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專項卷(二) 記敘文 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4-2025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專項卷(二) 記敘文 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4-2025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專項卷(二) 記敘文 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4-2025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專項卷(二) 記敘文 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4-2025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專項卷(二) 記敘文 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專項卷(二)記敘文一、(原創)閱讀下文,回答問題。(20分)父親的叮嚀管洪芬①前幾天端午節放假,七歲的兒子問我:“媽媽,我們還要去外公家嗎?”外公家?只是這簡簡單單的三個字,一下子讓我濕了眼眶,嘴上淡淡回應他:“外公去世了,咱不去外公家了。”而心底深處,我早已淚語凝噎,歲月多么殘忍,嘀嘀嗒嗒之間,便輕易帶走了我最珍愛的人。②于是不由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想起父親活著的時候,不管是什么節日,只要知道我們放假,父親便會提前給我們打電話,問我們回去嗎,讓我們具體哪一天回去早早地告知他一聲。我太懂父親的意思,自從母親去世,父親一人承擔著兩人的角色,他總想加倍地愛我們,他不想我們總是不經意間就牽動到“母親不在了”的傷感,他總是極盡所能地做他能做的一切。仿佛這些還不夠,父親本不是話多的人,卻在母親不在了之后,瞬間變得嘮叨。③對,我真的笑著嫌過他嘮叨,譬如當父親知道我們會回去,在馳騁的歸途中,我總能接到父親的電話。先是問我“出發了沒”,當聽到我們已在路上,父親便會急著要掛斷電話,說:“小心開車,專心開車。別接電話。”我總是笑,這電話是誰打的?而且父親大人打來的電話我敢不接嗎?到了家和父親“理論”,父親自知理虧,卻仍會犟著告誡我們:“開車的時候,就是親爹打電話也不要接。開車打電話,多分心,為家為親人,行車安全最要注意。”④我是易胖體質,在減肥和放棄的轉換中,體重總是忽高忽低,有時候自己心里介意,便在飯桌上會格外注意。而父親呢,他是從苦日子里熬過來的,于他,現在的大好日子,有吃有喝,胖不胖的,根本不在考量范疇。有時候聽到我說為了減肥晚飯都不吃,父親便會犯急,無數次地,當面或者是電話里,父親告訴我:“人是鐵,飯是鋼,再怎么減肥,飯要吃。”⑤也記得有一次和老公吵架,剛巧父親打電話來讓回家吃飯,不忍父親擔心,我們是回去了,可情緒上終究一時半會兒掩飾不住。父親看出端倪,飯桌上父親是各種拉話題、扯往事;私底下,父親拉住我問“是又吵架了吧”,這時候的父親對我“毫不客氣”,他提醒我,讓我脾氣收斂點,說小夫妻之間感情再好,也別整天地吵吵鬧鬧。說相處不易,兩個人要學會珍惜。⑥細細想來,關于父親,很多很多這樣的細節,很多很多這樣的嘮叨。父親沒上過幾年學,他沒有高的學識,但他對我的付出不亞于這世上任何一位父親對子女的愛,父親一直以來的嘮叨其實是他對我愛的叮嚀,他愛我,關心我,不放心我,于是時不時地總想給我提個醒,用他的經驗給我的人生做個指引。只是現在,父親去了,從此,再沒人在我耳邊不停地念叨,但我知道,那些曾經的叮嚀,必將浸染我以后所有的歲月,我會時常想起,永遠不敢忘記……(選自《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1年第9期)1.文章第①段記敘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4分)2.選文記敘了父親的哪些叮嚀?(4分)3.理解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及作用。(4分)(1)他不想我們總是不經意間就牽動到“母親不在了”的傷感。(2)但我知道,那些曾經的叮嚀,必將浸染我以后所有的歲月。4.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4分)5.選文以“父親的叮嚀”為標題,有什么妙處?(4分)二、(原創)閱讀下文,回答問題。(20分)母親也曾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寶馬亞偉①在我的印象中,母親就是個整天圍著鍋碗瓢盆打轉的家庭婦女,她的世界只有孩子和家。父親是個粗枝大葉的男人,不懂得細致入微地體貼人。所以在我看來,母親仿佛是天經地義為家人付出的人,從來沒想過誰會給她更多的愛。②直到那次外祖母來我家。有一天母親在前面走,外祖母跟在她后面。路面不平,母親走路沒看腳下,一不小心險些摔倒。跟在她后面的外祖母驚呼起來:“哎呀,我的寶!”我的寶?我聽到這樣的稱呼感覺有點尷尬,又有點感動。尷尬是因為從來沒人叫過母親“我的寶”,感動是因為我恍然明白,母親也曾是被外祖母捧在手心里的寶。我不覺偷偷笑起來,仿佛窺探到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一個甜蜜而溫馨的秘密。③外祖母跟我講過很多母親小時候的事。母親上學時學習成績特別好,年紀很小就考到了縣城的中學,每周回家一次。有一次,外祖母特別想念母親,可她又不會騎自行車。無奈思女心切,外祖母便裝了一兜母親愛吃的花生、紅薯干之類的,步行去縣城的學校給母親送去。縣城離家有三十多里路,外祖母那時候年輕,走路如風,一天就打了個來回。母親提到這件事,總是笑笑說:“我媽把我當寶貝呢!”她的臉上帶著幸福而羞澀的表情,想起自己當年被寵愛的時光,母親是歡欣的。④外祖母還講到,母親小時候特別愛吃鐵勺煎雞蛋。母親周末回家后,外祖母便打發舅舅去干活,家里只剩下母女倆。外祖母便把自己對女兒的寵愛發揮到淋漓盡致,她偷偷給母親用鐵勺煎雞蛋。母親吃了一個還想吃,她便煎第二個。外祖母還要趁著舅舅沒回家之前打開窗戶,讓煎雞蛋的味兒散盡,要不然舅舅會鬧的。外祖母沒有一點重男輕女的思想,反而專寵她的小女兒。⑤這些事都是外祖母講給我聽的,如果不是親耳聽到,我真想象不出母親小時候是那么受寵。后來母親結婚了,有了我們姐妹幾個,她所有的精力都用來操持自己的小家。外祖母偶爾來我家,每次上飯桌前都要點煎雞蛋和燉魚兩道菜。我原來以為是她愛吃這兩道菜呢,后來才知道,她是為她的寶貝女兒點的。⑥在我的記憶里,母親就每天忙忙碌碌,像陀螺一樣忙個不停,好像從來不知道什么叫疲倦。母親從被寵愛的寶,變成了寵愛孩子的媽,這樣的變化過程還真有點辛酸呢。當年那個圍在慈母身邊撒嬌的女孩,有一天升級為媽媽后,她便抖落掉一身的嬌氣,摒棄了自己那點小任性,變成一個細致萬分、體貼入微的母親。她受到的那份寵愛,也漸漸被忽略了。⑦幾年前,我的外祖母去世,母親哭得撕心裂肺。看到母親飛濺的淚水,我心如刀絞。我知道,對母親來說,那個把她當成手心里的寶的人永遠去了,她該有多痛心啊。⑧如今,我也已經人到中年。我想,在孩子的心目中,我一定也是個慈愛而瑣碎的母親形象。孩子不知道,我也是母親捧在手心里的寶。從前是,現在也是。如今母親見我辛苦,還經常給我開個小灶呢。只要有母親在,女兒不管多大都是母親手心里的寶。⑨我現在既享受著被母親捧在手心里的幸福,也享受著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的幸福。同時,母親享受著我回報的愛,我享受著孩子回報的愛。這難道不是世上最幸福的事嗎?(選自《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1年第9期)6.文章第③~④段插敘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4分)7.從描寫方法入手賞析第③段畫線句子。(4分)8.分析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4分)(1)跟在她后面的外祖母驚呼起來:“哎呀,我的寶!”(2)外祖母便把自己對女兒的寵愛發揮到淋漓盡致,她偷偷給母親用鐵勺煎雞蛋。9.在“我”的印象中,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4分)10.根據第⑦段畫線句子,補寫一段“我”的心理描寫。(4分)三、(原創)閱讀下文,回答問題。(20分)放釣徐成龍①家鄉處在大平原,水系發達,河塘遍布。小時候,我最喜歡去河塘放釣。②放釣不同于垂釣,垂釣要有耐心,需要守候,付出一定的時間,而放釣操作起來簡單快捷,一放一收,時間短暫。簡單地說,就是把好多魚鉤拋進河塘不同的區域里,不顧不問,過一段時間拉上魚鉤,也一同把咬鉤的魚兒拉上來。工具也很簡單,不講究什么,一根長尼龍線,一頭系著釣鉤,一頭系著竹簽,僅此而已。③夏日里,太陽染紅了西邊,暑氣漸漸消退了,我們幾個小伙伴在釣鉤上穿上泥鰍或蚯蚓等誘餌,向著野外的河塘走去,尋找水深草茂、泛著水泡的地方。因為水深草茂是魚兒喜歡的生活環境,泛著水泡意味著有魚兒在活動。④開始放釣了。我們用力地把釣鉤扔到河塘里,讓它漸漸沉入水底,再把另一頭的竹簽插在岸上,抓一把泥土放在竹簽旁邊,作為標記,便于尋找。每隔一段距離,放一個釣鉤,釣鉤越多,捕獲魚兒的機會就會越多。⑤放完了釣鉤,天已經擦黑了,我們一邊走回家,一邊嘰嘰咕咕地說著心里話,說來說去的都是能收獲哪些魚。⑥第二天,天蒙蒙亮,我們就起來了,興奮地來到了放釣的河塘,去拉上鉤的魚兒。⑦我拔出竹簽,輕輕地拉了拉釣線,感覺釣線很寬松,心里一沉,很失望,憑經驗,魚兒沒有咬鉤。果然,把釣線拉上來一看,什么也沒有。來到另一處,看見釣線繃得緊緊的,心里不由得激動起來,估摸著會有什么魚上鉤。我小心翼翼地把釣線拉上來,事與愿違,不見魚兒的影子。仔細檢查,魚餌不見了,顯然魚兒咬過鉤,卻沒有被勾住。算魚兒命大,死里逃生了。來到第三處,釣線不但繃得緊緊的,而且有節奏地晃動。我斷定,肯定有魚兒上鉤了。我興奮不已,連忙拔出竹簽,使勁拉釣線,突然,一條鯉魚迅速躍出水面,一個翻身落到水里,蕩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紋。我把金光閃閃的鯉魚拉上岸,放進魚簍里,繼續拉釣線,運氣不錯,收獲不少。⑧每次放釣,都有不同的收獲,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我們帶著戰利品,有說有笑,滿載而歸。⑨放釣也有驚險的時候。一次,一個小伙伴拉釣線,看見一只鱉被勾住了,興奮得不得了,也許是過于心急,也許是鱉的力氣大,小伙伴滑到池塘里,撲騰著雙手,大喊救命。幸虧我們離得不遠,聞聲而來,一個懂水性的伙伴,不假思索地跳進池塘里,把他拖上了岸,也把鱉拉上來,有驚無險。小伙伴雖然心有余悸,但是看到岸上憨頭憨腦的鱉,嘴巴又咧開了。還記得有一次,我剛把一條河鰻拉上岸,不知什么原因,河鰻脫鉤了,晃動著身子,向著池塘溜去。河鰻全身滑溜溜的,我怎么抓也抓不住,急得大喊大叫,束手無策。眼見河鰻就要溜進池塘里,一個大人正好路過這里,說時遲那時快,雙手一撥,幫我逮住了河鰻,放進魚簍里,說“不簡單,釣了這么大的一條河鰻”。我說著感謝的話,得意揚揚地把河鰻送到了家。⑩放釣大都在夜里,原因有二:一是夜里安靜,不影響魚兒咬鉤;二是不會被人發現,順手牽羊撈走了。當然,也有白天放釣的,我就經歷過一回。那一天是節假日,我閑著無事,心血來潮去放釣。吃過早飯,我拿出釣鉤去門前的一處池塘里放釣。池塘里零星地長著荷葉,有些貼在水面,有些頂在河面上,有幾朵荷花驕傲地展開自己的容顏,看上去賞心悅目。我把十幾個釣鉤按一定的距離,拋進水里,在岸上插上竹簽,就回家了。吃了午飯,我來到池塘收魚鉤,來到一處,仔細一看,釣線不停地抖動。我暗自思忖,肯定有獵物了。我拉了拉釣線,一條烏鱧從荷葉底下鉆出來,在水面上橫沖直撞,讓我驚喜不已。我怕烏鱧脫鉤了,穩了穩情緒,慢慢地拉著釣線,魚兒不動了,我就快速地拉,魚兒掙扎著,我就不拉釣線,過了十幾分鐘,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筋疲力盡的烏鱧拉上了岸。我喜滋滋回到了家,用桿秤一稱,烏鱧足足有三斤重。母親把烏鱧剖殺洗凈,燒了一道紅燒魚,一家子圍坐在一起,美美地飽餐了一頓。放釣樂趣多多,給我孩提時代抹上了亮麗的色彩,至今難以忘懷。(選自《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1年第8期)1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第③~⑨主要內容。(4分)12.第⑨段記敘了放釣的哪些驚險事?(4分)13.揣摩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品味其表達效果。(4分)我們用力地把釣鉤扔到河塘里,讓它漸漸沉入水底,再把另一頭的竹簽插在岸上,抓一把泥土放在竹簽旁邊,作為標記,便于尋找。(從加點詞語入手分析)14.從描寫方法入手賞析第⑨段畫線句子。(4分)一個懂水性的伙伴,不假思索地跳進池塘里,把他拖上了岸,也把鱉拉上來,有驚無險。15.作者回憶兒時放釣的事,表達了怎樣的情感?(4分)

參考答案1.記敘端午節放假,兒子問“我”要不要去外公家,引出下文對父親的回憶。2.開車要小心、專心,不接電話;人是鐵,飯是鋼,再怎么減肥,飯要吃;夫妻之間相處不易,兩個人要學會珍惜,別整天地吵吵鬧鬧。3.(1)“不經意間”意思是“在沒意識到、沒察覺到的情況下”,表現了父親的細心及對子女的關愛。(2)“浸染”原意是“逐漸沾染或感染”,這里指“父親曾經的叮嚀”會永遠伴隨“我”的生活,在“我”以后的生活中留下永久的印記。突出了“父親曾經的叮嚀”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永不忘記。4.心細,關注細節,喜歡嘮叨,關愛子女。5.“父親的叮嚀”是文章的線索,文章以“父親的叮嚀”為線索,回憶父親活著的時候,對“我”的諸多叮嚀,字里行間突出了父親對“我”的關愛。以此為題不僅突出了主題,且新穎,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6.插敘了母親小時候外祖母想念母親,步行去縣城的學校給母親送去愛吃的食物。母親周末回家后,外祖母偷偷給母親用鐵勺煎雞蛋。對主要情節起補充、襯托的作用,照應標題“母親也曾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寶”,突出了外祖母對母親的愛,使文章結構緊湊,跌宕多姿,引人入勝。7.運用語言、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母親想起小時被外祖母寵愛時幸福、高興而難為情的樣子。8.(1)“驚呼”突出表現了外祖母看到母親險些摔倒而吃驚、擔心的樣子。(2)“淋漓盡致”突出表現了外祖母對女兒的寵愛發揮得非常充分、到位。9.母親是一個整天圍著鍋碗瓢盆打轉的家庭婦女,是一個每天忙忙碌碌,不知疲倦,細致萬分、體貼入微,關愛家人的好母親。10.母親呀,當我看到您飛濺的淚水,我心疼不已,我知道把您當成手心里的寶的人永遠去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