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第一章檢測】江蘇省如皋中學顧紅年一、單項選擇題下圖為新中國人口自然變動圖,回答1~3題。1.1950-2000年間,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年份的數值約為A.33‰B.43‰C.27‰D.15‰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的年份是A.1960—1961年間B.1959—1960年間C.1957—1958年間D.1949—1950年間3.根據圖上曲線延伸的變化,未來10-20年內將會出現A.人口總量穩定B.人口老齡化加速C.人口自然增長率約在17‰左右D.人口總量逐漸減少讀2006年年末廣東、廣西、新疆、湖南四省區的人口資料,完成4~6題。省(區)廣東廣西新疆湖南出生率11.78‰14。44‰15.79‰11。90‰死亡率4.49‰6。10‰5.03‰6.75‰0—14歲20.5%22.64%23。5%18.70%15—64歲72。1%68。21%70%72。03%65歲及以上人口7.4%9.15%6。55%9。27%4.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省區是A.廣西B.廣東C.新疆D.湖南5.廣東省65歲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較小的原因是A.文化水平高B.自然條件好C.遷入人口多D.經濟水平高6.目前,廣東省的城市人口比重已達63%,大量的農村人口涌進城市,主要從事的是A.制造業B.金融業C.建筑業D.第一產業下圖是我國人口增長示意圖,回答7~8題。7.1965~1995年我國人口增長類型屬于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8.7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A.經濟持續的高速增長B.持續、穩定的人口政策C.全球不斷變暖的影響D.自然災害不斷增多我國某校高三(2)班學生進行家族人數統計,結果是:我輩269人,父輩524人,祖輩106人。圖8中的點表示不同階段人口增長狀況。據此回答9~10題。9.關于我輩和祖輩出生時期該地區人口再生產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我輩出生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B.祖輩出生時期人口出生率較低C.我輩出生時期人口死亡率較高D.父輩出生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下降10.關于該校所在地區人口增長或人口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A.目前該地區的人口增長狀況處于階段ⅢB.該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經歷了Ⅳ—Ⅲ—Ⅱ—Ⅰ的過程C.目前該地區青壯年勞動力明顯不足D.目前該地區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根據我國某省人口數據統計表,回答11~12題。年份總人口(萬)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家庭人口規模(人)19533767。294。4914.784.1919644452。213.7114.834。0919826052.115.5515。823.9119906705.686.7921。243.6620007438。078.7641.493.2311.從上面表格中可以看出,該省 A.最近十年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有所反彈B.距離老齡化社會尚有較大距離C.最近十年城市化速度明顯加快 D.最近十年人口的增幅達歷史最大值12.導致上題中觀念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觀念發生變化,離婚率呈上升趨勢B.醫療衛生事業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C.人均CDP堵長快,人口合理容量小D.經濟發展快,供人口增長所需的消費資料增多1991年,中國科學院發表了《中國土地生產能力及人口承載力研究》報告.該報告認為,我國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是7億左右,最多人口數量應控制在16億左右。據此完成下題。13.報告中所指的“7億左右”人口數值,其含義是指我國的A.人口合理容量B.環境承載力C.維持最低生活消費水平的人口數量D.環境所能供養的人口極限14.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數據是某島國環境與人口信息最多能供養的人口數量45萬最適宜的人口數量25萬2006年實際供養的人口數量30萬預測2010年供養的人口數量35萬A.25萬B.30萬C.35萬D.45萬讀下圖(2000年我國各省級行政區人口遷移量圖),判斷15~16題。15.2000年我國人口遷移的最主要流向是A從中部地區遷向沿海地區B.從中部地區遷向西部地區C.從西北內陸遷向沿海地區D.從東北內陸遷向沿海地區16.促使人口遷入M地區的最主要拉力是A.自然條件優越B.西部大開發政策C.社會經濟發達D.環境污染小讀“1949年以來我國國內人口遷移的主要流向圖”,回答17~18題.17.從圖中可以看出,1949年至今一直是人口遷入區或遷出區的有:A.云南省B.北京市C.廣東省D.山東省18.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后,我國人口遷移與流動的敘述正確的是:A.自發性人口遷移的規模小B.向西部地區遷移與流動的規模大C.務工與經商成為人口遷移與流動的主要動因D.受國家人口政策有組織遷移發展的影響,人口遷移流量增大由于持續出現的低出生率、當地居民外遷等原因,與中國接壤的俄國遠東地區很多地方人口數量急劇下降。而這些地區的人口空當很快就被中國北方地區的剩余勞動力以移民的方式補充,但中國人大量赴俄謀生卻又引起當地政府不滿.回答下列19~20題.19.中國人大量快速地赴俄謀生的原因有那些A.支援俄羅斯的經濟建設B.獲得較高的經濟收入C.國家政策的影響D.開發西伯利亞豐富的礦產資源20.為何中國人大量快速地赴俄謀生卻又引起當地政府的不滿A.他們認為中國人素質低B.中國人會大量掠奪他們的財富C.會對他們的就業產生沖擊D.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家的安全人口遷移受許多因素影響,有些來自遷出地,有些來自遷入地,還有些是中間障礙因素.讀“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圖”,完成21~23題。21.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吸引大量民工遷入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⑥22.近年來,伊拉克居民大量外遷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④D.⑤23.導致美國老年人口從東北部向西部、南部遷移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④D.⑥下圖為“社會發展不同時期的人口遷移規模示意圖”,①為城市間人口遷移、②為城鄉間人口遷移、③為開拓式人口遷移(與土地擴張相伴的人口遷移)。讀圖回答24—25題.24.人口遷移類型與其主要成因的正確組合是A.①——耕地面積的變化B.②——經濟全球化C.②——城鄉經濟差異D.③——城市環境污染日益嚴重25.目前發達國家人口遷移規模特征處于A.甲時期B.乙時期C.丙時期D.丁時期讀下表,完成26~28題。表:某年四城市人口變化資料(單位:萬人)城市年初人口年凈遷入人口年末人口①251。9526.90②214.2125.21③250.8525。90④18—2。2115.9726.該年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按由低到高的排列順序,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27.如果四城市所在區域的總人口均為100萬,城市化進程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8.關于城市④人口遷移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A.必然導致人口老齡化B.有利于該城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C.必然加劇該城的環境污染D.可以緩解該城用地緊張的狀況 讀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變化圖(圖左)和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圖(圖右),回答29~30題。29.目前該省人口增長的特點是()A.總量呈下降態勢B.總量仍呈增長態勢C.總量呈零增長態勢D.增長模式沒有變化30.按聯合國標準,如一地區≥60歲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10%或≥65歲人口達7%,則可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該省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在()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間C.2000~2004年之間D.2004年以后二、判斷題31.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少、自然環境脆弱是我國的基本國情。32.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33.同一區域的環境人口容量小于人口合理容量.34.我國當前民工流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條件差異很大。35.18世紀初歐洲進入現代型人口增長階段。36.中國人口遷移方向主要由南方遷往北方。37.江蘇省省內的人口遷移方向主要由蘇中、蘇北遷往蘇南.38.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因素。39.二戰前后,歐洲由人口的遷出區變成了人口的遷入區.40.世界文化中,對人口增長影響較大的生活習慣.三、綜合題41.讀圖,A、B兩國的人口金字塔圖,回答:(1)兒童占有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__國;如該國人口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20年后,該國面臨的困難問題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2)B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屬于_______型,若干年后該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_______,(3)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已接近________。42.云貴高原位于我國西南地區,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勢高差大,地貌形態奇特,盆地(壩子)面積小,水熱及煤、鐵和有色金屬資源豐富,民族多,分布廣。材料一2005年云貴高原地區人均GDP為6619元(全國為15033元/人)。材料二G省地處云貴高原,下圖和下表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關情況。下圖、下表中的相關系數大于(或小于)零,則表明地理要素之間為正(或負)相關關系,其絕對值越大,表明相關性越顯著.a省農業人口密度與地形坡度和土地開墾率的相關系數表坡度范圍<13°13°~17°17°~21°>21°地形坡度—0.17—0.73-0.66—0.24土地開墾率0.540。760。780.44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4)題。(1)根據上圖,在m之間的地域,人口密度與海拔增加呈明顯正相關關系。在圖中所示的5個海拔區間中,與人口密度負相關最明顯的是m的區間。(2)根據表中可知,G省農業人口密度與地形坡度呈顯著負相關的兩個坡度范圍是和,在這兩個坡度區間內,水土流失最為嚴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填正確項字母)。A.土地開墾過度B.環境(植被)遭受破壞C.降水豐富D.修建梯田E.地形崎嶇(3)考慮自然因素的影響,如果建設同等級的高速公路,單位里程造價最低的地區是(填正確項字母)。A.云貴高原B.珠江三角洲C。華北平原D.山東丘陵(4)分析云貴高原經濟發展的優、劣勢及其對策.43.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將人類社會劃分為四個發展階段,下圖是“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人口增長的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ABAB(1)A處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A。農業革命為人類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同時從事農業生產也需要更多的勞動力B。醫療技術水平提高C。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的主題,各國政治獨立,民族經濟迅速發展D。全球氣候變暖,更適合人類的生存(2)在原始文明時代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是;在人類發展的四個階段中,地球上環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時代是。(3)在圖中B位置,發達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加快,原因是促進了城市化,在城市化的加速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有。(至少答2點)(4)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四個階段中,人地矛盾最為激化的階段是_________時代.(5)環境文明時代人地關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請列舉兩例日常生活中符合環境文明時代人地關系要求的行為。例一:;例二:.44.下表是我國古代南北方人口分布狀況表,讀表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西漢時人口較多的是方,主要原因是。如下表:南方北方朝代人口(戶)占全國人口數比例(%)人口(戶)占全國人口數比例(%)西漢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2)我國歷史上的人口遷移主要由__________平原向_______方的________流域和_______流域擴散。(3)簡要分析造成以上遷移的原因。(4)比較我國古代的人口遷移和20世紀80年代后的人口遷移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作用?【第一章檢測】一、單項選擇題1-5ABBDC5—10ACBAD11—15DDAAA16-20BDCBD21—25CDACD26—30ABDBB二、判斷題31、√32、╳33、╳34、╳35、╳36、╳37、√38、√39、√40、╳三、綜合題41。(1)A就業困難人均資源減少影響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社會安定(任寫兩點即可得分)(2)現代人口老齡化勞動力或兵源不足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