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執業醫師》第三單元模擬試題二_第1頁
《公共衛生執業醫師》第三單元模擬試題二_第2頁
《公共衛生執業醫師》第三單元模擬試題二_第3頁
《公共衛生執業醫師》第三單元模擬試題二_第4頁
《公共衛生執業醫師》第三單元模擬試題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衛生執業醫師-《公共衛生執業醫師》第三單元模擬試題二單選題(共150題,共150分)(1.)能殺傷細胞的細胞因子是A.IL-2B.TNF-αC.干擾素D.I(江南博哥)L-4E.IL-1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腫瘤壞死因子TNF是指血清中一種能殺死某些腫瘤或使其發生出血壞死的物質,可分為TNF-α和TNF-β。TNF-α在低濃度時主要在局部起旁分泌和內分泌作用,誘發炎癥反應,還具有抗腫瘤免疫調節作用,高濃度時激活凝血系統,抑制干細胞分裂。故本題選B。(2.)消毒的含義是指A.殺死物體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B.殺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C.物體中無活菌存在D.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方法E.減少微生物的數量正確答案:B(3.)某城鎮一電影院春節期間放映新片,場場爆滿,每場3小時。場次間隔僅15分鐘,而且管理紊亂,吃東西、抽煙相當普遍。大多數觀眾散場后均感到疲乏、頭暈、頭痛,甚至惡心不適等,其原因最可能是A.CO中毒B.室內通風不好,CO濃度過高C.放映時間過長D.電影院建筑質量差E.傳染病流行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電影院內連續放映,場場爆滿。由于人的呼吸,室內CO濃度升高,但一般室內空氣中CO濃度不會超過0.3%。CO濃度達到0.3%對人體仍然是無害的,只有當其濃度達到3%時,才會使人呼吸程度加深;達4%時,使人產生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血壓上升;達8%~100%時,呼吸困難,脈搏加快,全身無力,肌肉抽搐甚至痙攣,神志由興奮至喪失。雖該影院通風不暢,但室內CO濃度不可能升高到引起明顯癥狀的程度,所以排除B。CO主要源于室內吸煙和燃燒的不完全燃燒,電影院內人多,且吸煙普遍,所以CO很容易升高,而CO在10mg/m濃度就會引起頭痛、頭暈、乏力等癥狀。因而本題選擇A。選項C、D、E很容易排除。(4.)在衛生毒理學試驗中,反映毒物急性毒性最有實用意義的指標是A.死亡率B.半數致死劑量C.病理學變化D.生物化學變化E.劑量效應關系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半數致死量(LD50)是急性毒性最有實用意義的指標,用于反映外源化學物急性毒性強度,綜合表示了毒性反應(半數死亡)和劑量兩個變量。LD50還用于外源化學物急性毒性分級。其他備選答案都不對。在不同的劑量,實驗動物死亡率不同,因此A不對。備選答案C(病理學變化)和D(生物化學變化)都不是急性毒性試驗主要的觀察指標。劑量效應關系(備選答案E)是毒性試驗的基本目的之一,LD50即是急性毒性劑量-反應關系研究得到的重要參數,因此備選答案E也不是本題的正確答案。(5.)皮膚致敏試驗首選A.大、小鼠B.中國地鼠C.豚鼠D.家兔E.狗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皮膚致敏是化學物誘導產生的免疫源性超敏反應。該試驗常選擇豚鼠作為實驗動物。(6.)社會調查的第一步驟是A.制定研究方案B.抽樣C.選題和假設D.收集資料E.尋找調查對象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社會研究過程包括五個步驟:第一步,選擇課題,陳述假設;第二步,制定研究方案;第三步,收集資料;第四步,整理和分析資料;第五步,解釋結果。(7.)正常人的脈搏平均為72次/分,現測得10例鉛中毒患者的脈搏(次/分)如下:54、67、68、78、70、66、67、70、65、69。欲比較正常人與鉛中毒患者的脈搏有無區別,應采用A.兩樣本率比較的t檢驗B.兩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C.配對設計的t檢驗D.四格表χ檢驗E.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比較的t檢驗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比較的t檢驗:樣本均數與已知總體均數(一般為理論值、標準值或經過大量觀察所得的穩定值等)比較,目的是推斷樣本所代表的未知總體均數與已知總體均數是否有差別。(8.)可吸入顆粒物是指粒徑為多大的顆粒物A.粒徑≤0.4μmB.粒徑≤1μmC.粒徑≤2μmD.粒徑≤5μmE.粒徑≤10μm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可吸入顆粒物(PM10):指空氣動力學直徑≤10μm的顆粒物,因其能進入人體呼吸道而命名之,又因其能夠長期飄浮在空氣中,也被稱為飄塵。(9.)正態分布曲線下右側5%對應的分位點為A.μ+1.96σB.μ-1.96σC.μ+2.58σD.μ+1.64σE.μ-2.58σ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正態分布,右側5%對應的分位點是90%所圍成的面積的雙側界值,所以本題答案選擇D。(10.)隨著CCl染毒劑量的增高GPT顯著增高A.生物效應B.反應C.劑量-效應(反應)關系D.有的個體不遵循劑量(效應)反應關系規律E.劑量反應曲線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劑量-效應關系表示化學物的劑量與個體或群體中發生的量效應強度之間的關系。化學物的劑量越大,所引起的量反應強度應該越大,或出現的質反應發生率應該越高。(11.)有一工廠它的煙囪有效高度為100m,當風向為東北風時,其有害氣體的著落點,大概在該工廠的A.東北方位500~1000米處B.東北方位1000~2000米處C.西南方位500~1000米處D.西南方位1000~2000米處E.西南方位100~500米處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一般認為有害氣體的煙波著陸點是煙囪有效排出高度的10~20倍,其有效高度為100米,所以其著落點應該在工廠的1000~2000米處。又因為風向為東北風,所以應該落在西南方位1000~2000米處。(12.)某地測得男孩出生體重均數為3.30kg,標準差為0.44kg,18歲男大學生體重均數為56.10kg,標準差為5.50kg。比較兩者體重變異程度A.男大學生體重標準差大,變異程度也大B.兩者不能比較C.男大學生體重均數大,變異程度大D.男孩出生體重變異系數大,變異程度大E.男大學生體重變異系數大,變異程度大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變異系數是衡量變異程度的指標,變異系數=(標準差/均數)×100%,標準差只能反映個觀察值的離散程度。(13.)為換算采樣的標準體積,在采樣時必須測定的氣象因素是A.氣溫、氣壓B.氣溫、氣濕C.氣溫、氣流D.氣濕、氣流E.氣濕、氣壓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因為氣壓和氣溫會影響氣體的體積的大小。【該題針對“大氣污染對健康影響的調查和監測★”知識點進行考核】(14.)以下哪種調查屬于可作統計推斷的范圍A.普查B.抽樣調查C.典型調查D.普查與抽樣調查E.非全面調查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抽樣調查是從總體中隨機抽取一定數量且具有代表性的觀察單位組成樣本,然后可以用樣本的信息來推斷總體特征。(15.)可用于描述一組計量資料離散程度的指標是A.XB.RC.MD.P25E.G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描述定量資料離散程度常用的指標有極差(R)、四分位數間距(Q)、方差(S2)、標準差(S)及變異系數(CV)。R即極差,也稱全距,是=描述定量資料變異程度最簡單的指標。題中X是算數平均數,M是中位數,G是幾何均數。P25是第25位百分位數。(16.)顛換與轉換的不同點主要在于A.堿基轉換的類型B.產生的氨基酸C.產生的蛋白質D.三聯密碼E.導致的后果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在堿基置換中,DNA的一對堿基被另一對堿基取代,如果是嘌呤置換另一嘌呤,或是嘧啶置換另一嘧啶,稱為轉換;如果是嘧啶換為嘌呤,或是嘌呤換為嘧啶,稱為顛換。(17.)某老宅,系由粉煤灰預制構建而成,居住在此的居民,有多人患有肺癌。最可能的致癌因素是A.室外致癌物B.建筑材料釋放氡及其子體濃度過高C.遺傳原因D.與吸煙有關E.與酗酒有關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室內的氡可來自地基土壤或是來自建筑材料,氡進入呼吸道后,一部分可隨呼吸活動被呼出體外,另一部分黏附在呼吸道上被人體吸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引起肺癌。(18.)當個體某種疾病危險分數小于1.0時,表示其發生該種疾病死亡的概率較當地該病死亡率的平均水平A.相同B.高C.低D.無法判斷E.比較無意義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當被評價個體的危險因素相當于某地人群的平均水平時,其危險分數定為1.0。平均危險分數為1.0時,即個體死于某病的概率相當于當地死亡率的平均水平;危險分數大于1.0時,則個體的疾病死亡概率大于當地的平均死亡率。危險分數越高,死亡概率越大;反之,如危險分數小于1.0,則個體發生死亡的概率小于當地死亡率的平均水平。(19.)當打出的井水放置在空氣中不久即呈黃褐色時,最有可能的污染物是A.硅藻B.藍綠藻C.鐵氧化物D.腐殖質E.粘土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水中腐殖質過多時呈棕黃色,粘土使水呈黃色。藻類大量繁殖使水面呈不同顏色,如硅藻呈棕綠色,甲藻呈暗褐色,藍綠藻呈綠寶石色等。但該顏色變化均不明顯,而如果含有鐵氧化物則符合題意,井水中由于氧含量較低,鐵氧化物以二價鐵為主,呈現藍綠色,打出水井后,在空氣中氧的作用下,二價鐵被氧化成三價鐵,呈現黃褐色。符合題意因而選擇C。(20.)用二乙胺化學法與氣相色譜法測定車間空氣中CS2的含量,該數據不服從正態分布,計算兩種方法測定的CS2的含量的差值(化學法減色譜法)如下樣品號12345678910差值-9.30-1.23-1-2-20.40.6-3以下正確的一項是A.該方法是配對設計的t檢驗B.該方法是成組設計的t檢驗C.確定檢驗統計量為n=10,因為對子數為10D.確定檢驗統計量時n=9,因為自由等于n-1E.確定檢驗統計量時n=9,因為有一個差值為0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本方法是配對設計的秩和檢驗,因為差值有一個為0,所以確定統計量時n=9。【該題針對“配對設計的符號秩和檢驗★”知識點進行考核】(21.)方差分析不能用于A.多個樣本均數的比較B.配伍組組間變異的比較C.方差齊性檢驗D.完全隨機設計組間變異的比較E.回歸分析中對回歸系數的檢驗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方差齊性檢驗是數理統計學中檢查不同樣本的總體方差是否相同的一種方法。方差齊性是方差分析的前提條件。所以方差分析不能用于方差齊性檢驗。(22.)苯并(a)芘屬于A.前致癌物B.近致癌物C.終致癌物D.無機致癌物E.直接致癌物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本身沒有致癌活性,需經過I、Ⅱ相反應代謝活化才具有致癌活性的致癌物稱為前致癌物或間接致癌物。前致癌物經過代謝活化最后產生有致癌活性的代謝產物稱為終致癌物,主要為親電子劑。前致癌物在代謝活化成終致癌物過程中的中間產物稱為近致癌物。苯并(a)芘(BaP)在體內經P450單加氧酶催化發生芳香環上的環氧化,形成多種環氧苯并(a)芘,其中7,8-環氧苯并(a)芘在環氧化物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形成近致癌物7,8-二氫二醇-BaP,再經P450催化發生環氧化反應,形成終致癌物7,8-二氫二醇-9,10-環氧BaP。(23.)大樣本計算總體率99%可信區間的公式是A.π±2.58SpB.π±1.96SpC.P±2.58SD.P±1.96SpE.P±2.58Sp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大樣本總體率99%所對應的Z值為2.58,因為是對總體率的可信區間的估計,所以應該用樣本率P。(24.)隨機抽取10名20歲男青年身高(cm)與前臂長(cm)數據如下:身高:170173160155173188178183180160前臂長:45424441475047464943檢驗兩者是否有相關關系最合適的方法A.四格表χ2檢驗B.計算等級相關系數C.t檢驗D.計算相關系數并檢驗E.秩和檢驗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相關系數用于描述具有直線關系的兩變量x,y間的相互關系。說明具有直線關系的兩變量間的相關方向與密切程度。【該題針對“直線相關和等級相關★”知識點進行考核】(25.)發育毒性的具體表現不包括A.生長遲緩B.致畸作用C.功能不全或異常D.胚胎或胎仔致死E.母體毒性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發育毒性指在出生前暴露,個體發育為成體之前誘發的任何有害影響,包括在胚期和胎期誘發或顯示的影響,以及在出生后顯示的影響。發育毒性的主要表現為發育生物體死亡、結構異常、生長遲緩、功能缺陷。(26.)有關抽樣誤差,說法正確的是A.Sx越大,說明此次抽樣所得樣本均數的可靠性越好B.Sx越小,說明此次抽樣例數越小C.抽樣誤差可用于醫學參考值范圍的估計D.Sx越大,表示觀察值的變異程度越大E.Sx越大,表示樣本均數的變異程度越大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隨機抽樣造成的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的差,稱為均數的抽樣誤差。Sx越大,樣本均數的分布越分散,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的差別越大,抽樣誤差越大,由樣本均數估計總體均數的可靠性越差。反之,Sx越小,樣本均數的分布越集中,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的差別越小,抽樣誤差越小,由樣本均數估計總體均數的可靠性越好。(27.)2003年,突如其來的SARS疫情襲擊了中國,并在一段時間里造成了國民的普遍恐慌。為了有效地應對SARS,中國政府出臺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條例》,在全國范圍內成立了防非典指揮部。國家重點科研院所和實驗室啟動了SARS研究項目。全國各級疾控中心迅速開展了相應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SARS最終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您認為中國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效控制SARS的最為關鍵原因是什么A.迅速而及時地開展了SARS相關研究B.實現了對SARS傳染源的有效控制C.建立了高效率的SARS防控組織D.對人員進行了快速培訓E.制定和實施了全方位的SARS防治綜合策略和措施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社會衛生策略,屬于簡單應用類型試題。我國"十一五"規劃要求: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能力。A、B、C、D都屬于局部的片面的疾病控制措施,只有制定和實施了全方位的SARS防治綜合策略和措施才是最關鍵的解決辦法。(28.)質量調整生存年(或稱健康壽命年)能夠綜合反映人群的A.潛在危險因素和疾病頻率B.生命質量與生存數量C.健康狀態和疾病頻率D.個人社會網絡和社會支持E.健康危險因素和期望壽命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質量調整生存年是扣除生命質量不完善部分,由此獲得健康生存時間。質量調整生存年的計算可以綜合反映個體或人群的生命質量和生存數量。(29.)城市一般設居住區、工業區、對外交通運輸區和倉庫區、郊區。居住用地應選擇城市中衛生條件最好的地段。根據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居住區與工業區之間應保持適當的距離,稱為A.衛生隔離距離B.衛生防護距離C.綠化防護距離D.安全防護距離E.安全隔離距離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衛生防護距離是指產生有害因素車間的邊界至居住區邊界的最小距離。(30.)生活性“三廢“是指A.廢水、廢氣、廢渣B.污水、垃圾、糞便C.廢水、垃圾、糞便D.廢水、廢渣、垃圾E.廢氣、廢水、垃圾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廢水、廢氣、廢渣”是工業三廢,而“污水、垃圾、糞便”是生活三廢。(31.)人口性別比例指A.以男性人口數為100或1時的女性人口數B.以女性人口數為100或1時的男性人口數C.出生時性比例為100D.不同年齡的性比例有所不同E.年齡越小,性比例越大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人口性別比例指以女性人口數為100或1時的男性人口數,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性比例為103~107。(32.)對某水體監測表明,5日生化需氧量為16mg/L,氯化物250mg/L,總磷0.09mg/L,總大腸菌群8000個/L,pH8.5,其中超過環境質量標準的是A.生化需氧量B.氯化物C.總磷D.總大腸菌群E.pH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生化需氧量:指水中有機物在有氧條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時消耗的溶解氧量。在實際工作中規定以20℃培養5日后,1L水中減少的溶解氧量為5日生化需氧量(BOD)。清潔水生化需氧量一般小于1mg/L。(33.)下列哪項不是環境中易引起持續性蓄積危害的污染物A.DDTB.多氯聯苯C.氮氧化物D.鉛E.鎘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持續性蓄積危害:環境中有些污染物進入人體后能較長時間貯存在組織和器官中。持續性蓄積危害的污染物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鉛、鎘、汞等重金屬及其化合物。另一類是脂溶性強、不易降解的有機化合物,這類物質被稱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34.)地方性氟中毒受損傷的主要器官是A.骨骼、肝B.骨骼、牙齒C.腎、腦D.腦、肝E.牙齒、腎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氟在體內分布于全身各器官組織,主要是硬組織如骨骼和牙齒等分布較多。所以主要損害的是骨骼和牙齒。(35.)用最小二乘法確定直線回歸方程的原則是各觀察點A.必須都在一條直線上B.接近于一條斜向上的直線C.距直線的縱向距離相等D.距直線的縱向距離平方和最小E.距直線的距離平方和最小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最小二乘法原理即保證各實測點距回歸直線縱向距離平方和最小。【該題針對“直線回歸方程的建立及其應用☆”知識點進行考核】(36.)流行病學實驗的終點事件是指A.研究對象痊愈B.研究對象死亡C.研究對象退出D.研究對象失訪E.已患疾病痊愈、致殘或死于所研究的疾病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終點事件又稱失效事件或“死亡”事件。終點事件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不單是指通常意義上的生物體死亡,而是泛指標志某種處理措施失敗或失效的特征事件。(37.)環境衛生學所研究的環境主要包括A.生活環境和生產環境B.自然環境和勞動環境C.居住環境和自然環境D.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E.自然環境和生產環境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環境衛生學研究的環境主要包括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前者如大氣圈、水圈、土壤巖石圈和生物圈;后者如人類為從事生活活動而建立起來的居住、工作和娛樂環境以及有關的生活環境因素(如家用化學品)等。【該題針對“環境衛生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知識點進行考核】(38.)關于空氣離子化的論述,哪一項是錯誤的A.空氣分子受到外界強烈理化因子作用而生成正、負離子B.輕離子是空氣離子吸附10~15個中性分子而形成的C.輕離子與空氣中水滴、懸浮顆粒物相結合形成重離子D.輕負離子在一定濃度下,有很好的生理功能,如鎮靜、提高注意力、降壓等E.正離子和負離子作用一致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空氣離子:大氣中帶電荷的物質統稱為空氣離子。①根據其大小以及運動速度可分為輕離子和重離子,重離子數與輕離子數之比可作為空氣清潔的評價標準。當比值<50時,可認為空氣較為清潔。②根據其所帶電荷的性質可分為空氣陰離子和空氣陽離子。一般認為,空氣陰離子對機體具有鎮靜、催眠、鎮痛、鎮咳、降壓等作用,而陽離子作用則相反,可引起失眠、頭痛、煩躁、血壓升高等。海濱、森林、瀑布附近等環境中,大氣中陰離子含量較多,有利于機體健康。【該題針對“大氣的特征及其衛生學意義★”知識點進行考核】(39.)繪制統計圖時,縱橫兩軸的比例一般為A.1:1B.1:2C.2:3D.4:5E.5:7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統計圖縱橫軸的比例一般5:7或7:5為宜。(40.)所謂老齡人口是指年齡范圍在A.50歲以上B.50歲及其以上C.65歲以上D.65歲及其以上E.75歲及其以上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老年人口系數:是指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占總人口數的比重。老年人口系數用于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老齡化程度。【該題針對“人口統計指標★”知識點進行考核】(41.)研究化學結構與毒性效應之間關系的目的是A.尋找毒作用規律,有助于通過比較,預測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B.預測毒性大小C.推測毒作用機理D.預測新化合物的安全限量標準范圍E.以上都是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化學毒物的結構決定其理化性質和體內ADME過程,也決定其化學反應性和生物活性。在毒理學中通過數學模型預測化學毒物特定的毒性終點,開展定量結構-活性關系研究對于預測新化學物的毒性,估測其毒性作用機制及安全限量標準等,具有重要的毒理學意義。(42.)有機磷化合物取代基不同其毒性不同,下列哪項正確A.R1、R2同為乙基時毒性比甲基毒性大B.R1、R2同為乙基時毒性比乙基大C.Y基團為O時毒性大于SD.X基團為酸根時,強酸毒性比弱酸毒性大E.以上都對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一般來說隨著取代基增多,化合物的毒性隨之增強。(43.)常用的人口學指標包括A.人口數量、年齡、性別構成B.人口自然增長率、性別及期望壽命C.人口自然增長率、年齡中位數D.人口負擔系數、年齡特征、期望壽命E.老少比、結構與期望壽命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人口學指標:包括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負擔系數、老少比(老齡化指數)、年齡中位數等。人口自然增長率:指在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加數(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數(或期中人數)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內死亡人數)/年平均人口數×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負擔系數:人口負擔系數也稱撫養系數,撫養比。是指人口總體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人口負擔系數=(14歲及以下人口數+65歲及以上人口數)/(15~64歲人口數)×100%老少比(老齡化指數):老年人口數與少年兒童人口數的比值,用百分數表示。反映人口老齡化的程度。老少比=(65歲及以上人口數÷14歲及以下人口數)×100%年齡中位數又稱中位年齡:是將全體人口按年齡大小排列,位于中點的那個人的年齡。年齡中位數是一種位置的平均數,它將總人口分成兩半,一半在中位數以上,一半在中位數以下,反映了人口年齡的分布狀況和集中趨勢。(44.)關于城市功能分區的原則,哪項是錯誤的A.城市一般設居住區、工業區、對外交通運輸和倉儲區、郊區B.居住區應選擇在城市中衛生條件最好的地段C.工業用地按當地主導風向配置于當地最小風向頻率下風側D.各個功能分區的用地選擇應同時進行E.工業區與居住區之間應設置衛生防護距離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城市一般設居住區、工業區、對外交通運輸和倉儲區、郊區。居住用地應選擇城市中衛生條件最好的地段。工業用地應按當地主導風向配置在生活居住用地的下風側、河流的下游。工業用地與生活居住用地之間應保持適當距離,中間配置綠化防護帶。為了保證生活居住用地的衛生條件,各功能分區的用地選擇應同時進行。選項C應為工業用地按當地主導風向配置于當地最大風向頻率的下風側。因此本題選擇C。【該題針對“城鄉規劃衛生”知識點進行考核】(45.)下列不屬于健康危險度評價的內容是A.劑量-反應關系評定B.危險度特征分析C.污染來源鑒定D.暴露評價E.危害鑒定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危險度評價:是對暴露于某一特定環境條件下,該環境有毒,有害物質或因素可能引起的健康效應及其危害程度進行定性和定量評價,并預測環境有害物質對暴露人群可能產生的有害效應的概率。包括:危害鑒定,暴露評價,劑量-反應關系評價,危險度特征分析。(46.)下列哪項不屬于家庭的主要功能A.養育子女B.生產和消費C.贍養老人D.休息和娛樂E.婚姻和戀愛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家庭功能主要包括:(1)生育功能:不僅包括生養過程,也包括子女的教育,將子女培養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2)生產和消費的過程。(3)贍養功能。(4)提供休息娛樂的環境。(47.)當碘的攝入量低于40μg/d,人群中尿碘低于多少時,可有克汀病流行A.25B.35C.40D.60E.50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當碘的攝入量低于40μg/d,人群中尿碘低于25μg/d時,屬于重病區,并可有克汀病流行。在無外來含碘食物的情況下,水碘含量可用于衡量當地居民的攝碘量。飲水低于5~10μg/L時,常有本病的流行。(48.)某資料服從正態分布,理論上在(X-1.96S,X+1.96S)范圍內的變量值個數占全部例數的A.68.2%B.95%C.96%D.97.5%E.99%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正態分布曲線下面積分布有以下規律:正態分布中,在(X-1.96S,X+1.96S)范圍內曲線下面積為95%。(49.)某市疾病控制中心抽查甲地8歲兒童100名,麻疹疫苗接種率89.3%;乙地8歲兒童350名,麻疹疫苗接種率77.7%。若要推斷兩地麻疹疫苗接種率是否有差別,可選用A.t檢驗B.回歸系數假設檢驗C.秩和檢驗D.u檢驗E.f檢驗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兩個樣本率比較的假設檢驗目的是由兩個樣本率p1和p2來推斷其代表的兩個總體率π1和π2是否不同。采用u(Z)檢驗的條件是兩個樣本含量n1與n2均較大,且p1與p2均不接近于0也不接近于1,一般要求n1p1,n1(1-p1)、n2p2及n2(1-p2)均大于5。【該題針對“率的抽樣誤差、總體率的參數估計與Z檢驗★”知識點進行考核】(50.)印度教徒視恒河為"圣河",若生前能飲其水,死后能用恒河水浴身,便能除去一切罪孽,教徒經常千里迢迢云集恒河飲水,并把死人送到恒河洗浴,尸體或就地火焚,或任其隨水漂流,使恒河水終年污染不息,導致附近流域霍亂多次暴發流行。此種影響健康的因素是A.社會因素B.文化因素C.經濟因素D.心理因素E.以上都不是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此行為屬于宗教文化對行為的影響。(51.)導致染色體結構異常的原因是A.DNA交聯B.DNA修復異常C.DNA鏈的復制錯誤D.DNA鏈的斷裂與異常重接E.DNA鏈的斷裂與原位重接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染色體結構改變的基礎是DNA的斷裂和重接。這個重接是異常的,若是原位重接則染色體結構沒有變化。(52.)提供社區衛生服務的骨干力量是A.臨床醫生B.內科醫生C.外科醫生D.心理醫生E.全科醫生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全科醫生是社區衛生服務的核心。全科醫生必須具有扎實的全科醫學知識,為社區提供綜合性服務。(53.)對于湖泊、水庫水的污染調查,與河流污染的調查內容有所不同,最主要的差別是A.應對不同污染區進行調查B.應對水生生物進行調查C.應加強對水體底泥的調查D.應加強對人群健康影響的調查E.應進行不同水層的樣品采集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因為湖泊、水庫水流動性小,污染物易于沉積于水體的底泥中,此時只檢測水體而不檢測水體底泥會影響對污染的總體監測和評價。由于河流流動性大,污染物一般不易沉積,所以只檢測水質即可。【該題針對“水體污染和自凈及污染物轉歸☆”知識點進行考核】(54.)1986年4月25日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反應堆發生的產物主要是A.90Sr、60Co、137CsB.131I、103Ru、137CsC.32P、60Co、103RuD.90Sr、137Cs、14CE.14C.103Ru、60Co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件: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許,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反應堆放出的核裂變產物主要有131I、103Ru、137Cs以及少量的60Co。【該題針對“環境暴露與機體反應的特征★”知識點進行考核】(55.)據2004年數據統計,某市總人口數為850000,15~49歲育齡婦女數為140000,產婦總數為15000,活產數為15125,住院分娩總數為14820,孕產婦死亡人數為10。2004年該市孕產婦死亡率為A.10÷140000×105/10萬B.10÷15125×105/10萬C.10÷15000×105/10萬D.10÷14820×105/10萬E.10÷850000×105/10萬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孕產婦死亡率:指某年由于懷孕和分娩及并發癥造成的孕產婦死亡人數與同年出生活產數之比。【該題針對“人口統計指標★”知識點進行考核】(56.)來自正態且具有方差齊性總體的多個樣本均數間做兩兩比較時,不直接作t檢驗是因為A.t檢驗計算量大B.增大犯第二類錯誤的概率C.增大犯第一類錯誤的概率D.樣本方差不相等E.樣本含量不一定相等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當處理組數大于2時,若仍用t檢驗對任意兩個均數進行比較,會增大犯一類錯誤的概率,即可能將實際上無差異的兩個總體均數誤判為有差異。(57.)在顯性致死試驗中,乙基甲磺酸酯可使早期死亡胚胎平均數顯著增加并有劑量-反應關系,故定為陽性結果,其致突變機制為A.體細胞基因突變B.體細胞染色體畸變C.哺乳動物細胞正向突變D.生殖細胞基因突變E.生殖細胞染色體畸變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題干已說明顯性致死試驗觀察胚胎的早期死亡,其靶細胞為生殖細胞。此試驗的遺傳學終點為染色體畸變。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E。(58.)問卷調查中,開放式問題與封閉式問題本質的區別在于A.回答難度B.備選答案C.分析難度D.答案數量E.適用范圍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根據問題是否預設答案,可將問題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開放式問題要求回答者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夠正確理解題意,思考答案,并表達出來,因而適用范圍有限。所以二者的本質區別是適用范圍。【該題針對“問卷設計的一般結構、問題種類和答案格式★”知識點進行考核】(59.)環境中常見的二次污染物如A.SO和NOXB.二噁英和甲基汞C.甲基汞和光化學煙霧D.NOx和酸雨E.多環芳烴和二噁英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二次污染物:排入大氣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學等因素的作用下發生變化,或與環境中的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所形成的理化性質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新的污染物,稱為二次污染物。常見的有SO在環境中氧化遇水形成的硫酸;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在日光紫外線的照射下,經過一系列的光化學反應生成的臭氧、醛類以及各種過氧酰基硝酸酯。汞被氧化形成的甲基汞等。(60.)據居民反映某河受附近廠礦污染,現由你作為調查人員去現場調查,可首先根據以下物理指標判定水質是否受污染,除外A.水溫B.色C.臭和味D.硬度E.渾濁度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硬度屬于化學指標,不是物理指標。當地表水受硬度高的工礦廢水污染時,或被有機物污染并分解釋放出CO致地表水溶解力增大時,水的硬度可增高。(61.)直線相關系數的假設檢驗,如果r>r0.001,34,α=0.05,可認為A.回歸系數β=0B.相關系數ρ=0C.決定系數等于零D.X、Y間有線性關系存在E.X、Y差別有統計學意義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r>r0.001,34,可知P<0.001,按照α=0.05的標準,拒絕H0,接受H1。即X、Y間有線性關系。(62.)欲對某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研究,計劃按居民的門牌號每隔5戶抽1戶,然后在選中的這戶隨機選擇1名居民作為調查對象,這種選擇方法為A.單純隨機抽樣+分層抽樣B.系統抽樣+單純隨機抽樣C.系統抽樣+整群抽樣D.整群抽樣+系統抽樣E.分層抽樣+整群抽樣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按居民的門牌號每隔5戶抽1戶,屬于系統抽樣。在選中的戶隨機選擇1名居民作為調查對象,屬于單純隨機抽樣。(63.)若用圖直觀地表示某城市在8年中肝炎的發病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宜選擇A.散點圖B.普通線圖C.直條圖D.直方圖E.圓圖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線圖表示某事物隨時間或另一事物的變化趨勢,若用圖直觀地表示某城市在8年中肝炎的發病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應采用普通線圖所以答案為B。(64.)關于霍亂,錯誤的描述是A.屬于烈性傳染病B.引起霍亂的致病菌是O血清群霍亂弧菌C.病愈后,少數病人可長期帶菌D.霍亂弧菌的致病物質包括菌毛、鞭毛和霍亂腸毒素E.接種霍亂死菌苗可增強人群的特異性免疫力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目前能引起霍亂的病原體是O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亂弧菌,O血清群為非致病的不凝集弧菌,不引起霍亂。霍亂弧菌的致病物質包括菌毛、鞭毛、和霍亂腸毒素。霍亂發病重篤,傳染速度快,可導致世界性大流行,屬于烈性傳染病,少數患者可于病愈后帶菌3~4周。接種霍亂O1群死菌苗可使機體獲得3~6個月的特異性免疫力,可用于特定人群的接種。(65.)有特異性抗原識別受體的細胞是A.B淋巴細胞B.漿細胞C.巨噬細胞D.NK細胞E.單核細胞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目前認為,在免疫系統中,只有適應性免疫應答細胞(主要為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才具有特異性識別抗原信號的能力,即具有特異性抗原識別受體。其他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NK細胞和單核細胞等固有免疫細胞)均不能特異性識別抗原,因此沒有特異性抗原識別受體。漿細胞為B淋巴細胞發育而成的終末階段,其表面已經失去了特異性抗原識別受體。因此,本題選A。(66.)為研究甲、乙兩種培養基的生長效果是否相同,將100份標本的每一份一分為二,分別接種于甲、乙培養基,所得結果甲、乙培養基均生長的有30份,甲生長、乙不生長的25份,甲不生長、乙生長的35份,甲、乙均不生長的10份A.宜將資料整理成下表后進行成組設計四格表χ檢驗B.資料整理成下表后進行做四格表χ檢驗C.宜將資料整理成下表后進行成組設計四格表χ檢驗D.宜將資料整理成下表后進行成組設計四格表χ檢驗E.宜將資料整理成下表后進行配對設計四格表χ檢驗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該題目中,將每份標本一分為二,分別接種于甲乙兩種培養基,屬于配對設計,應將數據整理成規范的配對設計四格表形式,并作配對設計檢驗,所以答案為E(67.)某醫師研究腹腔鏡膽囊手術療效時,實驗組用腹腔鏡膽囊手術療法,對照組用傳統膽囊手術療法,其對照形式為A.實驗對照B.空白對照C.安慰劑對照D.標準對照E.歷史對照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此題目中對照組用傳統膽囊手術療法,即用現在的常規方法做對照,屬于標準對照,所以答案選D。(68.)靜力作業時肌肉的主要收縮方式是A.等長收縮B.A和BC.間斷性收縮D.持續性收縮E.等張收縮正確答案:A(69.)靜態作業的特點是A.能量消耗水平不高,不易疲勞B.能量消耗水平高C.能量消耗水平因人而異D.能量消耗水平不高E.能量消耗水平不高,易疲勞正確答案:E(70.)酸雨的危害不包括A.使土壤酸化B.腐蝕建筑物C.增加農作物中的有害物質含量D.使植物葉綠素增多E.使魚貝類死亡正確答案:D(71.)有關鉛煙塵在人體內的吸收與代謝,下列哪個數據是錯誤的A.在肺組織吸收率大于70%B.在消化道吸收率為5%~10%C.在血液中90%與RBC結合D.體內鉛負荷的90%在骨組織E.體內鉛70%經由腎臟排出正確答案:A(72.)對疑患霍亂病人最有診斷意義的檢查是A.血培養B.糞便培養C.糞便檢查病原菌D.血清凝集試驗E.結腸鏡檢查正確答案:B(73.)衛生行政部門在接到管轄區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甲、乙類傳染病疫情報告時,應當立即向下列哪個部門報告A.當地人民政府B.上級衛生行政部門C.衛生部D.A.B.C均是E.以上均不是正確答案:D(74.)經過測定,某制衣廠工人的勞動強度指數28,按照我國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標準,該工人的勞動強度屬于A.Ⅰ級B.Ⅱ級C.Ⅲ級D.Ⅳ級E.Ⅴ級正確答案:D(75.)鉛抑制血紅素合成酶后,紅細胞內鋅離子被絡合于原卟啉Ⅸ形成A.FEPB.ALAC.ALASD.ZPPE.ALAD正確答案:D(76.)在較低濃度的接觸條件下,易引起肺水腫的刺激性氣體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氟化氫D.氯化氫E.氨氣正確答案:B(77.)某石棉紡織廠女工,45歲,接觸石棉塵工齡25年,X線胸片表現有總體密集度為3級的小陰影,分布范圍超過4個肺區,心緣因胸膜增厚而顯模糊呈"蓬發狀心"。應診斷為A.Ⅰ期B.Ⅰ+期C.Ⅱ期D.Ⅲ期E.Ⅲ+期正確答案:D(78.)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新發現的突發傳染病,根據危害程度、流行強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及時宣布為法定傳染病。宣布為哪類傳染病的,由國務院決定A.甲類傳染病B.乙類及以上傳染病C.丙類及以上傳染病D.烈性傳染病E.新發傳染病正確答案:A(79.)一氧化碳中毒防治的關鍵是A.眼結膜損傷B.咽喉炎C.肺炎D.肺水腫E.腦水腫正確答案:E(80.)下列對總體相關系數ρ描述不正確的是A.-1≤ρ≤1B.ρ是有單位的量C.ρ可用于描述兩變量間線性關系的程度D.ρ可用于描述兩變量間線性關系的方向E.|ρ|越大說明兩變量間線性關系的程度越強正確答案:B(81.)宿主狀態是遺傳因素與下列哪種因素終生相互作用的結果A.生物因素B.物理因素C.環境因素D.化學因素E.精神因素正確答案:C(82.)可用于描述一組計量資料離散程度的指標是A.GB.C.RD.PE.M正確答案:C(83.)下列關于總體和樣本說法正確的是A.總體中隨機抽取的部分觀察單位組成了樣本B.總體的指標稱為參數,用拉丁字母表示C.樣本的指標稱為統計量,用希臘字母表示D.總體中隨機抽取的部分觀察單位的變量值組成了樣本E.總體中隨意抽取的部分觀察單位的變量值組成了樣本正確答案:D(84.)下列關于方差分析說法,錯誤的是A.方差分析直接將SS進行分解B.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將變異進行分解C.方差分析直接將MS進行分解D.方差分析直接將v進行分解E.方差分析直接將總變異進行分解正確答案:C(85.)關于率的標準化敘述中錯誤的是A.標準化率也稱調整率B.率的標準化是采用統一的標準進行計算C.率的標準化可按已知條件選擇計算方法D.標準化率要高于實際率E.標準化率常用于反映總體率間相互對比的水平正確答案:D(86.)屬于第一級預防措施的是A.健康檢查B.產前檢查C.遺傳咨詢D.早期診斷E.病后恢復正確答案:C(87.)正態分布曲線下,橫軸上從均數μ到μ+1.96σ的面積為A.45%B.95%C.48.8%D.47.5%E.97.5%正確答案:D(88.)原始數據都乘以一個不等于0的常數κA.均數變為κ倍,標準差變為κ倍B.均數變為κ倍,標準差變為2κ倍C.均數不變,標準差不變D.均數變為κ倍,標準差不變E.均數不變,標準差變為κ倍正確答案:A(89.)完全隨機設計5組均數比較方差分析的備擇假設(H)是:5個總體均數A.至少有2個相同B.各不相同C.相同D.至少有2個不同E.至少有3個相同正確答案:D(90.)廠房內產生有毒氣體作業地點的通風排毒主要采用A.全面抽出式機械通風B.有組織的全面自然通風C.全面送入式機械通風D.局部送入式機械通風E.局部抽出式機械通風正確答案:E(91.)有機磷農藥中毒引起的遲發性神經病多在急性重度中毒后多長時間發生A.2~3年B.2~3個月C.2~3周D.2~3天E.2~3小時正確答案:C(92.)直線叫歸分析中,以直線方程Y=0.004+0.0588X繪制出回歸線,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A.所有實測點都應在回歸線上B.實測值與估計值差的平方和必小于零C.回歸直線X的取值范圍為(-1,1)D.所繪回歸直線必過點(X,Y)E.原點是回歸直線與r軸的交點正確答案:D(93.)我國新頒布的職業病防治法中規定的職業病種類是A.8大類,99種B.9大類,102種C.10大類,115種D.11大類,120種E.12大類,120種正確答案:C(94.)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時,盡早采用高壓氧治療的主要作用是A.加速HbCO的解離B.加速HbCO的合成C.減少HbCO的合成D.提高肺氧分壓E.提高血氧分壓正確答案:A(95.)根據三級預防原則,勞動衛生的一級預防應是A.現場衛生學調查B.現場環境監測C.有效降低有害因素的強(濃)度D.定期健康檢查,建立健康檔案E.促進患者康復,預防并發癥正確答案:C(96.)某男性,礦場采礦工,年齡23歲,工作2年后參軍。因主訴咳嗽、胸痛、氣短等癥狀就診。檢查發現,X線胸片肺紋理增加,并伴有塊狀陰影和典型的結節,此位軍人最可能患何種類型塵肺A.矽肺B.晚發性矽肺C.速發性矽肺D.煤肺E.鐵肺正確答案:B(97.)下列關于t分布與正態分布的關系,正確的是A.均以0為中心,左右對稱B.總體均數增大,曲線變得瘦長C.曲線下兩端5%的面積對應的分位點均為±1.96D.隨樣本含量增大,t分布逼近標準正態分布E.樣本含量無限增大,兩者分布完全一致正確答案:D(98.)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是指A.病原體更換宿主在外界環境下所經歷的途徑B.傳染病在人群群體或個體間的傳播C.病原體由母親到其后代間的傳播D.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的過程E.病原體侵入機體,與機體相互作用、相互斗爭的過程正確答案:A(99.)正常值范圍應A.取雙側界限B.取單側界限C.同時計算單側和雙側界限D.根據實際情況取單側或雙側界限E.以上都不是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單側或雙側界限要根據具體的實際材料進行判斷。(100.)直接法計算6年生存率公式中的分母是A.所有觀察對象數B.所有活滿6年的對象數C.所有6年內死亡的對象數D.6年內死于本病的對象數E.6年內死于本病及活滿6年的對象數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直接法計算6年生存率公式的分母是觀察滿6年的人數,包括6年內死于本病及活滿6年的觀察對象數。所以選項E正確。(101.)關于統計工作及統計的基本概念,以下錯誤的一項是A.統計工作的四個步驟中最關鍵的是設計B.若樣本量足夠大,可將頻率作為概率的估計值C.正確的抽樣方法可以避免樣本的偏性D.正確的統計方法可以避免隨機誤差E.普查資料不需要統計推斷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隨機誤差是不能避免的,只能減小。(102.)為研究兩種儀器測量人的體重有無差別,分別以這兩種儀器測量了同一批人的體重,檢驗方法應該用A.成組設計Z檢驗B.成組設計t檢驗C.配對設計Z檢驗D.配對設計t檢驗E.配對設計χ檢驗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兩種儀器對同一批人體重的測量為配對設計,人的體重是計量資料,所以應該用配對設計t檢驗。(103.)某時期某病死亡人數/同期患該病人數A.發病率B.死亡率C.罹患率D.病死率E.患病率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時期內,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該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104.)某噴漆女工,近期發現易患感染,皮下時有出血點,經醫院檢查,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含量均明顯低于正常值,對該職工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A.抓緊對癥治療B.由臨床醫師進行疾病的診斷C.進行流行病學現場調查D.詳細了解該職工的職業史E.應盡快調離原工作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職業病的診斷是由省級以上具有職業病診斷權的機構進行的,臨床醫師沒有職業病診斷權。(105.)壽命表的主要指標不包括A.死亡概率B.尚存人數C.死亡人數D.年齡別死亡率E.期望壽命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死亡概率、尚存人數、死亡人數、期望壽命屬于壽命表的主要指標。所以答案選D。(106.)下列對總體相關系數ρ描述不正確的是A.-1≤ρ≤1B.ρ是有單位的量C.ρ可用于描述兩變量間線性關系的程度D.ρ可用于描述兩變量間線性關系的方向E.│ρ│越大說明兩變量間線性關系的程度越強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總體相關系數ρ沒有單位,取值范圍為-1≤ρ≤1。兩變量相關的方向用ρ的正負號表示,即ρ>0表示正相關;ρ<0表示負相關。相關系數ρ的絕對值大小表示相關的密切程度,︱ρ︱越接近1,表示兩變量間相關關系密切程度越高。︱ρ︱=1表示完全相關,ρ=0表示無直線相關關系,稱零相關。(107.)數值變量資料頻數表中,組中值的計算公式中錯誤的是A.(本組段下限值+相鄰下一組下限值)/2B.(本組段下限值+相鄰上一組段下限值)/2C.(本組段下限值+本組段上限值)/2D.本組段下限值+組距/2E.本組段上限值-組距/2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B選項求得的是相鄰上一組的組中值。(108.)某紡織廠細紗車間女工,19歲,進廠新工人。入夏作業以來常有頭暈、胸悶、大量出汗等癥狀,下班以后可緩解。某日癥狀加重,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皮膚濕冷,繼而暈厥。查體:體溫37℃,血壓90/50mmHg。該女工最有可能患的疾病是A.輕癥中暑B.熱衰竭C.熱射病D.熱痙攣E.低血壓性休克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熱衰竭:由于外周血管擴張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環血量減少,機體不能有效代償,致顱內供血不足而暈厥。臨床表現為起病迅速、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皮膚濕冷、面色蒼白、出冷汗、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嚴重者發生暈厥,體溫不高或稍高。(109.)某蓄電池廠工人,工作多年。最近出現頭昏、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及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實驗室檢測,尿鉛>0.58μmol/L(0.12mg/L)、尿δ-ALA>61.0μmol/L(8mg/L)、無貧血,四肢感覺無異常,感覺和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正常。該工人最可能的診斷為A.急性鉛中毒B.鉛吸收C.慢性輕度鉛中毒D.慢性中度鉛中毒E.慢性重度鉛中毒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蓄電池廠是鉛中毒的高危職業,結合工人出現的類神經癥及尿鉛和尿δ-ALA增高等檢查結果,并基本可排除貧血和中毒性周圍神經病等表現。因此,符合慢性輕度鉛中毒的診斷標準。(110.)在直線回歸分析中,如果算得回歸系數b>0,可以認為pA.大于0B.小于0C.等于0D.不等于0E.還需進一步檢驗確定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在直線回歸分析中,計算得出的b是樣本回歸系數,即使b≠0,總體回歸系數β可能等于0,也可能不等于0,需要進一步進行統計檢驗,所以答案為E。(111.)已知甲、乙兩地肝癌死亡總數及各年齡組人口數,計算兩地標準化肝癌死亡率,宜選用A.直接法B.間接法C.t檢驗法D.χ檢驗法E.秩和檢驗法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當被標化組的年齡別死亡率未知,只有年齡別人口數和死亡總數時,可采用間接法。(112.)下列指標屬于相對比的是A.極差RB.中位數MC.變異系數CVD.標準差SE.生存率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變異系數(CV),為標準差與均數之比。變異系數為相對數,沒有單位,便于計量單位不同或均數相差懸殊的多組資料間變異程度的比較。(113.)某研究者收集了2種疾病患者痰液內嗜酸性白細胞的檢查結果,整理成下表:A.多項無序分類資料B.二項分類資料C.定量資料D.等級資料E.行×列表資料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各類之間有程度的差別,給人以“半定量”的概念,稱等級資料。如測定某人群某血清學反應,以人為觀察單位,結果可分“-”、“±”、“+”、“++”4級;又如觀察某藥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療效,以每個患者為觀察單位,治療效果分為痊愈、顯效、好轉、無效4級。對于等級資料要用秩和檢驗進行檢驗。本題沒有進行配對、也沒有進行配伍,是對兩種疾病的患者的檢查,所以排除A.C.D.E,所以本題答案選擇B。(114.)某研究者收集了2種疾病患者痰液內嗜酸性白細胞的檢查結果,整理成下表:A.F檢驗B.秩和檢驗C.U檢驗D.t檢驗E.χ檢驗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各類之間有程度的差別,給人以“半定量”的概念,稱等級資料。如測定某人群某血清學反應,以人為觀察單位,結果可分“-”、“±”、“+”、“++”4級;又如觀察某藥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療效,以每個患者為觀察單位,治療效果分為痊愈、顯效、好轉、無效4級。對于等級資料要用秩和檢驗進行檢驗。本題沒有進行配對、也沒有進行配伍,是對兩種疾病的患者的檢查,所以排除A.C.D.E,所以本題答案選擇B。(115.)某研究者收集了2種疾病患者痰液內嗜酸性白細胞的檢查結果,整理成下表:A.配對設計B.完全隨機設計C.自身對照設計D.配伍組設計E.歷史對照設計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各類之間有程度的差別,給人以“半定量”的概念,稱等級資料。如測定某人群某血清學反應,以人為觀察單位,結果可分“-”、“±”、“+”、“++”4級;又如觀察某藥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療效,以每個患者為觀察單位,治療效果分為痊愈、顯效、好轉、無效4級。對于等級資料要用秩和檢驗進行檢驗。本題沒有進行配對、也沒有進行配伍,是對兩種疾病的患者的檢查,所以排除A.C.D.E,所以本題答案選擇B。(116.)某新居民區,居民遷入后,紛紛反映室內有強烈的、持續不斷的刺激性氣味。多數居民有流淚、咳嗽、打噴嚏等癥狀,個別居民還有皮炎與哮喘。A.SOB.COC.NOD.甲烷E.甲醛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甲醛對人體的危害:①甲醛有刺激性可引起眼紅、眼癢、流淚、咽喉干燥發癢、噴嚏、咳嗽、氣喘、聲音嘶啞、胸悶、皮膚干燥發癢、皮炎等;②甲醛還可引起變態反應,主要是過敏性哮喘,大量時可引起過敏性紫癜;③長期接觸1.34mg/m甲醛,能出現神經衰弱癥狀;④有的還可引起肝功能異常,出現中毒性肝炎;⑤肺功能方面也可出現呼氣性功能障礙;⑥遺傳毒性研究發現甲醛能引起基因突變和染色體損傷。本題居民的反應以及此氣體來自室內并有刺激性氣味,所以最可能是甲醛。甲醛是一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它不僅大量存在于多種裝飾物品中,也可來自建筑材料。(117.)某新居民區,居民遷入后,紛紛反映室內有強烈的、持續不斷的刺激性氣味。多數居民有流淚、咳嗽、打噴嚏等癥狀,個別居民還有皮炎與哮喘。A.燃料B.裝飾與建筑材料C.化妝品D.消毒劑E.清潔劑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甲醛對人體的危害:①甲醛有刺激性可引起眼紅、眼癢、流淚、咽喉干燥發癢、噴嚏、咳嗽、氣喘、聲音嘶啞、胸悶、皮膚干燥發癢、皮炎等;②甲醛還可引起變態反應,主要是過敏性哮喘,大量時可引起過敏性紫癜;③長期接觸1.34mg/m甲醛,能出現神經衰弱癥狀;④有的還可引起肝功能異常,出現中毒性肝炎;⑤肺功能方面也可出現呼氣性功能障礙;⑥遺傳毒性研究發現甲醛能引起基因突變和染色體損傷。本題居民的反應以及此氣體來自室內并有刺激性氣味,所以最可能是甲醛。甲醛是一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它不僅大量存在于多種裝飾物品中,也可來自建筑材料。(118.)兩種結核菌素試驗皮膚浸潤直徑(mm):經方差齊性檢驗可認為方差不齊,計算統計量后得P<0.05。A.二項分布變量B.數值變量C.6項有序分類變量D.12項無序分類變量E.12項有序分類變量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此結果為數值,所以數值變量。該資料總體分布未知,所以應該用秩和檢驗。因為P<0.05,所以拒絕H,可認為差別有統計學意義。(119.)兩種結核菌素試驗皮膚浸潤直徑(mm):經方差齊性檢驗可認為方差不齊,計算統計量后得P<0.05。A.等級相關分析B.方差分析C.秩和檢驗D.χ檢驗E.u檢驗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此結果為數值,所以數值變量。該資料總體分布未知,所以應該用秩和檢驗。因為P<0.05,所以拒絕H,可認為差別有統計學意義。(120.)兩種結核菌素試驗皮膚浸潤直徑(mm):經方差齊性檢驗可認為方差不齊,計算統計量后得P<0.05。A.不拒絕H,不能認為兩者有差別B.不拒絕H,可認為兩者有差別C.拒絕H,可認為差別有統計學意義D.拒絕H,不能認為兩者有差別E.拒絕H,兩者肯定有差別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此結果為數值,所以數值變量。該資料總體分布未知,所以應該用秩和檢驗。因為P<0.05,所以拒絕H,可認為差別有統計學意義。(121.)某村一批小電鍍廠其廢水未做任何處理而隨意排放,十多年后,當地水井相繼出現井水變苦、喝后不適等現象。兩位村民在抽干井水后下至井底清理淤泥時昏倒,一位死亡,一位得救。得救的村民反映井內異味很濃,胸悶嚴重。A.其他未明原因B.缺氧窒息C.化學毒物中毒D.突發腦出血E.急性心肌梗死正確答案:C(122.)某村一批小電鍍廠其廢水未做任何處理而隨意排放,十多年后,當地水井相繼出現井水變苦、喝后不適等現象。兩位村民在抽干井水后下至井底清理淤泥時昏倒,一位死亡,一位得救。得救的村民反映井內異味很濃,胸悶嚴重。A.當地土壤樣本B.水中致病性微生物C.死亡者組織樣本D.當地居民尿樣E.殘余水中化學毒物正確答案:E(123.)某村一批小電鍍廠其廢水未做任何處理而隨意排放,十多年后,當地水井相繼出現井水變苦、喝后不適等現象。兩位村民在抽干井水后下至井底清理淤泥時昏倒,一位死亡,一位得救。得救的村民反映井內異味很濃,胸悶嚴重。A.鉛、砷B.致病菌C.有機物、汞D.鎘、亞硝酸鹽E.氰化物、鉻正確答案:E(124.)一電焊學徒工,無防護條件下電焊操作半天后,次日出現眼、流淚、怕光。檢查見球結膜充血、水腫。A.角膜和結膜B.角膜C.結膜D.結膜和虹膜E.角膜和虹膜正確答案:A(125.)一電焊學徒工,無防護條件下電焊操作半天后,次日出現眼、流淚、怕光。檢查見球結膜充血、水腫。A.紅外線B.紫外線C.激光D.電離輻射E.微波正確答案:B(126.)一電焊學徒工,無防護條件下電焊操作半天后,次日出現眼、流淚、怕光。檢查見球結膜充血、水腫。A.電焊工角膜炎B.電光性虹膜炎C.視網膜灼傷D.紅外線晶狀體混濁E.電光性眼炎正確答案:E(127.)2000年我國開展了一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該調查將全國各地區劃分為東、中、西和京、津、滬地區,并按有無結核病控制專項項目分為項目地區和非項目地區,在上述各地區中按1:3125的比例,隨機抽取257個調查點,每個點的人數約為1500人。調查發現,我國的活動性肺結核、涂陽(痰涂片陽性)肺結核和菌陽(痰培養)肺結核患病率分別為367/10萬、122/10萬和160/10萬,且農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區高于東南沿海,非項目地區高于項目地區A.研究結核病的病因學B.分析結核病的傳播機制C.便于早期發現病人D.了解人群中傳染性結核痛的分布特征E.比較不同地區結核病的治療效果正確答案:B(128.)2000年我國開展了一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該調查將全國各地區劃分為東、中、西和京、津、滬地區,并按有無結核病控制專項項目分為項目地區和非項目地區,在上述各地區中按1:3125的比例,隨機抽取257個調查點,每個點的人數約為1500人。調查發現,我國的活動性肺結核、涂陽(痰涂片陽性)肺結核和菌陽(痰培養)肺結核患病率分別為367/10萬、122/10萬和160/10萬,且農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區高于東南沿海,非項目地區高于項目地區A.整群抽樣B.非概率抽樣C.比例抽樣D.隨機抽樣E.分層抽樣正確答案:B(129.)2000年我國開展了一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該調查將全國各地區劃分為東、中、西和京、津、滬地區,并按有無結核病控制專項項目分為項目地區和非項目地區,在上述各地區中按1:3125的比例,隨機抽取257個調查點,每個點的人數約為1500人。調查發現,我國的活動性肺結核、涂陽(痰涂片陽性)肺結核和菌陽(痰培養)肺結核患病率分別為367/10萬、122/10萬和160/10萬,且農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區高于東南沿海,非項目地區高于項目地區A.新發和再感染情況B.發病情況C.地區分布不同的原因D.感染譜E.患病情況正確答案:E(130.)哺乳動物細胞正向突變試驗的特點符合A.細菌-體外-基因突變B.哺乳動物細胞-體外-體細胞基因突變C.哺乳動物細胞-體外-體細胞染色體損傷D.哺乳動物-體內-體細胞染色體損傷E.哺乳動物-體內-性細胞染色體損傷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Ames試驗即鼠傷寒沙門菌回復突變試驗。該試驗以鼠傷寒沙門菌的組氨酸營養缺陷型菌株為指示生物,這些菌株的組氨酸操縱子發生了基因點突變,喪失了合成組氨酸的能力,突變型菌株的自發回變率都很低,但容易被各種致突變因素誘導,回復突變為野生型,即恢復了合成組氨酸的能力,在不含組氨酸的選擇培養基上可以生長成可見的菌落。根據選擇培養基上回變菌落數顯著地超過了自發回變數,即可判定受試物為鼠傷寒沙門菌的致突變物。微核試驗(MNT):物種為哺乳動物,靶細胞為體、性細胞,體內/體外實驗都可以,遺傳學重點為染色體畸變、非整倍體。染色體畸變試驗:物種為哺乳動物,靶細胞為體、性細胞,體內/體外實驗都可以,遺傳學重點為染色體畸變。小鼠睪丸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屬于染色體畸變試驗的一種,它是以小鼠為實驗動物,為體內試驗,觀察其性細胞內染色體的改變。顯性致死試驗:物種為哺乳動物,靶細胞為性細胞,進行體內實驗,遺傳學終點為染色體畸變。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突變試驗:靶細胞為體細胞,屬于體外實驗,遺傳學終點為基因突變。(131.)小鼠睪丸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的特點符合A.細菌-體外-基因突變B.哺乳動物細胞-體外-體細胞基因突變C.哺乳動物細胞-體外-體細胞染色體損傷D.哺乳動物-體內-體細胞染色體損傷E.哺乳動物-體內-性細胞染色體損傷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Ames試驗即鼠傷寒沙門菌回復突變試驗。該試驗以鼠傷寒沙門菌的組氨酸營養缺陷型菌株為指示生物,這些菌株的組氨酸操縱子發生了基因點突變,喪失了合成組氨酸的能力,突變型菌株的自發回變率都很低,但容易被各種致突變因素誘導,回復突變為野生型,即恢復了合成組氨酸的能力,在不含組氨酸的選擇培養基上可以生長成可見的菌落。根據選擇培養基上回變菌落數顯著地超過了自發回變數,即可判定受試物為鼠傷寒沙門菌的致突變物。微核試驗(MNT):物種為哺乳動物,靶細胞為體、性細胞,體內/體外實驗都可以,遺傳學重點為染色體畸變、非整倍體。染色體畸變試驗:物種為哺乳動物,靶細胞為體、性細胞,體內/體外實驗都可以,遺傳學重點為染色體畸變。小鼠睪丸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屬于染色體畸變試驗的一種,它是以小鼠為實驗動物,為體內試驗,觀察其性細胞內染色體的改變。顯性致死試驗:物種為哺乳動物,靶細胞為性細胞,進行體內實驗,遺傳學終點為染色體畸變。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突變試驗:靶細胞為體細胞,屬于體外實驗,遺傳學終點為基因突變。(132.)小鼠骨髓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的特點符合A.細菌-體外-基因突變B.哺乳動物細胞-體外-體細胞基因突變C.哺乳動物細胞-體外-體細胞染色體損傷D.哺乳動物-體內-體細胞染色體損傷E.哺乳動物-體內-性細胞染色體損傷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Ames試驗即鼠傷寒沙門菌回復突變試驗。該試驗以鼠傷寒沙門菌的組氨酸營養缺陷型菌株為指示生物,這些菌株的組氨酸操縱子發生了基因點突變,喪失了合成組氨酸的能力,突變型菌株的自發回變率都很低,但容易被各種致突變因素誘導,回復突變為野生型,即恢復了合成組氨酸的能力,在不含組氨酸的選擇培養基上可以生長成可見的菌落。根據選擇培養基上回變菌落數顯著地超過了自發回變數,即可判定受試物為鼠傷寒沙門菌的致突變物。微核試驗(MNT):物種為哺乳動物,靶細胞為體、性細胞,體內/體外實驗都可以,遺傳學重點為染色體畸變、非整倍體。染色體畸變試驗:物種為哺乳動物,靶細胞為體、性細胞,體內/體外實驗都可以,遺傳學重點為染色體畸變。小鼠睪丸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屬于染色體畸變試驗的一種,它是以小鼠為實驗動物,為體內試驗,觀察其性細胞內染色體的改變。顯性致死試驗:物種為哺乳動物,靶細胞為性細胞,進行體內實驗,遺傳學終點為染色體畸變。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突變試驗:靶細胞為體細胞,屬于體外實驗,遺傳學終點為基因突變。(133.)顯性致死試驗的特點符合A.細菌-體外-基因突變B.哺乳動物細胞-體外-體細胞基因突變C.哺乳動物細胞-體外-體細胞染色體損傷D.哺乳動物-體內-體細胞染色體損傷E.哺乳動物-體內-性細胞染色體損傷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Ames試驗即鼠傷寒沙門菌回復突變試驗。該試驗以鼠傷寒沙門菌的組氨酸營養缺陷型菌株為指示生物,這些菌株的組氨酸操縱子發生了基因點突變,喪失了合成組氨酸的能力,突變型菌株的自發回變率都很低,但容易被各種致突變因素誘導,回復突變為野生型,即恢復了合成組氨酸的能力,在不含組氨酸的選擇培養基上可以生長成可見的菌落。根據選擇培養基上回變菌落數顯著地超過了自發回變數,即可判定受試物為鼠傷寒沙門菌的致突變物。微核試驗(MNT):物種為哺乳動物,靶細胞為體、性細胞,體內/體外實驗都可以,遺傳學重點為染色體畸變、非整倍體。染色體畸變試驗:物種為哺乳動物,靶細胞為體、性細胞,體內/體外實驗都可以,遺傳學重點為染色體畸變。小鼠睪丸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屬于染色體畸變試驗的一種,它是以小鼠為實驗動物,為體內試驗,觀察其性細胞內染色體的改變。顯性致死試驗:物種為哺乳動物,靶細胞為性細胞,進行體內實驗,遺傳學終點為染色體畸變。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突變試驗:靶細胞為體細胞,屬于體外實驗,遺傳學終點為基因突變。(134.)醫師觀察新藥對某病的療效,并與舊藥組比較,治療一月后兩組的血沉(mm/小時)如下表。應選用哪種檢驗組別例數平均值標準差舊藥組152020.1新藥組151517.5A.單樣本t檢驗B.配對t檢驗C.成組設計兩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D.成組設計兩樣本幾何均數比較的t檢驗E.u檢驗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單個樣本的t檢驗(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比較的t檢驗),如果已知總體均數,進行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之間的差異顯著性檢驗屬于單一樣本的t檢驗。配對設計的t檢驗:配對設計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設計方式,能夠很好地控制非實驗因素對結果的影響,有自身配對和非自身配對之分。配對設計資料的t檢驗實際上是用配對差值與總體均數“0”進行比較,即推斷差數的總體均數是否為“0”。配對資料(三種情況):①配對的兩個受試對象分別接受兩種處理之后的數據;②同一樣品用兩種方法(或儀器等)檢驗的結果;③同一受試對象兩個部位的數據。目的:判斷不同的處理間是否有差別?即:差值的總體均數為0。成組設計兩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又稱成組比較或完全隨機設計的t檢驗,其目的是推斷兩個樣本分別代表的總體均數是否相等。判斷兩樣本來自的總體是否符合正態分布,可用正態性檢驗的方法。若兩樣本來自的總體方差不齊,也不符合正態分布,對符合對數正態分布的資料可用其幾何均數進行t檢驗,對其他資料可用t檢驗或秩和檢驗進行分析。該資料符合對數正態分布的資料,所以用成組設計兩樣本幾何均數比較的t檢驗。(135.)在用硝酸-高錳酸鉀冷消化法測定尿鉛含量的研究中,用濕式熱消化法-雙硫腙法作對照,對10名患者測定尿鉛(mmol/L),欲分析兩種方法的測定結果有無差別,可用哪種檢驗A.單樣本t檢驗B.配對t檢驗C.成組設計兩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D.成組設計兩樣本幾何均數比較的t檢驗E.u檢驗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單個樣本的t檢驗(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比較的t檢驗),如果已知總體均數,進行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之間的差異顯著性檢驗屬于單一樣本的t檢驗。配對設計的t檢驗:配對設計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設計方式,能夠很好地控制非實驗因素對結果的影響,有自身配對和非自身配對之分。配對設計資料的t檢驗實際上是用配對差值與總體均數“0”進行比較,即推斷差數的總體均數是否為“0”。配對資料(三種情況):①配對的兩個受試對象分別接受兩種處理之后的數據;②同一樣品用兩種方法(或儀器等)檢驗的結果;③同一受試對象兩個部位的數據。目的:判斷不同的處理間是否有差別?即:差值的總體均數為0。成組設計兩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又稱成組比較或完全隨機設計的t檢驗,其目的是推斷兩個樣本分別代表的總體均數是否相等。判斷兩樣本來自的總體是否符合正態分布,可用正態性檢驗的方法。若兩樣本來自的總體方差不齊,也不符合正態分布,對符合對數正態分布的資料可用其幾何均數進行t檢驗,對其他資料可用t檢驗或秩和檢驗進行分析。該資料符合對數正態分布的資料,所以用成組設計兩樣本幾何均數比較的t檢驗。(136.)將鉤端螺旋體病人的血清分別用標準株與水生株作凝溶試驗,測得稀釋倍數如下。標準株(10人):100,200,400,400,400,800,1600,1600,1600,3200水生株(9人):100,100,100,200,200,200,200,400,400問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