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句子默寫
1.按要求填空。
(1)錦江春色來天地,。(杜甫《登樓》)
(2),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
(3)傷心秦漢經行處,0(張養浩《_________?涌關懷占》)
(4),萬鐘于我何加焉?(《〈孟子〉二章》)
(5),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踐而望矣,
(《荀子?勸學》)
(6)“家住吳門,。”出自北宋詞人的《蘇幕遮?燎
沉香》。
(7)《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繪夢境時,尤顯時空變幻倏忽之妙的兩句是:
(8)《琵苣行》中,“,"兩句形象地寫出了琵
琶聲的輕快與冷澀。
<9)王昌齡的邊塞詩具有雄渾蒼茫的意境,比加,《出塞》中“秦時明月漢時
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又如,《從軍行》中“,。”
二、選擇題
2.下列成語使用正確一項是()。
A.寒風從窗縫里灌進來,常常把大家從睡夢中吹醒,讓人不寒而栗。
B.代表們結合實際情況,暢所欲言,為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獻言獻策。
C.昨天下午,千人團隊游覽了日月潭,領略了巧奪天工的寶島風光。
D.為了使鐵路早日通主,工程技術人員處心積慮,克服了重重困難。
3.下列語段空缺處應填入的語句,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方路邊有一棵蒼松,
你看見它只覺得可以砍來造船;我見到它可以讓人納涼;旁人也許說它很宜于入畫,
或者說它是高風亮節的象征。這幾個人反應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強有弱。
①同一美顏,同一和聲,而各個人所見到的美與和的程度又隨天資境遇而不同。
②這兩個字涵義極廣。
③見顏色而知其美,聞聲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④眼見顏色,耳聞聲音,是感受。
⑤人生樂趣一半得之于活動,也還有一半得之于感受C
⑥所謂“感受”是被動的,是容許自然界事物感動我的感官和心靈。
A.⑤⑥②④③①B.⑤②④⑥③①C.⑥②④③①⑤D.⑥②①④③⑤
三、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①《列子》中講過一個九方皋相馬的故事,兩千多年來,魅力不減。故事說的是,
泰穆公要找一匹千里馬,請伯樂引薦一個相馬人。伯樂說,他的子侄輩皆是才干一般
的人,我往常的良馬還能夠,只需看看體形、表面、筋肉、骨架就行,而千里馬則不
同,這種馬身形若有若無,跑起來塵土和腳印皆無,一般人辨認不出。他有個一同擔
柒的朋友,名九方皋者,足當此任。三個月后,傳來音訊,說當已找到,是一匹黃色
的母馬。秦穆公命人去一看,原來是一匹黑色的公馬。泰穆公不悅,說此人連馬的公
母、顏色都分不清,焉能找到千里馬?伯樂一聽卻大喜,說,神乎其技也,我望塵莫
及。九方皋相馬,“得其精而忘其粗,見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
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事實證明,這匹馬果然是匹千里馬。
②這個故事讓我想到文學翻譯和翻譯批判,當咱們對文學譯著進行賞識和評判時,
難道不應該力求做一個九方皋那樣的人嗎?“得其精而忘其粗,見其內而忘其外”,
所求者,此之謂也。
③九方皋相馬的要訣在于專心于馬的精氣神,而不鐲銖必較于體形、表面之類。
從事文學翻譯以及翻譯批判的人,能夠從九方皋身上取得的啟示是判別譯著的好壞,
就要看它是否體現了原作的精氣神,而不僅僅看譯著的句子詞匯是否與原作一一對應,
是否嚴格正確、準確或精確。所謂原作的精氣神乃是其“原有的風味”,即風格。風
格者何?豈非“絕塵弭跡”者乎!譯作傳達原作的風格做到銖兩悉稱,是不可能的,
可是極力傳達,努力做到活靈活現,則是可能的,這就要求譯者準確地感覺、體會到
原作的風格,并且能夠用漢語加以正確表達,這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的進程,也是全
面落實“信、達、雅”的結果。風格是貫穿原作的一股毛勢,或剛或柔,或動或符,
或顯或隱,例如夏多布里昂的華美,斯丹達爾的簡枯,波他萊爾的陰冷,加繆的鎮
定....這股氣勢同樣應該在譯文中閃現。至于細節上的暇疵,例如某個句子譯得不夠
準確,某個詞語譯得不夠恰當,在這種風格氣勢的統領下,是不難糾正的。
④許多名著往往有幾處瑕疵,不害其為名著,這是由于有風格的存在。漢王充說
“良工必有不巧。”魏曾植說“世人著作,不能無病。”唐書莊說“左太沖十年三艮我,
未必無瑕;劉穆之一日百函,焉能盡麗。班、張、屈、宋,亦有先辭,沈、謝、應、
劉,猶多累句。”這是我國古人衡文時的基本態度,也契合九方泉的相當經歷,印采
取了□□□□的立場。還是清■沈宗騫說得明白:“每見古人所作,細按其尺度交搭處
不無小誤,而一毫無損于大體,可知意思翰墨已得,余便易易矣。亦有院體稿本,竟
能無纖毫小病,而鑒賞家反不甚重,更知論畫者首須大體。”其“鑒■賞家”如此,不
正是衡詩評文的九方皋一類的人嗎?
⑤沈宗騫所說的鑒賞家正是我所說的文學翻譯批判家,前者面臨的是想象力對現
實世界的加工和改造,而后者面臨的是想象力和想象力的產品。假如讓一位文學翻譯
批判家談論傳雷譯的《高老頭》,他是著眼于風格,還是細節?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外
國文學名著叢書版的《高老頭》中,傅雷把“雞”譯成了“鴨”,只能說不留心犯了
一個小錯,無關宏旨。像這類小錯能夠糾正和防止,但并不彩響《高老頭》被看作是
準確傳達了原作風格的一部優異譯作,正如批判家李健吾所說“巴爾扎克的龐大段落,
在他是氣魄,是氣勢,是舒暢……顯示出他的才思浩瀚,千言萬語,宛如怒濤飛躍,
一放而出。”俾雷譯的《高老頭》的風格,庶幾近之。一位文學翻譯批判家應該把注
意力放在譯品的風格上,要獨具只眼,看出著作全體的美。錢鎮書《談藝錄》引陸放
翁句''大巧謝雕刻”“琢雕自是文章病”,方虛谷句“麗之極,工之極,非所以言詩”,
等等,皆是聲明此意。
⑥全體的美并不必定建立在細節的準確之上,有時分過于追逐細節的完美,以至
于失去創造的活力,那就因小失大了.當然,細節的過錯仍然是過錯,當它危及全體
的美的時分,就必須毫不留情地指出來。
(郭宏安《風格乃文學之大體》)
4.第④段空格處應填入的成語是()。
A.抉瑕掩瑜B.瑕瑜互見C.瑕不掩瑜D.瑜不掩瑕
5.根據上文內容,判斷卜面說法中止確的一項()。
A.如果譯者能夠準確地感覺、體會原作的風格并且能用漢語準確表達,就一定
能將原作風格傳達得銖兩悉稱。
B.諸多優秀作品因為具有或剛或柔,或動或靜,或顯或陽的精氣神,所以雖然
有些瑕疵,但也不害其成為名著。
C.譯作整體之美不一定建立在細節的精確之上,所以,文學翻譯批評家在批評
時不必關注細節上是否完美。
D.文學翻譯批評家應把注意力放在譯品的“精氣神”上,獨具只眼,發現其整
體之美,否則就喪失了創造力。
6.有人認為第④段的引用有堆砌之嫌,請你對此發表看法。
7.概括全文的思路。
四、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
梁實秋
①我在十八九歲的時候,遇見一位國文先生,他給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
多,我至今不能忘記他。
②先生姓徐,名錦澄,我們給他上的綽號是“徐老虎”,因為他兇。
③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腦袋的輪廓是有楂有角的,很容易成為漫畫的對象。頭
很尖,禿禿的,亮亮的,臉腦卻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齋志異》繪圖中的夜
叉的模樣。他的鼻子眼暗嘴好像是過分的集中在臉上很小的一塊區域里。他教一副墨
晶眼鏡,銀絲小鏡框,這兩塊黑色便成了他臉上最顯著的特征。我常給他畫漫畫,勾
一個輪廓,中間點上兩塊橢圓形的黑塊,便惟妙惟百。他的身材高大,但是兩肩總是
聳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紅,像酒糟的,鼻孔里藏著兩桶清水鼻涕,不時的吸溜著,說
一兩句話就要用力的吸溜一聲,有板有口艮有節奏,也有時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
上便亮晶晶的吊出兩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長袍,好像是在給
誰穿孝,袍子在整潔的階段時我沒有趕得上看見,余生也晚,我看見那袍子的時候即
已油漬斑斑。他經常是仰著頭,邁著八字步,兩眼望青天,嘴撇得瓠兒似的。我很難
得看見他笑,如果笑起來,是擰笑,樣子更兇。
④我的學校是很特殊的。所以每到下午上國文之類的課程,學生們便不踴躍,課
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員用拿毛卷的姿勢舉著鉛苞點名的時候,學生卻
個個都到了,因為一個學生不只答一聲到。真到了的學生,一部分是從事午睡,微發
好聲,一部分看小說如《官場現形記》《玉梨魂》之類,一部分寫“父母親大人膝下”
式的家書,一部分干脆瞪著大眼發呆,神游八方。在這種秸痣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
之所以兇,老是繃著臉,老是開口就罵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當防衛吧。
⑤有一天上作文課,徐老先生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兩個字,題目尚未寫完,-
位性急的同學發問了:“這題目怎樣講呀?”老先生轉過身來,冷笑兩聲,勃然大怒:
“題目還沒有寫完,寫完了當然還要講,沒寫完你為什么就要問?……”滔滔不絕的
吼叫起來,大家都為之愕然。這時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個上午拂亂下午安分
的學生,我覺得現在受了無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辯了幾句。這一下我可惹了禍,老
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潑在我的頭上了。他在講臺上來回地踱著,足足罵了我一個鐘頭,
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還記得這樣的一句:“XXX!你走什么東西?我一眼把你望
到底!”
⑥這.一句頗為同學們所傳誦。誰和我有點爭論遇到糾纏不清的時候,都會引用這
一句“你是什么東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當時我看形勢不妙,也就沒有再多說,
讓下課鈴結束了先生的怒罵。
⑦但是從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認識我了。我這一個“一眼望到底”的學生,居
然成為一個受益最多的學生了。如今想來,當初的“兇”何嘗不是一種負責。徐先生
自己選輯教材,有古文,有白話,油印分發給大家。這樣新舊兼收的教材,在當時還
是很難得的開通的榜樣。我也因此逐漸領教了他的才學。還有他的朗誦也非常有意思。
他打著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齒的大聲讀一遍,不論是古文或白話,一字不茍的吟詠一
番,好像是演員在背臺詞,他把文字里的蘊藏著的意義好像都給宣泄出來了。他念得
有腔有調,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氣勢,有抑揚頓挫,我們聽了之后,好像是已經理
會到原文的意義的一半了。好文拿擲地作金石聲,那也許是過分夸張,但必須可以艱
瑯上口,那卻是真的。我對于國文的興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⑧徐先生之最獨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語“清通”“尚可”“氣盛言宜”,
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長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頁斑頁的勾;洋
洋千余言的文章,經他勾抹之后,所余無幾了。我初次經此打擊,很灰心,很覺得氣
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諂出來的句子,輕輕的被他幾杠子就給抹了。但是他鄭重的
給我解釋一會,他說:“你隼了去細細的體味,你的原文是軟爬爬的,冗長,懈啦光
唧的,我給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讀讀看,原來的意思并沒有失,但是宅笠都立起來
了,虎虎有生氣了。"我仔細一揣摩,果然。他的大虎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虛泡囊腫
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這刪削之間見出他的工夫。加果我以后寫文章
還能不多說廢話,還能有一點點硬朗挺拔之氣,還知道一點“割愛”的道理,就不能
不歸功于我這位老師的教誨。
⑦我離開先生已將近五十年了,木曾與先生一通音訊,不知他云游何處,聽說他
已早歸道占了。同學們偶爾還談起“徐老虎”,我于回憶他的音容之余,不禁還懷著
悵惘敬慕之意。
8.第③段集中刻畫了國文老師的形象,分析作者這樣描寫的用意。
9.賞析第⑦段畫線部分“咬牙切齒”一詞的表達效果。
10.第⑧段畫線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除了使表達形象生動之外,還起到了怎樣
的效果?請結合上下文內容進行賞析。
11.文章結尾段文字平淡卻意蘊豐富,請結合具體內容加以分析
五、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秋晚歸故居
(唐)李昌符
馬省曾行處,連嘶渡晚河。
忽驚鄉樹出,漸識路人多。
細徑穿禾黍,頹坦壓薜蘿。
乍歸猶似客,鄰叟亦相過。
12.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從押韻的情況看,本詩不是--首古體詩。
B.從詩歌的內容看,本詩不是一首懷鄉詩。
C.“馬省曾行處”具有“老馬識途”的意思。
D.''細徑穿末黍”寫出作者?回家的迫不及待。
13.以下評價適用于本詩的一項是()。
A.平淡瀟散B.清新流暢C.質樸沉郁D.婉約凄切
14.賞析頷聯中“忽”“漸”二字的表達效果。
六、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①顏真■卿,字清臣,秘書監師古五世從孫。少孤,母殷躬加訓導。既長,博學工
辭章,事親孝。
②安祿山逆狀牙篥,真卿度必反,陽托霖雨,增曄浚厚,料才壯,儲府原。日與
賓客泛舟飲酒,以紓祿山之疑。果以為書生,不虞也。祿T反.河朔盡陷,獨平原城
守具備,使司兵參軍李平馳奏。玄宗始聞亂,嘆曰:“河北二十四郡,無一忠臣邪?”
及平至,帝大喜,謂左右曰:“朕不識其卿何如人,所為乃若此!”
③賊破東都,遣段子光傳李橙、盧奕、蔣清首徇河北,真卿畏眾懼,紿諸將日:
“吾素識才登等,其首皆非是。”乃斬子光,藏三首。它日,結芻續體,效而祭,為位
哭之。
④李木烈陷法州,盧杞乃建遺息卿:方所信,若往諭之,可不勞師而定.”
詔可,公卿皆失色,以希烈反狀明,勸不行,答曰:“君臺可避乎?”既見希烈,宣
詔旨,希烈養子千余拔刃爭進,諸將皆慢罵,將食之,真卿色不變。希烈以身揮,麾
其眾退,乃就館。逼使上疏雪己,其卿不從。希烈遺李元尊說之,真卿叱日:“爾受
國委任不能致命顧吾無兵戮汝尚說我邪?”希烈大會其黨,召真卿,使倡優斥侮朝廷。
真卿怒日:“公,人臣,奈何如是?”擲衣去。希烈大慚,
⑤希烈拘其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傳將坑之,真卿見希烈日:“死生分
矣,何多為!”希烈僭稱帝,使問儀式,對日:“老夫耄矣,曾學國禮,所記諸侯朝
覲耳!”
⑥興元后,王師復振,喊慮變,遂縊殺之,年七十六。帝廢朝五日,贈司徒,謚
文忠。
⑦真卿立朝正色,剛而有禮,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稱,而獨曰
魯公。如李正己、田神功、董秦、侯希逸、王玄志等,皆其卿始招起之,后皆有功。
善正、草書,筆力遒婉,世寶傳之。
(選自《新唐書?顏真■卿傳》)
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母殷躬加訓導(2)紿諸將日
16.為卜.列句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1)傳李懂、盧奕、蔣清首徇河北()
A.順從B.示眾C.夸
耀D.謀求
(2)死生分矣()
A.本分B.命運C.預
料D.分隔
17.第④段畫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爾受國委任/不能致命/顧吾無兵/戮汝尚說我邪?
B.爾受國/委任不能致命/顧吾無兵戮/汝尚說我邪?
C?爾受國委任/不能致命顧/吾無兵戮/汝尚說我邪?
D.爾受國委任/不能致命/顧吾無兵戮汝/尚說我邪?
18.把第②段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日與賓客泛舟飲酒,以紓祿山之疑。果以為書生,不虞也。
19.下面對文章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玄宗的“朕不識真卿何如人,所為乃若此!”意思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B.顏真卿說“君命可避乎?”也就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
意思。
C.李希烈使倡優斥侮朝廷,其情景相當于“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D.”曾掌國禮,所記諸侯朝覲耳!”體現顏其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的態度。
20.《顏真卿傳》文末有贊:
“當祿上反,哮噬無前,魯公獨以烏合嬰其鋒,功雖不成,其志有足稱者。晚節
偃蹇,為奸臣所擠,見殞賊手。毅然之氣,折而不沮,可謂忠矣。”
這段話中的“晚節偃蹇”指的就是上文第④段所記敘的_______一事。(用自己
的話概括)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各題
論交難
(明)李贄
①交艱則禹亦難,交易則離亦易。何也?以大不冬市■道之交也。天既為市口,而
曷可以交目之,曷可以易離病之,則其交也不過交易之交耳,交通之交耳。是故以利
交易者,利盡則疏;以勢交通者,勢去則反。[甲]朝摩肩而暮掉臂,固口。
②夫唯君子超然勢利之外,以求同志之勸,而后交始難耳。況學圣人之學而深樂
夫得朋之益者,則其可交必如孔子而后可使七十子之服從也。何也?七十子所欲之物,
唯孔子有之,他人無有也;孔子所可欲之物,唯七十子欲之,他人不欲也。如此乎其
欲之難也,是以終七十子之身不知所掉臂也。故吾謂孔子固難遇,而七十子尤難選①
也。憶]
③吾又以是觀之,以身為市者,自當有為市之貨,固不得以圣人而為市井病:身
為圣人者,自當有圣人之貨,亦不得以圣人而兼市井。[丙]吾獨怪夫今之學者以圣人
而居市井之貨也!陽為圣人,則炎漢宗室既以為篡位而誅之;陰為市井,則屠狗少年
又以為穿客⑵而執之。非但滅族于圣門,又且囚首于井里,比之市交者又萬萬不能,及
矣。[T]
[注]①遒,遇。②穿布,偷盜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A.也也B.矣也C.也矣D.矣矣
22.對第①段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果一個人不太容易交朋友,那么一旦與之結交,友情也就不會輕易破裂。
B.因為天下人都把交友看成做買賣,所以交朋友容易,分開也容易,友情不牢
固。
C.即便大家都把交朋友看成做交易,也需要去批評這種輕易會破裂的交友方式。
D.把利益、權勢作為結交埋由的,一旦沒有了利益交割權力護航,就會各奔東
西。
23.分析作者在第②段以孔子和七十二弟子之交為例的作用。
24.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話,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吾不知其于世當名何等也!
A.甲B.乙C.丙D.T
七、材料作文
25.作文
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我這是為你好!”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此有何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玉壘浮云變古今樓船夜雪瓜洲渡宮闕萬間都做了
土山坡羊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吾嘗終日而思
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久作長安旅千巖萬轉路不
定迷花倚石忽己暝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
難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詳解】
本題考自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關鍵字的正確書寫:壘、渡、闕、辯、暝、咽。
2.B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A.不寒而栗: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此處是因案冷發抖而非不冷發抖,不
符合語境。
B.暢所欲言:把想說的話痛痛快快地說出來。此處指代表們把想說的都說出來,
使用正確。
C.巧奪天工:專指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形容技藝極其精巧。“寶島”是自然風
光,不能用該詞。
D.處心枳慮:長期謀劃要干某件事(多含貶義)。此處技術人員們克服困難讓鐵
路通車,應該用褒義詞,感情色彩不當。
故選Bo
3.A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的連貫性。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設題的方式,如本
題屬于有語境的排序題,然后借助語境把握語段的中心話題,根據橫級前后的內容來
確定首句和尾句,根據句子中的關聯詞、代詞、指示代詞確定小句子之間的關系。從
所給語境來看,語段以觀看蒼松為例來說明感受力不同所帶來的不同結果,由此可知1,
這段文字的中心話題是“感受”,⑤“人生樂趣一半得之于活動,也還有一半得之于
感受”是總領句,引出“感受”這一話題,應放在第一處,這就排除CD兩項,第⑥
句“所謂?感受’……”是對話題“感受”的解說,應放在第二處;②句“這兩個字
涵義極廣”中“這兩個字”指的就是前面的‘‘感"和''受",④③是舉例解釋“感受"
且③中說”……也是感受”,一個“也”字說明③應在④后:①“同一美顏,同一和
聲,而各個人所見到的美……不同”又與下文所舉的觀蒼松的例子相連,這就排除B
項,故選A項。
4.C
5.B
6.不贊同這個看法。第四段的引用是按照朝代的順序,引用不同時代文人的觀
點,全面論證了文學翻譯批評家應著眼于整體風格而不是細節的觀點,使論證有說服
力。
7.文章先由九方皋相馬的故事引出中心觀點:文學翻譯和翻譯批判的人要看作
品是否體現了原作的精氣神,而不僅僅看細節上的瑕疵:接著先論證文學翻譯家應采
取瑕不掩瑜立場后;最后論證文學翻譯批評家也應如此。
8.欲揚先抑。本段刻畫了一位相貌古怪、不修邊幅(遞里遞遢)、行為怪異、
笑容猙獰的徐老師形象,通過這些看似丑化的描寫來突出國文老師的有趣可愛、個性
鮮明,同時也與下文老師的認真敬業,才學出眾形成對比反襯,飽含作者的喜愛與敬
慕。
9.“咬牙切齒”貶義褒用,生動形象地寫出徐老師朗讀時的認真,讀得有感情,
有氣勢,有抑揚頓挫。
10.把作文中多余的話,無關緊要的情節比喻為“虛泡囊腫”,與文中“我掏心
挖肝的好容易諂出來的句子”相呼應,可見徐老師火眼金睛,將其“削去”的必要;
把刪改后精華內容比喻為“筋骨”,使得文章“虎虎有生氣”,表現了徐老師才華素
養和教學水平之高,對學生認真負責,這種刪繁就簡的作文態度對作者產生了深遠影
響,表達其對老師的感激、敬慕之情。
11.本段作者先從時間的間隔上寫自己的懷念,”將近五十年了”,可見懷念之
久;將近半個世紀沒有見面.,但先生的音容笑貌竟記得如此清晰,足見懷想之深;作
者又從空間的間隔上寫自己的懷念,“聽說他已早歸道山”,陰陽兩隔,更添惆悵之
情:文末的“悵惘敬慕”直抒胸臆,“悵惘”是因為一直“未能與先生一通音訊”,
且先生已不在人世,“敬慕”是因為先生出眾的才華和高尚的人品。
【分析】
8.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形象作用能力。
內容上,文章第三段,“他的相貌很占怪……頭很尖,禿禿的,亮亮的,臉形卻
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齋志異》繪圖中的夜叉的模樣。……我很難得看見他
笑,如果笑起來,是獰笑,樣子更兇”運用段詞、比喻生卻形象的寫出了老師相貌的
古怪和“兇”。
手法上,欲揚先抑,抑體現在寫先生相貌的古怪和“兇”,揚體現在第七段,徐
先生自□.選輯教材,我領教了他的才學。他的朗誦提升了我對于國文的興趣:第八段,
徐先生批改作文,追求簡潔、硬朗的文風,我受其影響。
運用反襯手法,用相貌的古怪和“兇”,來反襯先生的才華與品格之美,使文章
波瀾起伏。
先生相貌的古怪和“兇”,內心才華與品格美,美11交織,使老師的形象更加立
體、豐滿。
主題上,作者寫先生相貌,生動而傳神,照應了前文“給我的印象最深”,由“我
離開先生已將近五十年了,未曾與先生i通音訊,不知他云游何處。同學們偶爾還談
起徐老虎,我在回憶他的音容之余,不禁還懷著悵惘敬慕之意”可知,老師在學生心
中印象之深,即使與老師分別近50年,仍然對老師充滿懷念敬慕。
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先生的丑與兇,給讀者造成強烈的心理沖擊,吸引讀者的閱
讀興趣。
9.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重要詞語含義及表達效果的能力。
“咬牙切齒”是神態描寫,一般形容人極端仇視或痛恨,但也有把某種情緒或感
覺竭力抑制住的意思。老師在讀書時“咬牙切齒”,足見老師閱讀時情感之充沛,朗
讀得氣勢十足,令人深受震撼和感染。這個詞看似貶義,去]能夠形象地展現出老師讀
書時那種抑揚頓挫和豐富情感,十分生動形象。
10.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重要語句表達效果的能力。
這里采用借喻手法,把文章冗長的部分比件“虛泡囊腫”,把文章精干有力的部
分比作“筋骨”,形象地寫出了老師在批改作文時“火眼金睛”,能夠削除不好的,
留下最好的。“我”“掏心挖肝”地寫和老師“大墨杠子”到處打形成鮮明的對比,
以“我”寫作文時的吃力、絞盡腦汁,突出老師修改的決斷與利落。“虛泡囊腫”與
前文“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諂出來的句子,輕輕的被他幾杠子就給抹了”“你的原文
是軟爬爬的,兀長,懈啦光唧的”形成呼應;而“筋骨”一詞乂與“筆筆都立起來了,
虎虎有生氣了”相呼應,足見老師批改作文水平之高,側面烘托出老師的才華與教學
水平,以及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同時,由于老師能作出這樣的修改,“如果我以
后寫文章還能不多說廢話,還能有一點點硬朗挺拔之氣,還知道一點‘割愛’的道理,
就不能不歸功于我這位老師的教誨”,對作者產生了深遠影響,故而這里的評價表達
出作者對老師的感激、敬慕之情。
11.
本題考查學生品味文章結尾段落深刻含義的能力。
結尾段第一句先寫自己''離開先生已將近五十年了”,作者五十年未見先生,可
筆下所寫的先生依然栩栩如生,其面貌神態、習慣動作依然歷歷在目,足見作者對先
生懷念之深,時間之久。
“未曾與先生一通音訊……聽說他已早歸道山了”,則寫出作者對未能再與先生
一通音訊,也未曾再見到先生一面,感到十分的惆悵惘然。
以上兩句話為最后“我于回憶他的音容之余,不禁還壞者悵惘敬慕之意”張本,
點出自己為未與先生通音訊、再見一面而先生已逝的惆悵,又流露出作者對先生當年
對自己悉心教導以及其高尚人品的崇敬懷念之情。
12.D
13.C
14.“忽”寫出作者“驚喜”之情,離家已久,忽然發現眼前呈現舊時熟識的風
景,讓他感到自己正在回到家鄉。
“漸”寫出作者步步加深的聲悅之情,隨著距離家鄉越來越近,認識的路人越來
越多,作者心中歸鄉的喜悅也逐步加深。
這兩個字用“鄉樹”“路人”側面寫出作者歸鄉時微妙細膜的心理感受,生動形
象,把歸鄉的喜悅之情描繪得淋漓盡致。
【分析】
12.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
D.“'細徑穿禾黍'寫出作者回家的迫不及待”錯誤,這句詩的意思是:細細的
小徑之中穿插著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不是作者迫不及待地從田地里穿過,而是從田
地間小路穿行而過時,看到小路久無人走,禾黍蔓生,感到有些蒼涼寂寞。
故選D。
13.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風格的能力。
A.本詩是一首寫自己歸鄉之詩,詩人在詩歌中蘊含了深切的思鄉之情,故而“平
淡瀟散”顯然不符合。
B.詩歌中描寫景物“細徑穿禾黍,頹垣壓薜蘿”,展現出家鄉景物的蕭條,并非
“清新”之景。
C.本詩語言質樸,蘊含了思歸的迫切心情,歸鄉時故人不相識的深沉感慨,故而
“質樸沉郁”正確.
D.詩歌中固然也有些傷感,但終究是回到自己思念的家鄉,是喜悅惆悵交織,而
“凄切”一詞太過,不符合本詩特點。
故選C。
14.
本題考食學生賞析煉字的能力。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忽然驚訝的看到家鄉的樹出現在眼前,漸漸的發現認識的路
人多了起來。
“忽”字是作者突然發現“鄉樹”出現在眼前的驚喜之情,隨著這一標志,作者
真切地意識到自己已經回到了鄉里,正在一步步歸鄉。
“漸”字則生動地寫出作者的腳步逐漸回到了家鄉,曾識的風景顯現在眼前,認
識的路人逐漸增多的情景,對“鄉樹”與“路人”的“驚”“識”,流露出作者喜悅
逐漸增強的心情,從側面體現出循序漸進步步加深的喜悅之情。
15.(1)親自(2)欺騙
16.(1)B(2)B
17.D
18.每天與賓客泛舟飲酒,來解除安祿山的疑慮。(安祿山)果然認為他是個書生,
就不再擔心。
19.B
20.被遣向叛賊宣詔
【分析】
15.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
(1)本句意為:母親殷氏親自加以教育。“躬”,結合“躬親撫養”“躬耕隴
畝”等文言句子,可知指親自。
(2)本句意為:欺騙詣將說。“紿”,結合《垓下之圍》中“田父紿之”等句
子,可知,指欺騙。
16.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含義之一詞多義的能力。
<1)本句意為“送將領李燈、盧奕、蔣清的苜級到河北示眾”,“徇”指示眾。
故選Bo
(2)本句意為“死生是上天注定的命運”,分:命運。
故選B。
17.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本句意為:你受國家的委任,卻不能傳達(皇上的)命令,我手中無刀,有刀就
把你宰了,你還來勸說我嗎?
,,委任,,作,,受”的賓語,指接受委任,中間不應斷開,排除Bo
“顧”是轉折連詞,與上文有輕微轉折關系,一般在其前斷開,排除C。
,,汝,,作,,戮,,的賓語,中間不應斷開,排除B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探討項目團隊文化建設的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會計師學習集體效應與團隊合作切實可行的學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質量導向備戰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關鍵點試題及答案
- 廣東某超高層電視塔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內容詳細、附施工圖)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的學習技巧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考試資源的合理選擇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創新思維的運用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從業資格證考生經驗分享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應試經驗試題及答案
- 財務報表的分析框架與關鍵試題及答案
- 傳染病培訓知識課件
- 多動癥行為治療
- 2025年杭州市能源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艾滋病知識培訓課件
- 專題07 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考點清單+知識導圖+ 13個考點清單-題型解讀)(原卷版)-25學年高二數學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
- 高速公路汽車救援方案
- 《Origin的使用方法》課件
- 2024年WPS計算機二級考試題庫350題(含答案)
- 2023中考道德與法治十大熱點預測-2023年中考道德與法治考場速查寶典(部編版)
- 高中英語必背3500單詞表(完整版)
- 2024年新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材練習20練習二十附答案》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