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卷 (含答案)_第1頁
2024-2025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卷 (含答案)_第2頁
2024-2025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卷 (含答案)_第3頁
2024-2025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卷 (含答案)_第4頁
2024-2025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卷 (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第二單元砥礪思想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考試范圍: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一、積累與運用(20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無誤的一項是()(4分)A.赦免(shè)妄想(wànɡ)沉醉(zuì)敬業樂群(lè)B.飄逸(yì)解剖(pāo)佝僂(gōu)斷章取義(duàn)C.駢進(bìng)褻瀆(xiè)佛門(fó)言行相顧(gù)D.承蜩(tiáo)旁騖(wù)層累(lěi)強聒不舍(guā)2.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4分)A.慢游 憂戚 杜絕 自吹自擂B.浪蕩 喉嚨 征引 發憤忘食C.煩惱 教誨 揀擇 言不及意D.羨幕 罪惡 搖曳 一事無成3.下列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A.大家都很受不了他的強聒不舍。B.勤奮努力是取得好成績的不二法門。C.你這樣斷章取義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對的。D.你要耐心講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易明,別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你。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4分)A.終于爬上了山頂,我們耳邊回蕩著孩子們愉快的歌聲和歡樂的笑容。B.學校的幾名老師帶領我們游覽了巧奪天工的張家界大峽谷。C.春風一陣陣吹來,樹枝搖曳著。月光、樹影一齊晃動起來,發出沙沙的聲響。D.劉慈欣的《三體》是一本好書,它激發了人們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學領域的興趣。5.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4分)我天天望著窗口常春藤的生長。看它,,或一莖枯枝;看它,漸漸變青,漸漸變老。①怎樣舒開折疊著的嫩葉②怎樣伸開柔軟的卷須③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二、閱讀(40分)人生需要一點“埋頭”精神①工作中,常有一些人不愿意干不容易出成績的工作,覺得埋頭苦干不如“巧為”、有選擇性地干更加“見效”。不可否認,干工作有時確實需要一點“竅門”,多一些創新求變。但尋找捷徑并不等于投機取巧,能走捷徑靠的是日積月累和持續不斷的拼搏奮斗,而不是挖空心思,妄想一勞永逸、一步登天。②“根深才能葉茂”,埋頭做好基礎性工作,才能積少成多,厚積薄發。“埋頭”不是不知變通,而是一種踏實做事的作風。“埋頭”的好處在于,不投機取巧,耐心經事,直面困難和矛盾。如此“愚拙”,更有利于打牢基礎,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前進。縱覽古今,很多成績的背后都有“十年寒窗”的苦功。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27年,徐霞客寫《徐霞客游記》花了34年,馬克思著《資本論》用了40年,屠呦呦整理了2000多個藥方最終獲得青蒿素樣品……可見,人生要有所收獲,的確需要一點“埋頭”的精神。③《漢書·枚乘傳》有云:“泰山之霤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鉆,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細細想來,工作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不是知識不夠多,而是知識太多;不是不夠聰明,而是過于聰明,總想著避開問題,缺少“埋頭”的精神。華羅庚在詩中寫道:“妙算還從拙中來,愚公智叟兩分開。積久方顯愚公智,發白才知智叟呆。埋頭苦干是第一,熟練生出百巧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硬要把“偽聰明”當作真聰明,不過是真愚拙的做法。做事情,還是要那么一點“埋頭”精神,需要那么幾分“愚氣”。④世間事多不會一蹴而就。一件好的作品需要反復打磨,一種本領的獲得需要不斷學習實踐,許多事情要想做成功,都需要埋頭下一番苦功夫。人們常說“入門先站三年樁”,如果不能打牢厚實的功底,到頭來學的不過是花拳繡腿。做人做事,穩扎穩打、耐心付出,才能有所成。而一些所謂的“聰明人”,對“埋頭”干不屑一顧。他們自恃頭腦靈活,做事靈巧,好高騖遠,崇尚“效率至上”。幾十個小時就想速成一門語言,做生意立馬就想賺錢……世上哪有這樣的捷徑?總想“一口吃成個胖子”,一遇到困難即刻掉轉方向,這樣做多半會一事無成。⑤人生成敗的關鍵就在于一個人能否每時每刻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目標。這種持之以恒,就是“埋頭”精神的表現。執著于追夢,最終才會夢想成真。所有的積累、沉淀和改變,都是對時間的尊重,也是對人生的尊重。就如同龜兔賽跑中的兔子,起步快不代表就能贏。要知道,跑步前進最多只能跑幾十公里,而選擇“埋頭”走路,卻可以走出兩萬五千里長征。(選自《解放軍報》)6.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5分)7.選文第①段從“工作中,常有一些人不愿意干不容易出成績的工作,覺得埋頭苦干不如‘巧為’、有選擇性地干更加‘見效’”寫起,有什么好處?(5分)8.選文第④段中的畫線句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表達效果?(5分)9.請結合選文內容及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下面句子的理解。(5分)要知道,跑步前進最多只能跑幾十公里,而選擇“埋頭”走路,卻可以走出兩萬五千里長征。自省是成就人生的良方李永勝自省是指自我評價、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調控和自我教育,是一種加強修養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說:“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則說:“未經自省的人生沒有意義。”善于自省、勇于自省,才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理清自己的優長短處,這對一個人的成長成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之所以要經常自省,是因為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但人的可貴之處在于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能清楚地看到差距和短板,通過不斷反省加以彌補和克服,減少或避免犯相同的錯誤,從而不斷取得進步。有人說,自省是一件痛苦的事,但要真正汲取教訓,就不能怕戳自己的痛點,這樣才能少走彎路、不走彎路。“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然而現實中,有的人在出現問題時一味指責別人,推責不負責,不是勤于自省,而是忙于“甩鍋”。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勤于自省、善于自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1943年3月,周恩來迎來了45歲生日。生日那天,他沒有接受同志們安排茶點宴會的心意,而是在一片草地上向大家講述自己的身世和經歷,著重剖析自身的性格弱點,檢討自己“理論修養不夠,有些事務主義的作風”,這種反躬自省的坦率深深感動了在場的人。我們加強修養,都應以這樣的自省精神反思自身不足,激發上進力量。自省是自律的前提,懂得自省會讓一個人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穩更遠。可通過檢視反省、檢討反思,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度,回望初心,滌蕩靈魂,慎獨自守,潔身自好,祛除焦慮和浮躁,達到內心深處的安寧平靜和人格修養的修煉提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我們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和效果,先不要怪別人,而應先問問自己是不是仁德不夠、智慧不夠、謙恭不夠。這樣一來,我們才能知己不足,進一步明確努力的方向,不斷完善自己,事業和人生發展才會越來越好。據說,意大利著名畫家莫迪里阿尼的肖像畫有一個特點,就是畫中許多成年人都只有一只眼睛,這令很多人感到不解。對此,莫迪里阿尼說:“我用一只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而用另一只眼睛審視自己。”生活中,只有真正學會運用自省的“另一只眼”審視自己,才能不斷地認識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奮斗的人生帆船上,自省就是把握前進方向的風帆,只有揚起自省之帆,時時校準方向,才能向著成功的彼岸乘風破浪。面對嚴峻復雜的局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黨員干部更應以自省作為銳利武器和重要抓手,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警醒、自我完善,最大限度地彌補缺點和不足,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完美的人格、更加執著的定力走實自己的人生之路。(選自《解放軍報》)10.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請用原文語句回答。(4分)11.仔細閱讀原文,說說人為什么需要經常自省。(4分)12.請簡要寫出本文第2段的論證思路。(4分)13.本文第3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4.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名言警句,這些名句有效地論證了作者的觀點,請列舉兩處引用,并做分析。(4分)三、寫作(40分)15.請以“就這樣,我長大了”為題目,寫一篇作文。要求:(1)符合題意,中心明確,情感真實,語言通順。(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襲試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參考答案1.A(B“剖”應讀pōu;C“駢”應讀pián;D“聒”應讀guō)2.B(A“慢游”應為“漫游”;C“言不及意”應為“言不及義”;D“羨幕”應為“羨慕”)3.D(“理至易明”是指道理極容易明白,與“道理上的”意思有重疊,使用不當)4.D(A搭配不當,“回蕩著”與“歡樂的笑容”搭配不當,應該去掉“和歡樂的笑容”;B“巧奪天工”的意思是“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藝美術>”,這里用來形容自然形成的“張家界大峽谷”,是用詞不當;C“月光、樹影”不可能“發出沙沙的聲響”,不合邏輯)5.C(本段是一個描寫性的語段,從首句可知是描寫常春藤生長的過程,是按時間順序描寫的。②句寫常春藤先伸開卷須,③句承②句寫常春藤攀住一根繩索;后一空聯系橫線后的內容來看,這是講常春藤葉慢慢長大的過程,因為①句中“嫩葉”符合這一內容。故答案為C)6.人生要有所收獲,需要一點“埋頭”精神。(或人生需要一點“埋頭”精神)7.引出文章的中心論點——人生要有所收獲,需要一點“埋頭”精神;作為事實論據,從反面論證中心論點;從現象入手,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8.舉例論證。畫線句舉了一些所謂“聰明人”的做法,從反面具體有力地證明了“許多事情要想做成功,都需要埋頭下一番苦功夫”的觀點,進而有力支撐了文章的中心論點(或進而論證了中心論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9.示例:做任何事情,如果想“一口吃成個胖子”,多半會一事無成;如果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前進、埋頭苦干,一定會有所收獲。正如我們在學習中,只有日積月累、堅持不懈地朝既定目標努力埋頭前進,才會取得優異成績。10.善于自省、勇于自省,才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理清自己的優長短處,這對一個人的成長成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11.①每個人都有缺點和不足。②不斷自省,才能縮小差距、減少犯錯、不斷進步。12.本段先引用名言為下文議論做依據,然后分析人需自省的原因在于人本身都不完美,最后指出自省的意義是讓人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13.運用了舉例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