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八上歷史第1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02練基礎(版)_第1頁
統編版八上歷史第1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02練基礎(版)_第2頁
統編版八上歷史第1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02練基礎(版)_第3頁
統編版八上歷史第1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02練基礎(版)_第4頁
統編版八上歷史第1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02練基礎(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練基礎(2022·遼寧·興城市第二初級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1.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得出此結論的主要依據是()A.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B.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C.中國市場大門被打開 D.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遭到沖擊【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B項正確;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是鴉片戰爭的影響,但這不是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主要依據,排除A項;中國市場大門被打開是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體現,也是中國步入近代史的體現,并非原因,排除C項;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原本占主導地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受到強烈沖擊,中國逐漸淪為列強傾銷商品的最大市場,但經濟層面的影響并未使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無法作為主要依據,排除D項。故選B項。(2022·江西·贛州市贛縣區第四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2.這一條約帶給我們這個民族以深深的痛苦和屈辱,以它為開端,中國開始被迫接觸近代世界,它使中國人民在痛苦中覺醒和斗爭,去洗刷民族的恥辱和重新樹立民族的尊嚴。導致中國歷史步入近代,并簽訂“這一條約”的戰爭是()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答案】A【解析】【詳解】由于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清政府被迫于1842年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開始被迫接觸近代世界,它使中國人民在痛苦中覺醒和斗爭,A項正確;1856年到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B項;甲午中日戰爭后簽訂了《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D項。故選A項。(2022·江西·贛州市贛縣區第四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3.如下圖是某學生在學習了《鴉片戰爭》一課后所做的總結。其中④屬于()A.歷史原因 B.歷史事實 C.歷史過程 D.歷史結論【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結論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的總結性認識,主要包括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的性質、意義、歷史地位等所作的總結。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因此④“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屬于歷史結論,D項正確;歷史原因是由于鴉片戰爭失敗,清政府被迫于1842年與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排除A項;內容包括割讓香港島、開放通商口岸等,屬于歷史事實,排除B項;歷史過程,是指歷史事件發生的過程,排除C項。故選D項。(2022·河北省青縣第四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4.蔣廷散在《中國近代史》中這樣評價鴉片戰爭:“我們的軍器和軍隊是中古的軍隊,我們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們的人民,連士大夫階級在內,是中古的人民。我們雖拼命抵抗終歸失敗,那是自然的,逃不脫的。”據此可知,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根源在于()A.我國軍隊武器的落后性 B.士大夫階層消極抗戰C.我國封建制度的落后性 D.清政府官員貪污腐敗【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可知,“中古的軍隊”“中古的政府”“中古的人民”體現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這是鴉片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C項正確;武器的落后是鴉片失敗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戰敗的根源,排除A項;“拼命抵抗”說明“士大夫階層消極抗戰”說法錯誤,排除B項;中古的政府體現的是清政府的政治腐敗,包括政府官員的貪腐腐敗,是腐朽的封建制度的產物,也是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之一,但也不是戰敗的根源,排除D項。故選C項。(2022·遼寧·興城市第二初級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5.2007年,圓明園海晏堂馬首銅像現身拍賣場,港澳知名企業家何鴻燊出資6910萬港幣將其購回,并于2019年捐贈給國家文物局。回到北京之前,馬首銅像已經在外流浪了()A.180年 B.164年 C.160年 D.120年【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1860至2019共160年,C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0年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4年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20年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2022·吉林長春·八年級期中)6.兩次鴉片戰爭本質上的相似之處是,侵略者都要()A.占據中國市場 B.勒索巨額戰爭賠款C.推進到清朝統治中心京津地區 D.武力挫敗清政府抵抗【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工業革命后,為了擴大市場傾銷商品,A項正確;勒索巨額戰爭賠款不是本質,排除B項;武兩次戰爭都直接威脅到了清朝統治的中心地區一京津地區,但屬于戰爭過程的相同之處,排除C項;武力挫敗清政府的抵抗是兩次戰爭相同的結果,排除D項。故選A項。(2021·福建福州·八年級期中)7.馬克思說:“俄國不花費一分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從中國)得到更多的好處。”這句話指的是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A.取得約定關稅特權 B.掠奪圓明園大量珍寶C.獲取中國大量賠款 D.割占中國大片領土【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俄國不花費一文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從中國)得到更多的好處”和所學知識可知,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趁火打劫,通過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西北和東北領土達150多萬平方千米,D項正確;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取得協定關稅特權,排除A項;英法掠奪了圓明園大量珍寶,排除B項;英法獲取中國大量賠款,排除C項。故選D項。(2021·福建福州·八年級期中)8.列強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A.使鴉片貿易合法化B.擴大鴉片戰爭中獲得的侵略權益,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C.讓外國使節進駐北京D.利用“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國【答案】B【解析】【詳解】從題中“《南京條約》簽訂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滿意的不是戰敗國而是戰勝國”可知,鴉片戰爭后,英國并不滿足已經攫取的利益,要求修改條約,擴大侵略權益,使中國的市場更加開放。第一次鴉片戰爭后,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相繼侵入中國。但是,它們不滿足已經取得的特權和利益,蓄意加緊侵犯中國主權,進行經濟掠奪。1854年,英國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條約》的要求。清政府表示拒絕,交涉沒有結果。于是,西方列強決心對中國發動一場新的侵略戰爭,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B項正確;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鴉片貿易合法化,排除A項;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外國使節進駐北京,排除C項;利用“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國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的直接原因,排除D項。故選B項。(2022·遼寧·興城市第二初級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9.下列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金田起義②天京事變③永安建制④頒布《資政新篇》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金田起義的時間是1851年,1851年初,由洪秀全、楊秀清等組成的領導集團經過多年籌備后,在廣西金田村組織團營,發動對滿清朝廷的武力對抗,洪秀全在金田村莊嚴宣告起義;②天京事變是1856年太平天國領導集團之間發生的一次公開的分裂,③1951年在永安城里,太平天國建立起了自己的一整套制度,④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為干王,總理全國政事。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個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新方案--《資政新篇》,所以按照時間的正確順序是①③②④,A項正確;排除BCD項。故選A項。(2022·吉林長春·八年級階段練習)10.太平天國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為此定都天京后,頒布了()A.《天朝田畝制度》 B.《資政新篇》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明定國是》詔書【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可得出這是太平天國運動中《天朝田畝制度》內容,A項正確;《資政新篇》主張學習資本主義,與材料中內容主旨無關,排除B項;C項是中華民國時期頒布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性文件,排除C項;《明定國是》詔書是戊戌變法開始的標志,排除D項。故選A項。

(2022·廣東·八年級單元測試)11.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某校舉辦了一次“寫中華之榮耀,書民族之正氣”的影視巡演活動。下面是入選的影片,請你結合這些影視資料,完成問題。ABCD(1)如果按這四部影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巡演,其正確順序是(填寫字母)(2)從這些影視資料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近代列強發動哪兩次侵略戰爭?請說出兩次戰爭的相同點(至少兩點)。(3)通過這些影視資料,我們可以了解哪些中華民族頑強抗爭的歷史事件?(至少舉兩例)【答案】(1)DACB。(2)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相同點:都是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都有英國參與;都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都是嚴重損害了中國人民的權益。(3)事跡:陳化成和葛云飛等抗擊英軍;太平軍抗擊英軍;林則徐虎門銷煙。【解析】【詳解】(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影片A《鴉片戰爭》反映的事件是1840年的鴉片戰爭;B《火燒圓明園》反映的事件是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太平天國》反映的事件發生在1851年至1864年間的太平天國運動,D《林則徐》反映的事件發生在1839年的虎門銷煙,因此其正確順序是DACB。(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是A影片所反映的鴉片戰爭,B和C影片所反映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根據所學可知,兩次鴉片戰爭的相同點: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發動戰爭的參與者都有英國參與;戰爭結果都是中國戰敗,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影響都是嚴重損害了中國人民的權益。(3)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人民進行的抗爭包括:林則徐虎門銷煙、陳化成和葛云飛等抗擊英軍、太平軍抗擊英軍等。(2022·山西太原·二模)12.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在這些戰爭中所遭到的恥辱性失敗,迫使中國人打開大門,結束他們對西方的屈尊態度,重新評價自己的傳統文明。”在“這些戰爭”中,首次打開中國大門的是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抗日戰爭【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鴉片戰爭后,中國的社會性質開始發生變化,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首次打開中國國門的戰爭,因此A正確;BCD均發生在鴉片戰爭后,排除。故選A。(2022·河南信陽·三模)13.史學家陳旭麓指出:“英國割取香港,意味著獲得了經營中國的基地;而五口開放則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內地的通道。”英國獲得這些權益始于同中國簽訂()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A項正確;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簽訂《北京條約》,與“英國割取香港”無關,排除B項;甲午中日戰爭時期簽訂《馬關條約》,與“英國割取香港”無關,排除C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期簽訂《辛丑條約》,材料沒有涉及,排除D項。故選A項。(2022·河南·浚縣實驗初級中學三模)14.學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們把視野放大,從今天的角度去探討這次戰爭的意義,我們會首先看到,這場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開始,中國遭受了列強的百般蹂躪;從此開始,中國經受了尋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難。”“把中國拖入世界”的這場戰爭是()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護國戰爭 D.第二次鴉片戰爭【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所學所學和材料“把中國拖入世界、百般蹂躪、百般苦難”可知,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中國開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A符合題意;甲午中日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護國戰爭是為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故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2022·廣西·二模)15.“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的這一聯詩句被習近平總書記視為飽含著“報國情懷”。能充分體現林則徐“報國情懷”的是()A.虎門銷煙 B.三元里抗英 C.洋務運動 D.平壤戰役【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林則徐領導了虎門銷煙,體現了他的報國情懷,A項正確;林則徐沒有領導三元里抗英和平壤戰役,排除BD項;林則徐沒有參與洋務運動,排除C項。故選A項。(2022·山東青島·中考真題)16.綜合下表信息,得出的結論符合這一時期史實的是()鴉片戰爭(1840-1842年)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南京條約》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天津條約》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璦琿條約》沙俄割占中國領土60多萬平方千米

A.清朝主動開放力度加強 B.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C.清朝通商口岸日益減少 D.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表格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B項正確;清朝是被迫開放的,排除A項;表格信息可以看到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增多,排除C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后中國才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D項。故選B項。(2022·山東濰坊·中考真題)17.《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均有“修約”條款,由此引起后續交涉。最終導致了()A.第二次鴉片戰爭 B.太平天國起義 C.義和團運動爆發 D.巴黎和會召開【答案】A【解析】【詳解】據材料“《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均有‘修約’條款,由此引起后續交涉”可知,1844年的《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均有“修約”條款,因此“修約”遭拒,成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A項正確;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而《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的修約是美、法等國提出,而且是在1854年,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1898年義和團運動爆發,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排除D項。故選A項。(2022·山東東營·中考真題)18.1856年10月,英國發動對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下面關于這次戰爭表述正確的是A.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華權益B.目的:獲得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的特權C.借口:林則徐在廣東查禁鴉片、虎門銷煙D.影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答案】A【解析】【詳解】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英、法兩國在俄、美兩國的支持下,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于1856年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A項正確;列強獲得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的特權是通過甲午中日戰爭,排除B項;林則徐虎門銷煙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借口,排除C項;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及《辛丑條約》的后果,排除D項。故選A項。(2022·廣西貴港·中考真題)19.關于《天朝田畝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是()A.它首次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B.它最后無法實施主要是因為殘酷的戰爭環境C.它主張建立“無處不均勻”的平均社會,是歷史的進步D.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當時廣大貧苦農民強烈地反對地主階級殘酷剝削的要求,以及獲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會的渴望,D項正確;《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