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 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 3年20考_第1頁
第16課 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 3年20考_第2頁
第16課 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 3年20考_第3頁
第16課 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 3年20考_第4頁
第16課 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 3年20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Loremipsumdolorsitamet過基礎教材必備知識精練過能力學科關鍵能力構建第16課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3年20考過基礎教材必備知識精練知識點1太平天國運動1.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寫道,“故自咸豐以前,將相要職,漢人從無居之者。及洪楊之難發也,(旗人)賽尚阿、琦善皆以大學士為欽差大臣,率八旗精兵以遠征,遷延失機,令敵坐大。至是,始知旗兵之不可用,而委任漢人之機,乃發于是矣”。這里梁啟超指出了(

)AA.太平天國加速地方督撫勢力崛起

B.太平天國運動分化統治階級C.統治危機推動了洋務運動的興起

D.太平天國運動促進了近代化【解析】依據所學,清朝設置總督和巡撫管理地方;題干中的“洪楊”指洪秀全和楊秀清,代指太平天國運動。依據材料,八旗精兵鎮壓太平軍時“遷延失機,令敵(太平天國)坐大”,即八旗精兵難以鎮壓農民起義,清政府被迫重用地方總督、巡撫鎮壓太平軍,由此助推了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官僚的崛起,A項正確。“分化”說法錯誤,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洋務運動,C項錯誤;清朝統治階級內部的勢力變化不屬于近代化內容,排除D項。2.[2024河北部分學校期末聯考]太平天國后期,內部出現了一個學習西方科學文化的新氣象:慕王留心西方科學文化和制度,“常愛談及歐洲的政治和發明”;忠王向傳教士請教許多機器方面的問題;洪仁玕和章王等人學習英語,并鼓勵后代通過圖解書籍學習英語。這表明太平天國(

)CA.幻想得到西方列強支持

B.積極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C.具有進步的歷史新趨向

D.盛行崇洋媚外的社會風氣【解析】材料“內部出現了一個學習西方科學文化的新氣象”“常愛談及歐洲的政治和發明”“請教許多機器方面的問題”“學習英語”都體現了向西方學習的傾向,在封建末期社會思想保守落后的時代背景下,這種行為具有進步的歷史新趨向,故選C項。題干未提及對西方列強的態度,只是表達了對西方科學文化的態度,且太平天國主張與西方平等往來,并未幻想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排除A項;太平天國運動仍然屬于舊式的農民起義,并未在中國真正發展資本主義,排除B項;題干所述現象屬于對“西學”的理性認識,是進步的表現,不是崇洋媚外,排除D項。知識點2洋務運動3.19世紀50年代,掛洋旗的輪船經常在江南的城市與上海之間運送絲綢和現金等,中國傳統運輸業逐漸難以為繼。1864—1865年,兩江總督李鴻章關閉了杭州、蘇州和上海之間的外國輪船航運。李鴻章此舉主要是由于(

)BA.太平天國控制了江南

B.近代航運業發展需要C.列強破壞條約關系

D.維護內河航運安全【解析】根據材料可知,19世紀50年代外國航運公司控制中國水上運輸,攫取利益,擠壓中國傳統運輸業的生存空間,結合所學,19世紀60年代中國開始興辦洋務運動,為“求富”,洋務派發展大機器紡織業、航運業等,為了營造好的發展環境,洋務派關閉杭州、蘇州和上海之間的外國輪船航運,故B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在1864年就已經失敗,排除A項;材料與列強破壞條約關系無關,排除C項;D項并非主要目的,排除。4.[2024湖北七市州調研]1890年,清廷設立漢陽鐵廠,自煉鋼鐵,自造鋼軌,以防止盧漢鐵路修筑過程中利權外溢。后來,漢陽鐵廠自身規模不斷擴張,工廠、企業相繼聚集(如下圖所示)。這反映漢陽鐵廠的發展(

)CA.推動民族資本主義企業興盛

B.增強清政府的經濟軍事實力C.利于武漢城市工業體系構建

D.承載鋼鐵市場化的轉型需要【解析】據材料可知,漢陽鐵廠在自身規模不斷擴張的過程中使得工廠、企業相繼聚集,圖中有各種類型的工廠和企業,這能夠體現出漢陽鐵廠的發展和圍繞其發展的公司、工廠推動了近代武漢城市工業體系的構建,C項正確。此時民族資本主義企業處于初始發展狀態,并未興盛,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漢陽鐵廠與其他工廠企業的聯系,并未指向清政府經濟軍事實力的提高,排除B項;自煉鋼鐵、自造鋼軌是為了保護利權,不是為了市場化轉型,排除D項。知識點3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5.[2024四川成都二模]1894年7月,清政府租借英籍商船“高升號”向朝鮮運兵時被日艦擊沉,總理衙門隨即照會英國希望其嚴懲日本,未果。9月底,清軍截獲疑向日本運送軍火的英籍貨船“巴山號”,在英國的敦促下,未經徹底搜查便將該船放行。這反映出清政府(

)BA.已淪為洋人的朝廷

B.外交被動,無力局勢C.堅守近代外交準則

D.對日政策受英國操控【解析】時空定位1894年7月至1894年9月。材料解讀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朝鮮國王因國內農民起義請求清政府出兵,通過明治維新壯大了國力的日本趁機出兵朝鮮,于1894年7月偷襲清朝運兵船,因運兵船為英籍商船,清政府試圖通過正式渠道讓英國對日本采取行動,但沒有成功。1894年8月,甲午中日戰爭爆發。1894年9月,在“巴山號”事件中,清政府在英國的壓力下放行了疑似向日本運送軍火的船只。選項分析據以上信息可知,清政府當時在外交上處于被動地位,對于關系自身安全的事件卻無力保障自身利益,B項正確。雖然清政府在這些事件中表現弱勢,但不能僅憑這兩個事件就斷言清政府已完全淪為外國人的傀儡,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清政府外交上的無力和被動,而非其堅守外交原則,排除C項;雖然材料顯示了英國對清政府有一定的影響,但沒有足夠信息證明清政府的對日政策完全受英國操控,排除D項。6.[2024山東新泰一中月考]鴉片戰爭后,朝野上下形成了“以守為戰”的海防思想。甲午中日戰爭后,關于海防的內容,時人云,“其分項可判為二:一為海上作戰之所謂海軍國防;二為海岸防御之所謂海軍國防。”這一變化反映出(

)DA.師夷制夷的戰略思想

B.海防觀念的日益豐富C.自衛和平的價值訴求

D.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解析】時空定位晚清(中國)。材料分析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形成“以守為戰”的海防思想;甲午戰后,國人認為海防指的是積極強化海軍以及加強海岸防御,單純依靠“守”已經不能抵御侵略,這種轉變反映出從鴉片戰爭到甲午中日戰爭,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時人國家安全意識增強。選項分析當時人們關于海防思想的變化反映了中國民族危機不斷加深,D項正確;甲午戰后的海防思想沒有體現出“師夷”,排除A項;B項是材料表象,而非本質,排除;甲午戰后的海防思想帶有明顯的備戰色彩,而非自衛和平的價值訴求,排除C項。知識點4瓜分中國的狂潮7.右圖為1900年美國發布的一幅漫畫。畫中山姆大叔肩挑手提宗教、教育、鋼軌、機器等一大堆“物品”,一只腳踩在菲律賓土地上向中國走來。畫面右下方的中國土地上,一名小個子中國官員正張開雙臂歡迎山BA.支持洋務運動的深入開展

B.美化美國的殖民侵略行為C.鼓勵維新變法的全面實施

D.彰顯美國取得的科技成就姆大叔的到來,身旁豎立著征求“水利工程、縫紉機、電力”等告示。該漫畫旨在(

)【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在該漫畫的描述中,中國需求“水利工程、縫紉機、電力”等,而美國帶著“宗教、教育、鋼軌、機器等一大堆‘物品’”來到中國,幫助中國發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關條約》簽訂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美國也在此時加緊對中國的殖民侵略,故材料漫畫美化了美國對中國的殖民侵略,將美國描繪成一個幫助中國發展的形象,B項正確。洋務運動此時已經失敗,排除A項;維新變法此時已經失敗,排除C項;材料主旨并非展示此時期美國的科技成就,排除D項。第16課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3年20考過能力學科關鍵能力構建1.新角度·商憑[2024河北石家莊一模]太平天國定都南京之初,廢止城內商業。后在城內設“官市”以謀補救,同時,發給認可之居民以“商憑”(如右圖),許其領取本錢經商。商憑規定,商店必須公平交易,毋得欺詐,按期納稅。這一變化表明太平天國(

)AA.經濟政策趨向務實

B.踐行新的經濟主張C.旨在打破軍事僵局

D.主張平均分配財富【解析】據材料,太平天國定都之后,經濟政策由一開始廢止商業到鼓勵商業發展,給認可的居民發放“商憑”,且要求商店規范經營,按期納稅。據所學可知,完全禁止商業流通是不現實的,經濟的運行離不開市場,太平天國政權的政策變化表明其在經濟政策上趨向務實,A項正確。恢復商業不屬于新的經濟主張,排除B項;經濟政策的變動對軍事局勢的影響不大,排除C項;D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2.時空觀念·財政變動[2024四川成都二模]下圖是清咸豐、同治時期(1851—1874年)主要財政收入趨勢表,其中19世紀50年代財政收入的變化主要是因為(

)注:清政府在國內交通要道設立關卡,依商品數量或價值加征約百分之一的稅,稱為“厘金”。厘金中的商稅完全出自華商,且在實際征收中稅率不限于1%,有的高達20%以上。AA.社會局勢動蕩

B.民族工業發展

C.半殖民地深化

D.封建剝削加重【解析】時空定位19世紀50年代。材料解讀據材料可知,厘金是一種臨時加征的稅,晚清政府財政收入中厘金數額急劇上升,很快超過了田賦和關稅。選項分析19世紀50年代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社會局勢動蕩,清政府軍費支出等急劇上升,征收厘金有助于解決軍費開支等問題,故選A項;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開始,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誕生,時間上與材料不符,排除B項;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于1856—1860年,導致中國半殖民地程度深化,但厘金從1853年就開始急劇上漲,半殖民地深化并不能解釋整個19世紀50年代的財政收入變化情況,排除C項;厘金的征收說明封建剝削加重,但這是現象,并非原因,排除D項。3.洋務運動期間,鄭觀應曾說:“全恃官力,則巨費難籌,兼集商貲,則眾擎易舉。然全歸商辦則土棍或至阻撓,兼倚官威則吏役又多需索,必官督商辦各有責成。商招股以興工,不得有心隱漏;官稽查以征稅,京不得分外誅求,則上下相繼,二弊俱去。”官督商辦企業的出現(

)DA.解決了洋務運動經費不足的問題

B.沖破了封建頑固派的阻撓C.開辟了民族工業發展的成功之路

D.適應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解析】早期維新派鄭觀應指出了官辦企業和商辦企業的弊端,論述了洋務運動中官督商辦的優點,如有利于緩解洋務企業的資金問題,使洋務運動堅持更長時間,尤其是商業資本進入洋務企業,對激發國人創辦近代企業的熱情有積極作用,對日后民族工業發展有重要影響,有利于中國社會近代化,D項正確。解決洋務運動的經費問題只是官督商辦模式的作用之一,A項不夠全面,排除;材料未涉及頑固派的阻撓,排除B項;洋務運動的最終失敗表明C項錯誤。點撥“官督商辦”是洋務運動時期政府招募私人資本創建中國近代民用企業的一種經營模式。其中,“官督”是政府職能的行使,以督察企業內部的矛盾,并對企業加以扶持和保護;“商辦”則是由商人出資認股,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且自負盈虧。官督商辦是歷史的選擇,有其產生的必然性,也是在當時特定歷史背景下官與商相互妥協的產物。它在一定程度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化的進程。但后期隨著“官督”的加強,官督商辦企業已不能適應新的經濟環境,逐漸被商辦企業所取代,退出了歷史舞臺。4.[2024安徽阜陽期末]對于修筑鐵路一事,李鴻章在19世紀60年代時認為“費煩事巨”,中國應正言拒絕。1874年,他在《籌議海防折》中則強調火車鐵路“可以一日千數百里,則統帥當不至于誤事”。1885年《請借洋款建造鐵路折》中他又進一步指出“鐵路實有遠利”。這一變化說明(

)CA.思想解放促進實業發展

B.交通運輸決定戰爭輸贏C.民族危機推動觀念革新

D.朝廷要員左右國家政策【解析】據材料信息,李鴻章對于在中國修筑鐵路前后態度有明顯變化,從“費煩事巨”到“實有遠利”,這說明李鴻章逐步認識到鐵路的便利之處。據材料“籌議海防折”及“統帥當不至于誤事”并聯系所學可知,這一時期,邊疆危機四起,修筑鐵路有助于加強國防建設,李鴻章出于國防需要而贊成修建鐵路,之后漸漸認識到“鐵路實有遠利”,體現了民族危機推動了保守人士的觀念革新,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實業發展,只列舉了李鴻章對于修鐵路的態度,并沒有看到其思想革新帶來的實際影響,排除A項;“決定”說法絕對,排除B項;D項說法夸大,排除。5.[2024浙江多校開學聯考]日本接受三國干涉還遼的同時,要求與清朝訂立新約。1896年,最終按日本條款,中日簽訂《通商行船條約》,日本獲得了與歐美各國一樣的在華權益,清政府也實現了“不令于泰西各國成約以外別有要求”的出發點。這表明當時(

)AA.中日兩國不平等關系強化

B.日本主導了瓜分中國狂潮C.中國主權得到一定的維護

D.《馬關條約》的條款被廢棄【解析】時空定位1896年,中國和日本。材料解讀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向日本割地賠款;1896年簽訂的中日《通商行船條約》主要是按日本提出的條款議定的,使日本獲得了與歐美列強一樣的在華權益。選項分析《通商行船條約》某種程度上延續了《馬關條約》,強化了中日兩國不平等關系,A項正確;當時日本實力有限,尚不能主導瓜分中國的狂潮,排除B項;中日《通商行船條約》給予日本很多在華特權,侵害了中國國家利益,清政府只是實現了“不讓日本獲得歐美國家未獲得的特權”這一點,排除C項;中日簽訂《通商行船條約》并非廢棄《馬關條約》,排除D項。6.以往人們研究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時,往往指向清廷腐敗、指揮失當等因素。近年有學者發文稱,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日本66家報社派出從軍記者1114人,通過新聞報道在國際社會營造良好的形象,并對中國發動凌厲的宣傳攻勢,而清政府不但沒有進行回擊,還拒絕了國內外記者的隨軍采訪要求。由此可知(

)AA.歷史研究因不同視角而擴展

B.戰爭的勝負取決于輿論的宣傳C.清政府沒有做戰爭準備工作

D.近代中國的報刊行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