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試卷及答案河南_第1頁
高一地理試卷及答案河南_第2頁
高一地理試卷及答案河南_第3頁
高一地理試卷及答案河南_第4頁
高一地理試卷及答案河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地理試卷及答案河南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1.關于地球自轉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東向西B.地球自轉的周期是一年C.地球自轉的周期是24小時D.地球自轉的周期是365天答案:C2.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A.晝夜長短的變化B.四季的變化C.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D.晝夜交替答案:B3.以下關于經緯度的敘述,正確的是()A.經線指示南北方向B.緯線指示東西方向C.經線的長度相等D.緯線的長度不相等答案:A4.地球上的五帶中,既無陽光直射也無極晝極夜現象的是()A.熱帶B.南溫帶C.北溫帶D.南寒帶答案:C5.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中,自轉和公轉的周期分別是()A.24小時和365天B.365天和24小時C.24小時和24小時D.365天和365天答案:A6.以下關于時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相鄰的兩個時區,時間相差1小時B.相鄰的兩個時區,時間相差2小時C.相鄰的兩個時區,時間相差30分鐘D.相鄰的兩個時區,時間相差15分鐘答案:A7.以下關于大氣層的敘述,正確的是()A.大氣層越厚,對流層越薄B.大氣層越厚,對流層越厚C.大氣層越薄,對流層越薄D.大氣層越薄,對流層越厚答案:B8.以下關于氣候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A.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B.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半球C.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歐洲西部D.極地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極地區答案:A9.以下關于洋流的敘述,正確的是()A.暖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的作用B.暖流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的作用C.寒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的作用D.寒流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的作用答案:A10.以下關于水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是()A.水循環是地球上水體不斷循環的過程B.水循環只包括海陸間循環C.水循環只包括海上內循環D.水循環只包括陸上內循環答案:A11.以下關于土壤的敘述,正確的是()A.土壤是巖石風化后形成的B.土壤是有機質和礦物質的混合物C.土壤是水和空氣的混合物D.土壤是生物和非生物的混合物答案:B12.以下關于植被的敘述,正確的是()A.植被是地球上所有植物的總稱B.植被是地球上所有動物的總稱C.植被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總稱D.植被是地球上所有植物群落的總稱答案:D13.以下關于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貌是地球表面形態的總稱B.地貌是地球內部形態的總稱C.地貌是地球表面和內部形態的總稱D.地貌是地球表面和大氣層形態的總稱答案:A14.以下關于人口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無關B.人口分布與經濟發展無關C.人口分布與社會文化無關D.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經濟發展和社會文化有關答案:D15.以下關于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城市化是人口從城市向農村的集中B.城市化是人口從農村向城市的集中C.城市化是人口從城市向城市郊區的集中D.城市化是人口從城市郊區向城市的集中答案:B16.以下關于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A.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B.農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C.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D.農業是國民經濟的輔助答案:A17.以下關于工業的敘述,正確的是()A.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B.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C.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D.工業是國民經濟的輔助答案:B18.以下關于交通運輸的敘述,正確的是()A.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B.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輔助C.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支柱D.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主導答案:A19.以下關于區域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A.區域發展是全球范圍內的經濟發展B.區域發展是全國范圍內的經濟發展C.區域發展是地區范圍內的經濟發展D.區域發展是城市范圍內的經濟發展答案:C20.以下關于可持續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A.可持續發展是只考慮當前發展的模式B.可持續發展是只考慮未來發展的模式C.可持續發展是只考慮經濟發展的模式D.可持續發展是既考慮當前發展又考慮未來發展的模式答案:D二、綜合題(每題10分,共50分)21.描述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并解釋它們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答案:地球自轉和公轉是地球運動的兩個基本形式。地球自轉是指地球繞自己的軸線旋轉,方向是從西向東,周期為24小時。地球公轉是指地球繞太陽的軌道運動,方向也是從西向東,周期為365.25天。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是,地球在公轉的同時進行自轉。地球自轉和公轉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晝夜交替:地球自轉導致地球上不同地區在不同時間受到太陽照射,形成晝夜交替現象。2.季節變化:地球公轉導致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和角度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季節的變化。3.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地球公轉導致太陽在天空中的高度在一年中發生變化,影響氣溫和降水。4.氣候類型:地球自轉和公轉共同影響地球上的氣候類型分布,如熱帶、溫帶和寒帶。22.簡述大氣層的結構和功能。答案:大氣層是地球表面的氣體層,由內向外分為五個主要層次: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外層。1.對流層:位于大氣層的最底層,高度約為10-15公里。對流層的主要特點是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氣對流運動強烈,天氣現象主要發生在這一層。2.平流層:位于對流層之上,高度約為15-50公里。平流層的主要特點是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空氣以平流運動為主,臭氧層位于這一層,吸收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3.中間層:位于平流層之上,高度約為50-85公里。中間層的主要特點是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氣稀薄,大氣波動和流星現象主要發生在這一層。4.熱層:位于中間層之上,高度約為85-800公里。熱層的主要特點是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空氣分子受到太陽輻射的加熱,電離層位于這一層,影響無線電波的傳播。5.外層:位于熱層之上,高度約為800公里以上。外層的主要特點是空氣分子非常稀薄,地球大氣與外層空間的過渡區域。23.描述水循環的過程,并解釋它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答案:水循環是地球上水體不斷循環的過程,包括蒸發、凝結、降水和徑流等環節。1.蒸發:太陽輻射使地表水體(如海洋、湖泊、河流)和土壤中的水分蒸發成水蒸氣,進入大氣層。2.凝結:水蒸氣在大氣層中遇冷凝結成云。3.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增長到一定程度后,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表。4.徑流:降水在地表形成徑流,匯入河流、湖泊和海洋,或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水循環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維持地球上水體的平衡,保證生物生存所需的水資源。2.影響氣候和天氣現象,如降水、干旱、洪水等。3.影響地表形態的塑造,如河流侵蝕、沉積等。4.影響生態系統的分布和演變,如水生生態系統和陸生生態系統的形成和發展。24.簡述人口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答案:人口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自然環境、經濟發展和社會文化等方面。1.自然環境:氣候、地形、水資源等自然環境條件對人口分布有重要影響。適宜的氣候和充足的水資源有利于人口的聚集和繁衍。2.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就業機會等經濟因素對人口分布有重要影響。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通常能吸引更多的人口遷入。3.社會文化: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文化因素對人口分布有重要影響。社會文化發展水平高的地區通常能吸引更多的人口遷入。4.政策因素:政府的人口政策、城市規劃等政策因素也會影響人口分布。25.描述城市化的主要表現,并解釋它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答案:城市化的主要表現包括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面積擴大、城市功能增強等方面。1.人口向城市集中: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口從農村地區遷往城市地區,城市人口比重逐漸增加。2.城市面積擴大: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用地需求增加,城市面積不斷擴大,城市郊區和農村地區逐漸被城市化。3.城市功能增強:城市化過程中,城市的功能不斷增強,包括經濟、文化、教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