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奧多·德萊塞世界知名作家人物介紹_第1頁
西奧多·德萊塞世界知名作家人物介紹_第2頁
西奧多·德萊塞世界知名作家人物介紹_第3頁
西奧多·德萊塞世界知名作家人物介紹_第4頁
西奧多·德萊塞世界知名作家人物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ByYushen西奧多德萊塞·時間:20XX.XX演講人:XXX世界知名作家名人人物介紹PPTPPTTEMPLATEFORWORLDFAMOUSWRITERSANDCELEBRITIESTheodoreDreiserByYushen目錄CONTENTS01作家介紹AUTHORPROFILE02主要作品MAINWORKS03創作特色CREATIVEFEATURES04人物評價CHARACTEREVALUATIONByYushen作家簡介Part01AUTHORPROFILEByYushen01作家介紹AUTHORPROFILE美國現代小說的先驅、現實主義作家之一,他還是一個自然主義者,他的作品貼近廣大人民的生活,誠實、大膽、充滿了生活的激情。德萊塞出生在印第安納州一個破產的小業主家庭。童年是在苦難中度過的,中學沒畢業就去芝加哥獨自謀生。1889年,進入印第安納大學學習,一年后再次輟學。1892年,開始了記者生涯。1945年12月28日病逝。他的代表作《嘉莉妹妹》真實再現了當時美國社會,而《美國悲劇》則是德萊塞成就最高的作品,使人們清晰地看到了美國社會的真實情況,“至今依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西奧多·德萊塞ByYushen01作家介紹AUTHORPROFILE西奧多·德萊賽于1871年8月27日生在印第安納州的特雷烏特父親是個編織工,信奉天主教,為了逃避兵役,南北戰爭前從德國移居美國,住在俄亥俄,與當地一位孟諾教派的沒文化的農家女成親,生下了13個子女,德萊賽排行倒數第三。其父約翰勤奮而嚴厲,他辦的毛紡廠不慎起火,自己受傷,經濟陷入困境,情緒不好,對子女粗暴。其母則待人親切,疼愛子女,德萊賽從母親的身上學到了對別人的同情心,其父頑強的精神則使他在困境和失敗面前鼓起勇氣奮然前行。人物經歷ByYushen01作家介紹AUTHORPROFILE1889年,他在一位好心的中學老師慷慨資助下進入印第安納大學念書,無奈次年即輟學,到芝加哥某地產公司和家具公司當收帳員,整日挨門逐戶去斂錢。他先后做過飯店洗碗伙計,洗衣房工人,火車站驗票員、家具店伙計等工作。這些經歷使他接觸到下層社會各種人物和陰暗面,為日后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也決定了他的創作中的悲劇性思想和自然主義色彩。1892年,德萊塞進入了報界,開始記者生涯,先后在芝加哥《環球報》、圣路易斯《環球—民主報》和《共和報》任職。1895年,德萊塞寓居紐約,正式從事寫作,同時編輯雜志。人物經歷ByYushen01作家介紹AUTHORPROFILE1915年,德萊塞到故鄉特雷霍特舊地重游,追憶往事,搜集素材,為創作小說作準備,1919年開始動筆,1925年,發表了以真實的犯罪案件為題材的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由波尼與萊弗賴特出版公司正式出版,立即轟動美國。這部作品標志著德萊塞的現實主義創作取得了新的成就,該作品使他享譽世界。20世紀30年代初德萊賽發表了優秀的政論集《悲劇的美國》。這是他多年來和工人群眾緊密結合的結果,是他創作的一大成就。1927年,德萊塞訪問了蘇聯,1941年被選為美國作家協會主席,1944年獲美國文學藝術學會榮譽獎。1945年8月,74歲高齡的德萊塞加入了以福斯特為首的美國共產黨,同年12月28日病逝。人物經歷ByYushen主要作品Part02AUTHORPROFILE02主要作品MAINWORKSByYushen小說類《老羅格姆和他的特里》OldRogaumandHisTheresa1901《嘉莉妹妹》SisterCarrie1900《珍妮姑娘》JennieGerhardt1911《金融家》TheFinancier1912《巨人》TheTitan1914《失落的菲比》TheLostPhoebe1914《天才》The"Genius"1915《自由》FreeandOtherStories1918《十二個男人》TwelveMen1919《美國悲劇》AnAmericanTragedy1925《鎖鏈》Chains:LesserNovelsandStories1927《婦女群像》AGalleryofWomen1929《壁壘》TheBulwark1946《斯多葛》TheStoic194702主要作品MAINWORKSByYushen小說類《印第安納節日》AHoosierHoliday1916《一個四十歲的旅客》ATraveleratForty1913《咚鏘鏘》HeyRub-a-Dub-Dub:ABookoftheMysteryandWonderandTerrorofLife1920《關于我自己》ABookAboutMyself1922《大都會的色彩》TheColorofaGreatCity1923《德萊塞訪蘇印象記》DreiserLooksatRussia1928《我的城市》MyCity1929《美國的悲劇》AnAmericanTragedy193102主要作品MAINWORKSByYushen珍妮姑娘美國作家西奧多·德萊塞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講述德裔貧民葛哈特的大女兒珍妮為人幫傭,與參議員白蘭德相愛。不久,白蘭德不期病故,留下一遺腹女。之后富家子雷斯脫愛上珍妮并與之同居,但在婚事上一直下不了決心,其后因兄弟姐妹的阻攔和反對而苦惱,并在家族的壓力下與珍妮分手,重歸上流社會,最后,和洛蒂·貝絲結婚。兩情繾綣而勞燕分飛,珍妮孤獨的過完了中年,雷斯脫臨終前對她親吐心腹之言后,痛苦的死在了她的懷中。02主要作品MAINWORKSByYushen小說以珍妮的悲慘遭遇為主要線索,描寫了美國大城市中日趨嚴重的失業和貧困現象,著務刻畫了資產階級上流社會奢侈無度、荒淫糜爛的生活,昭示給人貧富之間不可逾超的鴻溝。一方面,歌頒了勞動人民勤勞、正直和勇于自我犧牲的優秀品質;另一方面,鞭答了物欲橫流、金錢萬能的社會中的種種罪惡現實。整篇小說構思新穎、精巧,情節安排自然合理、緊湊,毫無人工雕琢之嫌。人物形象的塑造趨于典型化。珍妮是集貧窮、善良、吃苦耐勞和自我獻身精神于一身的美麗化身,對人世間滿懷著情愛,卻得不到半點的回報。在她身上充分體體現出資本主義制度是勞動人民生活悲劇的深刻根源。小說寓意ByYushen創作特色Part03AUTHORPROFILE03創作特色CREATIVEFEATURESByYushen創作風格德萊賽的作品充滿長句,對細節有著極大的關注。由于他的作品探討社會地位及人們對物欲的追求,他作品的現實主義風格及對細節的描寫有力地烘托了主題。另一方面,這使得他的作品(特別是嘉莉妹妹)對于一些人來說很難閱讀。他是倡導新的意識形態的作家之一。在創作風格上對傳統風格的越界表現了作者對社會制度的不滿和批判值得注意的是,德萊賽并不以他的風格著稱,而是他作品的現實性,他筆下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以及他對美國生活的看法使他聞名。03創作特色CREATIVEFEATURESByYushen藝術特色德萊賽作品的藝術特色:廣闊的社會畫面,豐富曲折的情節,深入細致的心理描述,不同情景的對比手法及獨具個性的語言統統體現在他的作品中。03創作特色CREATIVEFEATURESByYushen有些批評家認為:談論德萊賽的藝術風格是荒唐的,甚至有人斷言他無風格可言。其實這是不公平的,德萊賽的藝術風格平易樸實,他善于運用白描的手法,真實的描繪人物的外表和動作,用詞簡潔準確,細節逼真,富有生活氣息。辨別看待03創作特色CREATIVEFEATURESByYushen德萊賽常常采用強烈的對比手法來襯托人物的不同命運和生活。他重視生活的積累,書中不難發現他親友的影子。他重視全書的總體結構,使故事情節一環扣一環,有時比較松散或帶有離題的議論,但總起來看仍顯得雄渾有力,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對比手法ByYushen人物評價Part04AUTHORPROFILE04人物評價CHARACTEREVALUATIONByYushen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文學揭開了一個新時期。這是美國小說的黃金時代,這二十年間,群星燦爛,異彩紛呈,顯現出空前繁榮的壯觀。當時,西奧多·德萊塞異軍突起,馳騁文壇,獨領風騷;他既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學中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美國現代小說的先驅;在美國文學史上,他是不帶偏見地率先如實描寫了新的美國城市生活,厥功奇偉。創作背景04人物評價CHARACTEREVALUATIONByYushen他擁有許多忠實的追隨者,其中甚至包括他的同時代人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等名家都在內,他們正在他的周圍茁壯成長,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的青睞。這個新秀群落不斷地推出力作,使二三十年代成為美國文學史上最富有成果的時期,他們中間,諸如辛克萊·路易斯(1885—1951)和多斯·帕索斯(1896—1970)等名家無不深知德萊塞為他們創作開辟了道路。人物評價04人物評價CHARACTEREVALUATIONByYushen路易斯認為德萊塞才是榮膺該獎的更佳人選,說:“德萊塞常常得不到人們的賞識,有時還遭人忌恨,但跟任何別的美國作家相比,他總是獨辟蹊徑,勇往直前,在美國小說領域里,為從維多利亞時期和豪威爾斯式的膽怯與斯文風格轉向忠實、大膽和生活的激情掃清了道路。沒有他披荊斬棘地開拓的功績,我懷疑我們中間有哪一位——除非他甘心情愿去坐牢——敢把生活、美和恐怖通通描繪出來?!比宋镌u價04人物評價CHARACTEREVALUATIONByYushen人物評價02德萊塞對美國文學的影響主要在于突破了美國文學中“高雅”傳統,他的創作道路表明了現實主義在美國的成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