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許昌、平頂山2024-2025學年高三下-(第三階段)期中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新鄉、許昌、平頂山2024-2025學年高三下-(第三階段)期中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新鄉、許昌、平頂山2024-2025學年高三下-(第三階段)期中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新鄉、許昌、平頂山2024-2025學年高三下-(第三階段)期中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新鄉、許昌、平頂山2024-2025學年高三下-(第三階段)期中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新鄉、許昌、平頂山2024-2025學年高三下-(第三階段)期中歷史試題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中國共產黨分別于1956、1969、1982、1992年召開第八、九、十二、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下表是對這四次大會政治報告中出現的前10個高頻詞的次數統計。其中與黨的十二大相對應的一組是A.① B.② C.③ D.④2.如表:蘇聯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據2.埃里克森U979—1990年的蘇聯》)據表可知A.蘇聯學者的估計結果最為可信B.西方對蘇聯的經濟遏制不斷加劇C.斯大林模式的優越性完全喪失D.科技革命倒逼國家戰略適時調整3.“單干邀伴變互助,小組聯起變大組,大組變作合作社,領導要靠黨支部?!边@首歌謠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運動 B.多快好省的經濟方針C.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4.1938年國民政府電文稱:查第二時期抗戰開始以及我備戰區本運動戰、游擊戰相配合積小勝為大勝之最高原則,以攻為守指導作戰,屢遏兇焰,挫敗頑敵,士氣振奮,精神日旺;臺兒莊勝利足為表征。該電文表明A.敵后戰場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B.國民黨軍隊的戰略戰術發生重大變化C.正面戰場有力打擊了侵華日軍D.中國軍隊取得抗戰以來首次大捷5.如表為某學者對英國工業革命時期部分地區動力應用情況的統計據如表可知,當時的英國A.棉紡織業發展極為迅速 B.蒸汽動力趨勢不可逆轉C.水動力在各地仍占優勢 D.動力變革推動均衡發展6.下面為《漢書》對西漢時期社會現象的記述。據此可以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當時情況史料來源西漢建立前后,“諸侯并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漢書·食貨志》卷二四上西漢建立前后,一些大都名郡逃亡人數占總人數百分之七八十,“民前或相聚保山澤,不書各數(各數指戶籍)?!薄稘h書·高帝本紀》卷一上“建文景四五世間,流民既歸,戶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萬戶,小國自倍,富厚如之?!薄稘h書·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序》卷一六A.糧食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B.社會經濟逐漸恢復發展C.政府實行休養生息政策 D.中央集權迫切需要加強7.光榮革命后,在威廉的加冕儀式上,議會當眾宣讀了《權利法案》。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義宣讀了誓詞:“我們衷心地接受你們向我們提出的議案,并保證以英國法律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威廉所說的“你們”是指A.英國民眾B.英國貴族C.英國議會D.英國王室8.亞里士多德評論梭倫改革:其“最重要的一點是禁止借貸以人身為擔保,接下來是凡愿意者皆被允許替遭受不公正對待的人申冤,第三點,人們說最主要的是憑借這一點大眾才獲得了力量——向陪審法庭申訴的制度”。這說明梭倫改革A.推動了雅典民主政治發展進程 B.協調了債權者與債務者的關系C.緩和了雅典貴族和平民的矛盾 D.促使雅典公民享有平等的權利9.李澤厚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說到:“張載立(理學),朱熹集大成,王(陽明)使之瓦解?!?陽明)的中心范疇(心)則是潛藏著某種近代趨向的理學末端”,由此可知王陽明的心學()A.動搖了儒學思想的統治地位 B.繼承了李贄離經叛道的思想C.體現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觀念 D.揚棄了程朱理學的思想學說10.《資治通鑒》中記載:“建成(太子)元吉至臨湖殿,覺變,即跋馬東歸宮府。世民從而呼之,元吉張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殺之?!备咦胬顪Y被逼退位,李世民登上皇位。他的做法不符合①封建禮制②“三綱五常”③傳統宗法制④選官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國低估會議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間存在著多種矛盾,中國應該采取積極方針,打破美國封鎖、禁運、擴軍備戰的政策,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與這份文件相關的外交活動A.推動了印度支那問題的順利解決B.使中國與更多的亞非國家建立外交關系C.打破了美國遏制中國的外交僵局D.確立的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準則12.著名學者黃仁宇在《萬歷十五年》中這樣描述:“已經去世了5年的內閣首輔張居正,他生前雖然守住了內閣只是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不能正式統率六部百司的底線,卻把內閣政治演繹得有聲有色。”結合所學知識,對此表述理解正確的是A.內閣于萬歷年間開始參與決策 B.相權的發揮依賴于皇權的支持C.內閣可以靈活機動地處理國政 D.內閣地位提升但仍需服從君權13.下表記載的是1867~1892年中國進口棉花和棉紗價格變動情況。表內記載情況表明,當時A.各類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斷加深B.進出口貿易以棉花和棉紗產品為主C.洋棉和洋紗已占據市場的主體地位D.農民家庭棉紡織業受沖擊日益嚴重14.《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并未在國內予以公布頒行,當時連清朝辦理“夷務”的官員都“未見其文”,社會各界對條約具體內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咸豐帝頒發上諭,準允將《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印刷成冊,頒發各省。這說明A.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社會影響有限B.閉關鎖國體制對不平等條約有抵制作用C.清政府對條約體制從不接受到逐漸認同D.列強的侵略促進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15.《唐律》《宋刑律》均規定“親親可以相隱”,指可以袒護、隱瞞親人的罪行。但謀反叛逆等重大涉及社會安全問題和殺人、重傷等重大刑事案件,則不準“隱”。這反映出中國古代司法A.重視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 B.體現內儒外法的治國理念C.強調家庭倫理的重要意義 D.德治法治互補的治理模式16.下列詮釋評價最貼合如圖場景的當是A.敬天保民 B.民貴君輕 C.儒學獨尊 D.道法自然17.《春秋》中所記載的職業等級是士(知識分子)商、農、工,《史記》里則是農、工、商、陶,成書于漢武帝后200余年的《前漢書》定下的職業等級則是士(儒士)農、工、商。這一變化A.是重農抑商政策的實施結果 B.反映出儒學地位的提升C.源自敘史者的學術思想差異 D.導致社會矛盾日益加劇18.民國河南中學生曾作《勸用國貨歌》:“諸位同胞,大家記好,中國國恥,二十一條。……提倡國貨,經濟絕交,雪恥妙法,沒有再好。洋貨雖麗,損壞甚早,國貨雖粗,久用不了。同胞蘇醒,錢勿外拋,抵制外貨,立志堅固。”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歌詞應創作于辛亥革命期間 B.帝國主義侵略激發愛國熱情C.抵制洋貨使用國貨已成共識 D.民主共和觀念深入學生心中19.下表是近代中國棉紗,棉布的進口狀況,據此分析正確的是()項目1872年1881年棉紗5萬擔1.1萬匹棉布2.2萬擔3.1萬匹A.中國長期處于貿易逆差B.中國淪為列強原料產地C.民族工業在困境中發展D.加速棉紡織業紡織分離20.唐代吏部對于下級官員的選官量才注重“四事”,分別是身材豐偉、言詞辯正、書法遒美、文理優良。如四事皆可取,則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勞,又稱“三實”。這反映了A.科舉制有利于選拔優秀的官員 B.形象與文化是選官優先標準C.官員勤勉任勞的品質最被看重 D.儒家立德觀念具有至高地位21.“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幫扶,當他成年的時候,父母的幫扶已經成為他賽場奪冠的羈絆,因為他體格健壯,需要的是無拘無束的賽場馳騁?!比绻@個比喻用來形容工場手工業時期資本主義經濟思想,比較貼切的是A.倡導重商主義經濟思想 B.主張自由主義經濟思想C.實行凱恩斯主義 D.推行國家干預經濟政策22.斯溫·貝克特在《棉花帝國》中認為,歐洲人的棉紡織品貿易,把亞洲、非洲、美洲和歐洲串成一張復雜的商業網。過去四千年的棉花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這樣跨全球的體系。過去也從來沒有過,拿印度織布工的產品當做支付工具,到非洲購買奴隸,讓這些奴隸到美洲農場耕作,生產農業產品供應歐洲消費者使用??梢?,作者認為歐洲人的棉紡織貿易A.加速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進程B.促進了歐洲生產方式巨大變革C.造成了亞非拉國家和地區落后D.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23.下圖是民國時期的一幅名為《恭祝民國萬萬歲》的漫畫,該漫畫的歷史價值在于A.體現了部分大眾對民國政治的殷切期望B.表達了漫畫作者對民主共和的熱切追求C.證實了民國初年專制殘余影響根深蒂固D.反映輿論對民國初年政策措施頗有微詞24.據統計,1940年與1926—1927年相比,蘇聯工業品的價格提高了5.5倍,而農產品價格卻只提高2.32倍。據此可知當時的蘇聯A.農民為工業化作出了犧牲 B.新經濟政策實施成效顯著C.蘇聯已經初步實現工業化 D.衛國戰爭造成糧食的短缺25.下圖是公元前三世紀末期的中國局勢圖,最終完成國家統一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6.如圖是美國學生學習圖。這樣的畫面應該最早出現于A.手工工場時期 B.工業革命時期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27.“然而歐美強矣,其民實困,觀大同盟罷工與無政府黨、社會黨之日熾,社會革命其將不遠(孫文:《<民報>發刊詞》)。”為避免重蹈西方覆轍,文章作者覺得必須實行A.民主主義 B.民族主義C.民權主義 D.民生主義28.1934年,張學良為東北大學??}詞:“現在唯一救國之方,是堅確決心,把我自己無條件的貢獻給社會和我的國家”。張學良實踐自己誓言的行動是A.宣布東北易幟 B.參加重慶談判C.與楊虎城共同發動“西安事變” D.成立南京國民政府29.有學者認為,英國工業革命“不是瓦特一個人的功勞,瓦特不過是一個標志,是一個綜合幾個世紀各地技術的發展、發明的標志,與其說是爆發了工業革命,不如說是幾個世紀技術發展的一個總結……如果不在英國的話,它可能在其它地方發生,但是英國比起西歐大陸來,有一個優越的條件就是他的政治環境?!边@位學者旨在強調A.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B.技術的長期發展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生C.工業革命的爆發離不開瓦特的技術總結 D.政治制度成為工業革命爆發的優越條件30.李大釗將十月革命理解為“庶民的勝利”,并呼呼中國的青年“應該到農村去,拿出當年俄羅斯青年在俄羅斯農村宣傳運動的精神,來做些開發農村的事”。李大釗意在說明A.中國革命需要民眾的支持B.農業落后急需青年去發展C.應該效仿蘇俄的革命道路D.青年代表中國革命的未來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順風”與“逆天”近世以來,交通便捷,西洋文明之風乃借此東漸,其勢遒勁,所向披靡,……阻之無益,何若因勢疏導,同沐文明之和風,……舍此別無他途也。當西洋文明如疹疫流行之際,彼二國逆天而行,杜言防川以自閉,實屬不智。雖云“唇亡齒寒”,然彼于我無絲毫之助。非特如此,蓋因地理相連,西人或將我與彼二國等量齊觀,是故鄙彼即非我也?!ń裰?,我當決斷,與其坐待彼等昌明,共興亞洲,莫若早脫其列,攜手西洋諸國,待彼二國,則如西人即可,子不聞近墨者黑乎?是故,我國勢必拒此東方之惡鄰于心念也?!芍I吉《脫亞論》,1885年問題:(1)材料中“彼二國逆天而行”中的“二國”具體指哪兩個國家?作者為何稱其為“逆天而行”?(2)概括材料中福澤諭吉的主要觀點。(不得照抄材料原文)(3)你如何看待福澤諭吉的觀點?32.世界文明發展材料一有人認為中世紀曾是“黑暗時代”,但在15世紀的某一時期,黑暗終于消失了,歐洲蘇醒了,滌除了污垢,又開始了思考和創造,……歐洲的文化、政治和經濟的結構,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當中占有決定性的優勢。材料二有學者認為16-19世紀早期所形成的是以歐洲體系為骨架的世界體系,還不具有充分的世界性,以戰爭與革命為基本特征的20世紀上半葉是該體系的解構過程,而恰恰在這一解構性運動中,世界歷史的整體性進一步增強了,到20世紀末基本完成了地域性世界向整體世界歷史的轉變。問題:(1)依據材料一,分析說明歐洲文明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出現的“決定性優勢”。(2)20世紀末基本促成地域性世界向整體世界轉變的因素有哪些?33.(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伍連德,1879年出生于馬來西亞,1903年獲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07年回國。1910年11月,東三省鼠疫大流行,清政府命伍連德前往東北主持瘟疫撲滅工作。伍連德經過科學調查,查清了此次瘟疫的原因。他大力破除舊的習俗,采取科學的方法,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東北瘟疫得到控制。此后,清政府決定成立由伍連德負責的東三省防疫事務總處,這是我國最早的防疫機構,培養了第一支預防鼠疫的專業隊伍。鑒于當時國內缺少專業的醫學刊物,1915年,伍連德創辦了我國醫學界的權威刊物《中華醫學雜志》,次年成立中華醫學會。1930年,全國防疫總所在上海成立,在伍連德的努力下,接收了全國各地海關的防疫站,從而結束了由西方人擔任中國檢疫機構領導的時代。伍連德在數十年的醫療衛生生涯中,發表論文上百篇,出版專著多部,享譽海內外?!幾渣S増章《中國流行病學的開拓者——伍連德》(1)根據材料,概括伍連德的歷史貢獻。(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伍連德取得上述歷史貢獻的原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解題時緊扣“十二大”等關鍵信息,然后聯系已學知識可知,對四次會議的特征進行逐項對比分析。首先,可從特征比較明顯的會議開始進行分析。中共九大是在“文革”期間召開的,主要特征是以階級斗爭為綱,故出現頻率高的詞匯應為“階級”、“革命”,④與之相符,故D項排除;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動員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時機,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因此此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應為“經濟”“建設”,③與之相符,故C項排除。然后,再結合所學知識對中共八大和十二大的主要特征進行分析。中共八大正確地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國階級關系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向社會主義建設,著重提出了執政黨的建設問題,故其“階級”一詞出現的頻率比中共十二大高,與①的高頻詞相一致,故A項排除;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提出了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即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②與之符合,故B項正確?!久麕燑c晴】黨的歷史上有很多重要的會議,試題主要考查對歷次會議核心內容的準確認識。中共八大正確地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國階級關系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指出當時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對指導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中共九大核心內容: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對八大黨章作了錯誤修改使“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實踐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指導方針都是錯誤的中共十二大確定黨為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而奮斗的綱領,審議通過新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進入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共十四大中國進入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D【解析】

表中信息反映了20世紀50---80年代蘇聯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呈下降趨勢,主也說明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不適應新科技革命的發展,國家戰略應適時調整,故D正確;A、B、C均不是材料主旨,排除。3、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題的關鍵閱讀和獲取材料信息。材料信息“單干邀伴變互助”、“大組變作合作社”等明顯的反映三大改造時期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史實,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C項,其他三個選項均不符合題目信息??键c:現代中國的經濟?中國特色會主義建設道路?三大改造4、C【解析】試題解析:本題考查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查第二時期抗戰開始以及我備戰區”,這里的我備戰區指的是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從“以攻為守指導作戰,屢遏兇焰,挫敗頑敵,士氣振奮,精神日旺”的信息可知正面戰場有力打擊了侵華日軍,故C項正確;A項與題干信息不符,故排除;國民黨軍隊的戰略戰術仍是片面抗戰路線,B項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是平型關大捷,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键c: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5、B【解析】

根據表格可知,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大部分地區蒸汽動力的馬力數超過水動力,總馬力數遠超水動力,說明蒸汽動力趨勢不可逆轉,B正確;題干列舉的工廠不一定是棉紡織廠,排除A;C與表格數據不符,排除;各地蒸汽動力使用明顯不平衡,排除D。6、B【解析】

從漢代建立前后經濟蕭條到文景時期的“富厚如之”和人口增多,可見當時經濟得到恢復與發展,B項正確;A項表述夸大了史實,排除;據材料不能得出C項結論,排除;王國嚴重威脅中央集權主要是在漢景帝和漢武帝時期,D項錯誤。故選B7、C【解析】根據材料“光榮革命后”、“議會宣讀《權利法案》”等信息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光榮革命后,資產階級控制議會制定了《權利法案》,限制王權,確立議會至上的地位,故“你們”是指英國議會,C項正確。國王的權力接受議會的制約,而不是英國民眾,排除A。材料強調英國國王接受議會的要求,而不是英國貴族,排除B。材料強調英國國王接受議會的要求,而不是英國王室,排除D。點睛:抓住題眼在解題中的關鍵作用,所謂“題眼”,就是一道題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題的題眼是“光榮革命后”“我們衷心地接受你們向我們提出的議案,并保證以英國法律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根據對題眼的了解,結合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相關內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選項即可知道答案。8、A【解析】

材料“禁止借貸以人身為擔保”即“廢除了債務奴隸制,……申冤……申訴”說明平民可參與司法和行政事務。由此可知,梭倫改革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平民利益,推動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進程。A正確;協調債務者之間的關系不符合材料主旨,B排除;材料只顯示維護了平民利益,對貴族和平民的矛盾未涉及,C排除;雅典公民分為四個等級,他們的權利不平等,D排除。故選A。9、D【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是對程朱理學的瓦解,同時其中心范疇又是“潛藏著某種近代趨向的理學末端”,這反映了王陽明心學思想對理學的揚棄,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王陽明心學思想是對儒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并未動搖儒學的統治地位;B選項錯誤,王陽明的生活時代早于李贄,其并非繼承李贄思想;C選項錯誤,“知行合一”指的是認識事物的道理與踐行其事密不可分,材料并未體現。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10、A【解析】

李世民射殺太子,逼父退位,不符合封建禮制,違背了三綱五常,破壞了傳統的宗法制,①②③符合題意,A項正確;李世民發動宮廷政變,登基為帝的過程,與選官制無關,④不符合題意,與之組合的BCD三項錯誤。11、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日內瓦會議【詳解】根據材料內容“新中國成立之初”“美、英、法”“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可知這次會議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等國一起召開的國際性會議,結合所學知識為中國首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的日內瓦會議,這次會議主要討論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故A正確;B項內容為亞非會議的影響,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內容為新國成立初期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外交關系,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D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日內瓦會議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1954年2月18日,蘇、美、英、法四國外長在柏林會議達成協議,建議在日內瓦召開由中、蘇、美、英、法以及有關國家參加的會議,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12、D【解析】

根據“內閣只是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不能正式統率六部百司的底線,卻把內閣政治演繹得有聲有色”,結合所學可知,內閣是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但不能正式統率六部百司,張居正擔任內閣首輔時,內閣官員的權勢和地位雖然有所提高,但仍然服從于君權,故選D;內閣無決策權,排除A;內閣首輔不是宰相,排除B;內閣只是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權力受到制約,排除C。13、D【解析】

進口中國的棉花和棉紗價格呈下降趨勢,方便了大量棉花和棉紗進入中國,導致農民家庭棉手工業的衰落,沖擊了中國自然經濟,D項正確;棉花、棉紗進口價格的變動,不會導致各類產品與市場聯系加強,A項錯誤;從進口棉花和棉紗價格的變化不能得出當時進出口商品的結構情況,也不能說明洋棉、洋紗在市場中占主體地位,BC兩項錯誤。14、C【解析】

本題材料提到,《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并未在國內予以公布頒行,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咸豐帝頒發上諭,準允將《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印刷成冊,頒發各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清政府對條約體制從不接受到逐漸認同。因此選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排除。15、A【解析】

涉及社會安全和殺人、重傷的重大刑事案件不適用“親親可以相隱”的原則,說明古代司法重視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故選A;中國古代的治國理念主要是外儒內法,排除B;強調家庭倫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項題意無法體現,排除。故選A。16、C【解析】

根據圖片內容可知是著名的《漢代講經圖》,是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后在長安設立太學,講授儒家學說,實行大一統統治,故答案為C;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商周之際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周初期統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國方針,不符合題意,排除A;民貴君輕思想是戰國時期孟子的思想,不符合材料內容,B錯誤;D是道家思想,在漢武帝時已經不受推崇,排除。17、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春秋》、《史記》《前漢書》中對職業等級的記載變化,反映了漢代儒士地位的提高,B正確;重農抑商思想與儒學地位變化無直接關系,A錯誤;漢代儒學成為統治思想,故C說法錯誤;D與材料無關。18、B【解析】

依據“中國國恥,二十一條?!岢珖?,經濟絕交,雪恥妙法,……同胞蘇醒,錢勿外拋,抵制外貨,立志堅固”可知,由于列強侵略和《二十一條》的簽訂,激發了群眾抵制外貨、提倡國貨運動的興起,說明帝國主義侵略激發愛國熱情,故選B;依據材料“二十一條”可知,該歌詞出現在1915年,不是辛亥革命時期,排除A;材料只是體現河南地區抵制洋貨運動,不能得出抵制洋貨使用國貨已成共識,排除C;材料與民主共和觀念無關,排除D。19、D【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棉紗的大量進口加速了棉紡織業紡與織的分離,故D項正確。表格只反映出中國棉紗、棉布的進口狀況,缺少出口額,無法推斷中國是否處于貿易逆差地位,故A項錯誤;表格只反映出中國成為列強的商品市場,故B項錯誤;由表格中國棉紗、棉布的進口狀況無法推斷其對民族工業的影響,故C項錯誤。20、B【解析】

據材料可知,“身材豐偉”是形象方面的要求,“言詞辯正、書法遒美、文理優良”是文化方面的要求,以“四事”為選官優選標準,B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體現科舉制的選官,A項錯誤;官員勤勉的品質是排稍后的標準,C項錯誤;材料沒有強調儒家立德觀念的地位,D項錯誤。21、B【解析】試題分析:依據所學可知,重商主義是重視商業發展,不符合題意。“需要的是無拘無束的賽場馳騁”反映的是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凱恩斯主義強調國家干預經濟,福利國家制度是利用國家權力對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所以應選B。考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工業革命?自由主義經濟思想22、D【解析】

由材料內容可知歐洲人拿印度織布工的產品當做支付工具,到非洲購買奴隸,讓這些奴隸到美洲農場耕作,生產農業產品供應歐洲消費者使用,體現了世界市場在國際貿易推動下逐步形成,選項D正確;材料的主旨是歐洲棉紡貿易推動了整個全球不同地區之間的聯系,類似于連鎖反應,其落腳地也側重歐洲消費,而非資本原始積累,選項A排除;選項B與材料無關,排除;材料體現了歐洲人通過棉編織品貿易將亞洲、非洲、美洲和歐洲串成一張復雜的商業網,但沒有強調此商業網造成亞非拉國家和地區落后,排除C項。23、B【解析】

據材料“民國時期的一幅名為《恭祝民國萬萬歲》的漫畫”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作者對中華民國實行民主共和制的愿望,故B正確;漫畫體現的是作者的意圖,并不是部分大眾的思想,故A排除;材料漫畫并不能說明民國初年專制殘余影響根深蒂固,故C排除;漫畫也無法體現輿論對民國初年政策措施頗有微詞,故D排除。24、A【解析】

蘇聯工業品和農產品價格剪刀差越來越大,這說明農業在蘇聯工業化進程中做出了犧牲,選項A正確;1940年新經濟政策早已結束,排除B;蘇聯通過兩個五年計劃實現了工業化,選項C排除;此時衛國戰爭尚未開始,排除D。25、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賭徒試圖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題干信息可知,時間時在公元前三世紀末,換算成年代為公元前200年左右,據所學知識可知為戰國末年,統一中國的是秦國;再根據圖片信息可知是③,①燕國,②趙國,④楚國,故本題選C??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秦的統一26、D【解析】

圖片反映美國學生利用計算機學習,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故D符合題意;ABC時期計算機尚未發明,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27、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材料“社會革命其將不遠”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主要體現了民生主義。所以答案選D。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三民主義28、C【解析】

東北易幟是1928年,A錯誤;張學良沒有參加重慶談判,B錯誤;1936年面對蔣介石不抗日局面,張學良和楊虎城共同發動“西安事變”,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C正確;成立南京國民政府是蔣介石,D錯誤。29、D【解析】

根據題干“英國比起西歐大陸來,有一個優越的條件就是他的政治環境”結合所學可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為工業革命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環境,故D項正確;材料肯定了工業革命在英國爆發的必然性,排除A項;材料并未強調技術的積累對工業革命發生的影響,排除B項;材料未強調瓦特技術總結對工業革命爆發的重要影響,排除C項。故選D。30、A【解析】

根據材料“庶民的勝利”“應該到農村去,拿出當年俄羅斯青年在俄羅斯農村宣傳運動的精神,來做些開發農村的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李大釗意在倡導中國青年深入農村,對民眾進行思想啟蒙,喚醒民眾覺悟,讓民眾參與到中國革命的洪流中。故本題答案選A項。BD項不符合本題主旨,排除;中國效仿蘇俄革命道路是中心城市武裝起義,排除C項。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國家:中國、朝鮮。這兩個國家推行專制統治;不愿順應時代潮流,學習西方,而是抱殘守缺,固步自封;最后成為西方殖民侵略的對象(2)世界大勢:西學東漸是大勢所趨(西洋文明有征服世界的勢頭;東方國家應主動效仿,順應潮流)(3)中國、朝鮮:抱殘守缺不愿變革是不智之舉。日本的選擇:中國、朝鮮對日本無益,日本應脫亞入歐,學習西方進行改革。(若只寫日本可與歐洲列強一道,將中、朝作為殖民征服的對象。【解析】

(1)材料“當西洋文明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