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衛生管理人員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_第1頁
學校衛生管理人員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_第2頁
學校衛生管理人員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_第3頁
學校衛生管理人員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_第4頁
學校衛生管理人員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衛生管理人員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學校衛生管理人員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學校衛生管理人員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學校及托幼機構較易發生傳染病流行的原因01學校及托幼機構常見傳染病簡介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病毒性腸炎、急性出血性結膜炎02學校及托幼機構傳染病預防\控制要點03目錄2021/11/142學校及托幼機構較易發生傳染病流行的原因01學校及托幼機構常見傳染病簡介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病毒性腸炎、急性出血性結膜炎02學校及托幼機構傳染病預防\控制要點03目錄2021/11/142學校及托幼機構

較易發生傳染病流行的原因012021/11/143為何學校較易發生傳染病的流行?學校是人群集中的特殊場所。一個飯堂廚工患“痢疾〞,他就可能通過污染所接觸的食品容器、加工的食品,將病原體傳播給就餐人員。一個學生患“流行性感冒〞繼續上課,就可能通過飛沫〔如一個噴嚏〕,將病原體傳播給周邊的同學和教師。學生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個體的免疫力較低,自我保護意識差,容易受傳染病感染。學生們對傳染病早期病癥不太了解,不能清楚表達身體的不適,不能早期識別并配合教師、醫生及時診斷治療。一個學生患有麻疹,以為只是普通感冒,沒有及時隔離,咳嗽打噴嚏時,病原體就可通過飛沫傳染給其他學生造成大面積的感染。2021/11/144流感樣病例第三位水痘第二位手足口病第一位2021年學校傳染病聚集性疫情2021/11/145流行性腮腺炎第三位水痘第二位手足口病第一位2021年學校傳染病聚集性疫情2021/11/146流行性感冒第三位水痘第二位手足口病第一位2021年截至5月18日學校傳染病聚集性疫情2021/11/147學校及托幼機構常見傳染病簡介022021/11/148學校及托幼機構常見傳染病一、呼吸道傳染病流感、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紅熱等。二、直接接觸傳播傳染病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水痘三、消化道傳染病甲肝、痢疾、感染性腹瀉病〔諾如病毒等〕2021/11/149(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傳染病〔以COXA群16型、EV71型多見〕。多發生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大多數患者病癥較輕。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致命性并發癥。流行季節:以夏秋季多見。南海以5-7月為高發期。今年3月份,九江某幼兒園就已爆發病例。2021年5月4日,順德勒流死亡一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兒童。南海5月份已發生兩例EV71感染的重癥手足口病。2021/11/1410手足口病

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20149041317072832359201550176298362209620169264453(5.18)

2021/11/1411傳染源:現癥患者或隱性感染者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展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唾液、皰疹液、糞便污染的手、毛巾、杯、玩具以及床上用品、衣物等,通過日常接觸傳播,亦可經口傳播。與患者同一室最易感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經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所以,托幼機構一旦出現病例,傳播的風險極高!手足口病2021/11/1412手足口病臨床表現

潛伏期2-7d,初期有輕度上呼吸道感染病癥;大多數患兒有發熱并伴有手足皮疹和口腔潰瘍。一般1周內康復。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四不特征——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2021/11/14132021/11/1414手足口病的疫情判定標準聚集性病例事件:一周內,同一托幼機構或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5例以上,但缺乏10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級〔或宿舍〕發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個自然村/居委會發生3例及以上,但缺乏5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發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爆發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一周內,同一托幼機構或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個自然村/居委會發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2021/11/1415手足口病停課標準

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21年版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爆發性疫情處置標準〔2021年版〕出現重癥或死亡病例,或1周內同一班級出現2例及以上病例,建議病例所在班級停課10天;1周內累計出現10例及以上或3個班級分別出現2例及以上病例時,經風險評估后,可建議托幼機構停課10天。

2021/11/1416皰疹性咽峽炎處置的專家意見2021/11/1417〔二〕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臨床特征是同時出現的、全身性的丘疹、水皰及結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為高。2021/11/1418水痘傳染源: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病毒存在于病人的上呼吸道和皰疹液中,發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結痂為止均有傳染性。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也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用具傳播。人群易感性:本病傳染性極強,人群對水痘普遍易感,易感兒童接觸后90%發病。2021/11/1419水痘的臨床表現潛伏期:為10-24天,以14-16天多見。典型水痘分兩期:前驅期:常無病癥或病癥輕微,有畏寒、低熱、頭痛、乏力、咽痛、咳嗽、惡心、食欲減退等,出現低熱、全身不適持續1-2天,出現皮疹。出疹期:皮疹首先見于軀干和頭部,以后延及面部和四肢,初為紅色斑疹,數小時后變為丘疹并開展為皰疹。皰疹直徑3-5mm,周圍有紅暈,皰疹壁薄易破,皰液透明,后渾濁,皰疹處常伴瘙癢。2021/11/14202021/11/1421水痘的疫情判定標準爆發:一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5例及以上病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10例及以上病例。水痘易在學校、托幼機構爆發流行,引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21/11/1422〔三〕流行性感冒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急起高熱、明顯的頭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潛伏期為1-3天,病程4-7天。傳染源:流感病人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自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病3日內傳染性最強。傳播途徑:經飛沫直接傳播,也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間接傳播。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獲得對同型病毒的免疫力,但維持時間短,各型及亞型間無穿插免疫。2021/11/1423流感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疾病

通過飛沫經空氣傳播感染各個年齡段的人群兒童感染率最高,也是主要的傳播者。學校及托幼機構是傳染病防控的關鍵所在。季節性流感每年都發生估計每1-3年流感流行一次。2021/11/1424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判定標準爆發疫情:1周內,同一學校、托幼機構或集體單位出現10例及以上流感樣病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周內,同一學校、托幼機構或集體單位出現30例及以上流感樣病例,或發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樣病癥住院病例,或發生2例以上流感樣病例死亡爆發疫情完畢:連續1周無新發病例,可判定疫情完畢。疫情處理時,必要時根據專家意見,可以采取停課措施。2021/11/1425〔四〕諾如病毒感染急性胃腸炎成人病毒性腹瀉及胃腸炎的首要病因兒童病毒性腹瀉中僅次于輪狀病毒的第二位病原體——美國:90%以上既往感染原因不明的急性胃腸炎爆發均可歸因于諾如病毒感染。——亞洲:日本橫濱地區77%的急性非細菌性胃腸炎爆發與諾如病毒有關。2021/11/1426諾如病毒具有高度感染性、感染劑量低,大約18個病毒顆粒就能引起感染。2021/11/1427諾如病毒耐低溫、耐酸,不易滅活——經室溫〔25℃〕、低酸〔pH2.7〕環境暴露3小時,或者低溫〔4℃〕、20%乙醚處理18小時后,諾如病毒仍具傳染性。——用于飲用水消毒的氯〔0.5mg-1.0mg/L〕水溶液也難以將其滅活。——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諾如病毒可滅活。 2021/11/1428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病的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為12~48小時臨床特點:嘔吐〔以兒童為主〕,腹瀉〔成人較多〕,發熱病人比例偏少,一般發熱以低熱為主,病程:3~5天,自限性,排毒:頂峰在發病后2-5天,持續約2-3周,最長排毒期有報道超過56天免疫保護力可持續6-24個月即使先前感染過諾如病毒,仍可重復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毒株的諾如病毒2021/11/1429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病傳染源:病人、隱性感染者易感人群:普遍易感2021/11/1430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病的傳播途徑食物:多見于貝類、蔬菜、水果、面點等食物。污染環節:原料生產:用諾如病毒污染的水灌溉、清洗生鮮蔬菜及瓜果可使病毒附著于外表;貝類在受污染的水中養殖可通過濾食方式逐漸蓄積諾如病毒;食物加工:攜帶諾如病毒的食品加工制備人員裸手接觸食物,可造成食物污染。水:——諾如病毒可通過未經處理的糞便污水排放或者污水溢流等途徑進入游泳池水、飲用水等水體;——人群接觸或飲用未經徹底消毒的水。接觸:——通過糞口途徑、吸入或攝入混有病毒顆粒的氣溶膠引起。 2021/11/1431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病疫情判定標準聚集性疫情: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養老院、自然村、社區、工廠、建筑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10例及以上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病例〔包括臨床診斷病例或實驗室確診病例〕。爆發疫情: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養老院、自然村、社區、工廠、建筑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20例及以上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病例〔包括臨床診斷病例或實驗室確診病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符合爆發疫情,或死亡1例或以上。疫情處理時,必要時根據專家意見,可以采取停課措施。2021/11/1432〔五〕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腫大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源早期病人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腮腺腫大前6d至腫大后9d傳染性最強。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為主,接觸傳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玩具、食品。人群易感性無感染史、免疫史者普遍易感,隱性及臨床感染后一般可產生終生免疫力。2021/11/1433流行性腮腺炎的臨床表現潛伏期14-25天,平均18天前驅期1-2天肌痛頭痛低熱等腮腺腫大期7天左右傳染期以腮腺腫大、疼痛〔進食酸性食物加劇〕為特征約20%為無病癥感染者并發癥:腦膜炎、腦膜腦炎、睪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2021/11/1434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判定標準爆發:一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5例及以上病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10例及以上病例。流行性腮腺炎易在學校、托幼機構爆發流行,引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21/11/1435〔六〕紅眼病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傳染性極強,通過日常接觸和污水傳播。眼部刺激病癥重,有刺痛、灼熱、異物感及畏光流淚等,有水樣分泌物,瞼與穹隆部充血水腫,球結膜見點片狀出血。流行特征該病全年均可發病,多見于夏秋季。在托幼機構、學校、工廠企業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發生爆發流行。2021/11/1436紅眼病傳染源患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其眼局部泌物及淚液均含有病毒。發病后2周內傳染性最強。傳播途徑該病主要是通過接觸被患者眼局部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發病。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病后免疫不持久,能再次感染而發病。2021/11/1437紅眼病臨床特征多是雙眼先后發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雙眼發燙、燒灼、畏光、眼紅,自覺眼睛疼痛,緊接著眼皮紅腫、眼分泌物增多、怕光、流淚,早晨起床時,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睜開。2021/11/1438學校、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預防控制措施032021/11/1439〔一〕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自然和社會因素2021/11/1440〔二〕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1、控制傳染源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2、切斷傳播途徑消毒和隔離呼吸道傳播的傳染病:重點落實空氣的通風對流,同時物體外表的消毒。消化道及接觸傳播的傳染病:重點落實物體外表的消毒,同時空氣的通風對流。3、保護易感人群預防接種,鍛煉身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改善營養。2021/11/1441控制傳染源1、早發現晨〔午〕檢:每日進展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要采取立即送診、居家觀察等措施。做好因病缺課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重點觀察學生的皮膚、手、足、口腔等部位。負責晨檢的人員不應直接接觸入園兒童或學生,以免成為幼兒或學生間穿插感染的媒介。如發現可疑患兒需進一步仔細查驗,務必在做好必要的手部清潔消毒前方可接觸其他兒童。2021/11/1442控制傳染源1、早發現在同一宿舍、班級、樓層短時間內有多名學生出現一樣病癥時,如發熱、皮疹、咳嗽、腹瀉、嘔吐等,應高度注意是否為傳染病的前驅病癥。請病假的人數突然增加。有可疑傳染源接觸史,如在校外或家中接觸過類似病人或某類動物、不潔食物或水的進食史等。教育學生自己本人出現或發現其他同學有傳染病病癥,應立即報告教師。2021/11/1443控制傳染源2、早報告學校或托幼機構衛生管理人員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出勤、安康狀況。報告內容:在同一班級或宿舍,1天內有3例或連續幾天有多個同學患病,并有相似病癥。當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報告時限:立即報告當地防保中心。2021/11/1444控制傳染源3、早隔離隔離時限:按關于加強我區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南衛〔2021〕55號〕中的要求。隔離期滿后需憑當地醫院防保中心出具證明方可返園。2021/11/14452021/11/1446切斷傳播途徑日常消毒和通風:活動室、教室、宿舍等地面每天濕式拖掃,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一次。門把手、桌、椅、教具等各種物體外表每天用清水擦拭,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玩具保持清潔。搞好食具的消毒和食品衛生。活動室、教室、宿舍等經常通風換氣。定期的紫外線消毒。消毒和通風2021/11/1447切斷傳播途徑發生疫情時的消毒和通風:活動室、教室、宿舍、校車等地面每天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濕式拖掃,作用30分鐘。門把手、桌、椅、樓梯扶手、床圍欄、水龍頭等各種物體外表每天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或噴灑消毒。玩具浸泡消毒。活動室、教室、宿舍等每天通風換氣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進展紫外線消毒。消毒和通風2021/11/1448消毒本卷須知關于消毒劑。使用獲得衛生部許可批準的消毒產品,凡獲批準的消毒產品在其使用說明書和標簽上均有批準文號。使用前詳讀說明書。一般消毒劑具有毒性、腐蝕性、刺激性。放置在兒童不易觸及的地方。應在有效期內使用、避光保存。現配現用,按使用說明要求配置所需濃度,防止用熱水配置,配置后濃度的快速檢測,保證所配消毒液濃度符合所需。個人防護,必須戴口罩和使用手套,必要時應戴防護眼鏡等。物體外表擦拭消毒時,務必保證拖把、抹布的濕潤程度,不得“干拖〞、“干抹〞,以免消毒液配置正確但無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