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
第十冊數學第一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一、方程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
方程的關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實
際問題,會列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經歷將
現實問題抽象成式與方程的過程,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經驗,
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和符號感。
3、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
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進一步
樹立學好數學自信心,產生對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方程的含義,會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難點:把握等式的性質,理解等式兩邊同時進行乘法或除法運
算時必須考慮特殊的數字0。注意驗證。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安排:
8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二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二、確定位置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
第幾行的規定;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
體的位置。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學生經歷用數對描述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位置到,逐步掌握
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豐富對現實空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進一
步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經驗,感受數對與生
活實際的聯系,拓寬知識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占.
理解數對的含義,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難點:
用數對實際情境中的物體位置到用數對描述方格圖上點的位置
的抽象過程。
四、教學安排:
3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三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三、倍數和公因數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通過具體的操作和交流活動,認識公倍數與最小公倍
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會求10以內兩個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
方法和100以內兩個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2、使學生經歷探索和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的經
驗,進一步培養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簡單的數學
思想方法,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
的意識,體會學習而探索活動的樂趣,增強對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占?
會求10以內兩個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和100以內兩個兩
個數的最大公因數C
難點:掌握求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四、教學安排:
6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四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四、認識分數
二、教學要求:
總次數,并解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有序列舉
和思考是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之一,進一步培養發現和概括規律的
能力,初步形成回顧與反思探索規律過程的意識。
3、使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努力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
困難,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占、、、.?
使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有序列舉思考等
解決問題的策略,感受規律的發展過程。
難點:是把圖形分別沿兩個方向平移,根據這兩個方向平移的
次數推算被該圖形覆蓋的總次數。
四、教學安排:
2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六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六、分數的基本性質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探索中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掌握約分和通分的方法,
能正確進行約分和通分,會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
2、使學生經歷分數基本性質以及約分、通分、分數大小比較方
法的探索過程,進一步發展數感,培養觀察、比較、抽象、概括以
及合情推理的能力c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
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培養主動學習和
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使學生探索中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掌握約分和通分的方法。
難點:
熟練、正確地進行約分和通分,分數的大小比較
四、教學安排:
9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七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七、統計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的過程,了解復式折
線統計圖的作用和特點,能讀懂常見的復式折線統計圖,
2、使學生發展統計觀念,培養統計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進一步感受統計
方法對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價值,增強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
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的過程,能讀懂常見的
復式折線統計圖,并根據要求把復式折線統計圖補畫完整。
難點:能對復式折線統計圖所表達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和
簡單的判斷、推理C
四、教學安排:
2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八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八、分數加法而減法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聯系已有的分數以及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知識,探
索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簡單的分母
分數加、減法。
2、使學生聯系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
律和減法的運算性質,同樣適用于分數加、減法,并能應用運算律
或運算性質進行一些分數加、減法的簡便運算。
3、使學生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4、使學生在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方
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體會數學知
識的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發展分析、比較和簡單的推理
能力。
5、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過程的探索性,
獲得成功的樂趣和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使學生經過探索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能正確、
熟練地進行計算。
難點:
能運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安排:
5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九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九、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倒過來推想”的
策略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問題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從而有
效地解決問題。
2、使學生在對自己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倒
過來推想”的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展分析、
綜合和簡單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
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倒過來推想”的策
略尋求解決問題。
難點:
在合作交流中探索“倒過來推想”策略合理解題步驟。
四、教學安排:
5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十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十、圓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觀察、畫圖、測量和實驗等活動中感受并發現圓的
有關特征,知道什么是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能用圓規畫指定大
小的圓;會應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或解決一些簡單的
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歷操作、猜想、測量、計算、驗證、討論和歸納等
數學活動的過程,理解圓周率的含義,熟記圓周率的近似值,掌握
圓的周長和面積公式,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體會等積
變形、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增強空間觀念,感受數學文化,發展
數學思考。
4、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
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認識圓的特征,會畫指定大小的圓,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并
能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
圓的周長及面積公式的推導。
四、教學安排:
10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十一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十一、整理與復習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方程意義的理解,會用等式的性質解形
如_±a=b、a_二b和=b的簡單方程,能正確理解簡單實際問題中
數量間的相等關系,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
數的含義,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
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以及100以內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3、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能正確
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能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根據分數
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通分,會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能正確并
熟練地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能用合理的方法計算簡單
的加減混合運算式題,能應用上述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體情境中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
法;能在方格圖上用數對表示點的位置,能根據給出的數對找到相
應的點。
5、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并掌握圓的特征,會正確計算圓的周長與
面積,并能解決一些與圓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6、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作用,能根據收
集、整理的數據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加以
解決。
7、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和方法
的內在聯系,能綜合應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象,
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進一步發展數感、空間觀念和統計觀念,提高
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8、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評價和反思自己在本
學期的整體學習情況,體驗與同學交流和學習成功的樂趣,感受數
學的意義和價值,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三、教學安排:
5課時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2
一、學情分析
這學期繼續接任五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在之前的學習中,學
生們已經養成了一定良好學習習慣,能讀懂短篇故事,五(4)班學
生兩極分化較嚴重,必須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調整,因材施教,共
同取得進步。
二、教材分析
五年級下冊學生用書Let'slearn部分的詞匯仍然是圍繞話題
歸類出現的。這樣有利于學生記憶和開展話題的討論。與五年級上
冊相同,本冊Let'slearn中的大部分詞匯要求學生做到聽、說、
讀、寫四會掌握(即加粗的單詞)。用來鞏固復習詞匯的活動主要
是結對和小組活動,以及Let'sfindut等啟發學生主動思考的'
活動。
五年級下冊學生用書的Let'str也是一項brainstr式的活動,
這一點與五年級上冊相同。另外,在這一部分基本上都安排了一個
任務型活動,需要學生通過問答、思考或討論來完成。
Let'stai部分依舊是一個濃縮了的情景會話,目標句型突出。
為給學生提供靈活運用語言的機會,這一部分提供了可供替換的內
容。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學生必須的音樂技能,尤其
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的潛力。更要使一
部分學生轉變思想(認為學習音樂無用,認為音樂課是副課),切
切實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二、學生狀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62名,其中男生31人,女生31人。
通過幾天的教學,我對本班學生的學習狀況有了更深的了解。
本屆五年級學生,經過四年的音樂教學,已具備了必須的音樂基礎
知識。如:樂理、識譜、視唱等。演唱的技巧和聲音都日趨完整。
并有必須的豎笛吹奏潛力。能夠自覺的聆聽音樂。整體素質不錯,
但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有待糾正。
其中對音樂這一學科缺乏興趣的學生有:鐘大勇、鐘硯菊、王
宏洋、鐘雅各、韓振、鄭文浩、吳艷輝、吳振雪等幾位同學。
其中對音樂學科的學習充滿興趣的有:呂兆亮、吳曉迪、鄭文
海、于江寧、鄭曉瑩、于曉、張璇、張昭華、秦龍嬌。
這些同學學習認真刻苦,對任何事情都感興趣,能歌善舞,各
方面表現都很用心,要鼓勵他們在學好書本知識的同時,將精力用
在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上,更快更廣的提高自己的樂理知識潛力。鼓
勵他們在自己進步的同時,也能對同學有所幫忙。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湘版教科書,沿襲了以往的以單元為單位的編寫風
格,嚴格遵循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學科為基點的
理念。加強了時間與創造,加強了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
樂的興趣貫穿與始終。教材中所選的歌曲或樂曲都能貼近學生生活,
具有童趣。
本冊教材共有12個單元,每個單元安排了1首歌曲進行表演,
另外2首作為聆聽曲。資料圍繞主題展開,而教材中的樂理知識,
如:6/8拍,裝飾音,升降記號等的認識和運用則要求滲透于教學
之中,讓學生領會知運用。
另外,本冊教材加強了合唱的訓練,要求教師在每節課中都能
滲透和訓練。教材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允許學生以自己獨
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獨立見解。教材的編寫思
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
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
始終。
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本冊教材資
料包括演唱、聽賞、演奏、聽賞與跟唱活動等資料。
四、教學目標:
1、思想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努力把教書育人提高到一個新階段,使學生成為:“四有”新人,
培養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的優秀品質。并通過各
種題材歌曲的學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賞,讓學生感受美的藝術
和高尚的情操,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合作精神、環境意識、心理
條件等,努力進取,為中國的明天奮發向上。
2、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
(1)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姿勢和呼吸方法來演唱歌曲;
(2)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練聲方法;
(3)初步欣賞一些小型的器樂曲,掌握音樂欣賞知識,并能培
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4)通過“拍拍敲敲”、“聽聽想想”、“唱一唱”等練習,
提高學生的樂感和節奏感;
(5)通過群眾舞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感受、體驗音樂的熱情和潛力的發展。
普通學校音樂欣賞教學應側重于通過優秀音樂作品幫忙兒童提
高感受、理解音樂的潛力;積累優秀的音樂作品,建立有質量有個
性的“寵愛曲庫”;享受參與的快樂和培養以音樂的探究熱情。這
樣,音樂欣賞與其他活動的主要分界線就在于:音樂欣賞活動不個
性注重表演、創作技能的發展而更側重于感受、體驗音樂的熱情和
潛力的發展。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演唱歌曲,歌曲表演,聽賞。
教學難點:感受各種拍子的特點,欣賞潛力,審美情操的培養。
六、主要措施:
1、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練習由。
2、注重學生的音樂綜合技能、技巧、知識訓煉,指導學生有感
情地歌唱。
3、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并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
唱不同的歌曲。
4、每節唱歌課給學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練習,教師正確處理、引
導。
5、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音樂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開拓
學生的視野,并了解一些音樂知識。
6、通過律動以及群眾舞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加
強學生的全面素質C
7、在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游課中滲透德
育,深化教育改革c
8、利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參與耳、眼感官,提高學
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生活,開拓音樂視野。
9、以素質教育為本,不斷提高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并落
實于教學,充分發揮音樂課益智、促體、輔德的功能。
10、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參與程
度納入考查范圍。
11、認真備課,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12、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多鼓勵,少批評。
13、鼓勵學生課外學習音樂。
14、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從視覺聽覺多方位感受音樂。五年級
下冊教學計劃4
為更好的搞好上學期的教學工作,鞏固和提高教學水平,遵照
義務教育新課標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本校本班實際,特制定本學
期語文教學計劃。
一、本學期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分別是:
第一組“走進西部”
第二組“永遠的童年”
第三組“語言的藝術”
第四組“他們讓我感動”
第五組“中國古典名著之旅”
第六組“走進信息世界”
第七組“作家筆下的人”
第八組“異域風情”。
除去第六組,全冊共有課文28篇,精讀和略讀各14篇。這七
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
展”四部分組成。在每組課文之后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
寫”的詞語,是由會寫的字組成的,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
的詞語,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一些課文的'后面還安排了資料
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共安排了五次“資料袋”和兩次“閱讀鏈接”。
二、本冊教材特點: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學習目標
為了較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整體性、階段性和連續性,實現總
體目標和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本冊的各項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進行
有機的滲透,對于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在教材中作了比較具體
的安排。
(二)教材內容在豐富人文內涵、拓寬題材體裁方面,繼續作
出努力;在發揮語文教科書育人功能方面,進一步加強
(三)專題設置更加靈活,編排形式在繼承中又有發展
(四)導學和練習系統地設計,更好地發揮導學、導練的功能
(五)順應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口語交際?習作”的類型發
生一定的變化
(六)在“綜合性學習”中,指導學生設計和開展語文學習活
動,引導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提高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
三、本期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200個生字,會寫150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提高默度速度,在默
讀中思考。
3、通過課文中,發現語言表達的特點。體會觀察細致和表達生
動,體會用詞的準確,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
4、通過課文的學習,體驗、感受文章描繪的場景、形象、意境、
故事,并在閱讀、感受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5、在口語交際中,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交流的欲望,
常設特定的情境,在雙向互動中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良好的
語言習慣。
6、在習作教學中,指導學生打開思路,選擇恰當的內容,講評
中通過激勵點評,并且姜連比輻射到閱讀課中,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7、綜合實踐中提高學生策劃、規劃自己的學習的能力,用多種
途徑、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
四、本班學情分析:
五年級一班學生智力一般,語文基礎知識掌握比較扎實,由于
課外閱讀量少,在閱讀理解能力上有所欠缺,習作能夠真實的、經
常性的記錄生活中的小事,但對于特定情境下、需要一定的背景資
料和廣發的生活積累的時候,不能更好的發揮。本學期,需要繼續
加大課外積累和課外閱讀。
五:時間安排:
本周共20周,實際上課16周。本冊共有8組內容,所以以
每組課文用兩周的時間進行。
詳細安排:
第1~2周:第一組“走進西部”
第3~4周:第二組“永遠的童年”
第5~6周:第三組“語言的藝術”
第7~8周:第四組“他們讓我感動”
第9~10周:放假、期中考試
第11~12周:第五組“中國古典名著之旅”
第13~14周:第六組“走進信息世界”
第15~16周:第七組“作家筆下的人”
第17~18周:第八組“異域風情”。
第19~20周:期末復習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5
一、基本情況
我班本學期共有學生43人,其中男同學23人,女同學20人。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我班大多數同學的學習興趣提高了,班級紀律
有了較大的改善,多數的學生有了較高的上進心,語文基礎知識有
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有少數同學學習積極性不高,沒有自覺學習的
習慣,留下了遺憾C希望通過本學期的努力,爭取把我班的語文教
學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二、教材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主要以專題組織單元,一共有八組,分別是:第一組走
進西部\,第二組永遠的童年\,第三組語言的藝術\,第四組他們讓
我感動\,第五組中國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組走進信息世界\,第七
組作家筆下的人\,第八組異域風情\。三、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部編本五年級下冊教材于20_年春期正式使用。全冊
教材課文主要由導語、課例、口語文際、習作和語文國地五大部分,
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全冊課本安排了8個單元。每
單元安排讀課文2-4篇,共23篇。除第三單元的綜合性學習:遨游
漢字王國未安排習作外,其余每單元均安排“習作”1篇,共7篇°
每單元安排“語文國地”1個,共6個。其中,第三單元是綜合性學
習單元,第五單元安排了一個“習作例文”,兩個單元都沒再安排語
文園地。第一單元為“童年往事”,安排了《古詩三首》、《祖
父的園子》、《月是故鄉明》、《梅花魂》等課文,主要讓學生
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第二單元為“古典名著之旅”,安排了
《草船借箭》、《景陽網》、《猴王出世》和《紅樓春趣》等課文,
本單元主要引導學生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第三單元為“綜合
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安排了《漢字真有趣》、《我愛你,漢字》
等閱讀材料,讓學生感受漢字的有趣,了解漢字文化。學習搜集資料
的基本方法。第四單元為“家國情懷”,安排了《古詩三首》、《軍
神》、《青山處處埋忠骨》和《清貧》等課文,本單元主要引導學生
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第五單元為“描寫人
物”,安排了《人物描寫一組》和《刷子李》等課文,本單元主要引
導學生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第六單元為“思維的火花”,安排
T《自相矛盾》、《田忌賽馬》、《跳水》等課文,本單元主要引導
學生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第七單元為“異域風
情”,安排了《威尼斯的小艇》、《牧場之國》、《金字塔》等課文,
本單元主要引導學生體會景物的靜態美和動美。第八單元為“幽
默和風趣”,安排了《楊氏之子》、《手指》和《童年的發現》等課
文,本單元主要引導學生感受課文風趣的語言。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學習目標。
1、在閱讀技能方面,繼續加強朗讀訓練,并注意訓練形式的多
樣化。2、在閱讀理解方面,重點是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思想
感情,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
3、在閱讀方法方面,教材在繼續加強精讀和略讀能力培養的同
時,還安排了有關瀏覽能力培養的內容。
4、口語交際方面,首先從口語交際的情感態度目標來看,提出
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其次,從匚語交際的習慣培養上,提
出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5、習作上,提出了明確的習作要求,內容要具體,感情要真實,
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寫常見的應用文。
(二)教材內容在豐富人文內涵、拓展題材體裁方面,繼續作出
努力,發揮語文教科書育人功能方面,進一步加強1、教材內容富
有時代性和人文內涵。
2、增加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
進一步加強語文教科書的育人功能。3、拓寬課文的文體和語體。
(三)專題設置更加靈活,編排形式在繼承中又有發展
1、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上來確定專題,角度更加靈活。2、
教材編排在繼承中發展。
(四)導學和練習系統地設計,更好地發揮導學、導練的功能
1、凸現語文學習的重點,將導思、導學和導練貫穿于每組教材
的始終。
2、課后練習緊扣文本,引導學生在理解內容和學習表達的結合
上,學有所得。
3、在單元之后的回顧?拓展'中,設交流平臺'欄目,引導學生
自主交流本組語文學習的收獲,發現一些讀寫的基本方法,逐漸養
成不斷反思的學習習慣。
(五)順應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口語交際?習作'的類型發生一定
的變化(六)在綜合性學習\中,指導學生設計和開展語文學習活動,
引導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提高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四、教學要求
(一)識字與寫字教學
本冊識字200個,學生已具備了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教學時,
準備放手讓學生獨立識字,并且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快速瀏覽,
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的意思;本冊寫字150個,教學時,就難寫的
字、易混淆的字作重點指導,對于出現的新詞語要布置抄寫,及時
聽寫檢測。(二)閱讀教學
1、繼續加強閱讀基本功的訓練。
(1)朗讀不僅要求學生做到正確、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教
學時,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
要通過自主的入境
入情的.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讀有要求,讀有層
次,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悟情傳情,培養語感。
(2)默讀教學時,為學生留有充裕的默讀時間,并揭示相應的方
法,引導學生按照要求認真思考,默讀后要檢查學習效果,不能匆
匆忙忙,流于形式02、發現語言規律,學習表達方法。
(1)通過課后的思考練習題,引導學生理解內容,領會表達方法。
(2)在課文中發現語言表達的特點。如:體會觀察細致和表達生
動、體會用詞的準確、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體會表達的豐富內涵、
體會怎樣把內容寫具體、寄情于物的方法等;
(3)在交流平臺'中總結某些規律性的東西。
3、把握每個單元豐富的人文內涵,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
標落到實處。教學中要做到:
(1)體驗文本與修改化感悟的關系。(2)把握內涵與語言文字訓
練的關系。
4、要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設計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過程與
方法策略。(1)文言文,要初步感知古漢語的形式,結合注釋,了
解每句話的意思,還要了解少量文言詞語的意思。五年級下冊教學
計戈46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各項要求,提高學生的
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
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由于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的進一步發展,體驗、
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也進一步增強,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應
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增加音樂表現與音樂創造活動以
及動手搜集資料的份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
學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八單元,即第一單元“春景;第二單元“飛翔的
夢”;第三單元“歡樂的村寨”;第四單元“你好!大自然”;第五單
元“京韻”;第六單元“百花園”。第七單元“愛滿人間”.第八單
元“花鼓樂”
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了解
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本學期教學
內容包括唱歌、欣賞、歌表演、集體舞、活動等。
四、學期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風俗。
(2)、通過學習歌曲與欣賞,理解歌曲或樂曲所包含的小知識。
(3)、認識和了解音樂家貝多芬、比才及其音樂作品。
(4)、了解歌劇以及歌劇音樂的作用。
(5)、了解曲藝以及曲藝音樂的特點及作用。
(6)、認識樂器柳琴、琵琶、噴吶,并了解其音色特點。
2、能力目標:
(1)、學生能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圓潤的
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進行歌唱。
(2)、通過學習,使學生會自制打擊樂器并為歌曲伴奏。
(3)、通過音樂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表現音樂、創
造音樂的能力,以及合作進取的精神,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3、情意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
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
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4、質量目標: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
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能夠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進行簡單
的音樂創造。通過學習,掌握相關的文化知識,提高人文素養。
五、教材重點淮點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時,注意演唱歌曲的準確性,并
選擇正確的演唱方式表現音樂。要適度而不夸張。
2、通過唱歌、欣賞、創編等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綜合的.
音樂表現力。
3、通過音樂活動的創造性、豐富多樣性。學生自身體驗,培養
學生舞蹈的創編能力。
教學重點
1、繼續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繼續引導學生勇于參與各項音樂實踐,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
音樂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合作能力。
3、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互相學習的能力。
六、措施
1、利用課堂時間提供學生練習、自我表現的機會,激發學生興
趣。
2、針對學生實情,進行教授的同時,注意個別學生的潛在因素,
發揮學生特長,以個別帶動整體,提高總體水平。
3、根據學生興趣特長,組織班級興趣小組。及時總結、反思,
以促進教學。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
活動。
4、采用多種教學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
而保證學生音樂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5、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因材施教,課堂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
會。
6、根據學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
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數
21.練習聲音,介紹本冊內容
2.《小鳥小鳥》2
31.《春到沂河》
2.欣賞:《致春天》2
41.聆聽《打起手鼓唱起歌》,
《北京喜訊到邊寨》
2.演唱《迷人的火塘》2
51.演唱《小白船》
2.聆聽《飛翔的女武神》2
61.聆聽《飛越彩虹》
2.演唱:《真善美的小世界》2
71.演唱《田野在召喚》
2,欣賞《溪邊景色》2
81.演唱《鈴兒響叮當》
2.欣賞《鈴兒響叮當的變遷》2
9放假
101.聆聽《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
2.演唱《我是中國人》2
111.演唱《京調》
2.聆聽《京調》2
121.演唱《菜花》
2.欣賞《花之歌》2
131.聆聽《對花》
2.演唱《編花籃》2
141.演唱《愛的人間》
2.聆聽《愛的奉獻》2
151.演唱《地球是個美麗的圓》
2.聆聽《大愛無疆》2
161.聆聽《花鼓樂》
2.演唱《鳳陽花鼓》2
171.聆聽《鬧花燈》
2.《小小鯉魚掛紅腮》2
18復習
考試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7
一、教材概況
本冊教材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勞動課教學大綱》的
精神,又結合我省的實際情況編寫。本冊教材為二期課改后實行的
新教材,以社會生活為主要內容,編排了一些看看、說說、做做的
內容。尤其強調實踐性,要求學生都要親自動手實踐,以提高動手
能力。本冊教材內容主要有:1、茶杯套2、奇妙的針法組合3、小
錢包4、植樹5、可愛的小陶童6、哈哈照相機7、常春藤桿插育苗
法8、校服上的小標記9、養雞10、肉餅蒸蛋11、制作休閑躺椅模
型12、點亮金箍棒13、制作噴水動力車14、制作獨輪手推車模型
15、洗衣機的使用16、能歌善舞的傣族姑娘。這些內容與學生生活
密切相關,而且,教師還應根據實際適當補充校本教材,以提高學
生對勞動技術課的興趣,提高動手能力。
二、班級學生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的五年級(1)(2)(3)勞動技術課教學,學生數為
135人左右。(每班45人左右)由于去年我已經開始教勞動技術課,
知道學生對勞動技術課還是比較喜歡,他們喜歡動手,喜歡做實驗,
這對我來說有利于上好本學期的勞動技術課。所以,我有信心上好
五年級的勞動技術課。
三、教學要求
L教育學生初步懂得勞動創造社會財富、勞動光榮、勞動沒有
高低貴賤之分的道理;從小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
感情;遵守紀律、認真負責、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的勞動態度和勤勞
儉樸、愛護勞動工具、珍惜勞動成果等優良品質;初步樹立質量觀念
和環境保護意識。
2.使學生學習一些淺顯的勞動知識,學會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
步掌握自我服務勞動和一般的家務勞動的基本技能;能進行簡單的'
生產勞動。
3.通過勞動課的教學和實踐,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并注意培
養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和創造精神,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
發展。
四、教學措施
根據本學期五年級勞動技術課的要求、內容和班級學生實際,
我決定采取以下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熟悉教材,備好每一堂課,尤其做到親自動
手。凡要求學生會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會做,并在課堂
上認真做好演示,激發學生上勞動技術的興趣。
2.努力學習信息技術,摸索信息技術與勞動技術課整合的方法。
通過運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上課作好充分準備,按時進課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
35分鐘教學質量。
4.關心好差生,對動手能力差的學生做好個別輔導,提高這部
分學生的動手能力C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績記錄。
6.寫好教學反思,取得上勞動技術課經驗。五年級下冊教學計
劃8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兩級分化現象嚴重。學習的主動
性遠遠不夠。當然,班上也有很多積極向上的學生,也有很多思維
活躍、善于思考的學生。針對班級的實際情況,在下學期的數學教
學應重點采取以下措施:
1.幫助后進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加強課后輔導,對其作業
降低要求。
2.深入調查學生的作業要求,改進作業的布置及檢查方式,增
加趣味性、開放性、實踐性作業。
3.強化培養、訓練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把學習習慣的
好壞與期末數學成績的評價相結合。
4。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多開展一些數學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
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課堂“數學之星”的評選,嚴格要
求的同時鼓勵學生上進。
二、教學內容
圖形的變換,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
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和綜合應用等。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
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因數與倍數,在前面學習整數及其四
則運算的基礎上教學初等數論的一些基礎知識,包括因數和倍數的
意義,2、5、3的倍數的特征,質數和合數。教材在三年級上冊分
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分數的加法、減
法,結合約分教學最大公因數,結合通分教學最小公倍數。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圖形的變換、長方體和
正方體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
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認識圖形的軸對稱和旋轉
變換;探索并體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圖形之間的關系,及圖
形之間的轉化,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及表面積公式,探索某
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眾數和復式折線統計圖
的知識。在學習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基礎上,本冊教材教學眾數。平
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都是反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特征數。平均數
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比較穩定、可靠,但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
中位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可靠性比較差,但不受極端數據的影
響;眾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也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當一組數
據中個別數據變動較大時,適宜選擇眾數或中位數來表示這組數據
的集中趨勢。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
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
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體
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
受數學的魅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
數學綜合應用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
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
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
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
進行約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
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
公倍數。
3.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
簡單實際問題。
4.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
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
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方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
旋轉90。;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
紙上設計圖案。
7.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
并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
示數據的不同特征C
8.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
據。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
題的能力。
10.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
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
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
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
力。
四、教學重點
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
法和減法,統計。
五、教學中需要準備的教具和學具
1.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及模型
2.演示分數用的教具
3.其他教具教師還可以根據各部分教學內容的需要自己準備
或設計制作一些教具和學具。如教學體積時制備1m3、1dm3模型,
容納1L.100ml液體的量杯;教學因數與倍數時,可根據教科書
上的圖制成教具等,教師還可以根據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適用的教具。
六、課時安排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中的
“各學段課程內容參考教學時間一覽表“,實驗教材的編者為五年
級下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
課時大致安排如下,教師教學時可以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適當靈活掌
握。
一、圖形的變換(4課時)
二、因數與倍數(6課時)
1.因數和倍數2課時左右
2.2、5、3的倍數的特征...................3課時左右
3.質數和合數..............................1課時左右
三、長方體和正方體(12課時)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課時左右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2課時左右
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7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粉刷圍墻1課時
四、分數的意義和性質(20課時)
L分數的意義..............................4課時左右
2,真分數和假分數..........................3課時左右
3,分數的基本性質..........................2課時左右
4.約分...................................4課時左右
5.通分...................................4課時左右
6.分數與小數的互化........................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五、分數的加法和減法(7課時)
L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左右
2.異分母分數加、減法......................3課時左右
3.分數加減混合運算........................2課時左右
六、統計(3課時)
打電話.........................................1課時
七、數學廣角(2課時)
八、總復習(4課時)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9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的原則,緊緊圍繞構建“高效課
堂”這一主題,狠抓常規教學,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育科研,全
面推進素質教育,與時俱進,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
點,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自學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五年級34人。學生已學過三年多的英語,具備了一定的聽、說、
讀、寫英語的能力,但由于學生成績兩極分化嚴重,加之教材難度
偏大。因此,本學期應加大后進生轉化的力度,因材施教,分層教
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努力構建高效課
堂。
五年級下冊學生用書Let'slearn部分的詞匯仍然是圍繞話題
歸類出現的。這樣有利于學生記憶和開展話題的討論。與五年級上
冊相同,本冊Let'slea門)中的大部分詞匯要求學生做到聽、說、
讀、寫四會掌握(即加粗的單詞)。用來鞏固復習詞匯的活動主要
是結對和小組活動,以及Let'sfindout等啟發學生主動思考的活
動。
五年級下冊學生用書的階段復習密切圍繞各單元話題展開,將
所有需要復習的語言點融進有實際交際意義的活動之中,并增加了
考察綜合性閱讀理解能力的語篇,以增進對語言知識的積累。
三、教學內容目標
1、能聽、說、讀、寫69個短語和單詞以及14組句子和6個諺
語句子。(包括日常活動、季節、生日、電話用語、動物和野營等
幾個話題)。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并能讀懂簡短語篇。
2、能聽、說、認讀85個單詞。
3、能聽懂、會唱6首歌曲。
4、能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5、能了解6項簡單的語法知識。
四、教學重難點
1、學習一天中不同時間段學習和生活起居情況的表達,尤其是
學會使用頻度副詞談論日常生活;
2、問答最喜歡哪個季節并陳述原因;
3、學習12個月份的名稱、每個月的'主要活動和與序數詞有關
的日期表達法;
4、學習現在進行時,能夠簡單描述自己或他人正在做什么,詢
問他人正在做什么,詢問動物正在做什么并作答;
5、學習形容詞性和名詞性物主代詞的用法。
6、學習祈使句的用法。
五、具體措施
1.每天背誦課文中的對話。目的:要求學生聽讀背誦,培養語
感。
2.每天記5個生詞,2個常用句子或習語。實施:利用“互查
及教師抽查”及時檢查,保證效果并堅持下去。
(一)詞匯教學
教學要求:在交際中教學,為語言服務;貫穿語音教學,教會能
力;在任務活動中教學,強調運用;明確教學目標,靈活展開教學
1.創設多種途徑感知新的語言
(1)在趣味活動中感知新的語言
(2)在聽力活動中感知新的語言
(3)在師生交流中感知新的語言
(4)在TPR教學中欣賞并感知新的語言
2.理解語言,嘗試學說
(1)借助肢體語言,幫助學生理解
(2)借助圖片教具,幫助學生理解
(3)借助情景,幫助學生理解
3.從扶到放,梯狀學習語言
(1)巧設活動突破發音難點
(2)根據書上提供的情景替換操練
(3)小組合作,展示與評價
(4)設計任務型活動靈活運用語言
(二)閱讀部分教學:
1.學生閱讀對話,可以同桌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約5分
鐘)
2.教師解惑答疑、設計問題以考察理解程度,并引導學生完成
填充句子的練習。(約5-10分鐘)
3.學生全體參與任務型活動,實際運用所學語言。(約10-15
分鐘)
4.鞏固拓展。(約570分鐘)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靈活安排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案、
課件,注重閱讀和書寫能力的培養。
隨著社會對教師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研究的不斷深入,教師
專業人才的素質結構必將具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在教學課余,我計
劃不斷進取和自我更新,努力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為學生能持續接
受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而努力。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0
一、學情分析
這學期我班共有40名學生,其中男生23人,女生17人。經過
這一學期的共同學習,共同生活,我對學生們有了更深地了解。師
生關系比較融洽,我班學生總的來說集體榮譽感有,但還不是太強,
活動能力也不太好,班上大部分同學成績優秀,只有幾個不優秀現
象。不少同學在學習上好勝心強,樂于學習,勇于克服學習上的困
難,思維活躍,有較好的學習習慣,有較有成效的學習方法,但也
有個別同學或是學習方法不當,或是學習習慣較差,積年累月,致
使學習基礎薄弱。
這一些學生經過上個學期的學習,通過閱讀課文,能理解課文
的內容,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大部分的學生對于短文能靜下心
來認真細讀,對文中的詞句能有意識地深入的體會和理解,知道抓
住關鍵詞句感情其內涵。
有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欠培養,書寫馬虎,學習懶惰,態度
不端正,怕吃苦。有些學生很能干,但學習方法不夠科學。這些學
生的習作能力有待提高。從整體來說,這些學生動筆前的構思還不
夠,作文缺少創意C行文中,出現不具體、不生動,沒有個性的張
揚,公式化較嚴重,個別文章空洞無味。而學困生的習作語句不通、
不連貫,寫不出什么具體的內容。因此在這學期,我們應該積極尋
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習作上一個臺階,努力拓展孩
子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的習作求真、求實、求新。
二、教材簡析
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閱讀教材共26課,分為七個
主題單元,分別是“春光無限”、“科技之光”、“有志竟成”、
“世界各地”、“親情依依”、“八一壯歌”、“人與自然”。這
七個主題單元構成了一種文化的、開放的、整合的文本特質,有意
境,有韻味、有情趣,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心靈世界,有助于全面提
高學生的語文素養C
三、教學目的要求
(一)閱讀課要求
第一,讀書技能:在繼續抓好朗讀的基礎上,提高誦讀能力,
學會瀏覽,提高默讀速度。
第二,理解能力:理解詞語在語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其感情
色彩,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注意標點符
號的用法;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
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提高對記敘文、說明文、詩歌等不同體裁文
章的閱讀能力。
第三,積累拓展。繼續增加學生的有效積累,加強學生獨立自
主地進行課外閱讀的基礎能力。
(二)課堂閱讀訓練重點
1、提高默讀速度,學會瀏覽。
2、體會詞句的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
3、揣摩表達順序,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4、學會閱讀敘事性作品、詩歌和說明性文章。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詞語在語境中的恰當意義,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繼續增加學
生的有效積累,加強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課外閱讀的基礎能力。
難點:體會詞句的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揣摩表達順序,體會
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五、教法學法
(一)習慣培養
抓好學生默讀、查字典主動識字、專心聽講、積極發言和的培
養。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把良好習慣的培養落實到教學過程的
每個環節,落實到學生學習活動的各個方面。
(二)識字教學
在識字教學中,注意采用多種手段,隨時鞏固已有成果。還要
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漢語拼音、筆畫、筆順、基本字、偏旁等知識
和初步分析漢字結構的能力,積極引導,堅持訓練,不斷激發學生
主動識字的積極性,使他們逐步形成自學生字的能力和習慣。一定
要在課堂上安排適量時間指導學生完成課本上的描紅及臨寫,以確
保寫字教學的效率C
(三)閱讀教學
在閱讀的教學中,以讀為本,“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
閱讀教學最根本的任務是教學生學會讀書。我們要想方設法引
導、幫助學生實實在在地讀好課文,讓學生在自己讀懂課文的過程
中,去理解內容,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發展語言,從而不斷提高
語文水平。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
要指導全班學生都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連貫,有時還要有感情地讀。
在教學時,恰當安排好“讀、講、練”的關系。
(四)習作練習
習作中,按“長線、短線結合,習作、練筆結合”的方法,適
時安排“小練筆”c讓學生模仿課文句式、段式、立意、寫法等,
進行局部仿寫練習,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重視閱讀與習作的有機
結合,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系,打好學生習作起步階段的
基礎。
(五)綜合練習
練習的內容包含字詞句練習、成語和古今詩文的朗讀背誦、口
語交際等。在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的原則,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以同
桌、小組、全班交流的方式,集合眾人智慧,思考并解決問題。在
教學中,要承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地進行分層教學。讓學生充分
發揮自己的個性和長處,彌補不足。
六、教學措施
1、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按課時提出教學目的要求,突出重難點,
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
式、討論式教學,課堂上學生多讀多講,教師盡量少講精講。
2、扎實進行語言訓練,著重進行段的訓練一一讀懂一段話,寫
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匯
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
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
3、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系。要讓學生通過新聞記者學表達,從讀
中學寫。用好例文,讓學生從中學到寫作的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
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和運用,要根據課文特點,選擇學法指
導的時機,有的宜在學習課文中,如幾種連句成段的方法,有的可
在學完課后總結,如理解重點詞語讀懂句子,讓學生多運用這種方
法練習,在實踐中達到熟練的程度。
5、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加強培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對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9
一、學術條件分析
五(2)班有32名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的,語文基
礎知識和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大部分學生基礎扎實,有一定的聽、
說、讀、背能力,課外閱讀少,作文水平差。
從學習態度和習慣來看,部分優秀學生學習積極主動,具有自
我激勵能力強、主動提問的優勢,在課堂上有良好的自控能力;部
分初三學生上課能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但沒有主動探索知識
的意識;此外,一些“學困生”由于各種原因缺乏學習熱情,懶惰、
貪玩,導致學習成績差。
從心理素質方面看,部分學生心理素質較好,敢于競爭,進步
精神較強;也有一些同學不敢大膽表達自己,有困難不敢提問,遇
到困難缺乏毅力;另外,有些學生貪玩好動,自制力差。
本學期,針對本班存在的問題,我們將在教學工作中加大和拓
寬教學改革,認真貫徹課程標準,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
面健康發展。
二、教材分析
這本教材繼續分為八組,即:第一組“走進西方”,第二組
“永恒的童年”,第三組“語言的藝術”,第四組“他們感動了
我”,第五組“中國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組“走進信息世界”,
第七組“作家筆下的人”,第八組。
本教材還安排了兩個綜合學習。第一次是在“語言的藝術”組,
以課文學習為主,安排了一些語文練習活動,叫做“小綜合”。第
二次是在《走進信息世界》第六組。編者突破了以文本為主體的教
材結構,把它變成了圍繞主題、任務驅動、貫穿活動的編排形式,
稱為“大綜合”。
除第六組外,全卷共28篇課文,其中精讀14篇,略讀14篇。
這七組教材分別由“緒論”、“課例”、“口語交流與練習”、
“復習與發展”四個部分組成。在每組文本后建立一個“單詞庫”。
其中“讀、寫、寫”三個字由會寫的字組成,要求會讀會寫;“讀
記”這幾個字只需要背,不需要寫。有些課文后面有資料袋或閱讀
鏈接。全卷安排了五個“資料袋”和兩個“閱讀鏈接”。
全卷還有8篇文選,附2個詞匯表。詞匯表(1)是要求知道的
200個單詞。至此,完成小學理解3000個常用詞。詞匯表(2)是
要求寫的150個單詞,到目前為止累計寫容量是2300。
三、教學要求:
1、鞏固漢語拼音,閱讀,借助拼音學習普通話,學習141個單
詞。他們可以正確確認所學的復音詞,識別相似詞,讀寫約310個
詞,其中一些可以使用。
2、繼續學習寫鋼筆字,要求正確,整齊,整齊。書法寫作需要
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
3、能夠正確、流利、感性地閱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能理
解句子中的意思。理解段落之間的關系,理解作者是如何安排材料
的。正文的主要內容可以通過合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幾個問題來概括。
能夠按要求預習課文,養成預習的習慣。
4、能夠有條理、有重點地觀察周圍的事物,養成細心觀察的習
慣。學會根據事物的發展順序和幾個方面來安排材料和提綱作文。
能夠寫出條理清晰、內容具體的簡單敘事。學會寫信。寫記敘文和
應用文,要求語句通順,標點符號常用。
5、把演講和廣播聽到合適的程度,把握主要內容。能夠分辨別
人的話和句子的對錯。能抓住主要內容,重復一件事。討論問題時,
可以大膽發表意見,說清楚,說話有禮貌。
6、初步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熱愛祖國,立志報效祖國;懂
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痛恨剝削制度,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
初步培養愛人民、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珍梏時間,努力工作的品德
初步形成。
四、教學措施
1、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自覺接受知識,
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喜悅。
2、閱讀教學非常重視學生的個人閱讀感受,提高他們品味語言
情感的能力;注重討論交流,提高合作探究學習能力。
3、注意閱讀指導。引導學生入境,充分了解文本的情感因素。
采用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奠定基礎。
4、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注意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入境時進行
口語交際。
5、繼續大力開展課外閱讀,加強積累。注意在課外讀物中積累
好的單詞和句子,豐富自己的語言,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
文素養。
6、改進評價方法,注重情境評價。建立學生成長記錄包和學生
成長檔案。
7、利用多媒體教學,制作符合課文的彩色課件,讓教材更直觀
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樂于學習,享受學習。并充分發揮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BIM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AED急救知識培訓課件
- 西游記知識競賽100題
- 企業并購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張掖市甘州區南關校2024-2025學年初三4月適應性測試一模化學試題含解析
- 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CAD與BM》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經濟學院《西牙語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中醫藥大學《民用建筑施工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海省2025屆初三9月月考試題含答案
- 株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工程地質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胖東來服務管理手冊
- 課間文明主題班會通用課件
- 語文新課標背景下單元整體教學:六下第4單元大單元設計
- 離婚協議書模板(通用版)下載
- 冀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分數乘分數》課件
- 施工隊長培訓課件
- 駕照體檢表完整版本
- 醫療健康商場商業計劃書
- 外賣員火災防范與應急教程
- 小學標準作文稿紙模板
- +專題4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及文化交流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