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通史限時集訓14_第1頁
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通史限時集訓14_第2頁
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通史限時集訓14_第3頁
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通史限時集訓14_第4頁
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通史限時集訓1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通史限時集訓(十四)(時間:45分鐘分值:8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1948年4月,美國國會通過《1948年對外救濟法》,規定“馬歇爾安排”的金額應逐年審批,不確定4年的總金額,撥款53億美元作為頭15個月的援歐資金,但只是最大限額,并規定受援國須擔當某些詳細義務。據此可知,馬歇爾安排()A.依靠的是民間和私人資本B.有利于加強美國限制西歐C.美國和西歐處于同等地位D.國會負責該安排詳細實施B[材料“1948年4月,美國國會通過《1948年對外救濟法》”說明是國家行為而不是民間行為,故A項錯誤;依據材料“金額應逐年審批……并規定受援國須擔當某些詳細義務”,金額限制和擔當某些詳細義務有利于美國限制西歐的加強,故B項正確;材料“逐年審批……并規定受援國須擔當某些詳細義務”說明美國處于主導地位,故C項錯誤;材料“美國國會通過《1948年對外救濟法》”說明國會只是立法而不是詳細實施,故D項錯誤。]2.(2024·日照一模)20世紀50、60年頭,蘇聯一方面宣揚亞非拉獨立國家走“非資本主義道路”的理論,另一方面為新興國家供應經濟、軍事救濟。此舉旨在()A.擴大社會主義運動的影響B.排擠老牌殖民國家的勢力C.與美國的全球戰略相抗衡D.支持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C[此時處于美蘇爭霸時期,蘇聯救濟的目的是出于“冷戰”須要,擴大勢力范圍,故選C項;依據材料可知此舉旨在推廣蘇聯模式,與美國爭奪霸權,解除A項;此舉旨在排擠美國的勢力,解除B項;此舉客觀上支持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而不是主觀目的,解除D項。]3.下圖是20世紀60年頭初期的一幅漫畫,漫畫中,柜子上寫著“核斗爭”三個字,肯尼迪對赫魯曉夫說:“咱們給這玩意加把鎖吧!”該漫畫說明當時()A.世界冷戰格局正在形成B.美蘇尋求建立國際戰略平衡C.古巴導彈事務持續升級D.美蘇爭霸呈現蘇攻美守態勢B[由材料“肯尼迪對赫魯曉夫說:‘咱們給這玩意加把鎖吧’”可知美蘇實力均衡尋求建立戰略平衡,故選B項;1955年華約的成立標記兩極格局正式形成,解除A項;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結束,解除C項;20世紀70年頭美蘇爭霸呈現蘇攻美守態勢,解除D項。]4.(2024·德州一模)1969年,聯邦德國提出“新東方政策”,表示愿同蘇聯“相互諒解和信任”,“發展經濟和文化聯系”,并聲稱要同東歐對話。同時,又強調該政策不會減弱聯邦德國對北約擔當的義務。該政策()A.推動了歐洲局勢的緩和B.表明白蘇聯逐步加強對歐限制C.反映出兩極格局起先解體D.意味著德國外交擺脫了美國影響A[依據材料“表示愿同蘇聯‘相互諒解和信任’,‘發展經濟和文化聯系’,并聲稱要同東歐對話”可知聯邦德國主動和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搞好關系,有利于推動歐洲局勢的緩和,故選A項。]5.(2024·合肥一模)1976年8月,第五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通過了《經濟宣言》,其中單獨列出“目前的國際經濟形勢與發展中國家的前景”條款,特殊強調“貧困、饑餓、養分不良、被剝奪和沒有文化的危機在發展中的世界里始終存在,而且影響著更多的國家和人民”。據此可知,不結盟運動()A.有利于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B.促使不結盟國家經濟持續惡化C.完成了反對霸權主義的任務D.加速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A[依據題干中“《經濟宣言》……特殊強調‘貧困、饑餓、養分不良、被剝奪和沒有文化的危機在發展中的世界里始終存在,而且影響著更多的國家和人民’”可知,不結盟運動的主見有利于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6.(2024·濟南一模)近年來,新興經濟體起先擔當更多的國際責任,成為IMF增資的重要來源。出身工會領袖的巴西前總統盧拉就感慨,在過去20年里他在歷次抗議中大多會要求“IMF滾出去”,但“現在,(我的)財政部長說,我們將借錢給IMF”。這說明()A.世界多極化趨勢逐步加強B.南北經濟發展漸趨平衡C.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D.IMF面臨嚴峻資金逆境A[材料“新興經濟體起先擔當更多的國際責任,成為IMF增資的重要來源”和“我們將借錢給IMF”說明新興經濟體在國際中的作用加強,體現世界多極化趨勢,故選A項;發達國家照舊處于主導地位,解除B項;材料“國際責任”和“IMF”都說明不是區域集團,解除C項;材料“成為IMF增資的重要來源”不能說明IMF面臨嚴峻資金逆境,解除D項。]7.(2024·鹽城一模)1979年,撒切爾夫人出任英國首相后,推行以現代貨幣主義為中心的新經濟政策,詳細包括:掀起私有化浪潮、限制貨幣供應、削減福利開支等。這些政策()A.維護了凱恩斯主義 B.緩和了經濟“滯脹”C.加強了“福利制度” D.壯大了“學問經濟”B[20世紀70年頭,美國和西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滯脹”現象,各國馬上進行調整,適當削減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與材料“1979年,撒切爾夫人”“削減福利開支”等相符,故選B項;凱恩斯主義主見強化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與材料中“私有化浪潮、限制貨幣供應,削減福利開支”不符,解除A項;是削減而非加強福利開支,解除C項;“學問經濟”出現于20世紀90年頭,與材料中“1979年”不符,解除D項。]8.(2024·茂名二模)20世紀80年頭,在大城市探討所工作的蘇聯科研人員因為工作精彩享有聲譽,但對為地方消費品工業應用探討供應支持則很少感愛好,后來有學者說,他們只不過是“把他們發表的文章從窗戶扔出去”。該學者意在指責蘇聯()A.政治體制制約了科技進步B.科研人員日益增長的功利化傾向C.科學探討和工業生產脫節D.經濟改革偏離了社會主義道路C[材料“對為地方消費品工業應用探討供應支持則很少感愛好……‘把他們發表的文章從窗戶扔出去’”說明探討沒有深化一線,沒有與工業生產聯系,故選C項。]9.1971年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兌換黃金的義務,同時增加10%的進口稅。于是,各國與美國談判,最終以美元貶值10%及其他國家貨幣升值而告終。1973年美元再次貶值10%,至此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這表明()A.國際貿易體系陷入混亂B.美元丟失了國際貨幣地位C.美國實行通貨緊縮政策D.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受到沖擊D[依據材料“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兌換黃金的義務,至此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伴隨著歐共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受到沖擊,故選D項;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確立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解除A項;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后美元仍是國際上主要的支付手段,解除B項;美元貶值屬于通貨膨脹而不是緊縮,解除C項。]10.(2024·烏魯木齊二模)2024年1月25日,歐盟特殊峰會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及英歐將來關系宣言兩份文件。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表示,“沒有人因此感到興奮,但這證明白歐盟27個成員國團結一樣。”他在談到英歐關系時指出,英國與歐盟的談判唯恐不會一帆風順,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我們仍將是摯友。這表明()A.世界經濟全球化是個曲折的發展B.英國通過法律程序完成脫歐進程C.歐洲政治經濟一體化的曲折發展D.大國強權政治在主導著國際關系C[由材料可知英國脫歐影響了歐洲政治經濟一體化進程,歐洲一體化曲折發展,故選C項;材料強調的是經濟區域集團化而非經濟全球化,解除A項;“完成脫歐進程”不符合史實,解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經濟區域集團化而非大國強權政治,解除D項。]11.(2024·石家莊一模)二戰后,發達國家全球性資本過度積累,發展中國家勞動人民的支付實力明顯不足;同時發達國家利用壟斷地位限制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壓低初級產品的市場價格,提高工業制成品的市場價格。這反映了()A.發達國家對世界的限制力加強B.國際勞動分工基本格局形成C.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依舊存在D.發展中國家未實現民族獨立C[材料體現了以不合理分工為基礎的國際生產體系,以不等價交換為特征的國際貿易體系,以國際壟斷資本占據支配地位的國際金融體系,而這正是國際經濟舊秩序的主要內容,故選C項;發達國家對世界的限制力加強是表象,限制力加強的緣由在于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解除A項;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類第一次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勞動分工的基本格局,解除B項;二戰后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紛紛獨立,解除D項。]12.(2024·深圳二模)二戰后,美國推動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主導了世界經濟體系。2012年包括中國在內的金磚國家安排成立開發銀行,并稱其為“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替代機制方案”。這反映了()A.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多極化趨勢B.經濟全球化沖擊了美國經濟霸權C.區域經濟集團合作領域不斷拓寬D.新興國家主導了國際金融體系A[由材料內容可知,2012年金磚國家安排成立開發銀行,對美國主導的經濟體系造成沖擊,說明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多極化趨勢,故選A項;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發達國家主導的新一輪資本擴張,因而經濟全球化本身不會沖擊美國經濟霸權,解除B項;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非區域集團合作組織,解除C項;材料僅體現金磚國家安排成立的開發銀行對美國主導的經濟體系的沖擊,但并不是說金磚國家主導了國際金融體系,解除D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外交政策的制訂上,蘇聯缺乏平安感,相反,美國很有平安感。1945年后,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都須要平安保障,但是,他們對此的說明各不相同。1945年后,蘇聯仍是一個地區性強國,“平安”對其而言意味著它的邊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鄰國。而美國是一個全球性的經濟大國,“平安”對其而言則意味著一個金錢、貨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換的開放的世界。——摘編自[英]約翰·W.梅森《冷戰》材料二美國當代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明確指出:“冷戰”結束后,主導人類引發沖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經濟因素,而將是文化上的差異,是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文明與文化的差異必定導致分裂和沖突。“西方文化”同“非西方文化”之間的沖突將是“將來世界政治軸心”。不過,現實地緣政治表明:文明并不是一個有效的單位,國家仍舊是劃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戰”時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識形態的陣營為基本政治單位那樣。——摘編自方永剛、唐復全《大國逐鹿·新地緣政治》(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蘇美兩國具有不同平安感的緣由,并舉例說明蘇美兩國是如何維護其自身“平安”的。(15分)(2)分析材料二中亨廷頓觀點的實質。舉例說明“‘冷戰’時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識形態的陣營為基本政治單位”。(10分)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緣由,主要從經濟發展程度與綜合國力方面來分析,對蘇聯而言還存在著時常遭到歐洲其他國家的侵擾的歷史緣由。其次小問舉例,蘇聯方面,依據材料二中“邊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鄰國”并結合所學學問,可從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的成立、經互會的成立、《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等方面舉例;美國方面,依據材料二中“一個金錢、貨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換的開放的世界”并結合所學學問,可從馬歇爾安排、布雷頓森林體系、關貿總協定等方面來舉例。第(2)問,第一小問實質,依據材料三中“主導人類引發沖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經濟因素,而將是文化上的差異,是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西方文化’同‘非西方文化’之間的沖突將是‘將來世界政治軸心’”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亨廷頓事實上是在為美國找尋“冷戰”后的對手,領導西方對抗非西方,實質上是在為美國謀取霸權。其次小問舉例,可以以“冷戰”時期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交往為例,如中法建交、中美和中日關系正常化等。答案:(1)緣由:美蘇兩國經濟發展程度與綜合國力不同。蘇聯經濟發展程度相比美國較弱,且之前沙皇俄國時常遭到歐洲其他國家的侵擾。措施:蘇聯:1947年9月,蘇聯、波蘭等9國成立“情報局”;1949年1月,蘇聯與東歐國家成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1949年10月,蘇聯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50年2月,中蘇兩國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說明蘇聯通過與周邊鄰國主動改善關系來維護其自身的“平安”。美國:1947年6月,馬歇爾提出了對歐洲經濟救濟安排,以扶持和限制西歐國家;1945年成立由美國所限制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1947年23國簽署《關稅和貿易總協定》,建立起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貿易體系。(2)實質: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事實上是在為美國找尋“冷戰”后的對手,重新形成西方對抗非西方的戰略格局,實質上是在為美國謀取霸權。舉例:20世紀70年頭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為了遏制蘇聯,1972年尼克松訪華,發表《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關系起先正常化,打破了意識形態的陣營。14.(2024·佛山二模)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時間國際組織或機構總部或發起國1945年10月聯合國美國紐約1957年7月國際原子能機構奧地利維也納1960年9月石油輸出國組織奧地利維也納1970年10月自然橡膠生產國聯合會斯里蘭卡等亞洲國家1989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新加坡1993年11月歐盟比利時布魯塞爾1995年1月世界貿易組織瑞士日內瓦2001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中國北京2015年12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北京從以上材料中提取相互關聯的歷史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學問予以闡述。(要求寫明論題,歷史信息相互關聯,史論結合)(12分)解析:材料中“國際組織或機構”本質上是一種區域組織,從“總部或發起國”來看,其區域性越來越強,而這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種表現,以此為基礎可以得出結論:二戰結束以來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不斷發展,然后以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