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份考試生物試卷(有答案)_第1頁
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份考試生物試卷(有答案)_第2頁
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份考試生物試卷(有答案)_第3頁
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份考試生物試卷(有答案)_第4頁
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份考試生物試卷(有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份考試生物試卷一、單選題(16小題,共40分。其中1-12小題每小題2分,13-16小題每小題4分)1.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A.真核細胞中絕大多數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并呈線性排列B.受精卵中成對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體一條來自母方,另一條來自父方C.雌雄配子結合形成合子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D.減數分裂時,成對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配子2.下列關于減數分裂形成生殖細胞過程的描述,錯誤的是()A.DNA復制一次,細胞分裂兩次B.一個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可產生4個卵細胞C.次級卵母細胞的細胞質分配不均等D.初級精母細胞中可能發生同源染色體的聯會3.下列研究成果能說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的是()A.摩爾根發明了測定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相對位置的方法B.摩爾根研究發現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C.薩頓發現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D.研究發現細胞進行染色體復制時中伴隨著基因的復制4.果蠅的直毛與非直毛是一對相對性狀,由基因A、a控制,為了判斷這對性狀的顯隱性及基因A、a是在常染色體上還是僅位于X染色體上(不考慮XY同源區段及致死現象),某同學設計了相關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具有相對性狀的雌雄果蠅進行一次雜交實驗,若后代只有一種表型,則不能判斷該性狀的顯隱性B.一對表型不同的果蠅雜交,若后代雌、雄個體的表型及比例都相同,則基因A、a一定位于常染色體上C.選用表型不同的雌雄果蠅正反交可確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體還是僅位于X染色體D.純合的直毛雌果蠅和非直毛雄果蠅雜交,若后代都為直毛,則可判斷基因A、a位于常染色體上5.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還是只位于X染色體上的實驗設計思路如下,下列方法和結論的組合中可以完成探究任務的是(

)方法1:純合顯性雌性個體×純合隱性雄性個體→F1方法2:純合隱性雌性個體×純合顯性雄性個體→F1結論: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現顯性性狀,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②若子代雌性個體表現顯性性狀,雄性個體表現隱性性狀,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③若子代雄性個體表現顯性性狀,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④若子代雌性個體表現顯性性狀,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A.方法1十結論①②B.方法1+結論③④C.方法2+結論③④ D.方法2+結論①②6.如圖為果蠅性染色體結構簡圖。要判斷果蠅某伴性遺傳基因位于片段Ⅰ上還是片段Ⅱ-1上,現將一只表型為隱性的雌果蠅與一只表型為顯性的雄果蠅雜交,不考慮突變。下列根據子代的性狀表現對該基因的位置判斷中正確的是(

若后代雌性為顯性,雄性為隱性,則該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Ⅰ上B.若后代雌性為顯性,雄性為隱性,則該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Ⅱ-1上C.若后代雌性為隱性,雄性為顯性,則該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Ⅰ上D.若后代雌性為隱性,雄性為顯性,則該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Ⅱ-1上7.某科研人員對野生純合果蠅進行射線誘變處理得到一只雄性突變型果蠅。研究表明該突變性狀是由一個基因突變引起的。科研人員讓該突變型雄果蠅與多只野生型純合雌果蠅雜交,根據子代的表型確定了該突變基因的顯隱性及基因的位置。不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下列預測結果錯誤的是(

)A.若子代雄果蠅全為突變型,雌果蠅全為野生型,則突變基因位于Y染色體B.若子代雌雄果蠅中野生型:突變型均為,則突變基因在常染色體上,突變基因為隱性基因C.若子代雌果蠅都為突變型,雄果蠅都為野生型,則突變基因在X染色體上,突變基因為顯性基因D.若子代雌雄果蠅都為野生型,則突變基因在X染色體上,突變基因為隱性基因8.某家蠶的性別決定方式是ZW型,研究團隊采用基因工程將一個能使受精卵卵殼呈現黑色且蠶絲柔軟的基因導入一批雌蠶中,若考慮變異只發生在細胞核且子代只有不同顏色卵殼個體雜交的前提下,讓這些雌蠶與群體中的雄蠶雜交。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該基因僅導入在常染色體上,子代的基因型才與親本一致B.若F2的表型比例為1:1:1:1,則導入的基因可能位于Z染色體上C.若F3中產黑色卵個體占3/4,則導入的基因位于W染色體上D.當導入的基因在Z染色體上時,F3中黑卵雌蠶的比例是1/49.摩爾根將控制白眼的基因定位在X染色體上后,用F1中的紅眼雌蠅(X+XW,X+代表紅眼基因,XW代表白眼基因)與親代中的白眼雄蠅進行回交,開展后續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回交實驗的后代中紅眼雌蠅∶白眼雌蠅∶紅眼雄蠅∶白眼雄蠅比例為3∶1∶3∶1B.若用回交獲得的白眼雌蠅與紅眼雄蠅交配,則后代中雌蠅都為白眼,雄蠅都為紅眼C.若用回交獲得的紅眼雌蠅和紅眼雄蠅交配,則所有后代都是紅眼,且都能穩定遺傳D.若用回交獲得的雌蠅和雄蠅進行自由交配,則其后代中紅眼與白眼的比例為7∶910.研究者在培養野生型紅眼果蠅時,發現一只眼色突變為奶油色的雄蠅。為研究該眼色遺傳規律,將紅眼雌蠅和奶油眼雄蠅雜交,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奶油眼色至少受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B.F2紅眼雌蠅的基因型共有6種C.F1紅眼雌蠅和F2伊紅眼雄蠅雜交,得到伊紅眼雌蠅的概率為5/24D.F2雌蠅分別與F2的三種眼色雄蠅雜交,均能得到奶油眼雌蠅11.SRY基因為雄性的性別決定基因,只位于Y染色體上。近期我國科學家發現x染色體上的SDX基因突變后,25%的雄鼠會發生性逆轉,轉變為可育雌鼠,其余為生精缺陷雄鼠。無X染色體的胚胎無法發育。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SRY基因與SDX基因是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B.可育雌性小鼠的性染色體組成可能為XX或XYC.SDX基因突變雄鼠性逆轉為雌鼠可能與SDX蛋白無法促進SRY基因的表達有關D.上述性逆轉得到的雌鼠與野生型雄鼠雜交,子代小鼠的雌雄比例為1:212.下圖為摩爾根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的部分果蠅雜交實驗過程圖解,下列相關分析敘述錯誤的是(

)A.依據F1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可知,果蠅的紅、白眼色遺傳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B.摩爾根運用了類比推理的思維方式證明了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C.F1代中紅眼雌雄果蠅雜交,在不發生基因突變情況下,子代會出現白眼雌果蠅D.圖中F2代中紅眼雌雄果蠅自由交配,后代中白眼果蠅出現的幾率為1/813.果蠅的灰身基因(B)對黑身基因(b)為顯性,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眼基因(W)對白眼基因(w)為顯性,位于X染色體上。一只純合黑身紅眼雌蠅與一只純合灰身白眼雄蠅雜交得F1,F1再自由交配得F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F1中雌果蠅體細胞內基因W最多時有4個B.F2中雌性個體產生bXW配子的比例是3/16C.若F2中雌性黑身紅眼果蠅與F1雄蠅雜交,后代紅眼果蠅的比例是7/16D.若F2中灰身雌雄果蠅隨機交配,F3出現黑身白眼果蠅的概率為1/4814.摩爾根將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性突變體進行雜交實驗時,最早能夠判斷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的實驗結果是()A.白眼雄果蠅與紅眼雌果蠅雜交,F1全部表現紅眼,雌雄比例1:1B.F1雌性與白眼雄性測交,后代出現白眼,且雌雄比例1:1C.F1中雌雄果蠅雜交,后代出現性狀分離,且白眼全部為雄性D.白眼雌性與紅眼雄性雜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紅眼全部雌性15.某昆蟲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其翅形有有翅和無翅兩種類型,受基因A/a控制,有翅類型又分為正常翅、殘翅兩種類型,受基因B/b控制。已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體上。現將純合正常翅雌昆蟲與純合無翅雄昆蟲交配,F1全為正常翅,F1雌雄相互交配,F2表現型為正常翅雌昆蟲、正常翅雄昆蟲、殘翅雄昆蟲、無翅雌昆蟲、無翅雄昆蟲,比例為6∶3∶3∶2∶2。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基因B/b位于X染色體上B.F2無翅雌昆蟲基因型有2種C.F2殘翅雄昆蟲中純合子占D.F2正常翅雌雄昆蟲交配,產生無翅雄昆蟲的比例為16.各類遺傳病在人體不同發育階段的發病風險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染色體病在胎兒期高發可導致嬰兒存活率下降B.青春期發病風險低更容易使致病基因在人群中保留C.圖示表明,早期胎兒不含多基因遺傳病的致病基因D.圖示表明,顯性遺傳病在幼年期高發,隱性遺傳病在成年期高發第II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共40分,請考生按要求答題)17.家蠶的性別決定為ZW型,自然種群中雌雄蠶數量基本相等。已知家蠶的血液有黃色和白色兩種,由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蟻蠶階段的體色有黑蟻與赤蟻兩種,由等位基因B/b控制。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如下兩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不考慮等位基因位于Z、W染色體的同源區段)。回答下列問題:

(1)家蠶黃血和白血性狀中,顯性性狀為,這兩對相對性狀(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理由是。(2)實驗一父本的基因型是,實驗二中致死個體的基因型有種。(3)實驗二F1中b的基因頻率為。實驗二F1中黑蟻白血雄蠶中的純合子占比為,若實驗二F1中的黑蟻黃血蠶自由交配,F2中的赤蟻白血雌蠶占比為。(4)若家蠶(2N=56)有斑紋(A)對無斑紋(a)為顯性,A和a所在的常染色體偶見缺失(但基因A/a所在的片段并沒有缺失,如圖1)現象,表示為A0a0。家蠶的正常體壁(B)對透明體壁(b)為顯性,相關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請回答:

①研究發現染色體缺失的卵細胞不可育,而染色體缺失的精子可育。基因型為A0aZBZB的個體,產生的可育配子的基因型為。基因型為A0aZbW的個體,產生的可育配子的基因型為;這兩個親本家蠶雜交,得到的F1中,有斑紋正常體壁雄性所占的比例為。②雄蠶由于吐絲多、絲的質量好,更受蠶農青睞,但在幼蠶階段,雌雄不易區分。科學家利用已培育出的限性斑紋蠶(如圖2)和無斑紋異性蠶雜交,選擇其后代中表現型為(填“有斑紋”或“無斑紋”)的個體培養,得到的都是高產的雄蠶。18.雞的性別決定方式是ZW型(ZZ為雄性,ZW為雌性),控制其蘆花羽毛與非蘆花羽毛的基因(A/a)位于Z染色體上。現有蘆花雄雞與非蘆花雌雞雜交,子代中♀蘆花:♀非蘆花:♂蘆花:♂非蘆花為1:1:1:1。果蠅的性別決定方式是XY型,控制紅眼(R)和白眼(r)的一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不考慮基因突變、染色體互換和染色體變異。回答下列問題。(1)蘆花雄雞與非蘆花雌雞雜交,子代中♀蘆花:♀非蘆花:♂蘆花:♂非蘆花為1:1:1:1,這個雜交結果可以說明蘆花是顯性,請說明理由。(2)蘆花雄雞的基因型有。為更方便選出雌雞,用蘆花雌雞和非蘆花雄雞交配產生的后代中,具有羽毛的均為雌雞。(3)紅眼果蠅和白眼果蠅雜交,后代表現出的共同特征是紅眼雌果蠅。(4)果蠅的灰身(B)對黑身(b)為顯性,為了確定這對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在X染色體上,某研究小組讓一只灰身雄性果蠅與一只灰身雌性果蠅雜交,后代灰身:黑身=3:1。根據這一實驗數據,(選填“能”或“不能“)確定B和b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若,則說明B/b位于X染色體上。19.果蠅的正常眼與無眼是1對相對性狀,受1對等位基因控制,要確定該性狀的遺傳方式,需從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關系及顯隱性的角度進行分析。以正常眼雌果蠅與無眼雄果蠅為親本進行雜交,根據雜交結果繪制部分后代果蠅的系譜圖,如圖所示。不考慮致死、突變和X、Y染色體同源區段的情況。(1)據圖分析,關于果蠅無眼性狀的遺傳方式,可以排除的是。若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Ⅲ-1與Ⅲ-2雜交的子代中正常眼雄果蠅的概率是。(2)用Ⅱ-1與其親本雄果蠅雜交獲得大量子代,根據雜交結果(填“能”或“不能”)確定果蠅正常眼性狀的顯隱性,理由是。(3)以系譜圖中呈現的果蠅為實驗材料設計雜交實驗,確定無眼性狀的遺傳方式。(要求:①只雜交一次;②僅根據子代表型預期結果;③不根據子代性狀的比例預期結果)實驗思路:;預期結果并得出結論:。(4)若果蠅無眼性狀產生的分子機制是由于控制正常眼的基因中間缺失一段較大的DNA片段所致,且該對等位基因的長度已知。利用PCR及電泳技術確定無眼性狀的遺傳方式時,只以Ⅱ-3為材料,用1對合適的引物僅擴增控制該對性狀的完整基因序列,電泳檢測PCR產物,通過電泳結果(填“能”或“不能”)確定無眼性狀的遺傳方式,理由是。20.以下兩對基因與果蠅眼色有關。眼色色素產生必需有顯性基因A,aa時眼色白色;B存在時眼色為紫色,bb時眼色為紅色。2個純系果蠅雜交結果如下圖,請據圖回答下問題。(1)果蠅是遺傳學研究的經典實驗材料,摩爾根等利用一個特殊眼色基因突變體開展研究,把基因傳遞模式與染色體在減數分裂中的分配行為聯系起來,證明了。(2)A基因位于染色體上,B基因位于染色體上。若要進一步驗證這個推論,可在2個純系中選用表現型為的果蠅個體進行雜交。(3)上圖F1中紫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F2中紫眼雌果蠅的基因型有種.(4)若親代雌果蠅在減數分裂時偶爾發生X染色體不分離而產生異常卵,這種不分離可能發生的時期有,該異常卵與正常精子受精后,可能產生的合子主要類型有.(5)若F2中果蠅單對雜交實驗中出現了一對果蠅的雜交后代雌雄比例為2:1,由此推測該對果蠅的性個體可能攜帶隱性致死基因;若繼續對其后代進行雜交,后代雌雄比為時,可進一步驗證這個假設。21.果蠅的剛毛與截毛是一對相對性狀,粗眼與細眼是一對相對性狀,分別由等位基因(D、d)和等位基因(F、f)控制,其中只有一對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現有多只粗眼剛毛雄果蠅與多只細眼剛毛雌果蠅(雌果蠅的基因型彼此相同)隨機交配(假定每對果蠅產生的子代數目相同),F1全為細眼,其中雄性全為剛毛,雌性剛毛:截毛=3:1,(不考慮突變)。回答下列問題:(I)D、d和F、f的遺傳(選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理由是。(2)親本中細眼剛毛雌果蠅的基因型是,粗眼剛毛雄果蠅可能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F1中的所有的雌雄果蠅隨機交配,只考慮剛毛和截毛一對相對性狀,產生的F2表現型及其比例是。其中純合子的比例是。(3)現有細眼剛毛雌果蠅,請設計實驗探究其是否為純合子,請寫出實驗思路及結果和結論。實驗思路:;預測結果及結論:。題號12345678910答案CBACDCBBDD題號111213141516答案DBDCCB17.(1)黃血遵循根據實驗二F1中的赤蟻僅出現在雄蠶,可判斷(控制體色的)等位基因B/b位于Z染色體上,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2)AaZBZb4(3)1/31/21/24(4)A0ZB、aZBaZb、aW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