期管理7.4.4.1撤除覆蓋物苗木出土30%~40%后需及時撤除。7.4.4.2水分管理適時、適量灌溉,保持苗床濕潤;雨天及時排水,防止圃地積水。7.4.4.3除草、追肥采用人工方法及時除草。宜在5月中旬、6月中旬、8月中旬各追施1次氮肥,葉面或根部噴施,每次施肥量以4.5g/m2~7.5g/m2為宜。9月中旬前可適量加施一次磷肥或鉀肥。7.4.4.4間苗和定苗6月中旬~8月中旬進行1~2次間苗,以株距5cm~6cm間隔定苗為宜,最后保留株樹35株/m2~45株/m2為宜。7.5容器育苗7.5.1基質選擇以黃心土為基質,按黃心土:磷肥:草木灰=100:1:1的質量比調配;或直接用林地腐殖土;或以農林廢棄物等有機物為基質,經過腐熟后,制成輕基質。7.5.2容器選擇基質為黃心土和腐殖土的,容器以杯狀袋為宜;基質為有機物等輕基質的,容器以無紡布為宜。容器袋以8cm×8cm或10cm×10cm為宜。將基質裝滿容器袋后,依次放置于育苗床。7.5.3苗床準備床面寬100cm~120cm,床高15cm~20cm,步道寬20cm~25cm為宜。泥質床面整平后鋪一層致密網狀覆蓋物;硬質床面鋪上10cm~15cm厚的清水細沙,變成沙面,將容器袋直接放在沙面上即可。也可用架式育苗床。7.5.4芽苗起床、移栽7.5.4.1種芽點播用竹或木棒在容器袋中間插一個深度約2cm的小穴,將露白的種芽點播到小穴中,用土覆蓋好。7.5.4.2芽苗移栽芽苗地上部分高達2cm~3cm時,輕輕拔起,集中一小把,對齊根頸部,截去主根的1/4~1/3,用竹或木棒在容器袋中間插一個深度適中的小穴,捏住小苗根頸上部將芽苗植入小穴中,覆土并按實。7.5.5苗期管理7.5.5.1遮蔭芽苗移栽前搭建遮光度60%~70%的遮蔭棚。苗木開始抽高生長時,及時撤去遮蔭棚。7.5.5.2水分管理芽苗移栽后,用霧狀噴頭及時噴水,連續噴2~3次,使水分滲透到容器底部。移栽15d內,每天適時、適量噴水,保持一定的土壤和空氣濕度,以容器中不積水為宜。苗木開始抽高生長后,逐漸減少澆水次數,適時、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7.5.5.3施肥苗木進入速生期后,依據少量多次原則,追施3~5次氮肥,每次施肥量以4.5g/m2~7.5g/m2為宜,但8月中旬后不宜施氮肥。9月上旬前可適量加施一次磷肥或鉀肥。7.5.5.4病蟲害防治具體按照GB/T6001和GB/T8321確定的執行。7.5.5.5控根移床地面育苗的容器苗,可在7月上、中旬和(或)9月上、中旬移床1~2次,以控制根系扎入苗床中。用枝剪剪齊容器底部已扎入苗床的根系。7.6苗木出圃7.6.1苗木分級一年生苗木質量分級指標參照GB6000執行。7.6.2苗木調查11月下旬后,按典型樣方,分別調查其苗高、地徑、產苗量、苗木生長情況等,估算苗木總產量和Ⅰ、Ⅱ級苗出苗率(量)。7.6.3苗木出圃7.6.3.1大田苗出圃起苗前1d~2d澆透水,起苗時用齒耙將苗木挖起,保全根系。Ⅰ、Ⅱ級苗分別按100株扎成捆,根系用塑料袋包扎保濕。其他相關內容參照GB/T6001確定的執行7.6.3.2容器苗出圃出圃前3d~5d澆透水,濾去多余水分。分等級按50株或100株苗扎成捆,用大小適宜的塑料袋將基部包住后,直接裝車。7.6.4苗木裝運具體按照GB/T6001確定的執行。造林技術8.1造林季節1月上旬2月上旬,選擇陰天、雨前、小雨天或雨后天氣造林。容器苗造林可延長至5月下旬前。8.2栽植密度果用林初植密度宜小,株行距4m×4m或3m×4m,630株/hm2~840株/hm2,早期間種或套種;材用林或材-果兼用林初植密度宜大,株行距2m×3m或2m×4m,1245株/hm2~1650株/hm2。8.3苗木選擇及配置8.3.1苗木類型1年生大田裸根苗或容器苗。8.3.2材用林或材-果兼用林品系選擇及配置材用林或材-果兼用林可選擇生長和材質性狀優良的家系或無性系苗木造林,品系數不限,以多系栽植為宜。8.3.3果用林品系選擇及配置果用林宜選擇15個以上果實產量和油品質量高的家系或無性系,根據造林面積大小,采用隨機方法,從每個品系的合格苗中抽取1株組成一個重復,每個重復的苗按一定設計隨機取苗栽植,以降低自交機率。8.4栽植技術將苗木根系放在最后回填土的上面,分層覆土壓實,做到根舒、苗正、土實,栽植深度為苗木根頸處與地面齊平或略低于地面。上覆一層松土,培成饅頭狀。不能降解的容器,需脫去容器后栽植。撫育管理9.1撫育造林后2~3年需加強撫育管理。第一年撫育2次,分別在5~6月和8~9月,全面割灌、鋤草、擴穴培土。第2年~3年,每年割灌、鋤草1~2次,根據需要培土。9.2施肥造林后2~3年,采取穴狀、環溝或縱溝方式施肥,每年春末夏初結合撫育施肥,每穴施復合肥0.2kg~0.3kg;冬季樹木停止生長后可施一次冬肥,每穴施枯餅肥0.5kg~0.8kg,隨樹體增大施肥量酌量增加。9.3水分管理7月~10月高溫、干旱季節,可采用噴灌、滴灌等方式適時適量補充水分,以利于提高生長量和果實產量。9.4樹形管理9.4.1材用林采用早期密植的方法,實現自然整枝,提高枝下高度;再通過及時疏(間)伐,培育大徑材。9.4.2果用林因樹修剪,隨枝作形,培育豐產矮化樹形。樹高1.2m~1.5m時進行截干定型,留4~5個主枝,每個主枝留3~4個側枝,保持樹體高度4m5m,結實層3.0m~3.5m。樹體成形后,冬季需剪去徒長枝、纖弱枝、病蟲枝、過密枝和枯枝,當年結果枝需適當重剪,以增加次年結果枝萌發數量。9.4.3材-果兼用林宜采用先培育材用樹形,再培育寬大冠形的管理方法。9.5病蟲害防治常見有煙煤病和紅蜘蛛危害。煙煤病是介殼蟲的伴生病,采取合理修剪、提高透光度、保護瓢蟲等方法預防。發病初期可用0.3%~0.5%波爾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與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按1:1混合后的600~800倍液,于6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上旬等多雨時段各噴灑一次;也可用40%樂果乳劑1000~2000倍液噴殺介殼蟲若蟲,冬季或早春可噴灑10~20倍松脂合劑及50%三硫磷乳劑1500~2000倍液殺死介殼蟲。紅蜘蛛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伙經營的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消殺服務合同付款方式及違約責任
- 租賃田地合同二零二五年
- 政府招商引資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購置水華藥劑合同
- 疼痛護士培訓課件
- 公司與公司之間借款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版全新物流公司轉讓協議書
- 委托代理出租協議
- 貸款中介費合同
- 《客艙安全與應急處置》-課件:15秒開艙門
- 2022教學能力大賽《智能網聯汽車傳感器測試與裝調》實施報告
- 商務會客廳項目策劃書
- 高功率固體激光器熱管理新技術研究
- 中央環保督察迎檢方案
- 組建燃料經銷公司方案
- 工程經濟學(第6版)全套教學課件
- 2024年腐植酸尿素行業分析報告及未來發展趨勢
- 高中單詞速記3500表打印
- 加油機維修保養記錄表
- 能源管理體系培訓課件(2023年EnMS)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