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0篇)_第1頁
小學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0篇)_第2頁
小學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0篇)_第3頁
小學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0篇)_第4頁
小學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0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小學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0篇)四年級音樂教案篇一

【教學內容】

唱《堆雪人》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感受歌曲所表現的明朗和歡樂的情緒。

2、指導學生在合唱時低聲區保持氣息和聲音的高位置,并做到聲部的和諧與統一。

3、將旋律模仿的手法,運用在學生旋律創作練習中。

4、在新穎的教學環境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難點】

1、一個降號調歌曲的視唱與合唱。

2、學生對新歌能進行創造性的綜合表演。

【教學過程】

一、學生隨音樂聲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新歌曲調復習,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用口風琴輔助練習。

1、一個降號調的音階練習。

2、從三度音程練習入手練唱合唱部份(一)。

3、從尋找曲調異同點入手練唱合唱部份(二)。

4、練唱新歌曲調。

5、口風琴合奏練習。

三、新歌歌詞教學

1、揭示課題,啟發學生對冬日環境的豐富想象或聯想。

2、新歌范唱(采用多媒體演示)。

3、學生學唱新歌。

引導學生根據歌詞內容,以不同的情感、力度分別唱好新歌的齊唱及合唱部分。

四、小結:

對本課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總結,肯定學生主動學習及積極創新的精神。

四年級音樂教案篇二

教材分析:

《小螺號》由著名的詞曲作家付林創作于80年代,歌曲一經演唱就以獨特的風格、鮮明的音樂形象傳唱開來,受到人們的喜愛。

歌曲為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第一樂段四個樂句,每個樂句四個小節,每個樂句的前兩個小節都運用了XXX︳XXXX的節奏,歡快、活潑,獨具特色。第二樂段同第一樂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節奏舒展,由四個樂句組成,節奏型相同,每個樂句的最后一個音延長了三拍半,仿佛在模仿悠長的螺號聲,也好似在我們的面前展現出了寬闊、蔚藍的大海,使我們的心情豁然開朗。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完全再現。最后在歡快的情緒中結束。

在演唱方面,要引導學生分辨兩個樂段的不同情緒。第一樂段用歡快、彈跳的聲音演唱,訓練學生均勻的呼吸和清晰的吐字。第二樂段的氣息要長,并能夠保持,以免在唱長音的時候,音準容易發生向低偏離的現象。做到在問題中解決問題,起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小螺號》。

2、引導學生通過對音樂要素的感知,感受和體驗音樂的情緒,聯想音樂所表達的意境,運用多種手段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

3、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能力。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用歡快跳躍的聲音正確有感情地演唱《小螺號》。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為歌曲配以伴唱與輪唱的表現方式,初步培養合唱的基本技能技巧。

教具:錄音機、歌篇、小螺號、打擊樂器、素材磁帶、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播放《小螺號》伴奏音樂,學生踏著音樂的節奏進教室,然后教師帶領學生隨音樂做律動。

2、師生歌唱問好。

[設計理念]音樂教學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通過音樂律動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引導學生用肢體語言感受音樂情緒的變化。

(二)創設情景音樂模仿

1、播放海浪聲錄音師問:你聽到了哪些聲音?(海浪聲、海鷗叫聲、螺號聲),師:聽到這些聲音使你聯想到了什么地方?(出示掛圖)

2、你能模仿這些聲音嗎?指名分別模仿

A指導學生模仿螺號聲(加入適當的動作模仿)鼓勵求異思維,出示曲譜指導視唱后再模仿。

B指導學生用動作、聲音模仿海浪,可以分組進行,師模仿后出示曲譜指導視唱,啟發學生用什么方式表現海浪的此起彼伏(用輪唱的形式)

[設計理念]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教師應有機地整合教學內容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這一環節我首先用音效創設情境,將學生引入海天一色的美麗意境,繼而啟發學生分別模仿螺號、海浪、海風、海鷗的聲音,激發了學生參與音樂模仿和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并在模仿中培養了學生基本的輪唱技能,實現了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

(三)音樂游戲感受音樂

1、師用拍手的方式為這段音樂伴奏(第一遍)學生模仿(第二遍)

2、隨著音樂做游戲。規則:和老師一起隨音樂節奏踏步并且每樂句變換一次方向,注意每樂句老師的動作變化,請你來模仿。然后數數共有幾樂句?感受樂曲的速度。

[設計理念]重視音樂實踐活動,在生動形象的活動中使學生充分感知音樂要素(速度、情緒、樂句),為歌曲的表現奠定基礎。

(四)感受音樂新歌教學

1、師導言:今天老師又給大家帶來一首和大海有關的歌曲《小螺號》

2、初聽引導學生用動作感受幾拍子?

3、復聽學生隨之哼唱,指導學生通過律動表演來感受歌曲情緒的變化?并告訴學生歌曲有三個部分,有兩個部分是一樣的,你能聽出來嗎?

4、再聽問:按照什么順序演唱?DC反復記號的應用,介紹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ABA

5、教唱歌曲采用聽唱法,指導學生音準節奏及清晰的咬字吐字,能用歡快跳躍的聲音演唱及反復記號的使用

6、歌曲處理啟發學生第一樂段用歡快、彈跳的聲音演唱,第二樂段氣息要長,并能夠保持,有感情地演唱。

7、男生唱,女生加入拍手伴奏,男女生再對換。

[設計理念]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之中。因此,這個環節我引導學生每一遍都帶著不同的問題去感受歌曲,增強音樂感知力,尤其是在歌曲學習中啟發學生運用動作表演來感受并體現歌曲情緒的變化,增強了審美體驗和音樂表現力。

(五)表現音樂合唱訓練

1、師為A段配以伴唱,引導學生用聽唱法學習。

2、隨范唱磁帶師帶領學生演唱A段的伴唱。

3、啟發學生討論B段應該用怎樣的演唱形式能表現出海水此起彼伏的情景和滿懷期盼的美好心情。(輪唱或其它的方式)并指導演唱。

4、指導學生用動作、聲音形象地表現出海邊的場景,啟發學生還可以模仿海邊的哪些聲聲音?(如海鷗的叫聲、海風的聲音等)并能用合唱、表演的方式表現歌曲《小螺號》。

[設計理念]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師生互動,以審美為核心,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新課標》中指出要加強合唱教學,培養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的能力,合唱教學可以從輪唱開始,逐步過渡到多聲部合唱。因此,這一環節在完成歌曲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啟發他們運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更好地表現歌曲的音樂情緒。師生共同以聲音模擬、動作表演、豐富的演唱形式,體驗并表現美好的音樂意境,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對音樂藝術的熱愛之情。

(六)小結

生活中處處有音樂,希望同學們在音樂的世界里感受到。

四年級音樂教案篇三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快樂的潑水節》。

教學目標: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樂的潑水節》。

2、初步了解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并產生進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對音樂的親近感。

3、學會幾個傣族的舞蹈動作,隨音樂表演。

教學過程:

1、導入:(播放潑水節的錄像片段)

師:我們今天將學唱的歌曲就是表現傣族人民潑水節情景的。

2、學唱歌曲《快樂的潑水節》

(1)教師范唱或播放范唱帶,使學生對歌曲的內容、情緒、音調、節奏、速度有所了解。

隨范唱的錄音學唱歌詞。注意區分“X.XXX”“XXX.X”這兩種不同的節奏和第二段歌詞“人人都像只∣小水鳥∣”節奏的正確。難點是結束句中“哎羅”兩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句,可用指揮手勢予以提示。

(2)引導學生分析樂譜,哪兩個樂句節奏完全一,音調也大多相同,兩處不同的音調你能唱準嗎。

(3)學唱第一、二樂句的歌譜,可結合運用聽唱法。

(4)隨伴奏帶再學唱幾遍歌詞。

(5)介紹傣族樂器鑼與象腳鼓的斗爭,部分學生可用大鑼和鈴鼓模仿其音響。

3、學生幾個傣族舞蹈動作,隨音樂自由表演。

傣族人民與其他少數民族一樣,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動作很有特點,也不難學,請同學們跟著老師學跳幾個傣族舞蹈的動作。

4、最后在邊唱邊舞蹈中結束全課。

教學反思:

學生對本課有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唱歌時感情投入,歌聲整齊,音樂活動積極參與。

四年級音樂教案篇四

教材分析:

歌曲《大雁湖》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曲調優美抒情、悠揚動聽,富于歌唱性,曲中通過對大雁湖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人們熱愛家鄉的真切情感,歌曲為2/4拍、四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曲調中切分節奏運用,使音樂富有動感。特別是第二樂句襯詞“啊哈嗬”的運用更增添了歌曲濃郁的地方風格,表達了人們對家鄉發自內心的贊美之情。第三樂句采用第一樂句換頭合尾的手法,曲中的上下八度大跳把蒙古族人民的粗獷豪放的性格刻畫得栩栩如生,抒發了人們對家鄉無比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蒙古風土人情及民歌音調風格,激發我們對家鄉的贊美與熱愛。

2、學會簡單的蒙古動作,并有感情地演唱《大雁湖》。

3、將歌曲中的切分音,八度準確的掌握。

教學重點:

1、并啟發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1、對“啊哈嗬”節奏的準確把握。

2、切分音、八度大跳的準確把握。

教學用具:

課件、鋼琴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們看!他是一位少數民族的小朋友,我們可以從他的服飾中知道他是一位蒙古小朋友,她呀,要邀請我們到她的家鄉去做客,一起去感受蒙古的美!現在我們就和這位小朋友一起到她的家鄉蒙古去感受那里的山山水水吧!(播放伴奏音樂和圖片)

二、教節奏和旋律ⅰ26ⅰ55.︱56ⅰ

大家覺得這些景色美不美?美!剛才我們所看到的這些景色是蒙古的一個景區:大雁湖,它呀!就座落在唐古拉山附近,那里的草肥水美,棲息著很多很多的珍禽異鳥,大雁湖也在那里安家落戶,那里山美、水美、那里的人民熱情好客,看到了這么美的景色,老師呀,也想來贊美贊美那里的風光,你聽!念“大雁湖好風光啊哈嗬”!同學們請你們也來試試看吧,先有節奏的念準歌詞,再唱出旋律!(注意重拍的掌握)老師覺得我們用語言贊美還不夠,能不能用我們的歌聲來表達表達呢!

三、新課教學

1、初聽音樂

提問:你們真棒,能懂得贊美之情!現在我們就跟隨音樂到《大雁湖》去看看那里的美景,請你來聽聽這首歌曲帶給你的感受是怎么樣的?它的情緒是怎樣的?(優美、抒情)

2、教師范唱

提問:這么優美、抒情的歌曲,老師也想把它唱唱,你們歡迎嗎?(歡迎),那你們在聽的過程中想想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歌中又講述了哪些景物呢?(中速、景:大雁湖、烏蘭泉物:珍禽異鳥、天鵝)

3、朗讀歌詞

這么美的景色,我們一定要好好的感受感受,那現在我們有感情的來念一遍歌詞,去感受感受大雁湖的那份美吧!(有節奏的朗讀、要抑揚頓挫)

4、哼唱旋律:

朗讀了一遍歌詞,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了大雁湖真的好美啊!我們就把這種美的聲音帶入到旋律中來唱唱,我們用“LU”來哼唱,重點指導切分音和難點處,再完整哼唱一遍,用自豪的語氣唱

5、聆聽音樂

你們的表現真不錯!讓我們再次聆聽音樂,在聽的時候我們可以跟著音樂來對口型,也可以隨音樂搖動身體!

6、師生合作唱歌詞

同學們,老師真的迫不及待的想聽聽你們的歌聲了,現在請你們跟著老師的琴一起來唱唱歌曲!(同學們完整唱一遍,指導1、3句要注意強拍的掌握,2、4句注意難點句和四拍唱到底)師唱13句,生唱24句,再指導,再反過來

7、師生齊唱

下面我們一起來把歌曲唱的更加動聽點,那就要注意一句和一句之間要換好氣,你聽聽老師是怎么換的,你們來試試!唱好八度的地方、換氣

8、教師再范唱一次

現在你們再來聽老師唱一遍歌曲,可以隨著音樂感受歌曲的優美、抒情。

9、完整演唱要求舒展、連貫

10.學習蒙古動作

蒙古族人民不僅會唱歌而且還擅長于跳舞,那現在你們跟老師一起來學學蒙古動作吧!

(1)一組唱一組做動作,反之再來一遍

(2)集體演唱歌曲

四.欣賞視頻《大雁湖》

下面老師要給你們欣賞一首不同音樂風格的大雁湖,請你認真的體驗歌曲中那份大草原的寬廣,優美,跌宕起伏的感覺(從速度、力度、情緒上去感受)

五、:

今天我們要謝謝這位小朋友帶我們去參觀了那么美麗的蒙古,也一起學習了蒙古族民歌《大雁湖》,感受到了它的音樂優美、抒情、跌宕起伏的特點,知道了大雁湖那里的景色非常的優美,特別吸引我們,如果大家以后有機會的話可以去那里走走看看,領略那里的風景,去欣賞那里的文化,今天我們的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四年級音樂教案篇五

第1課歌唱祖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教學目標:

1、了解《國歌》、《歌唱祖國》創作的背景以及詞曲作家,知道生活中運用《國歌》的場合以及相關禮節,在歌唱與聆聽活動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通過游戲初步感受“上行”音階。

教學設想:

1、通過聽老師講述關于“國歌”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的情感世界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為下面《國歌》學習奠定基礎和情感的鋪墊。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熱愛國旗、國歌的真摯感情。

2、在游戲中初步感受“上行”音階,使學生更容易了解旋律上行的知識。教學程序與策略:

一、組織教學

在《國旗國旗真美麗》音樂中進教室。

談話導入:每一個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國旗,而且都很美麗。今天老師就要考考大家對我們國家的國旗國歌了解多少?

1、中國的國旗是什么?中國的國歌是什么?

2、誰能告訴老師在什么樣的場合中會升國旗、奏響《國歌》呢?學生自由發言,暢所欲言。

二、感受“上行”音階。

導入:同學們真聰明,對于我們來說,國旗和國歌代表了整個國家的人民,國旗和國歌是我們身份的象征。現在老師就獎勵你們做一個游戲。

1、戲規則: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個臺階,旁邊出示(5、1、3、5),教師按照順序先彈奏出每一個音的音高,要求學生按照音高把這些音填到臺階上。

2、邊唱邊用手勢感受音高行進方向。

3、教師小結“上行音階”

三、聆聽銅管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師:很好!那在剛才大家提到的《國歌》中也有這種“上行”的音階,老師請你們找找是哪些句子?

學生聽完后回答。

1、學生唱唱“起來、起來、起來”這句話的歌譜。

2、想一想:為什么作曲家在這里一定要運用上行手法?

3、老師用漸強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時力度有什么變化?出示漸強記號

4、并唱一唱上行句“起來、起來、起來”直接感受歌曲意境。教師小結作曲意圖。

5、師:那你們知道國歌的是誰嗎?誰作詞?誰作曲?

6、你們唱過人民音樂家聶耳的歌曲嗎?請舉例并唱幾句。

四、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1、教師根據學生了解的情況以講故事的方式簡單介紹《國歌》創作的時代背景。

師:《義勇軍進行曲》的創作背景:此歌作于1935年,是影片《風云兒女》主題歌。聶耳在譜曲前,也因受敵人迫害即將離國,在去日本前寫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譜完成寄回。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即產生巨大影響。在中國人民爭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爭中起過巨大的鼓舞作用。

2、聆聽國歌的其他三種形式:獨唱、齊唱、劉翔在領獎臺上的版本(在線觀看)

師:好,同學生了解了國歌的背景,下面我們來聽聽不同版本的國歌,并談談當國歌響起時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觀看、暢所欲言。

五、小結

師:今天,我們每一位同學再次體會到《國歌》是祖國的象征,是民族的心聲。“起來!起來!”,這呼聲不僅是前輩昨天戰斗的號角,也是今天我們每個同學身負重任走向未來、建設祖國的進軍號。讓我們歌唱祖國,祝福祖國吧。

在《歌唱祖國》的歌曲中結束。

四年級音樂教案篇六

1、歌曲《我們一起來唱歌》

2、律動《請你跟我這樣做》

教學目標:

1、能用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流,樂于參加《請你跟我這樣做》的律動。體驗音樂課所帶來的歡樂。

2、學生基本能隨著老師的琴聲自然地唱歌,能夠和大家整齊地演唱《我們一起來唱歌》,較整齊地開始和結束。

3、在即興填唱歌詞等活動中,學生能大膽自信地作自我介紹。

教學重點:

在音樂聲中讓兒童手拉手成為好朋友,讓兒童和老師手拉手成為好朋友,更讓兒童和“大家”成為好朋友。

教學難點:

鼓勵學生大膽自信地表現;引導學生熹愛音樂、喜歡音樂課,培養良好的演唱、聽賞音樂的習慣。

課前準備:

鋼琴、打擊樂器、節奏卡片等。

課時:

一課時

教案內容:

一、情境導入:

1、小朋友們,我們已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誰來說說一年級的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2、一年級的小學生要結識許多新朋友,學許多本領。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認識一位新朋友——音樂娃娃。

(教師可準備一個音樂娃娃的頭飾;也可戴一只白手套,在上面貼一個音樂娃娃,將娃娃的嘴做成可活動的,配上錄音,會使音樂娃娃惟妙惟肖)。

3、(播放錄音)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音樂娃娃,今天我來擔任小向導,帶你們去參觀美麗的音樂教室和奇妙的音樂王國。

4、帶領學生參觀鋼琴、打擊樂器等,讓學生嘗試敲敲、玩玩。聽聽好聽的音樂和歌曲

片段。

二、學習歌曲:

1、隨著音樂的節奏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我們一起來唱歌》的旋律。

2、小朋友在音樂聲中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

×××︱×××︱×××︱×××︱

(按節奏說名字)我們一起來唱歌。

3、六人一組,用接龍的方法說、唱。

4、用聽唱法學唱歌曲。(注意提示學生用優美動聽的聲音唱,切忌喊唱。)

(1)在空白處填詞,師生分別作自我介紹。

老師:王老師

小朋友:李小明或周萍

(2)在以上基礎上教師可以增加創編的難度:

老師:你來唱,我來和,我是你的好朋友。

小朋友:你唱一,我唱二,我們一起來跳舞。

(3)完整演唱。

三、音樂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1、跟著音樂音樂走一走。

安排學生和著音樂走一走。為了避免枯燥單調,鼓勵學生每人創造一種走步的姿勢(例如:用腳尖走、用腳跟走、大跨步走、

小貓走、小兔跳等)在教室里自由行走。

音樂停止,立即停止動作,同時身體保持在停止瞬間的姿勢,變成“靜態造型”。音樂再進行時,繼續行走。

聽到音樂出現重音時,立即原地旋轉一下,換一個方向后繼續行走。

2、隨著音樂,走進走出教師,要求有精神,腳步要踩在拍點上。

提示:

★行走時的腳步要輕,不要跺腳。手和腳的動作要協調、流暢、優美。

★音樂的停止和再開始可選擇在樂句的結尾處。待熟練后可停在任何地方。

★音樂的重音可選擇在樂句結尾的空拍處。

四、課堂小結

五、結束下課

新人教版小學四年級音樂教案篇七

教學內容:演唱歌曲《月亮姐姐快下來》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小組視唱、視奏歌譜的競賽作為導人,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視唱、視奏能力。

二、新課教學。

1、從聆聽歌曲范唱,辨別歌曲的演唱形式導入。

2、歌譜學習:

(1)采用分組自學、個別自學或集體視唱的方法,學習齊唱部分的歌譜。先練習不帶連音線、沒有切分音的譜子,然后再練習帶切分音的歌譜。

(2)找出歌曲中出現的切分音,并說說切分音在歌曲中起到什么作用。

(3)用豎笛或口風琴吹奏齊唱部分歌譜。可采用小組接龍或師生接龍的形式進行,這一環節既能把器樂學習與歌唱學習有機結合,又為下面的輪唱練習打基礎、作鋪墊。

(4)集體視唱或吹奏齊唱部分兩遍,第二遍演唱(演奏)時,教師間隔一小節加入進來,與學生形成輪唱(輪奏)的效果。

(5)練習后請學生說出歌曲的演唱形式,此時還可以與學生重溫以前學過的輪唱歌曲,如:《兩只老虎》《美麗的黃昏》《嘹亮歌聲》等。

3、歌詞學唱:

(1)按節奏、輕聲高位臵朗讀歌詞。可通過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幫助學生在朗讀歌詞時,尋找頭聲發聲方法。高位臵的朗讀,有利于歌唱的優美、和諧。

(2)學唱歌詞。歌曲的意境優美,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歌詞意境,要求聲音唱得連貫、抒情,要把與月亮姐姐的對話唱得深情,把邀請月亮姐姐快下來的迫切心情表達出來,并注意節奏的準確。

4、輪唱練習:

(1)把學生分成兩組,借助豎笛或口風琴的伴奏進行輪唱。要求學生關注兩個聲部的聲音和諧、均衡。

(2)教師可引導學生在每一小句的第一拍加上重音演唱,突出三拍子的韻律,在隨后的一小節處理為漸弱,使兩個聲部此起彼伏,好似與月亮姐姐的對話。

5、樂器伴奏。分組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比一比哪個小組表演得更好。活動中既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又注意引導學生恰當地表現歌曲意境。

三、全課總結。

抽生談收獲,演唱歌曲。

四年級音樂教案篇八

教學內容:《小孩世界》

教學重點:能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難點:音樂符號D.C的學習

教學過程:

一、師:我們前幾節課,通過欣賞演唱等形式,看到了我們美好的童年生活,同時也看到了山區兒童以及外過兒童的快樂的童年生活。童年是每一個人一生當中最美最無憂無慮的階段,那個時候我們純真,我們快樂,我們的天永遠是五顏六色的,就連我們這些已經工作的人都想重回童年,做一個小孩,因為春天永遠會伴隨著我們,我們可以自由自在的飛翔。就連作曲家們也無不羨慕你們,于是,創作了一首優秀的兒童歌曲《小孩世界》

二、新授

初聽歌曲:歌曲中都講了些什么?

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再聽:輕聲哼唱旋律

再聽:輕聲u哼唱旋律

音樂符號的認識:

在歌曲中有幾個音樂符號?(反復記號)(結束句)

還有一個音樂符號你從沒有學過但是,也在歌曲中出現了,你能找到嗎?D.C--反復記號,教師講解它是如何進行反復的。

學唱:教師范唱第一樂段

教師彈琴,學生輕聲試唱第一樂段。

教師指導演唱,注意附點音符的唱法。以及切分節奏的演唱。隨錄音學唱第二樂段,感受歌曲的愉快情緒。

打擊樂器選擇為歌曲配樂。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這首好聽的兒童歌曲,你們學的很快。這里有幾個節奏

出示節奏譜:

xx|xx|xx|xx||(雙響筒)

x-|x-|x-|x-||(撞鐘、鈴鼓)

學生選擇適合歌曲的打擊樂器。

隨錄音進行單一試奏。

大家單打都很不錯之后,全體一起為歌曲伴奏。

三、今天我們一起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小孩世界》伴奏,大家打多非常好。為歌曲增色不少,使這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更加豐富了,更加能夠體現我們的童年生活是讓人向往讓人難忘的,希望我們同樣擁有快樂的童年,永遠有一顆純真的童心。

四年級音樂教案篇九

教學內容:

1.欣賞民樂合奏《江南好》

2.了解與江南相關的音樂和文化藝術作品。

教學目標:

1.感受民樂合奏《江南好》優美而又歡快的情緒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樂曲結構。

3.知識拓展,了解與江南相關的音樂和文化藝術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都去過哪些地方?(生:北京、沈陽、成都……)今天我們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我有一個問題要問一問大家,你們對江南有什么了解?(生:在我國的南方、有水鄉之稱)

2.師:首先我們來看地圖,誰能介紹一下江南的地理位置?(生:江南的地理位置:人們習慣上把長江以南稱為南方,一說到“江南水鄉”,又以江、浙一帶最為典型,這里江河縱橫、水網密布,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

3.師:你知道江南的歷史么?(生:江南的歷史:在七千多年前,這里就有人類居住繁衍,創造了良渚和河母渡文化,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遺物、遺址。進入文明社會以后,逐漸成為中國最富裕的地區,南北朝時江南地區就是“一郡豐收,可供數郡使用”,宋代時更有“蘇湖熟,天下足”之彥。宋王朝的南遷,使這里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

4.師:大家還知道哪些關于江南的風情?(生:江南的特產:江南的物產豐富,風味小吃多,著名的有太湖“三白”,陽澄湖的大閘蟹,蓮藕,雞頭米,菱角,橘子,枇杷,栗子,白果,糕團。)(生:江南的文化藝術:江南文化傳承吳越文化的風采,保有楚文化的余韻,歷代文學藝術繁榮發達,學術著述宏富綿延,學者、文學家、藝術家代出不窮,詩歌、繪畫等風格明秀綺麗,自成流派)

二、欣賞:

1.師:現在,就讓我們隨著悠揚的笛聲來到風景如畫的江南水鄉,感受一下音樂中描繪了江南怎樣的景色?

a)初聽《江南好》

b)師:聽完這首樂曲,你想說些什么?(生:小橋流水人家、煙雨蒙蒙、小舟搖曳、漁歌飄響、山清水秀……)

c)師:剛才我們欣賞的樂曲是《江南好》。這首樂曲,是根據江南絲竹八大名曲之一《歡樂歌》改編而成。旋律明快流暢,不僅描寫了江南優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純樸、豪放,他們載歌載舞表達對幸福生活的感受。我們再次來欣賞樂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請同學們思考樂曲分為幾部分?

d)復聽音樂(生:樂曲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優美、第二部分歡快)

2.分段復聽

a)師:同學們認真的感受第一部分音樂,說一說音樂把我們帶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樂器把我們帶到了江南?

b)生:潺潺的流水、幽靜的小巷……。

c)生:悠揚的笛聲把我們帶到了風景如畫的江南。

d)師:為什么你認為有潺潺的水聲、幽靜的小巷?

e)生:速度:中速、稍慢。情緒優美(教師進行評價)

f)師:欣賞完美麗的江南景色,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們的眼簾。

g)生:細聽第二段(師:下面這一段樂曲又表現了什么?)

h)生:水中的魚兒躍出水面、漁民在愉快的撒網捕魚、人們劃著小舟在水中采摘荷花、蓮蓬……(速度是快的、情緒是歡快的)

i)師:這一段音樂是如此的歡快。書上用三種顏色的小船把他們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請同學們看一看三種顏色的小船出現了幾次?我們為它們排排順序。

j)生:做練習(教師進行巡視,并且進行指導。)

3.完整欣賞樂曲《江南好》

師:聽完了樂曲我們已經

知道這首樂曲是由民樂合奏的。領奏樂器是竹笛,屬于民族吹管樂器(出示竹笛,讓學生觀察并說出:竹制、上端有吹孔有六個音孔、以及清脆明亮的音色。并由同學進行吹奏展示)

三、知識拓展

師:通過剛才的欣賞,我們已經知道江南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創作了許多藝術作品來贊美江南。同學們能夠說一說么?

1.詠江南課件展示詩詞兩首。

讀一讀:組織學生一起朗讀。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送人游吳》

──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

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

水巷小橋多。

分析詩詞內容:寫出了對江南的美好回憶,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秀麗風光。

引出下一個環節:

2.看江南

(1)小橋流水人家

[課件展示江南的風光,民居]

看一看:

選擇的照片是江南的橋,江南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河流等,突出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生動場景,從每張照片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導學生體會江南的美。

談一談:對江南建筑的感受。

(2)蘇州園林

[課件中穿插VcD,播放蘇州園林景色]

欣賞:

蘇州是中國著名的園林城,蘇州園林歷史之悠久,數量之多,造園藝術之高是首屈一指的。蘇州園林是濃縮的自然景觀,尋求反璞歸真,悠閑養性的氛圍,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山水花木,亭臺樓榭,粉墻黛瓦,栗柱灰磚構成了蘇州園林的基調。

說一說:身邊的園林景色。

3.唱江南

[課件穿插VcD,播放《太湖美》]

聽一聽:江南的曲調,江南風格的音樂。

4.舞江南

[課件穿插反映江南特色的舞蹈《蓮蓬娃娃》]

演一演:模仿舞蹈動作

5.畫江南

[課件展示描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