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第1單元 時間的簡單計算-人教版_第1頁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第1單元 時間的簡單計算-人教版_第2頁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第1單元 時間的簡單計算-人教版_第3頁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第1單元 時間的簡單計算-人教版_第4頁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第1單元 時間的簡單計算-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時間的簡單計算

體設計

0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完整學習了時間單位"時、分、秒"及它們的關系之后進行教學

的,教材專門安排讓學生解決生活中與計算M間有關的實際問題,以培養學生解決

問題的能力。關于時間的計算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教材通過突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和解決問題方法的梳理與引導以突破這一難點。一方面加強對解決問題思路的

概括和總結。從三年級開始,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名稱由"知道了什么?”"怎么

解答?""解答正確嗎?"改為"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

由問答式改為陳述式,突出對解題思路的總結和概括,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并掌握解

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過程。另一方面,加強"分析與解答"部分的內容,展示豐富

的分析問題的過程與方法,以利于學生建構數學模型。關于與時間計算有關的實

際問題,教材在例題中安排了求經過時間的問題,在練習中安排了求結束時刻和開

始時刻的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多樣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并掌握解決此類問題

的數學模型"經過時間-結束時刻-開始時刻",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同時,注意

解題策略的多樣化。例如,針對例2提出的問題“小明從家走到學校用了多長時

間",教材中給出了“數格子"和"計算"兩種方法,不要求學生一定用計算的方

法解決問題。

R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歸納、總結等方法,掌握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

算。

2.引導學生從圖片中獲取有意義的數學信息,找出要解決的問題,通過獨立思

考、小組合作等方式解決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學習

數學的樂趣。

R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掌握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

2.建立計算經過時間的模型:結束時刻-開始時刻=經過的時間。

3.滲透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

【難點】

建立計算經過時間的模型:結束時刻開始時刻二經過的時間。

e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位復習準備

口答。

1.鐘面上有()個小格,每兩個數間是()個小格。

2.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

()o秒針走1圈是()分。

3.1時=()分。

4.1分=()秒。

【參考答案】1.6052.1時5分13.604.60

@新課導入

師小明和小軍兩個兄弟在爭論原因是昨晚放學后他們幫媽媽收割稻谷小

明幫忙2時,小軍幫忙了120分,誰更勤奮一些呢?小明和小軍都說自己勤奮些。請

同學們當一下法官,幫他們做出正確的判斷。

預設生1:小明勤奮,因為時間單位"時"比"分"大。

生2:小軍勤奮,因為120比2大得多。

生3:可能相等。

師倒底2時和120分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時間單位的換算

吧。

通過這個情景設計,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主動探索2時和120分

之間的關系。

師:開學了,熊大和熊二同時從熊堡出發去學校,熊大用了2小時,熊二用了120

分鐘,熊大說它用的時間少熊二說它的用時少,它倆誰也不甘示弱。同學們,請你們

當裁判,它們倆究竟誰用的時間少?

[殳,t意國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的

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

師: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師:(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矮子指的是什么?高個指的又

是什么?

師: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

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

50分等。

師: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時

間的簡單計算”。(板書課題:時間的簡單計算)

通過猜謎的形式引入,既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喚起學生對舊

知識的回顧。

?新知構建

一、單位換算。

師:從熊堡到學校,熊大、熊二誰用的時間少?為什么2時二120分?你是怎么想

的?

(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

預設生1:1時是60分,2時就是2個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生2:2個60分也可以用60X2=120分來表示。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時=120分

師:同學間相互說一說。1分30秒二()秒,你是怎么想的?

練一練。

3分=()秒1分40秒=(渺

師:你是怎么想的?先獨立思考,然后與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參考答案】180100

設計意圖,不斷地追問,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斷地復述思考的過程,

使學生思維過程具體化,形成計算過程,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

二、時間計算。

9月1日,小明背著書包上學去了!(出示PPT課件)

L閱讀與理解。

師:你從中獲得了哪些有意義的數學信息?

預設生: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預設生: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

2.分析與解答。

⑴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你有什么方法?先

獨立思考,然后與小組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2)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收集信息。

師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的研究結果匯報給同學們?

預設生1:直接數一數7:30到7:45,分針走了15分鐘。

生2:7:30到7:45分針走了3個大格,是15分鐘。

生3:都是7時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鐘。

三、回顧與反思。

1.回顧解題過程。

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15分鐘對嗎?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生:7:30過15分鐘就是7:45,15分鐘是對的。

師: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師生總結:求某一段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①因為這段時間都是7時多,所以45-30=15(分)。(板書)

當題目直接告訴了我們開始的時刻和結束的時刻,我們可以用結束時刻減去

開始時刻,就是經過的時間。

②因為7時30分是時針過了7,分針過了6大格,7時45分是時針過了7,分針

過了9大格,分針從6到9經過了3大格,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所以分針走3大格

就是15分,即5+5+5=15(分)或5X3=15(分)。(板書)

如果題目的開始時刻和結束時刻是以鐘面來展現的,又正好經過了幾個大格,

選用這種方法比較簡便。

③續數法:31,32,…,45,是15分。如果經過的時間較短,我們可以用續數法數出

經過的時間。(板書)

2.整理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師:我們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誰來說說?

師整理板書:閱讀與理解一分析與解答一回顧與反思。

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從而喚醒學生對經過時間計算的生

活經瞼,想出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從方法的多樣化到方法最優化,建立簡單

的經過時間的計算模型:結束時刻一開始時刻=經過的時間。

0隨堂練習

練習1

L教材第6頁練習一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集體訂正,并說一說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重點強調"1

分15秒。65秒/時30分090分"的比較方法。

2.教材第5頁做Tit

引導:解決的問題是什么?需要利用的信息有哪些?哪些信息是多余信息?怎

么解決這個問題?9:00怎么減8:40呢?9時相當于8時幾分?8時60分減8時40

分你會計算嗎?結果正確嗎?答語寫完整了嗎?

3.體育課上同學們比賽跑400米,豆豆用了2分34秒碩碩用了2分43秒,

碩碩比豆豆多用了多少秒?

【參考答案】L><><>=

2.20分鐘3.9秒

練習2

完成相關習題。

電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我們今天學習了簡單的時間單位換算和簡單的經過的時間的計算方法。希望

同學們在生活中能夠很好地珍惜時間,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

@作業設計

作業1

教材第7頁練習一第8,9題。

作業2

完成相關習題。

)板書設計

時間的簡單計算

2時=120分

經過的時間的計算方法:

①45-30=15(分)

②5+5+5=15(分)或5X3=15(分)

③續數法:31,32,…,45,是15分

閱讀與里解一分析與解答一回顧與反思。

教學反思

卬成功之處

時間的簡單計算是在學生認識了時、分、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時間單位

的換算,緊密聯系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1時=60分,1分=60秒),由于學生沒有學習

兩位數的乘除法計算,單位換算時注意給出數目較小的,用加減法計算就能進行的

單位換算。課時開始時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喚醒學生的

生活經驗,建立起經過時間的計算模型:終點時刻一起點時刻:經過的時間。教學中

滲透并強化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幫助學

生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不足之處

1.對"1分40秒=()秒"這種題目處理得不夠細致,沒有進行方法的總結。

2.在教學"經過的時間的簡單計算”這一難點時,沒有先復習簡單的整時的

經過時間的計算。學生探究起來比較困難。

匚口再教設計

1.加強對復名數改寫方法的指導。

2.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如早上7時起床,8時上課,經過了多少時間?

喚起學生對經過時間計算的經驗,建立簡單的經過時間計算模型:結束時刻一開始

時刻二經過的時間。

教學參考資料

Q3典型例題精析

例1足球比賽分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45分鐘,下半場跟上半場的時間一

樣,中間休息15分鐘,全場比賽需要幾時幾分?

[名師點撥]上半場的時間加下半場的時間,再加上中間休息的時間即為全

場比賽需要多少分,再把分化成幾時幾分。把分化成時就看分里面有幾個60分,

如:105分里有1個60分就是1時,用105分減去60分逐剩45分,所以105分二1

時45分。

[解答]45+45+15=105(分)

105分二1時45分

答:全場比賽需要1時45分。

⑴明明坐1206次列車從起點站到終點站,用了多長時間?

⑵明明從終點站又用了20分到家,明明到家時是幾點?

[名師點撥](1)由題意可知火車的發車時間是上午10:30,到站時間是11:10,

從10:30到11:10,分針走過8個大格,也就是40分,所以1206次列車從起點站到終

點站用了40分,計算方法是11時10分T0時30分二40分。⑵根據已知條件可知

火車到站時是11:2再經過20分,也就是10分再加上20分即11:30,是明明到家

的時間,列式為11時10分+20分二11時30分。

[解答]⑴11時10分TO時30分二40分

答:用了40分。

⑵11時10分+20分;11時30分

答:明明到家時是11時30分。

【知識拓展】通過形象思維遷移到邏輯思維,會計算一天以內的經過時間,

還可以嘗試計算從當天到第二天的經過時間。

匚口相關知識拓展

一份催人猛醒的“賬單"

假設你活60歲用B么在你60年的生命里,你有一半的時間在睡覺。在剩下的

30年里,你嫌時間過得太慢,嘆息了一萬次,平均每天1次,這包括少年時在課堂上,

青年、中年、壯年……在你的生命中,幾乎每天都嫌時間過得太慢、太難熬,想了

很多辦法來消磨時間:如:打牌每天花掉2小時;喝酒每天耗費1個多小時,如果加起

來不少于打牌用去的時間;上班時,胡侃海聊說東道西,又耗去你不少于打牌、喝酒

的時間;此外,無數次嘆息生命空虛無聊,玩游戲,上網聊天上街閑逛……

小朋友,你平時注意節約時間,做到分秒必爭了嗎?如果上課時思想不集中,做

小動作,削鉛筆,寫作業磨磨蹭蹭,一節課浪費3分鐘,一天6節課,一年305天(去掉

60天假期),小學6年,僅此一項,你就浪費了3X6X305X6=32940(分),也就是

32940+60=549(時),大約69天(按每天學習8小時計算)。這可真是不算不知道,

一算嚇一跳。

小朋友,請記住這份“賬單”,珍惜時間,就是爰惜生命。平時你可要養成珍惜

時間的好習慣呀!

古籍中的時間長度

佛教梵典《僧只律》這本書中記載著:一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

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根據這段文字所推算出的具體時間:一晝夜=30須臾=600羅預:12000彈指

=240000瞬二4800000剎那。

因為一晝夜=86400秒所以把每個單位換算成秒數,可以得到:

-"須臾"=2880秒(48分鐘),

一"羅預"二144秒(2.4分鐘),

-"彈指"=7.2秒,

—"瞬間”=0.36秒,

一"剎那"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